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湘教版高一同步练习:4.4(必修1).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5383853 上传时间:2020-04-28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19.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湘教版高一同步练习:4.4(必修1).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地理湘教版高一同步练习:4.4(必修1).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地理湘教版高一同步练习:4.4(必修1).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地理湘教版高一同步练习:4.4(必修1).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地理湘教版高一同步练习:4.4(必修1).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地理湘教版高一同步练习:4.4(必修1).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湘教版高一同步练习:4.4(必修1).pdf(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 ! 值得拥有! - -珍贵文档 ! 值得收藏! -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一、单项选择题 1下表为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全球自然灾害的统计表,读表分析自20 世纪 70 年代以 来有关灾害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指标70 年代80 年代90 年代19932002 年 灾害数量 (次) 1 110 1 987 2 742 2 935 死亡人数 (万人 ) 196 80 79 53.1 受影响人数 (万人 ) 7.4 14.5 19.6 25 灾害损失 (亿美元 ) 1 310 2 040 6 290 6 550 灾害的强度减小了人类社会抵御灾害的能力增

2、强了灾害对人类社会的损害程 度增加了灾害对人类社会的损害程度减小了 AB CD 答案:C 读我国某类自然灾害出现频次图,完成 2 4 题。 2此图反映的自然灾害是() A 干旱B台风 C洪涝D寒潮 3对图中甲、乙两区域灾害多发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 7、8 月B甲 3、4、5 月 C乙 5、6 月D乙 12、1、2 月 4图中丙区域此类灾害出现频次大于周边地区的最主要原因是() A降水集中、多暴雨B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C喀斯特地貌的影响D气温高,蒸发量大 解析:由图可知,此灾害在东部地区多发,可能是由于雨带移动而造成的干旱灾害。 在华北地区一般在3、4、5 月出现严重的春旱,而在江淮地

3、区则在7 月易发生伏旱天气。由 于西南地区石灰岩广布,地表水容易下渗,该地区也易出现干旱灾害。 答案:2.A3.B4.C 5下图表示几种自然灾害的持续时间,图中四种灾害分别是() A火山、地震、干旱、洪涝B地震、火山、洪涝、干旱 C干旱、洪涝、地震、火山D火山、地震、洪涝、干旱 -精品文档 ! 值得拥有! - -珍贵文档 ! 值得收藏! - 解析:从图中纵坐标时间尺度和横坐标持续时间看,在某一瞬间发生,时间较短, 在某日发生持续几小时,在某月发生持续几天或几个月,在某年发生持续几个月甚至 几年时间。一般说来,地震持续时间最短,故为地震;而干旱持续时间最长,能持续几个 月以上。 答案:B 读上海

4、地区的天气系统图,回答 67 题。 6当出现图中的天气系统时,上海地区可能() A出现狂风暴雨天气B阴雨连绵 C出现伏旱天气D出现连续性降水天气 7当该天气系统的位置和强弱异常时() A该天气系统位置偏南时,我国北方地区易发生洪涝灾害 B该天气系统位置偏北时,我国北方地区易发生干旱灾害 C当该天气系统北跃时间提前,我国南方会发生洪涝灾害 D当该天气系统姗姗来迟时,雨带就会长时间滞留在江淮地区,使北方发生干旱灾害 解析:根据等压线判断该天气系统属高气压,它控制的地区盛行下沉气流,因而多晴 朗天气,该高压脊控制长江中下游地区时,就形成伏旱天气。我国东部地区降水受副热带高 压影响明显,当它势力偏弱时

5、,降水会在南方停留较长时间,从而导致南方降水偏多,北方 降水偏少,形成南涝北旱;反之,当它势力偏强时,就会很容易到达北方地区,从而带来南 旱北涝。 答案:6.C7.D 2008 年 2 月 16 日,国务院分别批复海河、太湖、辽河、松花江流域防洪规划,原则同意 水利部关于审批海河、太湖、辽河、松花江流域的防洪规划。这些规划的实施,将进一步提 高大江大河防洪标准,完善城市防洪体系,对保障流域内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具有十分 重要的意义。据此回答89 题。 8关于洪水造成的危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冲毁房屋、淹没农田 B引起瘟疫和传染病的暴发 C水电供应中断,生活秩序紊乱 D对农业危害较大,

6、对工业没有多大影响 9目前,防洪减灾的工程措施主要包括() 兴建水库,退耕还湖修筑堤坝,防止洪水漫溢严格控制乱砍滥伐,逐步提高 森林覆盖率开辟分洪区,开挖分洪道疏浚河道,加快泄洪速度 AB CD 解析:第 8 题,洪水造成的危害是巨大的。一旦洪水发生,可冲毁房屋、道路和桥梁, 淹没农田、村镇和工厂,造成工农业的财产损失,以及人畜的伤亡,有时会引起瘟疫和传染 病的暴发,造成水、电力、交通、能源等供应中断,城乡商业活动停止,生活秩序紊乱等。 -精品文档 ! 值得拥有! - -珍贵文档 ! 值得收藏! - 第 9 题,严格控制乱砍滥伐,逐步提高森林覆盖率属于非工程措施。 答案:8.D9.B 读下列某

7、地地质灾害成灾频次示意图所示,回答 1012 题。 10下列关于该地地理特征的叙述,可能的是() 地形崎岖全年降水丰富,年际变化大地表基岩广布地表岩石破碎,松散 碎屑物多 AB CD 解析:泥石流是山区爆发的特殊洪流,它与大气降水密切相关,从图中可知该地7 月 泥石流和滑坡频率最大,推测该地降水量的季节变化较大,但冬季降水少。 答案:C 11滑坡、泥石流在我国山区分布较广的主要原因是() A山区植被茂密,根系使土壤变得疏松 B山区地表的起伏增加了重力作用 C山区多暴雨,对地表冲刷严重 D动物的活动使地表遭到破坏 解析:滑坡和泥石流都是在重力作用下产生的;山区地表起伏大,增加了重力作用。 答案:

8、B 12该地防御此类地质灾害的主要措施是() 提高植被覆盖率修建水利工程修建护坡工程 清除河道淤泥 AB CD 解析:防御滑坡、泥石流可大力植树造林、修建护坡工程等。 答案:D 二、综合题 13读图及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 据卫星对图中A 湖湖面面积的动态监测表明,该湖湖面面积 春季平均2 110 平方千米, 夏季平均3 900 平方千米, 秋季平均3 450 平方千米, 冬季平均1 290 平方千米,湖面面积较20 世纪初期减少1 090 平方千米,容积减少57 亿立方米。 1998 年长 -精品文档 ! 值得拥有! - -珍贵文档 ! 值得收藏! - 江洪水

9、流量小于1954 年,但湖口水位高于1954 年,湖区内136 座保护千亩以上的圩堤溃决, 损失惨重。 (1)图中省份气候类型是_气候; 7、8 两月降水不多主要是因为受 _控制,此时湖面面积继续扩大主要是因为 _。 (2)造成 1998 年洪水水位高于1954 年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_ ; _ 。 (3)该省提出“治湖必须治江,治江必须治山”,以系统化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山、 江、湖”的综合开发治理,请你为此献计献策:在山区应以治理_为重点;实施 _工程;在赣江等主要支流实施_;在湖区实施_工程。 (4)该省的鄱阳湖水系洪灾时有发生,防治该流域洪灾的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还有哪 些?请各举四

10、例。 答案:(1)亚热带季风副热带高压或反气旋长江干流水入湖 (2)流域内毁林开荒,植被遭破坏,水土流失,泥沙淤塞河流湖泊,抬高河(湖)床围湖造 田导致湖泊蓄洪能力减弱 (3)水土流失封山育林梯级开发退耕还湖 (4)工程措施有:修筑堤坝、整修河道;修建水库;修建分洪区。非工程措施为:加强洪 泛区土地管理;建立洪水预警系统;拟定居民的应急撤离计划和对策;实行防洪保险等。 14读图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平均每年干旱受灾面积超过两千万公顷,约占各种气象灾 害受灾面积总和的六成。2010 年以来的西南大旱,给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材料二我国洪涝、干旱灾害地区分布图。

11、 (1)列举出现干旱频次大于30 的地区。 (2)我国洪涝灾害的成因较复杂。下列因素中,属于洪涝灾害成因的有() 季节性的区域强降水流域地貌特征江河的洪枯流量变化大人类过度抽取 地下水 AB CD (3)我国干旱频数最大的地区主要分布在_(填“湿润”或“干旱”)的_(填 “季风”或“非季风”)气候区,其原因是_(填“夏季风”或“冬季风”)进退变化的 不稳定性。 (4)说明东部地区旱灾损失严重的原因。 -精品文档 ! 值得拥有! - -珍贵文档 ! 值得收藏! - (5)试说明为减轻旱灾可以采取的措施。 (6)针对我国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情况,开展防灾减灾活动,对我国的生产建设和人民生 活意义重大。下列事件,属于防灾减灾设施建设的有() 兴建青藏铁路兴建长江、黄河中上游防护林工程加固长江、黄河大堤在 沿海一带修建海防林工程 AB CD 答案:(1)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流域(东南沿海 )。 (2)A(3)湿润季风夏季风 (4)工农业发达,人口集中。 (5)兴修水库、跨流域调水、发展节水农业、合理用水、防治水污染、实施人工降水等。 (6)A .精品资料。欢迎使用。 学优高考网 w 。w-w*GkStK 学优高考网 w 。w-w*GkStK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