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听力损伤.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5359293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165.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生儿听力损伤.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新生儿听力损伤.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新生儿听力损伤.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新生儿听力损伤.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新生儿听力损伤.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生儿听力损伤.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生儿听力损伤.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新生儿听力损伤因素及常见疾病 1. 新生儿听力损伤的10 个高危因素 耳聋家族史 宫内感染(巨细胞病毒、风疹、弓形虫、梅毒等) 细菌性脑膜炎 颅面部畸形(包括耳廓和二道畸形等) 极低体重儿(小于1500 克) 高胆红素血症(达到换血标准) 机械通气5 天以上 母亲孕期使用过耳毒性药物 Apgar 0-4 分/min 或 5min 0-6 分 有与感音神经性或传导性聋相关的综合征临床表现者 2. 新生儿听了损伤的11 个附加危险因素 长期住在监护病房 呼吸窘迫综合征 窒息 晶状体后纤维组织形成 胎粪吸入 神经变性疾病 染色体异常 母亲滥用药物和酒精 母亲糖尿病 母亲多次生育 ?缺乏出生前监护 3

2、. 耳聋的分类 -按病发的部位 蜗前聋:传导性耳聋、外耳、中耳病变 蜗性聋:感音性耳聋、耳蜗本身病变 蜗后聋:神经性耳聋、大脑听中枢病变 耳聋的分类 - 按发病原因 传导性耳聋(蜗前聋) 、混合性耳聋、感音神经性耳聋(蜗性聋和蜗后聋)、种属性耳聋(蜗 后聋) 4.婴幼儿听力损伤疾病 a.感音神经性聋 常见疾病: Mondini 畸形 (Mondini malformation)又称耳蜗阶间隔发育不良2 型,内耳发育停止在胚胎第七 周,是最常见的耳蜗畸形。病理表现为耳蜗中间圈及顶圈融为一个囊腔。临床表现为先天 性感音神经性耳聋,常为双侧。 【影像学表现】 CT:耳蜗基底圈可见;中间圈及顶圈之间的

3、阶间隔骨质缺失,融合为一个囊腔;蜗轴 轻、中度发育不全;可伴前庭扩大、半规管或内耳道发育不良; MRI: T 2WI 示耳蜗圈数小于1.5 圈,中间圈及顶圈融合为一个囊腔;蜗轴低信号未 显示或较小;可伴前庭扩大、半规管发育不良。 螺旋 CT或内耳水成像重建的三维图像更清楚直观地显示病变全貌(图3-34 )。 【诊断与鉴别诊断】 先天性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CT、MRI显示耳蜗中间圈及顶圈融合为一个囊腔而耳蜗基底圈 存在可诊断Mondini畸形。该病需与其他耳蜗畸形鉴别。耳蜗未发育特征:耳蜗缺如;共 腔畸形特征:耳蜗和前庭没有分开,而形成一个共同的腔;囊性耳蜗和前庭畸形特征:耳 蜗和前庭已分开,但

4、都呈囊性,内部结构缺失。 大前庭水管综合征( large vestibular aqueduct syndrome, LVAS) 是一种听力障碍性疾病,表现为前庭水管扩大并感音神经性或混合性听力损失,听力 损失可在出生后至青春期任何年龄发病,发病突然或隐匿,之前常有感冒、发烧、轻微颅 外伤、气压性创伤或其他使颅内压增高的诱因;其听力多数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呈渐进性、 一步步下降,听力损失程度从接近正常到极重度聋,双耳听力可不对称。大前庭水管综合 征具备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属于先天性疾病,但是可以后天发病;属于遗传性疾病,但是与 环境外伤以及感冒等外界因素有关;属于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性疾病但是可以表现为

5、低频 的传导性听力下降。 在新生儿其发现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有如下体会: (1)某些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患儿在新生儿听力筛查中可以表现为“通过”,但 随着生长发育发现听力障碍。就其原因可能与前庭水管胚胎发育解剖特征有密切关系。前 庭水管的发生在胚胎的第4-5 周,整个胚胎发育时期前庭水管呈持续非线性生长,其内口、 外口、中点、长度生长曲线相似,虽然妊娠20 周时,其余膜迷路完全形成,但前庭水管的 四种生长参数最大值均小于成人水平。此测量结果和生长模式表明,在妊娠后期乃至出生 后一段时期内,前庭水管继续生长发育,仍有可能发育成前庭水管扩大。因此,很多家长 一直未能发现孩子的听力变化问题。对于新生儿听力筛

6、查初筛通过的新生儿仍然要进行复 筛和随访追踪。如果家族中要耳聋患者,则属于高危人群,要进行新生儿听力及基因联合 筛查。 (2)某些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患儿在新生儿听力筛查表现为“未通过”,随后的 诊断性检查显示轻中度的听力损失。在新生儿的初筛(OAE )和复筛( OAE+AABR)时听力结 果均显示“未通过”要引起高度重视。在婴幼儿3 个月时进行诊断性听力学检查,如果确 定为轻中度的听力损失时,临床诊断面临着几种可能:a. 神经发育迟缓导致的轻中度的听 力损失,随后可以恢复;b. 婴幼儿分泌性中耳炎导致的,有自愈的可能;c. 为永久性感音 神经性听力损失,不可逆;d. 为大前庭水管综合征,听力会出

7、现波动和进行性下降等。那 么,如何发现患儿为大前庭水管综合征呢?新生儿的听力基因联合筛查是一个办法之一, 如果听力筛查未通过,基因筛查SLC26A4基因的为杂合或者符合杂合以及纯合则高度提示 大前庭水管综合征。(3)某些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患儿在新生儿听力筛查表现为 “未通过”,随后的诊断性听力检查显示重度的听力损失。一般诊断为极重度感音神经性 耳聋。这时不但要进行高分辨的CT扫描,最好还要进行核磁共振的内听道水成像检查。一 面漏诊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或者内耳畸形性疾病。 (4)将新生儿听力筛查与聋病易感基因进行联合筛查,可以第一时间发现可疑 患儿:新生儿聋病易感基因筛查是指在广泛开展的新生儿听力筛查

8、的基础上融入聋病易感 基因分子水平筛查的理念,在新生儿出生时或出生后3 天内进行新生儿脐带血或足跟血采 集来筛查聋病易感和常见基因。因此,通过新生儿听力及基因筛查的联合模式,一是发现 了药物敏感耳聋个体,这些个体在常规的听力筛查中不能被发现;二是提早发现和诊断了 耳聋患者。 我们常规的筛查在听力初筛未通过者,3 个月或 6 个月时进行诊断性检查才最后 确诊,而听力及基因的联合筛查将此时间提早到出生后7 天之内,并且避免了不确定因素 的干扰,提高诊断效率;三是发现大量的耳聋易感基因携带者,由此发现超出常规筛查模 式的耳聋高危人群。这种新型的筛查模式无疑将新生儿听力筛查提升至一个新的高度! 内耳畸

9、形 我国每年新增聋儿约3 万人,其中先天性感音神经性聋(SNHL )占相当大的比例。大 约 20-30%左右的 SNHL患者可以通过影像学检查(主要是CT)发现内耳骨迷路结构发育异 常。根据是否伴有其他结构或器官的异常,内耳畸形可分为非综合征性和综合征性。以前 的观点将非综合征性耳畸形分为以下四型(Jackler 1987分类标准): 1.Mondini型:为耳蜗发育不全,通常只有一周半或两周,Corti器及螺旋神经节发育不 全,前庭亦有不同程度障碍; 2.Scheibe型:即耳蜗球囊型,此型病变较轻,骨性耳蜗及椭圆囊膜性半规管发育正常,畸 形局限于蜗管及球囊,内耳部分功能存在,可以单耳或双耳

10、发病; 3.Bing-Alexander型:即蜗管型,主要表现为蜗管发育不良。可以只侵及耳蜗基底回,表 现为高频听力损失,亦可侵及蜗管全长,表现为全聋,而前庭功能可能尚正常; 4.Michel型:内耳发育畸形的最严重的疾病,内耳可完全未发育(耳蜗缺失),严重的病 例颞骨岩部亦发育不全,可伴有其他器官的畸形和智力障碍。 综合征性耳畸形除外耳、中耳和内耳畸形外,可伴有其它器官及肢体或内脏的畸形。不同 综合征表现各异,种类甚多,如伴有视网膜色素沉着的Usher 综合征,伴甲状腺肿的Pend red 综合征, 伴有内眦及泪点外移Weardenburgs 综合征及伴蓝色巩膜的Ven der Hoeve综

11、 合征等。 根据畸形的部位和严重程度内耳畸形分为以下几型(Sennaroglu 2002 分类标准) : 1. 耳蜗畸形 : 2 Michel 畸形 : 是指耳蜗和前庭结构完全缺失; 2耳蜗未发育畸形: 是指耳蜗完全缺失; 2共同腔畸形 : 有一囊腔代表耳蜗和前庭, 但未分化成耳蜗和前庭; 2不完全分隔型畸形: 囊性耳蜗前庭畸形, 无耳蜗蜗轴和筛区(耳蜗与内听 道间的区域 ) , 导致囊性的外观, 伴有一大的囊性前庭; 2耳蜗发育不全畸形: 耳蜗和前庭分化, 但未至正常大小( 耳蜗的高度小于4 m m 或耳蜗少于2. 5 回 ); 2不完全分隔型畸形: 即 Mondini 畸形 , 耳蜗包含1

12、. 5回, 有部分蜗轴 , 中 回和顶回融合构成一囊腔, 伴有扩大的前庭和扩大的前庭导水管。 2. 前庭畸形 :包括 Michel 畸形 , 共同腔畸形 , 前庭未发育 ,前庭发育不全, 前 庭扩大。 3. 半规管畸形 : 包括半规管缺失, 半规管发育不全, 半规管扩大。 4. 内听道( IAC )畸形 : 包括 IAC 缺失 , IAC狭窄 , IAC扩大 (IAC 直径 8 m m为 IAC 扩大,IAC2 mm 为 IAC 狭窄 ) 。 5. 前庭和耳蜗导水管畸形: 前庭或耳蜗导水管扩大( 目前未报道有耳蜗导水 管畸形 ) 。 内耳畸形的发生一部分和遗传因素有关,相当一部分和环境因素相关

13、。除遗传因素外, 环境因素应予以重视。除父亲因素外,准妈妈怀孕期间应特别避免辐射、药物、酒精、病 毒或细菌感染等物理和生化因素影响。 药物中毒性耳聋(简称药物性耳聋) 就是因使用某种药物或接触某些化学制剂而引起的耳聋。能够损伤人的听力的药物被 称为耳毒性药物,这些药物主要损伤内耳,从而影响耳的两大重要功能:平衡与听觉。由 耳毒性药物导致的慢性中毒,其症状以耳聋、耳鸣为主,小部分患者甚至完全丧失听力。 目前已发现了近百种耳毒性药物,其中以氨基糖甙类抗生素造成的耳聋为多,常见的有卡 那霉素、庆大霉素、链霉素、氯霉素、新霉素、红霉素等,其中新霉素毒性最大。由于这 些抗生素在使用时无需做皮试,而且价格

14、便宜,因此,在广大农村地区应用非常普遍,尤 其是对于小儿患者。此外,还有一些药物易产生耳毒性:利尿剂、抗疟疾药(如奎宁和氯 喹) 、含有重金属的制剂(如含铅、砷、汞的制剂等)、抗癌类药物、解热镇痛药(如阿司 匹林) 、治疗心律失常和高血压病的药物(如心得安、心得宁等)、某些避孕药、消毒剂(如 碘酒、洗必泰、甲醛) 。 由于耳毒性药物引起的耳聋是直接损害内耳的感觉神经细胞所致, 而人体的神经细胞一旦死亡很难再生,所以,至今尚未找到治疗此类听力障碍的方法。对 于药物中毒性耳聋,要做到及时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为了避免药物性耳聋,应积 极采取预防措施。 儿童传染性耳聋 传染性耳聋是指患了各种急、

15、慢性传染病而发生的感染神经性耳聋。由于我国卫生事 业的发展和预防工作的普及,这类耳聋虽明显减少,但防治仍然很重要。引起后天性耳聋 的常见传染病有以下几种: 流行性腮腺炎:俗称“痄腮”。儿童患了这种病后,有可能发生较严重的感染神经性耳聋, 常见的为一侧耳全聋。因为一侧耳聋,另一侧耳听力正常,难被家长及时发现,往往失去 治疗的机会。由于腮腺的位置靠近中、内耳,腮腺炎病毒可从组织间隙侵入中耳,再以圆 窗、卵圆窗侵入内耳。因此对于患腮腺炎的儿童,家长要特别注意其听力是否正常,以便 早发现,早治疗。 麻疹:麻疹病毒可直接进入血循环,再进入内耳,引起耳聋。耳聋的发病率较高,多为双 侧性感染性耳聋,约占聋哑

16、病的。有左右有残余听力。有的可发生化 脓性中耳炎。对患麻疹的患儿应注意耳部情况,发现病变及时治疗。 听神经病 听神经病( AN)是近年来逐渐为人们所认识的一种有特殊临床表现的听力损失,其诊 断处理皆有别于一般的感音神经性聋。患者一般是小儿或者青少年。 它的临床表现为: 1、患者口述双耳听不清说话声,有言语交流的困难,少数伴有耳鸣,且自幼起病, 无耳毒性药物及噪声接触史,可有耳聋家族史。 2、纯音测试及言语测试结果为轻中度感音神经性聋,有个体差异,听力图可为平坦 型,陡降型及上升型,但低频的感音神经性聋为多见。 3、 ABR测试一般无法引出五波。 4、耳声发射可为正常或轻度异常。 5、声导抗测试

17、正常。 6、中长潜伏期检查结果有明显个体差异。 7、言语识别损失大于听力损失 发病原因: 1、遗传性疾病 2、免疫性疾病 3、感染性疾病,脑膜炎、麻疹等 4、各种原因造成的缺氧 5、无明显诱因 b. 传导性聋 常见疾病 先天性外耳道闭锁 先天性外耳道闭锁是第一和第二鳃弓发育障碍引起的结构异常。 是以中耳积液及听力下降为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又称为渗出性中耳炎、非 化脓性中耳炎、粘液性中耳炎、卡他性中耳炎、鼓室积液、浆液性中耳炎、浆液粘液性 中耳炎、无菌性中耳炎。如果积液及粘稠而呈胶冻状者,又称为胶耳。在上呼吸道感染后 以耳闷胀感、听声遥远和听力减退为主要症状。由于耳痛不明显,儿童主诉不清

18、,在小儿 听力受到影响时家长才发现就诊,常常延误诊断和治疗。耳科专科检查可见鼓膜呈琥珀色 或橘黄色,亦可见气液平面或气泡,鼓膜活动度降低。分泌性中耳炎儿童多见。可造成儿 童的听力损失,影响言语语言发育,应高度警惕和及时观察治疗。对于成人单侧病变者, 应尽早明确病因,排除鼻咽部及其周围间隙的占位性肿瘤,尽早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儿童易患特点 婴幼儿易患分泌性中耳炎与婴幼儿特殊的解剖结构有关。新生儿的咽鼓管短、宽而平 直,鼻咽部的分泌物易经咽鼓管进入中耳引起炎症。分娩时难产、臀位、室息时作过人工 呼吸的新生儿,羊水常易进入中耳内。母体患妊娠中毒症、先兆子痫或产前出血者,羊水 也易进入中耳发生感

19、染引起中耳炎。新生儿哺乳不当容易逆乳,特别是取平仰卧位用奶瓶 人工哺养者,逆乳时乳汁潴积于鼻咽腔,经咽鼓管进入中耳引起中耳炎。疾病分类分 为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和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病程在一个月之内者称之为急性。病程超过三 个月,并且经多次鼓膜穿刺或鼓膜置管仍反复中耳积液,影响听力者为慢性分泌性中耳炎。 临床表现:主要为听力下降,可随体位变化而变化,轻微的耳痛,耳鸣,耳闷胀和闭 塞感,摇头可听见水声。耳科专科检查可见鼓膜内陷,呈琥珀色或色泽发暗,亦可见气液 平面或气泡,鼓膜活动度降低。 婴幼儿则表现为对周围声音反应差,抓耳,睡眠易醒,易激惹。婴儿对周围的声音没 有反应,不能将头准确地转向声源;即使患

20、儿没有主诉听力下降,家人则发现患儿漫不经 心、行为改变、对正常对话无反应、在看电视或使用听力设备时总是将声音开得很大;对 于反复发作的急性中耳炎,应警惕在发作间歇期可能持续的分泌性中耳炎;学习成绩差; 平衡能力差,不明原因的笨拙;言语语言发育迟缓。 诊断及辅助检查:根据病史及专科检查,结合鼓室导抗图和声反射、耳显微镜或内镜 检查,鼓膜穿刺或切开术等可以明确诊断。 急性中耳炎 以婴儿及幼童在冬季多发,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侵入途径有 三条,经咽鼓管、外耳道或中耳。少数病例可能导致鼓膜穿孔。有一部分可能转为分 泌物更多的慢性中耳炎,并导致失聪及耳痛。 疾病症状 突然发生的耳痛,常

21、伴有感冒或咳嗽。患者若是婴儿便会哭闹不止,并揉擦患耳 的耳垂。发热,体温可高达39 摄氏度。可能出现呕吐,或者耳道可能流软耳垢或脓 液。患耳可能听觉失灵。 应对措施 给患者脱去更多的衣服、少盖被子。用海绵蘸温水擦身降温。降低热度对婴儿及 儿童患者尤其重要。还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少量解热镇痛药以减轻不适及降低热 度。即使把体温降低,孩子也仍然哭闹不已或婴儿的囟门在不哭时凸出或明显下陷, 应及时去医院。在医生的指导下,给患者服食抗生素。以前患过中耳炎或缓议厅里受 到影响的人,应在康复后再检查。 1、给患者喝大量液体,如水、牛奶等,用以补充因发热而损失的水分; 2、小心治好伤风咳嗽,以减少因咳嗽而导

22、致中耳感染的危险。 治疗原则 1、病因治疗:控制感染病源和去除阻塞病变。 2、通畅引流、改善咽鼓管功能、清除中耳积液。 注意事项 1、飞机起飞或下降时,可吃零食,使用吞咽、软腭运动、下颌活动等动作来减 少得病机会。 2、得病后,可以做自我耳咽管吹张术,不拘时间和次数。 3、尽量多休息,保持周围环境的安静。 4、保持情绪稳定,并注意按时服药。 5、如有鼓膜损伤,则要注意保持外耳道的洁净与干燥,也可用消毒药棉松松地 堵塞在外耳道口。 6、如有鼓膜损伤者,注意淋浴、洗发时防止水液侵入。游泳是例所禁忌。 引起急性中耳炎的原因有哪些 (1) 咽鼓管咽口受压阻塞,如腺样体肥大、肥厚性鼻炎、鼻咽部肿瘤或淋巴

23、组织 增生, 鼻咽部填塞物时间过长等,均可直接堵塞咽鼓管咽口,影响咽鼓管咽口的开放。 这是引起分泌性急性中耳炎的主要原因。 (2) 头颈部放射治疗后因鼻咽部及咽鼓管粘膜肿胀,以及局部静脉及淋巴回流障 碍,致使管腔狭窄,亦可导致分泌性急性中耳炎,这也是引起分泌性急性中耳炎的一 个原因。 (3) 支配小儿咽鼓管开闭的肌肉如腭帆张肌收缩无力,影响了咽鼓管的开放功能; 加之小儿咽鼓管的软骨弹性差,当鼓室处于负压时,咽鼓管软骨段的管壁易发生塌陷。 此为小儿分泌性急性中耳炎发病率高的解剖生理学基础之一。 (4) 分泌性急性中耳炎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故可认为本病可能与细菌或病毒 感染有关。 (5) 变态反

24、应可引起咽鼓管粘膜的水肿,导致咽鼓管阻塞,造成中耳负压,引起 渗出或分泌机能亢进。 (6) 急性急性中耳炎时抗生素使用不当,如剂量不足,疗程不够,或细菌对NA 物有抗NA 性等,使炎症迁延不愈。此外,单纯依赖抗生素而忽视了鼓膜切开亦为产 生分泌性急性中耳炎的原因。 慢性中耳炎 慢性中耳炎可由急性中耳炎,咽鼓管阻塞,机械性创伤,热灼性和化学性烧伤及冲击 波创伤所致。根据穿孔类型,可分为两大类:(1)由紧张部良性的中央性穿孔,和(2) 由较危险的鼓膜紧张部边缘性或松弛部的上鼓室穿孔所引起。 病因症状 中耳炎,俗称“烂耳朵”,是鼓室粘膜的炎症。病菌进入鼓室,当抵抗力减弱或 细菌毒素增强时就产生炎症,

25、其表现为耳内疼痛(夜间加重)、发热、恶寒、口苦、 小便红或黄、大便秘结、听力减退等。如鼓膜穿孔,耳内会流出脓液,疼痛会减轻, 并常与慢性乳突炎同时存在。急性期治疗不彻底,会转变为慢性中耳炎,随体质、气 候变化、 耳内会经常性流脓液,时多时少,迁延多年。 中医将本病称为“耳脓”、“耳 疳”,认为是因肝胆湿热(火)邪气盛行引起。慢性中耳炎常见有慢性化脓性中耳 炎。慢性化脓性中耳 炎俗称“臭耳底子”,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未能及时治愈,拖延六周以上者即为慢性化 脓性中耳炎。主要有流脓、耳鸣、耳痛、头痛、头晕等。 1、耳流脓:是本病的主要常见症状。可为粘液、粘脓或纯脓性。非危险型流脓 较稀薄,无臭味。危险型

26、流脓虽不多,但较稠,多为纯脓性,并伴有异臭味。 2、耳聋:轻重不一,因多是单耳发病,易被忽视。此种耳聋,多与病性的进展 成正比,即病变较重,耳聋也加重。一般为传导性聋。 3、除上述症外,如有眩晕、呕吐、面瘫、剧烈头痛、寒战、高热等症状出现, 证明已有并发症发生,应立即去医院就诊。 慢性中耳感染通常是由于在儿童期患耳部感染未加治疗的结果。这种感染或者是 从来没有完全排除,造成感染的某些有机体仍然残留在耳内;或者是感染难以完全排 除,留下一个容易受感染的部位。慢性感染会不断产生脓液,最后在鼓膜上造成穿孔, 经常会使中耳的小骨受到损伤或遭到破坏。还有另一种类似的慢性中耳炎叫胆脂瘤, 可导致面部麻痹,

27、甚至可使脑部感染。 应对措施 去医院就医,医生会把发病耳部清洗干净,给患者服用抗菌药物(药片或滴剂)。 这种治疗法是为了 减少感染,使耳部干燥,防止耳中的分泌物残留,前后为时三个月。医生可能会 用检耳镜检查你的耳部,对头部做X 光照像,以确定感染是否已扩散到了乳突区。此 时医生才能决定,你是否需要接受乳突切除手术。 预防慢性中耳炎 1、洗澡或游泳时耳朵内如果进水,可能容易滋生细菌,若已进水时,可以用棉 棒清洁,但深度不要太深。 2、曾经发生过中耳炎的人,容易再度复发,自己要避免感冒,一旦感染到感冒 或中耳炎,应找合格医生治疗。 3、家中如果有人抽烟、擦油漆或点香时,应该保持空气流通,这样可防止

28、上呼 吸道黏膜受到刺激而引起肿胀。 4、要保持耳部干燥、清洁,用棉花棒将耳中分泌物擦掉。 5、要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按时作息,保证睡眠;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 积极预防和治疗上呼吸道感染。 6、老人住房应通风透光,保持空气洁净及适宜的温度湿度。饮食上注意营养, 常吃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要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服,预防感冒。 7、擤鼻方法要正确,不能强力擤鼻和随便冲洗鼻腔,不能同时压闭两侧鼻孔, 应交叉单侧擤鼻涕,防止鼻涕进入中耳。 8、得了中耳炎应及早到医院接受正确治疗,防止转化为慢性中耳炎。 9、感冒后应当注意擤鼻的方法,即用手指压住一侧鼻孔,稍用力向外吹气,对 侧鼻孔的鼻涕即可擤出。一侧擤

29、完,再擤另一侧。或者将手帕、卫生纸放在鼻前方, 不压鼻孔,用手轻轻扶放在鼻两侧,只是用力由鼻孔向外吹气,将鼻涕擤在卫生纸或 手帕中。 外耳道炎 细菌感染所引起的外耳道弥漫性炎症。外耳道炎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局限性外耳 道炎,又称外耳道炎疖(furuncleofextrnalauditorycanal) ;另一类为外耳道皮肤的弥 漫性炎症,又称弥漫性 生理挖耳或异物损伤,药物刺激, 化脓性中耳炎的脓液或游泳、洗澡等水液浸渍。 引起外耳道皮肤角质层肿胀,阻塞毛囊、有利细菌生长易致本病,常常致病菌为金黄 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等。 外耳道疖时耳痛剧烈,张口咀嚼时加重,并可放射击至同侧头

30、部;弥漫性外耳道 炎急性者表现为耳痛,可流出分泌物。要预防外耳道炎必须注意纠正挖耳习惯,游泳、 洗头时污水入耳后应及时拭净,及时清除或取出外耳道耵聍或异物。总之,保持外耳 道干燥、避免损伤、最为重要。 临床表现 外耳道疖时耳痛剧烈,张口咀嚼时加重,并可放射击至同侧头部。多感全身不适, 体温或可微升。当肿胀严重堵塞外耳道时,可有耳鸣及吸力减退。检查有耳廓牵引痛 及耳屏压痛,外耳道软骨部皮肤有局限性红肿。红肿成熟破溃后,外耳道内积脓流出 耳外,此时耳痛减轻。 外耳道后壁疖肿严重者可使耳后沟及乳突区红肿,应注意与急性乳突炎鉴别。急 性乳突炎者多有急性或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史,发热较明显,无耳廓牵拉痛,

31、而有乳 突部压痛;有鼓膜穿孔或鼓膜明显充血,脓液较多;X 线乳突摄片示乳突气房混浊或 有骨质破坏。弥漫性外耳道炎急性者表现为耳痛,可流出分泌物。检查亦有耳廓牵拉 痛及耳屏压痛,外耳道皮肤弥漫性红肿,外耳道壁上可积聚分泌物,外耳道腔变窄, 耳周淋巴结肿痛。慢性者耳发痒,少量渗出物。外耳道皮肤增厚、皲裂、脱屑,分泌 物积存,甚至可造成外耳道狭窄。 病理体征 外耳道灼热、发痒、疼痛、呈弥漫性充血、肿胀、表皮糜烂先为浆液性分泌物, 继而变为浆液性或脓性分泌物,皮肤肿胀较甚者,可引起外耳道狭窄或闭塞。 遮蔽鼓膜,产生传导性耳聋及耳鸣,严重时会影响听力,出现暂时的失聪现象。 由于分泌无刺激,屏间切迹或耳垂

32、亦可受累。重者耳周淋巴结肿大、有压并可出现全 身发热。不适等症状。 迁延为慢性者,主要为耳部不适和痒感,常有少量分泌物,听力稍减退,外耳道 皮肤充血或增厚,覆有痂皮、少量脓液或碎屑。有时揭去痂皮可致出血,鼓膜可浑浊、 增厚,标志不清,或因鼓膜上皮受损,其表面有少量肉芽形成。分泌物和耳道内多伴 有恶臭。 疾病治疗 1局部治疗: (1) 棉栓子或纱条浸泡有效药物,如1%酚甘油、 8%醋酸铝等,塞进外耳道内。 (2)在耳镜或手术显微镜下用 3% 双氧水清洗耳道脓液和皮屑,尤其注意耳道深部的前 隐窝。 (3)局部滴用抗生意可能引起刺激反应,宜与氢化可的松联合使用。如新霉素、庆大霉 素与氢化可的松油膏合

33、用。 (4)炉甘石洗剂可以止痒,1% 酚甘油也有止痒作用。 (5)怀疑与过敏有关时,可将氢化可的松滴入耳道。 2全身治疗: (1)严重病例可全身使用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2)耳痛剧烈者可酌倩使用镇静止痛剂。 疾病预防 注意纠正挖耳习惯,游泳、洗头时污水入耳后应及时拭净,及时清除或取出外耳 道耵聍或异物。总之,保持外耳道干燥、避免损伤、最为重要。 贴士 1、未病时就注意卫生,尤其是儿童。凡有化脓性中耳炎、耳疖肿、婴儿湿疹者, 更应格外注意局部的干净与干燥,保持耳及其周围清洁,并要注意不要乱掏耳朵。 2、既病之后,切忌水洗。如其污秽或痂皮堆积,可先用植物油涂擦,待其疏松 之后,再用纱布或消毒过

34、的软纸轻轻擦净。实在必须洗涤者,用苦参汤。 3、按时更换外用药,按时进服内服药。 4、痒时忌搔抓,必要时泡些食盐水,滴在痒处。其浓度以能达到止痒为标准。如 是小儿要防止他乱抓搔擦。 5、患病期间,忌酒类、辛辣食品(如大葱、大蒜、韭菜、辣椒、胡椒、芥菜、雪里 红、姜、咖喱) 、腥物、淡水产品、海鲜。 6、洗澡、理发、浴身,注意防止污水入内,在洗头、游泳之前可以用特制的橡 皮塞或干净的棉球堵塞外耳道。 7、患病之后禁止游泳。 8、忌一切海味鲜发物、榨菜、芥菜、雪里红等食物。 c.混合性耳聋 常见疾病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是指中耳粘膜、骨膜或深达骨质的慢性化脓性炎症。本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常以耳 内间断或持续性流脓、鼓膜穿孔、听力下降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时可引起颅内、颅外的 并发症。 主要症状:耳部流脓,听力下降,耳鸣,眩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