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金华的双龙洞》学习资料汇总.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532608 上传时间:2025-07-3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3.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记金华的双龙洞》学习资料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记金华的双龙洞》学习资料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记金华的双龙洞》学习资料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记金华的双龙洞》学习资料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记金华的双龙洞预习清单一、作者及背景作者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字圣陶,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本文是叶圣陶先生早年写的一篇游记,记述了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经过,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秀丽山河的热爱。二、生字词预习会认字浙(Zh。)簇(C(I)臀(tin)移(yi)额(6)陆(Iu)乳(rd)笋(SiIn)端(duGn)源(yudn)会写字浙罗杜鹃窄郁肩臀移额陆乳笋端源多音字“系”:Xi(关系)j1(系鞋带)重点词语理解蜿蜒:本文指洞顶的双龙弯弯曲曲的样子。突兀森郁:形容山势险峻,树木繁茂。孔隙:窟窿眼儿;缝儿。三、初读课文默读课文,思考:作者游览的顺序是怎

2、样的?文章主要写了哪些景点?拓展知识点一、双龙洞简介双龙洞位于浙江省金华市,是一处大型石灰岩溶洞。洞内钟乳石、石笋众多,形态各异,加上地下水的作用,形成了独特的地下景观。其中“双龙”是指洞顶的两条钟乳石,蜿蜒于洞顶,仿佛两条巨龙,故而得名。二、游记的写作特点按一定的游览顺序写,如本文按照“路上一洞口一外洞一孔隙一内洞一出洞”的顺序进行描写。抓住景物特点,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描绘,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融入作者的情感,表达对所游之地的喜爱或赞美之情。课文要点梳理一、段落划分及大意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交代了游览的时间和目的地。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写作者在路上的见闻,介绍了沿途的景色。第三

3、部分(第4自然段):描写了双龙洞的洞口和外洞。第四部分(第5自然段):详细描述了通过孔隙进入内洞的过程。第五部分(第6-7自然段):描绘了内洞的奇特景象。第六部分(第8自然段):写作者乘船出洞。二、重点句子赏析“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和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山上映山红蓬勃的生命力。“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通过作者的感受,生动地写出了孔隙的窄小。三、写作顺序文章按照游览顺序,依次写了去双龙洞途中、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的所见所闻所感,条理清晰,层次分明。问题

4、探究作者为什么要多次描写泉水?答:作者多次描写泉水,一方面是因为泉水是作者游览过程中的一条线索,它贯穿全文;另一方面,通过描写泉水的流动、声音等,衬托出了双龙洞的幽静和奇特,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和感染力。内洞的“黑、奇、大”分别表现在哪些方面?答:“黑”:内洞一团漆黑,什么都看不见。“奇”:洞顶的双龙,蜿蜒在洞顶;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颜色各异。“大”:内洞比外洞大得多,大概有十来进房子那么大。对点训练看拼音,写词语。zhejingIu6IiedujunZhdiXidOyuyucngcng给下列多音字组词。系xi()ji()转ZhUn(zhun()选词填空。观赏欣赏(1)我们乘着木船,荡漾在漓江上,来)桂林的山水。(2)他很()这个建筑的独特风格。按要求写句子。(1)工人高高举起汽油灯。(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2)双龙洞的景色真美丽。(改为感叹句)作者游览双龙洞的顺序是:路上一()一()一()一()一出洞。文中描写孔隙窄小的句子是哪句?请用画出来。内洞的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请你发挥想象,描述一种石钟乳或石笋的样子。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对比阅读记金华的双龙洞和颐和园,两篇文章在写作顺序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如果你是双龙洞的导游,你会怎样向游客介绍孔隙这一景点?请写一段导游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