【优质文档】近五年高考化学试题解析(化学平衡).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5302079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3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质文档】近五年高考化学试题解析(化学平衡).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优质文档】近五年高考化学试题解析(化学平衡).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优质文档】近五年高考化学试题解析(化学平衡).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优质文档】近五年高考化学试题解析(化学平衡).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优质文档】近五年高考化学试题解析(化学平衡).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优质文档】近五年高考化学试题解析(化学平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质文档】近五年高考化学试题解析(化学平衡).pdf(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 近五年高考化学试题解析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 1.(2000 全国 13)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aA(气)bB(气)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 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当达到新的平衡时,B 的浓度是原来的60%,则 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了 B物质 A 的转化率减少了 C物质 B 的质量分数增加了 Dab 2.(2000 全国 16)已知反应A+3B 2C+D 在某段时间内以A 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 应速度为mol L 1 min1,则此段时间内以 C 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A05mol L 1 min1 B1 mol L 1 min1 C2 mol L 1 min1

2、 D3 mol L 1 min 1 3.(2000 试测题 7)某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放入一定量的A 和 B 的混合气体,在一定条 件下发生反应:A(气) +2B(气)2C(气) 。若维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当达到平衡 时,容器的体积为V,此时 C 气体的体积占40%,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原混合气体的体积为1.1V B.原混合气体体积为1.2V C.反应达到平衡时,气体A 消耗了 0.2V D.反应达到平衡时,气体B 消耗了 0.2V 4.(2000 试测题 18)下表数据是在某高温度下,金属镁和镍分别在氧气中进行氧化反应时, 在金属表面生成氧化薄膜的实验记录: 反应时间 t/h 1 4 9

3、16 25 MgO 层厚 Y/nm NiO 层厚 Y /nm 0.05a b 0.20a 2b 0.45a 3b 0.80a 4b 1.25a 5b *注: a 和 b 均为与温度有关的常数 请填空回答: 金属高温氧化腐蚀速率可以用金属氧化膜的生长速率来表示,其理由是 。 金属氧化膜的膜厚Y跟时间 t 所呈现的关系是 (填直线、 抛物线、 对数或双曲线等类型) : MgO 氧化膜厚Y属型, NiO 氧化膜厚Y 属 型。 Mg与 Ni 比较,哪一种金属具有良好的耐氧化腐蚀性:,其理由是: 。 反应速率可以用反应物的消耗速率,也可以用产物的生成速率。直线,抛物线Ni, 它的腐蚀速率随时间的增长比镁

4、的要慢。 5(2000 广东 20)同温同压下,当反应物分解了8时,总体积也增加8的是 A.2NH3(g) N2(g)+3H2(g) B.2NO(g) N2(g)+O2(g) C.2NO3(g) 4NO2(g)+O2(g) D.2NO2(g) 2NO(g)+O2(g) 6.(2000 上海 19)对于反应2SO2+O22SO3,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2 体积 2SO2和足量 O2反应,必定生成 2 体积 SO3 B.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平衡必定向右移动 C.平衡时, SO2消耗速度必定等于 O2生成速度的两倍 D.平衡时, SO2浓度必定等于 O2浓度的两倍 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 7.(2

5、000 上海 26)二氧化氮在加热条件下能够分解成一氧化氮和氧气。该反应进行到45 秒 时,达到平衡 (NO2浓度约为0.0125mol/L ) 。 右图中的吗线表示二氧化氮分解反应在前 25 秒内的反应进程。 (1) 请计算前 20 秒内氧气的平均生成速度: (2)若反应延续至70 秒,请在图中用实线 画出 25 秒至 70 秒的反应进程曲线。 (3)若在反应开始时加入催化剂(其他条 件都不变),请在图上用虚线画出加化剂后 的反应进程曲线。 (4)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 _ (1)5.510-4mol L -1s-1( 2)图中实践 (3)图中虚线 (4)k= 2 2 2 2 NO

6、 ONO 8.(2001天津 16)将4 mol A 气体和2 mol B 气体 在 2 L 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 应2A(气) B(气) 2C(气)若经2 s(秒)后测得C 的浓度为0.6 molL 1 ,现 有下列几种说法:用物质A 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3 molL 1s1 用物质B 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6 molL 1s1 2 s 时物质A 的转化率为 70 2 s 时物质B 的浓度为0.7 molL 1 其中正确的是 AB. C. D. 9.(2001 上海 24)某化学反应2ABD 在四种不同条件下进行,B、D 起始浓度为见 反应物 A 的浓度( mol/

7、L )随反应时间(min)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根据上述数据,完成下列填空: (1)在实验1,反应在10 至 20 分钟时间内平均速率为mol/(L min)。 (2)在实验2, A 的初始浓度C2mol/L ,反应经20 分钟就达到平衡,可推测实验 2 中还隐含的条件是。 (3)设实验 3 的反应速率为V3,实验 1 的反应速率为V1,则 V3 V1(填、) , 且 C3 1.0mol/L (填、) (4)比较实验4 和实验 1,可推测该反应是反应(选填吸热、放热)。理由是 (1)0.013 (2)1.0 催化剂(3) (4)由吸热温度升高时,平衡向右移动 10.(2001 上海 27利用天然

8、气合成氨的工艺流程示意如下: 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 依据上述流程,完成下列填空: (1)天然气脱硫时的化学方程式是 (2)n mol CH 4经一次转化后产生 CO 0.9n mol 、产生 H2 mol(用含 n 的代数式表示) (3)K2CO3( aq)和CO2反应在加压下进行,加压的理论依据是(多选扣分) (a)相似相溶原理(b)勒沙特列原理(c)酸碱中和原理 (4)由 KHCO 3分解得到的 CO2可以用于 (写出 CO2的一种重要用途) 。 (5)整个流程有三处循环,一是Fe(OH)3循环,二是K2CO3(aq)循环,请在上述流程图 中标出第三处循环(循环方向、循环物质)。 (1)3

9、H2S2Fe(OH) 3Fe2S36H2O (2)27n (3)b (4)生产纯碱(或作制冷剂等,其它合理答案也给分) (5) 11.(2001 广东 13)反应: L(固) aG(气)bR(气)达到平衡 时,温度和压强对该反应的影响图所示:图中:压强p1p2, x 轴表示 温度, y 轴表示平衡混合气中G 的体积分数。据此可判断 A.上述反应是放热反应B.上述反应是吸热反应 .ab D.ab 12.(2001 江西 9)压强变化不会使下列化学反应的平衡发生移动的是 AH2(g)+ I2(g) 2 HI(g) B3H2(g)+N2(g) 2NH3(g) C2SO2(g)+O2(g) 2SO3(

10、g) DC(s) CO2(g) 2CO(g) 13.(2001 江西 13)放热反应CO(g)+H2O(g) CO2(g)+H2(g)在温度 t1时达到平衡, c1(CO)=c1(H2O)=1.0 mol/L ,其平衡常数为K1。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至 t2时,反应物的平衡 浓度分别为c2(CO)和 c2(H2O),平衡常数为 K2,则 AK2和 K1的单位均为 mol/L BK2 c2(CO) 14.(2001 江西 14在一定温度下,容器内某一反应中M、N 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 曲线如下图,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 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 MN Bt2时,正逆反应速率

11、相等,达到平衡 Ct3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Dt1时, N 的浓度是M 浓度的 2倍 15.(2002 试测题 11)一定温度下,反应:N2(g)+H2( g)=2NH3(g) ,达到化学平衡状 态的标志是 Ac(N2) c(H2) c(NH3)=13 2 BN2,H2和 NH 3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 CN2与 H2的物质的量之和是 NH 3的物质的量的 2 倍 D单位时间内每增加1 mol N2,同时增加 3 mol H2 16.(2002 天津 10)对已达化学平衡的下列反应2X (g) Y( g)2Z(g) 减小压强时,对反应产生的影响是 A.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

12、逆反应方向移动 B.逆反应速率减小,正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17.(2002 广东 11)在一定温度下,向a L 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 X 气体和 2 mol Y 气体,发 生如下反应: X(g) 2Y( g)2Z( g) 此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B.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不随时间变化 C.容器内 X、Y、Z 的浓度之比为12 2 D.单位时间消耗0.1mol X 同时生成0.2mol Z 18.(2002 广东 15)1mol X 气体跟 a rnol Y

13、气体在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X(g) a Y(g)b Z(g) 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X 的转化率为50。而且,在同温同压下还测得反应前混合气体的 密度是反应后混合气体密度的3/4,则 a和 b 的数值可能是 A.a1,b 1 B.a2,b 1 C.a2,b2 D.a3,b2 19.(2002 广东 20 (8 分)将 2mol H2O 和 2mol CO 置于 1L 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加热 至高温,发生如下可逆反应:2H2O(g) 2H2 O2 2COO22CO2 (1)当上述系统达到平衡时,欲求其混合气体的平衡组成,则至少还需要知道两种气体的 平衡浓度,但这两种气体不能 同

14、时是 和,或和。 (填它们的分子 式) (2)若平衡时O2和 C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n(O2)平 a mol, n( CO2)平b mol。试求 n(H2O)平。 (用含 a、b 的代数式表示) (1)H2O H2, CO CO2 (2)(22ab) mol 20. (2002 上海 24) 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 CO2(g) H2(g) CO (g) H2O( g) , 其化学平衡常数K 和温度 t 的关系如下表: t700 800 830 1000 1200 K 0.6 0.9 1.0 1.7 2.6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2)该反

15、应为反应(选填吸热、放热)。 (3)能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多选扣分) 。 (a)容器中压强不变(b)混合气体中c(CO)不变 (c)v正(H2) v 逆 (H 2 O) (d)c( CO2) c(CO) (4)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式:c(CO2) c(H2) c(CO) c(H2O) ,试判断此 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 时的温度为。 (1) 22 2 OHCO OHCO (2)吸热(3)b、c ( 4)830 21.(2003 春季 12)反应: A(气) 3B(气)2C(气) Q 达平衡后,将气体混和 物的温度降低,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正反应速率加大,逆反应速率变小

16、,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正反应速率变小,逆反应速率加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变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变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22. (2003 试测题(统编)14.在一恒定的容器中充入2 mol A 和 1 mol B 发生反应: 2A(g) B(g)x C(g),达到平衡后,C 的体积分数为W%;若维持容器的容积和温度不变, 按起始物质的量A: 0.6 mol、B:0.3 mol、C:1.4 mol 充入容器,达到平衡后,C 的体积分 数仍为 W%,则 x值为 A.只能为 2 B.只能为 3 C.可能是 2,也可能是3 D.无

17、法确定 23. (2003 试测题(统编)17)对于 xA(g) yB(g)zC(g) wD(g) 的平衡体系,当升 高温度时,体系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从26 变为 29,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xyzw,正反应是放热反应B.xyzw,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C.xyzw,逆反应是放热反应D.xyzw,逆反应是吸热反应 24.(2003 试测题(试验修订) 11) 在一密闭烧瓶中注入NO2, 在 25时建立下列平衡:2NO2 N2O4 Q,若把烧瓶置于100的沸水中,下列情况:颜色平均摩尔质量质量 压强密度中不变的是 A.B.C.D. 25.(2003 试测题(试验修订) 17) 在密闭容器中, 对

18、于反应: 2SO2(g) O2(g) 2SO3(g), SO2和 O2起始时分别为 20 mol 和 10 mol;达平衡时, SO2的转化率为80%。若从 SO3开始 进行反应, 在相同的温度下,欲使平衡时各成分的百分含量与前者相同,则起始时SO3的物 质的量及其转化率为 A.10 mol 和 10% B.20 mol 和 20% C.20 mol 和 40% D.20 mol 和 80% 26.(2003 江苏理综15)在 0.lmol/L 的 CH3COOH 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 CH3COOHCH3COO H 对于该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加入少量NaOH 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

19、向移动 B.加水,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逆反应力向移动 C.滴加少量0.lmol/L HCl溶液,溶液中c( H )减少 D.加入少量CH3COONa 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27.(2003 广东大综28)恒温恒压下,在容积可变的器血中,反应2NO2(气) N2O4 (气)达到平衡后,再向容器内通入一定量NO2,又达到平衡时,N2O4的体积分数 A.不变B.增大C.减小D.无法判断 28.(2003 全国 11)某温度下,在一容积可变的容器中,反应2A(g)B(g)2C(g)达 到平衡时, A、B 和 C 的物质的量分别为4mol、2mol 和 4mol。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对平 衡混合物

20、中三者的物质的量做如下调整,可使平衡右移的是 A.均减半B.均加倍C.均增加 1mol D. 均减少 1mol 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 29.(2003 江苏 26)I恒温、恒压下,在一个可变容积的容器中发生如下发应: A(气)B(气)C(气) (1)若开始时放入1molA 和 1molB ,到达平衡后,生成a molC,这时 A 的物质的量为 mol。 (2)若开始时放入3molA 和 3molB ,到达平衡后,生成C 的物质的量为mol。 (3)若开始时放入x molA ,2molB 和 1molC,到达平衡后, A 和 C 的物质的量分别是ymol 和 3a mol,则 xmol,ymol

21、。 平衡时, B 的物质的量(选填一个编号) (甲)大于2 mol (乙)等于2 mol (丙)小于2 mol (丁)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2mol 作出此判断的理由是。 (4)若在( 3)的平衡混合物中再加入3molC,待再次到达平衡后,C 的物质的量分数 是。 II若维持温度不变,在一个与(1)反应前起始体积相同、且容积固定的容器中发生上述 反应。 (5)开始时放入1molA 和 1molB 到达平衡后生成b molC。将 b 与( 1)小题中的a进行比 较(选填一个编号) 。 (甲) ab (乙) ab (丙) ab (丁)不能比较a 和 b 的大小 作出此判断的理由是。 (1) (1a)

22、( 2)3a(3)2 33a丁 若 3a1,B 的物质的量小于2mol;若13a,B 的物质的量等于2mol; 若 3a1,B 的物质的量大于2mol (4) a a 2 (5)乙因为( 5)小题中容器容积不变,而(1)小题中容器的容积缩小,所以(5)小 题的容器中的压力小于(1)小题容器中的压力,有利于逆向反应,故反应达到平衡后ab。 30.(2003 上海 11)可逆反应N2 3H22NH3的正、逆反应速率可用各反应物或生成物 浓度的变化来表示。下列各关系中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3v 正( N2) v正(H2)B.v正(N2) v逆(NH 3) C.2v 正( H2) 3v逆(

23、NH 3) D.v正(N2) 3v逆(H2) 31. (2003 上海 24)钾是种活泼的金属,工业上通常用金属钠和氯化钾在高温下反应制取。 该反应为: Na(l) KCl (l)NaCl(l) K(g)一 Q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可表示为:KC(K) ,各物质的沸 点与压强的关系见右表。 (1) 在常压下金属钾转变为气态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 的最低温度约为,而反应的最高温度应低 于。 (2)在制取钾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原料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3)常压下,当反应温度升高90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可表示为:K (1)770890( 2)降低压强或移去钾蒸气适当升高温度 (3)Kc(K)/c(N

24、a) 32.(2004 北京14)在一定温度下,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有如下平衡: H2(气) I2(气) 2 H I(气) 已知 H2和 I2的起始浓度均为 0.1mol L -1 时,达平 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 衡时 HI 的浓度为0.16mol L -1 。若 H2和 I2的起始浓度均变为0.2mol L -1 ,则平衡时H2的 浓度( mol L -1)是 A. 0.16 B. 0.08 C. 0.04 D. 0.02 33.(2004 理综(新老)12)反应 2SO2+O22SO2经一段时间后, SO3的浓度增加了 0.4molL -1,在这段时间内用 O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4mo

25、lL -1s-1,则这段时间为 A0.1s B2.5s C5s D 10s 34.(2004 理综(新老13)某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2gNgM2E(g)若开始时只充入2mol E (g) ,达平衡时,混合气体 的压强比起始时增大了20%; 若开始时只充入2mol M 和 1mol N 的混合气体达平衡时M 的 转化率为 A20% B40% C60% D 80% 35.(2004 全国 129)恒温下,将a mol N2与 b mol H2的混合气体通入一个固定容积的密闭 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N2 (g) + 3 H2(g) 2NH3(g) 若反应达平衡时某时刻t 时,

26、 nt (N2) = 13mol ,nt (NH 3) = 6mol ,计算 a 的值 反应达平衡时,混合气体的体积为726.8L( 标况下 ),其中 NH3的含量 (体积分数 )为 25%。 计算平移时NH3的物质的量。 原混合气体与平衡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之比(写出最简整数比,下同),n(始)n(平) = 。 原混合气体中,ab = 。 达到平衡时,N2和 H2的转化率之比, (N2) (H2)= 。 平衡混合气体中,n(N2)n(H2)n(NH 3) = 。 解法一: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得知,反应掉的N2和生成 NH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设反应掉的N2的物质的量为x mol。则 x6

27、= 12 解之 x = 3 a = 13 + 3 = 16 解法二: N2 + 3H22NH3 开始时ab 0 t 时 13 6 在 t 时生成6 mol NH 3,消耗了 3 mol N2,所以 a = 13 + 3 = 16 n平(NH3) = 716.8L 22.4L?mol -1 25% = 32mol 25% = 8mol 54 23 12 332 36.(2004 全国 39)在恒温恒容条件下,能使A(g) +B(g)C( g)+D(g)正反应 速率增大的措施是 A减小 C 或 D 的浓度B增大 D 的浓度 C减小 B 的浓度D增大 A 或 B 的浓度 37.(2004 天津 13

28、)一定条件下,向一带活塞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SO2和 1molO2,发生 下列反应: 2SO2( g) O2(g)2SO3(g)达到平衡后改变下述条件,SO3气体平衡浓 度不改变 的是 A. 保持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充入1molSO3(g) B. 保持温度和容器内压强不变,充入1molSO3(g) C. 保持温度和容器内压强不变,充入1molO2(g) D. 保持温度和容器内压强不变,充入1molAr (g) 38.(2004 广东 5)在恒温时,一固定容积的容器内发生如下反应:2NO2(g) N2O4(g),达 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 平衡是,再向容器内通入一定量的NO2(g),重新达到平

29、衡后,与第一次平衡时相比, NO2 的体积分数 A.不变B.增大C.减小D.无法判断 39. (2004 广东 9) 一定温度下, 反应 2SO2+O22SO3, 达到平衡时, n(SO2):n(O2):n(SO3)=2:3:4。 缩小体积,反应再次达到平衡时,n(O2)=0.8 mol ,n(SO3)=1.4 mol ,此时 SO2的物的量应是 A.0.4 mol B.0.6 mol C.0.8 mol D.1.2 mol 40. (2004 广东 18) 右图曲线 a 表示放热反应X(g) Y(g) Z(g) M(g) N(g)进行过程中X 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若要 改变起始条件,使

30、反应的过程按b 曲线进行,可采取的措施是 A.升高温度 B.加大 X 的投入量 C.加催化剂 D.增大体积 41. ( 2004 江苏 18) 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 A(g)+3B(g) 2C(g) ; H0 某研究小组研究了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上述反应的影响,并根据实验数据作出 下列关系图: 下列判断一定错误 的是 A图 I 研究的是不同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且乙使用的催化剂效率较高 B图研究的是压强对反应的影响,且甲的压强较高 C图研究的是温度对反应的影响,且甲的温度较高 D图研究的是不同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且甲使用的催化剂效率较高 42.(2004 上海8)将 A

31、 g 块状碳酸钙跟足量盐酸反应,反应物损失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曲 线如下图的实线所示,在相同的条件下,将B g (A)B)粉末状碳酸钙与同浓度盐酸反应, 则相应的曲线(图中虚线所示)正确的是(C) 43.(2004 上海24)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氧气发生如下 反应:2SO2(g)+ O2 (g) 2SO3(g) ( H 0)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 K=_ (2)降低温度, 该反应 K 值_ ,二氧化碳转化 率_,化学反应速度 _ (以上均填增大、减 小或不变) (3)600时,在一密闭容器中,将二氧化碳和氧气混合,反 应过程中SO2、O2、SO3物质的量变化如图,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 的时间是 _ 。 (4)据图判断,反应进行至20min 时,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_ (用文字表达) 10min 到 15min 的曲线变化的原因可能是_(填写编号)。 a.加了催化剂b.缩小容器体积c.降低温度d.增加 SO3的物质的量 (1) )()( )( 22 2 3 2 OcSOc SOc (2)增大增大减小 (3)1520min 和 25 30min ( 4)增加了O2的最a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