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16课抗日战争练习试题.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5333362 上传时间:2020-04-19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53.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版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16课抗日战争练习试题.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8版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16课抗日战争练习试题.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8版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16课抗日战争练习试题.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8版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16课抗日战争练习试题.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8版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16课抗日战争练习试题.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版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16课抗日战争练习试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版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16课抗日战争练习试题.pdf(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 第 16 课抗日战争 编者选题表 知识点 题号 易中 全民族的抗战1、3 2 抗战的胜利4、5、6 综合7 一、选择题 1.(2017 天津滨海期末 ) 新中华报发文称“蒋氏的谈话, 指出了 团结的深切意义 , 承认了共产党人在全国的合法地位” 。 这一文章出现 的背景是 ( ) A.国民党“一大”召开 B.国民大革命开始 C.抗战的全面爆发 D.国共间十年对峙 解析:C 国民党“一大”召开时及国民大革命开始时蒋介石并非国民 党的最高领导人 , 故 A、B两项错误 ; 抗战全面爆发需要建立抗日民族 统一战线 , 国共合作 , 团结抗日 , 故 C项正确 ; 国共十年对峙期间 , 国民 党多

2、次“围剿”共产党的根据地 , 并不承认共产党的合法地位, 故 D项 错误。 2.(2017 浙江湖州期末 )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 , 蒋介石在亲自审定的 第三战区作战指导计划 中指出 :“该战区以扫荡敌军根据地, 2 并粉碎在沿江沿海登陆取包围行动之敌, 以达成巩固首都及经济策源 地, 为作战指导之基本原则。 ”句中处应填入 ( ) A.南京B.上海 C.太原D.武汉 解析:B 根据材料“粉碎在沿江沿海登陆取包围行动之敌, 以达成巩 固首都及经济策源地”,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应为对淞沪会战的指导, 其中心为上海 ,B 项正确。 3.(2017 云南昭通期中 )1937 年太原会战期间 , 八路军

3、一二九师奇袭 了日军的阳明堡机场 , 有力地支援了正在忻口前线阻击日军的国民党 中央军。这说明 ( ) A.八路军成为抗战的主力 B.国民党抗战完全依赖八路军 C.太原会战成为国共合作的典范 D.国共之间已经没有任何矛盾 解析:C 题干体现了国共合作抗战, 八路军配合正面战场的抗战, 故 选 C。A、B、D与材料和史实不符 , 故排除。 4.(2017 河南洛阳期末 ) 聂荣臻曾经夸赞某次大规模战役: “是一个 主动的进攻战役 , 使日军在华北的主要铁路、 公路受到广泛破坏 , 井陉 煤矿被彻底破坏 , 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囚笼政策 治安肃正以战 养战等阴谋计划。”此次大规模战役指的是( ) A.

4、台儿庄战役 B. 淞沪会战 C.平型关大捷 D. 百团大战 3 解析:D 通过材料中“华北” “主动”等信息可以判断这是百团大 战,1940 年下半年 , 彭德怀指挥八路军一百多个团, 在华北两千多千米 的战线上 , 拔掉敌人据点近三千个。 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 , 中国军队 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D项正确。 5.(2017 贵州贵阳月考 )1942 年初, 中国军队开辟国外战场, 进入缅 甸作战。中国军队开辟国外战场的直接目的是( ) A.营救被困英军 B.对日军形成包围 C.确保滇缅公路这条国际交通线 D.配合英美军队反攻日军 解析:C 注意题干中“直接目的”这一限定, 为了确保滇

5、缅公路这条 国际交通线 , 中国军队入缅作战 , 故选 C。 6. 日本华北派遣军司令部在当年的综合战果报道中指出: “敌大半为 中共军 , 与蒋军相反 , 在本年交战1.5 万次中 , 和中共的作战占七成 五。在交战的200 万敌军中 , 半数以上也都是中共军。在我方所收容 的 19.9 万具敌遗体中 , 中共军也占半数。”这表明 ( ) A.国民党正面战场连续溃败 B.国民党放弃了抗战 C.日本灭亡中国计划被粉碎D.敌后战场作用重大 解析:D 日军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作战占了七成五, “半数以上 也都是中共军”说明敌后战场的存在 , 消耗了日军大部分精力 , 其作用 非常巨大 ,D 项正

6、确。 二、非选择题 4 7. 阅读下列材料 , 回答问题 : 材料一1938 年 5 月, 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对持久战的一系列问 题进行了系统完整论述。 毛泽东认为抗战作战形式应该是“基本的游 击战, 但不放松有条件下的运动战” 。毛泽东多次强调 : “兵民乃胜利 之本” “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 存在于民众之中”。正是基于这 样的认识 , 中国共产党放手发动群众, 深入敌后 , 开展游击战 , 不断地 建立和巩固抗日根据地。 全面抗战爆发前后 , 国民党逐渐形成了持久消耗战略的思想, 其基本 内容是 :“以空间换时间”和“积小胜为大胜” 。国民党制订了“游击 战重于正规战”的作战方针,

7、但在实战中又设想用顽强的阵地防守充 分杀伤敌人 , 遏制日军的进攻势头。 1938 年国民党提出“团结海内外 全民族一切力量”“训练全国壮丁 ,充实民众武力”。但同年蒋介石又 下令, 对各地自发组织的游击队 “一律勒令取消” , 李宗仁说国民党把 抗战“前途建立在欧战和世界大战之上”, 因此在日本进攻面前被动 应敌、苦撑待变。 祝滨滨抗战时期国共两党持久战略之比较 材料二从 1937年到 1941年,中国的国际援助主要来自苏联, 苏联三 次向中国提供了总额为2.5 亿美元的低息贷款 , 且全部为军火贷款 , 苏联援助的飞机、 坦克、大炮等军火物资通过新疆和甘肃的西北国防 大通道输送到内地抗战前

8、线。 而同期美英法的援助总共才2.6 亿美元 , 且均为非军事贷款 ,主要用于购买非军事品和稳定货币。 从 1940 年起, 尤其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 美国成为援助中国的主要国 5 家。1941 年 3 月, 罗斯福总统将租借法案适用于中国, 从 1942 年 到战争结束 , 美国援助的枪炮弹药、飞机坦克及各种军用装备通过滇 缅公路、中印公路和驼峰航线进入昆明、重庆等地, 租借法援助总额 达到 13 亿美元左右。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等 (1) 根据材料一 , 概括指出国共两党抗战如何体现了有异有同。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抗战期间国际对华援助的变化 及国际援助对中国抗战的影响。

9、 (3)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 , 概括中国抗战的特点。 解析: 第(1) 问,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 , 从战略上、作战方针和抗战路线 等方面进行比较。 第(2) 问,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从主要援助国、援助通 道及援助内容三方面分析; 第二小问从物质、精神等方面分析对中国 抗战的影响。第(3) 问, 材料一反映中国抗战的民族性, 国共合作抗日 ; 材料二反映了中国抗战既是民族解放战争, 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 重要组成部分。 答案:(1) 体现: 从战略上看 , 两党都坚决抗战 , 认为抗战是持久战 ; 在 作战方针上 , 都认识到游击战术的重要性, 但中国共产党执行较好 , 而 国民党在实践中更注重阵地防御战; 都有发动民众的意愿, 中国共产 党真正依赖民众 , 实行全面抗战路线, 国民党则更多依靠政府军队实 行片面抗战路线 , 且有严重依赖英美 ( 外援)的心理。 (2) 变化: 主要援助国从苏联变为美国; 援助通道由西北转为西南; 美 国对华援助由非军事性援助转为军事援助。 6 影响: 在道义上、精神上鼓舞了中国人民, 坚定了抗战的决心和信心; 缓解了中国抗战的物资困难,为中国抗战胜利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3) 特点: 民族性 : 在国共合作基础上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实现全 民族抗战 ; 双重性 : 从斗争性质看 , 既是反法西斯战争 , 又是民族解放 战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