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2017年30年高考化学.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5331212 上传时间:2020-04-19 格式:PDF 页数:100 大小:2.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977-2017年30年高考化学.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0页
1977-2017年30年高考化学.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0页
1977-2017年30年高考化学.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0页
1977-2017年30年高考化学.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00页
1977-2017年30年高考化学.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0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977-2017年30年高考化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977-2017年30年高考化学.pdf(10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 1977年全国高考化学试题及其参考答案 一、 (本题共 17分) 甲元素的核电荷数为 17,乙元素的正二价离子和氩原子(原子序数为 18)的电子层结构相同 .回答以下问题 :(填空部分不必再抄题 ,但必须在试卷上标明 题号和空格号 ,答案写在试卷上 .) 1.甲元素在周期表里位于第周期,第主族,元素符号是,它的最高正价氧化物相应水化物的分子式是. 2.乙元素在周期表里位于第周期,第主族,元素符号是,它的最高正价氧化物相应水化物的分子式是. 3.这两种元素以什么类型的化学键相结合?这种化合物的固体能否导电?它的水溶液能否导电 ? 4.推断乙元素氢氧化物和氢氧化钡的碱性哪个更强? 5.推断甲元

2、素负一价离子和碘的负一价离子的还原能力哪个较强? 二、(本题共 16分) 1.“一克分子任何物质的体积都是22.4升.“这句话是否正确 ?若不正确加以改正 . 2.碳酸钾水溶液的 pH值是等于 7还是大于 7、还是小于 7?说明理由 . 3.从1000毫升2N的硫酸溶液中取出 10毫升,这10毫升溶液的当量浓度 ,克分子浓度 (摩尔浓度 )各是多少 ? 2 4.铜跟稀盐酸能否起反应 ?铜跟浓硫酸能否起反应 ?能起反应的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不能起反应的说明理由 . 三、 (本题共 13分) 1.写出下列有机化合物的名称或结构式,并指出哪些是同分异构体 : (4)乙酸乙酯(5)2-甲基丙烷 2.乙

3、烯和乙炔各在特定的条件下都能和水发生加成反应,分别写出它们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注明生成物的名称. 四、 (本题共 18分) 1.现在实验室只有下列三种装置,若要同时制取氢气、氧气和氯气,各应选用哪一种装置 ?(指出甲、乙、丙即可 ,不必另画图 .) 2.图(乙)装置的长颈漏斗为什么必须插到溶液里? 3 3.写出制备这三种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注明反应条件,分别指明哪种元素被氧化?哪种元素被还原 ?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用箭头表示 )和总数 . 五、 (本题共 16分) 有一包白色粉末 ,它是由 KCl 、(NH 4)2SO4、(NH4)2CO3、Ca(NO3)2和BaCl2五种化合物中的两种混和

4、而成的 .今按以下步骤进行实验: 第一步 :白色粉末和熟石灰一起研磨时,能放出无色气体 ,这种气体能使湿润的红石蕊试纸变蓝; 第二步 :另取少量白色粉末 ,加足量的水并充分搅拌,有白色沉淀存在 ,用过滤法进行分离,该沉淀不溶于硝酸 ; 第三步 :向上述分离所得的澄清滤液里加入硝酸银溶液,又有白色沉淀产生 ,再加入硝酸 ,沉淀仍不消失 . 问:1.根据上述实验现象 ,每一步可得出什么结论? 2.这包白色粉末是由哪两种化合物混和而成的? 3.写出有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若是离子反应 ,只要求写简化离子方程式. 六、 (本题共 20分) 1.32%的硝酸溶液 (比重为 1.2)的克分子浓度是多少? 2

5、.取铜和银组成的合金300毫克,溶于硝酸 ,以适量水稀释后 ,加入0.1M的氯化钠溶液 24.0毫升,恰好使银完全沉淀 .求该合金中铜和银的百分组成. 4 注: 原子量 :Ag108Cl35.5Cu63.5 O16.0H1.0N14.0Na23.0 最后的计算结果要求写到小数点后第一位,小数点后第二位四舍五入. 197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 化学试题 一、(本题共 17分) 甲元素的核电荷数为 17,乙元素的正二价离子和氩原子(原子序数为 18)的电子层结构相同 .回答以下问题 :(填空部分不必再抄题 ,但必须在试卷上标明题号和空格号,答案写在试卷上 .) 1.甲元素在周期表里位于第周期

6、,第主族 ,元素符号是 ,它的最高正价氧化物相应水化物的分子式是. 2.乙元素在周期表里位于第周期,第主族 ,元素符号是 ,它的最高正价氧化物相应水化物的分子式是. 3.这两种元素以什么类型的化学键相结合?这种化合物的固体能否导电?它的水溶液能否导电 ? 4.推断乙元素氢氧化物和氢氧化钡的碱性哪个更强? 5.推断甲元素负一价离子和碘的负一价离子的还原能力哪个较强? 二、(本题共 16分) 1.“一克分子任何物质的体积都是22.4升.“这句话是否正确 ?若不正确加以改正 . 2.碳酸钾水溶液的 pH值是等于 7、还是大于 7、还是小于 7?说明理由 . 3.从1000毫升2N的硫酸溶液中取出 1

7、0毫升,这10毫升溶液的当量浓度 ,克分子浓度 (摩尔浓度 )各是多少 ? 4.铜跟稀盐酸能否起反应 ?铜跟浓硫酸能否起反应 ?能起反应的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不能起反应的说明理由 . 三、(本题共 13分) 1.写出下列有机化合物的名称或结构式,并指出哪些是同分异构体 : (4)乙酸乙酯(5)2-甲基丙烷 2.乙烯和乙炔各在特定的条件下都能和水发生加成反应,分别写出它们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有机化合物必须写结构式 ),并注明生成物的名称 . 四、(本题共 18分) 1.现在实验室只有下列三种装置,若要同时制取氢气、氧气和氯气,各应选用哪一种装置 ?(指出甲、乙、丙即可 ,不必另画图 .) 5 2.

8、图(乙)装置的长颈漏斗为什么必须插到溶液里? 3.写出制备这三种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注明反应条件,分别指明哪种元素被氧化?哪种元素被还原 ?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 ?(用箭头表示 )和总数 . 五、(本题共 16分) 有一包白色粉末 ,它是由 KCl、(NH4)2SO4、(NH4)2CO3、Ca(NO3)2和BaCl2五种化合物中的两种混和而成的.今按以下步骤进行实验 : 第一步 :白色粉末和熟石灰一起研磨时,能放出无色气体 ,这种气体能使湿润的红石蕊试纸变蓝; 第二步 :另取少量白色粉末 ,加足量的水并充分搅拌 ,有白色沉淀存在 ,用过滤法进行分离 ,该沉淀不溶于硝酸 ; 第三步 :向上述分离

9、所得的澄清滤液里加入硝酸银溶液,又有白色沉淀产生 ,再加入硝酸 ,沉淀仍不消失 . 问:1.根据上述实验现象 ,每一步可得出什么结论 ? 2.这包白色粉末是由哪两种化合物混和而成的? 3.写出有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若是离子反应 ,只要求写简化离子方程式. 六、(本题共 20分) 1.32%的硝酸溶液 (比重为 1.2)的克分子浓度是多少 ? 2.取铜和银组成的合金 300毫克,溶于硝酸 ,以适量水稀释后 ,加入0.1M的氯化钠溶液 24.0毫升,恰好使银完全沉淀 .求该合金中铜和银的百分组成. 注:原子量 :Ag108Cl35.5Cu63.5 O16.0 H1.0N14.0Na23.0 最后的

10、计算结果要求写到小数点后第一位,小数点后第二位四舍五入 . 1978年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1.三ClHClO 4 (4分) 2.四CaCa(OH)2(4分) 3.离子键相结合 . (1分) CaCl2固体不能导电 .(2分) CaCl2水溶液能导电 .(2分) 4.Ba(OH)2的碱性比 Ca(OH)2更强.(2分) 5.I-的还原能力比 Cl -强. (2分) (第一题共 17分) 二、1.不正确 .1克分子任何气体 ,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都是22.4升. (3分) 6 2.K2CO3水溶液 pH7,(2分) 因为它是强碱弱酸形成的盐,能水解 ,所以溶液显碱性 .(2分) 3.当量浓度为

11、2N,(1分) 克分子浓度 (摩尔浓度 )为1M.(2分) 4.铜跟稀盐酸不能起反应 ,因为在金属活动顺序表里铜位于氢的后面,所以铜不能跟盐酸起置换反应.(3分) 铜跟有氧化性的浓硫酸能起反应. (1分) 注:未注明浓硫酸的氧化性,但化学反应方程式写对的也给3分. 若只答 “能反应 “,但化学反应方程式写成置换反应的,这3分全不给 . 分子式写错一个 ,整个化学反应方程式不给分,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分子式全写对而方程式未配平的扣1分. (第二题共 16分) 三、1.(1)正丁烷 (答丁烷也算对 ) (3分) (2)乙酸(答醋酸也对 )(1分) (3)苯酚(答酚、石炭酸都可以 ) (1分) 正丁烷和

12、 2-甲基丙烷是同分异构体 .(2分) 2.乙烯和水的加成反应 : 乙醇或酒精(1分) 乙炔和水的加成反应 : 乙醛(1分) 注:反应条件只注明 “催化剂 “加热“加压“等词不扣分 ,两个方程都未作任何注明的总共扣1分. 乙炔跟水的加成反应产物答乙烯醇(CH2=CHOH)的可以给 1分. 写结构简式也算对 . (第三题共 13分) 四、1.氢气用 (乙)图 (1分) 氧气用 (甲)图 (1分) 氯气用 (丙)图 (1分) 2.避免氢气从长颈漏斗逸出 . (2分) 3.(1)制氢气 : (4分) 7 锌元素被氧化 ,硫酸中的氢元素被还原 . (5分) (2)制氧气 : 氯酸钾中的氯元素被还原 ,

13、氧元素被氧化 . (3)制氯气 : MnO2中的锰元素被还原 ,HCl中的氯元素被氧化 . 注:化学反应方程式占 2分,分子式写错 1个整个化学方程式不给分 ,分子式全对 ,未配平的扣 1分. 电子转移方向和总数占 1分.用第二种表达式时必须注明“得“和“失“或“+“ 和“-“. 元素的被氧化和被还原占1分. 制氧气的反应条件 “加催化剂 MnO2“占1分,“加热“条件,因在装置图里已标明可以不再计分. (第四题共 18分) 第三步:有 Cl -存在 注:若写化合物名称或分子式也对.在第二步未注明 Ca+或Ba+而结合第三步肯定 BaCl2的也可不扣分 . 2.这包白色粉末是由 (NH4)2S

14、O4和BaCl2混和而成 . 3.有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分) 第一步 :(NH 4)2SO4+Ca(OH)2=CaSO4+2H2O+2NH3 (2分) (若答 (NH4)2SO4+Ca(OH)2=CaSO 4+2NH4OH、NH4OH=NH 3+H2O 也算对 .若写简化离子反应式不给分.) 第三步 :Ag+Cl-=AgCl(2分) 注:离子反应不要求写分子反应方程式,写对了不给分 ,写错了也不扣分 .分子式写错 ,整个方程式不给分 . (第五题共 16分) 8 注: 体积和重量换算占 2分. 溶液重量和溶质重量的换算占2分. 重量和克分子数的换算占2分. 运算结果占 2分. 2.解法(

15、1)AgNO 3+NaCl=AgCl +NaNO3 (1分) NaCl的克分子数 =0.13 0.024=0.0024(3分)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可知 : NaCl克分子数 =AgNO3克分子数 =AgCl 克分子数 =银的克原子数 =0.0024(3分) 银的重量 =0.00243 108=0.259克(2分) Cu%=1-86.4%=13.6% (1分) 注: 概念清楚 ,但由于任何一步算错 ,使最后结果不对的 ,总共 扣2分. 根据 NaCl克分子数或毫克分子数或克数,列出比例式 ,求AgNO 3 或AgCl,再算银的重量也对 ,同样给 5分. 直接指出 NaCl克分子数等于银的克原子数

16、的也对,不扣分 . 解法(2)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直接列出求 Ag的算式 , Cu%=1-86.4%=13.6% 注:分数的分配原则同解法 (1). (第六题共 20分) 1979年高考化学试题试题和答案 答题所需的原子量: H1 C12 N 14 O16 S32 Cl35.5 Ba 137. 一、填空 (本题共 20分) 1、分子是组成的一种微粒 ,它是保持物质性质的基本微粒. 2、10毫升 0.1N醋酸溶液的 pH值7;10毫升 0.1N氨水的 pH值7;将上述两种溶液混 和后 ,溶液的 pH值7.在0.1N醋酸溶液中加入固体醋酸钠时,溶液的 pH值将会,这是因为的缘故 . 3、用过量的

17、铁和稀硝酸作用,反应完毕后 ,溶液显性,铁离子的化合价是. 4、一种硫酸溶液的当量浓度是N,比重是 d(克/毫升 ).这种溶液的重量百分比浓度是,摩尔浓度是. 5、把烧红了的铂丝插入盛浓氨水的锥形瓶中,观察到在液面上的铂丝更加红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反应中的还原剂是,电子转移总数是个. 6、在100时 ,乙醇跟乙酸反应生成酯.开始时乙醇的浓度为2摩尔 /升,乙酸的浓度为4摩尔 /升.在反应达到平衡时,有85%的乙醇参加了反应,那么 ,这时乙醇的浓度为,乙酸乙酯的浓度为.在酯化反应中脱羟基 , 脱 氢. 答案: 1、物质;化学; 2、小于;大于;等于;增大;加入醋酸钠使醋酸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

18、使醋酸的电离 度减小 . 3.酸性; +2; 9 4、 49N 1000d3 100%;N/ 2 5、4NH35O2 催化剂 4NO 6H2O NH3;20.; 6.0.3摩尔 /升; 1.7摩尔 /升;乙酸;乙醇; 二、 (本题共 25分) X、 Y、 Z三种元素的离子结构都和氩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排布. X元素的单质能在氢气中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 Y元素的氢化物组成是H2Y,其最高氧化物含有40%的Y. Z元素的离子具有紫色的焰色反应. 1、根据以上已知条件,推断 X、Y、Z的元素名称 (要求写出推断的根据,并画出元素的离子结构示意图). 2、写出 X、Y两元素能发生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9、由此分析 X、Y两元素氧化性的强弱. 3、写出 Y、Z两元素结合成化合物的电子式,并由此说明这种化合物具有固定组成的原因. 4、写出 X、Y、Z最高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分子式,指出它们酸碱性的强弱,并用元素周期表的知识进行解释(要求写出对比物). 5、在盛有 Y、Z两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水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石蕊试液有何现象?写出有关的离子方程式. 6、在盛有 Y、Z两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水溶液的两个试管中,分别滴入氯化锌溶液和稀硝酸,各有什么现象发生?分别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 1、( 1)根据苍白色火焰和离子与氩原子电子排布相同,说明X是氯,其离子结构示意 图为 (2)由 H2S可知,最高氧化物

20、为YO3 离子与氩原子电子排布相同,所以Y是硫,其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Z的颜色呈紫色,离子与氩原子电子排布相同,Z是钾,其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2. 氧化性: ClS 3、 (2)硫的一个原子,获得两个电子 ,两个钾原子共失去两个电子,得失相当 , 阴阳离子的配比是固定的.所以 ,硫化钾的组成必为K2S。 4.同一周期,自左而右,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依次增强,碱性依次减弱, 所以碱性: NaOHH 2SO4(强酸 )HClO4(强酸 );同一主族,自上而下,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依次减弱,碱性依次增强,所以碱性:KOH (强碱) NaOH 所以碱性: KOHH 2SO4HClO4; 5、使石

21、蕊试液变蓝. S 2 H 2OHS OH; 10 6、滴加 ZnCl2有白色沉淀产生; K2SZnCl2=ZnS 2KCl ; 滴加稀硝酸有淡黄色沉淀生成和有气体产生。 3K2S+8HNO 3(稀)=6KNO3+4H2O+3S +2NO 三、 (本题共 16分) 阅读下列实验内容,并将适当的答案填入空格中. 1、铜丝网在酒精灯上烧到红热,立即插入盛有少量乙醇的试管底,这样反复几次 . 在上列操作中,乙醇跟热铜丝网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机物要写结构简式)是.“插入 “ 操作前后 ,试管口的气味由气味变成气味 ;铜丝网的颜色由色变成色. 2、将 2%氨水逐滴加入盛有少量硝酸银溶液的试管中,边加边摇动

22、试管,直到析出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再加入几滴实验1试管里的反应产物,摇匀后 ,把试管放在热水中静置几分钟.在上列操作中,有机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是; 3、下图是乙醇脱氢反应的实验装置. 从装置 A滴加纯乙醇 ,通过红热的铜催化剂(在装置 B中),生成的气体通过装置C(内盛少量水 ),一部分气体凝结并溶解于水,剩余气体收集在装置D中(水被排到装置E). 通过实验证明:(1)装置 D中的气体是纯氢;(2)装置 C中溶有沸点为21的无色液体 X;(3)X 不能使溴水退色;(4)X 能生成三氯取代物,不能生成四氯取代物.实验测得 1.0克乙醇经反应后所得氢气的体积为475毫升 (标准状况 ). 根据上

23、述实验数据,可算出每个乙醇分子(C2H6O)脱去的氢原子个数 ,从而得出液体X的分子式是 . 这一计算的主要式子和数据是: 根据有机物的分子结构理论,把乙醇分子在上述反应中三种可能的脱氢方式和脱氢生成物的结构式以及物质名称填入下表空格中. 可能的脱氢方式脱氢产物的结构式物质名称编号 (a) (b) (C) 上列三个结构式中,因为式分子中有,与液体 X 的实验事实抵触; 式分子中有,与液体 X 的实验事实抵触;所以 ,只有式是液体 X的结构式 . 答案: 1. CH3CH2OHCuO CH3CHOCuO H2O 酒精 (或乙醇 );醛的刺激性(或刺激性 );暗黑 (或暗或黑 );亮红 (光亮或红

24、 ); 2、CH3CHO2Ag(NH3)2OH CH3COONH4 2AgH2O3NH3; 3、(1)C2H4O; (2) (3) (b)式,双键 ,不能使溴水退色 (c)式,四个相同的氢原子,只能生成三氯取代物 (a)式 四、 (本题共 8分) 1、现安装一套实验室利用液一液反应制备气体的装置.有人设计了五步操作,请你安排出正确而简捷的程序,将序号填入括号内. ( )将蒸馏烧瓶固定在铁架台上. ( )把酒精灯放在铁架台上,根据酒精灯确定铁圈的高度,固定铁圈 ,放好石棉网 . ( )用漏斗向蒸馏烧瓶中加入一种液体反应物,再向分液漏斗中加入另一种液体反应物,并将导气管放入气体收集器中. ( )检

25、查装置的气密性(利用对固定装置进行微热的方法来检查气密性.假定瓶口漏气而需要更换橡皮塞). 11 ( )在蒸馏烧瓶上装好分液漏斗,连接好导气管 . 2、请你设计一个用纯氢还原氧化铜制取铜的实验操作程序(不需要安装仪器.操作共分四步 ,分别填写在空白处.除操作外 ,第1步要说明意图 ,第2、 3、4步要说明在何时进行). (1) (2) (3) (4) 答案: 1、(2),(1),(5),(4),(3). 2、(1)通H2,这是为了避免爆炸而赶空气. (2)估计空气赶完后,继续 H2,加热 . (3)待黑色的氧化铜全变成红色的铜时,撤火 . (4)继续通 H2,至试管冷却时 ,再停止通 H2;

26、五、 (本题共 16分) 阅读下列实验内容,并将适当答案填入空格中. 1、 如图 (A) 表示 ,把两块带导线的亮灰色铅板插入盛有稀硫酸(比重 1.15)的烧杯中 .接通直流电源,几分钟后切断电源.观察到有一块铅板(X极 )的表面形成棕色的二氧化铅层;另一块铅板 (Y 极)仍保持亮灰色 ,通电时还产生氢气.上列反应 总的化学方程式是: 在上列操作中,X极叫做极,电极上发生的反应是Pb+2H2O PbO2+4H+4e.此X极通过导线由电源极向溶液电子 ,烧杯溶液中的离子移向 X极. 2.、撤去装置 (A) 中的直流电源 ,将烧杯中两块铅板的导线的两个自由端,彼此相隔适当的距离压在一条白色滤纸上,

27、滤纸用硫酸钠溶液和酚酞试液润湿见上图 (B). 很快看到一极附近的滤纸变红,同时有微量氢气产生;另一极附近的滤纸 不变色 ,同时有微量氧气产生.两块铅板的颜色渐变(一块由亮灰变白,一块由棕变白,这白色物质是硫酸铅). (1)从滤纸上所起反应的角度来分析,用适当的答案填入下表: (2)从烧杯中所起反应的角度来分析,用适当的答案填入下表: 电极名称两极现象电极上发生的反应溶液中某离子移向某极 极铅板由亮灰变白 极 (3)请你写出烧杯中所起反应总的化学方程式,注明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标出被氧化和被还原的元素. 答案: 1、正;阳;取得;(0.5分);OH 及SO 4 2 或阴离子; 2、(1)从滤纸

28、上所起反应的角度分析 电极名称两极现象电极上发生的反应溶液中某离子移向某极 阴极滤纸变红, 产生氢气 (1分) 4H +4e = 2H 2H +、Na+移向阴极 阳极滤纸不变色,产生氧 气( 1分) 4OH - =2H2O+O2 +4e OH -、SO2 4 移向阳极 (2)从烧杯中所起反应的角度分析 12 电极名称两极现象电极上发生的反应溶液中某离子移向某极 负极铝板由亮灰变白色 Pb+SO 2 4 =PbSO4+2e (1分) OH -、 SO2 4 移向阳极 正极铅板由棕变白PbO2+4H +SO2 4 +2e =PbSO4+2H2O H +移向阴极 六、 (本题共 15分) 1、把氯气

29、通入浓氨水中发生下列反应:3Cl2+8NH 3=6NH4Cl+N2 使1.12升氯、氮混和气体(90%Cl 2和10%N2)通过浓氨水 .实验测得逸出的气体 (除NH 3外 )体积为 0.672升(50%Cl2和50%N2).问反应中有多少克氨被氧化 ?(体积已换算成标准状况) 2、将 0.114克某元素的无水硫酸盐溶于水,跟过量 BaCl 2溶液作用得 0.233克BaSO4沉淀 .又在 827、 1大气压下测得 90.2毫升此元素的氯化物蒸气的质量是 0.1335克.求此元素的原子量(写出化学方程式和必要的推断过程). 答案: 1、0.34克; 2、设无水硫酸盐的分子式是Ax(SO4)y,

30、其分子量为 M1.跟BaCl2作用生成 BaSO4的化学方程式是 : M1y 233 0.114 0.233 求氯化物的分子量,设为 M 2 P=1大气压 ,V=0.0902 升,g=0.1335克 ,T=1100K 解得M 2=133.5 (2分) 从上面的推导可知,只有当元素 A为+3价时 ,A在反应物和生成物中的原子量一致,其他都不一致,所以 A的原子量 =27. (4分) 1980年高考化学试题和参考答案 答题所需的原子量:H:1 O:16 C:12 Na:23 S:32 Fe:56 Cu:64 一、 (本题共 13分) 1、0.3摩尔的氧气和 0.2摩尔的臭氧 (O3),它们的质量等

31、,它们所含的分子数等 ,原子数等,它们的体积比(同温、同压 )是. 2、中和 10毫升 0.1N氨水 ,需用 0.05N盐酸毫升 ;中和后溶液显性. 3、在一密闭容器内,盛有碘化氢气体,在400时 ,建立下列平衡 : 2HIH2I2热 如果温度升高,混合气体的摩尔数,颜色. 4、配平以下化学方程式: KMnO 4+ HCl= KCl+ MnCl 2+ Cl 2 + H2O 反应中的还原剂是,电子转移总数是. (5)当电解氯化钠饱和溶液时,如果有 0.4摩尔的电子发生转移.在标准状况下 ,产生毫升的氯气 ;同时有摩尔的氢氧化钠产生. 13 参考答案: 1、相;不;相;3:2; 2、20;酸性;

32、3、不变;变深; 4、2KMnO 4+16HCl=2KCl+2MnCl2+5Cl2 +8H 2O;盐酸; 10; 5、4480; 0.4; 二、 (本题共 13分)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列出了十个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回答下列问题时,请用化学符号. 甲:这十个元素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元素是. 乙:、和三个元素最高价氯化物的水溶液,酸性最强的化合物是. 丙:、和三个元素所形成简单离子的半径大小次序是小于小于. 丁:元素氢化物的分子式是,它跟固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元素氢化物的分子式是,它的水溶液的 pH值7. 戊:元素与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是以键相结合的 ,高温灼烧时火显色. 元素

33、与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的分子式是,它们是以键相结合的 . 元素在晶体中原子间是以键相结合的 . 已:元素与元素两者核电荷数之差是. 参考答案: 甲:Ar ; 乙:AlCl 3; 丙:Mg2+;Ca2+;K+; 丁:H2O,2K+2H 2O=2KOH+H2 ;HBr ;小于; 戊:NaBr;离子键;黄;CCl 4;共价键;金属键; 己:18; 三、 (本题共 5分) 改错 :用括号指出文中有科学性错误的地方,并将正确答案写在括号下面(如果将正确的地方改成错误的,则每处倒扣 1分). 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气体,它的密度比空气小,在实验室里 ,常用石灰石跟硫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不能燃烧,可用作灭火剂,

34、燃着的镁条放在二氧化碳中会熄灭.通常情况下 ,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大,它的水溶液是弱酸.碳酸 盐有正盐、酸式盐、碱式盐,碳酸氢钠是酸式盐,它的水溶液显酸性。 参考答案: 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气体,它的密度比空气(小) ,在实验室里 ,常用石灰石跟 (硫酸) 大盐酸 反应来制取 .二氧化碳不能燃烧,可用作灭火剂,燃着的镁条放在二氧化碳中会(熄灭) . 燃烧 通常情况下 ,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大) ,它的水溶液是弱酸.碳酸盐有正盐、酸 小 14 式盐、碱式盐 ,碳酸氢钠是酸式盐,它的水溶液显 (酸) 性。 碱 四、 (本题共 17分) 本题为选择正确答案题.凡选错的 ,倒扣 1分;不答的

35、,不得分 ,也不倒扣分 ;凡填写两个或两个以上答案的,都倒扣 1分. (1)有两个元素 X与Y,能生成两种化合物C1和C2,每种化合物的质量百分组成为: X Y C175% 25% C280% 20% 如果知道 C1的最简式为 XY 4,则 C2的最简式是 ( ). XY 2 X2Y3X3Y2X3Y XY 3 (2)在2M醋酸钠溶液里,下列各种离子中( )含量最多 . CH3COO - OH - Na+H+ (3)在下列化合物中,常温常压下是气体,并在有盐酸催化时,可以跟苯酚发生缩聚反应的是( ). 乙烯甲醇甲醛甲酸乙酸 (4)在下列化合物中,能溶于氢氧化钠溶液,又溶于盐酸的是( ). 盐酸苯

36、胺硬脂酸苯酚丙氨酸氯乙烷 (5)把铁片投入下列某溶液中,铁片溶解且其质量减轻,也没有气体产生.因此某溶液是( ). H2SO4 Al 2(SO4)3 FeSO4Fe2(SO4)3CuSO4 参考答案: (1)XY 3 ; (2)Na+; (3)甲醛; (4)丙氨酸; (5)Fe2(SO4)3; 五、 (本题共 12分) 下列四种有机物中,都含有杂质 (括号内为杂质 ),怎样用化学试剂(包括 (1)硝基苯 (苯胺 ) (2)苯 (苯酚 ) (3)溴乙烷 (乙醇 ) (4)乙酸乙酯 (乙酸 ) 参考答案: (1)用盐酸洗涤 ,分出盐酸层; (2)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分出氢氧化钠液层; (3)用水洗

37、涤 ,分出水层; (4)用碳酸钠溶液洗涤,分出碳酸钠液层; 六、 (本题共 13分) 在以下各步反应中,最后的生成物 E是白色沉淀 . A、B、C、D、E各是什么 ? A B 15 C D E 并写出六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参考答案: A.Al, B.AlCl 3 C.Al 2S3 D.Al 2(SO4)2, E.Al(OH) 3. 2Al 3Cl2 2AlCl3 AlCl 3+3NH3 H2O=Al(OH)3 +3NH4Cl 2Al 3S Al2S3 Al 2S3+6H2O=2Al(OH)3 +3H2S 2Al+3H 2SO4=Al2(SO4)3+3H2 Al 2(SO4)3+3Na2CO3

38、+3H2O=2Al(OH)3 +3Na2SO4+3CO2 七、 (本题共 10分) 1、以下各图中所示的实验方法、装置和操作有无错误,如果有 ,用文字指出错误在哪里(不必另外画图 ). (1)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备氧气( 2)蒸馏乙醇 (3)锌跟盐酸作用制备氢气(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16 ( 5)过滤硫酸钡沉淀(6)酸碱中和(以酚酞作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滴定盐酸) 2、盛硫化氢饱和溶液的试剂瓶的瓶壁上有一层固体,它是什么 ?它是怎样产生的? 3、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备氧气,反应后 ,有一些二氧化锰牢固地附着在试管壁上,应该用什么试剂把它洗掉,为什么这种试剂能把二氧化锰洗掉? 参考答案: 1、

39、(1)正确; (2)温度计的水银球应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处; (3)盐酸量不够; (4)瓶底应有一层细沙或水; (5)玻棒没有接触滤纸; (6)不能用酸式滴定管; 2、硫;由于硫化氢被空气氧化而生成的; 3、浓盐酸;因为热的浓盐酸能与二氧化锰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物质; 八、 (本题共 17分) (1) 在500毫升 1M 硫酸铜溶液中 ,放入一块铁片.反应一段时间后,将铁片取出 ,经洗净、干燥后,铁片的质量增加了0.8克.求析出了多少克铜?反应后溶液中硫酸亚铁的摩尔浓度是多少? (2) 有一亚硫酸钠试样,由于储藏时间太久,有一部分亚硫酸钠已经变质.经测定 ,在亚硫酸钠试样中还含有5.3%碳酸钠 .

40、现称取亚硫酸钠试样20克,加入 4N盐酸 300毫升 ,产生的气体经干燥后,其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2464毫升 .问在这试 样中亚硫酸钠的百分含量是多少? 参考答案: (1)析出 6.4g铜;硫酸亚铁的摩尔浓度是0.2M; (2)亚硫酸钠的百分含量是63%。 1981年试题 一、(本题共 12分) 元素A的单质能跟氢气化合生成HxA.在温度为 27.0、压强为 760毫米汞柱时 ,一升HxA气体的质量为 1.38克;含有3.40克HxA的水溶液能跟含 13.5克CuCl2的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并生成黑色沉淀 . 如元素 A的原子核中含有相同数目的质子和中子,试回答下列问题 . 17 1.求算Hx

41、A的分子量 . 2.根据上述数据推断 ,一个HxA分子中含有几个氢原子 ? 3.A的原子量是.A原子核中含有个中子 . 4.A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 5.A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周期、第族,元素符号是. 6.A的最高化合价为,最低化合价为. 7.画出HxA分子的电子式 : . 8.H-A键是键,HxA分子是极性分子还是非极性分子? 二、(本题共 15分) 1.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氯气通入硫酸亚铁溶液中; (2)碳酸钡溶于盐酸 .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总数: (1)氯气通入热的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氯酸钠、氯化钠和水; (2)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和

42、物. 3.在常温、常压下 ,用铂做电极 ,电解CuSO4溶液时 ,在阳极有生成,在阴极有生成.通电一段时间 ,切断电源 ,一个电极的质量增加了 0.127克,另一电极上产物的质量应是克,溶 液的pH值是增大、是减小、还是不变? . 4.已知用活性炭清除水中氯气的过程,可看作是 Cl2、H2O跟C起作用生成 Cl-、H+和CO2的反应 .若水中 Cl2的浓度为 0.50ppm(1ppm即百万分之一 ),按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每消耗100克活性炭 能处理多少公斤水 ? 三、填空 (本题共 10分) 1.浓硫酸跟适量的苯共热到 7080,生成,硫酸的作用是. 2.浓硫酸跟适量的乙醇共热到170,

43、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硫酸的作用是.把所得气态有机产物通入溴水中,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硫酸跟乙醇、溴化钠混和 ,小火加热 ,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1)所得的有机产物跟氢氧化钠的醇溶液共热,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此反应的类型是. 此蒸气的分子式是. 4.将稀硫酸跟淀粉液共热至沸,发生水解 ,得到最后产物的化学方程式是. 四、(本题共 10分) 1.引燃密闭容器中的己烷和氧气的混和气体,使发生不完全燃烧反应 .在120时测得反应前后气体的压强分别为270毫米汞柱和 390毫米汞柱 .试根据上述实验的数据判断这一燃烧反应主要是按下 列哪个方程式进行的 ,并写出判断的依据 . (1)C

44、6H14+9O2=CO+5CO2+7H2O (2)C6H14+7O2=5CO+CO2+7H2O (3)C6H14+8O2=3CO+3CO2+7H2O (4)2C6H14+15O2=8CO+4CO2+14H2O 2.0.096摩尔的一氧化碳和 0.075摩尔的氧气在 100毫升的密闭容器中混和 ,加热到某一温度发生反应并达到平衡时,有0.08摩尔的二氧化碳生成 . (1)求上述反应在该温度的平衡常数. (2)如向平衡混和物中加入氧气时,一氧化碳的转化率会,平衡常数. 五、(本题共 10分) 1.50毫升1.0M盐酸跟 50毫升1.1M氢氧化钠溶液在下图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

45、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试回答下列问题 . 18 (1)大小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什么? (2)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对求得中和热的数值有何影响? (3)改用60毫升1.0M盐酸跟 50毫升1.1M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反应 ,与上述实验相比 ,所放热量是否相等 ?所求中和热数值是否相等 ?简述理由 . (4)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上述实验,为什么测得中和热的数值偏低? 2.用下列三个装置同时分别进行溶解度的测定、苯的硝化和苯酚跟甲醛的缩聚三个实验. (1)(甲)装置适用于进行实验. (2)(乙)装置适用于进行实验. (3)(丙)装置适用于进行实验. 六、(本题共 13分) 1.今

46、有含 Ca2+、Cu2+和Ag+三种金属阳离子的稀溶液,现要求分别得到这三种元素的沉淀物(即每种沉淀是一种金属的化合物).供使用的试剂只有碳酸钠溶液、盐酸和硫化亚铁,并且不得加热 ,写 出简要的逐一分离沉淀的步骤(不要求写具体操作、仪器和化学方程式). 2.现有36克H2O和80克D2O.它们所含氧原子数之比是,它们分别跟金属钠完全反应时所放气体的体积比是,质量比是. 3.现在两种氧的单质 O2和Om的混和气体 ,从其中取出体积相同的两份.往一份中加松节油 ,Om完全被吸收 ,结果气体体积减少了 V毫升;加热 各气体的体积都是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测定的).根据上述数据推断 m的数值 . 七、(

47、本题共 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它的标号填入括号内 .若填二个或二个以上标号的,不给分.其中第 120小题,每题1分;第2125小题,每题2分. 1.既能用浓硫酸 ,又能用碱石灰干燥的湿气体是( ). (a)NH3(b)H2(c)SO2(d)Cl2 2.由于易被氧化而不宜长期存放的溶液是( ). (a)高锰酸钾溶液(b)氢硫酸(c)氯化铁溶液(d)硝酸银溶液 3.具有还原性的离子是 ( ). 4.能溶于浓氨水成蓝色溶液的白色固体是( ). 19 (a)CuSO42 5H2O (b)Cu(NH 3)4SO4 (c)AgCl (d)CuSO4 5.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能产生沉淀,此沉淀又

48、能溶于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的是( ). (a)Na2SO4(b)Mg(NO3)2(c)Al2(SO4)3(d)FeCl2 6.在100毫升0.1MNaOH溶液中 ,所含NaOH的质量是 ( ). (a)40克(b)4克(c)0.4克 (d)0.04克 7.下列第 ( )个反应中 ,硝酸既表现了氧化性又表现了酸性. (a)FeO跟HNO3(b)Al(OH) 3跟HNO3 ( c)H2S跟HNO3( d)C6H5CH3跟HNO3 8.在20,100克水最多能溶解 36克氯化钠 ,那么50克饱和氯化钠溶液的百分比浓度是( )%. (a)36.0(b)18.0 (c)26.5 (d)72.0 9.1.0

49、6克Na2CO3跟20.0毫升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此时溶液 pH10-14(d)p+q (b)正反应是吸热反应m+np+q (d)正反应是放热反应m+nMA, ba 又知 b和a皆为正整数 ,且两者之和又为3,故可推知 :a=1 b=2 (2分) 所以A的分子量M A=443 a=443 1=44 (0.5分) A的分子式 :C2H4O(0.5分) B的分子量MB=443 b=443 2=88(0.5分) B的分子式 :C4H8O2(0.5分) 求出 A和B的平均分子量 (66)之后 ,如果通过如下推理过程,求得 A和 B的分子量和分子式者,也给分 : 因为 ,M BMA 39 所以 ,M A 必小于 66,MB必大于 66 根据 A分子中 C:H:O=2:4:1 可知 ,M A 应为 : 123 2+13 4+16=44 A的分子式为 C2H4O 而 M B=663 2-44=88 B的分子式为 C4H8O2 其它解法凡是推理和运算合理者,也给分 ;如无推理和运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