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物流业发展调研报告资料.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5360776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55.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县物流业发展调研报告资料.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某县物流业发展调研报告资料.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某县物流业发展调研报告资料.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某县物流业发展调研报告资料.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某县物流业发展调研报告资料.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县物流业发展调研报告资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县物流业发展调研报告资料.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县物流业发展调查报告 一、县基本情况 县地处福建省最南端、闽粤交界处,素有“福建南大门” 和“漳南第一关”之称。依山傍海,资源丰富,东与东山县、云 霄县接壤,西邻广东省饶平县,南濒东海与南海交汇处,北接平 和县,总面积 1293 平方公里,海岸线长 88 公里,海域面积 273 平 方公里。 县目前下辖 1 个省级工业园区、 9 个镇、 6 个乡、 7 个国营 农林场、 217 个村委会和 14 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 61 万人,其中 非农业户口8.5 万人。是著名的侨乡和台胞祖籍地,目前旅居海 外的诏籍华侨、华人有 27 万人,旅居台湾有 37 个姓氏 100 多万宗亲。 道路交通便捷。陆路

2、距厦门海港170 公里、汕头 76 公里、深圳 400 公里,国道 324 线、沈海高速公路和在建的厦 (门)深(圳)铁路及福广高速(复线)穿境而过,交通便捷。 湾是天然的深水良港,漳州七大港区之一,5000 吨规模的 梅岭东昌港口码头正在建设中。 县雨量充沛,淡水资源丰富,拥有亚湖水库、龙潭水库 2 座中型水库(仅国家一级饮水源亚湖水库就拥有3850 万立方 米库容,日供水量达 10 万吨)和 4 座自来水厂(已建成城区污水处 理厂,日处理污水 2 万吨);电力基础设施完备,拥有 220KV 变电站一座、 110KV 变电站 3 座, 35 千伏变电站6 座。已建成奇 才 220 千伏输变电

3、为主, 35 千伏变电为辅的电网格局,可满足 重大工业项目用水用电需求。 县目前形成了以食品加工、生物制药、纺织服装和电子信 息、机械制造为主导的产业群体,开发了食品冷冻、 DHA 制品、青 梅制品、烤鳗、制药等 20 多个技术含量较高的拳头产品,盛产青梅、 水产、蔬菜、八仙茶、灰鹅、食用菌等特色产品,其中 青梅是全国最大的青梅生产加工和出口创汇基地。 县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节气候,东南面临台湾海峡,受低 纬度及海陆位置影响,日照时间长,气候温暖,冬无严寒,夏 无酷暑,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21.6 度 , 一年无霜期350 天以上 , 年降雨量1520.9 毫米 , 素有:“闽南大温室”之称,

4、适合发展农、 林、牧、副、渔等各业。 二、县经济发展的总体布局 按照区域统筹协调发展的要求,在“十二五” 规划的总体框 架下,进一步整合资源优势,优化发展空间布局,加快形成分工明 确、布局合理、功能互补的“一城三带五组团”的空间开发格局。 总体要求是:拓展繁荣县城,积极开发三带,加快形成五个组团, 努力推进全方位崛起。 “拓展繁荣县城”就是实施城区“东扩西移”战略,以南环城 路和北环城路为轴线,以中心县城为主体,东跨东溪至桥东镇区, 西接国道 324 线以东,南跨西溪至南山,北延南诏梅峰、深 桥凤寮,总控制面积 60 平方公里。按照居住区、商贸区、休闲区、 文卫体区、行政区的功能布局,沿轴线两

5、边拓展,发展现代服务 业、文化产业等城市经济,打造政治、经济、文化和商贸中 心。 “积极开发三带”就是沿规划建设中的沿海大通道,发挥海 洋资源优势,发展水产加工、现代渔业和滨海旅游产业,形成“蓝 色经济”带;沿省道诏平线,发挥农业基础扎实和耕地集中优势,发 展集约型绿色有机农业和观光休闲农业,形成“绿色经济” 带;沿 规划中的西北山区第二通道(即沈海高速公路段主复线连接线), 发挥自然生态优美和旅游资源丰富优势,发展红色、生 态旅游和生态农林经济,建设绿色生态屏障,带动苏区老区发展, 形成“红色经济带” 。 “加快形成五个组团”就是坚持错位发展,打破行政区划限 制,以园区为核心,以产业为依托,

6、整合文化、自然、人口等资 源要素,推行块状发展模式,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 代化,形成“产业聚集、配套齐全、生态文明、宜居宜业”的若 干城镇综合体。金都发展组团。以金都工业集中区为核心,以 国家级海洋生物产业基地创建和四都小城镇示范点建设为带动, 整合四都、金星、梅洲,突出做强海洋生物产业、水产品加工产 业,繁荣宗教文化旅游、商业贸易,打造海洋生物产业城。 滨海发展组团。以梅岭半岛为主体,以梅岭临港工业园为依托, 整合四都、金星、桥东沿海乡村,突出培育临港产业和滨海旅游 产业,打造临港工业基地和滨海旅游胜地。城西发展组团。 加快推进工业园区西移,以工业园区新区为核心,以连站 大道为轴线

7、,整合深桥、旅游区,沿轴线两边拓展,突出发展塑胶制 造、 食品加工等现代制造业,打造漳州最大的塑胶制造和 婴童用品基地。平原发展组团。以火车站现代商贸物流园为中 心,向四周延伸,整合白洋、西潭、建设,主要发展以商贸、物 流等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站台经济和广场经济,发挥其周边风景优 美优势,配套旅游和休闲度假设施,打造以粮食物流为主、其他 物流配套的闽粤边界现代物流集散地和商业休闲度假中心。山区 发展组团。以沈海高速公路复线霞葛互通口为中心,规划培育山区 工贸园区,整合官陂、霞葛、秀篆、太平、红星等乡镇,形 成山区经济综合体,突出发展特色高优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和特 色商贸,打造生态经济中心和山区文化

8、、商贸中心。 三、县农业发展存在问题 体量较小;受传统经济体制的影响,现有的农业生产加工流 通依然处于分割、脱节、各自为战;农产品的保鲜、加工滞后,附 加值低,带动农民增收的能力不够强;产销难,农产品结构性矛盾 还比较突出,农产品品种未能适应市场对优质化和多样化的需求, 缺乏特色市场产品,造成了农产品种植业比较效益的下降。四、 县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现状 1、物流业规模:目前,全区从事物流配送、交通运输、信 息服务等物流业,主要是企业内设的独立物流公司,同时,部分 公司随着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也为社会提供少量货运及相关服 务;只有少数运输公司与国内大型物流专业公司建立了合作关 系,初步融入大物流链

9、条;也有部分专业物流公司在我县设 立了周转站。从整体上看,物流业对地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 还不够高,开展延伸服务的物流企业还比较少,综合性物流服务 商数量偏少,物流运作还是以运输为主,流通加工、综合承包、 业内分包等服务多数物流企业没有开展。因此,多数物流企业还 不能成为生产经营企业实施服务外包的选择目标,多数生产经营 企业也还没有更大范围的实施服务业外包,物流业还有很大 的延伸服务或拓展服务的发展空间。进入十二五以来,在国家继 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下,物流行业保持较快增 长的劲头,物流体系不断完善,行业运行日益成熟和规范。 2 、物流基础设施情况:按照综合物流园区专业物流 中心物流直

10、达配送节点三层结点模式布局,以高速(铁路)、 324 省道为轴线,构建物客流大格局。即以高速、铁路为轴线规 划建设以国际物流和区域物流为主的综合物流园区。十二五期间 物流园区的发展步伐和发展速度将不断加快,展现出良好的发展 前景。在建的闽粤边界(福建)粮食现代物流园区整合现有 粮食储备资源,扩大粮食储备量,发展绿色储粮,成为政府调控粮食 的主要载体。我县物流园区的建设有利于实现物流企业的专业化和 规模化,发挥它们的整体优势和互补优势。金都工业集中区林头水 产品专业将被打造成大宗海产品加工基地和 交易集散中心,规划面积 8.6 公里,仓储物流用地 1215 亩,配套建 设污水处理厂和杂货码头。

11、5000 吨级的梅岭东昌码头正在 建设中。 3 、工业物流业情况:企业的物流主要仍是传统的企业 自行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 理等方式。安邦、海利、燕锋、富海、铭兴、新万亚、东欣等实 力雄厚的大型水产品加工企业,拥有冷库库容约18 万吨。 4、农产品物流发展情况,主要是农产品收购、流通、到销售 的各个环节,目前有桥东蔬菜市场、桥园水产品市场,以及山 区乡镇分散水果市场,经营县青梅、水产、蔬菜、八仙茶、灰 鹅等产品,参与农产品物流的个体和组织规模小、联合性差、组织 程度低、特别是果蔬产品流通主体和交易方式及物流信息程度低, 农产品物流没有专业的物流组织,农产品物流发展

12、处于初级阶段。 五、县农产品市场发展现状及分析 县农业特色资源丰富,是福建省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 优质高产农业区。现已建立了粮食、水果、茶叶、水产、蘑菇、蔬 菜,禽畜七大产值上亿元的生产基地,形成了青梅、水产、蔬菜、 八仙茶、灰鹅等五大产业,农产品产业成了县重要支 撑产业。境内有山地面积 117.5 万亩,耕地面积 32.4 万亩,还有大 片可供开发的浅海及滩涂面积 8.6 万亩。粮食播种面积 28.9 万亩, 总产量 10.6 万吨,水果种植总面积 36.25 万亩,产量 12.8 万吨,主 要有青梅、荔枝、龙眼、芒果、香蕉等几十种。其中青梅种植面积 13 万亩以上,产量超过 6 万吨,是全

13、省最大的青梅 生产基地;荔枝种植面积 11.3 万亩,产量近 2.5 万吨;蔬菜种植面 积 15.3 万亩,产量超过 22.5 万吨;乌龙茶种植面积 3.48 万亩,产 量 0.48 万吨。禽牧业主要以灰鹅养植为主,全县灰鹅出栏量超过 140 万只,水产占全县农业的半壁江山。 县的主要集贸市场 27 个,总营业面积 78800 平方米,总 交易额 14.23 亿元,从业人员 9660 人,主要有县梅洲综合市场、 四都综合市场、金星乡农贸综合市场、梅岭下河综合市 场、桥园水产市场、桥东镇村中村蔬菜市场、五一综合市场、南诏 大市场、南诏交易所农贸集贸市场、深桥镇后埔村农贸市场、 县西潭综合市场、金

14、溪集贸市场、红星乡西埔市场、白洋乡湖 美综合市场、汀洋八仙茶交易市场、白洋乡下径食用菌交易市场、 太平综合市场、太平镇景坑水果市场、走马水果市场、霞葛镇天桥 集贸市场、官陂集贸市场、秀篆麟角圩集贸市场等,规模较 大的有桥园水产市场、桥东镇村中村蔬菜市场、金溪集贸市场、 汀洋八仙茶交易市场、太平镇景坑水果市场等。 此外,的农产品外销以周边市场为主,如果蔬产品一半 以上销往潮州、汕头、厦门、泉州等周边市县,虽然县农产品 生产及市场建设取得了发展,但存在一些问题: 1、交易地点不规范的现象突出,税收无法规范,检测检疫 难于实施; 2、农产品流通设施简陋,功能单一,全县没有一个面向外、 具有较强辐射力

15、的果蔬专业批发市场; 3、果蔬冷库,加工设施跟不上生产流通。全县没有存储蔬 菜的高温冷库,难以解决季节性强、集中上市的农副产品供应 的问题,增产不增收现象突出。另外,蔬菜因缺少专用站台、制 冰能力和预冷设备,每年运输损耗高达20%以上。 4、信息网络建设滞后,电脑的普及率低,信息网络建设滞 后,在某种程度上也造成了信息传递不畅。 5、组织化程度低。现有市场经营主体规模小,基本限于对 个体、小农经济的初级产品收购,还未形成组织化,更缺少有实 力的运销、加工等龙头大户或商业企业参与,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有待提高。 县农产品市场发展趋势:未来将做大做强各乡镇及 城区集贸市场,大力发展冷链物流。依托闽粤

16、边界(福建) 粮食现代物流园区打造农产品的大型综合集散中心,将多种农产 品物流设施和不同类型的农产品相关的物流企业在空间上集中 布局,使其成为具有一定规模和综合服务功能的农产品物流集结 点。 六、建立果蔬批发专业市场的条件分析 1. 区域农产品生产情况及周边市场情况 县是闽粤边界重要的物流中心,又是农业大县,农业人 口 50 万人,占总人口 83% 。现有一些农产品生产基地,并引进 了台湾农作物新优品种、新技术,有种植反季节果蔬自然条件, 农产品产业是县重要支撑产业。全市农作物种植面积387.8 万亩,其中粮食作物 187.8 万亩,年产量 70.1 万吨,农作物种 植总面积 50.4 万亩,

17、其中粮食播种面积 28.9 万亩,年总产 量 10.6 万吨;全市蔬菜种植面积 154.9 万亩,年产量 237.3 万吨, 蔬菜种植面积 15.3 万亩,产量超过 22.5 万吨。 2. 有吸引台湾农民来投资农业,做强做大农业大县; 3. 整合边界市场资源,形成闽粤边界果蔬中转集散地等条 件; 4. 充分利用县域内自然、生态环境保持良好,具备全县域绿 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的独特资源优势,创立农业强县;打造我国 东南沿海唯一的全县域有机、绿色农产品城市名片(月之港 有机茶作为漳州首个获得有机茶认证的已打开全国市场); 5. 积极拓展绿色农业观光、休闲游(私家农场、休闲农庄、旅游 地产、房子、院

18、子、农场三合一),推进全县绿色农业发展(共 创品牌、绿色农业与绿色旅游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促使综合社会、 经济效益最大化)。 七、建立果蔬专业批发市场面临的问题 县具有建立果蔬批发专业市场的区位,自然等有利条 件,但受到如下的限制 : 1. 没有非常严格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标准,现有的农场品批 发市场多,规模小,设备简陋。大多数果蔬以初加工为主,产品附 加值低。 2区域果蔬专业批发市场竞争激烈(如漳州、厦门的专业 市场),造成果蔬产品总产量分割供给减少; 3.未能取得各级政府的支持 , 没有进入市或省的重点支持发 展的项目 . 八、县物流业发展建议。 十二五发展规划的现代物流园区位于厦深铁路火 车站内,分为闽粤(福建)粮食现代物流园区及综合商贸区。 粮食现代物流园区规划面积956.38 亩,规划为粮食仓储、装卸 区、交易、服务及加工等五个功能区。综合商贸区规划面积6273 亩,规划建设农产品、建材等综合批发市场,以及配套的商住区 等专业商贸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