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真题分类之化学平衡及其应用.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5333326 上传时间:2020-04-19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58.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高考真题分类之化学平衡及其应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8年高考真题分类之化学平衡及其应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8年高考真题分类之化学平衡及其应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8年高考真题分类之化学平衡及其应用.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8年高考真题分类之化学平衡及其应用.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高考真题分类之化学平衡及其应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高考真题分类之化学平衡及其应用.pdf(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8年高考真题化学平衡及应用 全国 1 卷 28 (15 分) 采用 N2O5为硝化剂是一种新型的绿色硝化技术,在含能材料、医药等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1) 1840 年 Devil用干燥的氯气通过干燥的硝酸银,得到 N2O5, 该反应的氧化产物是一种气体,其分子式为 _。 (2)F. Daniels等曾利用测压法在刚性反应器中研究了25时 N2O5(g)分解反应: 其中 NO2二聚为 N2O4的反应迅速达到平衡。体系总压强p随时间t的变化如下表所示(t=时, N2O5(g)完全分解): t/min 0 40 80 160 260 1300 1700 p/kPa 35.8

2、40.3 42.5 45.9 49.2 61.2 62.3 63.1 已知: 2N2O5(g)2N2O4(g)+O2(g)H1=-4.4 kJmol - 1 2NO2(g)N2O4(g) H 2=-55.3 kJmol - 1 则反应 N2O5(g)=2NO2( g)+ 1 2 O2(g)的H=_ kJ mol - 1。 研究表明, N2O5(g)分解的反应速率v=210 - 3 25 N O p(kPamin - 1) 。t =62 min 时,测得体系中 2 O p =2.9 kPa, 则此时的 25 N O p=_ kPa,v=_ kPa min - 1 。 若提高反应温度至35,则 N

3、2O5(g)完全分解后体系压强p(35) _63.1 kPa(填“大于” “等于”或“小 于” ) ,原因是 _。 25时 N2O4(g)2NO2(g)反应的平衡常数Kp=_kPa(Kp为以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结果保留1 位小 数) 。 (3)对于反应2N2O5( g) 4NO2(g)+O2(g) ,R.A.Ogg 提出如下反应历程: 第一步 N2O5NO3+NO2快速平衡第二步 NO2+NO3NO+NO2+O2 慢反应第三步 NO+NO32NO2快反应 其中可近似认为第二步反应不影响第一步的平衡。下列表述正确的是_(填标号)。 Av(第一步的逆反应)v(第二步反应) B 反应的中间产物只有N

4、O3 C第二步中NO2与 NO3的碰撞仅部分有效 D第三步反应活化能较高 全国 2 卷 27CH4CO2催化重整不仅可以得到CO和 H2,还对温室气体的减排具有重要意义。回答下列问题: (1) CH4CO2催化重整反应为:CH4(g)+ CO2(g)=2CO(g)+2H2(g) 。 已知: C(s)+2H2(g)= CH4 (g) H=75 kJ mol - 1 C(s)+O2(g)=CO2(g) H= 394 kJ mol - 1 C(s)+ 2 1 O 2 (g)=CO(g) H=111 kJ mol - 1 该催化重整反应的H=_ kJ mol -1,有利于提高 CH4平衡转化率的条件是

5、_(填标号)。 A高温低压 B低温高压C高温高压D低温低压 某温度下,在体积为2 L 的容器中加入2 mol CH4、1 mol CO2以及催化剂进行重整反应,达到平衡时CO2的转化率 是 50% ,其平衡常数为_mol 2L- 2。 (2)反应中催化剂活性会因积碳反应而降低,同时存在的消碳反应则使积碳量减少。相关数据如下表: 积碳反应 CH4(g)= C(s)+2H 2(g) 消碳反应CO2(g)+ C(s)= 2CO(g) H/(kJ mol - 1) 75 172 活化能 /(kJ mol - 1) 催化剂 X 33 来源 :Z#xx#k.Com 来源:Zxxk.Com 91 催化剂 Y

6、 43 72 由上表判断,催化剂X_Y (填“优于”或“劣于” ) ,理由是 _。在反 应进料气组成、压强及反应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某催化剂表面的积碳量随温 度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升高温度时,下列关于积碳反应、消碳反应的平衡 常数(K)和速率(v)的叙述正确的是_(填标号)。 AK积、K消均增加Bv积减小,v消增加 CK积减小,K消增加Dv消增加的倍数比v积增加的倍数大 在一定温度下, 测得某催化剂上沉积碳的生成速率方程为v=kp(CH4) 0.5 2) (COp (k为速率常数) 。 在p(CH4) 一定时,不同p(CO2) 下积碳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则pa(CO2)、pb(CO2)、

7、pc(CO2)从大到 小的顺序为 _。 全国 3 卷 28、 三氯氢硅( SiHCl3)是制备硅烷、多晶硅的重要原料。回答下列问题: ( 1)SiHCl3在常温常压下为易挥发的无色透明液体,遇潮气时发烟生成(HSiO)2O 等,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 (2)SiHCl3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 2SiHCl3(g)SiH2Cl2(g)+ SiCl4(g) H1=48 kJ mol -1 3SiH2Cl2(g)SiH4(g)+2SiHCl3 (g) H2=-30 kJ mol -1 则反应 4SiHCl3(g)SiH4(g)+ 3SiCl 4(g) 的H=_ kJ mol -1。 (3)对

8、于反应2SiHCl3(g)SiH2Cl2(g)+SiCl4(g) ,采用大孔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在323 K 和 343 K 时 SiHCl3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结果如图所示。 343 K 时反应的平衡转化率=_% 。平衡常数K343 K=_(保留 2 位小数)。 在 343 K 下:要提高SiHCl3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_;要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可采取的措施 有_、 _。 比较a、b 处反应速率大小:va_vb(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 ) 。反应速率v=v正-v逆= 3 2 SiHCl k x正 - 224 SiH ClSiCl k xx 逆 ,k正、k逆分别为正、逆向

9、反应速率常数,x为物质的量分数,计算a 处的 v v 正 逆 =_(保留 1 位小数)。 天津卷 5室温下,向圆底烧瓶中加入1 mol C2H5OH和含 1 mol HBr的氢溴酸,溶液中发生反应: C2H5OH+HBrC2H5Br+H2O ,充分反应后达到平衡。已知常压下,C2H5Br 和 C2H5OH的沸点分别为38.4 和 78.5 。下 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加入 NaOH ,可增大乙醇的物质的量 B增大 HBr浓度,有利于生成C2H5Br C若反应物增大至2 mol ,则两种反应物平衡转化率之比不变 D若起始温度提高至60,可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 10( 14 分) CO2是一种廉

10、价的碳资源,其综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回答下列问题: (1)CO2可以被 NaOH溶液捕获。 若所得溶液pH=13 ,CO2主要转化为 _ (写离子符号) ;若所得溶液c(HCO3 - ) c(CO3 2- )=21,溶液 pH=_。 (室温下, H2CO3的K1=4 10 - 7; K2=510 -11) (2)CO2与 CH4经催化重整,制得合成气: CH4(g)+ CO2(g) 催化剂 2CO (g)+ 2H2(g) 已知上述反应中相关的化学键键能数据如下: 化学键CH C=O H H CO(CO ) 键能 /kJ mol - 1 413 745 436 1075 则该反应的H=_。分别在

11、v L 恒温密闭容器A(恒容)、B(恒压,容积可变)中,加入CH4和 CO2各 1 mol 的混合气体。 两容器中反应达平衡后放出或吸收的热量较多的是_ (填“ A” 或“ B ” ) 。 按一定体积比加入CH4和 CO2,在恒压下发生反应,温度对 CO和 H2产率的影响如图3 所示。 此反应优选 温度为 900的原因是 _。 (3)O2辅助的 Al CO2电池工作原理如图4 所示。该电池电容量大,能有效利用CO2,电池反应产物Al2(C2O4)3是 重要的化工原料。 电池的负极反应式:_。 电池的正极反应式:6O2+6e - 6O2 - 6CO2+6O2 - 3C2O4 2- +6O2 反应

12、过程中O2的作用是 _。 该电池的总反应式:_。 (北京卷) 27 (12 分)近年来,研究人员提出利用含硫物质热化学循环实现太阳能的转化与存储。过程如下: (1)反应: 2H2SO4(l)2SO2(g)+2H2O(g)+O2(g) H1=+551 kJ mol 1 反应: S(s)+O2(g)SO2(g) H3= 297 kJ mol 1 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 (2)对反应,在某一投料比时,两种压强下,H2SO4在平衡体系中物质的量分 数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p2_p1(填“”或“” ) ,得出该结论的理由是_。 (3) I 可以作为水溶液中SO2歧化反应的催化剂,可能的催化过程如

13、下。将ii 补充完整。 i SO2+4I +4H+ S+2I2+2H2O ii I2+2H2O+_+_+2 I (4)探究 i 、ii反应速率与SO2歧化反应速率的关系,实验如下:分别将18 mL SO2饱和溶液加入到 2 mL 下列试剂中,密闭放置观察现象。(已知: I2易溶解在KI 溶液中) 序号A B C D 试剂组成0.4 mol L 1 KI a mol L 1 KI 0.2 mol L 1 H 2SO4 0.2 mol L 1 H2SO40.2 mol L 1 KI 0.0002 mol I 2 实验现象溶液变黄,一段时溶液变黄,出现浑无明显现象溶液由棕褐色很快 间后出现浑浊浊较

14、A快褪色,变成黄色, 出现浑浊较A快 B是 A的对比实验,则a=_。 比较 A、B、C,可得出的结论是_。 实验表明, SO2的歧化反应速率DA,结合 i 、ii反应速率解释原因:_。 (江苏卷) 15一定温度下,在三个容积相同的恒容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发生反应2SO2(g)+ O2(g)2SO3(g)( 正反应放热 ) ,测得反应的相关数据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v1 K3,p2 2p3 Cv1 3(SO2 ) Dc2 2c3,2(SO3 )+3(SO2 ) 反应是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反应,温度一定时,增大压强使反应正向移动,H2SO4的物质的量增大, 体系总物质的量减小,H2

15、SO4的物质的量分数增大 (3)SO2 2 4 SO 4H + (4) 0.4 I - 是SO2歧化反应的催化剂,H +单独存在时不具有催化作用,但 H +可以加快歧化反应速率 反应 ii 比i 快; D中由反应 ii 产生的 H +使反应 i 加快学 * 科网 (江苏卷) 15CD 20 (14 分) (1)-136.2 (2)HNO 2-2e - +H2O3H +NO 3 - (3)2HNO2+(NH2)2CO2N2+CO2+3H2O (4) 24 7 迅速上升段是催化剂活性随温度升高增大与温度升高共同使NOx去除反应速率迅速增大;上升缓慢段主要是温 度升高引起的NOx去除反应速率增大 催化剂活性下降;NH3与 O2反应生成了N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