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十三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346391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PDF 页数:66 大小:375.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十三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安徽十三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安徽十三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安徽十三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安徽十三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十三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十三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pdf(6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1 关于印发安徽省“十三五”科技创新发展 规划的通知 各市科技局,广德县、宿松县科技局,各有关单位: 现将安徽省“十三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印发给你 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安徽省科技厅 2016年 8 月 16 日 安徽省科学技术厅文件 科计 201637号 2 目录 一、主要成就与形势需求. 3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6 (一)指导思想 . 6 (二)基本原则 . 7 (三)主要目标 . 8 三、主要任务. 9 (一)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 . 9 (二)积极构建创新协调发展格局 14 (三)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 18 (四)提升科技创新开放发展水平 25 (五)促进科技

2、创新成果惠及民生 27 四、保障措施. . 30 (一)加强组织领导 30 (二)夯实人才支撑 31 (三)提升治理水平 31 (四)营造创新氛围 32 (五)加强协调落实 32 附件: 1、安徽省“十三五”科技重大专项 2、安徽省“十三五”科技优先发展主题 3 安徽省“十三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 (20162020 年) “十三五”(2016-2020 年)时期,是我省实施创新驱动 发展战略的关键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根 据 “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发展规划、 安徽省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省委省政府实施创新 驱动发展战略以及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总体部署,

3、特制定本规划。 一、主要成就与形势需求 “十二五”以来,省委省政府把“建设创新安徽、推动 转型发展”摆在全省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深入实施创新驱 动发展战略,主要创新指标保持全国先进、中部领先水平, 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和创新型省份建设取得重要进 展,我省科技事业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 科技创新综合实力大幅提升。我省区域创新能力由 2010 年全国第15 位上升到全国第9 位; R 技术合 同交易额 190.5 亿元,增长 312.8%; 建成国家级研发平台143 4 家,建成院士工作站114 家;每万人口从事R&D活动人员达 26.9 人年 /万人。 全省区域创新布局协调推进。我省被列为全

4、国8 个 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域之一。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对 全省自主创新的辐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高新技术企业、高 新技术产业产值、发明专利授权量、高层次人才引进均占全 省 60% 以上。合肥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深入开展,芜湖、蚌 埠、马鞍山、淮南、滁州等一批省级创新型城市建设稳步推 进。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6 家,农业科技示范园 区 15 家, 105 个县(市、区)全部通过国家科技进步考核, 各类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45 家。 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在热核聚变、量 子通信、铁基超导、智能语音、高端装备等领域,取得了一 批国际领先的重大成果,其中40K以上铁基高温超导体、多

5、光子纠缠及干涉度量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淮南矿 业、杰事杰新材料、济人药业等获中国专利金奖。高新技术 产业产值实现15313.8 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 比 例达 16.7%。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 省建设取得新进展。科技服务业得到快速发展。 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化。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 试验区积极开展股权和分红激励、人才特区、科技金融等重 大 政 策 先 行 先 试 取 得 显 著 成 效 。 出 台 创 新 型 省 份 建 设 “1+6+2”配套政策,积极推进科技管理改革,进一步厘清 5 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形成联动有效的科技创新推进机制和责 任机制。建立科技

6、报告制度,健全创新能力评价和创新指标 统计、监测机制。推进科技奖励制度改革,完善科技成果、 企业、园区和人才等评价奖励体系。 创新创业环境进一步完善。面向全球公开引进一批 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携带高端成果在皖创新创业, 40 家团队获得省参股扶持。支持众创空间等新型创业孵化服务 机构发展,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激发大众创业、万众 创新热情。推进科技金融融合,创新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 开展企业科技保险和扩大专利权质押试点,设立省高新技术 产业投资基金;支持科技型企业上市融资,有力促进中小企 业创新发展。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深化改革和建设创新型省份的决 战阶段,科技创新发展面临重大机遇和挑

7、战。 从全球看, 科技创新呈现出学科交叉、群体突破的发展 态势,正在孕育和引发新一轮重大科技变革;互联网技术广 泛渗透到经济社会各领域,正在重塑产业分工格局和产业价 值链体系。通过全球范围的资源配置,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 体不断强化创新战略部署,抢占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高 端环节,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国际竞争日益剧烈。从国内看, 经济发展进入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能转换的新常态,全 国范围内产业转移、资本流动加速,人才竞争进一步加剧, 创新已成为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向中 6 高端水平迈进的动力引擎。依靠科技支撑,引领产业转型、 结构优化、提质增效,已成为各地区赢得发展先机、抢占

8、战 略竞争制高点的根本途径。从省内看, 我省正处于工业化加 速阶段, 人口、资源、环境对经济增长的刚性约束日益突出, 新兴增长动力的孕育与传统投资增长的动力减弱并存;系统 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用好安徽既有优势,下好创新先手 棋,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成为我省实现全面转型 发展的必然选择。 与此同时,我省科技创新发展还面临一系列新问题、新 挑战,如新兴产业规模偏小、竞争力较弱,企业自主创新能 力不强,区域创新发展不平衡,创新创业环境有待进一步优 化,科技成果转化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还依然存在等。对此, 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抢抓 机遇,勇于挑战,大力革除阻碍科技创

9、新的体制机制障碍, 充分发挥创新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作用,推动我省增长动力 实现新转换、产业发展保持中高速、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 促进全省科技发展再上新台阶。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 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 三个代 表” 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 于科技创新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坚持“四个全面”、 “五位一 7 体”战略布局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 念,坚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 革,把创新作为最大政策,按照全省抓创新、优先抓转

10、化、 重点抓产业、突出抓项目、关键抓结合的思路,着力提供有 效创新供给。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主线,以建设创新 型省份为总抓手,以推动合芜蚌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为示范 引领,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深入实施调转促“4105”行动计 划创新驱动发展工程,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主动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局 面,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创新型“三个强省”提供强大科 技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创新改革、统筹协调。加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顶层设计和前瞻布局,发挥市场对创新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 用和更好发挥政府引导作用,以改革推动创新,以创新驱动 发展。充分激发企业、 科研院所、

11、 高等学校等创新主体活力, 统筹科技发展战略、规划、政策制定实施,着力破除体制机 制障碍,优化创新创业环境,提高科技创新供给的质量和效 率。 坚持聚焦产业、优化升级。围绕经济发展调结构、 转方式、促增长和产业提质增效需求,把高新技术企业作为 主力军,把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作为主阵地,明确产业技术创 新着力点和突破口,集成创新资源,大力培育发展高新技术 8 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以科技创 新支撑引领绿色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提高科技进步对经 济增长的贡献率。 坚持开放共享、合作共赢。以更加开放的视野谋划 和推动创新,按照“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以及其他惠及 我省的国家战略部署,

12、加强科技对外开放合作,主动对接京 津冀和融入长三角、中部地区等区域创新网络。发挥自身优 势和条件,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培育和形成新的增长 点,提升科技发展对外开放水平。 坚持依法治理、包容创新。坚持用法治理念推进全 省科技创新,加快推进科技依法行政工作,进一步提升科技 治理能力和水平。把科技创新与改善民生福祉相结合,坚持 人才为本,坚持科技为民。把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作为 新使命,大力弘扬创新文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着力营造 良好环境,最大限度地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热情。 (三)主要目标 到 2020 年,创新引领发展能力明显增强,主要科技创 新指标不断前移,科技创新成为转型发展根本驱动力

13、量,具 有安徽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更加健全,全社会崇尚创新创业 良好氛围逐步形成,以合芜蚌为依托的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取 得显著成效,率先在全国建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 放的创新型省份,有力支撑创新型“三个强省”建设目标的 实现,努力推进安徽从科技大省向科技强省迈进。 9 主要目标: R&D投入占 GDP 比例力争达2.5%,规模以上 工业企业建研发机构比例达40% ;高新技术企业数力争达 5000 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力争达 50% ;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0 件,发明专利授权量达 1.5 万件,PCT专利申请量达300 件;技术合同交易额达260 亿元;公民具备基

14、本科学素质比例达10% ;科技进步贡献率 达 60% 。 “十三五”期间全省科技创新发展主要目标 序指标2015 年2020 年 1 R&D 投入占 GDP 比例( % )2 2.5 2 发明专利授权量(件)11180 15000 3 PCT专利申请量(件)125 300 4 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件/ 万人)4.28 10* 5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 )37.5 50 6 高新技术企业数(家)3157 5000* 7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建研发机构比例(% )16.540 8 技术合同交易额(亿元)191 260 9 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比例(% )5.94 10 10 科技

15、进步贡献率55% 60% 备注: *表示累计数,其他为当年数。 三、主要任务 (一)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 遵循科技集聚和培育规律,坚持创新改革示范引领,以 推动科技创新为核心,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为主攻方向,以 合芜蚌地区为依托,大力推进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创新 10 改革试验,力争到2020 年,全省基本建成有重要影响力的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产业创新中心,建成合芜蚌国家自主 创新示范区,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试验成果,科技 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进一步健全。 1、打造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产业创新中心 依托合肥地区大科学装置集群,整合相关创新资源,集 聚世界一流人才,

16、建设国际一流水平、面向国内外开放的综 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进一步提升现有大科学装置集群性能, 争取新建一批大科学装置,争取在磁约束核聚变、量子计算 与通信、功能材料、超导、强磁场、天基信息网络、离子医 学、脑与神经等领域产生一批具有世界影响的原创性成果, 保持和巩固我省在基础研究领域的先进地位和比较优势。 支持中国科技大学、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合肥工业大 学等加强研发创新平台建设,突破一批产业关键共性技术,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培育出一批有核心竞争力的企 业。在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科技成果转化、金融服务自主 创新、培育集聚人才、开放合作等方面取得突破。 强化高校院所科技创新基础作用,支持高

17、校院所面向我 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需求和重点领域,培育壮大特色优势学 科,挖掘凝练科学问题,开展战略高技术研究开发,解决一 批关键共性技术难题,突破一批产业技术瓶颈。支持基因工 程、精准医疗、电磁波空间应用、太赫兹器件、高端集成电 路、低温制冷、燃气轮机、智能机器人、汽车智能驾驶、通 11 用航空飞机等一批战略关键前沿技术研究,抢占未来战略性 新兴产业制高点,积极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和建设产业创新中 心。 2、建设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围绕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战略定位,发挥合肥、 芜湖、蚌埠三个国家高新区产业特色优势,实现示范区功能 科学布局和产业错位协同发展,促进城市间科技创新和生产 力布

18、局优化。 重点发展新型显示、智能装备、 航空航天装备、 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医药 和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及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大数据、云计 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业态,推进新型显示、集成电 路、智能语音、硅基新材料、机器人、现代农机、新能源汽 车等一批新兴产业基地建设,成为引领带动全省产业转型升 级的发源地和动力源;依托优势产业集聚基地,整合创新资 源,探索建立产业创新中心和创新平台。充分发挥合芜蚌三 市基础条件和先行先试优势,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 蓬勃发展,将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成为科技体制 改革和创新政策先行区、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区、产业创新升 级引

19、领区和大众创新创业生态区。 落实国家赋予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先行先试政 策并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加快推进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政策 实施,落实股权奖励税收优惠政策。推进科技立法与改革相 结合,保障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 收益权改革全面落地, 12 激发科研人员积极性。支持人才资本和技术要素贡献占比较 高的国有转制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科技服务型企业开 展员工持股试点。 到 2020 年,合芜蚌地区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自主创 新能力显著提升,创新创业环境日益完善;研发经费支出占 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3% 以上,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5 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60% 以上,

20、 基本形成现代产业体系。 3、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 根据改革创新发展需要,不断完善创新配套政策体系。 发挥创新型省份建设“1+6+2”政策引导作用,巩固“企业 愿意干、政府再支持,市县愿意干、省里再支持”的推进机 制,完善依据市场和创新绩效评价进行后补助的支持机制, 进一步落实支持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扶持高层次科技人才团 队在皖创新创业、加强实验室建设、推进科技保险试点等实 施细则。 进一步落实支持企业创新的普惠性政策。加大企业研发 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减免、固定资产加速折旧 等政策落实力度,降低企业创新成本,不断扩大政策覆盖面 和实施效应。推进股权奖励个人所得税等试点政策示范推 广。

21、 鼓励采用首购、订购等非招标采购以及政府购买服务等 形式,加大创新产品研发和规模化应用;实施支持重大装备 13 首台突破及示范应用政策。加强科技、产业等方面政策统筹 协调和有效衔接,建立健全覆盖产业链创新政策体系。 4、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 深化科技计划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公开统一的省级科技 管理平台,构建布局合理、定位清晰的省级科技计划体系。 明确创新型省份建设专项、省自然科学基金、省科技重大专 项、省重点研究与开发计划、省平台基地和人才专项、省创 新环境建设专项等六类科技计划的定位和支持重点。加强省 市联动,实施创新型省份建设专项;加强技术创新重点领域 和方向凝炼,组织重大专项和重点研发项目

22、攻关;发挥自然 科学基金引导作用,突出人才培养;加快成果转化,推进平 台基地和创新环境建设。建立目标明确和绩效导向的管理制 度,推进科技计划管理信息系统和科技报告制度建设,完善 以第三方评估为重点的科技监督评估体系建设,探索建立专 业机构项目管理机制。 深化科技项目资金管理改革,优化财政科技资金投入结 构与方式,规范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支出管理。建立健全科 研信用管理体系,完善决策、监管、实施主体的责任倒查和 问责机制。 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完善省科技奖励办法及其实施 细则,逐步健全推荐提名制,加大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大 贡献的人才(团队)以及创新型企业家的奖励力度。 深化大型科研仪器设备使用

23、改革,建立健全科研设施与 14 仪器开放共享管理制度、标准规范和工作机制,打破资源壁 垒,优化资源布局,规范运行管理,提升科研设施与仪器开 放服务水平。 (二)积极构建创新协调发展格局 围绕我省区域创新资源特点,坚持创新协调发展,推进 企业主导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发挥金融创新对科技创新的助 推作用,提升科技、产业和金融融合发展水平。推进共性技 术创新平台建设,提高创新资源配置市场化程度,增强区域 创新活力和动力,构建全省创新协调发展新格局。 5、拓展区域创新发展空间 积极抓住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机遇,加 快承接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产业和技术转移,重点发展电子信 息、汽车、装备制造、新材料

24、、节能环保等先进制造业,推 动皖东和皖江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促进东部沿海 发达地区金融、文化创意、科技服务、现代物流等现代服务 业加速向我省延伸辐射。 强化科技支撑皖北发展,支持皖北地区加快农业现代 化,积极发展生物医药、现代中药、食品、轻纺鞋服、煤基 材料等优势产业,大力培育电子信息、汽车、装备制造、新 材料、云计算、现代物流等新兴产业,努力构建现代产业体 系。推进合肥、芜湖等制造业向皖北地区梯度转移,加强产 业技术协作,共建产业园区。 发挥科技创新对文化旅游示范引领作用,推进科技与文 15 化旅游的深度融合,运用数字化技术和现代生产方式,提升 文化旅游科技含量,打造新型文化旅游生产

25、、传播和营销模 式,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依靠科技创新助推皖南国际 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支持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提升智 慧旅游水平和层次, 推动文化创意、 生态旅游等新业态发展。 促进皖西大别山片区生态种植养殖业、多功能农业、绿 色农产品加工等特色支柱产业发展。依靠科技进步推进皖西 大别山片区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贫困地区“四化” 协调发展先行区、区域统筹发展和跨区协作创新区。 提升科技创新支撑县域经济发展能力,推动特色农业现 代化、特色工业生态化、特色三产规模化发展,加强县域科 技资源培育,促进县域科技融入全省创新网络。 积极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以合肥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 建设为示范

26、带动,支持有条件的省辖市创建国家创新型城 市;深入开展省级创新型城市建设试点。支持试点市围绕首 位产业,依托骨干企业,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培育经济增长 点,探索创新驱动发展新模式、新途径。 6、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 支持高校院所提升“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研开发” 三位一体创新水平,推动在人事制度、人才培养模式、资源 募集机制等改革发展的关键环节实现突破,增强高校院所服 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推进科研院所分类改革,建立健 全现代科研院所制度。 16 完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加速创新资源要素流动。支 持龙头企业与高校院所建设多形式、紧密型的产业创新联盟 和新型研发机构,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市场

27、化机制, 整合资源,联合开展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推动跨行业、跨领 域协同创新,在智能语音、集成电路、装备制造等领域,推 动企业与高校院所组建省级和国家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 盟。围绕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和传统产业改造提升 的重点领域,建设一批具备独立法人资格、运行机制灵活、 功能定位清晰、实行企业化管理的新型研发机构。加强政策 引导和绩效评价,支持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合工大智能 制造技术研究院、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中科院皖江 新兴产业发展技术中心、中科院淮南新能源研究中心、芜湖 哈特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等新型研发平台建设,集聚优质 创新资源,形成有效运行机制,面向新兴产业,开展研发、

28、 技术转移及成果孵化服务和工程化示范推广。 支持我省企业、高校院所与驻皖军事院校、军工科研院 所、军工企业开展联合攻关。实施省级军民科技融合重大项 目,围绕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特种显示、船舶、轨道交通、 机械装备、新材料等领域,支持一批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基地 建设。以民用雷达、集成电路、超低温制冷、特种光纤电缆 等产业为重点,促进民营企业进入军品科研生产和维修服务 领域。 17 7、加强科技金融深度融合 依托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深入推进科技金融试 点,放大示范带动效应。支持引导各市设立天使投资基金, 整合资源,建设科技创新投融资交易服务平台。 改革财政科技投入方式,综合运用无偿资助、创业投

29、资 引导、风险补偿、贷款贴息以及后补助等多种方式,引导和 带动社会资本投入创新活动。 扩大创新创业投资规模,支持安徽产业发展基金通过股 权投资、 兼并重组、 跨国并购、 天使投资、 创业投资等形式, 加大对我省高新技术企业的投资力度。推动省投资集团、信 用担保集团与各市开展科技金融合作。 培育和发展服务科技创新的金融服务机构,鼓励商业银 行在国家级高新区设立“科技支行”,探索实行科技型中小 企业贷款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深入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 资,扩大质押贷款规模。深化科技保险试点,建立健全科技 保险奖补机制和再保险制度,创新科技保险产品。支持符合 条件的保险公司设立科技保险专营机构,为科技型中

30、小企业 提供特色金融服务。 推动具备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上市融资,支持科技型中 小企业登陆新三板和省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完善省股权托 管交易中心 “科技创新板” 服务功能, 创新交易产品和方式, 为挂牌的科技创新型企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到2020 年, 科技型企业在沪深交易所公开上市150 家以上,在新三板挂 18 牌 500 家以上。 8、协调推进技术创新平台建设 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生物医 药、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组建一批行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 依托重点产业和企业、高校院所, 建立省级、 国家级重点 (工 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机构。提升省重 点实验室运

31、行管理水平,优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动态 管理的激励机制。鼓励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建设一批生产力 促进中心、检验检测服务机构、质检中心等创新服务平台。 鼓励高校院所与企业共建行业技术创新平台,推进“2011” 协同创新中心建设。 加强大型仪器设备协作网等通用性基础条件平台建设, 支持中小企业利用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等协作平台开发新产 品、新技术,实现各类科技资源在线协同创新和统一服务, 为行业技术进步和企业创新提供科研条件支撑。 到 2020 年,国家级创新平台达160 家。新建新型显示、 集成电路、机器人、智能家电、智能装备等一批重点行业技 术创新服务平台。 (三)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 围绕

32、产业提质增效需求,依靠科技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升 级,迈向中高端,促进产业低碳化集约化绿色发展。强化企 业创新主体地位,依靠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促进新兴 产业规模化和传统产业高新化,全面构建以战略性新兴产业 19 为先导、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现代农业 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融 合发展,推进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做大做强。 9、发挥企业在产业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 按照成熟期、成长期、初创期类型,选择一批科技型企 业,对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标准,精准帮扶施策,落实支持 政策,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壮大高新技术企业规模。 围绕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主导产业,鼓励和

33、引导一 批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设企业技术中心、企业重点 (工程) 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机构。实施创新企业 百强工程,打造一批引领产业高端发展的创新型龙头企业。 支持企业牵头实施省科技重大专项等科技计划项目,开 展高新技术产品研发创新,向产业链高端攀升,打造核心竞 争力。深入开展创新型企业试点和培育科技创新“小巨人”, 推进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鼓 励企业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开 展研发设计与商业模式创新;整合产品全生命周期数据,形 成面向生产组织全过程的决策服务信息,为产品优化升级提 供支撑。加快企业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工业机器人、增

34、材 制造等技术改造生产流程,拓展产品附加值;鼓励企业基于 互联网开展故障预警、远程维护、质量诊断、远程过程优化 等在线增值服务,拓展产品生命周期,实现从制造向“ 制造 + 服务 ” 的转型升级。 20 发挥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技术创新主导作用。健全国 有企业科技创新经营业绩考核制度,增加科技创新在国有企 业经营业绩考核中的比重,激励国有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 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对国有企业自主创新支持力度。 加大中小企业创新人才高端平台建设和政策激励力度。 支持企业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创新载体建设,完善 评价制度,建立长效机制。充分发挥企业和企业家在政府产 业规划、技术创新决策中的重要作用,

35、促进企业真正成为技 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 到 2020 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40% , 高新技术企业数力争达5000 家,创新型企业试点规模进一 步扩大。 10、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大力发展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的高新技术产业,推 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基地创新能力建设;围绕重大新兴产 业基地、重大新兴产业工程、重大新兴产业专项和建设创新 型现代产业体系“三重一创”,重点发展市场前景好、产业 关联度高、带动能力强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轨道 交通装备、通用航空装备、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新材料、新 能源、节能环保、生物医药和高端医疗器械等新兴产业。组

36、 织实施新型显示、智能语音、集成电路、数控装备、轨道交 通装备等一批科技重大专项,突破一批产业核心技术瓶颈。 推动大数据处理应用中心和基地建设,加快大数据、云计算 21 在产业链全流程的应用,打造智能化工厂。推动高新技术成 果转化应用,实施重大科技成果应用示范工程,深入推进合 肥、芜湖国家级新能源汽车应用示范城市建设,加快半导体 照明、光伏等节能与新能源推广应用示范。 到 2020 年,建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电、高 端装备、智能语音等一批产值千亿元以上的高新技术产业基 地。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力争达 50% 。 11、优化升级传统产业 围绕“中国制造2025”战略部

37、署,以推进高新技术改造 提升我省传统产业为契机,开展高新技术强基行动,围绕基 础零部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加强科技 攻关,研发高新技术产品,推动产品升级换代。加强冶金、 建材、石化、煤炭、纺织、食品加工等传统产业利用技术、 能耗、安全、环保等标准的规制作用,提升传统产业技术水 平和比较优势,推动落后产能淘汰。加大传统产业信息化技 术应用推广,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重点,支持企业 从技术装备、研发生产、质量控制、节能减排等方面改造提 升;围绕重大工程建设和重大装备需求,集中力量攻克一批 关键共性技术,形成一批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低碳环保 型的重大产品。推进节能新技术新产品和

38、新型能源管理模式 的应用,促进清洁生产和工业污染防控,提升工业设备能效 水平,建设一批绿色示范工厂和绿色示范园区。 22 抓住互联网跨界融合机遇,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 加快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与我省 传统产业深度融合,促进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和3D 打 印、个性化定制、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产业链集成应用,推 动传统制造模式变革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推进农业绿色转型发展,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实施 生物育种、农产品精深加工等科技重大专项,建设农业科技 示范园区,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农业,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推 进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依靠科技创新引领传统资源 型城市加快

39、发展接续产业,积极推进传统产业低碳化、循环 化和集约化发展。 12、加快发展科技服务业 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推进制造业与科技服务业深度融 合,推动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大力发展研发设计、 技术转移、创业孵化、检验检测、知识产权、科技咨询、金 融服务、科学技术普及等科技服务业。培育和壮大科技服务 业市场主体,创新科技服务模式,围绕科技服务业新领域、 新业态,延伸产业链,促进科技服务业专业化、网络化、规 模化、国际化发展。培育科技服务业示范企业,支持合肥、 芜湖、马鞍山慈湖等高新区和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等开展国 家科技服务业试点,培育建设一批科技服务业集群。 支持建设一批服务专业化、功能社会化

40、、组织网络化、 运行规范化的技术转移服务机构。进一步提升技术转移示范 23 机构服务能力,搭建技术交易信息平台,提供信息检索、加 工与分析、 评估等服务, 构建省市县技术成果交易网络体系。 引导高校院所和企业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建 立技术转移服务机构。支持组建省技术转移战略联盟,加强 各机构之间的分工协作,集聚优势,提高技术转移、成果转 化效能。加快科技创新智库发展,强化科技咨询、科技评估 等第三方专业机构建设。 到 2020 年,基本形成覆盖全省科技创新全链条的科技 服务体系,科技服务能力大幅增强,科技服务市场化水平明 显提升。 13、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基地建设 明确产业技术

41、创新发展方向,增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集聚要素能力,鼓励引导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完善硬件基础 条件,营造良好政策环境,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在高新技术产 业开发区汇聚,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吸引科技人才在高新技 术产业开发区创业、科技企业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 完善高新技术产业从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企业孵化到产业 集聚的培育发展体系。支持具备条件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聚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具备条件的经济开发区、工 业园区转型升级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扩大省级高新技术 产业开发区规模,推动符合条件的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创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提升合肥、芜湖、蚌埠、马 鞍山慈湖等国家高新技术

42、产业开发区建设水平,推动高新技 24 术产业开发区协同发展,成为创新驱动和科学发展先行区、 国家创新型特色园区。 加快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分类指导、差异化发 展,培育一批产业特色鲜明、技术水平先进、产业链完整、 布局相对集中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基地;推进芜湖国家创 新型产业集群建设试点。加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支持 农业科技园区提档升级,推进农业科技园区成为农业高新技 术成果研发转化、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现代农业新兴产业集 聚的重要基地。 14、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全面开展以专利为重点的知识产权培育工作,形成以开 展共性关键技术研发为手段、以知识产权利益分享为纽带、 以创新成果有效转化应用

43、为目的的合作机制。提高专利申请 质量,提升专利产业化水平。引导企业开展关键核心技术专 利布局,推进实施核心专利产业化和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 计划。推进知识产权基础信息资源向社会开放,开展知识产 权执法专项行动,加快建设合芜蚌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 完善专利行政执法机制,建立健全知识产权多元化纠纷解决 机制,推动知识产权信用监管体系建设。 采取政府采购、 市场培育、 创新奖励、 风险补偿等方式, 推进品牌、商标、技术标准等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深入推进 质量强企活动,创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 知名品牌,推动“安徽品牌”向“中国品牌”、 “世界品牌” 25 升级。重点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商

44、标集群,努力形成一批具 有安徽产业和区域特色、体现安徽企业竞争力和形象的驰名 商标企业。 鼓励企业参与或主导行业、国家和国际标准制定, 推动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体系建设,促进技术标准与研发、 制造、市场相结合。 到 2020 年,全省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水 平显著提高,培育一批竞争力强、具有较强影响力的知识产 权优势企业。 (四)提升科技创新开放发展水平 加大创新开放合作,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抢抓创 新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流动组合的机遇,主动参与全球研发分 工,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科技创新,加快构建开放式创新 体系,提升我省优势产业国际竞争力。主动对接“一带一路”、 长江经济带、京津冀

45、等国家战略,深化区域创新合作交流, 发挥我省在长江经济带的重要战略带动作用。 15、主动参与全球研发分工 进一步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加快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在 更高起点上推进自主创新。支持企业、高校院所参与国际大 科学工程(装置)建设;实施一批国际科技合作重点研发计 划,利用全球创新资源,提升我省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与欧 美发达国家、 “一带一路”沿线、俄罗斯伏尔加河联邦区等 国家和地区开展科技交流与合作;推进与拉美、非洲、东盟 地区科技交流与合作,建立安徽- 拉美科技合作联盟,建设 26 中国 - 拉美技术转移中心,加强安徽- 非洲技术转移中心、中 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安徽分中心建设。加强安徽与德国

46、科技 合作,依托骨干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共建中德国 际创新园;拓展与以色列科技交流与合作,推进皖以技术合 作平台建设。 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在新能源汽车、智能语 音、装备制造、机器人、量子通信、新材料、生物育种等领 域建设若干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示范型 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和国际创新园。吸引海外知名高校、研发 机构、跨国公司到我省设立全球性或区域性研发中心,引导 我省企业与研发中心开展深度合作。深化科技人才国际合作 交流,面向全球扶持一批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携带成果在安 徽创新创业,依托高层次人才信息、技术优势,推动国际先 进技术引进和研发资源在我省布局。支持我省有条

47、件的企业 引进或并购境外企业和研发机构,鼓励企业到境外建立研发 机构,主动参与全球产业协作和研发分工。 16、加强省际区域创新合作 深化我省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中部地区、中关村示范 区的科技合作交流,扩展新领域和新方式,推动资本、 技术、 人才等要素双向流动。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区域创 新合作,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及资源共享,在创新战略研究、 重大项目联合攻关、科技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建设、产学研活 动等方面加强对接合作。深化与中关村示范区战略合作,进 27 一步推动体制机制改革、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等领域互动合 作。支持省外高校院所在我省设立分校和研发机构,共建实 验室和人才培养基地,开展产业技

48、术联合攻关。 加强我省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系统全面科技合 作。支持我省企业和高校院所在农产品加工、资源矿产、生 态环保、现代服务业和人才培训等方面,开展科技援藏援疆 援青合作。 17、推动科技资源开放互通 整合优化科技文献信息资源,提供对外开放共享服务。 支持高校院所、企业、检验检测机构等单位的大型科学仪器 设备对社会开放。推进科研仪器设备、科技文献、中国创新 驿站安徽区域网络技术交易资源等科技资源互联互通。 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 术,推动省际之间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的开放互通。以企业 创新需求为导向,集成科技服务优势资源,构建跨区域、跨 行业、跨领域的技术转移服

49、务开放合作网络。 到 2020 年,全省大型科研设施、仪器设备和文献信息 等开放共享率大幅提高,形成科技资源对外开放互通的新格 局。 (五)促进科技创新成果惠及民生 大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发挥科技创新在创业服 务、农业发展、精准扶贫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支撑作用,着 力提升科技创新在增进民生福祉中的作用。到2020 年,基 28 本形成载体多元化、服务专业化、资源开放化的创新创业生 态体系;公益性研究投入显著增长,农业发展科技进步明显 提高,社会可持续发展水平大幅提升。 18、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以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生态环境为目标,以激发全社会创 新创业活力为主线,以构建众创空间等新型创业服务平台为 载体,加强政策集成,有效整合资源,形成大众创业、万众 创新的生动局面。 实施“江淮双创汇”行动,通过政府引导、市场主导、 社会参与、机制创新,拓展科技创新创业的边界和空间;为 创新创业者搭建汇聚信息、人才、导师、项目和资金的平台, 构建适用于创新创业的政府、市场、社会联合治理的创新共 治新格局,建设覆盖全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