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5312026 上传时间:2020-04-12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87.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五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五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五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五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pdf(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五年级语文 (学科)第一 单元综合练习题 一、基础整合。 (35 分) 1、我会读拼音,还能正确地写出汉字。(5 分) w y n zhch nbi n xih o b y u y () () () () 2、我会辨字组词。 ( 4 分) 掂()娱()酸()柜() 踮()误()峻()矩() 3、选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4 分) 衰弱衰退脆弱衰败 (1)自从那次大病后,爸爸的身体越来越()了。 (2)由于每天对着电脑的缘故,我的视力大大()了。 (3)荒园里长满了草,呈现出一片()的景象。 (4)她太()了,这点儿打击都经不起。 4、判断下列句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4 分) (1)我像一匹饿狼,

2、贪婪地读着。() (2)巴掌大的屋子不能住人。 () (3)你会带什么东西去旅行?我会带一本书。() (4)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了的吗?() 5、我能按要求写句子。 (8 分) (1) 咏梅的作者是陆游写的。(修改病句) (2)在一排排花花绿绿的书里,我急切地寻找着那本书。(缩句) (3)梅花的精神象征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改成反问句) (4)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仿写)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也是。 ( 1) 、这篇充满真情实感的作文得到了老师的好评。(缩句) ( 2) 、海上日出真是伟大的奇观。(改为反问句) ( 3) 、小明的爸爸穿了一件灰色上衣,一顶蓝

3、色帽子。(修改病句) 6、我会填。(6 分) (1)一日无书,。 (2),白首方悔读书迟。 (3)书犹药也,。 7、口语交际。 (4 分) 请你向大家推荐一本自己读过的好书。推荐的书名:_ 推荐的理由:_ 学完第一单元课文,育才小学五(一)班的同学围绕“开卷是否有益”这一话 题展开了激烈的辩论,你能辩一辩吗? 正方:我们的观点是。因为:多读书可以; 多读书可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多读书可以。 反方:我们认为开卷未必有益。理由是:; 二、阅读与理解。 (35 分) (一)课内阅读选段(18 分) 我()进店门暗喜没人注意我()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 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到里边了在

4、一排排花花 绿绿的书里,我的眼睛急切地寻找,却找不到那本书。从头来,再找一遍。啊!它 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了。 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我很快乐,也很惧怕 这种窃读的滋味! 1、这段文字选自课文_(2 分) 2、请按课文内容填空。 (2 分)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4 分) 贪婪()急切 ()惧怕()滋味 () 4、我会仿写句子。 ( 2 分) 我很 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5、文中画线的句子应该读出的语气。(2 分 ) 6、请在文中缺标点的地方补上正确的标点符号。(2 分) 7、 “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联系上下文,想想我快乐什么,惧

5、怕 什么?( 2 分) 8、 “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从这句话你读懂了什么?(2 分) (二)用脑想,用心记 宋代有个读书人叫陈正元,他看书看得特别快,一目十行,囫囵吞枣。他读过 的书一本又一本,花费了许多时间和精力,可是没有留下什么印象。这使他十分苦 恼,怀疑自己是不是记忆力不好。 有一次,他向著名学者朱熹请教(ji o ji o)。朱熹询问了他读书的过程,给了他 一番忠告:“以后读书不要只图快,哪怕一句话,也要重复读上多遍(bi n pi n) ,总比一味往前赶效果好。读书一定要用脑想,用心记。” 听了朱熹的忠告,陈正元这才明白,他读过的书之所以记不住,不是因为记性 不好, 而是读书

6、的目的(dd)不明确, 方法不对头。 他把读书多当成了目的,忽视 了书籍 (j j )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这样匆忙草率地读书,既不能消化书的内容,又 不能对重点进行记忆,读书的效果很差(ch ch)。 陈正元接受了朱熹的忠告,他每读完一段书,就想想这段书写了些什么,有几 个重点,而且留心把重点的内容记住。经过日积月累(l i l i),他终于成了一个有 学识的人。 1、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3 分) 怀疑()草率()忽视() 2 选择正确的读音,画上横线。(3 分) 3、根据句子的意思,从文中选出成语填在括号里。( 3 分) (1)形容阅读的速度很快。() (2)一天一天地积累。() (3)把

7、枣整个吞下去,没细辨是什么味儿。比喻不加分析、思考就接受。 ( ) 4 把文中能解释题目的句子用“”画出来。( 2分) 5、正元是怎样读书的,请把有关的句子用“”画下来。(3 分) 6、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收获?(3 分) 二、阅读。( 38 分) (一) 走遍天下书为侣片段(15 分) 对此,我回答是:是的,我愿意读上一百遍,我愿意读到背诵的程度。这有什么关系呢?你 不会因为以前见过你的朋友就不愿再见到他们了吧?你不会因为熟悉家中的一切就弃家而去吧? 你喜爱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你已经见过朋友一百次了,可第一百零一次再见面时,你 还会说: “真想不到你懂这个! ”你每天都回家, 可不

8、管过了多少年,你还会说:“我怎么没注意过, 灯光照着那个角落,光线怎么那么美!” 所以,我愿意坐在自己的船里,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首先我会思考,故事中的人为什么 这样做,作家为什么要写这个故事。然后,我会在脑子里继续把这个故事编下去回过头来品味我 最欣赏的一些片断,并问问自己为什么喜欢它们。我还会再读其他部分,并从中找到我以前忽略 的东西。做完这些,我会把从书中学到的东西列个单子。最后,我会想象作者是什么样的,他会 有怎样的生活经历这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你 自己的东西,因为世上没有两个人会用同一种方式读同一本

9、书。 1、 用 “” 画 出 两 个 反 问 句 。 并 把 他 们 改 为 陈 述 句 。 ( 6 分 ) ( 1) 、 ( 2) 、 2、 用 “” 画 出 描 写 作 者 反 复 读 一 本 书 的 方 式 的 句 子 。 并 把 表 示 作 者 读 书 顺 序 的 词 写 下 来 。 ( 5 分 )() () () 用 这 三 个 词 造 句 : 3、 仿 写 句 子 。 ( 2 分 ) 一 本 你 喜 爱 的 书 就 是 一 位 朋 友 , 也 是 一 处 你 随 时 想 去 就 去 的 故 地 。 一 本 你 喜 爱 的 书 就 是, 也 是。 4、 回 答 。 ( 2 分 )这

10、真 像 与 另 一 个 人 同 船 而 行 。 “ 这 ” 指, 这 句 用 了 修辞手法。 (二)生命的一部分(21 分) 书,是我生命的一部分。 我每天都离不开书,每天必看书。有时忙得团团转,似乎不可能看书,但再忙总得入厕。入 厕时我总要读一点东西,( )不是书, ( )一定是报纸杂志。 ( ),最忙的时 候我也仍然在看书。 有一回出差,路上竟把手提包丢了,到了下榻的招待所,懊丧得不行。手提包里的钞票及一 些生活用品固然可惜,但最可惜的是一本心爱的书。我每次出差总要带上一本或几本最提神的书, 像在家一样,躺在床上后也要读书。我不能想象,自己上床后不读书而安然入眠。那一晚真够狼 狈,临时去借

11、书又不可能,躺在床上后,百无聊赖,浑身不自在。忽然,我眼光扫到了桌上的台 历,啊,那不也可当做一本书读吗?于是,我兴奋地跳下床,抓过台历。那是一本儿有关中外历 史知识的台历,真棒!于是我津津有味地翻阅起来,那一个夜晚我没有感到空虚和寂寞,像往常 一样读了书。 在旅行途中,在火车上、飞机上,我自然更要读书。 不可一日无书。古人早就倡导过抓紧枕上、厕上、马上的时间读书。仔细想来,马背上何等 颠簸,古人却仍要抽空读书,我们今天的条件无论如何总要比马背上好,怎能荒废时间,整天不 读一页书呢? 自然,读书要力求读好书,读讲真理的书,传知识的书,陶冶性灵的书,赏心悦目的书。但 世上的书多如繁星,也很难说我

12、们遇到的书都那么有价值,那么美妙。怎么办呢?我的做法是: 经过几代读者考验,即经过时间老人筛选,成为名著、经典的书,要重点读;时下热门的书,可 以拿出来翻阅,但要有独立思考的精神,如果觉得确实好,则细读,倘若觉得虚有其名,粗读可 矣;有一些偶然遭逢的书,不妨翻翻,发现某本书是“瞎胡弄”、 “骗钱货”,也不失为一种收获, 因为可以悟出一些关于社会人生的道理。 当书构成我们生命中一部分以后,我们的灵魂必将变得充实而丰富,我们的眼睛必将变得明 亮而深邃,我们的行为也必将变得理智而富于创造性。 爱书吧,从你识字开始,书应该是你不可离异的终生伴侣! 1、 在 文 中 的 ( ) 里 填 上 关联 词 语

13、 .(3分 ) 2、浏 览 全 文 ,可 以 看 出 “ 生 命 的 一 部 分 ” 在 文 中 是 指 :( 1 分 ) 3、 写 出 下 列 词 语 的 反 义 词 ( 3 分 ) 空 虚 ()偶 然 ()虚 有 其 表 () 4、 精 读 第 3 自 然 段 , 这 段 记 叙 了 一 件 什 么 事 ? ( 3 分 ) 5、细读第6 自然段,你学到了哪些读书的方法?用“”划出来。(2 分) 6、再读全文,思考:读书的益处有哪些?用“”划出来。(2 分) 7、边读边想象,你的眼前肯定出现了一个“津津有味”的读书画面。请用形象、简 洁的文字来描述这个画面,但不要出现“津津有味”这个词。(3

14、 分) 8、 你 读 过 哪 些 课 外 书 ? 请 至 少 写 出 三 本 书 名 : 、 、 ;写出中国古典“四大 名著”中的一本书的名称: 。 (4 分) 五年级语文第二单元综合练习题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4 分) 一、我会拼,还会规范、漂亮地写出词语来。(5 分) b j ng shu i l o l ng h n p f sh ng m ng ( ) ( ) ( ) ( ) 二、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 (3 分) 一水间( ji n ji n)分外( f n f n )抹净( m m ) 低头折节( sh zh )湖畔( b n p n)差多了( ch ch

15、 ) 三、用横线划出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把正确的字写在后面的括号里。(3 分) 故乡的梅花又开了。那朵朵冷艳,屡屡优芳,总使我想起漂泊他乡、葬身异国 的外祖父。() () () 四、选词填空。 (4 分) 盼望渴望期望指望 1、我的外祖父日夜()着回祖国的怀抱。 2、党和国家对我们少年儿童寄托着殷切的() 。 3、没有钱,小明想买汽车模型是没有()的。 4、小刚()得到一辆电子小汽车。 五、判断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 X” 。 (4 分) 1、 “泊船瓜州”的“州”字是没有三点水旁的。() 2、 “梅花魂”的“魂”的意思是“灵魂”。() 3、 “星岛”指的是“新加坡”。() 4、 “小桥

16、流水人家”这是出自元朝名曲天净沙?秋思。 () 六、将下列反问句改写为陈述句,陈述句改写为反问句,意思不变。(6 分) 1 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 2 一枝梅花,没什么稀罕。 3 这是您最宝贵的画。 七、改病句,用修改符号改。(4 分) 1、大家都在喜气洋洋地欢度愉快的国庆节。 2、春天的北京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八、默写词长相思 ,要求书写工整规范,别忘了写作者和朝代。( 5分) 九、辨字组词。 (12 分) 洛 () 榆 ()畔 () 魂 ()桥 () 落 () 偷 () 伴 () 魄()侨 () 装 订 线 内 不 可 作 答 学 校 : 班 别 : 姓 名 : 学 号 : 十、查字

17、典填空。 “颇”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 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这个字的第二画 名称是 _。 “颇” 字在字典里共有两种意思:偏, 正很, 相当地。 “颇 负盛名”的“颇”意思应选_。 (填序号) 11、下面词语中,读音正确的请打上“” ,错误的请打上“ ” 秉性( b n x n) ()成熟( ch n s)() 干涸( n h)()点缀( di n zu)() 香飘十里( xi n pi o shl)() 守望相助( sh u w n xi n zh)() 12、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答题。 能()善 ( ) 风( ) 雪()守望() () 顶()立()低()折() 形容人气节的词语是和,它们是

18、一对。 13、照样子写词语。 ( 1)ABAC式: _ _ ( 2)ABAB式: _ _ ( 3)骨瘦如柴 ( 含比喻的 ):_ _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36 分) 一、阅读梅花魂选段,回答下面问题。(20 分) 离别的前一天早上,外祖父早早地起了床,把我叫到书房里,郑重地递给我一卷白杭绸包着 的东西。我打开一看,原来是那幅墨梅,就说:“外公,这不是您最宝贵的画吗?” “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存!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 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 有骨气的呢!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

19、,他们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 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 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回国那一天正是元旦,虽然热带是无所谓隆冬的,但腊月天气,也毕竟凉飕飕的。外祖父把 我们送到码头。赤道吹来的风撩乱了老人平日梳理得整整齐齐的银发,我觉得外祖父一下子衰老 了许多。 船快开了,妈妈只好狠下心来,拉着我登上大客轮。想不到泪眼蒙眬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 递给我一块手绢,一色雪白的细亚麻布上面绣着血色的梅花。 1、请从文段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3 分) 慎重()本性()凌辱() 2、联系上下文,文中带点字词“无所谓”的意思是:(1

20、分) 3、文中“旁的花”具体指的花有:(最少写两种) (2 分) 4、用横线划出文中的排比句。(2 分) 5、 “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中的“他们”是指:,像梅花这 样的人我知道的具体有:(最少写两个) (4 分) 6、梅花与松柏、青竹被称为“岁寒三友”,你知道描写梅花的诗句有: 。 (2分) 7、文段写了有关外祖父的哪两件事?(3 分) 8、文段很多句子体现出外祖父浓浓的思乡情,请用波纹线划出其中的一句,并写写 体会。(3 分) 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16 分) 一天晚上,我从街上卖梨的摊子中间走过。突然脚一滑,我赶紧扶住旁边的一个木箱子,才 没摔倒。就在我扶住木箱时,顺手抓了一个梨。

21、当时我不禁耳热心跳,回头一看,幸好没人看见, 便站了起来。梨已稳稳当当地握在手里,只见这梨黄澄澄的,散发出一股诱人的香味。 拿着梨我心里老觉得不踏实手里的梨怎么办呢吃了不好意思扔了又舍不得 怎么办我边走边想,不知不觉就到家了。爸爸见我拿着梨,就问:“哪来的?” “是是 是梨摊上的。”我脸红了,结结巴巴地说不出话来。这时爸爸严厉的说:“从小不学好,长大怎么 得了?明天把梨送回去,把你丢失的东西找回来!知道吗?”爸爸的声音不大,但很有力。我盯 着脚尖,红着脸说: “是,爸爸。”但我不明白自己到底丢了什么。 第二天早晨, 我按照爸爸的吩咐, 把梨送了回去, 卖梨的阿姨夸奖我说: “真是个诚实的孩子!

22、 ” 我脸红了,不好意思地笑了。 这时,我终于找回了爸爸所说的我丢失的东西。 1、在文中第二自然段的空白处加上标点。(2 分) 2、请给本文加上一个标题,写在文前的上。 (2 分) 3、这篇短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 分) 4、用“”在文中画出描写“我”心理活动的句子。(1 分) 5、文中两次“我”的“不好意思”,请联系上下文,并谈谈当时“我”的心情会怎 样?( 4 分) 第一次“我不好意思” ,心里可能想: 第二次“我不好意思” ,心里可能想: 6、短文最后一段中“丢失的东西”指的是。 (1 分) 7、读了这篇短文,你想到了什么?(2 分) 8、文段中有ABB式的叠词,如:黄澄澄,请你分别写出

23、两至四个这样的词。 黄澄澄( ABB )(2 分) 文段一( 14 分) 离别的前一天早上,外祖父早早地起了床,把我叫到书房里, 郑重地递给我一卷白杭绸包着 的东西。我打开一看,原来是那幅墨梅,就说:“外公,这不是您最宝贵的画吗?” “是啊, 莺儿,你要好好保存! 这梅花, 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花开, 她却不一样, 愈是寒冷, 愈是风欺雪压, 花开得愈精神, 愈秀气。 她是最有() 、最有() 、 最有 () 的! 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 () 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 () , 不管受到怎样的() ,从来都是() ,不肯() 。他们就像这梅花 一样。一个中国人,

24、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1、将文中括号里缺少的字词填上。( 4 分) 2、用“”画出文中的排比句。 ( 2 分) 3、写出近义词。 (4 分) 保存秉性折节 4、 文中哪些句子让你感动,写下来,并说说理由。(2 分) 5 、梅花有什么样的秉性?(2 分) 文段二:阅读每桶4 美元 ,回答下面的问题。 (16 分) (1)从前在美国标准石油公司里,有一位小职员叫阿基勃特。他在远行住旅馆的 时候,总是在自己鉴名的下方,写上“每桶4 美元的标准石油”字样,在书信及收 据上也不例外,鉴了名,就一定写上那几个字。他因此被同事叫做“每桶4 美元”, 而他的真名倒没有人叫了。 ( 2)

25、公司董事长洛克菲勒知道这件事后说:“竞有职员如此努力宣扬公司的声誉。 我要见见他。 ”于是邀请阿基勃特共进晚餐。 ( 3)后来,洛克菲勒卸任,阿基勃特成了第二任董事长。 ( 4) 这 是一件谁都可以做的事,A 只有阿基勃特一个人去做了,而且坚定 不移,乐此不疲。嘲笑他的人中,肯定有不少才华、能力都在他之上,B 最后, 只有他成了董事长。 ( 5)一个人的成功,有时纯属偶然,可是,谁又敢说,那不是一种必然? 1、文中第( 1) (2)自然段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2 分) (1)改为(2)改为 2、理解下列词语中横线上加点的字的意思。(3 分) 坚定不移 乐此不彼 3、根据上下文意,

26、在A、B处填写恰当的关联词语。(2 分) A B 4、第( 4)自然段中横线上的“这”指的是。 (3 分) 5、下列句中横线上的词感情色彩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 3分) A、一个人的成功,有时纯属偶然。 B、嘲笑他的人当中,肯定有不少才华、能力都在他之上。 C、于是邀请阿基勃特共进晚餐。 D、有职员如此努力宣扬公司声誉。 6、将文中最后一句“谁又敢说,那不是一种必然?”改为陈述句。( 3分) 五年级语文(学科)第三单元综合练习题 一、基础知识我会填。 (33 分) 1、词语一定要写对。 (5 分) ji o ji n p n du n z o y n n y n w y ng ()

27、 () ()() 2. 我会选择正确的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6 分) (1)下面词语读音正确的是() A、矫健( qi o ji n) B、夹板( ji b n) C、鲸鱼( j ng y) D、过滤( gu l) (2)读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是() A、我漫不经心认真地把作业检查了一遍。B 、我非常喜欢背诵课文鲸。 C、小学生们要注意维护视力。 D、老树的缝隙把食物塞得满满的。 (3)把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A、比喻说明 B、作比较 噪音像一个来无影去无踪的“隐身人”,不像烟尘和废水那样可以集中起来 处理。() 气从鼻孔喷出来,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园的喷泉一样。() 3、填空。(8 分)

28、 夏风草木熏,。小立池塘侧,。 冬风似虎狂,。,鸟雀尽潜藏。 春风能解冻,。裙裾微动摇,。 秋风杂秋雨,。,落叶悠悠舞。3、 4、我会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入句中的括号里。(4 分) 不但而且尽管还即使也不是而是 ()这位“隐身人”难以应付,人们()是想出了许多制服它的办法。 鲸()鱼类,()哺乳动物。 ()天空中离不开灰尘,()人类的生息也离不开灰尘。 ()夹丝玻璃破碎了,碎片()藕断丝连地粘在一起。 4、选择题。(8 分) (1)选词填空。 A、发现 B、发觉 C 、警觉 我如果跳过去,我就会被敌人() ,部队就会受到重大损失。 我()前面六十多米的地方就是敌人的前沿阵地。 (2)没有错别字

29、的词语是() A、安然无样古往今来 B 、目不转晴恍然大悟 C、人迹罕至藕断丝连 D、 (3)搭配不当的一组词语是() A、往日的情景 B 、热情的对待 C 、灿烂的太阳 D 、关切的目光 (4)没有错误的句子是() A、全校师生以及女老师都参加了“三八”活动。 B、参观了展览馆,受到了很大的教育。 C、虽然当时大雨倾盆,但他还是准时到了学校。 D、叶圣陶先生帮十五岁的柯岩修改作文。 5. 按要求改写句子。 (3 分) (1)小明对我说: “我要像小红那样勤奋学习。” (改成转述句) (2)陈列珍贵字画的博物馆里传出急促的报警声。(缩句) (3)松鼠经常在高处活动。 (改为比喻句) (4)松鼠

30、的窝很舒适。松鼠的窝很安全。 (用关联词语合并句子) (5) 、小芳说:“我今天很累,不去玩了。” (改为转述句) (6) 、小芳今天要去公园。 (改为双重否定句) (7) 、弯弯曲曲的小路穿过密密的树林。(缩句) (8) 、警察赶来抓住一个划破玻璃企图盗窃展品的犯罪嫌疑人。(缩写句子) (9) 、人类的生息离不开灰尘。(改为反问句) (10) 、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运 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写句子) ( 11)人类的生息离不开灰尘。(改为反问句)(3 分) (12) 有一种号称“海中之虎”的虎鲸胃口大得令人惊骇。(缩句)(3 分) (13) 我们要学

31、习他刻苦学习。(修改病句)(3 分) 6、读一读,再说明下列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6) (1) 、鲸跟牛羊一样用肺呼吸,这也说明它不属于鱼类。() (2) 、噪音像一个来影无踪的“隐身人”。 () (3) 、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 7、我会选。(4 分) (1) 、音序和部首有不正确的是() A、旧( J 日) B 、虎( H 几 ) C 、占( Z 卜 ) D 、弃( Q 廾 ) (2) 、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豪不相让 B 、扬长而去 C 、随遇而安 D 、引人注意 8、口语交际。 (4 分) 由于人类的捕杀和海洋环境的污染,鲸的数量已经急剧减少,许多种类已濒临 灭绝。

32、请你写一则关于鲸的保护的宣传语。 10、在日 常生活当中,我们接触了琳琅满目的商品,如果你是“小推销员”,向别人介绍一 种商品,你是怎样推介的,请介绍介绍。( 3 分) 二、阅读。( 38 分) (一)阅读新型玻璃选段,请你仔细回答以下问题。(20 分) 夜深了,从一座陈列珍贵字画的博物馆里,突然传出了急促的报警声。警察马 上赶来, 抓住了一个划破玻璃企图盗窃展品的犯罪(嫌谦)疑人。你也许不会相信, 报警的()值夜班的看守, ()被划破的玻璃!这是一种特殊的玻璃,里 面有一层极细的金属丝网。金属丝网接通电源,跟自动报警相连。犯罪嫌疑人划破 玻璃,碰着金属丝网,警报就响起来了。这种玻璃叫“夹丝网

33、防盗玻璃”博物馆可 以采用,银行(x n h n)可以采用,珠宝店可以采用,存放重要图纸、文件的 建筑物也可以采用。 另一种“夹丝玻璃”不是用来防盗的。它非常坚硬,受到猛击仍安然无恙(r n y n),即使被打碎了,碎片仍然藕(u u)断丝连地粘在一起,不会伤人。 有些国家规定,高层建筑必须采用这种安全可靠的玻璃。 1、在()内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2 分) 2、请选择正确的读音或字,打上“”(4 分) 3、在文中找出与下列词语相反的词语。(3 分) 柔软()怀疑()低贱() 4、仿照文中划线的句子,用“可以可以可以也可以”写一句话 (2 分) 5、按课文内容填空。 (6 分) 玻璃名称特点作

34、用 6、请你试着做一回小发明家,把你想发明的玻璃用你喜欢的方式写出来。(3 分) (二)课外阅读(18 分) 这是一件发生在童年的小事。我的爸爸也许可能已经把它忘记了,然而,这 件事,却对我的一生或多或少地起了些影响。 那年,我9 岁。 一日,我坐在靠近门边的桌前写大楷。门铃响了,爸爸应门,是邻居。两人就 站在大门外交谈。那天风很猛,把我的大楷本子吹得“啪啪”作响,我拿着墨汁淋 漓的笔去关门。猛地把门一推,然而,立刻地,大门由于碰到障碍物反弹回来。与 此同时,我听到父亲尽力压抑而仍然压不下去的喊声。门外的父亲,眉眼鼻唇,全 都痛得扭成了一团,就连头发,也都痛得一根一根地站了起来;而他的十根手指

35、呢, 则怪异地缠来扭去。一看到我伸出门外一探究竟的脸,父亲即刻暴怒地扬起了手, 想刮我耳光;但是,不知怎的,手掌还没有盖到我脸上来,便颓然放下,我的脸颊, 仅仅感到了一阵掌风而已。 邻居以责怪的口气对我说道:“你太不小心了,你父亲的手刚才扶在门 框上,你看也不看,就把门大力关上”啊,原来我把爸爸的手指夹断! 偷眼瞅父亲, 他铁青着脸搓手指,没有看我。 十指连心, 父亲此刻剧烈的痛楚, 我当然知道;但是,当时的我,毕竟只是一名9 岁的小童,我所关心、所害怕的, 是父亲到底会不会再扬起手来打我。但,父亲不会。 当天晚上,父亲五根手指肿得很大,母亲在厨房里为他涂抹药油。我无意中听 到父亲对母亲说道我

36、实在痛得极惨原想狠狠打她一个耳光但是转 念一想我是自己把手放在夹缝处的错误在我凭什么打她 父亲这几句话,给了我一个毕生受用无穷的启示:犯了错误,必须自己承担后 果;不可迁怒他人,不可推卸责任。 谢谢您,爸爸! 1、我能给短文加上恰当的题目。(2 分) 2、我会给缺标点处加上标点。(3 分) 3、我会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3 分) 责备()激烈()推却() 4、短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生病了,请你帮它治一治。(2 分) 改正: 5、“我”把门一推,门外的父亲怎么样了?用“”画出来。(2 分) 6、父亲扬起手来没有打“我”的原因是什么?(2 分) 7、作者从爸爸的话中受到了什么启发?(2 分)

37、五年级语文阅读练习题 (一)、鲸选段(15 分) 不少人看到过象, 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 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 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它要是张开嘴, 人站在它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腭,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 还显得很宽敞。 鲸生活在海洋里,因为体形像鱼,许多人管它叫鲸鱼。其实它不属于鱼类,而 是哺乳动物。在很远的古代,鲸的祖先跟牛羊的祖先一样,生活在陆地上。后来环 境发生了变化,鲸的祖先生活在靠近陆地的浅海里。又经过了很长很长的年代,它 们的前肢和尾巴渐渐

38、变成了鳍,后肢完全退化了,整个身子成了鱼的样子,适应了 海洋的生活。 8、“肺”字用部首查字法应查()。再查()画,我能写出与“肺”有关 的两个成语:、( 3 分) 9、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3 分) 张开()宽敞()退化() 10、 作者为了使说明更通俗,更容易让人理解, 用了作比较、() 、 () 等说明方法。并选其中的一种举例说明。(2 分) 11、作者用鲸与大象作比较,说明鲸;用我国捕获的一头鲸的舌头与 作比较,说明了鲸的。( 3 分) 12、鲸的进化过程需要哪两个条件?(2 分) 13、鲸不属于鱼类,但人们为什么叫它鲸鱼?(2 分) (二)(24 分) 如今的幸福时光使我欣慰,不过

39、有时心底也会泛起一缕儿时的苦涩。那时 候,娘拉扯着我和妹妹,家里穷得叮当响。我在五里外上小学,六岁的妹妹在家做 饭,背着那个比她还高半截的竹萎打猪草,娘起早贪黑挣工分,日子清贫得像一串 串干枯的空茏花。/ 有一年“六一”,学校说是庆祝儿童节,每个学生发三个馒头。我兴冲冲地 对娘和妹蛛说:明天发馒头,妹妹一个,娘一个,我一个。妹妹笑了,娘也笑了。 回家路上,看看三个热腾腾的大馒头,口水一咽再咽,肚皮也发出咕咕的叫 声。吃一个吧,我对自己说,于是先吃了自己那个。三两口下去,嘴里还没品出味 儿,馒头已不见了。又走了一段,口水和肚子故伎重演,而且比刚才还厉害。咋办? 干脆,把娘那个也吃了,给妹妹留一个

40、就是了。娘平时不是把麦粑让给我和妹妹, 她只喝羹羹吗?娘说过, 她不喜欢麦粑呀等我回到家时,呆呆地看着手中空空的 荷叶,里面连馒头屑也没一星了。我不知道自己怎样进了门,怎样躲开妹妹的目光。 娘笑笑,没吭声。 呆立间,同院的二丫娘过来串门,老远就嚷嚷:“平娃娘,平娃娘! 你家的 平娃带馒头回来了吗?你看我家的二丫,发三个馒头,一个都不舍得吃,饿着肚皮给 我带回来了 ! ” 娘从灶间抬起头,笑着,说:“可不,我家平娃也把馒头全带回来了! 你 看”娘说着打开锅盖,锅里奇迹般的蒸着五个白中带黄的大馒头! “你看,老师 说我家平娃学习好,还奖励了两个呢! ” 二丫娘看着我,我慌乱地点点头 那天晌午,娘把

41、馒头拾给我和妹妹,淡淡地说:“吃吧,平娃,不就是几个 馒头吗 ! ”妹妹大口大口咬着馒头,我却哇一声哭了。/ 后来,我发现,就是在那一天,我的童年结束了。/ 1、 ( 1)第 5 自然段中的“你看”使用的破折号表示()(2 分) A、声音延长B、话题转变C、解释说明 (2)第 6 自然段中的“我慌乱地点点头”使用的省略号表示()(2 分) A、说话断断续续B、语意未尽C、列举的省略 2、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5 分) 3、文章三次写到了娘的“笑”,但其中的含义各不相同。请联系上下文理解“笑” 的含义。 处:“娘笑了”是因为_(2 分 ) 处:“娘笑笑,没吭声”似乎在对我说:_(2 分 )

42、处:“娘笑着向二丫娘夸我”,笑中包含着_(2 分) 4、为什么说 “ 就是在那一天,我的童年结束了” 呢? (2 分) 5、作者写完这篇文章的时候,曾经拟了以下三个题目,根据本文的中心,给这篇文 章拟一个题目:_(3 分) (二) 老街(17 分) 在柳江镇的北门,有一条街,人们都叫它“老街”。在这里,我度过了幸福的童年。 我清楚地记得,这里原来是个喧 (xu n xu n)闹、拥挤的居民区。一条长长的、 狭窄的、七高八低的小巷,居住着六七十户人家,整天有嘈 (c o c o)杂的声音,没 有安静的时刻。可是,住在这里的人都很团结,一方有难,四方帮助,人与人之间亲亲 热热。这里的人们和睦相处

43、(ch ch ),尤其是晚上,串串门,拉拉家常,亲如一家。 我小时候就是生长有这样的环境里,我爱这个地方,爱这里淳朴善良的人们,因为这里 在我幼小的心灵留下美好的记忆。不过现在,你到老街去,再出找不到长长的小巷,找 不到拥挤的小屋了。一座座高楼拔 (b b )地而起,幽静代替了喧闹。在十幢大楼中 心。有一座大花坛,花坛里开着美丽的鲜花,长着嫩绿的小草。变了!变了!一切都变 了!早晨,人们骑着自行车,迎着第一缕晨光,奔向各自的工作岗位,开始新的一天的 劳作。环境变了。 就连老街小商店的营业员态度也变了。他们总是笑容满面地接待顾客。 顾客有什么要求,他们尽量满足,而且送贷上门呢! 啊,老街!你变了

44、,变得那么可爱!高楼大厦显示了你的富有,花草树木增添了 你的美丽,勤劳的人们使你感到自豪。 11、用“”将文中加点字不正确的读音划去。(4 分) 12、从文中找出两对反义词,写在下面的括号里。(2 分) ()()()() 13、从开头看,短文的叙述方法是() (1 分) A顺序 B 倒叙 C 插叙 14、用“ ”画出第2 自然段的过渡句。 (1 分) 15、用“”画出文中的拟人句。(1 分) 16、仔细阅读,然后填空。( 6 分) (1) “老街” 原来是个、的居民区, 一条、狭窄的、 的小巷,居住着人家,整天有的声音,没有的时刻。 (2)现在的“老街” ,拔地而起,代替了喧闹。在十幢大楼的 中心,有一座, 花坛里开着美丽的, 长着嫩绿的。 17、 “我”过去为什么爱“老街”?现在为什么又称赞“老街”?(2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