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湘教版高一同步练习:3.2(必修1).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5383846 上传时间:2020-04-28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84.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湘教版高一同步练习:3.2(必修1).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地理湘教版高一同步练习:3.2(必修1).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地理湘教版高一同步练习:3.2(必修1).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地理湘教版高一同步练习:3.2(必修1).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地理湘教版高一同步练习:3.2(必修1).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湘教版高一同步练习:3.2(必修1).pdf(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 ! 值得拥有! - -珍贵文档 ! 值得收藏! -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一、单项选择题 1(2010 北京学业水平测试)我国的江汉平原,地貌以平原为主,在温暖湿润的亚热带季 风气候影响下,地表生长了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林下发育了红壤,林内栖息着灵猫、猕猴等 典型动物。这里河网密集,水循环活跃,水生动物丰富多样,构成了一幅典型的江南水乡景 观。该材料反映了() A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B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C南方地理环境的独特性D自然地理要素的独立性 解析:从题干材料的描述可知,各个地理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 制约的关系,这也是地理环境整体

2、性的体现。 答案:B 2大面积地砍伐森林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有() 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造成臭氧层空洞水土流失严重,环境恶化许多 物种灭绝 AB CD 解析:大面积伐林有可能引发水土流失、环境恶化、物种灭绝、空气中CO2含量增加 等问题。臭氧层空洞是人类向大气中排放氟氯烃化合物造成的。 答案:D 下图为土壤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34 题。 3图中的根系在土壤肥力形成过程中发挥的主要作用是() A加速岩石的风化B为土壤富集更多的水分 C分解有机质D富集养分元素 4从进入土壤的植物有机残体数量看() 温带落叶阔叶林亚寒带针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A B C D 解析:植物根系不断吸收土壤中的养分元素

3、。在枯枝落叶的分解过程中,纬度越低, 温度越高,分解越快,进入土壤的有机残体数量越多。 答案:3.D4.D 下图为坡度 坡面侵蚀强度示意图,读图回答 57 题。 -精品文档 ! 值得拥有! - -珍贵文档 ! 值得收藏! - 5关于坡度与侵蚀强度关系的正确叙述是() A坡度 20 时,坡面侵蚀强度最大 B20 40 之间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增加得最快 C40 的坡面侵蚀强度最大 D90 的坡面侵蚀强度最大 答案:C 6在 40 90 之间,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增加而减小的原因主要是() A植被破坏的程度较轻 B降水量少,且强度小 C坡面径流流速小 D受雨面积减小,而使坡面流量减小 答案:D

4、 7造成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是() A植被破坏B改良红壤 C山坡陡峭D人多地少 答案:A 8有关成土母质与土壤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成土母质就是土壤 B成土母质为土壤提供全部的矿物养分 C成土母质的颗粒较细,发育而成的土壤质地一般较细 D基性岩母质上的土壤,其铁、锰、镁、钙的含量,要显著低于酸性岩母质上的土壤 解析:成土母质并非土壤,而是土壤的初始状态,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植物矿物 养分元素 (氮除外 )的最初来源。成土母质的粒度与土壤质地关系密切,成土母质的颗粒较细, 发育其上的土壤质地一般较细,反之则较粗。成土母质的化学成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土 壤中的化学元素和

5、养分。基性岩母质上的土壤,其铁、锰、镁、钙的含量,要显著地高于酸 性岩母质上的土壤。 答案:C 人类活动会导致某些自然要素的变化,进而带动其他要素的变化,其中水是比较容易受 人类影响的自然要素。结合图回答910 题。 9判断方框I、相应内容的排序,正确的是() 土壤水增多库区蒸发量增大蒸腾加强植被覆盖率增大 AB CD 10图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A整体性特征B区域性特征 C差异性特征D不稳定性特征 -精品文档 ! 值得拥有! - -珍贵文档 ! 值得收藏! - 解析:首先从修建水库开始,由于修建水库可使库区蒸发量加大(),故水库周围降水 增多;由于修建水库, 使周边土壤水增

6、多(),这两者使植被覆盖率增大(),再按照 水库周围降水增多可确定,为蒸腾加强。故第9 题选 C。由于水库的修建,使水库与周围大 气降水、土壤水、植被等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体现了整 体性特征。故第10 题选 A。 答案:9.C10.A 如图为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图。读图,回答1112 题。 11松花江和珠江的水文特征不同,关键是图中哪个箭头所起的作用() AB CD 12能表示黄土高原地貌特征形成的箭头是() AB CD 解析:松花江和珠江水文特征最大的差别是有无结冰期,与气温有关;黄土高原形成 千沟万壑的地貌特征是流水的侵蚀作用形成的。 答案:11.A

7、12.B 二、综合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东北地区黑土原本非常肥沃,但由于长期以来人们重利用、少养护,肥力下降。 材料二华北地区春旱严重,蒸发旺盛,使地下水中的大量盐碱成分被带到地表土壤中, 形成大面积的盐碱化土壤。 材料三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造成土壤退化甚至沙化。 (1)多向土壤中施肥是否就能做到对土壤的用养结合? (2)要做到用养结合,对东北、华北、黄土高原地区应当各采取哪些措施? 解析:材料中东北、华北、黄土高原的土壤问题分布面广,问题严重、突出,其原因 是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共同作用产生的,所以采用单一的解决方法是不会奏效的,应该因地 制宜地综合治理。 答案:(1)不能

8、。 (2)要做到用养结合,需对东北地区合理施肥,最好是农家肥;提倡秸秆还田,保持土壤 肥力;还应采取轮作的方法恢复土壤肥力。针对华北地区土壤盐碱化,应采取减少蒸发和合 理灌溉相结合的措施。黄土高原地区采取保持水土的综合措施。如植树种草、营造防护林, 使降水的下渗量增多,减少地表径流,修梯田,改变坡度等。 14(创新探究 )这是一片备受世人瞩目的土地,从自然环境到人类文明的演进,无不留下 深深的印记。自然地理环境又是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组成的整体。阅读图文 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精品文档 ! 值得拥有! - -珍贵文档 ! 值得收藏! - (1)由图中材料,分析该区域商周时期与现在气

9、候特征的差异。 (2)结合所学地理知识,解释该区域水土流失形成的自然原因。 (3)请你根据统一变化的原理分析在水土流失的过程中,本区域各地理要素是如何统一变 化的。 解析:第(1)题,野象的生活需要较为湿热的气候,而商周时期其在中国的分布北界可 到达黄土高原地区,由此可以推测当时当地的气候应比较暖湿。第(2)题,该区域水土流失的 自然原因应从气候、土壤、植被等方面进行分析。第(3)题,本题需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内涵 着手进行分析,答题时应突现地理要素的整体性特征。 答案:(1)商周时期:气候温暖湿润;现在:气候较商周时期干冷,处在不断变化中。 (2)该区域降水集中,多暴雨;黄土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气候逐渐干冷的变化趋势 导致植被覆盖率逐渐降低,植被保持水土的功能逐渐下降。 (3)水土流失过程是地貌、气候、土壤、生物、水文统一变化的过程,黄土高原景观正是 在这种统一变化的过程中形成的。 水土流失 土壤变化:肥力下降 地貌变化:地表多沟谷,平坦高原呈破碎状 植被变化:自然植被分布高度和覆盖率下降 气候变化:气候趋于干旱,降水变率增大 水文变化:河流含沙量增大,水量季节变化增大 .精品资料。欢迎使用。 学优高考网 w 。w-w*GkStK 学优高考网 w 。w-w*GkStK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