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文档】三年级上册卫生与健康.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5305586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60.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质文档】三年级上册卫生与健康.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优质文档】三年级上册卫生与健康.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优质文档】三年级上册卫生与健康.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优质文档】三年级上册卫生与健康.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优质文档】三年级上册卫生与健康.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优质文档】三年级上册卫生与健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质文档】三年级上册卫生与健康.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卫生与健康 三年级上册教案 第一课:冬春季节防流感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有关内容,让同学们清楚当前是流感发生的多发性季节病,认识流感的重 要性, 一旦遇到感冒发烧应该及时治疗,掌握流感的主要症状;使学生了解流感有关知识并 且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科学防护。 2、明确流感可防可控可治的客观依据,消除惊慌恐惧心理,提高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 3、掌握明确科学的防护措施,提高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 二、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收集有关流感的资料。 三、教学过程: 首先了解和认识, 从目前我市也逐渐进入季节性流感高峰期谈起。说一说流行病学特征, 以及临床表现,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同时学会一些

2、预防措施。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有生过病吗?都生过什么病啊? 学生自由发言:有,感冒,发烧等等 师:这些都是一些少年经常得的病,我们称为流感对不对?刚好现在又到了流感的季节 性的高峰期了。今天给大家上个关于流感的课程提醒大家这时候该怎么让我们远离它。 (二)了解病症 师:有哪个同学清楚表述什么是流感吗? 师:现在老师告诉你们, 首先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分为甲、 乙、丙三种类型。其中甲型流感病毒约每隔十 年发生一次变异,继之会发生世界性大流行。是为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有很强的传染性。 型与型之间无交叉免疫力,发病后全身症状严重而上呼吸道症状较轻。流感一年四季都可流 行,一般多在冬

3、春季节,而大流行多数从夏季开始。而我国南方每年的3 月至 7 月的是发生 季节性流感的多发性季节,目前我市也逐渐进入季节性流感高峰期。 第二个就是发病突然,发病率高,常呈暴发流行并多次反复。病人是主要传染源。传播 途径病毒随咳嗽、喷嚏、说话所致飞沫传播为主,通过病毒污染的茶具、食具、毛巾等间接 传播也有可能。传播速度和广度与人口密度有关。 第三就是流感临床表现,潜伏期1 3 天,起病急,症状为高热、畏寒、头痛、乏力、 鼻炎、咽痛和咳嗽、全身酸疼,体温高达3940, 25 天后热退,开始出现呼吸道症状。 第四流感类型可分为三型: 1、单纯型:最常见,症状如上所述,病程约一周。 2、中毒型:全身中

4、毒型症状严重,具有脑炎、脑膜炎或中毒性心肌炎等临 床表现。 3、肺炎型:老幼患者及有慢性基础疾病患者易发生本型流感,可由流感病 毒引发,也可继发于细菌性肺炎。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第二课:防治血吸虫病 一、教学目的: 让学生知道什么是血吸虫病,怎样预防和控制血吸虫病。 二、教学重点: 了解什么是血吸虫病,血吸虫病的流行区有哪些,血吸虫的中间宿主是什么,传播血吸 虫病的主要途径有哪些,血吸虫病的症状是什么,血吸虫病的传染源有哪些,如何预防和控 制血吸虫病,教育学生不要在血吸虫病流行区的湖水、河塘、水渠里游泳、戏水。其次通过 学生劝告家长不要到有螺的洲滩放牛、放羊,并告知这是违法行为。 三、教学时数

5、: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1、什么是血吸虫病?俗称是什么? 2、国内血吸虫病的流行区有哪些地区?江苏省的主要流行区是哪里? 3、血吸虫的生活史,血吸虫唯一的中间宿主是什么? 4、什么时间易感血吸虫?感染血吸虫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5、血吸虫病的主要症状有哪些?如果不及时治疗会怎样发展? 6、如何预防和控制血吸虫病?学生外出到血吸虫流行区旅游及外来学生假期回流行区 的老家该如何预防血吸虫感染?怀疑得了血吸虫病该如何检查和治疗? 五、家庭作业: 写一篇关于与血吸虫病健康教育相关的作文;出一期血防知识板报; 安排学生课外活动, 如参加一次查螺, 或向家长宣传血吸虫病防治知识,通过学生劝告家长不要到有螺

6、的洲滩放 牛、放羊,并告知这是违法行为。 六、教学总结: 本节课让我们知道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传染病,流行区范围广, 感 染血吸虫病有二种主要途径,唯一的中间宿主是钉螺,急性期的典型症状为发热,传染源是 得了血吸虫病的病人和病畜,预防血吸虫病要查治传染源、查螺灭螺、粪管水管、 不接触疫 水等。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第三课、预防细菌性痢疾 一、教学要求: 1、使学生知道食用了被病菌、病毒污染的事物和水后会感染细菌性痢疾等 疾病。 2、使学生了解细菌性痢疾的主要症状和预防方法。 3、教育学生注意饮食的清洁卫生。 二、重、难点;使学生了解细菌性痢疾的主要症状和预防方法。 三、教学准备:

7、课前了解学生中有哪些曾因吃不洁食品或饮料而拉肚子的。 四、教学过程: (一) 、揭示课题:板书课题:预防细菌性痢疾。看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哪些知识? (二) 、学习新课: 1、师讲述小强患细菌性痢疾的故事。 2、师:同学们有患过类似病的吗?请你说说当时患病、治病的经过。 3、什么是细菌性痢疾?在书上找到答案划下来。 4、为什么细菌性痢疾在夏、秋季特别流行? 5、预防细菌性痢疾要注意做到哪几点? A、不吃已经变质的食物; B、不吃没洗干净或苍蝇叮过的瓜果等食物; C、饭前便后要洗手; D、不喝生水; E、生食物和熟食物不可混用炊具; F、不吃病人吃剩的食物; 6、完成书第11 页“ 查一查 ”

8、7、了解书本第11 页“ 小辞典 ” 上的知识。 (三) 、小结:学了这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第四课:预防沙眼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知道沙眼病的主要症状、致病原因、传染途径和预防方法。 2.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防止沙眼衣原体的感染。 重点难点:沙眼的症状和预防方法。 教学准备:课前对学生做一次沙眼病的普查,作好记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预防沙眼,那么,你们知道什么是沙眼吗?(学生回答) 师:同学们说的对不对呢,下面我们把书打开,开始学习预防沙眼。 二、学习新课 师:请同学们自己把第一段小声的朗读一遍。(学生读课文第一段) 师:小林的眼睛

9、有哪些不舒服呢?(学生根据第一段内容回答) 师:小林的眼睛不舒服,妈妈就带他到医院去诊治了,那么小林得的是什么病呢?(学 生回答 “ 沙眼病 ” ) 师:对小林得的就是沙眼病,那么沙眼是一种什么病?它是由什么引起的呢?又是怎样 传染的呢?(学生读课文第二段,根据第二段内容回答) 师:沙眼病是一种传染性的慢性结膜炎。沙眼不是因为眼睛里进了沙子产生的,而是由 一种比细菌小、 比病毒大的微生物 衣原体引发的。 (教师解释衣原体,学生看课后 “ 小辞 典” 。 )那么衣原体是从哪里来的呢?(学生回答,教师通过图表解释沙眼是怎样传染的) 师:你们知道小林是怎样传染到沙眼的呢?(学生回答) 师:对!小林传

10、染到了沙眼,医生配了一些眼药水,嘱咐他回去以后要坚持按时滴眼药 水,洗脸毛巾和手帕常洗常晒。小林的病很快就好了。那么,我们应该怎么预防沙眼病呢? (学生回答)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 预防沙眼今后一定不要用手揉眼睛,不要用不干净的手帕擦眼睛, 不与别人合用毛巾、脸盆和洗脸水, 游泳以后要滴预防眼病的眼药水。我们一起把课文最后 一段读一遍。 (学生读课文) 三、总结 师:同学们,学了预防沙眼以后,你知道了沙眼是什么样的病,怎么传染的,怎样 预防了吗?(学生回答) 师:那么,我们平时在预防沙眼方面做的好不好呢,我们来查一查, 看课后的 “ 查一查 ” 。 (学生做) 师:同学们都做到了吗,如果还有没

11、做到的,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以后能改正,大家 一起来预防沙眼病,能不能做到?(学生回答) 四、做练习怎样预防沙眼? 板书设计: 2、预防沙眼 什么是沙眼:慢性结膜炎衣原体 怎样传染的:平时不注意卫生 预防:不用手揉眼睛不用不干净的手帕擦眼睛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第五课:预防近视眼 一、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近视眼发生的原理、引起近视的原因。 二、教材分析: 重点:近视眼发生的原理。 难点:纠正不正确的读书写字姿态。 三、教学过程: 1、眼睛的作用:心灵的窗口。 2、眼睛的特性:眼睛在看6 米以外的东西时,不用加强屈光度便能看清楚,但看6米以 外的东西时,就必须加强屈光才能看清。 3、近视眼的形成:

12、 (1)看近距离的东西持续时间太长,中间又无适当休息,就会使眼睛因长时进行调节 活动而疲劳。 久而久之, 收缩的肌肉便不能自然放松,使眼睛只适合看近物面出现近视状态。 (2)学生不注意读书写字姿势、字迹模糊色浅,在光线太强太弱的环境下看书写字, 躺在床上、 走路、坐车看书等等不良习惯。都易使屈光调节活动加强、使眼肌持续地紧张收 缩而且由于过度特久地调节活动,造成了代谢产物的蓄积,进而剌激眼肌加强收缩。 (3)缺乏某种营养素,也容易高近视。 (4)遗传近视眼。 四、作业: 1、发生近视眼的原理是什么? 2、你有哪些不良的看书写字习惯,能指出和纠正吗?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第六课:龋齿的预防 一、教

13、学目标: 教育学生懂得发生龋齿的原因,孰悉防治方法,防止龋齿的发生。 二、教材分析: 重点:怎样预防龋齿。 难点:龋齿的病因,危害。 三、教学过程: 1、龋齿的形成:牙缝里的食物残渣被口腔里的细菌分解发酵,产生酸性物质。另一方 面,牙齿的主要成份是钙质。同样也会被口腔细菌产生的酸所溶解,在医学上称之为“ 脱钙 ” 。 牙齿一旦脱钙,牙釉质就发生变化,牙齿就不那么坚固耐磨,甚至产生龋洞。这样,随着口 腔细菌不断繁殖生酸、牙齿龋洞由小变大,如任其发展,牙冠将全部蚀光,只残存牙根,这 就是龋齿,俗称虫牙或蛀牙。 2、儿童、少年发生龋齿的主要原因: (1)儿童的牙齿发育尚不成熟,含钙质少,抗龋能力低,

14、较易患龋齿,体 弱多病儿童发病率更高。 (2)儿童喜吃糖果、糕点等零食,特别是睡前吃零吃、更易发酵生酸、腐 蚀牙齿。 (3)口腔卫生不良、偏食等、都容易发生龋齿。 3、龋牙的危害: (1)龋牙一旦发生,可引起各种牙髓质变、坏死。 (2)可引起风湿性关节炎、骨炎。 (3)因龋牙而影响消化功能,导致消化不良和营养吸收不良、影响正常生 长发育。 (4)可造成错牙或牙领畸形。 4、龋齿的预防: (1)养成饭后漱口和早晚刷牙的良好习惯,经常保持口腔清洁。 (2)少吃糖果、糕点等零吃,不偏食。 (3)低氟地区可用仿氟牙膏刷牙。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第七课:预防脊柱异常弯曲 一、教学目标: 让学生知道脊柱异常

15、弯曲是如何发生的,引导学生采取预防措施。 二、教材分析: 重点:脊柱的作用和异常弯曲的原因。 难点:纠正不良习惯,预防脊柱异常弯曲。 三、教学过程: 1、脊柱的作用:它处于身体的中轴位置,是躯干的支柱,上接颅骨,下接骨盆(盆骨) 起到支持躯干、头颅的作用。 2、脊柱的生理特征:脊有四个生理弯曲,称为颈曲、胸曲、腰曲和骶曲。 3、脊柱生理弯曲的作用:与人体结构和直立行走相适应,能缓冲各种动作产生的震动 力。有保护内脏和头部的作用,也适应于保持身体平衡。 4、学生时期造成脊柱异常弯曲的主要原因: (1)缺乏体育锻炼或体力活动量不足。 (2)课桌椅的高低与学生身高配置不当(不符合标准)、造成学生写字

16、坐姿不良形成脊 柱异常弯曲。 (3)习惯用某一只手提物,或单肩背书包或侧卧睡,引致经常性单侧肌肉紧张。对脊 柱异常弯曲及时矫正及不良姿态的及时纠正,是防止学生脊柱异常弯曲的重要条件。 作业: 1、脊柱异常弯曲的原因是什么? 2、如何预防脊柱异常弯曲?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第八课:游泳卫生 一、教育目的: 1、加强对学生的游泳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学生对“ 防溺 ” 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2、进一步密切联系家长,加强与家长的齐抓共管,共同做好学生在校外安 全游泳的教育管理。 (游泳溺水事故主要发生在校外,发生在节假日及上学、放途中,这往 往是脱离家长监护和学校老师管理的时段) 二、教育主题:安全游泳珍惜

17、生命 三、教学过程:1、以典型事例警示学生,提醒每个学生的游泳安全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 2、安全游泳要求:严格遵守“ 游泳五个不、一个禁止” : 、要求学生做到“ 游泳五个 不” :不准私自下水游泳;不得擅自与同学结伴外出游泳;不在无家长的带领下游泳;不到 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或水情险恶的地方游泳; 、要求学生做到“ 一个禁止 ” :严禁学生到山塘、河流、水库、建筑工地的积水畦地等 危险水域玩耍、戏水,以免发生溺水事故。以上关于游泳“ 五个不一个禁止” 的规定,将作为 学校的一项行为规范和校规校纪严格要求。学生一定要熟记、遵守,若发现学生违反规定, 学校将给予严肃

18、处理。 、当发现有人溺水时,不要盲目下水营救,而应立即报警,应大声呼唤成年人前来营 救,以免造成更多伤亡。 、如要去游泳,一定要在家长的陪同(或在家长同意,由熟悉水性的亲友带领)下, 到规范的游泳场所,才能去游泳。 3、游泳安全注意事项: 1游泳需要经过体格检查。患有心脏病、高血压、肺结核、中耳炎、皮肤病、严重沙 眼等以及各种传染病的人不宜游泳。 2要慎重选择游泳场所。到江河湖海去游泳,必须先了解水情,水中有暗流、漩涡、 淤泥、 乱石和水草较多的水域不宜作为游泳场所。来往船只较多、 受到污染和血吸虫等病流 行地区的水域也不宜游泳。 3下水前要做准备活动。可以跑跑步、做做操,活动开身体,还应用少

19、量冷水冲洗一 下躯干和四肢,这样可以使身体尽快适应水温,避免出现头晕、心慌、抽筋现象。 4饱食或者饥饿时,剧烈运动和繁重劳动以后不要游泳,游泳时间不宜过长。 5不要在大浪和水流湍急的水域游泳,跳水前要摸清水中情况,水下情况不明时,不 要跳水,浅水处跳水易造成伤亡。 6如遇险或抽筋,要及早举手呼救,保持镇静。 7熟练掌握游泳的技巧和自救方法,以及学会必要的遇险报警求救的方法。 4戏水注意事项 5水中自救与救生,救人可以就地取材,一般在水中所发生之意外事件,通常由于两个 原因: (1) 、惊恐慌张:人于身历险境时,会因紧张而导致肌肉收缩、身体僵硬,而致活动力降 低。 (2) 、体力耗竭:不断之挣扎

20、,将体力耗尽,减少生存之机会。发生溺水事件时,必须镇 定冷静, 了解自己所处环境,并利用本身浮力或身边物来自救求生。水中自救之基本原则为 保持体力;以最少体力,而在水中维持最长时间为达此要求,必须缓和呼吸频率,放松 肌肉,并减缓动作。 四总结 游泳不仅可以锻炼意志,而且可以发展肌肉力量,提高关节的灵活性, 促进消化吸收,改善心肺功能,增强人的体质。但是如果不注意安全,对自己及 家庭则是一种伤害,所以告诫大家要安全游泳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第九课劳动卫生与安全劳动 教学目的要求: 让学生了解劳动时注意卫生和安全的意义,切实做到各项要求,防止工伤事故。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劳动卫生和安全的各项要

21、求。 难点:劳动时怎样才能做到卫生和安全。 教学过程: 一、劳动有什么意义? 劳动可以锻炼人的意志和身体,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 二、劳动时要注意什么? 在劳动中应特别注意卫生与安全,否则会妨碍身体发育和发生意外伤害,影响一生的健 康。 三、结合本班劳动情况,找出不利于安全卫生的因素,在班里展开讨论。 四、劳动时怎样保证劳动卫生? 五、劳动时怎样保证劳动安全? 1、严格遵守劳动纪律。 2、要注意劳动场所和周围环境的安全。 3、要注意个人保护 4、做家务劳动也要注意安全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第 10 课预防气管异物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气管异物的危害性 2、怎样预防气管异物 重点难点:怎样

22、预防气管异物 教学准备:课文挂图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老师讲述一个小孩发生气管异物的实例 2.学生谈谈听后感受 二、教授新知: 1.什么是气管异物? 气管异物就是将最常见的瓜子、花生米、黄豆、栗子、橘核、玉米粒、小钮 扣、图钉、小球等吸进气管里 2.气管异物的危害 异物被吸入呼吸道后,会引起一阵剧烈的咳嗽,甚至咳出血来,同时伴有憋气、气喘、呼 吸困难、口唇青紫等症状,根据异物停留的部位可产生不同的症状。异物嵌顿在喉部时,有 声音嘶哑、呼吸困难等症状;若异物较大阻塞了总气管,可窒息,甚至死亡,气管异物多为 活动性,主要症状为阵发性咳嗽和呼吸不畅,随着时间延长,由于异物刺激支气管粘膜,可 产生发热、多痰等症状。 3.怎样预防气管异物? 1.)吃东西时不要同时做别的事情,更不要相互追逐、打闹,以免将口中的食物误吸入气 管内。 2.)不要将钮扣、玻璃珠、图钉等物含在嘴里。这样既不卫生,又容易发生危险。 3.)一旦有异物进人气管,应立即送往医院诊治。 三、谈话总结: 总之,只要我们平时吃饭玩耍时多注意,气管异物是可以预防的。 板书设计:第10 课预防气管异物 吃东西专心预防气管异物嘴里不含小东西发生后立即就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