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谢性酸中毒发病机理(一).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342911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328.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代谢性酸中毒发病机理(一).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代谢性酸中毒发病机理(一).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代谢性酸中毒发病机理(一).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代谢性酸中毒发病机理(一).pdf(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真理惟一可靠的标准就是永远自相符合 代谢性酸中毒发病机理(一) (1)乳酸酸中毒:乳酸酸中毒( LacticAcidosis )可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 缺氧,其发病机制是缺氧时糖酵解过程加强,乳酸生成增加,因氧化过程不 足而积累,导致血乳酸水平升高。这种酸中毒很常见。 (2)酮症酸中毒:酮症酸中毒(Ketoacidosis )是本体脂大量动用的情 况下,如糖尿病、饥饿、妊娠反应较长时间有呕吐症状者、酒精中毒呕吐并 数日少进食物者,脂肪酸在肝内氧化加强,酮体生成增加并超过了肝外利用 量,因而出现酮血症。酮体包括丙酮、 羟丁酸、乙酰乙酸,后两者是有 机酸,导致代谢性酸中毒。这种酸中毒也是AG增加

2、类正常血氯性代谢性酸 中毒。 因胰岛素缺乏而发生糖尿病的病人,可以出现严重的酮症酸中毒,甚而 致死。因为正常时人体胰岛素对抗脂解激素,使指解维持常量。当胰岛素缺 乏时,脂解激素如ACTH 、皮质醇、胰高血糖素及生长激素等的作用加强, 大量激活脂肪细胞内的脂肪酶,使甘油三酯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的过程加强, 脂肪酸大量进入肝脏,肝脏则生酮显著增加。 肝脏生酮增加与肉毒碱酰基转移酶(Acylcarnitinetransferase)活性升高 有关。因为正常时胰岛素对比酶具有抑制性调节作用,当胰岛毒缺乏时此酶 活性显著增强。这时进入肝脏的脂肪酸形成脂肪酰辅酶A(Fattyacyl-CoA ) 之后,在此

3、酶作用下大量进入线粒体, 经 氧化而生成大量的乙酰辅酶A, - 真理惟一可靠的标准就是永远自相符合 乙酰辅酶 A是合成酮体的基础物质。 正常情况下, 乙酰辅酶 A 经柠檬酸合成 酶的催化与草酰乙酸缩合成柠檬酸而进入三羧酸循环,或经乙酰辅酶 A 羧化 酶的作用生成丙二酰辅酶A而合成脂肪酸, 因此乙酰辅酶 A 合成酮体的量是 很少的,肝外完全可以利用。此外,糖尿病病人肝细胞中增多的脂肪酰辅酶 A 还能抑制柠檬酸合成酶和乙酰辅酶A羧化酶的活性,使乙酰辅酶A 进入三 羧酸循环的通路不畅,同时也不易合成脂肪酸。这样就使大量乙酰辅酶A肝 内缩合成酮体。 非糖尿病病人的酮症酸中毒是糖原消耗补充不足,机体进而大量动用脂 肪所致,如饥饿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