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参考资料泉州境主神.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359573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1.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闽南参考资料泉州境主神.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闽南参考资料泉州境主神.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闽南参考资料泉州境主神.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闽南参考资料泉州境主神.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闽南参考资料泉州境主神.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闽南参考资料泉州境主神.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闽南参考资料泉州境主神.pdf(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 境主神 旧时每一村落、街道都奉祀一特定神祇,作为本境内的保护神,俗称境主、社公等,也 有称大王者。一般建一小庙,内置境主神,往往还有马夫、皂隶等土偶。 泉州的境主神最富特色。旧时泉州城分36 铺 94 境,每境都有小宫庙供奉境主,宫庙星 罗棋布,各路神仙应有尽有,列表如下: 表 5-1 泉州城旧时所供境主神一览表 境名宫庙名主神境名宫庙名主神 中和境粜籴庙护国圣王桂香境桂花宫紫微星君 壶中境壶中宫关帝紫云境紫云宫吴大帝 妙华境妙华宫赵天君五显境五显宫五显灵官 行春境行春宫广平尊王甲第境甲第宫保生大帝 广灵境广灵宫万仙妃联魁境联魁宫相公爷 通天境通天宫张巡、许远定应境定应宫魁星 忠义境忠义宫

2、关帝妙因境妙因宫保生大帝 圣公境圣公宫昭福侯应魁境应魁宫福佑帝君 通源境通源宫赵天君奉圣境奉圣宫关帝、相公爷 二郎境二郎庙二郎神进贤境进贤宫三官大帝 执节境执节宫相公爷风春境风春宫赵天君 芦荻境芦荻庙五文昌夫子凤阁境凤阁宫相公爷 五魁境五魁宫相公爷南岳境南岳宫赵天君 三朝境三朝宫玄天上帝宏博境宏博宫相公爷 古榕境古榕宫赵天君高桂境高桂宫相公爷 奇仕境奇仕宫临水夫人、 * 桂坛境桂坛宫保生大帝 华仕境华仕宫保生大帝太泉涧境溥泉宫哪吒、太乙真人 文兴境文兴宫文武尊王后城境后城宫杨家侯 会通境会通宫广平尊王百源境百源宫朱王爷 文胜境文胜宫相公爷龙宫境龙宫庙龙王 忠堡境忠堡宫相公爷凤池境凤池宫相公爷

3、白水营境乌墩白水营宫福佑帝君玉霄境玉霄宫平天圣母 熙春境熙春宫赵天君上帝境上帝宫玄天上帝 通天境通天宫张真君奏魁境奏魁宫郑大帝 崇阳境广平宫广平尊王龙会境龙会宫相公爷 灵慈境灵慈宫妈祖希夷境舍人宫舍人公 文胜境文胜宫文武尊王小希夷境元帅庙杨六郎 佑圣境佑圣宫杨大帝孝悌境孝悌宫伍子胥 2 仕公境崇正宫杨五郎约所境约所关帝庙关帝 水仙境水仙宫文昌、观音彩华境彩华宫文武尊王 蓝桥境蓝桥宫昭国公巷口公境池王府池王爷 真济境真济宫赵天君河岭境河岭宫伍大帝 惠存境辅德宫英烈侯北山境北山宫保生大帝 浦西境浦西宫英烈侯孝友境孝友宫伍大帝 二堡境浦东宫吴大帝仁凤境仁凤宫相公爷 三堡境通津宫文武尊王正顺境正顺宫金

4、元师 四堡境永湖宫晏爷东禅境东头宫相公爷 五堡境紫江宫武德英侯聚宝境聚宝宫文昌帝君 上乘境上乘宫保生大帝青龙境青龙宫保生大帝 生韩境生韩庙秦大帝后山境后山宫四王府 联犀境联犀宫英烈侯三仙坛境山川坛宫相公爷 白境白庙北郡王黄甲街境接官观音宫观音 重要的神祇有 关羽、岳飞、文武尊王(张巡、许远)、妈祖(林默娘) 、吴真人(吴夲) 、萧 阿爷公(萧望之) 、田都元帅(雷海清) 、广泽尊王(郭忠福) 、苏夫人姑(苏六娘)等,还 有种类繁多的古代王爷公神祇等等。此外, 还有各种挡境神,形形色色的神庙遍布泉州城乡 各个角落。 “ 迎神 ” 的種類最多,最著的有“ 進香 ” 、 “ 拈香 ” 、“ 謁祖 ”

5、 。 1、真武庙管委会,1995 年成立。现管委会成员有十二人(包括一名文物管理员),管委 会成立后即着手建章立制。每月有例会。 管委会成员可就寺庙管理问题提出批评意见与建议。 2、法石文兴宫管理组,成立于2003 年。成员九人,管理范围包括文兴宫(祀保生大帝)、 文兴三王府宫以及文兴古渡。管理组与文物保护组二块牌子一套班子,现正向鲤城区民宗局 申请成立管委会。文物保护组己于2003 年报市文物局批准备案。 3、法石长春妈祖宫,成立文物保护管理组负责管理,成员8 人。 4、法石美山妈祖宫,该宫比较特别,对外成立15 人的文物保护管理组,对内则成立7 人的董事会负责寺庙工作。两个机构于2000

6、年同时成立。该宫的管理保护工作主要由文物 保护组承担。 5、县后街白耇庙,成立理事会,成员原来有15 名,现尚有8 名。 6、南门浯江天王府宫,成立理事会,成员5 人。纯民间自发组织管理性质。 7、南门富美宫,董事会成立于1987 年,已历三届,现有成员9 人,不久前新成立了由3 人组成的监事会。该宫组织机构较为健全。 8、青龙巷慈济宫,理事会成立于1988 年,成员9 人,纯民间组织管理性质。 9、水门巷南薰门三义庙,管理会筹建组成立于1998 年,属民间自发组织管理性质。 保生大帝,又称吴真人、花桥公,俗名吴本( 979-1036 年) ,北宋泉州同安白礁(今属漳州 市所辖)人,生前为一位

7、医术高明、医德高尚的名医,去世后被闽南人尊奉为医神,在泉州 各县都有吴真人宫庙,不少地方还把吴真人奉为境主。 3 由于妈祖和吴真人与泉州均有地缘之亲,且被认为能显灵庇护泉州人,故泉州至今还流传着 许多关于妈祖、吴真人的神话传说,民谚中也有“ 三月十五(吴真人生日)风吹头巾,三月 甘二(妈祖生日) 雨浇花粉 ” 之说。 泉州崇拜的地方性俗神甚多,除保生大帝、 天后妈祖 外, 还有惠安的 青山王(张悃) 、永春的 乐山王(即九日山的通远王,原为乐山隐士),安溪的 清水祖师(陈普足) 、晋江的 对山夫人(苏六娘) ,等等。 据日据时台湾总督府文教局社会课所存的1929 年社寺台帐所列神庙,排在前十位

8、的神 明中,即有四尊与泉州有关:王爷(泉郡富美宫为王爷总庙)、天上圣母(即天后妈祖)、保 生大帝,清水祖师。 据民间传说:上天玉皇大帝见两人忠诚可靠,就封他们为文武安王,“代天巡狩” 、 “奖善罚 恶” 。泉州原来的富美宫,古时最早先是供奉文、武尊王张巡与许远作境主的,后来富美宫 才改为 泉州王爷府的总部,奉 萧阿爷萧太傅为总部王爷首领,由于萧太傅生前作过皇帝的 老师, 又当过汉朝的宰相,地位比许远和张巡高,玉皇大帝只好让许远与张巡让位,作王爷 府总部的配祀之神,许远与张巡也由“境主”晋升为“都主”,其中 武安王许远作 晋江三十 八都都主,供奉于泉州城东塘西村院的“飞炉庙”内。后来该庙被一帮恶

9、道士把持,尽干坏 事,武安王许远把他们的罪恶行径上奏玉皇,促使“飞炉庙”的一帮恶道士被剿灭。武安王 许远的三十八都都主府改叫“万安庙”,继续“代天巡狩” 、 “奖善罚恶”接受民众的供奉。 富美古渡的富美宫,奉祀的是 阿爷公 。阿爷公是萧望之, 汉朝的三朝元老,官做到太子太傅, 就是太子的先生,又担任过宰相,位极人臣,是一个好官、清官,忠直正派,敢和权贵奸臣 斗争, 威望很高, 是历史上有名的贤臣、忠臣。阿爷宫有二十四王爷,所以富美宫也叫“ 泉 郡王爷行宫 ” , 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祭拜灶君称为“ 送神 ” ,到正月初四,又复请灶君回位,称为“ 接神 ” , 又是一番祭敬。 闽南清明习俗 -民间

10、扫墓约定俗成以清明节前、节后各10 天为扫墓期。 东海法石一带的村庄奉祀王爷的庙宇特别多。法石村有十四座寺庙,海印寺为佛教,真武 行宫为道教,其余的十二座:文兴宫、坂头宫、妈祖宫、龙王殿、王爷宫、王爷馆、四王 府、武安王府等等皆为民间信仰的殿堂,王爷馆又居多。 东海镇有 法石村、大坪村、后亭村、云山村、宝山村、北星村、后厝村、后埔村、东梅 村、金崎村、寻埔村、云谷村计十二个自然村落,宫庙寺院有69 座,佛教寺院6 座,道教 真武庙 1 座,余者62 座都是民间多神信仰的庙宇,奉祀文武尊王、萧太傅、四王府等王爷 馆宫有 42 座。其余的不外是关帝庙、元帅庙(相公爷)、妈祖、保生大帝、圣王公宫等。

11、 东海乡法石一带奉祀王爷神的目的是为了祈求禳灾驱瘟、防盗灭匪、 保境安民、 发家致富。 所以法石村民视王爷也是保护神,甚至是驱除瘟神厉鬼的正神。 法石村所崇奉的王爷神,与闽台地区的王爷神几乎相同,都是文武尊王(张巡、许远), 唐安史之乱时誓死保国爱民,最后以身殉职。王爷亦称“王公” 、 “大人公”、 “阿爷公”、或 “大哥公” 。王爷尊为“代天巡狩”,视察民间善恶。明清以来,法石王爷信仰随先民足迹 传播东南亚和台湾各地,现在台湾的王爷宫庙到处都是,据说大部分随泉、漳二府的先民带 去,部分因放王船漂抵台湾的,由法石传播出去的也不少。 法石 坂头王爷馆祀武安王,美山 王爷馆祀萧望之太傅,文兴宫祀文

12、武尊王,文兴王爷馆 祀王爷 ,石头街中 王爷宫祀雷、萧、殷三王爷,长埕 王爷宫祀四王府,锦井王公宫和大坪 王爷馆祀王爷,后渚王爷宫祀七王爷 ,院前、圣墓、洋店王爷宫祀江王爷和文武尊王等, 顶厝祀 柳、朱王爷 ,后埔下堡宫 ,祀江大巡,林边宫祀文武尊王,东梅、梅里宫奉祀王爷 , 石壁宫祀 王公 ,金崎村祀 王爷 总之东海法石一带的村庄神庙大部分都奉祀王爷神。 4 东海乡村民如何敬奉王爷神明呢?每个宫庙每尊王爷都有一个圣诞日(称佛生日),如果 一殿奉祀四尊王爷的,经常是取其中一尊诞辰日举行庆典,村民经常是每人出一盘(干)鲜 海产或牲肉,全村揍上二、三十盘的筵席敬奉。晚上南音清唱,或放映一场电影。随

13、着社会 经济的好转,进而神诞演戏。庆典之外,日常村民不论做生意、建房屋、诉讼、甚至儿女婚 事,不论大小事都求之王公或王爷,日常家中遇到寿庆也备些牲礼到庙敬奉,总之,东海一 带村民把王公、王爷视为境主、福神看待。 万安飞炉庙武安尊王神像 境主尊神、邱府王爺、田都元帥、保生大帝、粱、蘇、秦、蔡府王爺等 5 由左而右:八爺(范將軍 )、境主公、七爺(謝將軍 ) 闽南晋江东石镇特有的六姓王爷诞辰白沙的六姓王爷庙宇 殿内供有神位,但不像一般宗教有巨大塑像。两边一黑一白为黑白无常。 六姓王爷殿后为六姓夫人妈殿。 /itinerarywri/1199646.html 苏夫人姑庙苏夫人庙:在鲤城区江南镇常春村

14、村南的紫帽山麓。明正统六年(1441 年)垒 石为庙,奉祀明代泉州民间传奇式女神苏夫人姑(苏六娘)配祀三夫人妈、月娘妈。明成化 六年( 1470 年)敕封为 “ 护国卫生夫人 ” 地方官遂依制建庙,明万历年间(1573-1620 年)朝 廷加封为 “ 衍圣崇福夫人 ” 。 如富美宫中所供奉的27 尊王爷,该宫配祀的王爷神中,有抗金英雄岳飞、铁面清官包拯、 药王扁鹊等千古传颂的历史名人。值得注意的是,泉州民间有句俗语为“ 王爷不入永春” 。 奉祀青帝(即东岳大帝) 、五岳大帝、地藏王、十殿冥王、七娘夫人、织女、陈金李三夫人、 痘疹娘娘、冥司百职,檀樾祠奉祀张汝锡。 主神是江、张、倪三府王爷,庙里

15、有对古联,上联是:祖衍泉州东岳乡,不知现在泉州东岳 6 这边还有没有奉祀江、张、倪三府王爷的庙宇 广泽尊王、法主公、上帝公、郭圣王、玄天上帝青龙宫内所奉祀的神祗是保生大帝。泉州人 称保生大帝为花桥公、大道公、吴真人。祗 郭忠福( 923938) ,祖籍 安溪 ,后迁居 诗山 郭山。有时主人家给忠福一点吃的,他必留着 带回来与母亲共尝。后晋天福二年(938)八月二十二日,忠福牵牛上凤山放牧,自己攀上 绝顶,坐于古藤上玩。或者因饥馁过度,竟自溘然长逝,时年仅16 岁。乡人嘉其孝、怜其 殇,于其坐化处筑祠祀之。后其孝行闻于官,历代交迭奏请加封,奉为神。自宋绍兴间敕封 “ 威镇广泽候 ” 、建威镇庙寺

16、, 至清同治九年, 累封至 “ 威镇忠应孚惠威武英烈保安广泽尊王” 。 分炉至闽台港澳及南洋各地,至今香火犹盛,是泉州 一带重要的道教神祗。 马巷古镇有一座池府开基祖庙 元威殿,瓦顶砖木结构,分前后两殿,雕梁画栋,石雕传 神,极尽之精巧。进得殿堂,昏暗的光线中,一尊黑脸王爷的塑像正中而坐,姿势威猛,让 人不禁肃然起敬。尊神为“ 池府王爷 ” ,本名池然,南京人,明天启六年文科举人,后弃文从 武,万历三年夺得武进士,钦命任漳州府道台,为官清正。相传,池然赴任途中,歇于内厝 小盈岭的一间土地庙,路遇欲往漳州地区播布瘟疫的玉帝使者,毅然决定舍己一身,拯救万 民劫难,于是设计抢过瘟疫药吞服,并恳请二位

17、天神向玉帝求情,随后毒发身亡。玉帝感其 大德,遂下旨敕封他为“ 代天巡狩王爷” ,后加封为总巡王、总制,统管马巷一带的神灵。受 封后, 池然托梦于马巷五甲尾乡绅耆老,并在预定时刻在乌甜脚的水井中现出本像,马巷人 因此于五谷市建庙以祀之,并在明天启年间迁建今址。自明迄今,元威殿威灵显赫,香火鼎 盛,名闻遐迩,一年四季,谒拜者成群结队,络绎不绝,特别是每年池王寿诞日,更是人山 人海, 盛况空前。 明末清初, 郑成功收复台湾,池府王爷信仰也随之传到台湾,三百余年来, 已传遍台湾及东南亚各地,传炉分坛达三百六十余处之多。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台湾及海 外的进香团络绎不绝,元威殿逐渐成为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

18、重要基地。池王爷是国内外善 信最虔诚奉敬的民俗神祗之一。池王爷的文化也广为传播,深入人心,受到各地善信朝拜。 关于池王爷的龙威殿、元威殿、全威殿的历史渊源另有一种说法。据后边村李氏族谱记 载:该村 (现属马巷镇后滨村)开发于明初,原住郑、 刘、李三姓。 明万历年间郑达、刘尽、 李了三人和睦相处,亲如手足。 他们合伙经商于泉州厦门之间。有一次途经小盈岭,因旅途 劳顿, 加上被西北雨淋得象落汤鸡。他们在路边一巨石下小憩,旋而呼呼入睡,朦胧中见一 黑面将军喝令他们赶快离开此地。他们吃惊一醒,三人所梦略同, 立即起身离开。他们刚一 离开,巨石立倾。他们感于黑面将军指点救命之恩,即引回后边村垒三块石头供

19、神位奉敬。 后来逐渐发展到全村善信都来问卜祈求平安。当时尚不知黑面将军的名讳及所化身的佛名, 直到内官村陈于庭道破原委以后始知黑面将军就是池王爷。因此他们于万历十三年(1586 年)鸠资建 “ 龙威殿 ” 。后该村因风水之故,郑氏一部分迁入郑坂村,一部分迁入马巷五甲尾, 刘氏则迁到马巷刘厝甲。他们约定分居后,郑氏在马巷建“ 元威殿 ” ,刘氏在刘厝甲建“ 全威 殿” 。因此也就有了三个殿。 法石文兴宫奉祀雷万春、肖望之、温琼、薛、李、康、朱七府千岁。坂头王爷宫,奉祀七府 千岁,美山王爷宫,奉祀四府千岁,长春王爷宫,奉祀四府千岁。 属于宗教范畴的民间信仰中,第一类是法力无边的“万能神”,如玉皇大

20、帝、妈祖、 观音菩萨;第二类是分掌神,如读书人祭孔子、文昌帝君;医生祭保生大帝、华佗仙师、 瘟神王爷;药师祭神农大帝;农民祭五谷仙帝;理发师祭吕洞滨;木匠和一些手工业者祭 巧圣先师(鲁班);商人祭财神爷、关帝;百姓祭灶神;想长寿祭南极星君;想生子拜注 生娘娘、送子观音;孕妇祭临水夫人,天旱拜龙王爷;第三类是城隍爷,以及天神、土地 公公、地狱神、青山王、三平祖师、广泽尊王、圣王;此外还有各种自然界内的动植物崇 7 拜。有人统计,台湾民间信仰的各类神灵多达300 余家,差不多把大陆各地的神灵都搬到 台湾。 宗教在台湾是最大的社会活动。在台湾平均不到2000 人就有一座庙,每2 人中有一 个信徒,一

21、个信徒往往还同时信奉好几家神灵,台湾真可谓是“三步一小庙,五步一大庙”, “庙比学校多”,可见宗教已经成为台湾民众不可缺少的精神支柱。 法主公, 俗姓张, 名慈观, 或作自观 (1139-1183),祖籍福建永福县 (今永泰县) 。 少年时拜师学道,相传其法术高明,游历福建各地,为民祈雨、除妖、治病,其神话故事 在福建广为流传。 闽台二地的佛教俗神中,香火较盛者当数清水祖师和三平祖师,二尊神灵皆由高僧 神化而成。 6 、开漳圣王 开漳圣王,又称陈圣王、威惠圣王,即唐朝开设漳州的首任刺史陈元光(657-711)。他 招集散亡,开辟荆棘,营农积粟,通商惠工,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遇难殉职后,百姓

22、 尊为神明。 清代,开漳圣王信仰随漳州移民传入台湾。台湾开漳圣王庙宇多集中在北部,主 要从漳州的北庙、漳浦的西庙和云霄的威惠庙分香,其建筑风格也与漳州的庙宇相仿。 7 、 广泽尊王 广泽尊王 ,又称郭圣王,俗称圣王公,姓郭,名忠福(923-938),福建南安诗山人。本为 五代时一牧童,生而神异,以孝闻名。十六岁时,牵牛登山,坐古藤而逝,乡人立庙祀之。 清初,广泽尊王信仰随泉州移民传入台湾。台湾广泽尊王庙均以南安诗山的凤山寺为祖庙。 8 、 临水夫人 临水夫人,俗姓陈,名靖姑(767-790),唐代福州下渡人,嫁至古田县临水乡。时福州 大旱,靖姑脱胎祈雨,不幸身亡,临终发誓死后做保产之神,以扶胎

23、救产。乡民立庙祀之, 尊为临水夫人。清代,临水夫人信仰传入台湾,以其为保胎助产之神,妇女事之尤勤。闽台 均以古田临水宫为祖庙。 9 、王爷 王爷是闽台民间对驱瘟神灵的俗称,又称千岁、大人、王公。闽台称王爷一般都冠以姓 氏,称某府王爷或某府千岁,常见的有赵、康、温、马、肖、朱、邢、李、池、吴等百余姓。 开发之初的台湾,被称为烟瘴之地,疫疠时作,故信奉王爷的非常普遍。闽南沿海祭拜王爷 的“ 王爷船 ” ,以竹篾绑扎、彩纸糊成,或以木材制作,有些王爷船随风逐浪漂至台湾,船上 的神像往往被台湾民众建庙奉祀。台湾王爷崇拜活动中的祭祀、设醮、出巡、 送王船等形式 与闽南同出一辙。 10 、 青山王 青山王

24、,又称青山公、灵安尊王,原名张悃(又作“ 梱” ),五代闽王的部将,曾率兵驻 扎惠安青山一带,御海寇有功,去世后百姓立庙祭祀,俗称青山宫,为闽台青山王祖庙。惠 安百姓移居台湾时,将青山王信仰带进台岛。 11 、三山 国 王 三山国王,原系广东省揭阳县明山、独山、巾山三山之神,闽粤客家民系普遍信仰。潮 州移民入台时, 将三山国王信仰传入台湾。后因闽、粤二籍移民混居,部分福建移民也供奉 三山国王。 科考夺魁 二) “ 迎神 ” 8 “ 迎神 ” 的種類最多,最著的有“ 進香 ” 、“ 拈香 ” 、“ 謁祖 ” 。 “ 進香 ” ,俗稱 “ 割香 ” 、“ 割火 ” ,是各鋪境抬著他們的境主或鋪主到

25、泉州城東門外的東嶽 “ 天壇 ” ,每年春夏之交五、六月舉行盛典一次。其儀式為:用一個木制的香木台(“ 木台 ” 合一字,下同) ,木台內置香爐,鋪、境主到“ 天壇 ” 後,在 “ 天壇 ” 內燒香末盛於香爐中,再 用鋪、境主的封條封了香木台外的兩小門,然後香木台在前、鋪境主在後,抬回鋪境宮。取 火後,鋪、境主和香木台要抬奉在他管轄的區域(鋪或境)遊行一周。遊行所到之處,各家 門前擺上香案表示歡迎。鋪、境主經過, 遇有香案, 要把香木台內燃著的香末分一小匙給他。 “ 拈香 ” ,是把鋪主或境主抬往城裏的元妙觀(俗稱天公觀,參見泉州寺廟?元妙觀) , 到觀內,便在那裏搖擺進退,好像向天公行禮。“

26、 拈香 ” 的時間不定,一般是鋪、境內有不幸 死亡事件發生,為祈求平安才舉行。 “ 謁祖 ” ,是把鋪主或境主抬往這些神明的故鄉去。然而,城區各鋪、境的鋪、境主,除 了少數崇奉泉州歷史上有名的忠孝節義之輩外,大部分鋪、 境主的故鄉遠在外省,有的還不 可稽考,也就無祖可謁。有的鋪、境主, 相傳其故鄉是在泉州城附近的屬邑或較遠一點的鄰 府,也有去 “ 謁祖 ” 的。如郭聖王的祖家在南安縣山頭城,吳真人的祖家在同安縣(原屬泉州 府)白礁, 臨水夫人的祖家在古田縣,觀音大士的祖家在浙江的南海,這些神明都有謁祖過 的,一般三數年舉行一次。 在“ 進香 ” 、“ 拈香 ” 、“ 謁祖 ” 時,如果 “ 迎

27、神 ” 的菩薩不是普遍奉祀的,只是在某鋪境範圍 內信仰, 那麼, 出行時縱使偶然越境侵界,發生 “ 洗鋪尾 ” ,立馬會導致東西佛械鬥。至於 “ 迎 神” 的菩薩如果是東西佛均普遍奉祀的,如關聖、郭聖王、吳真人、臨水夫人、觀音大士等, 則無所謂東西佛了。 清末 ?吳增泉俗激刺篇?上香山云:“ 東佛去取火,西佛去接香,旗鼓各相當。最怕 相逢狹路旁,狹路相逢不相讓,流差驀地相打仗。打仗打死人,石片彈子飛如塵。東家婦, 西家叟, 茫茫喪家狗, 孩子倒繃走, 神魂驚去十無九。後年五六月之間,怪汝又去上香山。” 陳盛明注: “ 上香山是引起械鬥的一個重要原因。把本境的菩薩抬到另一處有名的佛廟, 將那邊的

28、香火取點迎接回來(取火或接香),對立雙方(東、西佛)的隊伍,半途碰著了各 不相讓路,就觸發了械鬥,丟石開槍,把路人嚇得驚慌失措,錯把孩子倒翻綁著急跑。而那 些主持迎神的人(多為流差之輩),則惟恐不爭不鬥,失去了謀利的機會,於是下一年又再 鼓動上香山。 ” (三) “ 接香 ” 如鋪境民眾認為鋪、境主的“ 神” 已經退了,就要發起鳩集公款來“ 關佛 ” (“ 關佛 ” 是泉州 方言, “ 招致已退之神複來” 的意思)。鋪境 “ 關佛 ” 時,同派的鋪、境要抬出他們的鋪、境主 或鋪、境主的代表(鋪、境宮中奉祀的,除鋪、境主之外,往往還有別的神明,這些神明可 充作鋪、境主的代表) ,前往 “ 關佛

29、” 的鋪、境去頂替那已退之神,招致回復,稱“ 接香 ” 或“ 導 神” 。 9 “ 接香 ” 儀式,是把已退“ 神 ” 的鋪、境主用繩子懸在屋樑下,先後把別鋪、境的神明陸續 抬到跟前,往返快跑幾次。 “ 關佛 ” 要一連三天。 此三天中, 同派或不同派但有感情的鋪、境,天天都要抬他們的鋪、 境主或鋪、境主的代表來“ 接香 ” 。有時因次序先後的爭執,或快跑時互相擁擠,都會起衝突 而引起械鬥。 “ 接香 ” 在城區各鋪境是常有的事,有時一年之中,“ 關佛 ” 的鋪境就有四、五個 之多,因此極易肇生事端。 (四) “ 鎮符 ” 泉州部分佛教信眾把鋪境看得非常神聖,在他們的區域內,每年春季都要舉行“

30、 放兵 ” , 冬季 “ 收兵 ” 。 其意思,以為鋪境主坐鎮鋪境,手下自然有許多神兵神將,往往每屆春天便扶乩請示, 擇定日子, 曉喻鋪境內的弟子們,家家戶戶遵照鋪境主指定的日子,備辦蔬饌在各家門前供 奉,俗稱 “ 犒將 ” 。黃昏時,抬了鋪境主出來在鋪境內巡行“ 放兵 ” 。巡行時,要由鋪境主出幾 道符在鋪境邊界的壁上張貼,稱“ 鎮符 ” 。“ 收兵 ” 是在冬天年底,犒將、巡行、鎮符的儀式同 “ 放兵 ” 。 “ 鎮符 ” 最易惹起東西佛械鬥。因為一班無業民眾, 往往在鎮符時故意侵過別鋪境的邊界, 以表示他們對外的威風。鋪境的界址,既無明顯標記,於是雙方爭執起來,各不相讓,而動 起械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