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优选习题提分练:热点主题练(六)区域可持续发展含解析.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338803 上传时间:2020-04-20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66.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优选习题提分练:热点主题练(六)区域可持续发展含解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考地理优选习题提分练:热点主题练(六)区域可持续发展含解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考地理优选习题提分练:热点主题练(六)区域可持续发展含解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考地理优选习题提分练:热点主题练(六)区域可持续发展含解析.pdf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考地理优选习题提分练:热点主题练(六)区域可持续发展含解析.pdf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优选习题提分练:热点主题练(六)区域可持续发展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优选习题提分练:热点主题练(六)区域可持续发展含解析.pdf(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高效复习 热点主题 (六)区域可持续发展 一、选择题 下图为贵州省石山区威宁县石坎梯高标准基本农田图。当地政府扶持贫困农民综合治理 “山、水、林、田、路 ” ,将山区坡耕地建设为石坎梯高标准农田(石坎梯田就是用石头砌田 埂进行农田改造) ,成为精准扶贫的成功案例。读图文资料,回答 12 题。 1建设石坎梯田的区域背景叙述正确的是( ) 土层薄,石漠化严重岩溶地貌为主,多大理岩石料 地表崎岖,降水丰富,易出现山洪河流水位变化大,有春、夏两个汛期常绿 硬叶林植被稀疏,涵养水源差 交通等基础设施较落后 AB CD 2关于建设石坎梯田意义叙述错误的是( ) A有效拦截雨水,增加地下径流,缓解旱情 B石

2、坎梯田就地取材,综合治理“山水林田路” C石坎梯田扩大了耕地面积,提高了人口容量 D有效滞缓径流,减弱流水侵蚀,减轻水土流失 解析: 1.A2.C第 1 题,贵州多岩溶地貌为主,多石灰岩;地表崎岖,降水丰富,易 出现山洪;土层薄,石漠化严重;河流水位变化大,主要是夏汛;以常绿阔叶林植被为主, 但植被覆盖率低,涵养水源差;地形崎岖,交通等基础设施较落后。选A正确。第 2 题,石 坎梯田有效拦截雨水,增加地下径流, 对缓解旱情有一定意义,A正确; 石坎梯田就地取材, 综合治理 “山水林田路 ” 促进了可持续发展,B 正确;石坎梯田并没有扩大耕地面积,减 轻了水土流失,提高土地质量,有利于提高了人口

3、容量,C错;有效滞缓径流,减弱流水侵 蚀,减轻水土流失,D正确。选C正确。 咸海自 20 世纪 60 年代开始水位每年降低20 厘米,1987 年分成了南咸海和北咸海两片 水域, 2007 年水域面积已萎缩至原来的10% ,对此, 相关人员提出了多项拯救举措设想,其 高效复习 中“ 北水南调 ”是比较可行的方案。下图为咸海“ 北水南调 ”输水线路图。 据此完成35 题。 320 世纪 60 年代以后,咸海面积迅速缩小的主要原因是( ) A流域内气候的大陆性特征减弱 B咸海水域渔业发展过快 C阿姆河、锡尔河流域过度农垦 D从咸海向里海大量调水 4若实施“北水南调”工程,面临的主要困难有( ) 地

4、形崎岖, 施工困难穿过板块边界, 多地震投资巨大, 工期长跨国工程, 协调难度大 AB CD 5除补给咸海水量外, “北水南调”工程带来的影响还有( ) A咸海流域作物生长期明显变长 B西西伯利亚生物多样性增加 C沿线地区粮食产量明显提高 D中亚地区年降水量急剧减少 解析: 3.C4.D5.C第 3 题, 20 世纪 60 年代以后,由于中亚人口增多,经济发展, 阿姆河、锡尔河流域过度发展灌溉农业,围垦和灌溉,导致流入咸海的水体减少,咸海面积 迅速缩小。选C。第 4 题,若实施 “北水南调 ”工程,因水源路途遥远,线路长,投资巨大, 工期长,且工程为跨国工程,协调难度大,选D。线路经过区域的地

5、形多为平原,工程没有 穿过板块边界,位于板块内部,很少地震。第5 题, “北水南调 ”工程可以补给沿途水量, 使沿线地区粮食产量明显提高,但对生长期不会造成大的影响;工程不经过西西伯利亚,不 会影响其生物多样性,工程使得中亚地区水量增加,可能会使年降水量有所增长,选C。 高效复习 下图为东北地区简图及东北三省人口增长率图( 注:人口迁移率人口迁入率人口迁 出率 ) 。读图,完成68 题。 6平原是我国最大的沼泽分布区,同时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下列有关该平 原叙述正确的是( ) A由松花江、嫩江、黑龙江冲积形成 B气候冷湿,冻土广布 C是我国冬小麦和玉米的主要产区 D雨热同期,热量充足 7

6、下列关于工业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以轻工业产品为主,工业基础好 B资源密集和技术密集产业比重大 C矿产资源日渐枯竭,产业转型困难 D交通运输高速化领先全国水平 8下列关于东北三省人口状况及成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 A1996 年人口呈现负增长;传统工业的衰落 B2005 年人口增速减慢;国家东北振兴战略 C2015 年人口迁出率最高;经济衰落,收入水平低 D目前,人口老龄化突出;城市化发展缓慢 解析: 6.B7.C8.C第 6 题,图中 平原是三江平原,由松花江、乌苏里江、黑龙 江冲积形成;纬度高,气候冷湿,冻土广布,B正确;是我国春小麦和玉米的主要产区;雨 热同期,夏季热量充足,冬季

7、寒冷。第7 题,图中 是我国辽中南工业区,以重工业产品为 主,工业基础好;资源密集产业比重大,技术密集产业比重小;矿产资源日渐枯竭,产业转 型困难, C 正确;交通运输高速化水平从材料和图中读不出来。第8 题,从图中看,1996 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8 ,人口迁移率为3,人口增长率为5 ,呈现正增长;2005 年 高效复习 人口自然增长率6,人口迁移率为3,人口增长率为9,人口增速加快;2015 年人口 迁出率最高, 是因经济衰落, 收入水平低, C正确; 目前, 人口老龄化情况从图中读不出来。 河口海岸线的变化受河流、潮沙的共同作用, 下图为近百年来尼罗河河口海岸线变化示 意图。 读图完成91

8、1 题。 9尼罗河河口海岸线各地段( ) A19001971 年全都向陆地方向推进 B19711982 年全都向陆地方向推进 C19821987 年全都向陆地方向推进 D19871991 年全都向陆地方向推进 10尼罗河河口海岸线变化特征说明( ) A尼罗河上游侵蚀作用增强 B尼罗河上游堆积作用减少 C尼罗河河口海浪侵蚀加剧 D尼罗河入河的总水量增加 11下列关于尼罗河河口海岸线的变化产生的影响,说法错误的是( ) A有利于轮船航行B导致海水倒灌 C有利于鱼群集聚D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 解析: 9.B10.C11.C第 9 题,读图1900 年海岸线到1971 年海岸线只有部分向陆 地推移,两侧

9、海岸线1900 年和 1971 年相交,说明没有变化,故A 错误; 19821987 年以 及 19871991 年海岸线也有相交位置,故C、D错误, 1971 1982 年海岸线无相交,且向 陆地推移,故B正确。第10 题,近百年来,尼罗河海岸线整体向陆地推进,说明尼罗河下 游泥沙堆积物减少或者海水侵蚀增强;泥沙堆积物的减少则是因为上游修建大坝后泥沙沉 积,入海泥沙减少。故选C。第 11 题,近百年来,尼罗河河口海岸线整体向陆地推进侵蚀 加重,有利于航行;海水倒灌加重;泥沙减少导致鱼类饵料减少,因此不利于鱼群集聚。故 高效复习 选 C。 二、非选择题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布拉

10、马普特拉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北麓的冰川,主要流经印度东北部阿萨姆河 谷地区,流域面积29.2 万千米。干流多数河段河道宽阔、沙洲众多,为当地农民种植水稻 提供了珍贵的土地资源。人们往往选择在高沙洲的洲头以下地区栽种冬稻( 冬半年种植 ) 。 近年来, 印度政府提出在布拉马普特拉河谷实施大坝网建设计划。除了已建的小型灌溉 工程和 8 座大坝之外,计划再建19 座大坝。 材料二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等高线图,右侧为H城气候图和附近河谷沙洲示意图。 (1) 说出布拉马普特拉河含沙量特征,并阐述依据和原因。 (2) 分析“人们往往选择在高沙洲的洲头以下地区栽种冬稻”的原因。 (3) 简述图中大坝的分布特点,

11、并分析原因。 (4) 说出大坝修建需要重点防范的自然灾害,并分析原因。 解析: 第(1) 题,河流的含沙量与植被覆盖率、流量有关;判断布拉马普特拉河含沙量 多少是由其下游多沙洲分布得出的,沙洲是流水携带泥沙堆积形成的;该河流域内是热带季 风气候,降水量多,强度大,对地表的冲蚀作用强;由青藏高原向南到恒河平原,地形坡度 大,易受侵蚀。第(2) 题,选择在高沙洲的洲头以下地区栽种冬稻的原因,与水流速度、水 位高低有关;该地地处低纬度,全年都可以种植水稻;高沙洲地势较高,不易被水淹没;洲 头以下地区由于洲头影响水流分散,流水侵蚀作用相对较弱,土壤不易被侵蚀;冬半年为枯 水期,水位低,沙洲出露面积大,

12、播种面积增大。第( 3) 题,图示大坝主要建在支流的中、 下游地段, 大坝建设与河流落差、流量有关; 支流源于青藏高原,落差大, 流域内降水量大, 水能丰富;干流河宽,水流平缓,不利于大坝建设;支流的上游地段为中国领土。第(4) 题,大坝修建需要重点防范的自然灾害,主要是地震 ( 滑坡、 泥石流 ) 等;该地地处亚欧板块 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跃,多地震;山地地形,坡度大,降水集中,滑坡、泥石流 高效复习 多发。 答案: (1) 含沙量大依据:河流多沙洲分布原因:降水量多,强度大;地形坡度大, 易受侵蚀。 (2) 地处低纬度,全年都可以种植水稻;高沙洲地势较高,不易被水淹没;洲头以下地

13、区流水侵蚀作用相对较弱,土壤不易被侵蚀;冬半年为枯水期,水位低,沙洲出露面积大。 (3) 主要建在支流的中、下游地段支流落差大,水能丰富;干流河宽,水流平缓支流 的上游地段为别国领土。 (4) 地震 ( 滑坡、泥石流) 等地处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跃;山地地形,坡度大,降水集 中。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沙棘为多年生落叶灌木,喜光、耐严寒、耐旱、耐风沙,对土壤适应性强,其果实营养 丰富, 药用价值极高。 西宁市大通县分布着约10 万亩天然沙棘林,生产的沙棘果品质优良。 近年来, 青海省通过实施生态立省战略,引进国际领先技术,吸引某知名企业充分利用沙棘 林资源,打造集沙棘保护、研究、产

14、品开发、加工和旅游观光于一体的“世界沙棘谷 ” ,走 出了一条绿色协调可持续发展之路。下图为大通县地理位置示意。 (1) 分析大通县商品沙棘果品质优良的自然原因。 (2) 简述大通县打造“世界沙棘谷”的有利条件。 (3) 说明大通县沙棘产业化发展对我国部分生态脆弱区脱贫的启示。 解析: 第(1) 题,联系沙棘生长习性和青藏高原的地理特征进行分析。从气温、光照、 水源、病虫害少、环境优良等方面分析回答。第(2) 题,根据材料可知沙棘林资源丰富,分 布面积广,沙棘果产量大;沙棘果品质高;药用价值高,市场广阔;再加上龙头企业提供技 术和资金, 生产加工能力强,生产方面有保障;政府政策大力支持;当地土

15、地和劳动力价格 低为沙棘发展创造了条件。第( 3)题,根据大通县发展沙棘林可知生态脆弱区要因地制宜发 展特色农业, 根据本地区的优势适度扩大生产规模,吸引相关企业落户,对农产品进行深加 高效复习 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利用特色农业适度发展旅游业;政府 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大科技投入, 提高产品质量, 在发展生产的同时要注重生态保护与 治理。 答案: (1) 地处青藏高原,晴天多( 大气稀薄 ) ,太阳辐射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利于养分积累;海拔高,夏季气温低,沙棘果生长时间长;高山冰雪融水水质优良;病虫害 少;人类活动干扰少,自然环境优良。 (2) 沙棘林资源丰富,分布面积广,沙棘果产量大;沙棘果品质高;药用价值高,市场 广阔; 龙头企业提供技术和资金,生产加工能力强;政府政策大力支持;当地土地和劳动力 价格低。 (任答 5 点,得分 ) (3)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适度扩大生产规模;吸引相关企业落户,对农产品进行深 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适度发展旅游业;加大政策扶持力 度;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产品质量;注重生态保护与治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