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版】甘肃省民勤县第四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5380225 上传时间:2020-04-27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213.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版】甘肃省民勤县第四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解析版】甘肃省民勤县第四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解析版】甘肃省民勤县第四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解析版】甘肃省民勤县第四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解析版】甘肃省民勤县第四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解析版】甘肃省民勤县第四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析版】甘肃省民勤县第四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 ! 值得拥有! - -珍贵文档 ! 值得收藏! -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高三历史 第卷 本卷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答案必须涂在答题卡上。 1钱穆在中国历史政治得失中指出“一个青年跑进太学求学,毕业后,派 到地方服务。待服务地方行政有了政绩,再经长官察选到中央,又须经过中央 一番规定的考试,然后才始正式入仕。那是当时入仕从政的唯一正途,政府的 一切官吏,几乎全由此项途径出身。 ”钱穆所指的历史时期是 A秦朝B汉朝C隋唐 D宋朝 【答案】 B 【gkstk 解析】考察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解答此题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句“太学”、 “ 察 选”

2、 、 “ 那是当时入仕从政的唯一正途,政府的一切官吏,几乎全由此项途径出身”可知应 是汉朝。汉朝时实行察举制故应选B。 2隋唐均规定:“工商不得入仕。”宋太宗在淳化三年(992)三月二十一 日的诏书中, 规定: “如工商杂类人内有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 亦许解送” ( 宋 会要辑稿选举) 。甚至还出现“有道释之流还俗赴举”现象。由材料可知 A宋代科举取士逐步取消了身份职业限制 B宋代统治者奉行重文轻武的政策 C科举考试成为宋代文人入仕的主要途径 D宋代科举取士条件相对放宽 【答案】 D 【gkstk 解析】考察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从题干中可以看出,隋唐时规定 “工商不得入仕” ; 而宋时则 “

3、如工商杂类人内有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 亦许解送”、 “有道释之流还俗赴举”, 说明对科举的限制条件较隋唐时有所放宽。故应选D。 3在古罗马的法律中引用了这样一个案例:在一个公共广场上,一名理发师为 一名奴隶理发。有人在附近玩球,不小心用球砸到了理发师,导致他割伤了奴 隶的耳朵。依据罗马法,在公共广场理发是错误的,因此,奴隶本人对该事件 负责。这表明罗马法 A有利于调解矛盾,规范行为B保障平民利益,实现社会公平 C 本质是维护私有制和贵族利益D 是古代世界最完备的法律 【答案】 A 【gkstk解析】考察古代罗马的法律。题干体现的是谁做事谁负责的原则,职责分明,有利 于协调关系、规范人们的行为

4、,化解矛盾。故应选A。 4从下表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有 美国联邦政府州政府 权 力 最高立法、行政、司法机关;统一 联邦宪法,全国范围适用;国际交 往主体;不能任命、监督、考核州 官员或其施政行为 有立法、行政、司法机关; 本州宪法、 法律,与联邦宪 法相抵触时无效。 不干涉联 邦事务 A美国的国家结构是邦联制 B美国是中央集权制国家 C 涉及全国性事务的权力都赋予联邦政府 D 州政府与联邦政府分享的政治权力相当 -精品文档 ! 值得拥有! - -珍贵文档 ! 值得收藏! - 【答案】 C 【gkstk解析】考察美国的政治体制。根据1787 年宪法规定,美国是联邦制的国家。联邦 政府权力高于各

5、州,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各州享有一定的自治权,以避免 权力过分集中。故A、B、D错误,正确答案应是C。 51841 年,英国辉格党政府首相墨尔本在一次内阁会议上就阁员之间的意见分 歧表态说:“我实际上不在乎哪一个好,我在乎的是,不管我们对外说什么, 我们要说同样的话。”后因托利党在议会选举中获得多数,墨尔本内阁辞职。 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A内部意见一致是内阁制主要原则 B首相与普通阁员享有平等权力 C内阁集体责任制基本成形成 D政党之间的斗争决定内阁政策 【答案】 C 【gkstk 解析】考察英国的责任内阁制。题干说明的是对外意见一致,据此排除A 项;英国 责任内阁的首脑是首相,内

6、阁成员是各部大臣,权力不平等,排除B项;从题干中墨尔本 要求阁员对外保持一致及内阁集体辞职体现了内阁成员集体负责,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 并与首相共进退,故说明英国责任内阁制基本形成,C 项正确; D 项题干未能体现。故应 选 C。 6 “议会采一院制或两院制,行政权由总统或内阁掌握,当日所写之宪法与下 面一大群农村组织之关系极微,因为乡民的识字率一般认为只有5,农民只能 集体指挥传统的管制办法着重男人优于女人,年长的优于年幼,读书明理 的优于目不识丁,这和全民投票的原则以及每一个人都有同等经济之机会不仅 不相衔接,而且大相径庭。 ”这里评论的“宪法”最有可能是 A1787 年美国宪法 B18

7、71 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C 1875 年法兰西共和国宪法 D 1912 年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答案】 D 【gkstk 解析】考察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题干中的“农民识字率极低、男人优于女人、年 长的优于年幼,读书明理的优于目不识丁”情况最符合这一时期的中国的情况。故应选D。 7 辛亥百年组歌第一乐章写道: “百年痛史,承载太多苦难彷徨;百年呼喊, 彰显民族贲然血性;百年奋斗,铸就民族不屈性格;百年山河,矗立不朽民族 丰碑。 ”就顺应世界历史发展趋势而言,辛亥革命所铸就的“民族丰碑”是 A.揭开了走向共和的历史篇章B.促进资本主义的持续发展 C.推翻了腐朽的封建制度 D.实现了民主共和的革命目标

8、 【答案】 A 【gkstk 解析】考察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辛亥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但只是昙花一 现,排除B 项;辛亥革命推翻的是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排除C项;辛亥革命后建立了中华 民国,但革命果实被北洋军阀窃取,中国并未实现真正的民主共和,排除D 项。辛亥革命 是近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里程碑,其主要功绩就是推翻了君主专制政体,揭开了中国走 向共和的历史新篇章,顺应了由专制走向民主的历史发展趋势,故应选A。 8毛泽东曾说“农民在乡里造反乃是广大农民群众起来完成他们的历史使 命,乃是乡村的民主势力起来打翻乡村的封建势力。宗法封建性的土豪劣绅, 不法地主阶级,是几千年专制政治的基础,帝国主义、

9、军阀、贪官污吏的墙角。 打翻这个封建势力,乃是国民革命的真正目标。”据此判断当时的背景是 A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B “工农武装割据”的开展 C全民族抗战局面形成 D解放战争时期土地改革开展 【答案】 A 【gkstk 解析】考察第一次国共合作下的国民革命运动。从材料中“帝国主义、军阀、贪官 -精品文档 ! 值得拥有! - -珍贵文档 ! 值得收藏! - 污吏的墙角,打翻这个封建势力,乃是国民革命的真正目标”可知是国民革命运动时期。 在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工农运动蓬勃发展,推动了北伐的胜利进军。故应选A。 9据 1938 年 4 月 9 日伦敦路透社电讯说: “英军事当局, 对于中国津浦线 (天 津

10、至江苏南京的浦口)之战局极为注意。最初中国军获胜之消息传来,各方面 尚不十分相信,但现已证明日军溃败之讯确为事实英人心理,渐渐转变, 都认为最后胜利当属于中国。”上述报道的战役 A打破了日军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狂妄计B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C 取得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D极大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 望 【答案】 C 【gkstk 解析】考察抗日战争。从时间“1938 年 4 月”判断该次战役是徐州会战中的台儿庄 战役,它是抗战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故应选C。 10“已有不少人将周恩来喻为日内瓦会议的挽救者,他已赢得了外交舞台第 一流人物的地位”。这样的评价基于他在日内瓦会议上发表了一篇重要的演说

11、。 其演说的宗旨是 A号召亚非国家采取不结盟政策 B亚非各国坚持反帝反霸的方针 C 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 D解决亚非尤其是印度的和平问题 【答案】 C 【gkstk 解析】考察新中国的外交政策。题干中“日内瓦会议的挽救者”体现了周恩来在会 议上的作用。 1954 年 4 月 26 日至 7 月 21 日,中苏美英法在日内瓦召开会议,主要讨论朝 鲜问题和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故应选C。 111964 年中共中央在有关决定中指出“在一线的全国重点高等学校和科学研 究、设计机构,凡能迁移的,应有计划地迁移到三线、二线去,不能迁移的, 应一分为二。” (注:按今天的区域来划分,三线地区基本上

12、就是不包括新疆、 西藏、内蒙古的中国中西部内地。 )这说明当时 A中美关系异常紧张,战争一触即发B中央着力发展落后地区教育 C中国对世界局势判断是着眼备战 D适应经济建设培养人才需要 【答案】 C 【gkstk解析】考察新中国的三线建设。20 世纪 60 年代,中苏、中美关系紧张,世界局势 不断恶化。中国领导人判断有可能爆发新的世界大战,在这种情况下,做出三线建设的决 定,正如题干反映的那样。故应选C。 12 史记货值列传云:“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水陆交通要地),弛 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这表明西 汉初期 A政策的松动促进了商业的繁荣B重商政策推动了民

13、营手工业的发展 C交通的便利促进了商业的发展D 农副产品成为国内贸易的主要商品 【答案】 A 【gkstk解析】考察汉初的经济政策。题干反映的是经济政策的变化对商业发展的影响,但 根本上来说依然是重农抑商。故应选A。 13在傅乐成主编的中国通史中有如下记载:“东汉大约有八十年稍安的局 面。其余时间的农民,莫不时时处于破产沦亡的危机之中。贫民最多的时代, 尤以东汉为甚。根据史籍记载,东汉诸帝,无一不忙着赈济贫民”材料主 要反映了东汉 A国家税源枯竭B政府无力从事农村救济事业 C 农民赤贫化的程度加深D 国家的经济结构被破坏 -精品文档 ! 值得拥有! - -珍贵文档 ! 值得收藏! - 【答案】

14、 C 【gkstk 解析】考察东汉社会发展状况。题干强调的是东汉时期,农民生活困苦,时常处于 “破产沦亡的危机之中”,以致“东汉诸帝,无一不忙着赈济贫民”。这说明东汉一朝农民 贫困化程度不断加深。故C 是最合适的选项。至于“国家税源”、 “政府救济” 、 “经济结构” 等,题干均未涉及,因此排除A、B、D。故应选C。 14明代张居正说:“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穑以资商,则 商病。故商农之势,常若权衡。 ”这种农商并重的言论 A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B表现了重农抑商政策的瓦解 C表明政府十分重视商业 D代表了士大夫对商业的态度 【答案】 A 【gkstk 解析】考察中国古代的经济

15、政策。明代政府坚持奉行重农抑商政策,所以可排除B、 C; D 为干扰项,张居正只所以有对商业这番态度,主要是因为明代商品经济的繁荣发展, 所以,从整个材料所反映出的信息应正确理解为A。故应选A。 15史载,上海轮船招商局每年结账后,均在申报和北华捷报等媒体 上公布信息;开平煤矿章程规定, “进出煤铁银钱数目,每日有流水簿,每月有 小结,每年有总结, (股东)可以随时查核。 ”上述材料折射出洋务派民用企业 与军事工业的主要不同点是 A产品投放面向社会市场 B建立起股份制企业管理制度 C 注重降低成本以追求利润 D吸纳了部分民间资本 【答案】 D 【gkstk 解析】考察洋务运动时期的企业特点。洋

16、务派打出“求富”旗号,创办了一批近代 民用工业, 主要有李鸿章创办的上海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煤矿。从题干中的信息可知:信息公 布、股东查核, 反映的是近代企业管理色彩,但不是成熟的近代西方企业管理。但这些民用 企业多数是商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的形式,所需资金不全来自于民间资本。故应选D。 16清政府在1684 年统一台湾后发布展海令,解除“海禁”;次年又允许各国 朝贡船进港,认可民间商船来航通商。材料说明 A清代闭关锁国的传统观点没有依据 B外贸政策调整与清朝政局变化密切相关 C 清朝解除“海禁”,但依然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D 清政府加强了对外贸易的管理 【答案】 B 【gkstk 解析】 考察清

17、朝的对外政策。台湾统一前后, 清政府对外政策由“海禁” 到解除 “海 禁”再到“允许各国朝贡船进港,认可民间商船来航通商”反映的国家形势的变化对对外 政策的影响。故应选B。 17.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了1300 万两,湖北官办织布局开 办后,江汉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了10 万匹。”这说明洋务运动 A.能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 B.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C.培养了一批技术人员和科技人才 D.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了一些抵制作用 【答案】 D 【gkstk 解析】考察洋务运动的作用。题干说明洋务运动的进行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到 了一定的抵制作用,如“外轮就损失了1300 万两

18、、洋布进口减少了10 万匹” 。故应选D。 18. 火车出现后,在不到30 年的时间里,就修建了近万公里的铁路,把各个主 -精品文档 ! 值得拥有! - -珍贵文档 ! 值得收藏! - 要城市连接起来了。这个现象说明: A.人类有足够的经济实力修建铁路 B.实现了“要致富先修路”的目标 C.广阔的市场是交通发展的驱动力 D.激烈的市场竞争驱使财阀投资 【答案】 C 【gkstk 解析】考察交通发展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是运输产品到各地市场 销售的需要,故应选C。 19 “两个世纪前, 1000 个人当中没有一个人穿袜子,一个世纪以前,500 个人 当中没有一个穿袜子,现在1000

19、个人当中没有一个人不穿袜子。 ” (引自 1831 年机械的成绩) ,这段通俗的话说明的本质问题是 A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 B工业时代的到来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C 工业革命的开展极大地提高了民众的购买力 D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答案】 B 【gkstk 解析】考察工业革命对人们生活的影响。题干表面上体现的是“人们生活习惯的变 化” : 由不穿袜子到一部分人穿袜子再到全部穿袜子,但从本质上来看是由于工业革命的进 行,经济的发展是人们的收入增加,生活质量有了明显的改善。故应选B。 20宋仁宗年间,有官员发现,那些应该穿皂农的仆役小吏,居然也穿戴儒

20、巾 大袖,混杂于士流:民庶的妻小,头冠也插满珠翠,俨然贵族。这现象表明 A宋代经济繁荣人民富庶B宋代贵族门阀制度松动 C 宋代中央集权制度加强D经济重心南移,文人弃北趋南 【答案】 B 【gkstk 解析】考察古代中国的门阀制度。题干反映了一般民众也可“穿戴儒巾大袖,混杂 于士流;民庶的妻小,头冠也插满珠翠,俨然贵族”,这说明门第之别的松动。故应选B。 21钱乘旦教授指出“反现代化”并不是反对现代化,而是“用现代化的手段 来维护传统的价值取向,用现代化的形式来抵抗现代化的实质。”下列选项中 符合这一表述的是 A 太平天国运动B 洋务运动C 义和团运动D 辛 亥革命 【答案】 B 【gkstk

21、解析】考察洋务运动的目的。洋务运动是一场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是用西方的先 进技术来维护封建的专制统治。这正合题意: “ 用现代化的手段来维护传统的价值取向,用 现代化的形式来抵抗现代化的实质。” 故应选 B。 221872 年,上海公共租界张贴了沪上第一张交通告示,内容为:“凡马车及 轿子必须于路上左边行走”“凡马车于十字路口必得走慢”等等。汽车进入上 海后,工部局于1906年又颁发一则布告:“租界车辆,不下千万;各走马路, 靠近左边;切莫乱走,小心为先;十字路口,不要随便;左右前后,看清道点; 照此走法,碰撞可免;尚有不遵,重罚银钱。”这主要说明 A当时租界的交通规则由上海地方当局制定 B中

22、国的近代交通业滞后于西方 C近代中国的交通规则呈现中西合璧的特征 D近代交通文明在上海逐步确立 【答案】 D 【gkstk 解析】考察近代社会风俗的变迁。题干文字说明了近代上海公共租界初步建立后的 -精品文档 ! 值得拥有! - -珍贵文档 ! 值得收藏! - 运行规章,说明“近代交通文明在上海逐步确立”,D 项符合史实和题意要求,故应选D。 23廷寄是清代皇帝授命内廷寄发的一种谕旨。其有关告诫臣下、指示方略、 考核政事、责问刑罚失当等机要文书,为防止泄露,不交内阁而由军机大臣密 封,加盖军机处印信后,交兵部捷报处寄送各省有关官员,封面上书“军机大 臣字寄某官开拆”或“传谕某官开拆”。19 世

23、纪末“廷寄”开始逐渐被废除, 其主要原因是 A电话在中国普遍使用B清朝统治被推翻 C军机处办事效率低下D 电报的广泛使用 【答案】 D 【gkstk解析】 考察近代交通通讯的发展变化。题干反映的是通讯手段的变化。A、B不符合 事实; C与题意无关; D符合题意,因为19 世纪末,电报在中国官场、商业领域逐渐推广 应用。故应选D。 24文学家沙汀在回忆故乡川西北的绵阳在辛亥革命后服装的变化时说: “那时,大家把辛亥革命称为光复,意思是兴汉灭清。男的一般装束是用黑绫 子、黑纱帕包头,后头吊半截,说是给崇祯皇帝(明朝末代皇帝)戴孝。”这作 为个案可以反映 A民族主义被民众狭隘理解 B民权主义获得广泛

24、认同 C民众的审美情趣发生变化 D民生主义最为当时所需 【答案】 A 【gkstk解析】考察辛亥革命指导思想的局限现。题干体现的是明末以来“反清复明”的再 现,正如“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是指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一样,表现的是一种狭隘 的民族观,满族也是中华民族的一员。故应选A。 251960 年,美国举行总统选举,候选人辩论通过电视向全国转播。民主党候 选人肯尼迪年轻有为,整洁干练,给电视观众留下了比对手更好的印象,而收 音机听众却感觉其对手尼克松表现更佳。由此我们可以认为 A影视对国家的政治走向起决定作用 B现代媒体比传统媒体更具有竞争力 C电视、广播的政治功能日显突出 D现代科学技术让竞

25、选变得更加激烈 【答案】 C 【gkstk解析】考察现代传媒手段的作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电视给人们更加直接的感 受,个人形象至关重要;而收音机则体现声音、语调的魅力。二者都反映了在现代社会中, 其政治功能越来越明显。故应选C。 第卷(非选择题,共50 分) 26 (15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近代外交中的重要事件、条约的影响 时间事件或条约影响 1842 年 南京条约 “以前是中国处于命令的地位去决定国际关系”的局面发生了根本性 转变。 1895 年 马关条约 中国面临着被“瓜分”的民族危机,传统的宗藩体制已经崩溃,华夷 秩序几乎荡然无存。 1901 年 辛丑条约中国

26、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精品文档 ! 值得拥有! - -珍贵文档 ! 值得收藏! - 1919 年 巴黎和会 “中国与外国的条约关系, 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开始和另一个时代的结 束”。 1928 年 “改订新约”的运 动 减少了一些帝国主义在我国长期享有的特权,否认了领事裁判权的 合法性,增加了国家关税的收入,但又很不彻底。 1943 年 中英、中美签订新 约 取消英美两个国家在华治外法权处理有关问题之条约与换文;同时 取消 1901 年 9 月 7 日在北京与中国政府签订的议定书(即辛丑 条约 ) 。 1943 年 中英美签署 开罗 宣言 关于中国的领土主权问题,中美双方同意:日本

27、用武力从中国夺去的 东北各省、台湾和澎湖列岛,战后必须归还中国。 材料二当时,在中国享有带有不平等性质的权益的国家主要是美、英、苏三家。在 具体实践中, 中国政府采取了不同的对策。美国是当时与新中国最为敌对的国家。中国政府 对中美商约等一系列条约采取了不予承认的立场,美国此前在中国所享有的特权至此在大陆 全部丧失。 这种处理干脆利落。苏联是中国最重要的盟友。对于中苏友好条约,中国政府并 没有断然宣布废除,而是积极地与苏联政府展开重新谈判。1950 年 2 月,中苏订立了新的 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及有关协定。协定规定在不迟于1952 年末之前,苏联将中国长春铁路的 一切权利及一切财产无偿移交中国,苏

28、军从旅顺口撤出,大连行政完全由中国政府管辖,苏 方临时代管或租用的财产,应由中国政府接收。至此,可以说中国已经完全挣脱了百年之久 的不平等条约的束缚。 裴坚章中国外交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949 1979 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百年间签订的条约的变化 趋势,并概述近代百年间签订的条约对中国产生的主要影响。(11分) -精品文档 ! 值得拥有! - -珍贵文档 ! 值得收藏! -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中国对待不平等条约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 识分析原因。(4 分) 【答案】 26 (1)趋势: 1919 年之前,以不平等条约为主流;1919 年以后,逐步修改不

29、平等条 约或收回权利,但因中国弱小等原因,没有实现平等权利;(3 分) 主要影响: 近代前期不平等条约使中国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破坏了中国社会主权和领土 的完整; 阻碍了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有利于列强对旧中国的侵略和掠夺;激发了近代中国 人民的反侵略反封建的斗志,促使民族意识觉醒。(4 分) 近代后期收回权利或修改不平等条约,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了中国 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新中国完全摆脱不平等条约奠定了基础。( 4分) (2)主要特点:对于不同国家,采取不同对策。(2 分) 原因:对美国,由于美国敌视新中国废除美国对华不平等条约及特权;对苏联,鉴于 苏联是新中国盟友,采取

30、积极谈判,订立新的平等条约,逐步收回国家权利。(2 分) 【gkstk 解析】第( 1)问紧扣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条约的形式和内容上归纳总结其趋势。 结合近代中国社会的现状、经济发展等分析其影响。第(2)问结合材料,从材料中归纳特 点,如“中国政府采取了不同的对策”。对于原因要结合材料,联系这些国家对新中国的态 度及关系分析解答。美国拒不承认新中国,采取敌视新中国的政策,故应是废除美国对华 的不平等条约;而苏联率先承认新中国并建立外交关系,故可重新谈判,签订新约。 27 (17 分)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 材料一:古代庶人“以麻为衣,则

31、不能御寒,以麻著袍,则不能生暖” 。传入 棉业之后,“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棉作在中 国广泛展开,大约是始自宋代: “木棉,宋、元之间,始传其种入中国。关、陕、 闽、广,首得其利。”特别是广东和福建,首先成为最著名的棉产区。明清时期棉 作几遍及全国各省区。徐光启农政全书提到华中湖北棉区,华北山东、河北 等棉区,华东江苏、 浙江棉区是当时的三大优势棉区。明清时期北方特别是山东 的棉花大量输往江南,如东昌府高唐、恩县棉花“江淮贾客贸易,居人以此致 富”,形成“吉贝(木棉)则泛舟而鬻诸南,布则泛舟而鬻诸北”的局面。而江 南松江一带有“卖袜店百余家,合郡男妇皆以做袜为生

32、,从店中给酬取直”现象出 现。由于棉作的扩展和粮田面积的减少,至少从明代后期, 江浙地区便开始从其 他省份输入粮食; 同时,其他省份也需要从江南购入不可缺少的棉纺织品和其他 产品。 材料二:鸦片战争前英国印度中国三角贸易的路线图 -精品文档 ! 值得拥有! - -珍贵文档 ! 值得收藏! - (1) 根据材料一,概括从宋代至明清时期中国棉花种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棉业的发展带来了怎样的影响。(8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印度中国之间的三角贸易 给三国分别带来了怎样的影响?(9 分) 【答案】 27 (1)变化:棉花种植区域扩大,总面积增加;主要

33、(优势)产区发生区域转移。(2 分) 影响: 棉布普及改善人民衣用状况:密切小农与市场联系,农产品商品化趋势加强:生 产区域性加强, 跨省区经济交流发展,促进各地经济交流:在商品经济活跃基础上,有利于 促进资本主义萌芽产生。(6 分) (2)影响:对中国:白银外流,造成财政困难;毒品直接摧残危害人民的体质和精神; 造成银贵钱贱,金融体系紊乱,人民负担加重,阶级矛盾尖锐。(3 分) 对英国: 扩大了英国商品在印度的市场;鸦片走私扭转了对华正常贸易的逆差;茶叶的 高关税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3 分) 对印度: 印度手工棉纺织业破产倒闭,加深印度经济殖民地化;客观上也有利于印度自 然经济的解体,促

34、进近代化。(3 分) 【gkstk解析】第( 1)问结合材料,从材料中归纳变化趋势:棉花种植区域扩大,总面积 增加;主要(优势)产区发生区域转移。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归纳影响。第(2)问结合材 料,联系中国、印度、英国在贸易中的地位及对三国经济、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分 析解答。 28 (18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农业虽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它毕竟主要是在小农分 散经营的条件下形成的由于传统农具明清后没有继续得到改进,由于人口 增加、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减少,由于经营规模的狭小和分散,劳动效率低下, -精品文档 ! 值得拥有! - -珍贵文档 ! 值得收藏! - 这极大地限

35、制了其他经济文化事业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另一方面,尽管中国古 代很早就出现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农业生产的思想但 在封建制度和分散经营条件下,不可能更大规模合理利用经济资源协调发展。 李根蟠中国古代农业 材料二明清时期手工业的兴盛突出反映在民间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取 代官办工场、作坊,占据了主导地位。在这种背景下,开始孕育出主要通 过对运用生产技术和调配劳动力等环节加强管理来提高经济效益的新型地主 经营;从手工场主、包买商中转化出类似西方资本主义劳动组合中的早期“资 本家”。据明神宗实录 、乾隆苏州府志等文献记载, “明万历苏民 无积聚,多以丝织为生。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

36、机业”。表明 自明中后期至鸦片战争前,已经进入产业革命和工业化的准备阶段并向工业文 明发展的过渡阶段。 曹大为明清农耕文明的鼎盛及其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中的殒落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4 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明清时期我国手工业领域出现的新变化。(6 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说明近代中国在工业方面产生了怎样的新气象,并 分析形成这一新气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8 分) 【答案】 28、 (1)特点:分散经营,劳动效率低下:经济资源协调能力不高。(4 分) (2)新变化: 私营手工业发展迅速,取代了官营手工业的主导地位于纺织领域出现资本 主义萌芽;形成

37、包括新型地主、手工场主、包买商等早期资本家。(6 分) (3)新气象:产生了一批使用机器生产的近代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生。(2 分) 主要原因: 近代小农经济解体,经济结构变化;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抵制西方经济侵略的 -精品文档 ! 值得拥有! - -珍贵文档 ! 值得收藏! - 需要。 (6 分) 【gkstk 解析】第( 1)问结合材料,联系学过的知识回答。如材料中的“分散经营、经营规 模的狭小和分散、劳动效率低下、经济资源不能协调发展”等。第(2)问结合材料,从材 料中归纳总结。 “民间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占据了主导地位”,形成“手工场主、包 买商等早期资本家” 。第( 3)问,从材

38、料中总结:产生了近代企业,一是洋务企业,一是 民族企业。分析原因要从近代列强的侵略及中国人民的探索等方面来回答。 -精品文档 ! 值得拥有! - -珍贵文档 ! 值得收藏! - 高三历史参考答案 1-5 : BDACC 6-10 :DAACC 11 15:CACAD 1620:BDCBB 2125:BDDAC 26 (1)趋势: 1919 年之前,以不平等条约为主流;1919 年以后,逐步修改不平等条 约或收回权利,但因中国弱小等原因,没有实现平等权利;(3 分) 主要影响: 近代前期不平等条约使中国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破坏了中国社会主权和领土 的完整; 阻碍了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有利于列强对旧

39、中国的侵略和掠夺;激发了近代中国 人民的反侵略反封建的斗志,促使民族意识觉醒。(4 分) 近代后期收回权利或修改不平等条约,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了中国 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新中国完全摆脱不平等条约奠定了基础。( 4分) (2)主要特点:对于不同国家,采取不同对策。(2 分) 原因:对美国,由于美国敌视新中国废除美国对华不平等条约及特权;对苏联,鉴于 苏联是新中国盟友,采取积极谈判,订立新的平等条约,逐步收回国家权利。(2 分) 27 (1)变化:棉花种植区域扩大,总面积增加;主要(优势)产区发生区域转移。(2 分) 影响: 棉布普及改善人民衣用状况:密切小农与市场联系,

40、农产品商品化趋势加强:生 产区域性加强, 跨省区经济交流发展,促进各地经济交流:在商品经济活跃基础上,有利于 促进资本主义萌芽产生。(6 分) (2)影响:对中国:白银外流,造成财政困难;毒品直接摧残危害人民的体质和精神; 造成银贵钱贱,金融体系紊乱,人民负担加重,阶级矛盾尖锐。(3 分) 对英国: 扩大了英国商品在印度的市场;鸦片走私扭转了对华正常贸易的逆差;茶叶的 高关税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3 分) 对印度: 印度手工棉纺织业破产倒闭,加深印度经济殖民地化;客观上也有利于印度自 然经济的解体,促进近代化。(3 分) 28、 (1)特点:分散经营,劳动效率低下:经济资源协调能力不高。(4 分) (2)新变化: 私营手工业发展迅速,取代了官营手工业的主导地位于纺织领域出现资本 主义萌芽;形成包括新型地主、手工场主、包买商等早期资本家。(6 分) (3)新气象:产生了一批使用机器生产的近代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生。(2 分) 主要原因: 近代小农经济解体,经济结构变化;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抵制西方经 济侵略的需要。 (6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