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法作业答案.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5311205 上传时间:2020-04-11 格式:PDF 页数:32 大小:86.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语文教学法作业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中学语文教学法作业答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中学语文教学法作业答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中学语文教学法作业答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中学语文教学法作业答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语文教学法作业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语文教学法作业答案.pdf(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学语文教学法作业答案 学习说明: 语文教学论练习题目的在于使学生对语文教学的理念有较为明确的认识,尤其是在理论的引导下,提高自身教学 能力, 因此这些练习题与其它基础学科的练习题有着很大的不同,不需要学生死记硬背,需要学生在对理论了解 的基础上结合教学情境体悟、理解等,活学活用,升华自身的教学理论。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自身的能力。 本练习题分为简答题、论述题、情境体验题(教学设计) 一、简答题(附答案): 1. 说说语文教材编写的一般原则有哪些。 语文教材编写的一般原则主要有几点: 一、人文性原则。人文素质的提高,人文情怀的培养,必须依靠人类先进文化的滋养。作为文化重要组成 部分的语文教材,其选

2、文应尽可能全面,反映新世纪最新的文化思考。 二、文学性原则。教材的选文应是古今中外文学作品的名篇,是引起中学生兴趣、对他们健全心理及人格 的培养有促进作用、语言丰富鲜活的作品。 三、时代性原则。教材编写者要运用唯物史观,敏锐而准确地把握时代精神,在政治思想、历史观念上站 在时代的潮头; 还要运用体现时代精神的学术眼光,构建能反映当代人对人文科学及自然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的 教材框架。 四、基础性原则。一套成功的语文教材要考虑不同年龄段的中学生在知识、能力及心理方面的差别,成系 统、有重点地介绍某类知识的系列,重视熏陶感染的功能。另外,教材中文学作品作家风格的匹配、古今中外的 比例等都需要精心设计

3、。 五、兴趣性原则。教材不仅学生爱看选文、爱学知识、爱做习题,而且要能培养学生高雅的审美情趣,有些 作品还能培养学生的幽默感。 2.语文教学艺术的本质和特征各是什么? 答案:语文教学艺术的本质:指审美化的语文教学设计、语文教学行为或者语文教学中的审美特征。语文教 学艺术静态表现是教学设计,动态特征是教学的行为艺术。语文教学艺术的特征:(一)语文教学艺术的内在特 征是清晰化包括以下三点:1.语文知识逻辑的清晰化2.语文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逻辑 关系的清晰化3.语文教学过程逻辑的清晰化(二)语文教学的外在特征是可感性语文教学艺术的外在特 征是:语文教学因素及其过程中的那些直观可感

4、部分在内在逻辑控制的范围内尽可能的舒展多样,显示出形象、 生动、丰富、自由的美学品格,使语文教学具有充分的外在形式的感性美。 3. 阅读教学的目标是什么?阅读教学应包括哪些内容? 根据 20XX 年我国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第7 条,阅读教学的目标是“具有独立阅 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 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 阅读总量应在400 万字以上。”阅读教学的内容有三类:文章类的阅读教学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的阅读 教学;文学作品的

5、阅读教学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的阅读教学;文言类阅读教学。 4. 文言文阅读教学常见的方法有哪些? ( 1)释疑解难。联系文言文作家作品,联系历史事件,联系文言文中其人其事其文,在文学史上的地 位,向学生解释清楚创作背景及历史背景。 ( 2)明旨理脉。弄清文章主旨和结构。 ( 3)用较多的精力来进行古汉语知识的训练。 ( 4)在阶段性学习结束或复习时应逐步对已掌握的文言文暨古代文学知识进行“链接”,使之系列化, 系统化。 5.常见的语文学习方法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参考答案: ( 1)博览群书,不求甚解泛览法 ( 2)咬文嚼字,字字见血法精读法 ( 3)不动笔墨不读书圈点法 ( 4)口诵心

6、惟,熟读成诵诵读法 ( 5)内省体察,联想想象体验法 ( 6)结合实际,研究问题课题法 6.除了文中提及的语文教学对现代教育手段的利用,你认为在实践教学中还有哪些方面可利用现代教育手段?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利用多媒体进行自主化学习等。 7.语文教学应遵循哪些原则? 以积累为主的教学原则;读思结合的原则;整体把握与局部分析相结合的原则;由模仿到创造的原则; 由放到收的原则;读写结合的原则;切磋琢磨的原则;课内外结合的原则;勤写多练的原则。 8.20XX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中语文课程的目标是如何设计的,主要考评维度是什么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

7、价值观 9. 语文教材编写的原则是什么? 人文性原则、文学性原则、时代性、基础性、兴趣性原则 10. 实施语文教学评价有什么现实意义? 便于发现学生的现实语文学习水平,为后续语文学习与教学的方法提供宝贵的资料;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使得语文学习的形式与内容得到较好的统一;通过评价发现学生知识与技能的不足与长处,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具有较 强的针对性;为不同的选拔提供必要的材料,从而使得人才需要与语文学习需求均得到满足;为社会教育、 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提供必要的平台。 11. 语文教学评价具有哪些功能? (1)语文教学评价具有导向功能;(2)语文教学评价具有诊断功能;(3)语文教学评价具有调

8、控功能;(4)语文 教学评价的激励功能;( 5)语文教学评价具有优化管理功能。 12.在语文教学中,我们通常可以采用哪些评价方法? (1)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以形成性评价为主。(2)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 3) 采取形式多样的评价方式,如口试、操作、活动等多种评价方式。(4)引导学生参与评价,形成学生自评、互评与教 师评相结合的评价机制。 13.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探究学习” 的内涵及其主要特征。 能回答出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特征。 14.建构主义学习观的主要内容。 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内心表征的过程;学习过程包含同化和

9、顺应两个过程;学习者对事物的理解因人而异) 15. 20XX 年国家教育部颁发的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设计的三个维度是什么?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16.建构主义学习观对现代教学有那些启示? 教学中应注意教学相长,注意学生的已有经验,学习者不是白纸,学习活动不迷信权威,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走 向知识学习的启发者。 17.简要说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是什么? 以学生为中心,重视个人意义的学习。人本主义认为,在适当的条件下,每个人所具有的学习、发现、丰富 知识与经验的潜能和愿望是能够被释放出来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充分肯定了学生的中心地位,这为学生进行有 意义的学习创造了条件。只要

10、学生具有了学习的中心地位,他才能全身心地参与学习活动,才能自觉地深入地进 行学习,才能有意识地进行自我评价,从而促进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地进行。 18.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主要有哪些? 语文专业知识素养、科学文化知识素养、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素养、信息素养、现代教学技术素养 19.“语文课程标准”与传统语文教学大纲的功能区别是什么? (1 ) “课程标准”着眼于未来国民素质,规定了国家对未来国民各方面素质的基础要求,而不是过多地规定通 过怎样的过程达到这一要求。 (2) “教学大纲”更多地强调教师的教,“课程标准”着眼于学生的学,对每一个阶段学生发展需达到的目标都 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做了详尽的规定。

11、(3) “课程标准”为教材编写者、教师教学及学生评价留下了创造空间。 20. 认知主义的学习观与行为主义学习观的区别是什么? 认知理论家们只关心人类的学习,认知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内部的心理过程,这与行为主义者只关注外显行 为、无视心理过程的观念有显著区别。认知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人对环境刺激的反应,行为主义认为学习是环境 对学习者刺激的结果。 21.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为什么要将教学大纲改为课程标准?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沿用了几十年的教学大纲将悄然隐退,取而代之的是国家课程标准。随着课 程改革的深入, 原有的教学大纲已不足以完整地体现课程的变化,必须寻求一种新的完整体现课程改革

12、理念的表 现形式。国家课程标准无论从目标、要求还是结构、体例都是全新的,蕴含着素质教育的观念,体现着鲜明的时 代气息,是一部内容十分丰富的全新意义上的“ 教学大纲 ” 。 2试说备课的基本要求 一、科学性。二、目的性。三、针对性。四、计划性。五、创造性(需要围绕每一点说出理由) 23.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为什么要将教学大纲改为课程标准?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沿用了几十年的教学大纲将悄然隐退,取而代之的是国家课程标准。随着课 程改革的深入, 原有的教学大纲已不足以完整地体现课程的变化,必须寻求一种新的完整体现课程改革理念的表 现形式。国家课程标准无论从目标、要求还是结构、体例都是

13、全新的,蕴含着素质教育的观念,体现着鲜明的时 代气息,是一部内容十分丰富的全新意义上的“ 教学大纲 ” 。 4试说备课的基本要求 一、科学性。二、目的性。三、针对性。四、计划性。五、创造性(需要围绕每一点说出理由) 25.语文课程标准它体现了哪些新的教育观念? 语文课程标准体现了四个基本理念:一是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二是挖掘语文教育的人文内涵, 三是倡导自主、 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四是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些基本观念贯穿于整个课程目标、 教材编写、教学评价等各个环节。教师只有深入学习领会其内涵,才能在教学中自觉贯彻落实。 6语文教育评价的五个领域是什么? (一)识字与写字方面

14、。要从形、音、义的结合上,全面评价学生的识字能力。 (二)阅读方面。要评价学生朗读、默读、精读、略读、浏览的能力;要对学生阅读文学作品、阅读古诗的能力 进行评价;要重视学生对常用语文知识的了解和把握;重视评价学生利用图书馆或网络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写作方面。要重点评价语言表达水平,还要评价学生选择写作材料和修改作文能力。 (四)口语交际方面。要评价学生听与说的能力。 (五)综合性学习方面。要评价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7辨析语言与言语的关系?辨析它们的关系对语文教学的启示。 语言具有隐性特征,言语具有显性特征;语言是共性的抽象;言语是个性的表达;辨析它们目的是我们

15、明确语文教学方式:利 用学生的言语活动进行语文教学,从而形成语文能力。 8 语文课程标准是如何关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 语文课程标准十分关注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表现在:课程理念,凸现语文综合素质;课程体系,着眼于开放、创新;课 程目标,致力于打好基础,促进发展;课程内容,提倡新、活、宽;课程实施,重视探究,加强实践;课程评价,重在激励、反馈。 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化为基础教育的中心任务,实际上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培养目标上发生了重大变化。 29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由过去强调语文的工具性 质转向重视语文的双

16、重(工具性和人文性)性质。语文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学科,而且“工具性”和“人文性”本 身又是处于互相渗透、互相促进的关系之中。说语文学科具有人文性,绝对不是排斥它的科学 精神;说语文学科 具有工具性也绝不是削弱它的人文精神,不存在限制这一个,张扬另一个的问题。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是指: 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具备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必须遵循语文的特点和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 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应得到积极的提倡和推行,语文课程必须容纳学生的生活,并有助于学生与课程 文本的互动。 30 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有哪些新的策略? 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提倡学生在阅读思考的基础上,

17、发表独立见解, 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思考, 学会读书。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同时,语文课程标准对 阅读的速度有了量化指标,并要求学生学会朗读、默读、精读、略读、浏览等 31. 说明语文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新语文课程标准包括“前言”“课程目标”“实施建议”三个部分。课程标准按九年一贯整体设计。课程 目标在“总目标”之下,按12 年级、 34 年级、 56 年级、 79 年级这四个阶段,分别提出“阶段目标”,体现 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 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各个阶段相互联系,螺

18、旋上升,最终全面完成总目标;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 读” “写作”(12 年级为“写话” ,36 年级为“习作” ) 、 “口语交际”四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 合性学习” 的要求, 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课程标准的 “实施建议” 部分, 对教材编写、 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教学、评价等,提出了实施的原则、方法和策略,也为具体实施留有创造的空间。 32. 论述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主要有: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促进其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语文教学要重视对学生的熏陶感染作用,

19、注重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和学生的学 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利用无所不在的资源和机会学习语文,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及语文 实践能力。 语文课程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意 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努力建设开放而具有活力的的语文课程,拓宽语文学习和应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 的应用,使学生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的语文实践能力。 33.简要说明什么是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认为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即学习者对来自环境刺激的信息进行内在的认知加工的过程,并具体描 述了典型的信息加工模式

20、。认为学习可以区别出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学习过程实际上就是学习者头脑中的内部 活动,与此相应,把学习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A、动机阶段; B、了解阶段; C、获得阶段; D、保持阶段; E、 回忆阶段; F、概括阶段; G、操作阶段; H、反馈阶段。 34.什么是体验法 ? 语文体验式教学法,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向指路,创设语文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共同收集,处理语言信息, 通过多向互动交往和情感交流等多种途径,使学生在不断的“体验 “中获取知识 ,发展能力 ,提高学生个人的品德修养 和语文素养。 35.简述杜威的经验学习论? 他主张课程应当还原为儿童的生活经验,只有连续的、 能促进儿童生

21、长的经验才能进入课程。杜威重视儿童在教 育中的中心地位,但并不是主张教育者对儿童放任自流,相反,杜威对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者必须充 分了解和尊重儿童的生活与儿童的世界,在儿童已有经验和未来经验之间架设“ 桥梁 ” :让儿童在游戏、 生活中 “ 不 知不觉 ” 地获得新的经验。 36.什么是泛览法? 泛览法包括略读法、快读法。 略读法, 包括浏览泛读法、提纲挈领法、 搜寻猎读法、 不求甚解法、 扩散参读法等, 要求每分钟读250500 字之间,理解率在80%左右 37.什么是精读法? 精读法即咬文嚼字法,就是对读物认真细读精心揣摩,进行透彻理解。具体地说,要求每分钟读250 字以下、理

22、解率在 90%以上。精读法要突出抓好以下几点:(1)弄清文义。 这就要求精细弄清词语含义,主动追求来龙去脉, 借助题义,弄清出处,反复研读某个词语的重复出现等。(2)咀嚼精英。指反复对文章的精华部分推敲、琢磨, 直到真正弄通为止。咀嚼时要挖掘出表现作者胆识的部分和作品中艺术魅力强的部分,弄清楚作者是怎么写的, 为什么要这样写。 (3)佳句赏析。即反复咀嚼,细心玩味,深刻体会书中、文中、诗中佳句的意趣。寻找佳句的 几种办法: 找出与文章主题思想关系密切的句子;找出确切生动、 具有极强表现力的句子;找出需要背诵的句子, 仔细研读。(4)熟读成诵。 38.试述新课程语文性质争论的主要观点。 对语文课

23、程的性质,长期争论不断。概括起来,主要有工具性说,工具性与思想性说,人文性说,工具性与人文 性说。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交际” ,一个“人类文 化” ,两个“重要”,表明了在课程性质上的倾向性课文课程具有工具和人文的性质。接下来明确指出语文课 程的基本特点: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关键在二者的统一上,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难也难在真正做到二者 的统一上。要既打好语文学习的基础,又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在培养学生语文能力、使学生逐渐掌握语文 工具的过程中,受到文化、文学、思想、情感的熏陶。我们对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一定要全面认识,并且在

24、教学过程中全面、充分地体现。 39为什么要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新中国成立53 年来,我国先后进行了8 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每一次都取得了明显的成就,为当前的课程改革 打下了基础,积累了经验。课程是必须不断改革、不断创新的。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 新的时期,面对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的发展,现行基础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弊端明显地凸现出来:教育理念滞 后、课程结构单一、学生死记硬背、题海训练普遍,它们对实施素质教育的制约和不良影响,证明了推进课程改 革的必要性。 40. 语文教育的任务是什么? 语文课程标准开宗明义指出:“ 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

25、地理解和运用 祖国的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 作能力、 口语交际能力。 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 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和谐发展。” 41.新课程的三级课程管理指的是什么? 三级课程管理的基本模式是:国家制定课程发展总体规划,确定国家课程门类和课时,制定国家课程标准,宏观 指导课程实施。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国家对课程的总体设置,规划符合不同地区需要的课程实施方案,包括地 方课程的开发与选用;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特点的课程。为了实现上述 目

26、标,本次课程改革重新划分了国家、地方、学校课程在整个课程计划中所占的比重,收缩了国家硬性规定的成 分,在课程内容和课时安排上,体现了一定程度的弹性,让地方和学校真正拥有选择的余地。 42.记叙文阅读教学的特点? 记叙文阅读教学的要旨有(1)以“真”为文,以“情”动人,是记叙文的基本特征。(2)把握记叙文的要素, 进而把握文章的谋篇结构,是读记叙文的关键。( 3)掌握多种记叙文方法,吸收鲜明生动的语汇,是读记叙文在 表达上的所得。 43.说明文语文教学的特点? 说明文教学应当着力于“以知授人”。 (1)通过泛读和精读,帮助学生明确说明对象所在的学科领域及其基本特 征。 (2)分析理解说明文的顺序

27、,把握全文的特征。(3)了解说明事物时运用的各种说明方法。(4)说明文的科 学含量高,要求用语准确、简明。 44. 议论类文章阅读教学的特点有哪些? (1)指导学生通过阅读,领悟文章的中心论点。(2)分析用以证明文章观点的全部材料,研究用论据证明论点 的方法。(3)辨析论证的结构,注意文章步步推进、层层深入的过程。(4)把握议论文的语言特点,强调准确、 鲜明、概括、生动。 45 试论散文教学的特点? 散文的阅读教学过程中应该从文学作品的教读抓住以下几个环节。(1)好的散文即美文,美文首先美在且真且纯 的人的感情。( 2)要理清把众多材料连缀起来的线索。(3)散文的结构精巧,多姿多彩。(4)充分

28、体验散文的语 言美。 46.试论小说教学的特点? (1)认识小说的主题,重视它们多方面的作用和价值。(2)围绕人物、情节和环境描写,体悟小说的特点和品 味。 (3)学点小说史、小说评论史,努力学会在研读和争鸣中提高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47.试论文言文教学的特点? (1)释疑解难。 (2)明旨理脉。(3)要用较多的精力来进行古汉语知识的训练。( 4)在阶段性学习结束或总复 习时应逐步对已掌握的文言文暨古代文学知识进行“链接”,使之系列化、系统化。 48.试论戏剧教学的特点? (1)组织观赏和表演性的活动。(2)分析评价剧本。 (3)从一个个剧本出发,作相互的比较阅读,深化对戏剧 的认识。

29、49.作文教学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一、尊重学生的思想感情。这是作文教学的根本。 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教会学生的自改能力。 50. 语文课程标准为什么要积极倡导“ 合作 ” 的学习方式?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明确提出,21 世纪的学生应当“ 学会合作 ” ,而语文学习,对中小学学生来说,更需要一 种群体的合作精神。由于他们的阅历、视野、方法的种种不足,在文献资料方面更需要相互补充。这对合作学习 提出了必然的要求。只有同学相互取长补短,实现资源共享,才能共同搜集信息,查阅资料,才能相互讨论、各 抒己见,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尊重他人、虚心好学的品质

30、;培养帮助他人、共同进步的 精神。通过合作学习,发挥群体优势,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进一步改善,小组的学习形式得到强化,学生间互动交 流的频率更高,因而研究的气氛更强烈。 二、论述题: 说明:该类型题既要有资料的叙述,也要有自己的观点,最重要的是能自圆其说,言之有据,逻辑清楚严密。 1. 说明语文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新语文课程标准包括“前言”“课程目标”“实施建议”三个部分。课程标准按九年一贯整体设计。课程 目标在“总目标”之下,按12 年级、 34 年级、 56 年级、 79 年级这四个阶段,分别提出“阶段目标”,体现 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

31、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 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各个阶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完成总目标;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 读” “写作”(12 年级为“写话” ,36 年级为“习作” ) 、 “口语交际”四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 合性学习” 的要求, 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课程标准的 “实施建议” 部分, 对教材编写、 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教学、评价等,提出了实施的原则、方法和策略,也为具体实施留有创造的空间。 2. 论述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主要有: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促进其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32、。 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语文教学要重视对学生的熏陶感染作用,注重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和学生的学 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利用无所不在的资源和机会学习语文,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及语文 实践能力。 语文课程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意 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努力建设开放而具有活力的的语文课程,拓宽语文学习和应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 的应用,使学生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的语文实践能力。 3.造成中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与习惯现状的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原因分析:第一,语文应试教育严重。机械

33、化训练代替语文教学,识字量少,阅读量少,写作 量少,练习册多,习题多。语文学习剔除了人文情感因素,抛弃了语文审美功能,导致现在的学生 积淀太浅,缺乏语文功底,缺乏学习语文的兴趣。在语文教育中,由于过分关注分数,当学生未能 达到要求的分数时就有失败感,渐渐对学习产生厌倦,学习动机下降。第二, 语文教学改革中的形 式主义严重,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1)蹩脚的启发。教师精心设计问题,实质上是希望学生 按照教师的思路去思考,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广度和深度。(2)热闹的讨论。(3)预设花哨的板书。 从教师出发按照教师的理解安排教学设计板书,无法体现学生的主体精神。(4)大而无当的语文学 法指导,我们应

34、该从学生实际出发,重在语文学习实践的指导。(5)为工具而工具的手段更新。现 代化的教学手段的确给语文教学提供了方便,但这一切取决于恰如其分地使用,不要把工具当成目 的,否则就陷入了技术主义。另外,在语文教材的选择上,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在语文 教学的过程中,不注意激发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方法单调,形式主义盛行;在语文教学评 价上,形式单一,这些导致学生丧失了学习语文的兴趣,没有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4.思考比较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的利弊。 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语文教学中的优点请参见前文介绍,其缺点比如:多媒体课堂缺乏师生直接互动,不利 于师生交流;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学生接受

35、率却并不一定高;还可能导致老师对多媒体的依赖,不利于 教学手段的改进和教学质量的提高等。常见的传统教学手段如黑板、粉笔、模型、挂图、活动图等,这样 的课堂信息量小,形式单调,学生容易产生厌倦情绪等,而其优点又恰好是多媒体教学的缺点。所以,在 实际应用中要仔细权衡,充分发挥两者的优点,避免他们的缺陷。 5.听取或观摩他人的语文教学,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思考在新课标理念下如何处理课内与课外的关系? 总体来说,课内课外是有区别的,要加强计划指导,具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语文教学要“ 得法课内,收效 课外 ” 、“ 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 。课堂教学要让学生打好扎实的基础,学会学习,养成自学习惯和

36、培养自学 能力;课外活动、课外教育要“ 训练 ” ,要 “ 迁移 ” ,要 “ 举一反三 ” ,让学生获得发展,取得成效。二是课堂语文教 学要 “ 生活化 ” 、“ 活动化 ” ,加强 “ 实践性 ” ,不使语文教学走上“ 学院式 ” 教育的道路,语文从生活中来,回到社会 中使用,强调语文“ 应用能力 ” 的培养。三是语文教学计划中要设计相应的独立的“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 ,提倡语 文知识的综合、 语文能力的整合、语文与其他学科的联系、语文与社会生活的沟通,主张跨学科、 跨领域的学习。 开展丰富多彩的“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如游艺式、表演式、竞赛式、创编式、模拟实习式、读写式等活动,提高

37、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6.如何让学生能够写出真情实感的作文? 参考提示: 真正好的作文不是教师课上教出来的,而是学生饱含真情实感的个体生命的宣示,因此作文教改必须 朝着让学生亲身参与其中的方向发展。学生自己参与作文教学至少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解放身心,投入生 活。学生的作文需是有感而发,这就需要他们生活的积累。生活积累就是学生平时生活的点点滴滴,教师为了增 加这种积累可以大胆把生活搬到课堂上,或是把课堂搬到生活中,使学生亲身投入其中。(2)调动积累,大胆交 流。调动学生的积累使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中去。从说到写是写作教学的重要规律,教师要使学生通过交流,大 胆讲述,打破框框,结合实际从不同

38、角度、不同水平真实感受,真正让学生心口一致,说写一致,乐于说话,乐 于作文。(3)积极参与评改。学生参与作文的评改教学,是学生参与作文教学的重要方面。学生参与评改教学 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重视感情的真实性和思维的创作性,让学生真正以主体的姿态参与其中,提高学生参与的 积极性。 7.有人认为教师应是因材施教的“根雕师”,你认为教师如何从“教书匠”走向“根雕师”? 论述中应涉及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激发者的作用,体现个性化教学的思想。 8.行为主义学习论与建构主义学习论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行为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是环境刺激的结果,因此学习的行为是受环境控制的。他们把个体行为归结为个体 适

39、应外部环境的反应系统,即所谓“ 刺激 反应系统 ” ,学习的起因被认为是对外部刺激的反应,但是他们不关 心刺激所引起的内部心理过程,认为学习与内部心理过程无关,因此只要控制刺激就能控制行为和预测行为, 从而也就能控制和预测学习效果。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 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9.美国一教育家曾说过“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请你就此发表自己的观点。 答题提示:本题要求学生能够就语文教学的开放性、实践性的重要意义回答出来,并阐明理由。 10.有人说教材只不过是例子,请你

40、就语文教材与语文教学的关系陈述自己的看法。 答题提示:本题要求学生就课程资源与语文教材的关系;语文教材与语文教学的关系作出论述。 11.论述语文课程性质的演变 关于语文课程的性质有以下的几种论点:一、工具论。该理论主要援引叶圣陶的观点,即口头为语,书面 为文。论述了语言的工具性,认为工具性为语文的本质属性。关于工具性的争议也是比较激烈的,首先认为工 具论者对于“语文”的概念是模糊的,由于其模糊导致逻辑的不清楚:语言=语文 =语文学科。这种观点积极意 义在于奠定了语文学科作为基础学科的地位;对纠正过度强调思想性、人文性等起到了纠偏作用;其遭受非议 的是混淆了语文学科和语言的区别;其次工具论对语文

41、教学实践起不到有效的指导作用,把语文简单化,由此 导致语文只见符号,不见人,产生了技术化语文的学习倾向。二、“人文性”论。该论点是在应试教育愈演愈 烈的背景下出现的。强调语文应重在关注人文情怀等,淡化语文科学性。该观点认为语言是人的精神活动,生 命活动。因此语文教学以培养学生的言语能力和充实人的精神世界等为任务。“人文性”论价值在于它对“文” 与“道”的关系有了更深的认识;潜在地指导了教材的改革方向,丰富其内容的编写。该论点的受到的非议在 于人文性不是语文的独有属性;人文性可能会使学习者的基础知识受到损害。 12. 论述语文性质之争的意义 语文的性质决定了语文是什么,从而决定了语文的学习目标;

42、在对语文的性质认识过程中不断完善语文教 学。对语文学科性质认识的问题并不纯粹是一个学术问题,它与政治形势、 政治 运动、文化发展潮流息息相关。 对此,迄今为止的我国语文教育理论,本质上是适应社会变革、回应社会思潮、在既定的历史 条件和学术背景 下,对语文课程与教学应该如何的意见和构想。语文教育的发展固然不能脱离时代的要求,但是提高它的学术 品位仍然是当务之急。由于中国特殊的国情,对语文教育性质这样的问题习惯里有一个明确的权威的认定(时 代确定性),这样做固然有它的现实意义;但从长远来看,对语文教育性质认识的“ 多元并存 ” 应该更有利于发 展。 13.试述语文课程目标的演变 20 世纪 20

43、年代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将课程目标定位于以“识文断句”为主目的,“启发思想”为辅目的; 朱自清则认为“养成读书思想和表现习惯或能力;二是发展思想,涵养情感”。后来叶圣陶也认同该观点。到 了、年代关于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思想提到首位。进入世纪新课程语文基于“语文是工具性与人 文性的统一”提出了语文教学的三个纬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并且新课程标准将 每个学段的具体目标作了最低的要求。综观课程目标的争论,反映了语文课程的时代性特点,应运用动态的眼 光审视语文。关于语文目标的实施主要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方面入手完成。在识字 写字阶段:注意学生技能与情意的完美结合

44、;了解“识字与写字”的目标联系、体现阶段的连续性;注意运用 多元评价。 阅读教学阶段: 树立现代阅读新理念,如接受美学观、 建构主义观等; 重视阅读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重视学生的阅读体验;明确教师的角色;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了解各学段学生的阅读需求;评价注意阅读 者的兴趣、习惯、方法等因素。写作阶段:关注学生的写作情感与态度的形成;作文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个性;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写作应用文的能力;对学生写作的评价应该分阶段要求进行,多元化评价。口 语交际阶段:将口语交际提升到与读写并重的地位;口语交际教学要注意三个维度的渗透;口语交际教学应重 视交际训练过程中表现的态度、修养等;通过

45、各种途径来进行口语交际教学;评价立足多角度评价。综合性学 习阶段:综合性学习体现为对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全面整合语文知识技能等;强调学生的合作精神,注意参 与意识,注重探索过程;考察学生收集资料、筛选资料等能力。 14. 作文教学难是当前语文教学的难点,你认为主要难在何处? 主要体现在学生写作乏趣;作文内容空洞; 其根源在于学生阅读较少,生活体验过少等。本题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15.新课程标准认为语文教师应从“教教材”走向“用教材教”的教学境界,怎么理解? 本题要求学生就课程资源与语文教材的关系回答出来,同时体现出教师的主观能动性,突出体现知识的生成性。 并阐明理由。 16. 新课程标准理念下

46、语文教师的角色应如何定位? 答案要点要包含教师是智慧的创造者、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学习的引导者、知识的批判者、教学实践的反思 者。 17.你是如何理解个性化教学的? 答案应包含关于教师个性的张扬,教材特点的把握,学生个性的尊重,并应有相应的对策。 18. 在语文课程的目标上,人们争论的焦点是什么?你怎样看 ? 在于语文究竟应该满足学生“工具性” 的需要还是 “人文性” 的需要目标 (答题围绕此提出相应的论据即可) (5分)。如 1963年所颁发的语文教学大纲,规定语文教学目的是“ 教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使他们具有初步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5分) 如 1992年的语文教学大纲

47、 (试用)的前言部分指出:“ 语文是义务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不仅具有 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之后所颁布的该大纲的”试用修订版“进一步指出:“ 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 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对于学 生学习其他学科和继续学习,对于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提高民族素质, 都有重要意义。 ” (5分) 课程标准所提示的“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论述更科学地阐明了语文学科性质的内涵。启发我们要辩证地处理工具性与人文 性相辅相成的关系

48、, 从而对由来以久的在课程体系中人文科与语文科的区别与联系,以及语文课内部的文道之争, 做了科学的总结。 (5分) 能答出自圆其说的答案也应该给相应的分数。该题重在提出自己的观点。 19. 建构主义对语文阅读教学的启示是什么? 一、语文阅读教学应该还课堂于学生。阅读是读者领会文本、发现问题、创造意义的一种思维 活动,从发现的角度而言, 文章的意义是读者通过阅读活动发掘出来的。阅读教学是要让每一个学 生学会读,使他们通过读来实现知、情、意、心等不同层面的发展。 二、课堂教学应坚持自主性原则、差异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及联系性原则。 三、教师的作用在组织指导学生阅读。 必须指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并不

49、否认教师的主导作用。作为课堂的主要媒介, 教师的作用在 于:1 引导学生自主解读文本; 2 相机诱导、适时开导、及时疏导;3 搭建正确认知的桥梁。对教 师而言,主要是如何组织学生的阅读活动。如在情境的创设中引起阅读的兴趣;在教师引导下自主 阅读、整体感知;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质疑解难;在个性理解的基础上表达感悟;在活动与迁移中尝 试创新乐趣。 四、应按学习心理过程设计教学程序。优化教学设计、改进课堂结构是阅读教学改革的重心, 教学程序怎样设计,我们可以根据学生认知心理的过程,即“ 感知分析体悟” 的过程,来思 考和确定阅读教学的程序,建构以“ 调动主体,感知文本 发挥主体,自主建构(赏析)发 展主体,体悟生活 ” 的课堂阅读模式。(能够围绕以上思路均得分。) 20.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如何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写出五点即可) 一、以乐激发语文学习兴趣 二、以美激发语文学习兴趣 三、以情激发语文学习兴趣 四、以奇激发语文学习兴趣 五、以新激发语文学习兴趣 六、以疑激发语文学习兴趣等(答题围绕以上方法论述即可,打出一点得4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