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课程标准.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5311200 上传时间:2020-04-11 格式:PDF 页数:30 大小:194.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历史课程标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中学历史课程标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中学历史课程标准.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中学历史课程标准.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中学历史课程标准.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历史课程标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历史课程标准.pdf(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进入 21 世纪,人类加快了向现代社会迈进的步伐,科学技术、文化思想日新月异,国际间 的交流不断加强, 竞争日趋激烈。 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弱从根本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高低, 而国民素质的不断提高有赖于基础教育的持续发展。基础教育改革已成为世界潮流。 新中国成立以来,普通高中历史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随着形势的发展,普通高中 历史课程呈现出许多不能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问题。普通高中历史课 程改革势在必行。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必须全面实现其教育功能,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 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一、课程性质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

2、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 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通过重大历史事件、人 物、现象展现人类发展进程中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了 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学 会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习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 人与社会、 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通过高中历史课程 的学习,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3、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根据历史学科和历史教学的特点,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尊重历 史,追求真实,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陶冶关爱人类的情操。通过历 史学习,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 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在体系的构建上,既注意与初中课程的衔接,又避免简单的重复,遵 循高中历史教学规律;在内容的选择上,应坚持基础性、 时代性, 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 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置,体现多样性,多视角、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地为学生学 习历史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有助于学生个性的

4、健康发展。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 样化、 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 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有利于教学方式的转变, 倡导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历史教学评价的改进,形成以评价学生综合素质为目 标的评价体系,全面实现历史教学评价的功能。 三、课程设计思路 在初中历史课程的基础上,根据普通高中教育的性质、任务以及课程目标和基本要求, 遵

5、循时代性、 基础性、 多样性和选择性的原则,规定适合高中学生学习的课程目标和学习内 容,为其进入社会和高一级学校奠定基础。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由必修课和选修课构成。 普通高中历史必修课分为历史()、历史() 、历史()三个学习模块,包括25 个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学习专题,分别反映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等 领域的重要历史内容,是全体高中学生必须学习的基本内容。 通过历史必修课,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的关系,辩证地认识历史 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培养从不同视角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健康 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弘扬民族精神,进一步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

6、的世界观、人生观和 价值观。 普通高中历史选修课是供学生选择的学习内容,旨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 学生的历史视野,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历史选修课分为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 民主思想与实践、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世界文化 遗产荟萃等六个模块。在教材编写和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相关学习内容。 必修课每个模块为36 学时, 2 学分, 共 108 学时, 6 学分。选修课每个模块为36 学时, 2 学分;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任选若干个模块;建议在人文社会科学方向发展的学生, 应至少选修3 个模块。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通过普通高中历史课

7、程学习,扩大掌握历史知识的范围,深入地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有所了解,初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学会运用 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历史和现实问题,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树立不断完善自 我、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和关注民族与人类命运的人生理想。 一、知识与能力 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问题,包括重要的历史人 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 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 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 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8、。 二、过程与方法 进一步认识历史学习的一般过程。学习历史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 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同时也是主动参与、学会学习的过程。 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 结合; 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独立思 考的学习习惯, 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学会同他人,尤其是具有 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历史学习, 进一步了解中国国情,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和培 育民族精神, 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逐步形

9、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 责任感, 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 想。 加深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 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培养健康的 审美情趣, 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 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经受挫折、 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进一步树立崇尚科学 精神,坚定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 各民族的文化传 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 实现上述课程目标是一个不可分割、

10、相互交融、 相互渗透的连续过程和 有机整体。 在掌握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既有能力的训练,也有对史学方法的了解和运用,更 有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体验与培养。掌握历史知识不是历史课程学习的唯一和最终目标, 而是全面提高人文素养的基础和载体。 第三部分内容标准 一、必修课程 历史() 历史()着重反映人类社会政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共有9 个专题。 政治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社会经济、文化活动密切相关,相互作用。 了解中外历史上重要政治制度、重大政治事件及重要人物,探讨其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 及其影响,汲取必要的历史经验教训,是高中历史学习的基本内容之一。 本模块的学习要点:

11、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知道 “ 始皇帝 ” 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 响。 (3)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4)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 影响。 2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1)列举 1840 年至 1900 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 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2)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 要性,探

12、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3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2)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3)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4)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 意义。 4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1)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 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2)了解 “ 文化大革

13、命 ” 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3)列举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认识实行依法 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4)简述 “ 一国两制 ” 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 义。 5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1)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 意义。 (2)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3)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4)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

14、活动为例,认识我国为 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6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1)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 历史条件。 (2)知道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认识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3)了解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维系罗马帝国统治中的作用,理解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 中的价值。 7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1)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 点。 (2)说出美国 1787 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 宪制的异同

15、。 (3)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 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4)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8.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2)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 (3)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4)概述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的史实,认识其历史意义。 9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1)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 冷战 ” 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

16、 影响。 (2)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3)了解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史实,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 发展的影响。 通过学习, 了解人类历史上重要政治制度、政治事件及其代表人物等基本史实,正确认识历 史上的阶级、 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学习搜集历史上有关政 治活动方面的资料,并能进行初步的归纳与分析;学会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不同政治制度的 产生、 发展及其历史影响,理解政治变革是社会历史发展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能对 其进行科学的评价与解释;理解从专制到民主、

17、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社会一个漫长而艰难的 历史过程,树立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而奋斗的人生理想。 【教学活动建议】 (1)组织课堂讨论,谈谈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2)以 “ 辛亥革命是成功还是失败” 为题,举办讨论会。 (3)收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图片、资料,分成专题举办展览或编写纪 实报道。 (4)访问当地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了解他们是怎样履行职责的。 (5)搜集有关史实,说明加强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6)观看有关录像片,了解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7)组织讨论会,分析希腊民主政治或罗马法的利弊得失。 (8)就世界多极化趋势与和平发展的关系举

18、行演讲会。 历史() 历史()着重反映人类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共有8 个专题。 在人类发展进程中,经济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它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并在 社会政治、 文化的发展中起决定作用。了解自古以来中外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以 及人类为发展社会经济、改善生活所做出的努力,进一步加深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经济和 社会生活领域的认识,是高中历史学习的基本内容之一。 本模块的学习要点: 1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1)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2)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

19、的特征。 (3)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4)了解 “ 重农抑商 ”“海禁 ” 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2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 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2)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3)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 用。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1)概述 20 世纪 50 年代至 70 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20、总结其经验教训。 (2)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 (3)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4)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 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5)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 义。 4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2)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

21、响。 (3)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 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5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1)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2)列举荷兰、英国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的史实,认识殖民扩张与掠夺是 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 (3)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6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 (1)了解 1929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 认识罗斯福新政 的历史背景。 (2)列举罗

22、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 制形成中的作用。 (3)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7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1)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 变的必要性。 (2)列举 “ 斯大林模式 ” 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3)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 巨性和曲折性。 8.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1)以 “ 布雷顿森林体系” 建立为例,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 经济体系的形成。 (2)以

23、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为例,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 化发展趋势。 (3)了解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认识它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 了解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 )的史实,认识其影响和作用。 (4)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 通过学习, 了解历史上中外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变迁的基本史实;学会搜集、 整理和运用人 类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方面的相关资料,理解历史上不同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 并对其做出科学的评价与解释;进一步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和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培养为我 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活动

24、建议】 (1)收集资料,列表勾勒我国经济发展的曲折历程。 (2)编辑专题墙报或组织讨论会,就某一时期中外经济发展状况进行比较,探讨影响我国 经济发展的因素。 (3)阅读有关文学作品或观看历史影视资料片,增强对中国民族工业艰难发展的认识。 (4)调查本地区交通方式的变化,讨论交通发展对当地经济和人们思想观念产生的影响。 (5)结合生活实际, 考察改革开放以来本地区经济发展某一方面的变化,并撰写调查报告。 (6)搜集资料,探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后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7)绘制地理大发现的航路示意图,或制作地理大发现的地理模型、沙盘等,或在计算机 上制作地理大发现的平面动画。 (8)收

25、集有关资料,并结合事实,就罗斯福新政对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作用进行讨论。 (9)以苏联和中国的有关变革为题,举办讨论会。 (10)开展社会调查活动,调查经济全球化对本地区的影响,并提出对策性的建议。 历史() 历史()着重反映人类社会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领域的发展进程及其重要内容,共有8 个专题。 思想文化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类的思想文化经历 了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程,并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在这一过程中, 不同特色的思想文化 相互碰撞、 相互交融,共同发展。了解中外思想文化发展进程中的重大事件、重要现象及相 关人物, 进一步从思想文化层面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特

26、征,是高中历史学习的基本内容 之一。 本模块的学习要点: 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 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2)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3)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4)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2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1)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2)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3)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

27、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 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4)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 3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1)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 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2)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3)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420 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1)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2)概述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 (3)概述邓小平理论的主要

28、内容,认识其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 (4)概述 “ 三个代表 ” 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 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重要指导意义。 5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1)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2)知道我国 “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的方针,讨论在贯彻“ 双百 ” 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 教训。 (3)了解我国教育发展的史实,理解“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的深刻含义。 6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1)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2)知道薄伽丘等人的

29、主要作品和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 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3)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 思想的发展。 7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的历史足迹 (1)了解经典力学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在近代自然科学理论发展中的历史地位。 (2)简述进化论的主要观点,概括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源。 (3)以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等为例,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4)知道相对论、量子论的主要内容,认识其意义。 (5)以网络技术为例,理解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819 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1)了解 19

30、世纪以来文学的主要成就,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 (2)欣赏 19 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了解这些美术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艺术价 值。 (3) 列举 19 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理解这些音乐作品的时代性、多样性和民族性。 (4)了解影视艺术产生与发展的历程,认识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通过学习, 了解中外历史上思想文化领域的重大事件、重要现象及相关人物;学会收集并综 合分析思想文化发展进程中的相关资料,探讨思想文化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影 响;认识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家、 各民族的文化传统, 增强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树立自觉传承祖国和

31、人类思想文化遗产的意识。 【教学活动建议】 (1)收集一些社会生活中的实例,说明传统思想文化对现实生活的影响。 (2)讨论解放思想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3)结合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 ” 重要思想,讨论先进思想对社会进步的推 动作用。 (4)调查当地教育发展的历史与现状,了解教育与本地区社会发展的关系。 (5)分组搜集材料,在主题班会上介绍著名科学家的主要事迹。 (6)举办文学艺术作品欣赏会,从历史的视野赏析文艺作品。 二、选修课程 (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人类历史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演进过程。人类社会自产生以来,改革就与社会进步相伴而生。 因此,学习和掌握历史上重大改革的史实,有

32、利于学生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本模块学习内容要点: 1梭伦改革 (1)了解梭伦改革前雅典的社会状况,认识梭伦改革的必要性。 (2)简述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指出改革的基本特点。 (3)分析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 2商鞅变法 (1)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基本史实,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2)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 (3)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3北魏孝文帝改革 (1)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2)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 (3)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4王安石变法 (1)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 (2)归纳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33、评价其历史作用。 5欧洲的宗教改革 (1)了解中世纪天主教的地位,认识欧洲宗教改革的必要性。 (2)知道马丁 ?路德的宗教改革主张,理解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 (3)简述欧洲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分析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 6穆罕默德 ?阿里改革 (1)了解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历史背景。 (2)简述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在埃及历史上的作用。 71861 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1)简述 1861 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 (2)概述 “ 二一九法令 ” 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 (3)探讨 1861 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8明治维新 (1)知道明治

34、维新的历史条件。 (2)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 (3)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 9戊戌变法 (1)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 (2)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和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 (3)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探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 通过学习,了解改革的历史背景和进程,改革的复杂性与多样性,科学地认识和评价改革, 理解历史发展的多样性;学习改革家坚强不屈的意志,增强对社会的历史责任感,进一步认 识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 【教学活动建议】 (1)以 “ 改革与发展 ” 为题,组织讨论会。 (2)以 “

35、 戊戌变法 ” 和“ 明治维新 ” 为例,列表比较中、日两国近代道路的异同。 (二)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民主与专制是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政治现象。知道专制和民主出现的历史背景、了解 近代社会民主思想与实践的历史过程和发展趋势、树立民主与法制意识,是现代公民必备的 基本素质。 本模块学习内容要点: 1专制理论与民主思想 (1)了解托马斯 ?阿奎那 “ 君权神圣 ” 和英国国王詹姆士一世“ 君权神授 ” 等君主专制思想的主 要内容,认识君主专制统治产生的理论基础和历史背景。 (2)知道斯宾诺莎、洛克和卢梭民主思想的基本内容,理解民主思想与专制理论的根本区 别,树立支持民主、倡导进步的历史

36、意识。 2英国国会与国王的殊死搏斗 (1)知道权利请愿书的主要内容,认识英国革命前国会与国王围绕税收问题展开斗争 的实质。 (2)了解大抗议书的基本内容,理解国会通过该文献前后国会与国王冲突的主要原因。 (3)简述国会处死国王查理一世、建立“ 护国政体 ” 和斯图亚特王朝复辟的史实,认识民主 与专制斗争的残酷性、复杂性和反复性。 3向封建专制统治宣战的檄文 (1)说出独立宣言中体现民主思想的主要内容,认识民主化进程要有一个从思想理论 到制订法律的准备阶段。 (2)概述人权宣言中有关“ 自然权利 ” 和“ 最高权力属于人民” 的基本思想,理解它对法 国和世界民主化进程的意义。 (3)简述中华民国

37、临时约法的基本内容,说明其对中国社会民主化进程的影响。 4构建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政治框架 (1)概述权利法案的主要内容、理解“ 限制王权、国会权力至上” 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的 基本原则。 (2)简述英国责任制内阁建立的基本史实,认识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主要特点及其对其 他国家政治制度的影响。 (3)知道美国 1787 年宪法中关于国家政治体制的基本规定,比较美国资产阶级共和制与英 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异同,认识民主制度因国情各异而必然呈现多样化的基本特点。 5法国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的斗争 (1)以法国大革命中波旁王朝被推翻、共和国建立的基本史实为例,认识民主力量与专制 势力斗争的深刻性和艰巨性。

38、 (2)知道拿破仑帝国建立和波旁王朝复辟的基本经过,体会民主力量反对封建专制势力斗 争的长期性、曲折性。 (3)说出法兰西第二帝国建立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确立共和制度等基本史实,认识民主制 度的建立是进步力量进行殊死斗争的结果,而不是专制势力恩赐的产物。 6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 (1)了解 19 世纪后半叶 “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 的基本主张,认识当时中国社会各阶层对西 方民主政治制度的反应。 (2)简述康有为、梁启超和孙中山关于民主的主要论述,比较其观点的异同。 (3)说出辛亥革命前后反对专制斗争的史实,认识中国近代史上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斗争 的历史进步性和艰巨性。 7人民

39、群众要求民主的斗争 (1)简述宪章运动要求普选权斗争的基本史实,认识欧洲早期无产阶级争取民主权利的斗 争对欧洲民主化进程的影响。 (2)说出第一国际推动各国工人参加民主运动、巴黎公社建设无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尝试和 第二国际争取工人民主权利的斗争史实,认识近代以来人类在民主化领域的进步,也是广大 人民群众进行不懈斗争的结果。 (3)了解抗日战争胜利前后人民群众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争取民主斗争的史实,认识其 在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中的意义。 通过学习, 掌握近代争取民主反对专制斗争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 思想 流派、 政治制度等基本史实;了解民主思想的起源与主要观点,辨别和比较不同流派

40、的民主 思想、不同表现形式的民主制度;收集历史上民主与专制斗争的相关资料,并对其进行归纳、 整理、 分析和评价, 形成历史的进步意识;历史地看待民主制度产生的历史渊源,了解推动 人类政治文明进程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历史过程,并给予积极、 客观的评价; 对阻碍历史进步的专制思想、政治制度和政治统治持批判态度,确立积极推动民主进步的历 史责任感。 【教学活动建议】 组织一次讨论会,就“ 臣民 ” 与“ 公民 ” 或 “ 专制 ” 与“ 民主 ” 制度有哪些区别各抒己见。 (三) 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战争古已有之,但20 世纪发展到了新的阶段,在战争的动因、目的、性质、规模、样式、

41、手段和作用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20 世纪先后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出现了战后的 全球性冷战。 核武器的发展使战争的破坏力可多次摧毁地球上的文明和毁灭人类的本身。在 新的历史条件下,“ 战争与和平 ” 问题关系到世界上所有国家和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关系到人 类命运和文明的兴衰荣枯。争取世界和平, 避免核战争的灾难,是国际社会最关注的重大问 题。 20 世纪下半叶,新的世界大战虽然没有爆发,但局部战争连绵不绝,地区冲突此起彼 伏,国际危机层出不穷,世界并不太平。纵观战后世界历史,世界和平的力量不断增强,维 护和平的斗争汇成了时代潮流。 本模块学习内容要点: 1第一次世界大战 (1)简述第一次世界

42、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理解人类历史为什么发展到20 世纪才会出现世 界大战。 (2)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认识德奥集团失败的原因。 (3)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认识世界大战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影响。 2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 (1)了解凡尔赛会议和华盛顿会议构建帝国主义和平体系的史实,剖析该体系的实质和不 稳定性。 (2)知道 “ 非战公约 ” 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作用。 (3)简述国际联盟的成立和主要活动,评价其历史地位。 3第二次世界大战 (1)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概述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怎样从局部战争逐步走 向全面战争的。 (2)了解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和各大战场重要

43、战役等史实,认识反法西斯国家是怎样 通向胜利之门的。 (3)简述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汲取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教训。 4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 (1)了解美苏冷战局面形成的主要过程,认识冷战局面形成的原因和特点。 (2)了解世界保卫和平大会、罗素 爱因斯坦宣言 、六七十年代美国反战运动等史实, 分析战后世界人民反战和平运动高涨的原因、特点和意义。 (3)了解七八十年代美苏等国由紧张对抗到谋求缓和对话的背景和过程,指出从中得到的 启示。 (4)了解联合国的产生及其在维护世界和平中的主要活动。 5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 (1)了解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认识局部战争与冷战格局的关系。 (2)了解中

44、东战争发展过程,认识中东问题的复杂性和解决中东问题的艰难性。 (3)了解印巴战争与两伊战争,分析地区冲突产生的原因和教训。 (4)了解海湾战争,认识高技术战争的特点和影响。 6和平与发展 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 (1)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时代主题的客观依据,把握当今世界国际形势发展的 总趋势。 (2)结合历史事实,认识和平与发展两大时代主题的辩证关系。 通过学习,了解20 世纪战争与和平运动的发展脉络和重要的历史事件、人物和现象;提高 观察、 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热爱和平、关爱人类的正义感和崇高情操;进一步 认识战争的根源和现实危险性,树立忧患意识与和平意识,从历史经验的总结中提

45、高保卫世 界和平的自觉性; 进一步弘扬世界人民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表现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 不畏强敌、百折不挠、不怕牺牲的献身精神,为维护世界和平的神圣事业进行不懈努力。 【教学活动建议】 (1)就 20 世纪前半叶连续爆发两次世界大战,而下半叶世界维持了和平局面,没有爆发新 的世界大战的事实,组织一次讨论会,或撰写小论文。 (2)结合当前实际,就有关世界和平的某一主题组织讨论会或辩论会。 (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在人类历史发展中,涌现出一大批重要历史人物。他们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并以其各自的个 性和活动,从不同侧面有力影响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了解这些历史人物及其主要活动, 探究他们与时代的

46、相互关系,科学地评价其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历史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 也是现代公民必备的人文素质之一。 本模块学习内容要点: 1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1)简述秦始皇兼并六国、建立中央专制集权国家的主要史实,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功过。 (2)列举 “ 贞观之治 ” 的主要表现,探讨唐太宗在推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中的历史作用。 (3)评述康熙帝在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中的作用。 2东西方的先哲 (1)了解孔子的生平、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探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 位和影响。 (2)简述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主要生平事迹,了解其追求真理的不懈探索 精神,认识其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 3欧美资产

47、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 (1)讲述克伦威尔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主要活动,分析其功过。 (2)概述华盛顿在美国独立战争中和建国初期的主要事迹,评价其历史贡献。 (3)简述拿破仑的主要政治活动,讨论其对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4“ 亚洲觉醒 ” 的先驱 (1)概述孙中山领导推翻清王朝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主要史实,评价其 在二十世纪中国社会巨变中的历史作用。 (2)讲述甘地领导印度国民大会党进行“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的主要事迹,认识其在印度民 族解放运动中的历史作用。 (3)了解凯末尔在领导土耳其民族独立运动中的主要活动,评价其在土耳其民族独立和复 兴中的贡献。 5无产阶级革命

48、家 (1)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和主要理论贡献,体会其为创立马克思主义学说而不 懈奋斗的探索精神。 (2)简述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基本史实,认识其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方面的贡 献。 (3)了解毛泽东、邓小平等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贡献,认识其把马 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创新精神。 6杰出的科学家 (1)了解李时珍、詹天佑、李四光等科学家的主要事迹,认识他们对社会发展所作的贡献。 (2)了解牛顿、爱因斯坦等人成长历程及主要科学成就,认识他们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通过学习, 认识历史人物所进行的各项重大活动既受到历史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同时又与其 个人的主观因素密

49、切相关;掌握科学评价历史人物的一些基本方法,把历史人物置于特定历 史条件下, 进行具体分析, 尤其要关注个人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正确认识个人与 社会、 个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杰出人物的嘉言懿行中汲取历史智慧和人生经验,进而确立强 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活动建议】 (1)搜集中外历史上自己感兴趣的一个历史人物的资料,写一篇人物小传。 (2)以 “ 如何客观评价历史人物” 为题,组织一次讨论会。 (五)探索历史的奥秘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遗留下许多未解之谜。科学家通过大量艰辛的工作,对历史遗留 下的各种痕迹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究,为解开这些历史之谜,提供了富有建设性的成果和借 鉴。了解这些历史之谜及其探究过程,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步了解解开人类 社会发展之谜的方法,有助于理解对人类历史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接近真理的过程。 本模块学习内容要点: 1历史与历史的重现 (1)了解历史过程的客观性和重现历史的主观性,说明历史与历史学的关系。 (2)知道史料的基本含义,了解史料在史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3)概述历史学家工作的基本方法,初步认识史学方法的重要意义。 2人类起源之谜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