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12区中考物理二模试题分类汇编平面镜成像【含答案】.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371325 上传时间:2020-04-24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38.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12区中考物理二模试题分类汇编平面镜成像【含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北京市12区中考物理二模试题分类汇编平面镜成像【含答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北京市12区中考物理二模试题分类汇编平面镜成像【含答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北京市12区中考物理二模试题分类汇编平面镜成像【含答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京市12区中考物理二模试题分类汇编平面镜成像【含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12区中考物理二模试题分类汇编平面镜成像【含答案】.pdf(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 北京市 12 区 2016 年中考二模试题分类汇编(平面镜成像) 1. (通州区)下列有关平面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平面镜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B. 人远离平面镜,镜中的像变小 C. 人站在平面镜前,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 D. 人到镜面的距离是1m ,人到像的距离也是1m 答案: AC 2. (通州区)好莱坞大片盗梦空间里面有一幕被观众们专门称为“镜子时刻”的场景, 呈现出了一个无尽头似的长廊,如图 9 所示,这不是电脑特技, 而是片方精心设计的大手笔, 呈现的却是真实的场景。人位于两面镀膜的玻璃之间。则此场景可以用原理来解释。 答案:平面镜成像 3 (西城区)实验桌上备有如图24 所示

2、的实验装置,还有相同大小的中国象棋棋子18 个, 9 个为红色, 9 个为绿色;刻度尺一把。小军计划利用这些器材探究“物体的像到平面镜的 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的关系”。小军的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将两个叠放的红棋子作为物体放在平面镜前面的白纸上,在平面镜后面改变两个叠 放的绿棋子的位置,观察并记录实验数据。 在原位置改变物体(用三个红棋子叠放)的大小,在 平面镜后面改变叠放的绿棋子的个数,观察并记录实 验数据。 再改变四次物体的大小,仿照步骤,做四次实验。 请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 (1)小军计划探究的问题中的自变量是:; ( 2 ) 小 军 实 验 过 程 中 存 在 两 个 问 题

3、, 分 别 是:; (3)请你针对小军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写出改进措施;。 答案: 4 (顺义区)小明想用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器材:厚为 2mm 的玻 璃板;厚为8mm的玻璃板;直尺;光屏;两个完全相同的棋子A、B ;白纸。 (1) 实验前小明应选用的玻璃板是。(选填器材前的序号) (2)开始实验,如图20 所示,小明 在玻璃板前放好棋子A, 然后在玻璃板后面移动棋子B,当棋子B 与棋子 A的像完 全重合时,移去棋子B,在此位置放一光屏,光屏上看不 到棋子 A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_像。 (选填“虚” 或“实”) (3)做完实验后小明总结了一些关于平面镜成像的结论,其中

4、 不正确的是 _。 (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将棋子A向玻璃板靠近,A的像就变大 B将棋子和像所在的位置用直线连接,连线跟玻璃板垂直 C当棋子与玻璃板的距离为10cm时,像和物相距20cm D将玻璃板换成平面镜,虽然成像更清晰,但不利于进行成像特点的探究 图 24 白纸 透明玻璃 支架 白纸 棋子 A 棋子 B 玻璃板 图 20 2 答案: (1)(2)虚(3) A; 5 (平谷区) 小明利用如图12 所示的实验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请你解答以下问题: (1)该实验采用薄透明平板玻璃作为平面镜,是为了能确定 _,能比较 _。 (2)该实验选择两个相同的蜡烛A 和 B,是为了观察蜡烛B是 否与

5、蜡烛A所成的像 _ 。 答案: (1)蜡烛A的像的位置, 蜡烛A的像与蜡烛B的大小( 2) 重合 6 (怀柔区)如图19 所示,实验桌上有激光笔、光的反 射定律演示仪 (包括小平面镜M 、平板 E和 F) ,小新 利用上述实验器材证明 “光在发生反射时, 反射光线、 入射光线与法线在一个平面内”。 小新的主要实验过程如下: 将 F 板旋转到与E板在同一平面, 用激光笔发出一 束沿 E板 AO方向射向O点的光,在右侧F 板上观察 到反射光线OB ,并将实验现象记录在表格中; 将 F板与 E板再次旋转到同一平面,改变激光笔的位置,用激光笔发出一束沿E板 AO方向射向O点的光,在右侧F板上观察到反射

6、光OB ,并将实验现象记录在表 格中。 于是小新认为“光在发生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一个平面内” (1)小新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请你针对小新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写出改进措施:。 答案:(1)和两次实验都没有把F 板向后折转一定的角度,在F 板上不能看到反射 光线; (2)在步骤和中,都要将F 板向后折转一定的角度,在F 板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线并将 现象记录在表格中。 7 (海淀区)如图26 甲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坐标纸铺在水平桌面上,将 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一侧,看到玻璃板后有蜡烛A的像A。 图 12 白纸 蜡烛A 蜡烛B 透明玻璃 支架 图 19 乙

7、A1 A2 A3 A4 A1 A2 A3 A4 玻璃板位置 A5 A6 A5 A6 图 26 甲 支架 M N 坐标纸 A B 玻璃板 A 3 (1)为了确定像A的位置,拿一支与A相同的未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的坐标纸面上来 回移动, 直到蜡烛B与像A完全重合, 分别记录像与物在坐标纸上对应点的位置。同学 们经过多次实验后,记录情况如图26 乙所示,根据“坐标纸”上的信息得出的结论 是。 (2)若在蜡烛B和玻璃板之间竖直放置一张不透明的白纸,则在蜡烛A侧观察不到的是 (选填“像A”或“蜡烛B”) 。 答案: (1)像距等于物距(或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2)蜡烛 B 8.(丰台区)下面案例是小明

8、同学“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报告的一部分。 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一、提出问题:光在发生反射时,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有什么样的位置关系? 一、猜想假设:光在发生反射时,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 二、设计实验: (一)实验器材和装置:激光笔、光的反射定律演示仪 (包括小平面镜M、平板E和F、量角器等,如右 图) (二)实验步骤: 1将F板旋转到与E板在同一平面, 用激光笔发出一束 沿E板AO方向射向O点的光,观察在右侧F板上能否看到反 射光线OB(如图),并记录现象。 2将入射光线沿着右侧的F板BO方向入射,观察反射光线的位置并记录现象。

9、请你判断这份实验报告的实验步骤中,存在什么问 题。 答案:实验中没有改变F 板的位置 9 (房山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选取一块薄平板玻璃、两根完全相同的 蜡烛 A和 B、刻度尺、白纸、火柴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17 所示。 (1)将蜡烛A竖直放在水平桌面的白纸上,点燃蜡烛A,观察发现:平板玻璃中蜡烛A的 像偏高且倾斜。 你认为在图18 所示的甲、 乙、丙三幅图中,图是产生以上实验现象的 原因。 (2)实验器材调整正常后,若蜡烛A距平板玻璃8cm,则蜡烛B与蜡烛 A相距cm才能 与蜡烛 A的像完全重合。 答案:(1)乙(2) 16 图 17 A 甲:平板玻璃 竖直放置 丙:平板玻璃

10、 向右倾斜 玻璃板 A 玻璃板 A 乙:平板玻璃 向左倾斜 图 18 玻璃板 4 10 (东城区)小丽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将一 块薄玻璃板竖直立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 B,点 燃薄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10 所示。在此实验中: (3 分) (1)从蜡烛 A所在的位置看向薄玻璃板观察到A的像 A,A是由于光 射到玻璃表面发生_(选填“反射”或“折射”)形成的; (2)小丽将蜡烛A逐渐向薄玻璃板靠近时,蜡烛A的像将逐渐向_(选填“靠近”或 “远离”)薄玻璃板的方向移动; (3)当薄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时,小丽移去蜡烛B,并在蜡烛

11、B所在位 置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 A的像。 答案:(1)反射(2)靠近(3)不能 11 (昌平区) 小明利用如图13 的实验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请根据实验要求回答下列 问题: (1)在竖立的玻璃板E前点燃蜡烛A,用未点燃的蜡烛B 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至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移去蜡烛B,在此位置上放置一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 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像(选填“虚”或 “实”) 。 (2)当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时,A的像的大小将(选填“变大”、“不变”或“变 小”)。 答案:(1)虚(2)不变 图 10 图 13 白纸 C 蜡烛 A 蜡烛 B 透明玻璃板 E 支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