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政治必考题:自主创新新水平_科技探索新进展.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5331934 上传时间:2020-04-19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80.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高考政治必考题:自主创新新水平_科技探索新进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3高考政治必考题:自主创新新水平_科技探索新进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3高考政治必考题:自主创新新水平_科技探索新进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3高考政治必考题:自主创新新水平_科技探索新进展.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3高考政治必考题:自主创新新水平_科技探索新进展.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高考政治必考题:自主创新新水平_科技探索新进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高考政治必考题:自主创新新水平_科技探索新进展.pdf(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3 高考政治必考题:自主创新新水平科技探 索新进展 2013 年高考政治必考题:自主创新新水平科技探索新进展,本专题肯定会在2013 年高考 文综政治试题中出现,或大题出现,或小题出现。 大家一定要注意了解这方面的内容。至于 哪个省份可能考,那就不好说了,多掌握一点知识,不会有坏处!关注微信号80796072 , 每天都会为你推荐最新高考备考信息! 【背景材料 】 十八大报告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 位置。 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提高原始创新、 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 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深化科

2、技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 主体、 市场为导向、 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把 全社会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人民网) 神十拟明年6 月发射嫦娥 3 号将执行落月任务 作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第一阶段的“收官之作”, 神十将肩负运送物资等四大任 务。这次飞行的完成,将意味着按照“三步走”战略推进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顺利转入空间 实验室和空间站建设阶段。重约100 多公斤的嫦娥“三姑娘”,是中国探月工程“绕、落、 回”三步中的第二步,肩负“落月”任务,是第一个着陆地外天体的中国探测器,将开展大 量试验验证工作。(新华网) 罗阳精神

3、激发奋进力量 从“两弹一星” 到航母舰载机的起降成功,中国的科技工作者不断以令人惊叹的速度创 造着一个个奇迹。这奇迹的背后正是许多像罗阳这样的时代英雄,用爱国心、报国志、默默 奉献的精神和勇攀科技高峰的干劲,时不我待,争分夺秒,推动着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罗 阳,已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名字,代表的是正在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上下求索、努力奋斗的广 大群体。(新华网) 最高科技奖首授军工专家体现国力增强 2013 年 1 月 18 日上午, 2012 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国 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郑哲敏,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小谟获得2012 年度国家最高科学 技术奖。 国家最高

4、科技奖每年授予人数不超过2 名,获奖者必须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 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在科学技术创新、 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 业化中, 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获奖者的奖金额为500 万元人民币。 (人民网) 【考点链接 】 (一)经济生活 1科技创新有利于促进社会发展,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科技创新有利于提高产品的 科技含量,降低单位产品的物质消耗,提高经济效益,促进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2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发展、壮大 国有经济有利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 3完善我国的分配

5、制度,促进科技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定支持科技成果转化的 科研人员激励机制。 4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发展航天技术,扩大航天技术的应 用,有利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5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发达国家具有经济和科技上的 优势, 掌握着推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现代信息技术,主导着世界市场的发展。提高引进消化 吸收再创新能力,大力支持企业开展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 (二)政治生活 1政府职能。政府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职能。国家奖励科技贡献突 出的科技人员,以及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的组织协调等,都体现了这一点。 2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

6、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十八大报告对科技创新的重 视,以及我国共产党人对我国航天航母事业的发展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3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 综合国力的较量。发展航天事业,推动科技转化率,加速我国经济的发展,有助于增强我国 的综合国力及维护世界和平的力量。 4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 平外交政策。 无垠的太空是人类共同的财富,中国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完全出于 和平目的,也是对人类科学与和平事业的贡献。 (三)文化生活 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深

7、化科技体制 改革,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能力,实现科技与经济相结合。 2科学技术的进步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传播、继承与发展。提高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 力,大力支持企业开展国际科技交流合作,促进科技交流、借鉴与融合,学习和吸收各国先 进科技成果,促进我国科技创新。 3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从“两弹一星”到航母舰载机的起降成功,中国的科技工作 者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精神,这些精神也鼓舞着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上下求索、努力奋 斗的广大人民。 4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充分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 生产力,大力加强科学基础设施建设。 (四)生活与哲学 1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

8、,实事求是,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 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根据世界科技发展的大 趋势, 着眼于我国国防科技事业和现代化建设大局,是对客观实际的正确反映;我国的航天 精神和罗阳精神鼓舞着广大科技工作者,促进我国国防科技事业的发展。 2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顺利转入空间实验室和 空间站建设阶段,是人类认识和利用规律的结果,同时也是科技人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团结协作、刻苦攻关,敢于创新的结果。 3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科技进步的目的是应用,要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和成果转 化能力,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研发应用。 4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联

9、系是客观的,人们能够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同时要更加注重协同创新,促进产学研 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5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 创新道路。 6辩证的否定观与创新意识。承担“落”月任务的“嫦娥三号”研制进展顺利,各项 工作抓紧推进。 “嫦娥三号”任务技术更新,风险更高,难度更大,责任更重,需要实现多 方面的技术创新和突破。 7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促进科技创新,要把全社 会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8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

10、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以罗阳为代表的中国科技 工作者用他们的行动告诉我们评价一个人的价值就是看他为社会、为人民贡献了什么。 【命题角度 】 (一)经济生活 1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促进科技创新的意义。 2结合材料说明我国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经济措施。 3我国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是如何体现财政的作用的。 (二)政治生活 1分析说明党和国家重视科技创新的原因。 2从当代国际社会角度分析我国发展载人航天技术的依据。 3结合材料,说明党和政府应如何提高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 (三)文化生活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2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促进科技创新的措施。 (四)生活与哲学 1我国

11、航天事业的发展是如何体现意识的能动作用的。 2我国航天工程的发展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用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我国探月工程的发展历程。 4请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我国弘扬航天精神和罗阳 精神的认识。 【专题训练】 1“航天经济”时代已悄然来到了我们的身边。目前,我国1100 多种新型材料中有 80% 是在空间技术的牵引下研制完成的;有近 2000 项空间技术成果运用于通信、纺织、石油、 交通运输、医疗等行业。这说明,发展航天事业 有利于改善人们的生活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 级 可以完善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 A B C D 2对我国

12、航天事业来说,2013 年是关键的一年。我国将按照既定方针实施航天计划, 上半年发射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和交会对接;下半年实施嫦娥三号发射和落月巡视勘测任务。 这是中国人九天揽月民族梦想的实现,两个项目中央政府投入了庞大的公共财政资金。这里 财政所起的作用是 A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能力 B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 C促进科技资源的合理配置 D保持总供求基本平衡 2013 年 1 月 18 日上午, 2012 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国 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郑哲敏,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小谟获得2012 年度国家最高科 学技术奖。据此回答3 5 题。 3国家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实施创

13、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 的核心位置 有利于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创新潜力和活力 表明国家落实人才强国战略是当前的中心工作 有利于增强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 表明综合国力的基础是科技力 A B C D 4某科技企业除对科技人员支付工资外,还采取科技成果入股的激励方式,调动科技 人员积极性,企业效益不断提高,这说明 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分配关系的调整有利于推动生 产的发展 科技人员的脑力劳动能创造更大的价值科技人员的收入取决于科技成果的使 用 A B C D 5下列选项中能够促进我国科学技术进步的是 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加强科学基础设施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

14、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 并重 ABC D 6十八大报告指出,我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从文化生活的角度 来说,这说明 A文化生产力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B文化对经济社会产生深刻的影响 C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D文化决定经济社会的发展 7从党的十六大到现在,我国职业院校培养的7265 万名技术技能型人才,成为实体经 济产业大军中的主体力量,为我国持续10 年经济高速增长作出了突出贡献。这表明 A政府在维护国家安全 B政府在履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C政府在履行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职能 D政府在履行经济和文化职能 8中国的航天事业是人类和平探索和利用太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空间活动是

15、用 于和平目的, 中国愿意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基础上开展载人航天国际合作。中国在利用太 空上的观点和态度,表明 世界和平问题已根本解决 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积极因素 相互尊重、平等互利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立场 A B C D 据介绍,承担“落”月任务的“嫦娥三号”任务技术更新,风险更高,难度更大,责任 更重。中国航天科技人员依靠超常勇气、超常动员、超常措施的“三超”精神,披星戴月, 攻坚克难, 将实现中国航天器首次在地外天体软着陆,为中国深空探测的发展进一步奠定技 术基础。据此回答910 题。 9上述材料说明: A.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一定能把事情做好

16、B.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规律的制约 C.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D.人们能够认识规律,改造规律,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 10“嫦娥三号”任务技术更新,风险更高。这启示我们: A.要具体问题做具体分析B.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C.要坚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D.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11开展长时间、 远距离和多乘员的载人深空探测和地外星球定居与开发是未来航天技 术发展的必然方向,而建立受控生态生保系统是解决其生命保障问题的根本途径。这表明: A.整体决定部分,部分也决定整体B.整体与部分的功能是不同的 C.整体与部分相互影响、相互制约D.整体功能等于部分功能之和 122012 年

17、 11 月 23 日上午,山东省科技创新大会与奖励大会在济南召开。李克强在 会议上强调。 科学技术在一定意义上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最活跃、最具革命性的因素,是推动 社会发展进步的决定性力量。上述材料所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C.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D.认识来源于社会实践 13材料一:从38 万公里的月球轨道,到150 万公里的拉格朗日L2 点,再到 700 万公 里深空飞越探测图塔蒂斯小行星嫦娥二号不断刷新深空探测的“中国高度” 。成功近距 离飞越并交会探测图塔蒂斯小行星后,“嫦娥二号” 卫星继续向更远的深空飞行,预计 2013 年

18、 1 月初与地球距离将突破1000 万公里,实现中国航天深空探测新的跨越,进一步提升中 国航天深空测控能力,为中国未来开展月球以外的深空探测积累经验。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材料中是如何体现的? 材料二:从1999 年的“神州一号”到2011 年的“天宫一号”,在这十二年间,中国的 载人航天工程按照既定的步伐步步向前。而在这一步步的脚步当中,中国的航天人都付出了 艰辛的努力。 联系实际说明积极发展航天技术,扩大航天技术应用的经济意义。 14推动农业创新,促进农业发展是我国的一项重要任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是中国与发达国家农业科技推广状况比较 注:我国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存在专业人员流失

19、、人员老化、推广能力不强等问题。 材料二:农业科技具有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大幅度增加农 业科技投入。要采取引导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等开展农技服务,培育和支持农业社会化服 务组织;完善教育科技培训政策,造就新型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等措施,提升农业技术推广能力。 材料三:当前,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依然不足,农业科技发展相对缓慢,科研成果转化率 低,严重制约着农业的发展。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 战略, 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 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

20、新、 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 协同创新。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根据材料一、二,分析我国提升农业技术推广能力 措施所蕴涵的经济生活道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上述做法的理论依据。 (3)联系材料三,运用政党的有关知识分析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的原因。 【参考答案】 1 A 2 C 3 A 4 B 5 C 6 B 7 D 8 B 9C 10 C 11 C 12 B 13( 1)从卫星发射到绕月探测,再到深空飞越探测,作为一项实践活动,实践的 主体、 对象、手段都是客观的、物质的, 而这项实践活动是广大科技工作者在一系列科学理 论的

21、指导下长期努力奋斗的结果。这充分体现了实践是一种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又是人的 能动性的、 社会性的活动。中国航天深空探测,使我们对宇宙太空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为 下一步拓展人类的生存空间打下基础。这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目的。 通过航天深空探测活动,人们对深空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体现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嫦娥二号不断刷新深空探测的“中国高度”,证明人类走向太空不仅是有可能的,而且在未 来是可行的,体现了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 2)有利于促进航天产业发展。能带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效益,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22、有利于增强自主 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有利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 科学文化水平,服务于百姓生活,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 14( 1)信息:中国与发达国家相比,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农技推广能力较低。这 与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专业人员流失、人员老化、推广能力不强等问题有关。 蕴含道理: 财政政策是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手段,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 作用。 农业科技的公共性等特点,要求政府发挥在农业科技投入上的主导作用。科学技术 是第一生产力。 要拖动产学研、农科教紧密结合,培育和支持农业社

23、会化服务组织,提升农 技推广能力。 人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力量,农民是农业科技成果的实施主体,科技人 才队伍是技术产生的重要因素。要加强对农民科技培训,能够直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2)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经济是文化的基础。政府加大对农技资金投入,加快推 进农业科技创新。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给经济以重大影响。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引导高 等学校、科研院所等开展农技服务,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政 府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加强教育科技培训、培育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推广科技成果。 农 民是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题。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引导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培育 新型职业农民,提升农技推广能力。 (3)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我国的执政党,要坚持科学 执政。 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严重制约农业的发展,影响我国生产力发展水 平的提高。 党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三 个代表”重要思想,通过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实现全面建 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