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5381977 上传时间:2020-04-27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56.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pdf(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 南宁市桂雅路小学朱凌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西湖的美。 2、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加以想象,拓写西湖美。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能背诵。 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习古诗通过抓关键词解诗题,借注释和想画面去理解诗意,借助 背景资料感悟诗情的方法,初步培养学生自读感悟古诗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理解诗句,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感受自然之美,语言 文字之美,陶冶学生爱美的情趣,提高鉴赏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 1理解诗句,通过想象感受古诗描写的晴雨景,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

2、诵古诗。 【教学难点】 体会以西子喻西湖的内在联系和优美意境。 教学课时:一课时 课前准备:学生查找有关西湖、西施、苏轼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由描写西湖的诗引入课题,理解题意。 1. 同学们,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杭一带最有名的要数西湖了。西 湖就像镶嵌在杭州城西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尤其“西湖十景”名扬天下。现在,让我 们一起来赏西湖吧!(师介绍西湖十景:苏堤春晓画新阁,平湖秋月长似镜,柳岸闻 莺竞相啼,)西湖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你能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来形容西湖的美 吗? 2. 自唐代以来就远近闻名,历代文人墨客曾作诗赞美西湖,我们来读一读,想一 想,诗人把西湖比作什么? 湖上春来似

3、图画,乱峰围绕水平铺。 白居易 春题 湖上 若把西湖比明月,湖心亭似广寒宫 周起渭西湖 月宫里的明镜,不幸失落人间。 艾青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诗人把西湖比作什么呢?(师用手指屏幕上的:明月、图画、明镜) 宋代诗人苏轼的一首饮湖上初晴后雨被世人称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之作。请 同学们打开课本第85 页,自由读一读古诗,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开始练练吧! 设计意图:以美景、佳句导入,把孩子引入学习情境的同时,初步感知西湖美。 二、读准诗歌,读出节奏。 (一)读准 1. 自由练读,指名读,正音(潋滟、亦、妆) 。 (1)这里有几个难读的字词,谁来读一读? A. 出示:潋滟 li n y n,小老师带读,放

4、到诗句谁还会读? B. 出示:妆,小老师带读,可以组成什么词? C. 出示“亦”,指名读,齐读。“亦”在古诗文中常常出现,意思是“也”。 2. 指名读诗,师生评价。 (1)指名读,生评。 师:难读的字词读准了, 谁正确地读一读这首诗, 其他同学认真听, 他读准了吗? (指名读) 师:会评价别人读得怎么样,应该怎样改进也是一种本领,谁来评价他读得怎么 样?(生评价) (2)指名读,师评。 (3)齐读 (二)读节奏 同学们不仅读准了,如果能读出古诗特有的节奏和韵味那就更好了,练一练吧。 指名读。谁来试一试?(读出了节奏,还读出了韵味) 2.齐读。 设计意图:把诗歌读准、读出节奏,着眼于培养学生良好

5、的语感,为品读奠定基础。 三、抓诗题,初窥诗意。 (一) 诗题便是诗的窗户,读一读课题,你读懂了什么?(板“诗题”) (二)想一想文中哪句古诗写的是初晴,哪句写的是后雨。 初晴水光潋滟晴方好(晴天的西湖水面波光粼粼,) 后雨山色空蒙雨亦奇(雨天的西湖朦朦胧胧) 设计意图:抓住诗题入手,对全诗有一个大局观。 四、明诗意,赏西湖晴雨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一)领略西湖晴天好景: 1. 预设引入,理解“潋滟”。 观察部首,你知道这个词语和什么有关?是什么意思呢?(指名回答) 师评:理解词语意思不仅可以借助注释也可以通过字形去理解。 2. 带着想象画面,品读“水光潋滟” (出示课件:西湖晴天图)此时正是

6、阳光明媚的晴天,阳光洒在荡漾的湖面上, 这湖面像什么? 同学们刚才所描绘的景色就是潋滟。你在哪里也见过像这样波光闪闪的景象? (指名回答) 这样的景象就是水光潋滟晴方好。 这样的景象也是水光潋滟晴方好 这样的景象真是水光潋滟晴方好 3. 拓展画面,品读“晴方好” 师:西湖之美美在湖水,还美在哪里? 生:西湖除了水美,还美在 评:莺歌蝶舞晴方好蜂迷蝶恋晴方好蝶飞蜂舞晴方好 艳阳高照晴方好西湖残桥卧波晴方好湖光山色晴方好 云轻如棉晴方好花香阵阵晴方好荷之雅韵晴方好 清风徐徐晴方好鸟语蟑鸣晴方好映日荷花晴方好鱼动 莲舟晴方好 小结:是啊,西湖之美,美在湖,美在水,美在花,美在鸟,美在这所有的山水 之

7、间,这样的晴天,怎一个“好”字了得!(板书:好)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想象画面,理解“潋滟“,再去延伸生活中的场景,最 后拓展西湖晴天之美,使“好”景在孩子的脑海中更为丰满。 (二)欣赏西湖雨天奇景 1理解“空蒙” (1)正当诗人陶醉在这明媚鲜艳的景色中,天空下起雨来,一切都变了,谁来猜 猜,西湖会变成什么样?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2)同桌交流。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3)诗人笔下又是怎样的画面呢?(出示:山色空蒙雨亦奇)雨中的西湖美景, 刚才,同学们所描绘的云雾缭绕、若隐若现的景象便是“空蒙”,诗人用一个字来概 括,那就是奇(板书:奇) 2. 品读“空蒙” (1)“奇”可以组什么词?(奇妙、

8、神奇、奇特),奇在这里的意思是“奇妙” (2)谁能读出山色空蒙的雨中奇景?指名读。 (点评:你轻柔的声音让我仿佛看到西湖上漂漂洒洒的细雨;你的朗读有一种蒙 胧美;你的朗读让我仿佛看到远处若隐若现的山峰。) 过渡:同学们,无论是晴天的西湖,还是雨天的西湖,都是如此地美丽多姿。 中午,阳光洒在湖面上,像铺上了一层闪闪发亮的碎银;真是 在雨天,西湖好像被罩上了一层薄薄的面纱,远处的山若隐若现,真是 总述:晴也好,雨亦奇(板书:亦)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从自身生活实际去想象雨后之景,理解“空蒙”,带着理 解,在教师的指导去朗读“空蒙”之感,在朗读中对比晴雨,感悟不一样的美。 (三)感受妙喻 1. 这

9、么美的西湖,诗人苏轼把它比作什么?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三、四行诗。(出 示课件: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2. 诗人把它比作什么?(西子)西子是谁?大家对西施还有什么了解吗? 问题一:刚才同学们畅所欲言地谈了西施,那苏轼为什么把西湖比作西子,西湖和西 施有什么相似之处? 预设 a:(1)名字第一个都是“西”;(2)同为江南所出;( 3)前者是江南美景, 后者是江南美女,( 4)西湖的秀色和西子的清纯气质相当,天然之物,无须雕琢。 (5)晴天像西施化了浓妆雨天像西施化了淡妆 小结:是啊,西湖和西子,一处为西湖美景,一个为西湖美女,气韵相当,同为天然 之物,有一种无须雕琢之美。正如诗人所说

10、:浓妆淡抹总相宜 设计意图:从孩子的自身理解和课外知识的结合去理解妙喻,让孩子感受“西湖” 和“西子”的共同点。 3. 通过比较,感受妙喻 出示苏轼 +三位诗人的诗句: 湖上春来似图画,乱峰围绕水平铺。 白居易 春题 湖上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若把西湖比明月,湖心亭似广寒宫 周起渭西湖 月宫里的明镜,不幸失落人间。 艾青 问题二:苏轼把西湖比作西子,和其他诗人有什么不同?这个比喻好在哪儿?(指名 回答) 小结:一个西子,就把西湖写活了,更有灵气,更富有生命力。 小结过渡:是呀,晴天的西湖如西子浓妆艳抹,美艳无比,雨天的西湖就像西子略施 粉黛,清新淡雅!难怪诗人发出这样的感叹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

11、抹总相宜 (指 诗句,板书:总相宜)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近而让学生品出比拟之精妙,感受语言魅力。 4. 拓展练笔,书写西湖四季妆容美 (1)时光流转,四季变幻,春夏秋冬,西湖的一花一草,一桥一塔都在装扮着西湖。 同学们选择你喜欢的一个季节,完成工作纸,完成后和同桌交流交流。(出示四季西 湖图) 春天,真是一位化妆师,它给西湖化了个浓妆,你看,一朵朵盛开的桃花好像给 西湖画上了胭脂。,真是一位化妆师,它给西湖化了个妆,你 看,。 (2)学生汇报(点评:写得真美,让老师如痴如醉。让人流连忘返!引读,难 怪诗人发出这样的感叹:欲把西湖比西子,) 小结:后人也被苏轼的神来之笔深深折服,正是这样的千古

12、名句,让西湖有了西子湖 的美称。(再次引读:欲把西湖比西子,) 设计意图:在感受西湖晴雨之后,拓展西湖更多“妆容美”,小练笔,让孩子把这种 美通过想象,透过笔尖流淌于心间。 五、借背景,悟诗情 (一)感悟爱 1. 出示背景资料 师: 你们知道吗?苏东坡曾两次到杭州做官,当第二次来杭州时 ,西湖的沼泽化 已经十分严重,西湖几近消失,为了保护西湖,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苏轼不惜多次 上书朝廷,不惜多次奔走相告,不惜贱卖自己的字画,修建了苏堤和三潭映月,疏通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了西湖,保护西湖。西湖的每一块砖,每一滴水,每一处景,无不饱含着苏轼浓浓的 爱。(板书:爱,心形) 2. 谁能把这种爱融入到古

13、诗中,好好地读一读?(指名读) 3. 引读全诗,试背全诗 当年,他看着湖上大好风景,心情愉悦,便吟诵起这首 他再次离开杭州之时,凭栏眺望,依依作别,不禁吟诵起 一遍遍地吟诵,相信西湖的美也给你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一起试着背一背。 4. 小结学法:刚才我们通过抓关键词抓诗题、借注释和想画面明诗意、根 据背景资料悟诗情的方法来学习这首诗, 设计意图:解读背景资料是体悟诗情的重要一步,结合引读,在体现感悟的发展性、 多元化之上,充分做到以情带读。 六、迁移学法,拓展积累 接下来我们也用上刚才的方法自由读一读苏轼另一首描写西湖的古诗。同桌交流 交流,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夜泛西湖 菰蒲无边水茫茫, 荷花夜开风露香。 渐见灯明出远寺, 更待月黑看湖光。 (点评:你懂得借助注释去理解题意/你学会抓关键词明诗题 /你学会借助背景资料感 悟到苏轼对西湖的爱。) 设计意图:学法迁移运用,让孩子初步能理解古诗,说说自己的感受。 七、总结升华 世人无不被西湖所陶醉,有人把西湖比作图画,有人把西湖比作明月,有人把西 湖比作明镜,在苏轼的笔下西湖化身为气韵不凡,倾国倾城的江南美女,让我们再次 吟咏起这首千古佳作。(起立齐诵,下课)板书设计: 美 晴好浓 雨奇淡 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