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文言文基础过关33曹刿论战.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5311396 上传时间:2020-04-11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62.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文言文基础过关33曹刿论战.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考语文文言文基础过关33曹刿论战.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考语文文言文基础过关33曹刿论战.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考语文文言文基础过关33曹刿论战.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考语文文言文基础过关33曹刿论战.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文言文基础过关33曹刿论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文言文基础过关33曹刿论战.pdf(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曹刿论战 33曹刿论战 一、古今异义 1齐 师 伐我 古义:军队 今义:老师;军队中隶属于 军的一种编制单位 2肉食者鄙 古义:浅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今义:粗俗,低下 3又何间 焉 古义:参与 今义:隔开,不连接 4衣食所安 古义:安身 今义:安稳 5. 牺牲 玉帛 古义:祭祀用的牛、羊、猪等 今义:为正义事业而舍弃生命 6弗敢加 也 古义:虚夸,夸大 今义:增加 7小大之狱 古义:诉讼事件 今义:监狱 8. 虽 不能察 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 9. 忠 之属也 古义:尽力做好分内的事 今义:忠诚 10. 可以 一战 古义:两个词,意为“可凭借” 今义:一个词,表示可能或许可 11一鼓作气,再

2、 而衰 古义:第二次 今义:表示又一次 二、词类活用 1名词活用为动词 一 鼓 作气 ( 击鼓 ) 2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神弗 福 也( 赐福,保佑 ) 三、一词多义 1从 民弗 从 也听从 战则请从跟随 2信 必以 信实情 小 信 未孚信用 3故 公问其故原因,缘故 故 逐之所以 四、重点实词 1齐师伐 我( 进攻 ) 2. 肉食者谋 之( 吃肉的人,这里指当权者;谋划) 3又何间 焉( 参与 ) 4弗敢加 也( 虚夸,夸大 ) 5小大之狱,虽不能察 ,必以情 ( 明察;诚,诚实,这里指诚心) 6忠之属 也( 类) 7公将鼓 之( 击鼓 ) 8齐师败绩 ( 大败 ) 9公将驰 之( 驱车追赶

3、) 10. 遂逐 齐师 ( 于是;追赶、追击) 11. 一 鼓 作 气( 第一次;鼓起 ) 12三而竭 ( 士气 ) 枯竭 13彼竭我盈 ( 充满,这里指士气正旺盛) 14故 克 之( 打败 ) 15难 测 也( 推测,估计 ) 16惧有伏 焉( 埋伏 ) 17望其旗靡 ( 倒下 ) 五、虚词意义及用法 1焉 又何间焉语气助词,呢 惧有伏焉兼词,在那里 2其 下视 其 辙代词,齐军的 公问 其 故代词,战争取胜 3以 何 以 战介词,拿,凭借 必 以 分人介词,把 必 以 情介词,按照 六、特殊句式 1省略句 (1)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再、三”后省略“鼓”) (2) 可以一战 (

4、“一”前省略代词“之”,代这个条件) 2倒装句 (1) 何以战 ( 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是“以何战”的倒装) (2) 战于长勺 ( 介宾短语后置,是“于长勺战”的倒装) 七、重点句子翻译 1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 2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祭祀用的猪牛羊、玉帛之类,( 我) 不敢虚报,一定以实情禀告。 3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 对于 ) 大大小小的诉讼事件,( 我) 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也一定诚心以实情判断。 4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第一次击鼓能够鼓起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就减弱了,第三次击鼓后( 士气 ) 就枯竭了。 5吾视其

5、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我看到他们战车的车轮痕迹很乱,望见他们的军旗也已经倒下了,所以下令追击他们。 八、问题探究 1曹刿在这场战役中的表现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三思而行,不可莽撞;判断事物要建立在仔细观察和周密分析的基础上。 2(2018绥化 )俗话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而曹刿并非“肉食者”,却要参与。 对此,你有何评价? 示例: 我赞赏曹刿的做法。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虽然他为一介布衣而非“肉食者”, 但他高度的爱国精神和主人翁的责任感,促使他积极参政参战,最后协助庄公战胜强敌。 这种以天下为己任、参政议政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3详略得当是本文的写作特点之一,结合选文内容谈谈

6、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详写战前准备、战中指挥、战后总结,略写战斗场面。好处:突出了曹刿卓越的政治才 能和军事才能。 4(2015河南 ) 曹刿论战的标题是后人另加的。后人为什么用“曹刿论战”而不 用“长勺之战”作为标题? 曹刿论战 主要写曹刿对战争制胜之道的议论,表现了曹刿的“远谋”,而对长勺之 战中双方的对峙交锋描述不多。 5(2017重庆A卷) 阅读以下链接材料,并结合选文( 曹刿论战) 内容,说出你探 究的结论及理由。 【链接】公元前260 年,长平之战中,赵军与秦军对峙。赵王急于求胜,不听蔺相如和 赵括母亲的劝告,执意用只善于纸上谈兵的赵括代替老将廉颇指挥作战,赵括一到长平, 立 即改守

7、为攻,主动全线出击,结果中了秦军佯败之计,导致四十余万赵兵被坑杀。 示例:君主要善于听取谏言,知人善任。鲁庄公善于听取曹刿的意见,赢得了胜利;赵 王不听劝告,导致作战失败。因此,我们要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 6结合文章,简要分析一下曹刿的人物形象。 曹刿并非“肉食者”却在战前主动“请见”国君,可见其满腔的爱国热情;见到鲁庄公 后,他对鲁庄公“取信于臣”和“取信于神”的作战理由都予以否定,而肯定了鲁庄公“取 信于民”的做法“_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可见其在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在 战场上,曹刿从容、镇定,等到“齐人三鼓”后,才下令进军,看到齐军“辙乱”“旗靡” 时,才下令追击,他能够把握有利的

8、战机,最终取得战争的胜利,可见其卓越的军事才能。 (2018安徽 ) 文言文阅读。 【甲】十年春战则请从。 【乙】长勺之役,曹刿问所以战于庄公。公曰:“余听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断之。”对 曰:“是则可矣。知夫苟中心图民 ,智虽弗及,必将至焉。” ( 节选自国语) 【注释】中心图民:内心为百姓考虑。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 又何间 焉间:参与 (2) 小惠未偏 偏:遍及,普遍 (3) 必以信 信:实情 (4) 必以情断之 之:代指案件、案情 (5) 智虽弗及 及:够,达到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当权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2) 是则可矣。 这就能 ( 开) 战了。 3 【甲】 【乙】两段文字刻画人物主要运用了对话(语言 ) 描写, 【甲】在写作手法上还使 用了对比。 4长勺之战最终鲁国大胜,请结合选段简要分析取胜的原因。 鲁庄公任人唯贤;曹刿的远见卓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