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355709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109.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讲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第六讲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第六讲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第六讲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第六讲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六讲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讲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pdf(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六讲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1、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 新中国成立以后 ,我国的经济建设该走怎样的道路,该建立怎样的经济体制 ,这是 当时摆在我们面前需要作出决策的一个重大问题。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第一个五 年计划的实施 ,以及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全面展开,在经济体制上 ,我国 逐步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选择这样的经济体

2、制,在当时是有主客观原 因的。 建国后 ,我国逐步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首先,计划经济是被看成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的。 计划经济是指以国家指令性计划来配置资源的经济形式。 “ 计划经济 ” 思想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过程中,针对这种生产方式的不 合理性 ,以及古典资本主义 (早期市场经济 “ 自发” 运行所带来的问题和困难而产生的 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 “ 自觉” 组织的思想。 托马斯 莫尔在乌托邦一书中,在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深刻批判的基础 上,论述了未来理想社会的生产状况是由社会领导机构根据“ 估定” 的社会需要量进 行生产 ,并且根据不同地区对某种产品需要量的不同, “

3、以盈济虚 ” 地进行调节来满足 各地的消费需求。 18世纪,法国的巴贝夫对未来社会实行计划经济的思想则表述的更加清楚。他 指出: “ 我们未来的制度将使一切都按计划来进行”,因而社会中 “ 不再有盲目经营的危 险,不再有任意生产或生产过剩的危险”,并且论述了社会对劳动投入的有计划调节。 马克思 :要想得到和各种不同的需要量相适应的产量,就要付出各种不同的和一 定量的社会总劳动量。这种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必要性,决不可能被社会生 产的一定形式所取消 ,而可能改变的只是它的表现方式,这是不言而喻的。自然规律 是根本不能取消的。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能够发生变化的,只是这些规律借以实现 的形式。 恩

4、格斯 :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生产资料终将由社会占有 ,而那时 “ 社会生产 内部的无政府状态 ,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 。 其次,计划经济曾在苏联取得过巨大成就。 再次,新中国的建设需要迅速、有效地集中全国的经济力量。 计划经济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曾作出重要的贡献,但也暴露出不少的问 题。 20世纪 50年代,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制形成以后,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发挥 了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为这一体制在整个国民经济实力非常弱小的条件下,集中 了全国的人力、 物力、财力 ,有效地进行了工业化建设和解决了国民经济中的重大问题,为加快 工业化的进程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同时,对协调全国的经

5、济建设 ,保证一些重点地 区的发展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应该看到,我国在建国初期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之所以 能够取得巨大的成就 ,是与这一体制所发挥的作用分不开的。因此,在当时的条件下 , 人们更多的是看到计划经济体制的优越性。承认这一点,才是符合历史的。 但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不少的问题。 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在经济活动中不能妥善地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国家集中 的权力过大 ,统的东西过多 ,地方、企业就没有自己的自主权,同时也就在很大程度上 失去了积极性和经济动力,从而使整个经济活动缺乏生机和活力。另一方面,随着经 济活动涉及的面越来越广,经济关系也日益复杂化

6、 ,要用一个高度集中的计划去处理 这些复杂多变的经济问题和关系,难度也越来越大。尤其是当计划不能符合实际的 时候,在实践中产生的问题就更多。怎样保证国民经济既协调发展,又具有活力 ,就成 为要从体制上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针对在经济建设中出现的这些问题,毛泽东、陈云等党中央领导人,从中国的实 际出发 ,对如何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经济体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等著作中,开始对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进行反思。 陈云在党的八大上提出了 “ 三个主体、三个补充 ” 的构想 ,即在所有制结构、经 济运行和市场结构三个方面,允许保留一部分个体经营、一部分产品自由生产、一 定范围的自由市场 ,以此

7、来弥补所有制过分单一、忽视市场机制的高度集中计划经 济体制的不足。 在理论上 ,毛泽东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在 1958年的一次讲话中他指出 :现在,我 们有些人大有消灭商品生产之势。他们向往共产主义,一提商品生产就发愁 ,觉得这 是资本主义的东西 ,没有分清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区别,不懂得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利用商品生产的作用的重要性。这是不承认客观法则的表现,是 不认识五亿农民的问题。商品生产不能与资本主义混为一谈。为什么怕商品生产? 无非是怕资本主义。现在是国家同人民公社做生意,早已排除资本主义 ,怕商品生产 做什么 ?不要怕 ,我看要大大发展商品生产。商品生产,要看它同什么

8、经济制度相联系, 同资本主义制度相联系就是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同社会主义制度相联系就是社会 主义的商品生产。 针对实践中出现的 “ 一平二调 ” 共产风 ,毛泽东指出 ,价值法则是一个大学校 ,只有 利用它 ,才有可能教会我们几千万干部和几万万人民建设社会主义。 毛泽东、陈云等党的领导人提出的这些创造性的思想观点,为后来形成的社会 主义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理论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但是,因为这些都是在坚持计划经济的基础上的,所以不可能真正解决计划经济 的一系列弊端。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经济学的歌德巴赫猜想 :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针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排斥商品经济,忽视价值规律和市场

9、的作用,改革首先要 求承认商品经济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地位。早在改革初期,我国不少的经济学家就 已明确的提出 ,社会主义经济应该内在地包含着商品经济,商品经济应是社会主义的 基本经济特征。其中甚至已经有人提出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的概念。邓小平同志 早在 1979年 11月会见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出版公司副总裁吉布尼时也曾经指出, 说市场经济只限于资本主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 ,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也 可以搞市场经济。但由于当时人们的认识不一致,商品经济特别是市场经济的问题 仍然是理论上的禁区。 影视:邓小平谈计划与市场 随着改革的深入 ,新的认识逐渐开始形成。1982年召开的党的十二

10、大 ,提出了 “ 计划经济为主 ,市场调节为辅 ” 的口号,并把计划分为指令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两种, 强调无论是哪一种计划都要自觉利用价值规律。这种认识虽然还只是局限在计划经 济的总体框架下的局部政策调整,但毕竟从理论上有限度地确认了价值规律和市场 对生产和流通的调节作用。这是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一种突破。 十二大 :计划经济为主 ,市场调节为辅。 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是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在理论上的一次重大突破。 影视:经济体制改革决定。 十二届三中全会 :社会主义经济 “ 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决定指出了商品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不

11、可逾越的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经济 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商品经济。这个论断为我国经济体制的全面改革提供了新 的理论指导 ,也为改革的市场取向奠定了基础。 承认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是经济体制改革在理论上的重大突 破。但是 ,这个突破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计划和市场的关系。在社会主义经济中,计划 和市场到底以谁为主 ,以谁为基础 ,依然存在着激烈的争论。 影视:十三大前邓小平谈市场经济。 十三大 :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 计划和市场的作用范围都是覆盖全社会的。新的经济运行机制,总体上来说应 当是“ 国家调节市场 ,市场引导企业 ” 的机制。 1987年召

12、开的党的十三大 ,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 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 ,并把新的经济运行模式概括为“ 国家调节市场 ,市场引导企 业” 。这表明 ,在计划和市场的关系问题上,我们已接近于最后的突破。 然而,1989年 6 月以后 ,情况又发生了很大变化。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决定:改革的核心问题 ,在于逐 步建立计划经济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运行机制。 在改革的关键时刻 ,邓小平多次强调了要重视和利用市场经济。 一九九 年十二月二十四日邓小平同志同几位中央负责同志的谈话要点:我们必 须从理论上搞懂 ,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在于是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 社会

13、主义也有市场经济 ,资本主义也有计划控制。资本主义就没有控制,就那么自由 ? 最惠国待遇也是控制嘛 !不要以为搞点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道路,没有那么回事。 一九九一年一月二十八日 二月十八日邓小平同志在上海进行视察的过程中, 同上海市负责同志谈话的要点:不要以为 ,一说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一说市场经济 就是资本主义 ,不是那么回事 ,两者都是手段 ,市场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 特别是 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的重要谈话 ,更是进一步明确指出 : “计划多一点 还是市场多一点 ,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也有计划 ;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

14、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 经济手段。 ” 影视:南方谈话。 邓小平的这些论断 ,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 经济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使我们在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上的认识有了新的重大突 破。 党的十四大报告根据邓小平同志南方重要谈话的精神和我国改革的实践经验, 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影视:十四大。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但是它又总是要和一定社会的基本制度 结合在一起。所以 ,市场经济包含着两个方面的规定性。一方面,作为社会资源配置 的一种方式和手段 ,具有抽象掉特定社会基本制度的市场经济内在

15、的经济属性,即市 场经济的共性 ;另一方面 ,作为与一定社会基本制度相结合的经济形式,又具有与特定 社会基本制度相结合而产生的社会属性,即市场经济的特殊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其共性来说,和其他社会存在的市场经济具有相同的属 性。作为社会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和手段,同样不具有特定的社会性质,不存在什么 姓“ 资” 或姓“ 社” 的问题。 和其他社会存在的市场经济一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样要求市场对资源配置 起基础性作用 ,要求市场主体具有经济活动的自主权,要求所有生产要素的市场化和 完善的市场体系 ,要求有强有力的政府宏观调控和完备的市场规则及法制。凡是现 代市场经济所具有的共性的东西,社会主义

16、市场经济同样都应该和必须具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又是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这就决定了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除了具有市场经济的共性以外,还具有自己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是由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所产生和决定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的制度特性的具体表现形式。正是这些基本特征,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区别于资 本主义市场经济。 十四大 :在所有制结构上 ,以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经济为主体,个 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为补充,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 在分配制度上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 ,兼顾效率与公平。 在宏观调控上 ,我们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

17、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 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 ,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是社会主义和 市场经济的统一。社会主义是它的性质,市场经济是它配置资源的形式和手段。 江泽民 :我们搞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社会主义 ” 这几个字是不能没有的 ,这并 非多余 ,并非“ 画蛇添足 ”,而恰恰相反 ,这是“ 画龙点睛 ” 。所谓 “ 点睛”,就是点明我们市 场经济的性质。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 2、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3、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1、社会主义初

18、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 十五大报告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 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长期以来 ,在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是没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所有制结构 的理论的。按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将首先在发达资本主 义国家同时爆发并取得胜利,而这些国家的无产阶级在取得政权并废除了资本主义 生产方式以后 ,全部生产资料都将由社会占有,建立起全社会所有制即我们通常所说 的单一的全民所有制 ,因此,其 他的所有制形式都将不再存在。 马克思和恩格斯当时看到 ,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如英国 ,资本主义的发展将消 灭劳动者个体私有制 , “ 正如火

19、车把独轮手推车压碎一样”,全社会的生产资料将集中 在少数的资本家手中 ,失去了生产资料的个体劳动者则沦为雇佣劳动者。这样,当无 产阶级夺取了政权 ,剥夺资本家以后 ,全社会的生产资料都将归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 所有,建立起来的全社会所有制就成为社会主义社会唯一的所有制形式。 马克思恩格斯也有关于集体所有制的一些论述,但这是对一些小农经济还有较 大比重的国家来说的。 而社会主义革命是在经济较落后的国家首先取得胜利,这些国家在所有制上是 存在多种经济成分的 ,在社会主义社会 ,怎样对待这些经济成分 ,应该是一个新的问 题。 但是,我们实际上是教条主义的对待这个问题,照搬马克思的理论。在社会主义 改造

20、中一般都把非公有制经济消灭掉。苏联比我们更彻底,剩下公有制的两种形式 , 全民和集体 ,它的集体农庄后来也和全民差不多了。 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消灭了资本主义私有制,使个体小农和手工业者成为集体 经济的成员 ,但开始时还保留了一部分个体经济,数量上当然减少了很多。 我国的个体经济 1949年时有 724万人,1952年增加到 883万人,而到 1957年减 少到 104万人,到 1978年只有 15万人。 后来随着 “ 左” 的东西越来越发展 ,对私有制的限制也越来越厉害。“ 一大二公 ”, 特别是 “ 文化大革命 ”,个体经济成了产生资本主义的土壤, “ 小生产是每日每时产生资 本主义和资产阶

21、级 ”,所以成了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对象,经过文革 ,到 78年只有 15万 人。 另外,对集体所有制也老是强调 “ 穷过渡 ”,农村的 “ 并队升级 ”,集体改全民。总的 来说,企图消灭其他的所有制形式,实现全民所有制的一统天下。所以那时候,根本不 讲所有制结构问题。 所有制结构问题的提出是三中全会以后,针对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状况,开始 允许其他经济成分的发展。 但开始时 ,主要是允许个体经济的发展,私营经济还是不允许的。 关于城镇非农业个体经济若干政策性规定:个体经营户 ,一般是一个人经营 或家庭经营 ,必要时 ,经过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可以请一、二个帮手 ;技术性强或 者有特殊技艺的可以

22、带两三个最多不超过五个学徒。 这个规定到底依据在那里 ,说不清楚。但和马克思资本论中的一段论述是 一致的。 马克思在分析小业主向资本家转化时作了一个假定:假定剩余价值率是50%,那 么一个雇主至少要雇两个工人,这样从两个工人那里剥削来的剩余价值才可以维持 他一个人相当于工人的生活水平,如果要比工人生活水平高一倍,就至少要雇四个工 人,再要拿出一半来积累扩大再生产,就至少要雇佣八个工人。所以最低限度,要成为 资本家的话 ,就必须要雇佣八个工人。 十二大报告 :坚持国营经济的主导地位和发展多种经济形式。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全民所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 的主导力量 ,对于保证社会主

23、义方向和整个经济的稳定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 全民所有制经济的巩固和发展决不应以限制和排斥其他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的发展 为条件。 非公有制经济主要是个体经济和三资企业。私营经济还没有被承认。当时的 “ 傻子瓜子 ” 就引起过争论。 在所有制结构上 ,十三大报告有重大的发展。所有制问题上的基本思想可以说 在那里基本已经解决。 十三大报告 :在初级阶段 ,尤其要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发展多种经济成 份。 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继续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十三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和以前的经济形式比较 , 明确了是所有制结构问题。 另外也使用了多种所有制经济的概念。这不是十

24、五大的新发展。 在多种经济成分中明确承认了私营经济的地位,并定义为 : 私营经济是存在雇佣劳动关系的经济成份。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它必然同占 优势的公有制经济相联系,并受公有制经济的巨大影响。实践证明,私营经济一定程 度的发展 ,有利于促进生产 ,活跃市场 ,扩大就业 ,更好地满足人民多方面的生活需求, 是公有制经济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 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三资企业都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必要的有益的补 充。 在十三大报告中的这些基本思想,奠定了所有制结构问题的基础。到现在为止, 基本的东西还是这些。 十四大报告 :在所有制结构上 ,以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经济为主 体,个体经济、私

25、营经济、外资经济为补充,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 十四大用了长期共同发展 ,并把三资企业统称为外资经济。 十五大报告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 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十六大报告 :根据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 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 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 制经济发展 ,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各种所 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 ,共同发展。 为什么十五大报告把公有制为主

26、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确立为一项基本经 济制度 ,原因就在于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具体有 三个方面 :十五大报告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 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制度的确立,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 决定的 :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第二,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 济;第三,一切符合 “ 三个有利于 ” 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 务。 首先,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这就决定了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因为公 有

27、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其次,我国又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以又需要发展 多种所有制经济。第三 ,一切符合 “ 三个有利于 ” 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 为社会主义服务。 第一个方面是从社会主义的性质出发的。第二个方面是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国情。第三个方面是强调不管是那一种所有制形式只要符合三个有利于,就可以而 且应该采用 ,但又强调了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目的。 2、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坚持社会主义 ,就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这里就涉及到什么是主体,怎样理解 这个主体。 影视:公有制含义和公有制主体的含义。 十五大报告 :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 中的

28、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这一点强调了在对公有制的理解上,不能仅看到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两种,在改 革中不断发展的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也还是公有制经济。因为 从资产的最终所有权来说,这部分资产还是国有和集体所有的。在股份制企业中,尽 管采取了法人财产的形式,但是最终是属于国有和集体所有的。从这方面看,在改革 中单纯国有企业或集体企业的比重会下降,但是加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这部分,公 有制的比重还是比较大的。 这里还第一次提出了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概念。 中央首先对什么是公有制的主体作明确的界定,最早是在十四届三中全会决 定中 ,对此有一个明确的说法 : “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国家

29、和集体所有的资 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及其对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 等方面。 ” 这里包括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国家和集体所有的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 占优势。这里用了资产的概念,而不是国民生产总值的概念。从资产的角度来说,公 有制经济那是占绝对优势的。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三、国有经济对整 个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后两点主要强调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后来的五 中全会上 ,江泽民的关于十二个关系讲话中的所有制部分也着重强调了这一点。表 述上有些不同 ,基本精神是一样的。这次十五大报告又重申了这一点: 十五大报告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

30、占优势;国 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这里首先强调了公有资产占优势,这个占优势不仅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 提高。这一点强调了公有资产占优势,是质和量的统一 ,更重要的是注重质的提高。 这个问题一直也是有争论的。 十五大报告在这个问题上 ,坚持了量和质的统一。首先强调要有量的优势,在对 主体的解释中 ,第一就是公有资产在总资产中占优势。然后进一步强调更要注重质 的提高。因为仅有数量上的优势还是远远不够的,如果公有制经济在质上不能提高 的话,最终它的主体地位还是不能坚持的。因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是由谁自封的, 归根到底要取决于公有制自身的竞争能力,而这就需要质的提高。 其

31、次是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十五大报告 :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 ,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从这一点出发 ,十五大提出了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问题。十五届四中全会提 出两个 “ 战略性 ”,一个是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一个是国有企业的战略性改组,即抓 大放小。 十五大报告 :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 和关键领域 ,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在其他领域,可以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 以加强重点 ,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质量。 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从战略上调整国 有经济布局 ,要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完善结合起来,坚持有进 有退,有所为

32、有所不为。目前 ,国有经济分布过宽 ,整体素质不高 ,资源配置不尽合理 , 必须着力加以解决。国有经济需要控制的行业和领域主要包括:涉及国家安全的行 业,自然垄断的行业 ,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以及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中的重要骨干企业。其他行业和领域,可以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集中力量 ,加强 重点,提高国有经济的整体素质。 这里是 “ 四有”,而不是简单的 “ 国退民进 ” 。 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必然带来国有经济比重的下降,对这个问题应该怎 么看?十五大报告中讲到 : 十五大报告 :只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 ,国家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国有经济的控制力 和竞争力得到增强 ,在

33、这个前提下 ,国有经济比重减少一些 ,不会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 性质。 公有制实现形式 十五大报告 :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 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 有制实现形式。 十三大 :改革中出现的股份制形式,包括国家控股和部门、地区、企业间参股以 及个人入股 ,是社会主义企业财产的一种组织方式。 十五大 :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 十五大 :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关键看控股权掌握在谁手中。国 家和集体控股 ,具有明显的公有性 ,有利于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 体作用。 股份合作制 :

34、股份合作制按规范的来说 ,是劳动联合和资本联合相结合,是集股份 制与合作制的一些特点为一体的新的企业组织形式。 目前城乡大量出现的多种多样的股份合作制经济,是改革中的新事物 ,要支持和 引导,不断总结经验 ,使之逐步完善。 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劳动者的资本联合为主的集体经济,尤其要提倡和鼓励。 3、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影视:非公有制经济。 十二大报告明确指出个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必要的、有益的补充。 十二届三中全会的决定重申了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的有益的补 充,同时明确指出开放中出现的“ 三资企业 ” 也是社会主义经济必要的、有益的补 充。 十三大报告明确地指出了个体经济、私

35、营经济和外资经济都是社会主义经济的 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 十四大报告重申了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都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的 和有益的补充。 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了 “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1、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正确处理公平和效率的关系 1、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十五大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十五大 :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2、正确处理公平和效率的关系 十四大 :在分配制度上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其他分配方式为补

36、充 ,兼顾效 率与公平。 1992年十四大报告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同时在报告中明 确提出了 “ 兼顾效率和公平 ” 。这是第一次明确提出的有关效率和公平关系的提法。 但是这里用的是兼顾 ,在效率和公平之间 ,没有分出主次。 十四届三中全会 :个人收入分配要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的制度 ,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首先什么是效率和公平 ? 效率:从经济的角度看 ,效率就是资源的合理有效的配置。所谓效率,也就是 “ 最 小最大” 原理。即一定的产出要有最小的投入,或者说一定的投入要有最大的产 出。 当把效率作为一个经济问题来对待时,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资源的有

37、效使用与配 置。一般地讲 ,任何资源都是有限的 ,只是有限的程度不同而已。如何使用和配置各 种有限的资源 ,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 ,生产出更多的产品和劳务 ,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 的需要 ,这就是经济范畴内效率要解决的首要而基本问题。 公平:所谓公平 ,它不仅是一个经济学的概念,更与伦理即价值判断有关 ,甚至远 超出这两方面。如果仅限制在经济学和伦理学的范围内,公平可简单地理解为均 等。 具体要给人们常讲的公平下定义,并不那么简单。 公平至少可以有这样三种 :一、起点的公平 ;二、过程的公平 ;三、结果的公平。 一是起点的公平 ,指每个人站在同一起跑线,让每个人都有平等的能力竞争、介 入市场 ,在

38、获取财富的机会上人人均等。 二是过程的公平 ,市场的公平竞争。 三是结果的公平 ,人人获得一份均等的财产,不依其在市场中的作为 ,不看其对创 造财产的贡献 ,只要是人 ,就按人均等地分配一份财富。 这三种公平都可以说是公平,但是相互之间又是存在着矛盾的。起点的公平不 一定是结果的公平。 第一种公平起点公平 ,机会均等 ,要让每个人都有平等的能力走进市场,这就得对 每个人进行培训、教育 ,特别是在现代化社会、在科技高度发达的时代就更是如 此。但是人有天生的智商差异。要使每一个人都有相同的能力,低智商者只有 “ 百炼 才能成钢 ” 。这样 ,必然要在低智商者身上花较大的代价。而高智商者“ 心有灵犀

39、一 点通” 。因而 ,高智商者只消耗了极少的费用。结果,低智商者高兴 ,高智商者未必乐 意。此外 ,由于上一代的能力有可能不同,因而培养下一代的能力也就可能不一样。 要使下一代有相同的能力,必然要挖上一代有能力者的“ 墙” 来补上一代无能力者的 “ 洞” 。这又未必公平。 第二种公平过程的平等也是这样,公平的市场竞争规则 ,这似乎很公平。但有能 力者,必然能抓住更多的机会 ,规则自然为他们服务。而低能者,甚至无能者必然机会 较少,规则对他们更多的是惩罚。事实上,不管你想什么办法培养、教育,人的能力又 总是有高低之分的 ,甚至差别还较大。其结果,因能力不同 ,相同的规则对每人也不能 均等。 第三

40、种结果的公平 ,只要是人 ,就要消费 ,也应有人权。让每人得到一份均等的财 富,能够让每人过上相等的生活,这当然公平。但有的人懒惰,没有劳动 ,也要分得一份 财产;有的人拼命劳动 ,为社会作出了很大贡献 ,也只能得到与不劳动者一份相等的财 富,多余的成果要被懒汉所瓜分,这又哪里公平 ? 谈公平就会涉及到价值观。而价值观是因人而异的。不同的人因其立场、处 境、地位不同 ,对同一件事会有不同的 ,甚至是截然不同的看法。对彼是公平的,对此 却不一定公平。甚至当某一人的处境发生变化后,原先他认为是公平的 ,现 在他又有可能认为是不公平的。所以,可以这样说 :公平不是一个实证经济学的 问题,而是一个规范

41、经济学的问题,即没有是与不是 ,只有应该还是不应该。 十六大报告 :初次分配注重效率 ,发挥市场的作用 ,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 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再分配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调节差 距过大的收入。规范分配秩序,合理调节少数垄断性行业的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 入。以共同富裕为目标 ,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 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已经悄然 修正了坚持数年的 “ 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 ” 的提法 ,而更加关注公平。 在第四部分 “ 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的能力 ” 中的第 (三节

42、“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始终站在时代前列 领导和谋划改革 ” 一段中提出 “ 正确处理按劳分配为主体和实行多种分配方式的关系, 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注重社会公平 ,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切 实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逐步实现全体 人民共同富裕。 ” 在第七部分提出 “ 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 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 中提出 “ 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要适应我国社会的 深刻变化 ,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注重激发社

43、会活力 ,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 ,增 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 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 的讲话 :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涉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坚持立 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在促进发展的同时 ,把维护社会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综合运用多种手段 ,依 法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 障体系 ,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 进。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注重社 会公平 ,特别要关注就业机会和分配过程的公平,加大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强化对分 配结果的监管。 温家宝 :关于制定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建议的说明: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着力提高低 收入者收入水平 ,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有效调节过高收入 ,规范个人收入分配秩 序,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