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化学第二单元及一二单元答案.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5312995 上传时间:2020-04-12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16.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化学第二单元及一二单元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八年级化学第二单元及一二单元答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八年级化学第二单元及一二单元答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八年级化学第二单元及一二单元答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八年级化学第二单元及一二单元答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化学第二单元及一二单元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化学第二单元及一二单元答案.pdf(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 八年级化学第二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40 分) 1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自来水是无色透明的,它是纯净物 B长期饮用纯净水,有益于人体健康 C我们应该节约用水,同时要防止水源受到污染 D水覆盖了地球表面积的3/4,因此不存在水危机 2下列广告语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A“超纯水”绝对卫生,对人体有利 B本饮料由天然物质配制而成,绝对不含化学物质 C矿泉水中含钾、钠、钙等多种物质,是一种健康饮料 D钙片中含有大量的钙元素,能促进人体骨骼的生长发育 3下列现象或操作与分子对应的性质不一致的选项是() 选 项 现象与操作分 子 的 性 质 A 与铁轨中间留有空隙原

2、子间有间隔 B 10ml 水与 10ml 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 20ml 分子具有一定质 量 C 打开酒瓶会闻到特殊气味 分子是不断运动 的 D 给水通电会生成氢气和氧气分子可以再分 4七月的公园,百花盛开,阵阵花香,沁人心脾。花香四溢的现象说明() A分子是不断运动的B分子具有一定的质量 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D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 5化学上研究任何物质的性质,都必须取用纯净物。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空气B食盐水C黄泥水D蒸馏水 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分子构成的 B不同元素的原子的核电荷数一定不同 C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D原

3、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 7对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叙述,其中属物理性质的是() A氢气能在空气燃烧B铁钉在潮湿的空气会潮湿 C铁矿石可用来炼铁D氢气是无色气体 8凉开水不宜养鱼,其主要原因是凉开水中几乎不含有() A水分子B氧原子C氧元素D氧分子 9开采出来的石油没有固定的沸点。给石油加热,使不同沸点的组分在不同温 度下气化出来, 蒸汽经过冷凝, 即可分离出不同沸点物质, 这种操作称为分 馏。此法可分馏出溶剂油、汽油、航空煤油、煤油、柴油等成分。由此可判 断石油是() A单质B纯净物C化合物D混合物 10某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1/2,则该原子的核电荷数可能是 () A3 B6 C12

4、D14 11下列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水氢气+氧气B蜡烛 +氧气 二氧化碳 +水 C蔗糖 +水 糖水D硫+氧气 二氧化硫 通电 点燃 点燃 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 12过氧化氢(H2O2)可以按下列进行分解: H2O2 H2O+O2关于它的叙述, 正确的是() A过氧化氢由氧气、氢气组成 B每个过氧化氢分子由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构成 C过氧化氢分解过程中,它的分子破裂成原子,氧原子、氢原子还可再分 D过氧化氢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13把分别充满红棕色NO2气体和无色 H2的集气瓶,按照右图A、B 两种方式 放置,然 后把两瓶中间的玻璃片抽走,使两瓶口密合在一起(不 用振荡),可观察到

5、A 中两瓶气体的颜色很快趋于一致 (两气体不反应),而B 中需很长时间才能达到同样的 效果。不能有此现象直接得出的结论是() A分子是不断运动的B分子间有间隔 C氢气的密度比二氧化碳的密度小D分子由原子构成 14最近,美国科学家宣布其发现的两种超重新元素是错误的;俄罗斯科学家则 宣布发现了 114 号超重新元素,其相对原子质量为289,质子数为 114。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A114号元素原子的中子数为175 B114号元素原子的中子数为 403 C科学家宣布自己的研究成果错误是可耻的D科学家研究成果是不 可能有错误的 15为了探究水电解的微观过程,玉玲同学做了一些分子、原子的模型,其中能

6、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模型是() A B C D 1620XX 年 4 月 19 日,温家宝总理批示:严查安徽“杀人奶粉”。经检测“杀 人奶粉”中蛋白质、钙、磷、锌、铁等含量严重不足, 营养价值比米汤还差。 这里的钙是指() A原子B分子C元素D单质 17纽约大学的科学家最近研制出有“双腿”,能在盘子里“散步”的分子机器 人。它是有 26 个氨基酸结合而成的多肽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种分子机器人是一种新型分子 B我们已可以用肉眼直接看到这种分子散步 C分子本身是不会运动的,其“散步”一定是春的推动下进行的 D由这种分子组成的物质是一种单质 18为了揭开原子内部结构的奥秘,1911年物

7、理学家卢瑟福等人做了一个著名 的“卢瑟福实验” :用一束带正电的、 质量比电子大很多的高速粒子轰击金箔, 结果是大多数 粒子能穿过金箔且不改变原来的前进方向,但也有一小部分改变 了原来的方向, 甚至有极少数的 粒子被反弹了回来。 通过这一实验现象不能 获 得的结论是() A原子核质量较大B原子核体积很小 C核外电子带负电荷D原子核带正电荷 19已知符号 A ZX 表示质子数为 Z,相对原子质量约为 A 的 X 原子。请判断下列 几种粒子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A 235 92X B 1 1H 2 1H 3 1H C 16 8O 14 7N 12 6N D 40 39K 40 20Ca 40 18

8、Ar H H O O H O H H MnO2 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 20质子数和中子数都是6 的碳原子的质量是1.933 10 -26kg,另一种 A 原子的 质量是 1.7937 10-25kg,则 A 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A9 B24 C56 D108 二、理解与应用 (45 分) 1江、河、湖水等天然淡水通过_、_ 、_ 等 人工净化方法可以转变成生活用的自来水。其中_ 过程发生的是化学 变化。 2构成并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_,在氧气( O2)、二氧化碳 (CO2)、二氧化硫( SO2)中都含有相同的 _,在它们相同数目的分子 中,都含有相同数目的 _。 3下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

9、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质子数的 原子。 A B C D 其中 A 表示的是,B 表示的是,C 表示的 是,D 表示的是(填“单质”或“化合物”或“混 合物”)。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 (填元素符号,下同),空气中含 量最多的元素是 _,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元素是_。 5填写下列符号:( 1)氯元素 _;(2)2 个氮原子 _ ; (3)2 个氢(气)分子 _ ;(4)n 个水分子 _ ;(5)2 个镁离子 _ 。 6某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其中 m 表示,m 的值 为, 该原子核外电子层数是,在化学反应中这种原子容易电子。 7下列物质中:空气氧气 氧化镁铁 纯水 二氧化碳盐 水,

10、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属于纯净物的是 _,单质的是 _, 属于化合物的是 _。 8(2 分)俄罗斯科学家最近合成了一种核电荷数为114的原子,经测定 其相对原子质量为289,则其中子数与电子数之差为。 9_ 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 共有_个周期,_ 个纵行, _个族;其中 _元素种类最多。 10 物质的变化过程中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化学变化中通常伴随着能量转化, 这是因为不同的物质包含的化学能的大小不同,在化学变化中物质具有的化学能 可能转化为热能、光能或电能等。(1)举出一个从环境中吸收热能的物理变化 的例子。 (2)氢气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能或能。 (3)已知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水

11、的变化中放出热能,根据能量守恒原 理,反应前氢气和氧气的混合物所包含的化学能比反应后水包含的化学能 (填 “高” 或 “低” ) , 理由是。 11(6 分)海英同学在距一支粉笔的粗端2cm 处点上一滴蓝墨水,将粉笔 插入盛有酒精的培养皿中。 过了一段时间海英发现随着酒精的上升,蓝墨水也在 粉笔上不断移动, 最后蓝墨水在粉笔上分为两个区域,上半部分是蓝色, 下半部 分是紫色(如右图所示)。根据上述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蓝墨水属于(填“ 纯净物” 或“ 混合物 ” ); 2 8 6 +m 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 (2)由此实验可以作出的推测是 _ (填序号); 用滤纸条代替粉笔重复上述实验,也

12、能 得到相似的实验现象; 不同分子在同种介质(如粉笔)中的运 动速度不同; 不能用上述实验的原理分离混合物; (3)你还知道混合物分离的其它方法吗?请简要回答(写出一种方法即 可)。 三、实验与探究 (15 分) 1(8 分)某同学将浑浊的黄泥水样品倒入烧杯中, 先加入明矾粉末搅拌溶解, 静置一会后,采用右图所示装置 进行过滤,请问: (1)实验中还缺少一种仪器,该仪器的名称 是,其作用是;漏斗下端靠烧杯内壁 是为了。 (2)操作过程中,他发现过滤速度太慢,原因 可能有 _ _ 。 (3)过滤后发现滤液仍浑浊, 你分析可能的原 因有_ _ 。 (4)改进后过滤,得到了澄清透明的水,他兴奋地宣布

13、:我制得了纯水! 对此你认为对吗?判断 _,理由是 _ 。若要制得纯水,还需采取的净化方法 是。 2(7 分)如图所示,在烧杯 A、B 中装入 20mL 蒸馏水, 滴入 23 滴酚酞试液,在烧杯C 中装入 10mL 浓氨水, 用一只大烧杯把 A、C 两烧杯溶液罩在一起。过了一段时 间,看到的现象是烧杯A 中装的溶液变成红色。 (1)B 烧杯的作用是 _ ; (2)对上述现象, 有以下几种不同的假设。 请你仔细阅 读表中的示例,然后填写表中空格。 作出假设实验探究 示 例 烧杯 A 中的溶液要过一会儿才变色, 与烧杯 C 无关 用洁净的烧杯 D 装入 20mL 蒸馏水 和 23 滴酚酞试液, 静

14、置,观察现 象;将其用大烧杯罩住,观察现象 大烧杯内壁上沾有某种物质,散发出 看不见的粒子,与烧杯 A 中的溶液接 触,使其变红 酒精 粉笔 实验前实验后 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 八年级化学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 A 2A 3C 4C 5C 6A 7D 8A 9C 10D 11C 12B 13C 14B 15B 16D 17D 18B C 19B 20A 二、理解与应用 1药匙镊子倾斜纸槽底部慢慢竖横放容器口竖 2量筒放平凹液面的最低处胶头滴管悬空伸入试管内污染胶 头滴管 35 试管中上部底部上短柄 4 0.1 右右左镊子大小游码质量相等的纸片上玻璃器 皿腐蚀托盘 5放入水中紧握试管外壁

15、有气泡冒出 6略向下倾斜固体中的水倒流到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 7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8物理铁丝只是形状改变化学有铁锈生成 9水分子氢分子氧分子氢 10(1)打破试管( 2)烧杯会破裂( 3)会污染药液( 4)使称得的被测物 质量偏小 11 试管外壁有水,加热炸裂加热时试管接触了灯芯没有预热试管加 热后的试管立刻用冷水冲洗用试管刷刷洗试管时,用力过大 12提出问题、建设假设、收集证据、获得结论、交流评价 三、实验与探究 1(1)瓶塞正放瓶塞应倒放(2)标签没有朝向手心标签应朝向手 心(3)瓶口没有挨着试管口瓶口应紧挨着试管口 2见教材,答案略 八年级化学第二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

16、题 1C 2D 3B 4A 5D 6B 7D 8D 9D 10B 11D 12D 13D 14A 15A 16C 17A 18C 19B 20D 二、理解与应用 1沉降过滤杀菌消毒杀菌消毒 2水分子氧元素氧原子 3单质混合物化合物混合物 4Al N H 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 5Cl 2N 2H2nH2O 2Mg 2+ 6质子数16 3 得到 7 861 9元素周期表7 18 16 金属 10(1)水蒸发 (2)光能和热能(3)高因为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时 放出大量的热11(1)混合物(2)(3)用过滤的方法除 去黄泥水中的泥沙 三、实验与探究 1(1)玻璃棒引流防止滤液从烧杯内溅出 (2)待过滤中含不溶性杂质较多堵塞滤纸孔或滤纸没有紧贴漏斗内壁 (3)滤纸破损,或过滤时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或滤纸不合格 (4)不对过滤后所得澄清透明的水只是除去了部分不溶性固体杂质,但 其中还含有一些可溶性的物质以微生物,所以制得的水并不是纯净水;蒸馏。 2(1)做对照 (2)见教参,略 鲁淄博市博山区石门中学梁顺东 邮编255209 电话13678632205 QQ 243721024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