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声音制作优秀作品奖电视类评比办法.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341999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00.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声音制作优秀作品奖电视类评比办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声音制作优秀作品奖电视类评比办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声音制作优秀作品奖电视类评比办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声音制作优秀作品奖电视类评比办法.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声音制作优秀作品奖电视类评比办法.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声音制作优秀作品奖电视类评比办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声音制作优秀作品奖电视类评比办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共 8 页 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 “声音制作优秀作品奖”电视类评比办法 一、概述 本办法适用于对高清晰度电视节目音频制作进行质量评定。奖项 设置分新闻、专题纪录片、综合艺术片、译制片、体育实况、电视剧 等六类。 二、对参评节目的要求 2.1 参评节目的载体为录像磁带或新记录介质 2.2 参评节目应符合我国现行高清广播标准 2.3 参评高清节目的声音制作应为立体声或环绕声 2.4 参评节目的磁带应按照下面的规定进行录制 磁带段 持续 时间 (S) 图像 声音 场逆程 时码 纵向 时码 声道 1 声道 2 声道 3 声道 4 引 带 部 分 保护10 空白 或黑底 无声 校准60 视频

2、校 准信号 2 音频校准信号 连 续 连 续 提示30 黑底无声 节目部 分 节目 实际 运行 时间 节目 图像 立体声 左声道 立体声 右声道 国际声 左声道 国际声 右声道 带尾30黑底无声 第 2 页/共 8 页 参评节目采用新记录介质的应按照下面的规定进行录制 节目 段 持续 时间 (S) 图像 声音 时间 码 声道 1 声道 2 声道 3 声道 4 引 导 区 部 分 保 护 10 空白 或黑底 无声 校 准 60 视频校 准信号 2 音频校准信号 连 续 提 示 30 黑底无声 节目 部分 节目 实际 运行 时间 节目 图像 立体声 左声道 立体声 右声道 国际声 左声道 国际声

3、右声道 节目 尾 30黑底无声 注: (1) 保护引带或引导区不做严格要求, 如果录制有场逆程时码和纵向时码, 应与随后的场逆程时码和纵向时码保持连续,并在引带彩条信号开始点置零,采 用新介质的节目无控制磁迹要求。 (2)视频校准信号为 100/0/100/0/ 彩条。多讯道记录时, 此信号应是经过信 号处理和切换系统输出的标准彩条;用ENG 方式记录时,彩条信号与随后的节 目图像信号应取自同一编码器输出。使用多盘素材磁带进行编辑时,由录机记录 在节目引带或引导区上的彩条信号可取自该制作系统的标准信号发生器。复制时, 由录机记录在节目磁带引带或引导区上的彩条信号必须是用放机从素材带引带 或引导

4、区上原录彩条重放的信号。 (3)音频校准信号为基准电平 +4dBu(20 dBFS )的 1KHz 正弦波。立体 声记录时,四个声道应使用相位相同的校准信号,其中CH2、CH4 的声道识别 信号应该保持连续, CH1、CH3 宜采用约每间隔 3 秒间断约 0.4 秒(10 帧)作为 识别立体声左右声道的标志。5.1 环绕声记录时, 5.1 环绕声声音校准信号以12 第 3 页/共 8 页 秒为一个周期进行循环。1KHz、80Hz 正弦波的校准电平数字输出为-20dBFS , 对应的模拟信号电平为 +4dBu 。在一个周期内, 低音声道声音校准信号为持续的 80Hz 正弦波,其他 5 个声道为持

5、续 3 秒的 1KHz 正弦波,紧接 6 秒的声音识别 信号,再紧接持续3 秒的 1KHz 正弦波。 2.5 参评节目时间长度为:新闻 10 分钟以上 (一档完整的新闻节目 ); 专题 15 分钟以上;综艺、体育 60 分钟以上,不超过 120 分钟; 电视剧一集。每个节目非高清素材不得超过节目总长的20%。 参评节目同时提交节目录制说明, 包括节目制作系统框图和声音 制作说明(创意、设计、工艺、手法、特点、结论等),并标示 重点查看片段的起止时间码。 2.6 参评节目磁带的声轨分配规定为:对于立体声节目,CH1 记录 左声道信号, CH2 记录右声道信号, CH3 记录国际声左声道信 号,C

6、H4 记录国际声右声道信号;对于环绕声节目,CH1 记录 立体声左声道信号, CH2 记录立体声右声道信号, CH3、CH4 记录 5.1 混合声编码信号,或采用全部分离的环绕声声轨 CH3CH8(国际声是指节目拍摄现场声、音乐、效果声等; 5.1 混合编码信号是指对5.1 环绕声 6 声道编码后的声音数据; 声道 排序为 L、R、C、LFE、LS、RS)。 三、评定环境和设备 3.1 电视节目声音审听条件按以下参考值执行 3.1.1 审听室空间不小于150 立方米。 3.1.2 审听室要有良好的建筑声学处理。室内混响时间 0.2sT600.4s 、Nc28dB。 3.2 视听设备 3.2.1

7、 图像监视器的屏幕尺寸不小于50 英寸。 3.2.2 使用专业级近场监听系统,监听声压级为85dBSPL 。 3.2.3 使用专业级调音台和功率放大器。 3.2.4 备有音频多路峰值音量表,以便随时核对音量电平。 3.2.5 环绕声的音箱摆放按国际电讯联盟(ITU)所建议的规定角 度摆放。 第 4 页/共 8 页 3.3 听音者位置设定 3.3.1 扬声器高度至少为 1.2 米, 应与听音者耳朵高度保持一致。 3.3.2 按照下图设置听音区,未处于最佳听音区时要考虑适当的 加权值。 四、评定办法 对高清晰度节目音频制作技术质量的评分采用客观测试与主观评 价相结合,以百分制计分,其中客观测试部分

8、满分为20 分,主观评 价部分满分为 80 分,共计 100 分。 五、客观测试和评分(共20 分) 5.1 客观测试项目和规范指标 客观测试部分共分三个内容进行测评:引带电平、节目电平以 及随送审磁带的节目制作系统框图和简要说明。现分述如下: 5.1.1 引带电平 引带电平是指节目内容开始之前的1 分钟的 1kHz 基准参考 信号记录电平。 对于录像带上的CH1 和 CH2 上的记录电平应 为:0VU(+4dBu)或为 8 PPU(模拟峰值)或为 -20dBFS (数字峰值)。 第 5 页/共 8 页 5.1.2 节目电平 节目内容电平的测试是采用在磁带的节目内容期间按节目 时长的 1/6、

9、2/6、3/6、4/6 和 5/6 附近处的正常声音状况下 (例 如按剧情需要在耳语时、 音效根据需要为淡出时或无声时均不 可作测试) 进行抽测评分。每个抽测点应有两个测试值:平均 音量值和峰值电平。两声道全部共有10 个测试点、 20 个测试 值。 节目内容声音电平的标准值应为: 模拟信号方式时: 平均值:语言时应在 -7 -3VU范围,瞬间最大值允许达 到 0VU ; 音乐时应在 -7 0VU范围,瞬间最大值允许达 到+3VU 。 峰值:语言时应0PPU ; 音乐时应 +5PPU 。 数字信号方式时(峰值显示) : 对于语言信号:信号峰值电平通常在-20dBFS 上下变化, 最大持续值应

10、-12dBFS;瞬间不得超过-9dBFS。 对于音乐及效果信号: 信号峰值电平通常在 -20dBFS上下 变化,最大持续值应 -6dBFS;瞬间不得超过-3dBFS。 5.1.3 制作系统设备框图及简要说明 为规范制作模式,要求每件参评作品附加提交完成作品所 采用的制作系统设备框图, 同时还须有简要的制作说明,其中 包括创意、设计、工艺、手法、特点和结论等等。 5.2 客观测试评分办法(满分为20 分) 客观测试评分有两个部分: 引带电平及节目电平, 设有单声道、 双声道、立体声、环绕声等4 种规格的测试,另外还附加一项制 作系统设备框图及简要说明评分内容。电平测量采用数字峰值电 平表,电平测

11、量单位为 dBFS (模拟节目磁带的电平测量用VU 及 PPU两种) 。 第 6 页/共 8 页 5.2.1 单声道( CH1 为混合声道, CH2 为国际声道) 5.2.1.1引带电平(共 6 分) : 每一声轨的满分值为3 分, 两条声轨满分为 6 分。大于或小于标准值时,视超 标程度逐级扣分。 5.2.1.2节目电平(共 14 分) :每声轨有 5 个测试点, 5 个测试值。每个测试值满分为1.4 分。两条声轨共有 10 个测试值,满分为14 分。大于或小于标称值时, 视超标程度扣分。 5.2.2 双声道(双语节目时, CH1 为一种语言混合声道, CH2 为 另一种语言混合声道, CH

12、3 为 CH1、CH2 声道的单声道国际 声或 CH1、CH2 声道的国际声左声道, CH4 在 CH1、CH2 为单声道混合声时空白、或是提示声、或是CH1、CH2 声道 的国际声右声道) 5.2.2.1引带电平(共 6 分):每一声轨的满分值为1.5 分,4 条声轨满分为 6 分。大于或小于标准值时, 视 超标程度逐级扣分。 5.2.2.2节目电平(共 14 分):每声轨有 5 个测试点, 5 个测试值,每个测试值满分为0.7分。4 条声轨共有 20 个测试值,满分为14 分。大于或小于标称值时, 视超标程度扣分。 5.2.3 双声道立体声 (CH1 为混合声左声道, CH2 为混合声右声

13、 道,CH3 为国际声左声道, CH4 为国际声右声道) 5.2.3.1引带电平(共 6 分) : 每一声轨的满分为1.5 分, 4 条声轨共 6 分。大于或小于标准值时, 视超标程度 逐级扣分。 5.2.3.2引带信号: 1kHz 引带信号的相位在相位表上的 指示应为一条垂线。如果垂线有倾斜(两声轨电平 有偏差)或产生椭圆形波形 (两声道信号相位偏差) 时,则视偏差程度扣0.1-0.3分。引带信号未按声道 标识规范录制的扣0.3 分。 5.2.3.3节目电平(共 14 分):每声轨有 5 个测试点, 5 个测试值。每个测试值满分为0.7分。4 条声轨共有 20 个测试值,满分为14 分。大于

14、或小于标称值时, 视超标程度扣分。 第 7 页/共 8 页 5.2.3.4节目内容:增加 5 个双声道立体声电平的抽测点, 每个抽测点的扣分规定如下:记下5 个测试点的左 右声道电平之后,若5 个测试点的两个声道的电平 偏离均为同一倾向时(例如左声道电平始终大于或 小于右声道电平时),则作如下的扣分:偏离小于 3dB 时,不扣分。每当偏离增加2dB 时,扣 0.5 分。 5.2.4 环绕声( CH1 为混合声左声道, CH2 为混合声右声道, CH3、CH4 为 5.1 混合声杜比 E 编码信号,或 CH3、CH4、 CH5、CH6、CH7、CH8 为分离录制的 5.1 声道) 5.2.4.1

15、引带电平(共 4 分) : 每一声轨的满分为0.5 分, 8 条声轨共 4 分。CH3、CH4 为杜比 E信号时,需 经解码为 6个声道进行测试。大于或小于标准值时, 视超标程度逐级扣分。引带信号未按声道标识规范 录制的扣 0.4 分。 5.2.4.2节目电平(共 16 分) :测试 CH1、CH2、CH3、 CH4、CH5、CH6、CH7、CH8 共 8 个声道的电平。 CH3、CH4 为杜比 E 信号时,需经解码为6 个声道 后进行测试。对 L、C、R 三个声道的电平按立体声 标准电平规范测试,其余 3 个声道 (LS、 RS 及 LFE) 的电平可不作要求,但其电平不得持续超过L、C、

16、R 的信号电平。抽测5 点,总共 40 个点,每点满分 值为 0.4 分,总分为 16 分。扣分因素:同立体声电 平规范要求。 5.2.5 制作系统设备框图及简要说明 制作系统设备框图及简要说明齐全、合理和简明扼要者, 不扣分。否则,视短缺或不规范情况在客观测试总评分中扣除 0.53.0 分。 5.2.6 新记录介质节目的客观测试参照数字磁带立体声和环绕声 节目的测试方法 六、主观评定和评分(共80 分) 主观评定是由评委对参评节目在技术和艺术两方面的视听主观感 受逐项做出评价。满分为80分。 第 8 页/共 8 页 声音质量的主观评定项目及评分规则 主观评价考察点子评价项评分标准 1、总体音

17、质( 20 分) 频 响、 失 真、 噪 声、 清晰度 /可懂度 高、中、低频搭配得当 音色无失真,例如非线性失真、量化失 真等 无噪声干扰,例如交流噪声、人为干扰 声、不符合剧情的背景噪声突变等 语言可懂度高、声源清晰可辨,瞬态反 映好 满分 20 分,若处 理不当每项视轻 重程度扣 1-5 分。 2、总体平衡( 20 分) 响度平衡、 音质平衡、 声像平衡、 动态平衡 标准监听声压级下节目响度适当 各声部之间响度平衡,语言、音乐、音 响比例适当,频响分布合理,音色处理 得当 声像设计合理,分布连续;声像定位明 确、不漂移;声像宽度分布合理;声像 纵深感表现得当 动态运用适当,符合不同节目类

18、型的音 量变化要求 满分 20 分,若处 理不当每项视轻 重程度扣 1-5 分。 3、艺术处理( 20 分) 素材处理、 衔接处理、 效果处理、 声画处理 声音素材选择得当,有艺术感染力 声音衔接过渡得当,无入点失控(起始 音节削除或衰减)或不合理的突变 声音效果处理得当,空间感、临场感、 深度感、包围感、真实感合适 声画同步、声画关系和谐 满分 20 分,若处 理不当每项视轻 重程度扣 1-5 分。 4、制作难度( 20 分) 声源拾音难度、 场景拾音难度、 声场处理难度、 制作工艺难度 多重声源拾音 多重场景转换 声场环境复杂 制作工艺合理:同期录制或现场直播制 作;系统设计合理;艺术创作含量高等 满分 20 分, 根据制作难度 酌情给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