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经营信贷的风险与对策研究.docx

上传人:李主任 文档编号:534868 上传时间:2018-11-1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商业银行经营信贷的风险与对策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商业银行经营信贷的风险与对策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商业银行经营信贷的风险与对策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业银行经营信贷的风险与对策研究.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商业银行经营信贷的风险与对策研究 特征码 mKiRUqkisaUrJdrxeMgu 商业银行经营信贷的风险与对策研究 当前,随着宏观调控力度的不断加大,商业银行业务经营将面 临新考验。为此,笔者拟对宏观调控背景下商业银行信贷经营 所面临的风险作一透视,同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一、宏观调控背景下商业银行信贷经营面临的新风险 (一) “二高一资”行业风险加大 南通地区“二高一资”行业主要分布在印染、化工和钢丝绳领 域。相应客户风险点在于:一是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弱。如 南通钢丝绳行业客户大部分的年产量集中在 1 万吨左右,销售 收入在 8000 万元左右,均属小规模企业,抗风险能

2、力不强。二 是产品结构欠合理,科技含量不高。生产工艺水平大多偏低, 附加值不高。三是环保门槛提高,行业风险加大。如印染行业 因其生产过程中废水排放量大,废水实际处理达标率低,被环 第 2 页 保部门列为重点排污治理对象。尽管大多建有废水处理措施, 但处理工艺和操作管理普遍落后,一些产能较小的企业由于成 本等因素难以做到达标排放,可能被勒令关停导致信贷风险。 (二)退税政策调整后外贸及出口加工型企业风险不断积聚 南通市目前的出口商品仍以化工、橡胶制品和钢丝绳等“两高 一资”产品和纺织、服装、鞋帽、五金工具、玩具、木制品等 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产品为主,退税政策调整在短期内将使 商业银行客户中那些

3、利润率低的中小型企业面临生存风险。一 些利润率较低的中小企业,因其产品附加值不高,出口中的优 势主要依赖低廉的价格,其利润几乎是靠国家出口退税来支撑, 退税政策的调整将直接导致这类企业失去利润空间。南通市纺 织服装、板材、五金工具、玩具等行业的出口企业都将因此处 于微利甚至亏损的地步,造成企业预期利润落空。同时,出口 企业产品转内销后将加剧国内同行业市场竞争风险,部分企业 将会被淘汰。 (三)人民币升值将造成授信业务的不确定性。从总体上看, 因人民币升值而明显受益的行业相对较少,而直接受到不利影 响的主要有三类行业:一是出口比重较大的行业,包括纺织、 电子、家电、医药、造船等行业;二是进口替代

4、型的行业,主 第 3 页 要是石化下游产品;三是产品国际定价的原材料行业,包括氧 化铝、矿石有色金属等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原材料销售行业。随 着升值势头的加剧,受不利影响的行业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影 响程度也将更加严重。随着这些行业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的下 降,将增大银行在相关行业贷款的风险,对授信业务造成深远 的影响。 (四)贸易型客户的经营风险变大。 贸易型客户易受国家宏观调控影响,在其上下游客户资金紧逼 时,此类客户违约风险将逐步加大。 (五)多头贷款风险隐患日益凸现。 这类客户在国家银根紧缩时,只要有一家银行对其压缩贷款, 极易出现多米诺现象。 (六)存款准备金率频繁上调影响信贷有效投入。近年

5、来,央 行频繁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以回收过剩的流动性。每上调 0.5 个百分点,对银行来说,都意味着潜在信贷投入空间的缩小, 并进而影响整个盈利水平,挑战传统的盈利模式。 第 4 页 二、宏观调控背景下化解信贷风险的对策与建议 (一)树立科学发展观,理性规避政策风险。 要坚持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好发展速度与发展质量、短期利 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要认真分析并理性判断经济金融大势, 顺势而为,坚决避免与政策博弈行为;要高度重视国家宏观调 控部门风险提示,把握好风险控制的关键点和贷款投入步伐; 要深入研究当前热点行业、敏感行业的发展变化,严格落实贷 款投向政策,切实防范经济景气波动带来的风险;要准确把

6、握 国家产业政策,制定行业授信政策,合理调整信贷资金投向; 要适应国家经济调控政策的变化,适时调整信贷投放策略优化 信贷资源配置,强化信贷风险管理,切实防范经济结构调整可 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二)坚持有保有压,努力在发展中调整和优化信贷结构。 1、把好客户准入关,确保信贷资产质量。 一是要选准载体,积极营销优质客户项目贷款。加大对投资主 体实力强、项目科技含量高、产品市场竞争力优、预期盈利加 大的优势产业和板块经济的有效投入,以优质项目贷款支撑全 第 5 页 行贷款总量的增加。二是锁定客户,大力营销优质客户贷款。 重点选择承贷主体经济实力强、行业前景好、管理水平高、产 品有市场、经营效益优的

7、客户。三是本着“资产有效、信誉优 良、比例适度、落实责任”的原则,有效支持小优客户发展, 特别是对绣品市场、布料市场、装饰、建材市场、机电产品市 场的个人优质客户,实行信贷倾斜政策。四是要通过建立激励 机制,强化服务、提高效率、灵活定价等措施,在确保综合效 益的前提下,有效办理低风险业务。 2、认真把握客户实际信用需求,合理确定授信额度。 认真把好授信关,做到该支持或能支持的要保证授信额度足额 到位;不该支持或必须压缩的,确保压缩、退出计划到位。 一是优化信贷业务的行业结构和客户结构。要把控制因人民币 升值引起的信用风险纳入到全行授信管理的整体流程之中,确 定信贷业务的行业结构调整目标时,切实

8、考虑升值对各行业的 不同影响,同时,从分析企业资产负债和收入支出的币种匹配 情况、原料和产品的定价能力、上下游企业的景气变化情况等 因素入手,预测人民币升值对客户经营和商业银行的影响,适 时调整授信业务的客户结构。 第 6 页 二是把握客户上年度经营性现金流结合客户生产经营周期及年 度生产、经营计划和发展趋势,合理预测客户实际信用需求。 三是严格控制客户非正常、非合理的流动资金占用。对客户将 流动资金用于固定资产建设、长期股权投资、拆借给他人或关 联企业等非生产经营周转性使用的,一方面控制其新增信用需 求,另一方面对存量信用制定压缩计划,确保流动资金贷款合 理配置。 四是严格把握好授信额度的控

9、制关:对财务报表中出现流动 资金倒挂的客户,一方面要严格控制新增授信,另一方面对已 有的存量信用制定切实可行的退出方案,确保授信合理有效; 对贸易性公司授信,原则上不得超过公司正常合理库存量的 两倍;对劣化的原优质客户,上年度发生的增量信用,要求 在新年内压缩到位;对一套班子控制,多个企业名义经营的 关联企业,限对其中一家核心企业进行授信。原已有多户授信 的,要实行扎口授信,且不得采取关联企业保证担保;实行 授信属地扎口管理。原非属地行存量授信项下用信到期要逐步 退出,不得周转使用。 3、严格授信担保,确保第二还款合法、合规、有效、足值。 第 7 页 本着“能抵(质)押不保证,能保证不信用”的

10、基本原则。在 投放方式上首选以“两证”齐全的房地产设定抵押,对核心资 产抵押不足部分,考虑保证担保和其他担保方式。对保证担保 贷款,保证人必须是已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产权明晰的非关联 企业,信用等级动态测评符合商业银行 AA 级(含)以上信用企 业标准,资产负债率不得高于 70%,累计对外担保总 额不超过净资产(动态) ,且与借款人不得互保。新增贷款原则 上不接受设备抵押,且通用设备抵押值不得超过帐面净值的 40%。 4、加强项目贷款管理。一是严格客户准入条件。对固定资产贷 款要按规定先行评级、分类、授信,对达不到 AA 级及以上优良 客户认定标准的、授信空间不足的,原则上不予介入。二是严 格贷

11、款条件。原则上要求项目资本金先行到位,贷款不得先于 自筹资金到位并使用。对项目、土地、环保等合法性审批手续 不完备的,不予贷款。其他客户也要取得相应的合规合法性审 批手续。三是要把好贷时发放关。对贷款条件未落实的,坚决 不予发放。对客户、项目情况已发生重大变化的,原贷款理由 丧失的,停止发放贷款。对大客户、大项目要积极争取组建银 团贷款等方式,防范贷款集中度和贷款无序竞争、贷后管理不 第 8 页 力等风险。 (三)健全信贷退出机制,加快潜在风险客户退出。 按照“多退比少退好、早退比晚退好、进入的比退出的好”的 原则,把退出机制贯穿于信贷管理的全过程,把主动性退出放 到与信贷有效投放同等重要的位

12、置,要主动性、预见性地压缩、 退出潜在风险客户,腾出资源用于“三大两高一优”客户,不 断优化信贷结构、优化信贷资源配置。 要明确潜在风险客户重点退出对象。一是受人民币升值和出口 退税下调影响大、加工贸易受管制的出口型企业,随着用工成 本、生产成本增加和银行连续加息导致利润率水平下降的企业, 如纺织、服装、鞋帽、五金工具、玩具、木制品等行业的客户。 二是环保不达标或环保设备运行不正常的客户。对辖内化工、 钢丝绳、纺织印染、医药、水泥、造纸等高污染行业客户进一 步排查,抓紧落实支持、控制、压缩和退出名录。对环保手续 不合法、环保措施不到位或形式合法但实质违规的高污染企业 必须采取果断退出措施。三是

13、自身资金不足、负债过多,盲目 投资,多头贷款融资的客户。四是自身积累少、技术含量和行 业进入门槛低、主导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的客户。五是担保存 在瑕疵的客户,包括互保、关联担保、抵押资产变现能力差、 第 9 页 担保能力差的客户。六是发展潜力和竞争力不强、高负债率、 利润转移的客户,如两头在外的外资企业。七是发展前景不明 朗,经营下滑,产品利润率下降的客户。八是部分资金困难、 销售前景不好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对于一些资产负债率过高、 土地收储量过度的土地储备机构也要加快退出。 在明确对象、分析排队的基础上,实行“名单制管理” ,确保责 任落实到位,台帐管理,逐月考核,序时推进。 (四)构建风险防范

14、与化解的长效机制。以资本充足约束为核 心,建立以经济增加值和风险调整后的资本收益率为核心的经 营业绩评价体系,逐步形成以价值创造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机制, 使风险防范与化解行为更为审慎、稳健、长效。要实行信贷结 构调控行长负责制,将信贷结构调整实绩与各级行行长年度考 核挂钩,根据完成调整任务的好坏兑现奖惩。同时,实行严格 的责任管理,严格界定各级各岗位的工作责任及处罚规定,严 禁信贷经营中的越权操作、违规经营、帐外经营、打擦边球等 不良行为。对潜在风险退出工作不力而形成不良贷款的,要逐 笔落实贷款责任人,明确清收责任,限期清收,对因主观原因 而造成不良的贷款责任人一律实行下岗清收,并实行新增不良 贷款“买单制” 。 第 10 页 (五)加速发展中间业务,努力拓宽盈利空间。 为有效消化贷款规模紧缩对银行盈利水平所可能带来的负面影 响,一方面,要合理摆布实体贷款与贴现贷款的比例,最大限 度压降不良贷款;另一方面,要积极促进经营转型,加速发展 中间业务,推进盈利模式的根本性转变。/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事务文书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