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湘教版高一同步练习:3.1(必修1).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5383847 上传时间:2020-04-28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32.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湘教版高一同步练习:3.1(必修1).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地理湘教版高一同步练习:3.1(必修1).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地理湘教版高一同步练习:3.1(必修1).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地理湘教版高一同步练习:3.1(必修1).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地理湘教版高一同步练习:3.1(必修1).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地理湘教版高一同步练习:3.1(必修1).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湘教版高一同步练习:3.1(必修1).pdf(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 ! 值得拥有! - -珍贵文档 ! 值得收藏! -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一、单项选择题 陕西省神木县近日发现一系列巨大脚印化石,经考古专家实地考察, 初步认定这批化石是1 亿年前恐龙的脚印。据此回答 12 题。 1恐龙繁盛的时代是() A太古代B元古代 C古生代D中生代 2根据恐龙脚印推测当时的地理环境可能是() A干旱环境B地势低洼,环境潮湿 C热带海域D森林密布 解析:中生代爬行动物盛行、恐龙繁盛;恐龙脚印化石的形成首先需要潮湿的环境, 另外,化石只能在沉积岩中形成,要发生沉积,地势应该低洼。 答案:1.D2.B 3地质历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

2、大规模灭绝的时期是() A中生代和新生代 B古生代寒武纪和中生代末期 C古生代和新生代第三纪 D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 解析:在地质历史时期经历过一些不利于生物生存的环境变化阶段,导致大量生物物 种的衰退和灭绝。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是地质历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 绝时期。 答案:D 4关于古生代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海生无脊椎动物繁盛B原核细胞生物开始出现 C出现原始鱼类和两栖类D孢子植物繁盛 解析:此题考查了古生代的生物进化阶段。古生代早期,是海生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 的时代;中期时,出现了脊椎动物 原始鱼类;到了后期,原始鱼类逐渐演化成两栖类。 这时的气候炎热潮湿,陆地上孢子

3、植物繁盛。最原始的生命体(原核细胞生物)出现在太古代海 洋中。 答案:B 读地质年代图所示,回答 56 题。 5出现在时期的生物有() 三叶虫恐龙蕨类植物爬行动物鱼类 AB CD 答案:B 6.如图所示,世华村五十年前位于海岸边,但现在远离海岸线。 下列哪一项人为原因最有可能加速海岸线产生此种变化() -精品文档 ! 值得拥有! - -珍贵文档 ! 值得收藏! - A在河流上游兴建水库 B在河流沿岸设置砂石场采砂 C砍伐森林,减少山坡的植被 D过度抽取地下水,造成地面下降 解析:河流上游地区砍伐森林,导致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含沙量增大,入河口处泥沙 淤积,海岸线离世华村变远。 答案:C 读下图所

4、示, 回答 78 题。 7CO2排放量的增多,会使全球气温显著增高。如果这种现象继续发展下去,将有可能 出现的不良后果是() A陆地蒸发加剧,干旱地区面积必然扩大 B海水蒸发量加大,使全球海平面下降 C两极冰川大量融化及海水膨胀,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 D气压梯度力减小,大气环流减弱 答案:C 8我国 CO2的排放量居世界第二位,为了对保护和改善世界环境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你认为下列措施中符合我国国情的是() 限制和压缩重工业的发展,减少能源消耗加快发展水电和核电建设,改善能源消 费构成大力建设林业生态工程,提高森林覆盖率调整工业布局,将高能耗工业转移 到西部地区发展 AB CD 答案:D 如表

5、是四川省某山区一县19612008 年有关情况的统计资料。据此回答 910 题。 时间 项目 1961 年2008 年 耕地面积 (km 2) 400 521 森林面积 (%) 36.79 20.46 气温年较差 () 24.1 27.6 年降水量 (mm) 1 369 1 087 雨季地表径流(亿 m 3) 7.1 8.2 水土流失面积(km 2) 61 108 粮食总产量 (万吨 ) 9.6 11.9 人口 (万人 ) 41.5 60.1 9.下列数据中,呈上升的是() A人均耕地面积B人均森林面积 C人均水土流失面积D人均粮食产量 10下列因果关系正确的是() A人口增加开垦耕地森林面积

6、减小 B开垦耕地粮食产量增加人口增加 -精品文档 ! 值得拥有! - -珍贵文档 ! 值得收藏! - C降水减少森林减少气温年较差增大 D森林减少气温年较差增大水土流失加大 解析:第 9 题,由计算可知,人均水土流失面积在逐年增加。第10 题,人口增加,为 解决粮食问题,就要增加耕地,为增加耕地势必会砍伐森林,造成森林面积减小。 答案:9.C10.A 读图, 回答 1112 题。 11该地区土地退化的主要原因是() A物理风化B化学溶蚀 C风力侵蚀D气候干燥 12为避免土地进一步退化,应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A大力修筑引水灌溉工程B全部退耕还林、还草 C加大石油开采,发展经济D加强绿化和防护林

7、建设 解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看出西亚地区土地退化以风蚀为主。西亚地区气候干旱,加强 植树种草是减缓土地风蚀退化的根本而有效的措施。 答案:11.C12.D 二、综合题 13修建水库会对自然地理环境产生诸多影响。请根据图中提供的线索,完成下列问题。 (1)修建水库,形成人工湖泊,会对地理环境要素产生影响。A、B、C、D、E 分别代表影 响的结果,它们的含义分别是A_ ,B_, C_,D_,E_。 (2)你对修建水库是支持还是反对?说明理由。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修建水库能产生灌溉、防洪、发电、 旅游、增加湿地、改善气候等综合效益,但也会产生一些不利影响,如移民、诱发局部地震

8、 等。可见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答案:(1)地下水水位升高水生生物或湿地生物增加气候湿润、气温的日变化和年 变化相对减少变小变少 (2)支持修坝的理由是:可以防洪、蓄水、供水、发电、旅游、水产养殖,还可以改变局 部地区的气候等。反对修坝或持谨慎态度的理由是:生态和环境保护、移民工程代价、地质 地震防护、大坝的真正功能能否实现等。 14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精品文档 ! 值得拥有! - -珍贵文档 ! 值得收藏! - 20 世纪 90 年代,某国政府在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 发布的一项报告中指出: 使全球气候逐步变暖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人类在能源利用与森林砍伐

9、中使CO2浓度增加。图1 是在南极萨布尔基地冰穴测定的大气中CO2体积分数的历史数据。图2 是地球上的碳循环示 意图。 (1)自然界中的哪些过程可以消耗CO2? (2)造成大气中CO2浓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有 (多选 )() 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B生物死亡后被分解后产生的CO2 C人口剧增,呼出的CO2增多 D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气作燃料 (3)为避免温室效应给全球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人类应采取哪些措施? 解析:第(1)题,从图2 中可以看出陆生植物可以消耗大气中的CO2;部分被溶解到水 中,水溶解的CO2还与碳酸盐发生反应。第(2)题,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要消耗CO2,生物死 后被分解能产生CO2,人口剧增,通过呼吸呼出CO2也会增多,大量燃烧化石燃料也会放出 CO2,故选BCD。第 (3)题,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推广节能技术等方法直接减少CO2的排放 量,植树造林可以吸收CO2进行光合作用,放出CO2。 答案:(1)绿色植物的生长发育,石灰岩的溶蚀,河湖、海水对CO2的溶解等。 (2)BCD (3)植树造林,控制人口数量,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推广节能技术,使用清洁能源等。 .精品资料。欢迎使用。 学优高考网 w 。w-w*GkStK 学优高考网 -精品文档 ! 值得拥有! - -珍贵文档 ! 值得收藏! - w 。w-w*GkStK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