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第二版答案第10章醛酮醌.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5390277 上传时间:2020-04-29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92.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机化学第二版答案第10章醛酮醌.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有机化学第二版答案第10章醛酮醌.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有机化学第二版答案第10章醛酮醌.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有机化学第二版答案第10章醛酮醌.pdf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有机化学第二版答案第10章醛酮醌.pdf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有机化学第二版答案第10章醛酮醌.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机化学第二版答案第10章醛酮醌.pdf(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0 章 醛、酮、醌 10-1 命名下列化合物。 (1)3-甲基 -1-苯基 -1-戊酮;(2)2,4,4-三甲基戊醛;( 3)1-(1-环已烯基 )丁酮; (4)(E)-苯基丙基酮肟;(5)3-丁酮缩乙二醇;( 6)2-环已烯酮; (7)三氯乙醛缩二甲醇;(8)2-戊酮苯腙;(9)2,6-萘醌; (10)2,4-已二酮;(11) ((E)-间甲基苯甲醛肟。 10-2 写出下列反应的主要产物。 PhCHO HCOONa+ 浓NaOH HCHOPhCH2OH + (Cannizzaro反应 ) O Zn-Hg / HCl HCN H3O OH COOH O (Clemmensen还原 ) H

2、3CCCH3 O Mg C6H6 H3OH2SO4 (CH 3)2C C(CH 3)2 OHOH (H3C)3CCCH 3 O (pinacol 重排 ) (1) (2) (3) (4) + HCHO (Mannich 反应 ) NH 2NH2 + HCl (5) (6) O N H CH2CH2N O CH3 O (1) LiAlH 4 (2) H 3O OH CH3 CH3 OH (黄鸣龙还原 ) O CH3H CO3H Cl + O O CH3 H CO2H Cl + (Baeyer-Villiger reaction) ONH2OH+NOH PCl5 H NO (Beckmann重排

3、) O (1) HSCH 2CH2SH (2) H2/Ni O (1) Cl2 / NaOH (2) H3O OH O (卤仿反应 ) (7) (8) (9) (10) CHCl3+ (Wittig reaction) CH3MgBr + Ph3P (1) CuCl (2) H3O (13) (12) (11) O + O (1,4-加成产物 ) O H CHCH2CH3 OO HCN 2 OHHO NC O O ( 双烯合成反应 ) 10-3 比较下列化合物的亲核加成反应活性。 (2) (1)C O CH3 H3CCCH3 O H3CCH O C O CH3H3C (3) (4) (3)(

4、1)( 2)( 4) 10-4 将下列化合物按烯醇式的含量多少排列成序。 CH3COCHCOCH 3 CH3COCH 2CH3(2)(1) PhC H2 C O (3) (4) COCH 3 CH3COCH 2COCH3 CCH3 O (1)( 4)( 3)( 2) 10-5 指出下列化合物中,哪些能发生碘仿反应?哪些能与饱和NaHSO3反应? (2) (1) O (3) (4) (5) ICH2CHOCH3CH2CHO C6H5COCH 3 CH3CHOCH3CH2CH2OHCH3CH2CCH2CH3 CH3CH2CHCH 3 OH (7)(6) (8) O 能与饱和NaHSO3反应的有(

5、1) 、 (2) 、 (5) 、 (8)脂肪族甲基酮、大多数醛和8 个碳 以下的脂肪酮能进行此反应。 能发生碘仿反应的是(1) 、 (3) 、 (4) 、 (5) 。 10-6 用简单的化学方法区别下列化合物。 (1)2-已醇(2)2-已酮( 3)3-已酮(4)已醛 (2) (1) (3) (4) I2 / NaOH CHI3 Ag 无变化 (2) (1) 不反应 饱和 NaHSO 3 Tollens 试剂 (白)(2) (1) (3) (4) 不反应 (3) (4) 10-7 设计用化学方法分离苯甲酸、苯酚、环已酮和环已醇混合物的方案,写出操作流程图, 并鉴别得到的化合物。 作为分离题,必须

6、得到纯的化合物。 NaHCO3 COOHOHO OH 溶液 水相油相 过滤 与NaHCO3反应,有气体生成 与FeCl3显色反应 固体滤液分层 油相为 与Na反应有气体放出 与NaHSO3反应有沉淀生成 COONaOH O OH , NaOH 溶液 水 水相油相 ONa 油相 O OH , H+, COOH 过滤 H +,OH 饱和NaHSO 3,过滤 H3O NaHSO3反应 O OH 10-8 完成下列转化。 OCOOH (1) Grignard 试剂的制备及在合成中的应用。 O (1) LiAlH4 (2) H 2O PBr3Mg (C2H5)2O (1)Mg. (C 2H5)2O (2

7、) CO2 OHBrMgBr CH2CH2OHCH2CH2Br CH2CH2COOH (1) O (2) H2O PBr3H2O (2) Br O OH O H (1) O (2) H3OBr O OH O OHOCH2CH2OH Br O MgBr OO Mg (C2H5)2O 酮羰基的保护与去保护;Grignard 试剂的制备及应用。 (3) CHO (2) Zn, H 2O (1) O 3 OH CHO CHO H O 稀 H2O , 羟醛缩合反应。 (4) OH OH O Li (1) CH 3MgBr (1) O (2) H3O PCl3 OH OH Na2Cr2O7 OHCl Li

8、CH3 (2) H3O 酮的生成;与Grignard 试剂的反应;金属有机化合物的生成;与环氧化合物的反应。 (5) O OH OOHCl MgCl OMgCl OH H2 Ni HCl ZnCl2 Mg (C2H5)2O H2O O 格氏试剂与酮反应制叔醇。 CH3C(CH2OH)3(6) 稀OH CH3CHO CH3CHO3 HH2CHO+OHCC(CH2OH)3 SHSH H2 Ni CH3C(CH2OH)3 后面一步还原可用黄鸣龙反应还原,但不能用Zn-Hg/HCl 反应。 H2 Ni (7) 2 CH 3CHOCH 3CHCH2CHO OH CH 3CHCH2CH2OH OH 浓H2

9、SO4 稀OH CH 3CHO CH 2=CH-CH=CH2 CH2=CH-CH=CH 2 羟醛缩合反应;还原反应。 NaOCl (8) CH3COCH3 稀OH H CH3COCH3 (CH3)2C=CHCOOH 2 (CH3)2C=CHCOCH 3(CH3)2C=CHCOONa (CH3)2C=CHCOOH 羟醛缩合反应;碘仿反应。 10-9 我国盛产山茶籽数见不鲜,其主要成分是柠檬醛,设计以它为原料合成香料 -紫罗兰 酮的合成路线,写出反应式。 CHO O 柠檬醛 -紫罗兰酮 BF3 + HOAc O 稀OH + H CHO O OO O H 羟醛缩合反应;烯烃的性质;碳正离子的反应。

10、10-10出下列反应的机理。 O H2SO4 +OH OHC CH3 CH3 HO (1) OH H + H OH OHC CH3 CH3 HO O + OH OHC H3C OH H3C H H2O C CH3 OH HOCH3 H C CH3 OH2 HOCH3 C CH3 HOCH3 OH OHC H3C CH3 HO H H 酮、醇的Lewis 碱性;芳环亲电取代反应机理。 CH3OH H HOCH 2CH2CH2CHO (2) O H OCH 3 + H2O HOCH2CH2CH2CH O H HOCH2CH2CH2CH OH H O H OH H O H OH H O H OH2

11、H2O O O CH3OH O OCH3 H H O H OCH3 缩醛形成的机理。 OH (3)O OH O O O OH OH H2O O OH O O O O O O O O H2C O O O O O O OHH H2O 羟醛缩合反应及其逆反应机理。 10-11 推测化合物构造式及写出相应的反应式。 H3CCC H O C H CH 3 H3CC H2 C O CH CH3 CH3 H3CCC H OH C H CH 3 CH3 CH3C H2 C O CH H3C H3C ONaC H2 C O CH H3C H3C H2CCC H C H CH3 CH3 H3CCC H OH C

12、H CH3 CH3 HOOCCCCOOH (1)CH 3MgI (2) H 3O Br2/NaOH Pd KHSO4 H2 H3C CH3 COOH COOH H3C CH3 COOH COOH A B C D E B (1,4-共轭加成产物) (1,2-加成产物 ) , -不饱和酮的亲核加成反应;卤仿反应;双烯合成。 10-12 推断 A E 的构造式。 A C DE B CH 3 CH 3 CH 3 CH 3 HH CH 3 CH 3 HH CH 3 O CH 3 NOH R R 还有另一组即S,S构型。旋光性;酮的性质;烯烃的性质;H NMR 谱。 10-13 写出 A 的构造式及相关反应式。 A CH 3CCH2CH(OCH3)2 O NaOCCH 2CH(OCH3)2 O CHI 3 CH 3CCH2CHO O CH 3CCH2COONH4 O Ag Ag(NH 3)2OH H 2SO4 I2 / NaOH + + 缩醛的性质;碘仿反应;H NMR 谱。 10-14 试说明影响醛酮发生亲核加成反应活性的因素。 电子效应:羰基碳原子上电子密度低,有利于反应,即连吸电子基反应活性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