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整理】新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341253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PDF 页数:32 大小:470.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整理】新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2019年整理】新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2019年整理】新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2019年整理】新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2019年整理】新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整理】新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整理】新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pdf(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课题 1。混合身边的物质课型新授课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 引导学生通过沙和豆子的混合与分离活动,知道物质混合后有 的不发生变化; 能力目标 教育学生要学会和同伴合作,保证本组每个同学都有进行实践 活动的机会。 情感目标指导学生学习按观察物质混合与分离的基本方法进行观察; 教学 重点 学习观察物质混合与分离的方法和程序, 教学 难点 学习根据观察到的事实、判断物质混合后是否有变化。 教学 用具 挂图、投影仪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交流、讨论、讲授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设计意图 1 观察 2 探究 观察活动:沙和豆子 预测:沙和豆子混合后会 怎样 探究: 混合、搅拌|

2、 观察:发生变 化了吗? 学生主要学习活动 (自主、 合作、探究)设计 通 过 沙 和 豆 子 的 混 合 与 分离活动,知 道 物 质 混 合 后 有 的 不 发 生变化; 3 整合 分离:用筛子分离沙和豆 子。 观察比较:分离后与混合 前 同样方法学习油和水的混 合 3 整合:知道混合物及它 的特性 根 据 观 察 到 的事实、判断 物 质 混 合 后 是否有变化。 板书设计:沙豆子 混合保持它们的特性 分离 教学反思: 1、教学的成败得失: 2、学生的信息反馈: 3、今后的教学建议: 课题课题: 混合身边的物质(二)课型新授课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 参加小苏打和白醋的混合,知道物质混

3、合后发生了变化。 能力目标 了解存在于我们周围的物质大都使是混合物,人们根据需要制 造各种混合物。 情感目标会判断物质混合后是没有变化的,还是发生了变化。 教学 重点 混合小苏打和白醋,观察混合以后发生的现象。 教学 难点 研究混合以后发生的现象,根据科学事实做出判断 教学 用具 挂图、投影仪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交流、讨论、讲授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设计意图 交流、导入 探究活 动 观察小苏打和白醋 2、猜测:小苏打和白醋 混合后会怎样呢? 3、混合小苏打和白醋, 观 察 混 合 以 后 发 生 的现 象。 学生主要学习活动 (自主、 合作、探究)设计 探究活动:

4、小苏打和白 醋的混合 学 生 对 简 单 的 混 合 有 了 一 定 的 生 活 经验。 ( 小 苏 打 和 白醋的混合) 比较沙、 豆 子 的 混 合 和小苏打、 白 醋 的 混 合 总结 4、 研究小苏打和白醋混 合以后的现象。 5、 根据观察到的科学事实 做出判断混合后发生 了变化,生成了气体。 (小苏打和白醋的混合) 比较沙、豆子的混合 和小苏打、白醋的混合 通 过 上 一 节 课的学习,学 生 知 道 了 有 些 物 质 混 合 后 不 发 生 变 化。 板书设计: 混合身边的物质(二) 混合后的情况特点 沙和豆子 小苏打和白醋 教学反思: 1、教学的成败得失: 2、学生的信息反馈:

5、 3、今后的教学建议: 课题分离混合物课型新授课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 能用多种方法正确操作粳米和面粉的分离,并能想办法分离生 活中的其它混合物;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进行思维的意识; 情感目标经历分离混合物的过程,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和方法。 教学 重点 知道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分离物质的方法, 教学 难点 知道粳米、面粉、铁钉、木屑等物质的一些知识 教学 用具 挂图、投影仪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交流、讨论、讲授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设计意图 一、 看图交流, 谈话引入 二、组织探 究活动 1、分离粳米和面粉 (1) 讨论还有哪些分离混 合物的方法 (2)分组讨论

6、用什么方 法、工具分离粳米和面粉 (3)记录、交流分离的方 法和过程 1、提问:你还知道哪些分 离混合物的方法? 2、组织讨论:如果让你分 离粳米和面粉,你认为可 以用什么办法? 3、分组讨论采用分离粳米 和面粉的方法、所需的工 具、并分组操作。 4、记录、交流 促 成 学 生 回 顾 自 己 的 科 学探究,体验 科 学 探 究 的 方法和过程, 进 一 步 深 化 认识。 练 习 与 延 伸 设 计 2、分离细铁钉和木屑 (1) 分组讨论并交 流分离细铁钉 和木屑的方法 (2) 分组操作并记录 3 、分离黑墨水或绿墨 5、引导思考:怎样分离细 铁钉和木屑? 6、填写评价中的表格, 写 出分

7、离的方法和过程 7、组织交流,并说说你是 怎样想到这个办法的 8、分组操作,通过实践判 断设想是否可行 板书设计: 分离混合物 用筛子筛用磁铁吸 用漏勺捞用嘴吹 用手敲打盒子用火烧 用水浸用手拣 用风吹 教学反思: 1、教学的成败得失: 2、学生的信息反馈: 3、今后的教学建议: 课题研究土壤课型新授课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 能应用所学到的知识研究土壤,制定简单的研究计划,并研究 出土壤的一些成分 能力目标 通过小组讨论、设计探究方案并实践的研究过程,体验合作探 究的乐趣 情感目标思维活动在前,实践活动在后,用思维的成果指导实践活动。 教学 重点 思维活动,是引导学生设计研究计划。 教学

8、难点 。思维活动在前,实践活动在后,用思维的成果指导实践活动。 教学 用具 挂图、投影仪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交流、讨论、讲授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设计意图 一、导入探 究 二、分组设 计研究计划 、你打算怎样证明自己的 猜测? 2、分组讨论设计研究计 划,并个别汇报、评议 学生主要学习活动 ( 自主、 合作、探究 ) 设计 思 维 活 动 在 前,实践活动 在后,用思维 的 成 果 指 导 实践活动。 三、分组实验 并记录 四、分组汇报 交流,综合得 出结论 练 习 与 延 伸 设 计 3、 阅读“王康这一组的研 究方法”,分组讨论修改 4、 分组按计划研究土壤并

9、 做好记录 5、综合得出结论 看“阅读与拓展”部分, 自制几种饮料 分组交流汇报 板书设计: 研究土壤 问题猜测研究计划结论 土壤是混合物吗?小石子、植物的根、动物 土壤是由什么混合成的?空气、沙、粘土、水 教学反思: 1、教学的成败得失: 2、学生的信息反馈: 3、今后的教学建议: 课题被压缩的空气课型新授课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 通过拍足球游戏,使学生进一步感知空气可以被压缩,初 步感受压缩空气有弹力; 能力目标 引领学生借助注射器,初步认识到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 空气具有弹力。 情感目标 引领学生充分展开猜想的活动,进而引导他们通过实验, 验证他们的猜想,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质。 教

10、学重点 实验中观察注射器中空气体积的变化,注意体会手的感觉。 教学难点 引领学生充分展开猜想的活动, 教学用具 挂图、投影仪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交流、讨论、讲授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设计意图 一、引入 一、引入。 上节课上,我们做了 给一满瓶空气继续打人一 些空气的实验, 结果怎样 ? 课后大家又去玩了足球和 篮球,大家又有些什么发 现呢? 足球、篮球里的气不 足的时候都要往里面再打 人一些空气,自行车、摩 托车、汽车的轮胎里的气 少了也要再往里面打人一 些空气。这是为什么呢 ? 探究注射器里的空气 1、做用注射器压缩空气的 实验。 引 导 他 们 通 过实验,验

11、证 他们的猜想, 培 养 学 生 良 好 的 科 学 素 质。 二、探 究 打 足 气 的 足球 三、作业 1、关于踢足球的讨论。 我 们 都 喜 欢 看 足 球 赛,也都喜欢踢足球,运 动员或我们自己用力踢球 时, 会看到球怎么样 ?如果 是踢一块石头会怎样?大 家说说,为什么运动员的 脚不会受伤 ?足球为什么 能飞得那么远 ? 2 、拍足球比赛。 我们来做拍足球比赛 的游戏。注意观察会发现 什么现象。 4 、验证假设。 我们把足球里的气打 足,再比一比,看看我们 的解释是不是正确。 通过这个游戏,我们 能得出什么 ? 2、交流实验收获, 得出结 论。 3、研究空气枪。 注意观察,哪里还有压

12、缩 空气 ?那里的压缩空气有 什么用 ? 哪里还有压缩空气 ?那 里的压缩空气有什么 用? 交 流 自 己 的 研究结果。 板书设计: 被压缩的空气 空 气 可 以 被 压 缩 压 缩 空 气 有 弹 力 教学反思: 1、教学的成败得失: 2、学生的信息反馈: 3、今后的教学建议: 课题流动的空气课型新授课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 学生在研究风的活动经历中感知风的运动情况。 能力目标 学生在风的研究中学习一种新的探究方法。 情感目标在交流汇报的过程当中学生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 教学 重点 对风的一系列研究培养学生对大自然探究的兴趣。 教学 难点 把看不见的风变成可以闻到和看到的,旨在让学生学

13、习一种学习的方法。 教学 用具 挂图、投影仪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交流、讨论、讲授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设计意图 一谁闻到 了香味 二烟带来 的消息 1做游戏,比赛谁的鼻子 最灵敏。 2 画出香味在教室里飘散 的路线图。 1烟的实验。(指导学生 做) 2 让学生注意观察烟飘散 的方向。 3想象空气的流动。 1根据自己画的路线图说 说香味是怎样在教室里飘 散的? 2讨论:谁把香味带到了 你的鼻子里? 1、画出教室里空气流动的 路线图。 2、根据所观察到的飘散方 向和自己画的图,想象教 室里 的空 气是 怎样 流 动 的。 把 看 不 见 的 风 变 成 可 以 闻 到

14、 和 看到的,旨在 让 学 生 学 习 一 种 学 习 的 方法。 三大自然中 的风 1、思考:大自然中的风是 怎样的?我们从哪些方面 能知道正在刮风? 2、 大自然中都有哪些 类型的风,我们是怎样判 断的? 我们也能能制造风 1用扇子制造风。 2还能怎样制造风? 培 养 学 生 比 较 观 察 分 析 事 物 的 能力。 板书设计:流动的空气 谁闻到了香味 烟带来的消息 我们也能制造风 教学反思: 1、教学的成败得失: 2、学生的信息反馈: 3、今后的教学建议: 课题空气和我们的生活课型新授课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 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研究空气与我们的关系知道空气的重要性。 能力目标在交流汇

15、报的过程当中学生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 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研究不断形成学习科学的方法和培养科学习惯。 培养学生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 重点 了解生命与空气的关系,空气是生命之源。 教学 难点 研究科学现象的经验、方法 教学 用具 挂图、投影仪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交流、讨论、讲授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设计意图 一我们离 不开空气 二运用所 收 集 的 资 料,讨论动 物、植物和 空气的关 1。 看看我们的呼吸有什么 规律? 2做憋气比赛游戏。 漫画告诉我们什么? 讨论生活在水中的动 物是怎样呼吸空气的。 讨论对我们的启发。 讨论植物、昆虫、土壤里 的小动物是怎样呼

16、吸空气 的。 结合学生自己的调查, 系,讨论人类 和 空 气 的 其 他关系。 三 举办展览 会 利用这节课上学生已有 的资料,在课内举办展览 会。 论人们在哪些方面利用了 压缩空气。 提出新问题,激发学生进 一步收集资料,课后专门 举办一次展览会。 激 发 学 生 进 一 步 收 集 资 料,课后专门 举 办 一 次 展 览会。 板书设计: 空气和我们的生活 空气和我们的生活 我们离不开空气 教学反思: 1、教学的成败得失: 2、学生的信息反馈: 3、今后的教学建议: 课题种子变成芽课型新授课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 引导学生学习镊子、放大镜的使用方法,对各种常见植物的种 子进行比较细致的

17、观察,体会观察是认识世界的一种方法。 能力目标 发展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思考观察种子发芽情况的多种方法,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表述自己的想法。 情感目标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与同伴合作与交流的意识,养成认真 倾听别人意见,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好习惯。 教学 重点 在研究与交流过程中,简单归纳概括常见种子的构造特征,初步学习制定观 察方案。 教学 难点 归纳概括常见种子的构造特征。 教学 用具 挂图、投影仪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交流、讨论、讲授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 景,引入新 知 二、探究新 知 1 准备一些由种子繁殖的 或已经长大的常见植物让 学生

18、欣赏。 2你有什么感想, 关于这 些 植 物 , 你 都 知 道 些什 么?还想了解些什么? 3过渡:要了解有关植物 的知识,了解这些问,老 师建议大家先从了解植物 的种子开始,好吗? 1 观察各种种子的外形特 征。 2提问:仔细观察你 搜集到的植物种子,它们 是什么样的? 学生观察、汇报、交 流。 观察种子的内部构造。 在 研 究 与 交 流过程中,简 单 归 纳 概 括 常 见 种 子 的 构造特征,初 步 学 习 制 定 观察方案。 学生尝试去观察种子 的内部构造,在尝试过程 中遇到了难题。 你有什么好办法能够 清楚细致地看到它们里面 的秘密呢? 你是怎么想出这种方 法的?又是怎么做的呢

19、? 如果有已经泡好的种 子 ,你 准 备 去怎 样观察 呢? 推测种子的生长变化 情况。 发给各小组记录单, 学生记录观察结果。 各小组展示自己的观 察结果。 认 识 凤 仙 花 的种子 推 测 种 子 发 芽的样子 板书设计:种子变成芽 1、种子的外形 观察: 2、剥开的种子 3、种子的芽 教学反思: 1、教学的成败得失: 2、学生的信息反馈: 3、今后的教学建议: 课题种子变成芽课型新授课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 发展学生思维, 引导学生思考观察种子发芽情况的多种方 法,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表述自己的想法。 能力目标 初步学习制定观察方案。 情感目标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与同伴合作与交流

20、的意识,养成认真 倾听别人意见,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好习惯。 教学 重点 思考观察种子发芽情况的多种方法。 教学 难点 初步学习制定观察方案。 教学 用具 挂图、投影仪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交流、讨论、讲授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设计意图 一、想办法 看到种子在 泥土里的变 化。 二、分小组 讨论、设计 方案并在记 录单上反映 出来。 谈话:大家都带了播 种的材料,如果我们把种 子种到土里,能看到它们 在土壤变化吗? 提问:你们有什么办 法能看到种子在土壤里的 变化?四人小组讨论设计 一下,把你们的方案记录 在记录单上。 阅读教材25 页中的 两种播种方法。 1互相交流

21、汇报,师生共 同完 善各 组所 提出 的 方 案。 思 考 观 察 种 子 发 芽 情 况 的多种方法。 三、总结发讨论卡: (1) 你们认为观察种 子的生长变化应该记录哪 些方面的内容? (2) 如果我们播种的 种子在土壤里发芽了,需 要记录哪些方面的内容? (观察时间、观察项目、 观察方式等等) 师生共同完善观察方 案,要求学生保存好讨论 卡。 (鼓励学生同时记录意 外发现) 4 要求各小组课后用 上节浸泡的种子进行土壤 播种和非土壤播种。种好 后都放到教室,便于及时 观察。 5小结:这节课同学 们都积极动了脑筋,了解 植物一生的生长变化贵在 坚持。课后要把观察到的 各种情况作好记录。 阅

22、读教材25 页中的 两种播种方法。 2讨论设计观察方 案。 3 小组讨论、记录、整理。 互相交流,比比看哪 个组观察得最仔细、最认 真。 学 习 制 定 观 察方案。 板书设计:我的观察方案 日 期第 1 天第 2 天第 3 天第 4 天第 5 天 芽 长 我的凤仙花的播种日期: 凤仙花的芽出土的日期: 教学反思: 1、教学的成败得失: 2、学生的信息反馈: 3、今后的教学建议: 课题芽长成苗课型新授课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 指导学生的观察记录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观察记录的方 法。 能力目标 使学生体会到绘画也是一种科学记录的形式,用于科学记录的 图画应尽量表现事物变化的主要特征。 情感

23、目标 通过观察交流使学生认识这一时期植物的生长变化情况。 教学 重点 对凤仙花幼苗的成长有一定的了解,并且在此基础上产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教学 难点 引导学生对他们观察记录的结果进行思考。 教学 用具 挂图、投影仪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交流、讨论、讲授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设计意图 一 、 交 流前三周里 凤仙花苗的 生长变化。 谈话:我们大家都种 植了凤仙花,在这一段时 间里凤仙花的生长发生了 哪些变化,你都观察到了 些什么?大家一起来说说 自己的发现。 提问:四种种子在泥 土里发生变化的实际情况 与推测的一致吗?四种种 子 的 芽 有 什 么 相 同 与不 同?

24、 (1) 凤仙花苗多数是 在哪一天出土的,记录了 吗?在一周里长了多少厘 米? 学生分小组汇报交流 自己的观察记录结果。 小组同学互相查看记 录情况,进行交流。 引 导 学 生 对 他 们 观 察 记 录 的 结 果进行思考。 二、分组 观 察 现 在 的 凤仙花苗(生 长了四周的) 三、预测 以 后 几 周 凤 仙 花 的 生 长 变化。 (2) 第一对叶是什么样 的?同以后长出的叶有什 么不同?你看到的第一对 叶是由什么变成的? (3) 前三周测量苗的高 度了吗?茎的颜色、粗细 有什么变化? 小组同学互相查看记 录情况,进行交流。 谈话:现在的凤仙花 已经生长了四周,又发生 了哪些新变化呢

25、?让我们 一起去观察。 A、过去三周, 本 组哪些观察记录最好。 B、 本组观察凤仙 花的发现,展示本组画的 凤仙花。 提问:凤仙花会继续 长高吗?什么时候开花? 花会长在什么位置?在以 后几周的生长会发生哪些 新的变化呢? 学生分组观察。 要求: (1)测量凤仙 花苗的高度。 (2)数一数凤 仙花长出的叶。 (3)叶是怎样 长在茎上的? (4)观察描述 凤仙花茎的特点。 你还有什么新发现? 在科学文件夹上画一 株凤仙花。 全班同学集体交流。 (注意提醒大家说说自己 独特的发现)。 各组代表向全班同学 报告。 学生思考、交流讨论、 预测凤仙花以后几周生长 可能发生的新变化。 通 过 观 察 交

26、 流 使 学 生 认 识 这 一 时 期 植 物 的 生 长 变化情况。 板书设计:我的凤仙花 教学反思: 1、教学的成败得失: 2、学生的信息反馈: 3、今后的教学建议: 课题开花了!结果了课型新授课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 能够把预测和实际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记 录和描述,并且进行数据分析。 能力目标学习解剖花,了解果实生长位置。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欣赏美的能力。 教学 重点 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记录和描述,并且进行数据分析。 教学 难点 学会描述和撰写科学观察报告 教学 用具 挂图、投影仪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交流、讨论、讲授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

27、设计意图 课堂 组织有 什么令人兴 奋的消息 观察花 讨论研究 课外延 伸 一、有什么令人兴奋的 消息 1 、描述自己发现花芽、 看到开花的经历; 2、预测和实际结果的比 较; 3、我的猜想。 1、描述自己发现花芽、看 到开花的经历; 2、预测和实际结果的比 较; 我的猜想。 解 剖 花 的方法; 认 识 凤 仙花的结构; 讨 论 研 究 课 外延伸 练 习 与 延 伸 设计 二、观察花 1 、解剖花并且粘贴在科 学文件夹上。 2、观察果实生长的位置。 练习与延伸设计 观察其他植物开花、结果 的情况。 继续观察凤仙花果实 的生长的细微变化。 收集有关资料信息。 开 花 到 结 果 过 程 中

28、花的变化。 板书设计: 开花了结果了 (我的消息)果实长在哪里 (形状、颜色) 教学反思: 1、教学的成败得失: 2、学生的信息反馈: 3、今后的教学建议: 课题果实和种子课型新授课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 知道如何进行数据的整理分析,学习用折线图帮助分析。 能力目标引领观察周围的各种植物 情感目标 亲历活动后能够进行新的认知结构的构建,提高学生对植 物生长的认识水平。 教学 重点 运用这些事实、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对凤仙花从种子到新种子的生长过 程,用事实数据做出说明 教学 难点 知道凤仙花有六个部分,并且通过阅读,扩展知识。 教学 用具 挂图、投影仪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交流、讨论、讲授

29、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设计意图 观察活动 数新种子 整理记 录资料 一、整理、分析数据资 料 1、凤仙花的生长过程; 2、 凤仙花各个阶段的生长 时间; 3、学习用折线图帮助分 析; 学生主要学习活动(自主 合作、探究)设计 知道 凤 仙 花 有 六 个部分,并且 通过阅读,扩 展知识。 阅读拓展 归 纳 延 伸 二、阅读与拓展 1、自主阅读资料; 2、 展示自主收集的有关信 息; 3、交流“我”获取科学知 识的方法。 1、 收集凤仙花的种子并且 收藏。 2、 继续观察其他植物的生 长情况并且进行记录。 3、设计一个观察研究内 容,并且进行小组活动。 提 高 学

30、生 对 植 物 生 长 的 认 识 水 平。 板书设计: 果实和种子 我的记录我的分析我的认识 教学反思: 1、教学的成败得失: 2、学生的信息反馈: 3、今后的教学建议: 课题果实和种子课型新授课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 标 知道如何进行数据的整理分析,学习用折线图帮助分析。 能力目 标 引领观察周围的各种植物 情感目 标 亲历活动后能够进行新的认知结构的构建,提高学生对植 物生长的认识水平。 教学重点 运用这些事实、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对凤仙花从种子到新种子的生 长过程,用事实数据做出说明 教学难点 知道凤仙花有六个部分,并且通过阅读,扩展知识。 教学用具 挂图、投影仪 教学方法 小组合

31、作交流、讨论、讲授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设计意图 观察活动 数新种子 整理记 录资料 一、整理、分析数据资 料 1、凤仙花的生长过程; 2、 凤仙花各个阶段的生长 时间; 3、学习用折线图帮助分 析; 学生主要学习活动(自主 合作、探究)设计 知道 凤 仙 花 有 六 个部分,并且 通过阅读,扩 展知识。 阅读拓展 归 纳 延 伸 二、阅读与拓展 1、自主阅读资料; 2、 展示自主收集的有关信 息; 3、交流“我”获取科学知 识的方法。 1、 收集凤仙花的种子并且 收藏。 2、 继续观察其他植物的生 长情况并且进行记录。 3、设计一个观察研究内 容,并且进行小组活

32、动。 提 高 学 生 对 植 物 生 长 的 认 识 水 平。 板书设计: 果实和种子 我的记录我的分析我的认识 教学反思: 1、教学的成败得失: 2、学生的信息反馈: 3、今后的教学建议: 课题可爱的蚕宝宝课型新授课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 1、经历对蚕身体变化的比较和测量的过程。 能力目标 2 学生在小组或班级里交流自己的观察发现。 情感目标3、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亲身感受,善于思考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亲身经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 教学难点 对蚕宝宝两周来的观察记录进行小结,为继续观察好蚕宝宝的生长做好 准备。 教学用具 挂图、投影仪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交流、讨论、讲授 教学过程设

33、计 教学环节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设计意图 引入交 流蚕的新变 化观察 蚕宝宝换外 衣观察 身肥体壮的 观察蚕宝宝换外衣: 1、交流:说说你是怎样发 现蚕宝宝蜕皮的、 说说 观察到的蚕宝宝蜕皮 的过程、蜕皮前后的蚕 宝宝是什么样的、蜕 学生主要学习活动 (自主、 合作、探究)设计 记录蚕的这些变化情况。 培 养 学 生仔细观察, 亲身感受,善 于 思 考 的 科 学态度 蚕 宝 宝 讨论比较, 其 他 动 物 和 它 们 的 宝 宝 蚕 宝 宝 为 自己盖新房 2、要多少时间、蜕了几次 皮? 讨论:蚕宝宝为什么 要蜕皮?将要蜕皮的蚕宝 宝是怎样的?蚕宝宝慢慢 长大了,谁来给它换新衣 服?

34、 2、经历对蚕 身体变化 的比较和 测量的过 程。 板书设计: 可爱的蚕宝宝 观察蚕宝宝换外衣 蚕宝宝为自己盖新房 教学反思: 1、教学的成败得失: 2、学生的信息反馈: 3、今后的教学建议: 课题蚕宝宝变了新模样课型新授课 教 学 目 标 知识 目标 经历从蚕宝宝到蚕蛹、蚕茧等变化的观察和描述活动中,获 得关于蚕的生命变化等多方面的认识 能力 目标 经历对蚕身体变化的比较和测量过程 情感 目标 进行珍爱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 教学重点 对蚕蛹和蚕茧的观察 教学难点 拉丝活动是学亲历活动中的兴趣点,也是难点。 教学用具 挂图、投影仪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交流、讨论、讲授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

35、节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设计意图 引入 观察蚕 蛹 观察蚕 茧 1猜想活动:猜猜蚕宝宝 在 房 子 里 变 成 了 什 么? 观察蚕蛹活动: 剪开一个蚕茧,取出蚕 蛹; 观察描述蚕蛹; 比较蚕蛹与蚕宝宝的异 同点,并说说为什么,是 怎么回事; 猜测还会有变化吗; 画一个蚕蛹。 了解 蚕 丝 制 品 及 其历史 - 布置作业 2观察蚕茧活动: 了 解 蚕丝 制品 及其 历 史:讨论蚕丝制品为什 么受到人们的喜爱?阅 读有关的课外资料。 观察蚕茧到蚕蛾到卵的变 化并作好记录; 运用感官观察蚕茧并作 出描述;运用工具观察 蚕茧并描述、记录;拉 蚕丝活动,并想办法测量 蚕丝长度。 了解其他生物的

36、生命 周 期。 板书设计: 蚕宝宝变了新模样 引入- 观察蚕蛹 - 观察蚕茧 - 了解蚕丝制品及其历史 - 教学反思: 1、教学的成败得失: 2、学生的信息反馈: 3、今后的教学建议: 课题蚕的生命周期课型新授课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 经历蚕一生形态变化的观察和描述过程,并与其他动物相比较,发现动 物生命周期的过程。 能力目标 能够坚持不懈地观察记录,学会收集整理资料。 情感目标鼓励学生经历养蚕的全过程,进行珍爱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 教学 重点 观察活动是重点, 教学 难点 整理资料是难点 教学 用具 挂图、投影仪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交流、讨论、讲授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教 师 活

37、 动学 生 活 动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交流蚕茧发 生的变化 交流蚕茧发生的变化: 蚕茧发生了什么变化? 蛹到哪里去了? 从蚕茧里钻出来的东西是 不是蛹变的?蚕茧里还有什 么? 观察蚕蛾的形态特征和行 为: 观察蚕蛾; 描述蚕蛾的身体,它有几部 分,各部分是什么样的? 比较蚕蛾和蛹说说它们有哪 些不同? (小组讨论,集体交流) 找一找, 蚕蛾身体的各部分分 别是蚕蛹的哪些部分发育而 成的。 比较雄蛾和雌蛾。 发 现 动 物 生命周期的过 程 观 察 蚕 蛾 的 形 态 特 征 和 行 为 小 结 蚕 的 一 生 认 识 其 他 动 物的生命周期 观察雌蛾怎样产卵,能产 多少卵?刚产下的卵是什么 颜色?颜色会变吗? 小结蚕的一生: 整理记录、 研究蚕的一生经历 了几个阶段, 每个阶段约经历 多长时间? 认识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 蝴蝶一生经历了几个阶段, 每个阶段约经历多长时间? 鳄鱼一生经历了几个阶段, 每个阶段约经历多长时间? 青蛙、 猫、狗等动物的一生是 不是与蝴蝶、 鳄鱼有相同的经 历? 以上事实中, 我们发现了 什么? 分小组交流。 集体交流。 进 行 珍 爱 生命、保护生态 环境的教育 板书设计: 卵幼虫 成虫蛹 教学反思: 1、教学的成败得失: 2、学生的信息反馈: 3、今后的教学建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