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原理教案..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354046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74.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解原理教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电解原理教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电解原理教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电解原理教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电解原理教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电解原理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解原理教案..pdf(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导学提纲 高二第二章化学平衡 1 1电解原理 电解、电解池 (槽)使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而在阴、阳两极引起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叫做电解借 助于电流引起氧化还原反应的装置,也就是把电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装置,叫做电解池或电解槽 构成电解池 (电解槽 )的条件: (1)有外加直流电源 (2)有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的离子化合物 (3)有两个电极 (材料为金属或石墨,两极材料可相同或不同): 阴极:与直流电源的负极直接相连的一极 阳极:与直流电源的正极直接相连的一极 (4)两个电极要与电解质溶液接触并形成回路 注意电解池的阴、阳极完全由外加直流电源的负、正极确定,与电极材料本身的性质无关而原 电池的正、负极则由构

2、成电极材料本身的性质决定 惰性电极和活性电极 在电解时,根据电极本身是否参与氧化还原反应,可把电极分为惰性电极 和活性电极两类: (1)惰性电极 (C、Pt 等):只起导电作用,不参与反应; (2)活性电极 (除 Pt、Au 外的其余金属 ):当作阳极时,除起导电作用外,还失去电子变成金属阳离子 进入溶液中 电解原理 阴极: 阴极发生还原反应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或H 得电子电极的质量增加或放出 H2电极 本身一定不参加反应 阳极: 阳极发生氧化反应活性电极溶解或惰性电极时溶液中的阴离子(或 OH )失去电子电极 的质量减轻或放出O2或析出非金属单质 电子流向: 外接电源 (+)外接电源 (一)电

3、解池阴极溶液中离子定向移动电解池阳极外接电 源(+) 电流方向:与电子流向相反 离子的放电顺序 (1)在阴极上在阴极上发生的是得电子反应,因此,电极本身只起导电作用而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 应,发生反应的是溶液中的阳离子,它们得电子的能力顺序为: Ag 、Fe3 、Cu2 、H 、Pb2 、Fe2 、Zn2、 (H) 、Al3、Mg2、Na、Ca2 、K 得电子能力由易到难 说明上列顺序中H 有两个位置: 在酸溶液中, H 得电子能力在 Cu 2与 Pb2之间;若在盐溶液中, 则 H 位于 Zn2 与 Ag 之间 (2)在阳极上首先应考虑电极是活性电极还是惰性电极,若为活性电极,则是阳极本身失去电

4、 子被氧化成阳离子进入溶液中,即: n MneM,此时不能考虑溶液中阴离子的失电子情况; 若为惰性电极,溶液中的阴离子失电子的能力顺序为: NO3 或 SO 4 2等含氧酸根、 OH 、Cl 、Br 、I 、S2 失电子能力由弱到强 导学提纲 高二第二章化学平衡 2 电离与电解的区别和联系 电离电解 发生条件电解质受热或受水分子的作用(无须通电 ) 受直流电的作用 特征 阴、阳离子作不规则的运动,无明显化学 变化 阴、阳离子作定向移动,在两极上有物质 析出 说明 电解质电离时,发生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 化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过程,就是该溶液的 电解过程温度升高,电解质溶液的导电 能力增强, 电解速

5、度加快 (但金属的导电性 随温度升高而减弱) 实例CuCl2Cu2 +2Cl CuCl2Cu2 +Cl 2 相互关系电解质只有在电离后才能电解 原电池与电解池 电极电极反应电子转移方向 能量 转变 举例 原电池 正、负极由电极 材料决定:相对 活泼的金属作负 极;较不活泼的 金属作正极 负极:电极本身失 去电子,发生氧化 反应 正极:溶液中的阳 离子得到电子,发 生还原反应 电子由负极流 出,经外电路 回正极 化 学 能 转 变 为 电能 铜锌原电池 负极: Zn2e Zn 2 正极: 2H +2e H 2 电解池 阴、阳极完全由 外加直流电源的 负、正极决定: 与直流电源正极 相连的是阳极;

6、 与直流电源负极 相连的是阴极 阴极:较易获得 电子的阳离子优 先得到电子,发 生 还 原 反 应 阳 极,金属或较易 失去电子的阴离 子 优 先 失 去 电 子,发生氧化反 应 电子由直流电 源 的 负 极 流 出,经导线到 达电解池的阴 极,然后通过 电解液中的离 子放电,电子 再从阳极经导 线回到直流电 流的正极 电 能 转 变 为 化 学能 以石墨为电极电解 CuCl2溶液 阳极: 2C1 2e C1 2 阴极: Cu 2 +2e Cu 导学提纲 高二第二章化学平衡 3 用惰性电极作阳极电解酸、碱、盐水溶液的规律 物质代表物 参加电解 的物质 阴极 (区) 产物 阳极 (区) 产物 溶

7、液 pH 的变化 酸 含氧酸H2SO4、HNO 3H2OH2O2减小 无氧酸 (除 HF) HClHClH2C12增大 碱强碱NaOH、KOHH2OH2 O2增大 盐 不活泼金属 的无氧酸盐 CuCl2CuCl2CuC12增 大 ( 若 考 虑 C12的溶 解 , 则 pH 减小 ) 活泼金属的 无氧酸盐 NaClNaCl 、H2OH2、NaOH C12 减小 不活泼金属 的含氧酸盐 CuSO4、AgNO3CuSO4、H2O AgNO3、H2O Cu;AgO2、H2SO4 O2、HNO3 增大 活泼金属的 含氧酸盐 K2SO4、NaNO3 KNO3、Na2SO4 H2OH2O2不变 归纳: (

8、1)电解含氧酸、强碱和活泼金属含氧酸盐的水溶液,实际上都是电解水,即: 2H2O2H2 + O2 (2)电解无氧酸 (HF 除外 )、不活泼金属无氧酸的水溶液,就是电解溶质本身例如: 2HClH2 + Cl2 CuCl2 Cu + C12 (3)电解活泼金属无氧酸盐溶液时,电解的总化学方程式的通式可表示为: 溶质+ H2O H2+ 碱 + 卤素单质 X2(或 S) (4)电解不活泼金属含氧酸盐的溶液时,电解的总化学方程式的通式可表示为: 溶质+ H2O O2 + 酸 + 金属单质 (5)电解时,若只生成H2,pH 增大若只生成 O2,则 pH 减小若同时生成H2和 O2,则分为三种 情况:电解

9、酸的溶液,pH 减小;电解碱的溶液,pH 增大;电解盐的溶液,pH 不变 2电解原理的应用 铜的电解精炼、电镀铜 导学提纲 高二第二章化学平衡 4 项目铜的电解精炼电镀铜 含义 利用电解原理将粗铜中的杂质(如锌、铁、 镍、银、金等)除去,以获得电解铜(含 Cu 的质量分数达9995 9998)的过程 利用电解原理在某些金属的表面镀上一 薄层其他金属(铜)或合金的过程 目的制得电解铜,以增强铜的导电性使金属更加美观耐用,增强防锈抗腐能力 电解液 CuSO4溶液 (加入一定量的硫酸 ) 含有镀层金属离子(Cu2 )的电解质溶液作 电镀液 (如 CuSO4溶液 ) 阳极材料粗铜镀层金属 (Cu) 阴

10、极材料纯铜待镀金属制品 电 极 反 应 式 阴 极 Cu 2 +2e Cu Cu2 +2e Cu 阳 极 Cu2e Cu2 Zn2e Zn2 Ni 2e Ni 2 Cu2e Cu2 特点 阳极反应为粗铜中的Cu 及杂质失去电 子而溶解 溶液中 CuSO4的浓度基本不变 阳极本身失去电子而溶解 溶液中金属阳离子的浓度保持不变 溶液的pH 保持不变 说明 当阳极上的Cu 失去电子变成Cu2+溶解 后,银、金等金属杂质以单质的形式沉积 于电解槽底,形成阳极泥 铜镀层通常主要用于电镀其他金属之前 的预镀层,以使镀层更加牢固和光亮 电镀工业的废水中常含剧毒物质如氰化 物、重金属等因此必须经过处理才能排

11、放 氯碱工业 (1)电解饱和食盐水溶液的反应原理 阳极电极反应式 (Fe 棒):2H +2e H2 (H 得电子产生H2后,阴极区OH 浓度增大而显碱性 ) 阳极电极反应式 (石墨 ):2C1 2eCl 2 电解的总化学方程式:2NaCl + H2O 2NaOH + H2+ Cl2 (2)设备:离子交换膜电解槽离子交换膜电解槽主要由阳极、阴极、离子交换膜、电解槽框和导电 铜棒等组成,每台电解槽由若干个单元槽串联或并联组成电解槽的阳极用金属钛制成;阴极由碳 钢网制成 (3)阳离子交换膜的作用:把电解槽隔为阴极室和阳极室;只允许Na 通过,而Cl 、OH 和气 体则不能通过 这样, 既能防止生成的H2和 Cl2相混合而发生爆炸, 又能避免 C12进入阴极区与NaOH 溶液作用生成NaClO 而影响烧碱的质量 (4)离子交换膜法电解制烧碱的主要生产流程 导学提纲 高二第二章化学平衡 5 说明为除去粗盐中的Ca2 、Mg2、Fe3、SO 4 2 等杂质离子,需依次加入过量的BaCl2 溶液 (除去 SO42 )、NaOH 溶液 (除去 Mg 2、Fe3)和 Na2CO 3溶液 (除去 Ca2 和剩余的 Ba2 ),最后加入盐酸中和 NaOH 以及将剩余的Na2CO3转化为 NaC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