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选考访谈类题及答案.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360368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49.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选考访谈类题及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考语文选考访谈类题及答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考语文选考访谈类题及答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考语文选考访谈类题及答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考语文选考访谈类题及答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选考访谈类题及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选考访谈类题及答案.pdf(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 实用类文本阅读访谈 一、陈以胜:培养创新型人才重在“长板效应” 陈以胜, 1972 年出生于重庆, 1993 年大学毕业后到广州创业。历任广州新太信息产业 公司运营总监、 滚石移动中国区助理总经理、亿友网副总裁。 现任北京上有阳光信息技术有 限公司总裁。 前一段时间,所有高校、职校的毕业生都忙于应聘,有些人参加了很多面试,但至今没 有找到理想的工作。近日,就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学生应聘时的注意事项等问题,记者走访 了北京上有阳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裁陈以胜。 “有些毕业生连父母的工作、生日都说得含含糊糊,这样的孩子有可能不太注重感恩。” 记者: 作为企业负责人,您在招聘时最注重的是什么? 陈以

2、胜 :以我个人而言,招聘时一看品德,二看悟性,三看经验,四看学历。 记者 :为什么把学历放在最后一位呢? 陈以胜 :从多年的用人经历来看,正规高校特别是名校对口专业的毕业生聘来就能用, 但并不好用。 他们在工作中不会出现大的失误,但思考问题往往局限于书本上学的内容,创 造性不突出。 所以有时候我们宁肯招聘中专生和职高生,只要觉得这个学生有潜力、有悟性, 就会培养他。这样由企业自己培养出来的人才一是实用,二是忠诚度高。 记者 :品德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在短短的面试中能考查出来吗? 陈以胜 :这个确实有一定难度。不过, 一些不起眼的小事从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一个 人的品质。 比如面试的时候我喜欢和应

3、聘者拉拉家常,问问他父母的情况。有些毕业生连父 母的工作、生日都说得含含糊糊,这样的孩子有可能不太注重感恩。 “我提倡的是长板效应,就是说,一定要找到一个人最突出的优势,然后把他安排到最 能发挥优势的岗位上去。” 记者: 那些应聘失败的毕业生最大的问题在什么地方? 2 陈以胜: 在面试中被我们淘汰的毕业生,最主要的问题是缺乏个性和特长。我经常问应 聘者一个问题:“在你成长的过程中,你身边的人表扬你最多的是哪个方面?”这么一个简单 的问题, 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应聘者答不出。这就说明他在个性上没有突出的特点,我们就很 难判断应该安排他到哪个部门工作。 有些企业强调“短板效应”,认为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

4、取决于木桶中最短的一块木板。因 此,他们很重视发现员工的缺点。而我提倡的是“长板效应”,就是说,一定要找到一个人最 突出的优势, 然后把他安排到最能发挥优势的岗位上去。至于他所欠缺的素质,可以通过企 业培训来弥补。 记者: 您能举例说明这种“长板效应”吗? 陈以胜 :有一次在招聘中,一个女孩来应聘客户服务主管。通过交谈,我发现她有很强 的洞察力,沟通和应变能力也不错。于是,我建议她担任销售人员。她当时很迷惑地问我: “销售就是卖东西吗?”这说明她对销售部门一点也不了解。但这不重要,洞察、沟通、应变 是一个优秀销售人员最可贵的素质,而这些素质她恰恰都具备。只要有了合适的“长板”,专 业知识可以在

5、实践中培养。一年以后,这个女孩果然成了我们公司业绩最好的销售人员。 “我个人不太喜欢那种从不犯错误的员工,不犯错误,说明他在稳妥地沿用旧的工作方式。” 记者 :您对初踏社会的毕业生有什么建议呢? 陈以胜: 您知道在企业里什么样的员工最容易被提拔吗?那就是工作主动性强的员工。 这一点听起来简单,可是做起来是很不容易的。近几年我们招聘的毕业生几乎有同样的特点 大气、看问题有高度,但懒散、不屑做具体事。 我认为, 一个优秀的员工,在做基层工作的时候就要思考部门经理应该做什么,做到部 门经理就该思考总经理应该做什么。一个员工,最可宝贵的素质就是主动去发现企业的问题, 思考并提出解决之道。 这样的员工一

6、定会得到提拔。我个人不太喜欢那种从不犯错误的员工, 3 不犯错误, 说明他在稳妥地沿用旧的工作方式。我倒宁肯看见员工为探索新的工作方式而犯 些错误。在我的企业里,从没有员工因为创新中犯错误而被淘汰,相反,被淘汰的倒是那些 优柔寡断、因循惯例的员工。 语丝 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家孩子,小时候家境非常贫寒。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跟我一样 穷的孩子不要自卑,保持阳光的心态,能够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 我清楚地记得给我机会的每一个人为了供我上大学而早早辍学当保姆的姐姐、教我 计算机知识的老师、给我第一个工作机会的厂长、把我领进IT 大门的总经理我永远对 他们心存感恩。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是句很

7、害人的话。很多人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没有学会主动思 考。 一个人是应该有点爱好的。如果生活中没有一件事能点燃你的热情,让你全情投入, 那 很难想象你会以百分之百的热情投入工作。 19统观这篇访谈的思路,记者所提的问题可以归纳为哪三个方面?(4 分) 20从全文看,陈以胜认为一个优秀的员工要具备哪些条件?(5分) 21这篇访谈的记者主要采用了哪两种提问方式?请举例分析。(6 分) 19( 4 分)用人单位最看重的条件;应聘者失败的主要原因;对初入社会的毕业生 的建议。(答对一点2 分,二点3 分,三点 4 分) 20( 5 分)品德良好(答“懂得感恩”“忠诚企业”等不得分);优势突出(答“个 性

8、突出”不得分);勇于创新;工作主动(答“会犯错误”不得分)充满热情(“心 态阳光”不得分)。(答对一点1 分) 21( 6分) 采用对比式提问,如先问“招聘时最注重的是什么”,再问“应聘失败的最 大问题在什么地方”,两相对比,引导对方鲜明地阐述自己的观点。采用追问 ,如“为 什么把学历放在最后一位”,使访谈得以深入展开。(提问方式各1 分,具体举例各1 分, 效果分析各1 分) 二、 、令人叹为观止的原创能力,如老子、庄子、朱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黑格尔、 4 达尔文、弗洛伊德、爱因斯坦、胡塞尔、海德格尔这样的人物。 就批判能力来说,康德的“三大批判”( 纯粹理性批判 、 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

9、力 批判 )就是明证。深受康德影响的马克思的大部分著作的标题或副标题,都有“批判”这个 词。比如,马克思倾注毕生心血写成的资本论的副标题就是“政治经济学批判” 。我们 还可以追问: 为什么现代俄罗斯文学会出现大家辈出的繁荣局面?其中一个重要的推动力来 自俄罗斯的四大批判家别林斯基、赫尔岑、 车尔尼雪夫斯基和杜勃留波夫斯基。由于他 们的批评,才会孕育出像托尔斯泰、陀斯妥也夫斯基、莱蒙托夫这样的文学巨匠。 一般说来, 真正的思想家都拥有高度自觉的批判意识,决不会成为对前人观念亦步亦趋的“应 声虫” 。德国哲学家马尔库塞在1964 年出版了一本广有影响的著作单向度的人,批评发 达工业社会的人在思想上

10、只剩下了与实际生活相认同的向度,即把存在着的一切都理解为合 理的, 而失去了第二个更重要的向度批判的向度,即对实际生活进行质疑、提问和批评 的能力。看看今天这个商业社会,广告铺天盖地。在这种环境的浸润下,人们很容易丧失独 立思考和怀疑的能力。也许,这就是工业文明的代价吧。 所谓原创能力, 乃是在批判旧观念的基础上,构建新观念和新观念体系的能力。老子写 下的道德经不过5000 字,但其思想上的原创性却为全球的学者所公认。据我所知,光 在德国,道德经已有70 多个德译本。又如,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尤其是他的理念论, 对西方思想发展史的影响,无人能出其右,甚至有人认为,西方思想史不过是“柏拉图思想

11、的注脚” 。这些例子表明,思想家同时也是思想上的伟大的建设者。 记者: 无论从国内还是国际的形势来看,现在都是一个大变革的年代,是一个出思想家也呼 唤思想家的年代,但为什么又是一个缺少思想家的时代? 俞吾金:当今确实应该是一个出大思想家的时代。随着科学技术, 尤其是航空、 电脑和 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地球已经变为村落。无论是当代人所了解、所经历的东西,还是他们 5 所思考探索的问题,都比以前的任何世代都要多得多,也要深刻得多。无疑,丰富多彩、瞬 息万变的当代生活为伟大思想家的诞生提供了合适的土壤。但在我看来, 思想家的诞生仍然 需要一些重要的助力。 我觉得学术探讨需要自由探索。德国诗人海涅曾经

12、说过,从1780-1820年这 40 年间, 德国出现了以康德、歌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等人为代表的一大批思想家。为什么德国 的天空突然间群星灿烂?在海涅看来,正是学术探讨上的自由空气使然。思想上的重大突破, 不仅在时间上要付出重要的代价,而且也需要对探索中可能出现的错误采取宽容的心态。马 克思之所以把“怀疑一切”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因为他意识到,惟有在大胆的探索和深入的 讨论中,新思想、新真理才可能应运而生。 另外, 还要学会与寂寞结伴。思想家们巨大的原创性从来都是与寂寞结伴而行的。只有 在寂寞中, 才有可能透彻地、系统地思考,并构建起背后的思想体系。释迦牟尼在创立佛教 时,在菩提树下深思了

13、6 年;康德在撰写 纯粹理性批判 前,沉默了 12 年;歌德创作 浮 士德 ,前后花了60 年时间;而马克思撰写资本论则参考了1500 种著作,前后花了 40 年时间,而最终完成的也只有第一卷。所有这一切都表明,真正的思想和思想家都不可 能在急功近利的浮躁情绪中产生。(节选自2011 年 3 月 1 日解放日报 ) 26如何理解文中划线句“思想家同时也是思想上的伟大的建设者”?请结合文中内容回 答。 27这篇访谈在思想界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受到好评。请分析访谈成功的原因。(5 分) 28结合文本,说说当代中国要产生伟大思想家需要哪些条件。(6 分) 26 (1)思想家对传统观念拥有高度自觉的批判

14、意识。 (2)他们能够在批判旧观念的基础上,构建新观念和新观念体系的能力。 27. (5 分) (1)文章的现实性很强,集中围绕“这个时代为何缺少思想家”的问题(专题性强),有 6 一定的启发性和深度。 (2)采访者列举的人物具有典型性,所提的问题紧扣热点,反映了当代中国对大思想家的 期盼。 (3)采访者设疑引导,由浅入深,步步追问,层层深入。 (4)受访者问题的回答针对性强。简明扼要,条理清晰,分析具体而有深度。 (5)受访者为复旦大学现代哲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回答旁征博引,观点具有权威性。 28 (6 分) 客观上:(1)当代生活要为伟大思想家的诞生提供更合适的土壤; (2)学术探讨所需要

15、的自由探索的空间和氛围; (3)思想交流所需要的更广阔的平台; (4)前辈丰富的思想成果。 主观上:(1)思想家的诞生仍然需要一些重要的助力; (2)思想家个人的原创能力、批判能力; (3)思想家能够学会与寂寞结伴。 (三)回不去的故乡 对话梁鸿:乡愁是一种隐约的恐惧感 记者:近年来,一种被普遍接受的说法是“每一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您怎么看? 梁鸿: 是的,乡愁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浓郁。每一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这种感觉更多的是 出于对乡村现状的不满,看到的是一种文化上的凋落,没有秩序, 而不单单是家里的老屋塌 了,记忆中的河流再也没有鱼。现在的中国太快了,整个社会病态的发展,在乡村有一种显 性

16、的体现。这些一下子摆在你的面前,你就会强烈的感觉,自己的故乡沦陷了。 记者:我们今天的“乡愁”,更多的是什么呢? 梁鸿: 乡愁已经不再是李白的乡愁,也不再是唐诗宋词的乡愁,不再是狭义的乡愁,现在的 乡愁已经是一个现代性的问题,是中国现代文化中的乡愁,中国的乡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我们在都市里, 以都市文明或者工业文明去看农业文明的乡愁,与农业文明时代是不一样的。 在农业文明, 从一个空间到另外一个空间,情感方式和生活方式是没有变的,而现在的乡愁, 是在高速现代化发展下,人的本源被急剧地抛弃的,人与自然没有关系了,与四季没有关系 了,被孤零零地悬在都市的钢筋水泥里,这时候的乡愁是怀念人的自然属性

17、,想念的是与自 然、与大江大河的一种相互偎依的感觉。 7 记者:乡愁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 梁鸿:乡愁是有质的变化的。现代意义上的乡愁,更多的是寻找一种传统。 过去,对于中国人来说,乡愁是对于农业文明的一种想念,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精神方式, 农业文明下的状态与四时相合,春种秋收,晨起昏睡。 现在,“乡愁”的背后,是隐蔽的多层制度与歧视:城市不能给他很好的安定感,归属感,他 们现在的状态是在一种常年被隔离的状态下,看起来很像融入了城市,实际上是被隔离,这 不是自主选择的,而是被所谓时代的潮流裹挟。现在,到了我们该反思的时刻,因为我们这 一代人如果再不思辨,恐怕以后就没有什么好思辨的了。 乡愁,对于

18、目前的中国人来说,是一个如何保持自性的问题。 记者:如何保持自性? 梁鸿:现在我们的文明,与四时、季节、植物是没有关系的,它貌似是超越一切的。人无所 不能啊,无所畏惧了。所以,康德说过,仰望星空,只有两种事物让我们敬畏,这就是浩瀚 无际的星空与我们内心的道德,可是星空和道德似乎消失已久了。现在没有这种敬畏感了, 人太狂妄了。 在这一方面, 我们每个人都是有乡愁的,它是一种隐隐约约的恐惧感,在每个人的心里蔓延。 你回到家乡为什么会感到特别舒适,因为你觉得自然界还在,你突然找到一种生存感,一种 活着的感觉。当代的乡愁,是有一种巨大的批评在里面,一种传统的回望,只是我们没有去 清晰地梳理它。 记者:

19、现在,乡愁是一种隐约的恐惧感? 8 梁鸿:是的,现在的乡愁,是一种隐约的恐惧感。当你有一天,你回望,突然发现你不属于 任何一个地方,传统反映在生活的丝丝缕缕中,你的根没有了,人生活在时代的洪流之中, 你连回头的地方都没有了。 现在的我们,只朝着一个方向发展,物质、金钱与权力,这个社会怨气冲天,你去烦躁,去 抱怨,去不择手段,觉得社会亏欠你太多。在滚滚洪流中,需要一点定力,稍微拉回一些自 己,这需要很大的反省能力。 记者:如何找回我们的故乡? 梁鸿: 找回故乡, 广义上, 实际上是找回曾经支撑维系我们这个民族发展的最朴素的道德方 式。找回我们的故乡,需要我们重新思索自己与这个国家、与这个民族的关

20、系。从自己的故 乡出发,思索自己的家人、邻居,他们的生活方式与思想需求,然后再来思索这个时代的发 展。 人类社会肯定不止趋同性的发展,在这样一个共性高速一体化的发展下,怎么样重新找到自 我,就是怎么样重新找到自己的故乡,这既是自己的自我,也是民族的自我。现在,我们的 国家需要找回它,否则有一天,如果我们没有一点点寻找的欲望和痕迹,我们的发展,很可 能成为了别人的影子。 (选自中国周刊2012 年第 1 期,有删节) 19请概括这篇访谈中梁鸿的主要观点。(4 分) 20这篇访谈在提问方面运用了哪些技巧?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5 分) 21请具体说明这篇访谈中的“ 故乡 ” 有几层含义,并谈谈你对

21、“ 乡愁是一种隐约的恐惧感” 这句话的理解。(6 分) 阅读答案 19. 答案要点: 每一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今天的 “ 乡愁 ” ,更多的是寻找一种传统。 保持自性要有敬畏感和隐约的恐惧感。消除乡愁的恐惧感需要定力和反省能力。找回 我们的故乡就是找回自己的自我、民族的自我。 评分要点:答对1 个点得 1 分,答对4 个点得满分4 分。大意对即可。 9 20. 答案要点:访谈能否收到预期的效果,通常取决于提问的质量。本文提问的质量很高, 主要运用以下几点技巧:直切主题,直接发问。(直问)紧接上文,用提示性的话语 引导采访对象将谈话内容深入一层。(追问)适时地应和、总结,自然延续话题。及 时调节控制话题,引导访谈过程,使访谈顺着自己的思路继续进行下去。 评分要点:答出一点得2 分,答出两点得4 分,答出三点得满分5 分。 21.答案及评分要点:(1) A 现实中的故乡(或地理意义上的故乡);(1 分)。 B 一种虚拟的故乡(文化、精神或心理上的故乡)。(2 分) ( 2)要点:生活中,我们常常发现传统的根基没有了,你不属于任何一个地方(无论是 地理意义上的故乡还是心理意义上的故乡都失去了)。(3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