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6语上13.穷人(说课稿).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358113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53.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6语上13.穷人(说课稿).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部编6语上13.穷人(说课稿).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部编6语上13.穷人(说课稿).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部编6语上13.穷人(说课稿).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部编6语上13.穷人(说课稿).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6语上13.穷人(说课稿).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6语上13.穷人(说课稿).pdf(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 / 9 穷人 说教材 穷人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一个短篇小说。课 文记叙了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 桑娜与渔夫主动收养已故邻居西蒙 的两个孤儿的故事,真实地反映了沙俄专制制度下渔民的悲惨生活, 赞美了桑娜和渔夫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有力地抨 击了当时上流社会的堕落与腐化。 课文在写作上特色鲜明,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心理、对话的描写, 刻画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课文段落分明,结构独具匠心。全文以 桑娜的内心矛盾为主线, 围绕收养西蒙的两个孤儿这件事,前后设置 了两个悬念:渔夫是否平安回家?渔夫回家后能否同意收养孩子。两 个悬念交替展开,逐步消除,从而推动着故事向前发展。这样处理

2、, 使得全文波澜迭起,扣人心弦,显示出作者高超的艺术技巧。选编这 篇课文的目的,一是让学生把握课文内容,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 淳朴和善良,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德; 二是学 习作者通过环境和人物心理、对话的描写,刻画人物形象、抒发真情 的写法。 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学会本课的 12 个生字,以及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 学习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 3. 了解渔夫夫妇的高尚品质和沙俄时代穷人的穷困和悲惨。 2 / 9 4. 练习续编课文,展开合理的想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教学,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体会感受渔夫夫妇的 高尚品质和

3、沙俄时代穷人的穷困和悲惨。进而教育学生要珍惜现在的 生活,要好好学习,将来为祖国做贡献。 教学重难点: 1.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渔夫夫妇的高尚品质和沙俄时代穷人的穷 困和悲惨。 2. 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学习环境、心理活动的描写 方法。 教学准备:课前搜集资料课件 说学情 大部分的学生有一定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有一部分的学生的学习 主动性较强。通过预习,能基本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有自己独特的 感受,能流利地朗读课文。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们互学互练,互 查互评,互帮互助,互相激励,学习的兴趣、积极性较高。学生的团 队的意识和集体的观念较强。 并能通过上网及阅读有关的课外书,对 课文有更

4、深的了解和感受。学生具备从关键字词句中体会句子含义, 感悟作者情感。 说教法和学法 教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本课的教学设计了“ 依托教 3 / 9 材、借助问题、运用语言”的学习思路,利用问题、情境等要素, 让学生不断领悟课文的丰富内涵的同时,积累语言、发展思维,受到 情感的熏陶、人文的启迪。在教学时,我还采用分组讨论学习,紧扣 “自主合作探究” 进行设计,努力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有所 感悟和思考, 在积极探究中获得思想启迪,在实践活动中提高语文素 养。 学法:通过拼读、开火车读词语等达到掌握本课的生字与新词。 为了更好地理解课文主

5、要内容,体会作者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教 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用圈、点、勾、画法找出环境、语言和 心理活动的描写。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把阅读与思考有机结合,把 阅读与感悟有机结合,让学生经历“读思悟通”的学习过程, 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行为中,获取新知识、形成能力 说教学过程 一、欣赏歌曲,导入新课 1. 欣赏歌曲世界很小是个家庭。谈感受:人与人之间要有爱 心 2. 生活中处处有爱心,处处见真情。穷人有爱心吗?著名的美国 作家海明威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贫穷的人往往富于仁慈。”果真是 这样吗 ?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一篇课文“穷人”,看看他们的精神 世界也是否如他们的物质世界一样“穷

6、”。板书课题 3. 学生交流搜集的资料。 了解一下这篇课文的作者和当时的时代 背景。 4 / 9 列夫托尔斯泰 (18281910),俄国伟大的作家,出身贵族,但 是同情被剥削被压迫的农奴。 青年时期就开始文学创作, 他全部的创 作时间达六十多年。 其作品无情地揭露了封建沙皇制度和资本主义势 力的种种罪恶。他的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 活是世界文学中的不朽名作。 托尔斯泰晚年时把法国著名作家雨果 的叙事诗穷人改编成了一篇文章。 【设计意图】 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去学习, 收集有关资料加深对 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增长知识,从中受到了更多的启发和教育,养 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二、初读课文,了

7、解课文大意。 1. 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全文。 2. 检测字词:我会读 3. 再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桑娜和她的丈夫,在邻居西蒙病死后,主动收养了她的两个孩 子的故事。 ) 4. 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可以分为三段。 第一段 (1-2 自然段 ) :渔夫的妻子桑娜在海风呼啸的夜晚,焦急 地等待丈夫出海归来。 第二段 (3-11自然段 ) :桑娜出门去看丈夫是否回来,顺便去看 生病的邻居西蒙,发现西蒙已死,便抱回西蒙的两个孩子。 第三段 (12-27 自然段 ):渔夫回来,听说西蒙死了,主动提出把 5 / 9 西蒙的孩子抱回来抚养。 【设计意图】预习成果的展示,更让学生体验到成功

8、的乐趣。让 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理清课文的条理。 三、自读课文,理解文意。穷人(物质上的贫穷 ) 1. 课文中的穷人指的是谁 ?( 桑娜、渔夫、西蒙 ) 他们的穷体现在 哪些地方 ?用标出有关句子。 2. 分组学习,讨论问题 3. 交流 ( 屋内装饰、吃穿、忙碌、劳动条件)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让学生清楚地知道: 桑娜与西蒙两家的 贫穷住得差,吃得差,劳动条件差,还有疾病,是沙俄时期俄国 渔民悲惨生活的真实写照。 在教学时,我紧扣“质疑析疑解疑” 进行设计,勾画理解词句, 让学生了解广大劳动人民生活极端贫困的 状况。 四、自主探究直奔中心 1. 有人说课文中的桑

9、娜和渔夫并不穷,其实他们很“富有”你们 支持这种观点吗 ?为什么? 你是从作者的哪些描写中感受到的?用划出有关的语句,在 旁边做上批注。 2. 小组交流。 3. 全班交流:品析句子体会品质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这朴实的语句中深入领会桑娜渔夫高尚的 品质。明确学习的任务,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用圈、点、 6 / 9 勾、画法找出环境、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把阅读与思考有机结合,把阅读与感悟有机结合,让学生经历“读 思悟通”的学习过程,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行为中, 获取新知识、形成能力。 课件出示: 1. 描写环境的句子 (1) “屋外寒风呼啸五个孩子在海风呼啸

10、中安静地睡着。” 从室内外的环境的描写体会桑娜虽贫穷但很勤劳。重点理解 “温暖、舒适”。 有感情地朗读。 (2) 对西蒙家场景的描写。 ( 体会西蒙的贫穷艰难, 使她无法给予孩子更多的爱, 但她尽到 了母亲的职责。进一步感受穷人的善良。) (3) 学习作者的写作特点 ( 通过环境的描写,体会穷人的善良、勤劳。) 2. 描写心理活动的句子 (1) “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 ?自己 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 ! 为什 么把他们抱过来啊 ?他会揍我的 ! 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揍我 一顿也好 ! ” 体会由于桑娜家庭的贫穷,由于桑娜热爱丈夫、同情孤儿, 所以才会

11、有如此复杂的心理活动。虽然桑娜的内心活动十分复杂,但 7 / 9 是收养孤儿的决心没有动摇。理解“忐忑不安、自作自受”。 【设计意图】 着重理解桑娜抱孩子后忐忑不安的心情。这一段是 全文的重点,最能突出桑娜美好的心灵,最能表达桑娜复杂、矛盾、 忧虑不安的内心世界。 理解省略号的作用。 指导朗读。 ( 师范读、指名读赛读 ) (先是激动,继而紧张、担忧甚至责备自己,最后坚定的复杂心 理。) (2) “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 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体会桑娜决心要收养两个孩子,指导用“非不可”说话。) (3) 学习作者的写作特点 (通过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穷人宁可自

12、己受苦,也要帮助 别人的高尚品质。 ) 3. 描写人物对话的句子 (1) 分角色朗读桑娜和渔夫的对话。 (2) 课件出示:“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 是个问题 ! 他搔搔后脑勺说, 你看怎么办 ?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 呆在一起怎么行! 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 快去 ! 别等他们醒 来。” 让学生从“熬”及渔夫“严肃、忧虑“的神色来体会收养孩 子的决定使经过渔夫的认真的考虑,同时也说明了他们的生活使非常 8 / 9 的窘困。 指导朗读。 (读出这种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决心。) (3) 学习作者的写作特点 (通过人物的对话,体会穷人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高 尚品质。

13、 ) 4. 质疑:读完后,你有什么疑问 ?( 重点理解两个 “沉默”的含义 ) (第一次,是因为桑娜不知怎么向丈夫说出抱回孩子的事,她正 盘算着从何说起,这种沉默正掩盖着桑娜内心的激烈斗争。第二次, 桑娜向丈夫提起西蒙死了, 谈到她留下了两个可怜的孩子,她沉默是 带着试探意图,想看看丈夫对这件事有什么反应。) 师结:其实他们是最富有的人。 5. 出示当堂检测 五、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 课题是穷人,可文中没有一个“穷”字,但我们处处可以感受 到穷人的贫困与艰辛。同样,全文没有一句赞美的话,然而穷人的高 尚品质却被表现得感人肺腑。 因此,我们不得不佩服这位伟大的文学 家的文学功底。 在写作中我们也应学习通过环境、心理和语言的描写 反映人物的品质。 2. 课外延伸 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有很多, 老师希望你们在课余时间多多 拜读他的作品,有战争与和平、复活等。 9 / 9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拓宽视野,增长知识,提高写 作水平。同时也体现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3. 作业设计 展开想象,续写穷人这个故事 说板书设计 穷人 勤劳、善良、有同情心、宁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 (环境、人物对话、心理活动的描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