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文档】新人教版初二物理第七章《力》导学案.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5308206 上传时间:2020-04-10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76.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质文档】新人教版初二物理第七章《力》导学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优质文档】新人教版初二物理第七章《力》导学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优质文档】新人教版初二物理第七章《力》导学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优质文档】新人教版初二物理第七章《力》导学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优质文档】新人教版初二物理第七章《力》导学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优质文档】新人教版初二物理第七章《力》导学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质文档】新人教版初二物理第七章《力》导学案.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第七章力 第一节力导学案 课前预习学案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力单位及三要素,并能用示意图表示力 2、过程与方法: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观察体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完成下列问题】 1、 在物理学中,力的单位是什么?符号是什么? 2、 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 3、 力的三要素是什么?怎样画力的示意图? 4、 使劲拍桌面手会感到疼,为什么? 5、 你知道 1N 的力有多大么? 【巩固练习】 1、关于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相互接触的物体才会发生力的作用 B 、小孩用力推墙,他同时也受到墙的推力 C 、人坐在软

2、沙发上,可发现沙发凹下去,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 、足球运动员用头顶球,球运动方向发生改变,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下列物体中没有相互作用力的是() A、推出去的铅球和人的手 B、地球和月球 C、课桌和地面 D、飞行的飞机和地球 3、放在水平地面上的木箱受到向左的拉力为20N,做出这个力的示意图。 【预习反思】 通过自主学习, 你认为这部分知识的疑点、难点有哪些?未能解决的问题有哪些?请记 录下来,上课时小组内一起解决。 课内探究学案 【情境导入】 为什么地球等九大行星能绕太阳旋转而不会“跑掉”呢?海水为什么会时涨时落呢? 磁悬浮列车又是如何实现高速行驶的呢?这一切归根结底都

3、离不开力,生活中力无处不在, 它主宰着宇宙万物的一切活动,那么力究竟是什么呢?它的作用效果又有哪些呢?这节课我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们将一起来探讨其中的奥秘。 【自主学习】 1、 预习总结,展示问题(学习要求:组内交流预习情况,找出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 2、 通过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初步构建知识体系。 自主探究点一:力的作用效果 看课本 P3“演示”: 用图 7.1-2 所示的器材做实验。 问题:小钢珠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运动,当磁铁靠近小钢珠时,会发生什么现象? 学生猜想然后进行如下实验: 静止的小钢珠被磁铁吸引。 现象:向磁铁方向运动。 光滑的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小钢珠被正对运动方向位置的磁铁

4、吸引。 现象:速度变快。 光滑的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小钢珠被与运动方向垂直的位置放的磁铁吸引。 现象:运动方向改变,偏向磁铁方向运动。 结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自主探究点二: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1、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 2、探究:力作用的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1)拉弹簧时,所用的力越大,弹簧被拉得越长;这说明:力作用效果跟有 关。 (2)我们要把螺母拧紧,一般来说应该向顺时针方向用力,如果沿着逆时针方向用力只 能将螺母拧松。这说明了力作用的效果与有关。 (3)推门实验:用相同的力推门,每次手的位置距离门轴远近不同。体会手在不同位置 时施力的不同效果。可见,力的也影响力

5、的效果。 总结:力所产生的效果跟力的、和有关。 自主探究点三:力的示意图 我认为画力的示意图的要领是: 自主探究点四: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1、看课文第5 页想想做做,回答: (1)如图 7.1-5 甲,松手后小车发生什么现象? (2)如图 7.1-5 乙,用手推墙会发生什么现象? 得到结论: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也就是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说。 2、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情形。 【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1、 对于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小组互助合作,师生互动。 2、 小组合作探究下列问题: (1)磁铁能吸引铁钉,铁钉也能够吸引磁铁吗? (2)两个物体没有相互接触,它

6、们之间能不能发生力的作用呢? 【精讲点拨】 1、 用示意图表示被马拉动的车辆受到的力。 2、有几个同学一起商议马拉车时的受力问题。成丽同学认为:“马拉车前进时,马向前 拉车的力大于车向后拉马的力,否则马就不能拉车前进。”杨华同学认为: “马拉车向前的力 与车拉马向后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它们的大小是相等的, 但为什么马还能拉车前进呢?” 请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成丽同学的说法是否正确,并帮杨华同学解开疑问。 【归纳总结,巩固检测】 1、本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你还有哪些困惑? 2、关于力的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不直接接触,就不会产生力的作用 B.没有物体存在,也可能产生力的作用 C.物体接触

7、时,相互间就会产生力的作用 D.物体相互接触且相互挤压时,相互间有力的作用 3、在某次身体素质检测中,小明同学的部分测试结果如下,其中合理的是() A、质量 60N B、身高 170dm C 、握力 40kg D、百米短跑成绩15s 4、下列事实,属于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有() A、用力拉弹簧弹簧变长。 B、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直线下降。 C、正在进站的火车。 D、运动员投出的标枪在空中前行。 课后延伸学案 1、甲 、乙两人都站在滑板上,当甲用力推乙时,甲往后退,这一现象说明了 _。 2、同学们在推门的过程中,能够体验到力的三要素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请你提出 其中一个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

8、并设计一个能体验到“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 关”的过程。 【学后反思】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第二节弹力 【学习目标 】 1、知识与技能:知道弹力及产生条件,能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弹簧测力计的结构、原理并掌握它的使用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爱动手动脑的好习惯 【重点与难点 】 重点: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难点:弹力的概念及产生条件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内容: 1、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 2、学生实验: 把学生刻度尺的一端固定在课桌上,用手拨动另一端,体会弹力是 而产生的。 3、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二、预习检测: 1、使用弹簧测力计

9、时,下面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不得倾斜 B使用前必须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点上 C 使用中,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 D使用时,必须注意所测的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 2、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_,弹簧测力计就是根据 弹簧的这一性质制成的。 3、一个苹果掉到地上,它的形状发生了变化,且不能恢复原样,物体的这种特性叫 。放在桌面上的苹果 (填“会”或“不会”) 发生形变。苹果对桌面的压力实质是 三、预习反思:你还存在哪些疑惑请记录下来 课内探究学案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一、探究实验一: 探究问题: 弹性、塑性、弹力 设计、进行实验:观

10、察实验所发生的现象 (1) 将一把直尺的两端分别放在书上,轻压中间使它发生形变,体验手感,撤去压力, 直尺恢复原状; (2) 取一条橡皮筋,把橡皮筋拉长,体验手感,松手后,橡皮筋会恢复原来的长度。 (3) 取一块橡皮泥,用手捏,使其变形,手放开,橡皮泥保持变形后的形状。 (4) 取一张纸,将纸揉成一团再展开,纸不会恢复原来形状。 小组讨论总结: 1、直尺、橡皮筋等受力会,不受力时又,物体的这种特性叫 做; 2、橡皮泥、纸等变形后不能,物体的这种特性叫做。 3、我们在压尺子、拉橡皮筋、拉弹簧时,感受到它们对手有力的作用,这种力在物理 学上叫做力。 4、弹力是物体由于而产生的力。弹力也是一种很常见

11、的力。并且任何 物体只要发生弹性形变就一定会产生弹力。 5、弹性限度:弹簧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就不完全复原了。使用弹簧 时不能超过它弹性限度,否则会使弹簧损坏。 二、探究实验二: 探究问题 :弹簧测力计 设计、进行实验1: 1、制作原理。 2、自己归纳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1)所测的力不能大于测力计的测量范围,以免损坏测力计 (2)使用前,如果测力计的指针没有指在零点,那么应该调节指针的位置使其指在零 点 (3)明确分度值: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每一大格表示多少N,每一小格表示多少N。 (4)把挂钩轻轻拉动几下,看看是否灵活。 设计、进行实验2: 1、你的弹簧测力计的

12、量程是_,待测力的大小不能超过_N。弹簧测力计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的分度值是 _。 2、测力时, 要使测力计内的弹簧轴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_,弹簧不要靠 在刻度盘上。 3、用手拉弹簧测力计的挂钩,感受一下1N 、2N、 3N的力有多大。 4、测量头发能够承受的拉力大小为_N。 三、学以致用 1、用手拉弹簧测力计越来越费力,是因为() A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 因为人是受力的物体,所以感到费力 C弹簧越来越紧,阻力大,拉起来费 力 D 弹簧的伸长越长,所需拉力越大 2、测一个约6N力时,应选用最恰当的弹簧测力计的规格是() A量程 10N,分度值0.2N B量程 5N

13、,分度值0.1N C量程 30N,分度值3N D上述三个弹簧测力计都可以用 3、关于弹力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只有弹簧、橡皮筋等这类物体才可能产生弹力 B、只要物体发生形变就会产生弹力 C、任何物体的弹性都有一定的限度,因而弹力不可能无限大 D、弹力的大小只与物体形变的程度有关 4、生活中经常说到拉力、压力、支持力、重力、推力、摩擦力等,哪些力其实质是弹力 。 5、有两个弹簧测力计在水平方向上互相拉,看看谁对谁的拉力大些,你知道为什么吗? 四、收获与反思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课后延伸学案 1、某同学在用已校零的弹簧测力计测量一物体的重力时, 误将弹簧测力计倒置,物体挂在了 拉环上,当物体静

14、止时,弹簧秤的示数是90N,则该物体的重力() A一定等于90N B一定大于90N C一定小于90N D一定不小于90N 2、两个同学同时用4.2N 的力, 向两边拉弹簧测力计的挂钩和提纽,此时弹簧测力计显示的 示数是。 3、弹簧拉力器的说明书上写着,把每一根弹簧拉长10cm,需用 10N的力。某同学能将由四 根弹簧并列组成的拉力器拉长04m ,则此时他所用拉力为 N。 4、小红自制了一个弹簧测力计,并正确地刻上了刻度线,只是在标数字,把本该标“1”的 地方标上了“ 0”,依次类推,但她还是将指针弄到所标的“0”处。如果用这个测力计来测 量力,你认为这对弹簧测力计会产生什么影响? 学习必备欢迎

15、下载 第三节重力 【学习目标 】 知识与技能:重力及其方向,理解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的过程,培养研究探索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合作交流的意识,培养创新意识。 【重点与难点 】 重点: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及重力方向。 难点:重力的定义及重垂线的应用。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内容: 1、,叫做重力。 2、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关系式是: 3、重力的方向是。 4、什么叫重心? 5、万有引力:。 二、预习检测: 1由于 _ _ _ 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 2g=9.8N/kg,它的物理意义是 3. 从运动员

16、的手中推出的铅球,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如不计空气阻力,铅球将() A 只受手的推力 B 受到重力和推力 C 只受重力 D 没有受到任何力的作用 4. 一个物体在月球上的重力为地球上的六分之一,有人在地球上的质量是60kg,到月球上 后,质量为,他的重力为 三、预习反思:你还存在哪些疑惑请记录下来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课内探究学案 一、万有引力:宇宙中任何两个物体,大到天体,小到灰尘之间,都存在着互相吸引的力, 这就是。 地球和月亮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力,使月球绕地球转动而不会跑掉,就是万有引力的作 用。地面附近的物体要落回地面,也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的作用。 你和桌子间也有万有引力,但非常小

17、,所以你感觉不到,但它确实是存在的。 二、重力 地球和地面附近的物体也存在万有引力。的力叫做重力。 地球上的所有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你能举出几个物体受重力的实例吗? 如: a 人用力跳起要落回地面。 b 吊灯把悬绳拉紧,吊灯对悬绳产生拉力。 c 台灯压着桌面,台灯对桌面产生压力。 重力的大小也叫做重量。 应特别说明的是: 在日常生活和贸易中,质量也习惯地称为重量。但两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混淆。 三、探究实验一: 探究问题: 影响物体所受重力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猜想: 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有无)关系 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无)关系 设计、进行实验:(对照课本) 次

18、数砝码质量 /Kg 砝码重力 /N 重力与质量的比值(N/Kg) 1 2 3 小组讨论总结: 1、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反比)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2、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有无)关系 3、看看几组数据有什么规律. 你发现的规律是: 总结得出 : 重力( G )与质量( m )的关系是:G = 四、重力三要素 1、大小: 物体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比。公式为: 其中, G表示,单位:。m表示,单位:。 g=9.8N/kg ,在要求不很精确的情况下,可取g=10N/kg 。 g=9.8N/kg 它的物理意义是: 2、方向 重力的方向总是。 建筑工人应用它制成了重垂线,可以用来

19、检查墙壁是否 3、作用点 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上。 五、学以致用: 1. 重力约 4N的物体可能是() A. 物理教科书B一枚图钉 C一个鸡蛋D一只母鸡 2. 下列物体的质量和重力估计正确的是 ( ) A.一个中学生的体重大约是50N B一个苹果的质量大约是0.15kg C. 一只母鸡的重力大约是1.5N D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是0.5kg 3. 画出木块的重力示意图: 六、收获与反思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课后延伸学案 1、我国发射的神舟七号宇宙飞船,飞行员进行了“太空漫步”。宇航员太空漫步时处于 “失重”状态,以下哪个实验他不能象在地面一样正常进行() A用刻度尺测长度B 用放大镜看物体 C用平面镜改变光路 D用弹簧测力计测物重 2. 一座限重为49000N的桥,一辆自身质量为6t 的卡车要能否安全过桥? 请用计算解决本题(本题生活中的应用,需要精确g=9.8N/kg ,用两种方法) 3假如生活中失去重力,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举出四个合理的场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