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结合区域义务教育如何在夹缝中求生存促发展.docx

上传人:爱问知识人 文档编号:536186 上传时间:2018-11-1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乡结合区域义务教育如何在夹缝中求生存促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城乡结合区域义务教育如何在夹缝中求生存促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城乡结合区域义务教育如何在夹缝中求生存促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乡结合区域义务教育如何在夹缝中求生存促发展.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城乡结合区域义务教育如何在夹缝中求生存促发展 特征码 josEBMHLydiabSgtaWwv 城乡结合区域义务教育如何在夹缝中求生存促发展 摘要 本文以 xx 县 xx 镇为个例,探讨城乡结合区域义务教育 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最突出的三大制约因素:生源的大量流失、 人事制度、激励机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重点从加强学校自 身建设的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xx 县 xx 镇下辖 1 个居委会、x 个行政村,全镇人口 x 人,是 xx 县的大乡镇之一,然而,我镇义务教育的发展情况却称不上 教育大镇。对此,我们教育工作者感到汗颜,党委政府领导颇 有微词,全镇的干部群众很不满意。那么,制约我

2、镇义务教育 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在哪里?作为教 育工作者,我们又该如何应对? 一、制约因素 城乡结合区域义务教育的生存和发展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综合工 第 2 页 程,制约因素很多。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新形势下, 制约因素主要有: 1、生源的大量流失成为制约城乡结合区域义务教育生存和发展 的关键因素 首先,让我们看几组数据:数据一:我镇 36 岁幼儿数分别为 3 岁 x 人;4 岁 x 人;5 岁 x 人;6 岁 x 人,适龄入园幼儿总数 为 x 人,而近两年在本镇幼儿园(班) (包括民办)就读的幼儿 应有 x 人,尚有 x 名幼儿流入城区就读。数据二:20XX 年小六

3、毕业总人数为 x 人,升入本镇初中只有 x 人,其中流入城区就 读 x 人;20XX 年小六毕业总人数为 x 人,升入本镇初中只有 x 人,其中流入城区就读 x 人。数据三:近两年来,小学、初中 在读学生转入城区就读的每年在 x 人左右。初略估算,最近两 年我镇生源流失高达 x 多人。没有数量就没有质量,没有学生 谈不上办学效益。生源,特别是其中优质生源的大量流失,直 接威胁到城乡结合区域义务教育的生存,造成这一区域义务教 育声誉的失衡,也造成这一区域义务教育的系列问题的凸现, 长此以往,就会陷入“生源流失办学效益差生源大量 流失办学效益更差”的恶性循环。 2、现行的人事制度成为制约城乡结合区

4、域义务教育生存和发展 第 3 页 的重要因素 目前,全镇在籍初中学生 708 人,现有教职工 x 人,师生比为 x;按国颁 1:18 的编制标准核算,初中部超编 x 人;小学在籍 学生人数 x 人,现有教职工 x 人,师生比为 x,按国颁 x 的编 制标准核算,小学超编 x 人;全镇共计超编 x 人。从去年开始 全镇仅有 x 名教师调入城区学校,其它教师没有异动,全镇教 师队伍一团死水。在严重超编的情况下,却还从其它乡镇调进 了 x 名教师。面对如此庞大的超编人员,他们要岗位,要待遇, 要福利于是一系列问题便接踵而至。 3、教师的激励机制成为制约城乡结合区域义务教育生存和发展 的主要因素 教职

5、工的超编造成了学校分工的严重不平衡。能者多劳,教学 水平相对较高的教师教学任务比较繁重,而那些庸者,学校考 虑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反而乐得逍遥自在,工作轻松不说, 有时还得了便宜还卖乖,这样就打击了老师的工作积极性。 现行的职称晋升制度也不利于教师工作积极性的调动,不利于 激励教师,全镇中学符合条件晋升中学高级职称的教师多达 x 人,然而从 20XX 年开始至今整整五年没有一个高级教师职称晋 第 4 页 升指标,完职中晋升高级职称的指标尚有多余,就连邻近的一 所九年一贯制学校五年中连续分了两个高级指标,这些教师对 高级职称指标由盼望到失望,再到绝望,那么,其工作积极性 就可想而知了。 二、原因

6、探讨 造成“大镇非教育强镇”的原因非常复杂,其主要原因有: 1、特殊的区域位置给义务教育带来了巨大冲击 xx 镇距县城 x 公里,处于城乡的“夹缝”中,澧水河将全镇分 为两大块,河南岸有枝柳铁路纵贯,河北岸有原省道 x 线跨越, 交通十分便利。从我镇 x 岸每 x 分钟有一趟公交车往返县城, 低廉的票价给我镇人民带来了实惠,也为我镇学生流向城区提 供了方便。每天凌晨四、五点,从我镇发出的头三趟公交车几 乎全是清一色背着书包进城上学的学生。接送我镇幼儿的专车 从面的改成了中巴。同时,由于澧水河这一天然障碍,初中部 设在河南岸,河北岸的部分家长出于安全考虑,也往往舍近求 远将孩子送到城区学校,特殊

7、的区域位置客观上造成了生源的 大量流失。同时,也对教师队伍产生了不小的冲击。离县城近, 信息畅通,教师朝思暮想着调进城,人心思迁。调不进城的老 第 5 页 师,大部分家在城区,交通便利,走“教”现象非常普遍。 2、经济的发展与教育的滞后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 义新农村也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农村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 农村变了,农民富了,富了的农民也就产生了一种让子女受到 良好教育的普遍心态,对子女受教育的环境也提出更新更高的 要求,他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夙愿迫切了,潜意识地认为 只有在优质教育资源中他们才会实现自己夙愿。而我镇义务教 育阶段

8、学校的设备设施远远达不到富了的农民的要求,这就造 成“五雷山的菩萨应远不应近”的局面。 3、部分教师的素质与教育发展的要求之间存在着不小的差距 教育要发展,教师是关键,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教育发 展的质量。我镇教师超编严重,生源大量流失,教师的福利待 遇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但与邻近的几个乡镇学校相比相对较 差。在教师之中,攀比之风盛行,他们不和别校教师比奉献、 比干劲、比质量,而是比福利、比待遇。比来比去,工作的热 情比低了,消极怠工的劲头却比了起来,出工不出力,抱着糊 一日得一日的心态去应付教育教学工作。走“教”现象普遍, 第 6 页 教师没把心思放在钻教研、管学生上,而是一心只想往城里

9、钻。 人心涣散,玩风较盛。因此,教育教学质量一直徘徊不前,而 且群众评价学校的重要指标考入重点高中 xx 一中的人数也一年 不如一年,教师队伍的素质急待提高。 三、应对策略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要想在夹缝中求得生存,促进城乡结合 区域义务教育的发展,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社会各界的大力 支持是走出困境的坚强后盾,教育政策的倾斜、教育资金的扶 持也是走出困境的有力保障,但解决问题的关键还在于切实加 强学校自身的建设,增强五个意识,达到“硬件过硬,软件不 软”的目标,努力办好让 xx 人民满意的义务教育。 1、增强危机意识,用潜在的危机凝聚人心 古人云:“破釜沉舟” 、 “背水一战”说明了在危机关头

10、置之死 地而后生的道理。我镇的义务教育现状,虽不至于走到了死地, 但如果还不把涣散的人心凝集起来,还像部分教师那样混下去, 到时候,生源危机会走到“校将不校”的绝境。基于此,在教 师中必须加强危机意识,增强教师的危机意识,增强工作的责 任心。同时,建立教师激励机制,奖勤激懒,把全镇教师工作 第 7 页 者的人心凝集到如何求生存、促发展上来,并拧成一股绳,心 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团结带领全镇教师走出困境。 2、强化管理意识,以优良的校风重树信心 勿庸讳言,xx 镇教育声誉差与人民群众对学校校风的不满意有 着密切的关系,客观地讲,学校行管一班人在学校管理上付出 了艰辛的努力,但管理的效果还与人民

11、群众的要求有一定的差 距。现在的教师难管,学生管理同样也有难度,新形势下,经 济的开放,同时也带来了思想的开放,学生追求时尚,思维活 跃,读书无用论的抬头,学生厌学情绪高涨凡此种种,不 胜枚举。要管好学生,学校行管一班人,要更新理念,强化管 理意识,不光只是管住学生的行为,更重要的是把握学生的思 想脉搏,把学校管理抓到实处,抓到位,建立起朝气蓬勃、勤 奋学习的优良校风,用优良的校风重新树立起全镇教师、全镇 人民对 xx 教育的希望和信心。 3、强化质量意识,用优异的质量唤回民心 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管理是根,质量更是本。老百姓看重的是 考取重点高中的人数。要唤回 xx 人民对 xx 镇教育的民心

12、,我 们必须在这方面下功夫。一是要凭借新课程改革的东风,切实 第 8 页 改进课堂教学,向课堂要质量、要效益。二是要全面推进素质 教育,让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以建立科学 发展观为指导,让学生得到全面均衡可持续发展。三是要整合 教育资源,扎扎实实地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出高素 质的人才。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让领导满意,人民群众满 意,真正唤回 xx 人民对教育的热心。 4、增强服务意识,以一流的服务赢得民心 学生是我们的教育对象,也是我们的服务对象。随着社会的不 断发展,学生及其家长在生活中需求出现了多元化趋势,学校 可以也应该创造条件满足学生及其家长的需求,同时,这也为

13、 学校提供了新的服务切入点,增强服务意识,实行人性化管理,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优化配置生活服务设施,加强校园文化建 设,创造清新明快的校园环境。用优美的校园感染学生,用优 雅的情趣陶冶学生,用一流的服务赢得民心。 5、增强宣传意识,用正面宣传留住民心 “公共关系也是生产力” 。一所学校的声誉及其在社会上的影响, 取决于学校的正面宣传。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我镇的 教育工作不能说没有取得成绩。为什么在当地老百姓心中,甚 第 9 页 至在某些党委、政府领导的心中,如此之差?原因就在于我们 自己缺乏正面宣传。因此,学校班子一班人要教育带领全镇教 育工作者增强正面宣传意识,在强化教书育人、服务育人,做 好自身本职工作的同时,切实加强正面宣传的力度,扩大学校 在社会上的影响,用我们的正面宣传稳住民心,留住民心。 慈利县岩泊渡镇中学 章胜初 中学一级教师 邮编:427202 联系电话:139744417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事务文书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