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2.2古代诗歌鉴赏(教学案).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364394 上传时间:2020-04-24 格式:PDF 页数:50 大小:1.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2.2古代诗歌鉴赏(教学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2.2古代诗歌鉴赏(教学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2.2古代诗歌鉴赏(教学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2.2古代诗歌鉴赏(教学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2.2古代诗歌鉴赏(教学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2.2古代诗歌鉴赏(教学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2.2古代诗歌鉴赏(教学案).pdf(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呵呵复活复活复活 专题 2.2 古代诗歌鉴赏 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是诗歌鉴赏试题的命题热点。诗歌的四大命题热点中,尤其 要关注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的命题;要注意名家的非名作和非名家的名作,尤其是宋词作品;比较鉴赏的 题型将会受到追捧。 一、鉴赏诗歌的形象 形象是主观情志和外在物象融合的结晶,是浸润着作者浓郁主观情感的意象。它包括人物形象、景物 形象、事物形象三种。 1、人物形象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包括抒情主人公形象和诗歌所刻画的人物形象。前者是诗人自己,后者是诗人所刻 画和要表现的人物。常见的提问方式有:这首诗塑造了怎样的诗人形象?简要分析( 或概括 ) 诗中刻画 的人物形象。诗歌

2、中的人物形象具有怎样的特点? 2、景物形象 景物形象 ( 意象 ) 是指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物或人文景物,有单个景物形象,也有由多个景物形象组合 成的意境。常见的提问方式有:诗中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诗中描写了怎样的意境?有什么作用? 3、事物形象 诗歌中的事物形象,即咏物诗或杂诗中吟咏的对象,如骆宾王咏蝉中“蝉”的形象,陆游卜算 子咏梅中“梅”的形象等。 二、鉴赏诗歌的语言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诗歌的语言要求精练、含蓄,富于形象感和感染力。鉴赏诗歌的语言要求考生了 解诗歌语言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调动想象、联想、比较等多种方法,进一步领悟诗歌的精妙之处。命题 角度有赏字词、赏语句、赏语言风格。 1、赏

3、字词 炼字主要是锤炼诗词中的动词、形容词和副词。这类题往往要求品味这些经过锤炼的字所深藏的情思 或品味其更为形象生动的效果。常见的提问方式是: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某字 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本诗的某字,换成另外一个字好不好?为什么? 呵呵复活复活复活 2、赏语句 对诗歌语句的鉴赏,一般有如下角度:对句意的把握,对表达技巧和在结构上的地位的分析。更多的 时候是综合考查。 3、赏风格 不同诗人的作品,或者同一诗人的不同时期的作品,往往呈现出不同的语言风格。鉴赏诗歌语言风格, 就是对诗歌语言的格调、色彩、境界、情味等方面的赏析。 高频考点一鉴赏人物形象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有

4、两类。一类是主人公形象,即诗歌中描写的人物形象。如柳永的雨霖铃写与 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王昌龄的出塞 塑造了戍边战士忠心报国、献身边塞的形象。另一类是诗人形象。诗人“我”的形象也就是抒情主人公的 形象,实际上是“诗化了的作者”,是作者在诗中的“代言人”。 【例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书情寄上苏州韦使君兼呈吴县李明府 崔峒 数年湖上谢浮名,竹杖纱巾遂称情。 云外有时逢寺宿,日西无事傍江行。 陶潜县里看花发,庾亮楼中对月明。 谁念献书来万里,君王深在九重城。 【注】这首诗作于崔峒晚年,其时,崔峒在潞府功曹任上,功曹属于闲官。

5、诗题中的“韦使君” 指韦应物。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首句中的“谢”是“拒绝”的意思,诗句是说诗人不务政事,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 B“竹杖纱巾”是隐者装束,这一句是说诗人如隐者般逍遥自在地生活,大遂平生之愿。 C前两联写了诗人的生活情景,引出了颈联对两位友人的生活情景的描写。 D颈联运用了典故,将李明府比作陶潜,将韦应物比作庾亮,夸赞他们的雅洁。 E最后一联写诗人不愿从万里之外给君王献书,因为君王深居禁宫无法收到。 呵呵复活复活复活 【答案】 AE 【解析】 A项,“作者不务政事”曲解诗意,根据注释信息可知,作者当时任功曹这样的闲职,作者只 是无政事可做。 E项,对最后一

6、联有曲解,最后一联是作者的诉苦,是埋怨自己上书,君王却不能赏识自己。 【例 2】(2017全国卷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送子由使契丹 苏轼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 ,湖山应梦武林春。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 。 【注】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武林: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唐 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 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 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 答: _ 【答案】表

7、现了诗人旷达的性格。苏轼兄弟情谊深重,但诗人远在杭州,与在京城的苏辙已是天各一 方。这次虽是远别,诗人表示也不会作儿女之态,悲伤落泪。 【知识储备】 古代诗歌常见的人物形象 类别例句及分析 不慕权贵、 豪放洒脱、傲岸 不羁的形象 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梦游天姥吟 留别 ) ,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 豪放自负的性格 心忧天下、 忧国忧民的形象 杜甫写:“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 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茅屋 为秋风所破歌) 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 表现了他忧国

8、忧民的性格 呵呵复活复活复活 寄情山水、 淡泊名利、归隐 田园、闲适自在 的隐者形象 王维的山客:“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 莺啼山客犹眠。”在桃红柳绿的明媚景色中,在花落莺啼的宁静环境 中,“山客”睡得酣恬安稳,对身外之境一无所知,体现了“山客” 闲适恬淡的心态。 一个热爱自然、 淡泊名利、 追求自由闲适生活的“山 客”( 隐者 ) 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 怀才不遇、 壮志难酬的形象 陈子昂的“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登幽州台歌) 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 悲伤得流下眼泪,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 遇的知识分子

9、形象 矢志报国、 慷慨愤世的形象 陆游的“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书愤),表达 了他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 送别友人、 思念故乡的形象 郑谷的淮上与友人别:“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塑造了一个满怀各向天涯的无 限愁绪的送别人形象 献身边塞、 反对征伐的形象 王翰的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 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塑造了醉卧沙场、视死如归的边塞将 士形象 爱恨情长的 形象 苏轼的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塑 造了深深思念着亡妻、历经风霜也难忘的诗人形象 【解题技巧】 鉴赏诗歌人物形

10、象的三个切入点 1从标题、注释入手,因为标题或者注释往往对诗歌中的人物形象的身份、经历及思想情感起着重要 的提示作用。 2从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入手把握人物形象。如“竹林纱巾”“逢寺宿”“傍江行”都显 示出人物的隐士身份与高雅的志趣。 3通过诗歌中的景物描写( 意象 ) 来把握人物形象。因为景物描写能够对人物的心理起烘托作用,能体 现人物心境。比如:明月夜,多用来刻画他乡游子、闺中少妇、戍边将士等形象;雁北飞,多用来刻画羁 旅行役、伤春悲秋、壮志难酬等形象。 【变式探究】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呵呵复活复活复活 长安月夜与友人话故山 赵嘏 宅边秋水浸苔矾 ,日日持竿去不归。

11、 杨桃风多潮未落,蒹葭霜冷雁初飞。 重嘶匹马吟红叶,却听疏钟忆翠微 。 今夜秦城 满楼月,故人相见一沾衣。 【注】苔矶:水边突出的长满青苔的岩石。翠微:青翠的山色,泛指青翠的山。秦城:长安。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宅边秋水浸苔矶”描写了住宅旁边秋水浸湿苔矶的情景,既点明了时令特点,又渲染了一种凄清 悲凉的气氛。 B“日日持竿去不归”是虚写,回忆当年在故乡的生活状态,“持竿”表现诗人生活的闲适,“去不 归”表现诗人对持竿垂钓的喜爱。 C“重嘶匹马吟红叶”使用拟人的手法,意思是马的嘶鸣也许是在吟唱红叶的美好吧,诗人以此表现 对家乡风物的赞美之情。 D“却听疏钟忆翠微”是对故

12、乡风物的回忆,意思是诗人回忆起在故乡山中听到的钟声,还有那青翠 欲滴的山色。 E尾联回到现实,写诗人与友人相见,禁不住流下泪来,泪水沾湿了衣裳,这表现了诗人无时无刻不 在思念故乡的深情。 【答案】 AD 【解析】 A项,“渲染了一种凄清悲凉的气氛”错,作者回忆中的故山生活是轻松闲适的。D项,解读 错误,“却听疏钟忆翠微”是说听到钟声忆起了故乡的山色。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塞下曲六首 ( 其一 )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这首诗中塑造了怎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 呵呵复活复活复活 答: _

13、 【答案】这首诗塑造了为国杀敌的边关将士的形象,通过对边关将士在恶劣环境中不畏艰苦、早起晚 睡、为国杀敌场景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边关将士的赞美之情。诗人希望像边关将士那样报效祖国,建功 立业。 【解析】本诗为边塞诗,前四句写边塞的自然风光:五月的天山仍是满山飘雪,只有凛冽的寒气,根 高频考点二鉴赏景物形象 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就是把握景物中所体现出来的绚丽、明丽、雄奇、雄伟、萧瑟、清幽、凄冷等 特色,感受其所营造的意境和氛围。 【例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行香子 赵鼎 草色芊绵,雨点阑斑。糁飞花、还是春残。天涯万里,海上三年。试倚危楼,将远恨,卷帘看。 举头见日,不见长安。谩

14、凝眸、老泪凄然。山禽飞去,榕叶生寒。到黄昏也,独自个,尚凭阑。 【注】1138 年,面对金国的进攻,南宋大臣多主张割地求和;赵鼎坚决反对,遭到秦桧忌恨。秦 桧做宰相后,将他一贬再贬,最后流放到吉阳军( 今海南三亚 ) 。赵鼎最终绝食而死。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草色芊绵,雨点阑斑”描写了草木繁密茂盛、小雨淅沥的景色,作者借景抒情,以乐景衬哀情。 B“天涯万里,海上三年”概括了作者被贬谪到海南的三年生活,万里之遥,三年之久,语甚沉痛。 C“举头见日,不见长安”中的“长安”实际上是指南宋的都城临安,这是作者的一种委婉的说法。 D“谩凝眸”是说枉自定睛远望,不能慰己老怀,所以

15、紧跟着的就是“老泪凄然”,这七个字直抒胸 臆。 E“山禽飞去,榕叶生寒”描写了作者凭栏远眺所见的景色,山鸟飞去,榕叶生在寒冷的环境之中。 【答案】 AE 【解析】 A项,“以乐景衬哀情”错,词中的“草色芊绵,雨点阑斑”不是乐景。E项,“榕叶生在寒 冷的环境之中”错,“生寒”的意思是绿色的榕叶让作者内心升起寒意,更感悲凉。 呵呵复活复活复活 【例 2】(2017天津卷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太湖恬亭 王安石 槛临溪上绿阴围,溪岸高低入翠微。 日落断桥人独立,水涵幽树鸟相依。 清游始觉心无累,静处谁知世有机。 更待夜深同徙倚 ,秋风斜月钓舟归。 【注】徙倚:徘徊,流连不去。 第二

16、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答: _ 【答案】人景相融的宁静画面:断桥边夕阳西下,树影倒映水中,鸟雀在枝头相互依偎,诗人独自欣 赏美景。 【设问方式】 1诗中所描写的景物有什么特点?请结合诗句分析。 2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何作用? 【知识储备】 常见意境特点 意境特点例句 雄浑壮丽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壮阔苍茫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李白忆秦娥) 苍凉悲壮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杜甫旅夜书怀) 闲适恬淡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 清幽明净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暝) 明丽清新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 刘禹锡竹枝词二首( 其一 ) 萧

17、疏凄寂秋山起暮钟,楚雨连沧海。( 韦应物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 安谧美好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王维辛夷坞) 高远深邃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晏殊蝶恋花) 呵呵复活复活复活 淡雅幽远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秦观浣溪沙) 清冷幽静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王维过香积寺) 【解题技巧】 鉴赏诗歌景物形象“三要” 1要明确写景的主要技巧,如虚实相生、情景交融、渲染烘托等表现手法,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远近高低等角度位置变化,动静结合、视听结合、白描、细节描写等描写方法。 2要掌握表现写景特色的名词术语,如有声有色、清新明丽、宁谧清幽、淡泊悠远、空灵飘逸、宏大 壮观

18、、博大雄浑等。 3要审清题干的要求。如果题干要求概括景物特点或者只问写了哪些景象,则只需要提炼出景物并简 要概括出特点即可。如果题干明确要求结合诗句分析,就需要结合具体诗句进行描述或者分析,拟写的答 案要包含景物、景物特征、所用手法技巧、景物的表达效果,有时还要提及表达的情感等。 【答题模板】 鉴赏诗歌景物形象的答题步骤和参考句式 1答题步骤 第一步:找出并用简洁的语言描摹诗歌形象( 意境 ) 。 第二步:概括出这种形象( 意境 ) 的特点。 第三步:分析形象( 意境 ) 的作用,如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对表达诗歌主旨有什么作用等。( 这 一步根据题干要求决定取舍) 2参考句式 这首诗描写

19、了( ) 的景象,构成了一幅( ) 的画面,营造了( )的氛围,从而抒发( 或“体 现”“表现”等) 了诗人 ( 或“主人公” )() 的情感 ( 或“态度”“情操”等) 。 【变式探究】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踏莎行山居 张抡 秋入云山,物情潇洒,百般景物堪图画。丹枫万叶碧云边,黄花千点幽岩下。 已喜佳辰,更怜清夜,一轮明月林梢挂。松醪 常与野人期,忘形共说清闲话。 【注】松醪:是松膏酿制的酒。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呵呵复活复活复活 A首句“秋入云山”,语言简明形象,“入”字写出了深山秋意飒然而至的景象。 B词人以“潇洒”形容“物情”,赋予山中万物以情志

20、风神,秀逸灵动,意蕴无穷。 C下片写月圆之夜,词人身处良辰佳景,独对冷清的秋夜,难免心生孤寂悲切之情。 D上片写了斑斓如画的秋山景象,下片写了清冷孤寂的山居之景,词中有画,情景交融。 E这首词音韵和谐,辞意兼美,清丽秀润,亲切自然,表现出词人闲适惬意、怡然自得的山居乐趣。 【答案】 CD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月圆 杜甫 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 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 。 未缺 空山静,高悬列宿稀。 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 【注】这首诗是唐代宗大历元年(766) 秋天,杜甫流寓夔州时所作。绮逾依:这里指( 席子上的 ) 光彩更加柔美。未缺:指月圆。列宿:众星。 这首诗前六句

21、描写了月圆之夜的哪几幅画面?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答: _ 【答案】孤月当空,清辉满楼;月映寒江,影动柴扉;月洒江波,浮光跃金;月照绮席,光彩交融; 月挂空山,万籁俱静;月明中天,疏星寥落。 【解析】对场景画面的描述要透过意象联想意境,本诗通过描绘“孤月”“寒江”“空山”等意象, 营造出清冷孤寂的氛围,抒发了作者面对明月时的孤独和对远方亲人真切的思念之情。 高频考点三鉴赏事物形象 事物形象主要指咏物诗歌中描写的对象,即作者以人格化的事物为具体描写对象,通过对这种事物形 象的描写来曲折地表现自己的品格节操、思想情感。 【例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和东玉少卿后池群雁 呵呵复活

22、复活复活 陈襄 生意淹留白水塘,樊笼多事岂吾乡。 江湖已失秋南望,岁月犹欣塞北凉。 白日稻梁应饱足,青云岐路莫思量。 主人怜尔能鸣久,肯放逍遥物外翔。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首联写作者因滞留他乡而引发“岂吾乡”的感慨,从而表达了自己的思乡之情。 B与陶渊明“久在樊笼里”之句相似,诗中“樊笼”比喻遭受束缚而不自由的境地。 C“江湖”与“岁月”相对,从空间和时间的角度描写了群雁原本自由的迁徙生活。 D颈联表层意思是在告诫“群雁”应知足于眼前“稻粮”丰足的生活,不要总想着“岐路”。 E尾联写主人一直以来喜爱群雁的鸣叫声,所以肯定会放它们逍遥物外,自由翱翔。 【答案】 AE 【解

23、析】 A项,“作者因滞留他乡”错,“淹留白水塘”的是群雁。E项,“肯定会放它们逍遥物外, 自由翱翔”错,应是“群雁的主人因喜爱群雁而不肯放它们逍遥物外,自由翱翔”。 【例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咏瓢 张说 美酒酌悬瓢,真淳好相映。 蜗房卷堕首,鹤颈抽长柄。 雅色素而黄,虚心轻且劲。 岂无雕刻者,贵此成天性。 诗中的“瓢”有怎样的外在特点?寄寓了作者怎样的人格理想? 答: _ 【答案】外形轻盈小巧,色泽淡黄素雅。寄寓了作者崇尚虚心,追求率真自然、毫无矫饰的人格理想。 【解析】通读全诗可知,诗中表现“瓢”的外在特点的诗句主要是中间两联,颔联说“瓢”形如 【设问方式】 呵呵复活复活

24、复活 1简要分析诗中塑造的形象。 2诗中的语句描写体现了形象( 物象 ) 怎样的品性特点? 3诗中塑造的形象有什么作用和意义? 【解题技巧】 鉴赏诗歌事物形象“三步走” 第一步:找出诗中表现物象特征的词句。 第二步:联想平时学习中积累的常见物象的含义。如松、竹、梅分别象征坚强、气节、孤傲等。 第三步:明确物象特点,体会思想情感。首先要了解诗人通过哪些方式表达感情,如写瓢的“虚心” 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通过写瓢的虚心来表现作者对虚心无矫饰的自然心境的赞美。当然,还可以结合诗 人的生平和创作时的处境来分析诗人塑造的物象的意义,从而把握诗人的思想情感。 【变式探究】1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25、。 法曲献仙音咏铁马 同云臣赋 陈维崧 赤兔无成,乌骓不逝,屈作小廊檐马。碎珮琮琤,丛铃戛 王吉 ,依稀客窗闲话。更乌鹊时相触,霜欺兼雨打。 几悲咤。想多年、战场猛气,矜蹴踏、万马一时都哑。流落到而今,踠 霜蹄、寄人篱下。潦倒馀生, 尽闲身、蛛丝同挂。又西风唤起,仍旧酸嘶中夜。 【注】铁马:又称“檐马”“风铎”,悬于檐间的铁片,风吹则相击发声,是现代风铃的前身。 琮琤、戛:均为象声词。踠:弯曲。 词的上片描写出铁马怎样的形象?请结合词作简要分析。 答: _ 【答案】词的上片描绘了一个遭遇不幸、屈居檐下,任乌鹊相触、霜欺雨打的悲凉的铁马形象。词人 把檐下随风摆动的铁马看作“无成”的赤兔、“不逝”

26、的乌骓,表现出铁马事业无成,抱恨无穷。“更乌 鹊时相触,霜欺兼雨打”,不幸屈居檐下的铁马,乌鹊可以任意触犯,霜雪可以任意欺凌,风雨可以任意 吹打,透露出一股悲凉之意。 【解析】鉴赏诗歌中的形象,可以通过关键词来界定形象的基本特点。上片中的“屈作”就是关键词, 呵呵复活复活复活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词中所描写的“孤鸿”的形象是怎样的?请简要赏析。 答: _ 【答案】本词用“缺月”“疏桐”“漏断”“寒枝”“沙洲冷”等词语为“孤鸿”描绘了一个清

27、冷萧 瑟的环境,用“孤”“惊”“回”“恨”“寂寞”等词语极写“孤鸿”的神态和心理。全词刻画了一个飘 飞不定、惊恐不安、心怀幽恨、孤独寂寞的“孤鸿”形象。作者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了自己贬谪黄 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 【解析】这首词是苏轼被贬到黄州时所作。上片一、二句写夜深,用“缺”“疏”“断”几个字极写 幽独凄清的心境,三、四句用“孤鸿”衬托“幽人”,说只有“幽人”独自往来。下片写“孤鸿”,实际 也是写“幽人” ( 作者自己) 。“惊”“恨”“寒”“寂寞”“冷”等词语,写尽了“孤鸿”“幽人”漂泊 不定的境遇和孤独寂寞的心态。 高频考点四、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例 4、

28、(2017山东卷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早上五盘岭 岑参 平旦驱驷马,旷然出五盘 。 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 苍翠烟景曙,森沉云树寒。 松疏露孤驿,花密藏回滩。 栈道溪雨滑,畲田原草干。 此行为知己,不觉蜀道难。 【注】唐代宗大历元年(766) 春,岑参作为僚属随剑南西川节度使杜鸿渐入蜀平乱,途经五盘岭时 作。五盘岭:秦、蜀交界处峻岭,其山道曲折盘旋,故名。出五盘:攀越五盘山道登上山巅。 “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中的“斗”“攒”两字,生动传神,所写景物特征鲜明,请作简要分析。 答: _ 呵呵复活复活复活 【答案】“斗”字,描写两岸崖石耸峙欲错,犹如两兽相斗,凸显了江崖陡峭

29、、峥嵘之势。“攒” 字,描写群峰相连,层次莫辨,仿佛聚在一起,刻画了峰峦密集、重叠之态。 【变式探究】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官舍竹 王禹偁 谁种萧萧数百竿?伴吟偏称作闲官。 不随夭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 声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欢。 明年纵便量移 去,犹得今冬雪里看 ! 【注】此诗为作者受小人毁谤、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时所作。量移: 原指从贬所移至稍近的地方, 此处是反语,意为被贬到更偏僻的地方。 第三联中哪两个字用得生动传神?请作简要赏析。 【答案】“拂”和“侵” 。都用了拟人化的写法。“拂”即吹拂,竹声萧萧“拂琴”,写出竹声的美妙和 含情 ; “影侵棋局” ,是写竹的影

30、子映在棋局上,使人感受到竹似欲与诗人同乐,营造了一种物我为友、物 我同趣的意境。 【解析】第三联两句对仗工稳,都以拟人手法,动静结合,用“拂”和“侵”两字将竹子写得富有动 感,有声有色,饶有雅趣。这两句是说竹声拂过琴床,与琴声应和; 竹影映照在棋盘上,使得下棋的人更觉 有清欢。 【变式探究】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自常州还江阴 途中作 李嘉祐 处处空篱落,江村不忍看。 无人花色惨,多雨鸟声寒。 黄霸 初临郡,陶潜未罢官。 乘春务征伐,谁肯问凋残。 【注】江阴:唐朝江阴县,诗人时任江阴令。黄霸:汉代大臣,为政外宽内明,力劝耕桑,治 呵呵复活复活复活 为当时第一。陶潜:东晋诗人,为彭泽

31、令时,“在县公田悉令种秫谷,曰:令吾常醉于酒足矣。 ” 第二联两句中的“惨”和“寒”两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简要赏析。 【答案】“惨”,凄惨,暗淡,表现出了诗人看到花后的一种心理; “寒” ,寒冷,凄苦,表现出诗人听 到鸟叫声后的一种心理感受。两个词传神地表现了当地的荒凉以及战乱给百姓生活造成的破坏。 【解析】结合全诗来看,“惨”与“寒”的原因是“务征伐”,赏析的关键是紧扣这一点来回答。第二 【举一反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鹧鸪天 鹅湖归,病起作 辛弃疾 枕簟溪堂冷欲秋,断云依水晚来收。红莲相倚浑如醉,白鸟无言定自愁。书咄咄,且休休。一 丘一壑也风流。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觉新来懒上

32、楼。 请结合全词,赏析“红莲相倚浑如醉,白鸟无言定自愁”两句。 【答案】这两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池里盛开的红莲互相偎依,如醉酒一般;堤岸上的白鸟静静兀 立,定是在发愁。表达了作者罢官赋闲后忧伤抑郁之情。 【解析】赏析句子,应该先指明所用表现手法,然后结合句子分析该手法,最后点明这种手法表达了 作者怎样的感情,传达了怎样的旨趣,产生了怎样的效果等。 高频考点五、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 例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端居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端居:闲居。素秋:秋天的代称。 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

33、简要分析。 【答案】第三、四句是借景抒情。诗人借助对青苔、红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浓 厚的主观色彩,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 从其他角度如互文手法、 呵呵复活复活复活 拟人手法回答,言之成理也可。) 【变式探究】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采桑子 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 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 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注】西湖:指颍州( 今安徽阜阳 ) 西北颍河与泉河交汇处的天然湖泊。 词的下阕主要是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描写西湖春色的?抒发了词人的什么感情? 【答案】使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或

34、以动衬静的手法) 。一、二句写风平浪静,把水面比作明净平滑的 琉璃,更以船的缓慢移动写出了“静”。三、四句写涟漪微起,惊动了沙洲上的水鸟,水鸟掠过堤岸飞去, 写出了“动” ,愈显西湖幽静。动静相衬,动静结合写出了西湖春色的多姿多彩。抒发了词人流连山水的愉 快心情。 【解析】“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静中有动,写风平浪静时水面晶莹澄澈,游人不觉 船移,只是看到涟漪才有船身滑动之感; “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以动衬静,写涟漪微动惊起沙滩的 水鸟,愈加衬托出西湖之幽静。 【举一反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后游 杜甫 寺忆曾游处,桥怜再渡时。 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 野

35、润烟光薄,沙暄日色迟。 客愁全为减,舍此复何之? 【注】杜甫于上元二年(761) 春曾一度到新津,写了游修觉寺,第二次即写了这首后游。其 时,杜甫流落西南山水间,中原未定,干戈不止,山河破碎,民生多艰。 全诗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来表达思想感情的?请简要分析。 【答案】运用了拟人手法,作者将寺、桥、花柳拟人化,用“忆”“怜”“待” “无私”描写山寺之景好 呵呵复活复活复活 像在等待着“我”再度登临,生动形象,别具情味,表达作者再次游览此地的喜悦之情。 运用了反衬 ( 乐景写哀情 ) 的手法,寺桥有情,花柳无私,原野浸润,沙地暄暖,作者以此美景来衬托 自己的“客愁” ,以喜写悲,益增其哀。 高频

36、考点六、鉴赏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 例 6、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野泊对月有感 周莘 可怜江月乱中明,应识逋逃 病客情。 斗柄阑干洞庭野,角声凄断岳阳城。 酒添客泪愁仍溅,浪卷归心暗自惊。 欲问行朝 近消息,眼中群盗尚纵横。 【注】本诗约作于北宋灭亡、南宋初建之际。逋逃:此处意为逃避战乱。行朝:指朝廷迁移不 定。 诗的最后两联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答案】漂泊思归之情。“酒添客泪”写出了诗人身在客中,不由伤感落泪,想要借酒浇愁,依旧愁 心难抑,“归心”则透露了诗人的思归之情。忧国伤时之情。“欲问行朝近消息”一句表现了诗人对朝廷 的关切,“眼中群盗尚

37、纵横”一句则勾勒了遍地兵荒马乱的景象,表达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忧虑。 【变式探究】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送丘为落第归江东 王维 怜君不得意,况复柳条春。 为客黄金尽 ,还家白发新。 呵呵复活复活复活 五湖三亩宅,万里一归人。 知祢不能荐 ,羞为献纳臣。 【注】为客黄金尽: 战国策秦策载,苏秦游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 斤尽”。祢:祢衡,有才辩,孔融曾上表推荐他。献纳臣:进献忠言之臣,这里是诗人自指。 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案】对丘为落第的同情。首联用一“怜”字直接表达对丘为落第的同情; 颔联表现对丘为盘资耗 尽困于长安、返回时

38、忧愁煎熬新添白发的困境的怜悯。尾联表达了诗人自愧不如孔融,明知丘为有才华 而不能将他推荐给朝廷的自责。同时羞中寓愤,暗含着对贤才遭弃的愤慨。( 意思相近即可) 【解析】诗人认为自己明知丘为有才华而不能将他推荐给朝廷,自愧不如孔融,羞中寓愤,对贤才遭 弃的黑暗政治表示了愤慨。情绪由惜别转到内疚,以至于牢骚不平,激昂慷慨。诗写送别,抒发的却不是 一般的离情别绪,而是对人才的爱惜以及由此引出的对黑暗政治的激愤。全诗从离别写到归程,由近及远; 诗情则由哀怜转为羞愤,由浅入深。 【举一反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醉落魄辛未九月望和答庆符 胡铨 百年强半。高秋犹在天南畔。幽怀已被黄花乱。更恨

39、银蟾,故向愁人满。招呼诗酒颠狂伴。羽 觞到手判无算。浩歌箕踞巾聊岸 。酒欲醒时,兴在卢仝碗。 【注】庆符:名张伯麟。当时秦桧主和,庆符说:“夫差,而忘勾践之杀尔父乎?”秦桧听说大怒, 将庆符关入监狱,打得体无完肤,流放到吉阳军。时作者亦因上书力抵和议,请斩秦桧,被诬为“讪谤”, 也被贬到吉阳军。巾聊岸:掀起头巾露出前额,不拘形迹。卢仝碗:唐代诗人卢仝饮茶的碗。卢仝写 有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中有“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句。 有人说这首词的“更恨银蟾,故向愁人满”两句“无理而妙”,请结合词的上片加以赏析。 【答案】明月本无情,作者却说它故意对着自己变圆满,看似无理,实则非常巧妙。作者满怀无法锄

40、奸复国的激愤烦乱心情,偏又逢皓月圆满,便把一腔的怨情向“银蟾”倾泻而去,更深层地表现了词人难 以扼制的愁绪和愤激之情。 【解析】解答本题先须结合注释明确词人此时的处境,然后分析“无理”与“妙”。 “无理”言不合乎 常理,“妙”言表达效果、对突出词人情感的作用等。 呵呵复活复活复活 一、( 2018 年新课标卷)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 小题, 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野歌 李贺 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 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 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 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弯弓射鸿、麻衣

41、冲风、饮酒高歌都是诗人排解心头苦闷与抑郁的方式。 B. 诗人虽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但意志并不消沉,气概仍然豪迈。 C. 诗中形容春柳的方式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相同,较为常见。 D. 本诗前半描写场景,后半感事抒怀,描写与抒情紧密关联,脉络清晰。 15. 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答案】 14. B 15. 意为凛冽的寒风终将过去,和煦的春风拂绿枯柳,缀满嫩绿的柳条好像轻烟 笼罩一般摇曳多姿;表达了诗人虽感叹不遇于时,但不甘沉沦的乐观、自勉之情。 【解析】古诗词阅读的考查涉及鉴赏形象、语言、技巧、感情四个基本点,其中思想内容是核心,而 诗歌中的形象、语言和技巧是诗歌的外在

42、形式、是鉴赏诗歌切入的目标和对象。所以这类题,应在读懂诗 歌的基础上去作答。 14. 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主要集中对诗意、思想主旨、语言、技巧、 呵呵复活复活复活 二、( 2018 年全国 II卷)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 陆游 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 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 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 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首诗写诗人观看自己已完成的一幅草书作品,并回顾它的创作过程。 B. 诗人驰骋疆场杀敌报国的志向无法实现,借书

43、法创作来抒发心中郁闷。 C. 诗人把书法创作中的自己想象成战场上的战士,气吞山河,势不可挡。 D. 诗人豪情勃发,他在砚台中磨出的浓黑墨汁,也映射着烛光纵横飞溅。 15. 诗中前后两次出现“酒”,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 14. D 15. 第一个“酒”出现在作书之前,诗人把它比喻成战场上的旗鼓,起到酝酿情 绪、积蓄气势的作用;第二个“酒”则用来表现创作完成之后诗人的心理状态,他“如见万里烟尘清”, 似乎赢得了一场战役的胜利,心满意足、踌躇满志。 【解析】古诗词阅读的考查涉及鉴赏形象、语言、技巧、感情四个基本点,其中思想内容是核心,而 诗歌中的形象、语言和技巧是诗歌的外在形

44、式、是鉴赏诗歌切入的目标和对象。所以这类题,应在读懂诗 歌的基础上去作答。 14.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此处“飞纵横”指的是诗人下笔纵横如飞,并不指烛 光。 15. 本题主要考查诗歌意象的作用。“酒”是诗歌中重要物象(但不是抒情意象)的作用,要准确解 读就 诗歌翻译: 胸中自有军事谋略,想要试炼一番却没有门路,空怀豪情。草书如同行军打仗,书写前喝酒,好似军 中的旗鼓以壮声威,手中的笔好似战士的刀枪,其气势如同银河从天上倾泻而下。以端溪出产的砚台磨墨, 呵呵复活复活复活 在烛光的照耀下,下笔纵横如飞。瞬间就完成草书,又端杯饮酒,就像打了一场胜仗,消除国难,恢复了 太平,感觉酣畅

45、淋漓。 三、 (2018 年全国 III卷)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精卫词 王建 精卫谁教尔填海,海边石子青磊磊。 但得海水作枯池,海中鱼龙何所为。 口穿岂为空衔石,山中草木无全枝。 朝在树头暮海里,飞多羽折时堕水。 高山未尽海未平,愿我身死子还生。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对精卫辛劳填海的动机感到困惑,因此用提问的方式来开启全篇。 B. 诗的第三、四句设想,若有一天海水枯干,海中的鱼龙也会陷入困境。 C. 第五至第八句着力描写精卫填海的艰辛,不仅奔波劳碌而且遍体鳞伤。 D. 这首诗的语言质朴无华,平白如话,与白居易的观刈麦一诗相近。 15

46、. 一般认为,诗最后两句的内容是以精卫的口吻表达的,你是否同意这种解读?请结合诗句说明你 的理由。 【答案】 14. A 15. 观点一:同意。这两句诗是精卫坚韧不拔、前赴后继奋斗精神的自我抒发; 意为即使自己在有生之年不能完成移山填海的事业,也希望子孙后代能够继承遗志,填海不止。 观点二:不同意。这两句诗是作者对精卫的同情与崇敬之情的表达;意为移山填海的事业尚未完 成,我愿牺牲生命来帮助精卫,以自己的生命来换精卫的生命。 【解析】 14. 此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本题所选的诗歌材料是一首七言 呵呵复活复活复活 四、 (2018 年北京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

47、3 个小题。 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 【1】 辛弃疾 蜀道登天,一杯送绣衣 【2】行客。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3】 。 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笔。儿女泪,君休滴。荆楚路,吾能说。要新诗准备,庐山山色。赤壁矶头 千古浪,铜鞮陌 【4】上三更月。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 注释: 【 1】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 ,当时辛弃疾闲居江西上饶。提刑,官名,主管地方 司法、监察等事务。 【2】绣衣:官服。 【3】相如檄:指司马相如所作喻巴蜀檄,主旨是安抚巴蜀百姓。 【4】铜鞮陌:代指襄阳。 14. 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 A. 词的开头四句,先写对方行程,再写自己的多病与离愁,暗含蹉跎失志的惆怅。 B. 李正之即将远赴蜀地担任要职,作者满含深情地称许友人才华出众,巨笔如椽。 C. 作者认为荆楚路上的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