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学案(一).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390431 上传时间:2020-04-29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323.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学案(一).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学案(一).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学案(一).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学案(一).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学案(一).pdf(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地理学案序号 8 教师高 一 年级班学生 _ 高中地理必修 1-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一) 【学习内容】 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 【学习目的】 1运用图表说明并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并能够解释相关大气现象;2运用图表 说明并理解热力环流形成过程,并学会运用热力环流的原理解释相关自然现象。 【重难点知识】 重点: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理解热力环流形成过程。 难点:运用大气的受热过程解释相关大气现象;运用热力环流的原理解释相关自然现象。 【学习过程】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一) 、大气的受热过程【明确三种辐射,理解三种过程,明确大气的二种作用】 1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

2、用:太阳辐射在穿过厚厚的大气过程中,有一部分被大气_、 和等,从而削弱太阳辐射到达地面。 【阅读】 大气中的云层、较大颗粒尘埃、空气分子等具有反射作用 ;大气中的大量水汽、二氧化碳和 臭氧等对长波辐射具有 吸收作用 ;大气中的微小颗粒尘埃、空气分子等具有散射作用 。 【课堂练习 1】指出下列自然现象的形成原因 (1)多云的天气比睛天时的气温低的原因_。 (2)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的原因_。 (3)日出前和日落后天空仍明亮的原因_。 2、大气的受热基本过程 (1)太阳辐射: 大部分太阳辐射能够透过_ 到达地面,使地面 _ 。 【说明 1:我们把太阳辐射使地面增温现象,称为“太阳暖大地”的过程 】

3、(2)地面辐射: 地面被加热,并以的形式向大气传递热量。 (3)最后结果: 地球大气对太阳 长波辐射吸收较 _,而对地面 短波辐射吸收较 _,因而 地面辐射的绝大部分热量被大气吸收,所以,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同 时也说明: 能量在转换 ,所以, _ 是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 【说明 2:我们把地面辐射使 近地面大气 增温现象,称为 “大地暖大气”的过程 】 【课堂练习 2】指出“高处不胜寒”的原因_。 3、大气逆辐射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1)大气辐射: 近地面大气吸收了地面辐射以后,又以对流、传导等方式,层层向上传递热量,大 气在增温同时也就产生了大气辐射。 (2)大气逆辐射 :

4、大气辐射的方向既 向上的,也有 向下的,与地面辐射方向 _的大气辐射, 称为大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把大部分热量返还给地面(是因近地面大气中大量的水汽、二氧化 碳等更易吸收大量的长波辐射) ,从而弥补了因地面辐射所损失能量,因而对地面起到了_ _ 作用。 【说明 3:(1) 我们把大气逆辐射返还热量给地面现象,称为“大气暖大地”的过程, 它表明大气对 地面具有 保温作用 。(2)返还热量给地面是大气逆辐射,不是大气辐射】 【课堂练习 3】右图是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读图回答 (1)(3)题。 (1)晴天时昼夜温差大,其主要原因是: A. 增强,减弱B. 减弱,增强 C. 增强,减弱 D. 减弱,

5、增强 (2)多云的夜晚比晴朗的夜晚气温高,其主要原因是 A. 增强、减弱 B. 减弱、增强C. 增强、减弱 D. 减弱、增强 (3)霜冻是指空气温度突然下降, 地表温度骤降到0以下,使农作物受到损害, 甚至死亡。在早春、 晚秋等季节晴朗无风的夜晚,容易出现霜冻,称之为“晴霜”或“静霜”,其主要原因是 A. 增强、减弱 B. 减弱、增强 C. 减弱、增强D. 增强、减弱 二、热力环流 (一) 、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和根本原因 1、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于。 2、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的纬度分布不均,造成高低纬度间的 _。 (二) 、热力环流 1、热力环流:是指由于地面而形成的空气环流

6、。 它是大气运动 _ 的形式。 2、形成过程: (1) 、地面间 _ 不均引起大气 _ 运动(即上升或下沉)。 (2) 、大气_ 运动导致同一水平形成 _ 差异。 (3) 、同一水平面的 _ 差导致大气 _ 运动(即 _) 。在同一水平面上,空气 是从气压 _的地方向气压 _的地方流动(或扩散) 。 【特别提醒总结1】通过热力环流形成过程分析,我们发现如下结论:形成同一水平面气压差的有两 种方式造成的: 一种是冷热不均(即气温因素)会形成同一水平面气压差;二种是大气运动(动力因 素)会形成同一水平面气压差。 【课堂练习 4】右图是热力环流形成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近地面冷热状况 :

7、M 受热,空气 _; N 冷却,空气 _。 (2)气压高低分析 : 同一近地面: A气压,B气压, F 气压; 这种气压差异形成原因是_ 造成。 同一高空: D气压,C气压,E气压; 这种气压差异形成原因是_ 造成。 比较图中 A、B、C 、D四处的气压,由高到低排列是_ (3)气流运动方向分析 :请在图中用箭头标出空气的运动方向。 【特别提醒总结2】气压高低比较 -分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比较 (1)在同一高度上(水平方向) ,一般来说,气温高,则气压;反之,气温低,则气压; (2)在不同高度上(垂直方向) ,一般来说,愈往高空,气压愈_;近地面的气压往往比高空的 气压_。 【特别提醒总结3】等

8、压面凸向(弯曲)的规律(如下图所示) 等压面凸向(弯曲)遵循“高高低低”的规律。即凸高(高处)为高(气压高) ;凸低为低 。 【课后练习】【注意:做选择题时,请把答案写到题目序号下】 1、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 A地面辐射 B大气辐射 C太阳辐射 D大气逆辐射 2、对地面起保温作用的辐射形式是 A.大气逆辐射 B.大气辐射 C.地面辐射 D.太阳辐射 3、深秋或早春时节,农民经常用人造烟雾防止农作物受冻害,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通过人造烟雾产生大量的热量保护农作物 B通过人造烟雾增强大气辐射作用 C通过人造烟雾增强大气的反射作用D 通过人造烟雾增强大气的逆辐射作用 4、下图中四地纬度相当,昼夜温

9、差最小的是 右图中甲、乙两地的纬度相同,回答56 题。 5、a 处气温比近地面气温低的主要原因是 A、地面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B、太阳辐射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C、a 处大气的散射作用比近地面强 D、a 处的太阳辐射比近地面弱 6、b 处气温比同纬度平原地区低的主要原因是 到达 b 处的太阳辐射少b 处的地面辐射弱 b 处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少b 处大气的保温效应差 A、B、C、D 、 7、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的纬度相当,但青藏高原比四川盆地气温日较差大得多,原因是青藏高原的 地势高,离太阳近太阳高度小得多云层厚,而且夜长 地势高,空气稀薄白天太阳辐射较强夜晚大气逆辐射较弱 ABCD 右图是热力

10、环流形成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810 题。 8、在图中 a,b,c,d 四处,气压高低状况正确的是 A. abcd B. badc C. abdc D. bacd 9、在图中 a,b,c,d 四处,气温状况正确的说法是 A. a 处气温高 B. b处气温低 C. d 处气温比 a 处高D. b 处气温 c 处高 10、在图中 a,b,c,d 四处,等压线(面)弯曲状况正确的说法是 a 处向低处弯曲b 处向高处弯曲 c 向高处弯曲d 处向低处弯曲 A. B. C. D. 11、地面受热不均,会引起近地面和高空的等压面变化。在下图所示等压面分布图中,正硧的是 12、右图是“某地高空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 A、B两地受热的是,该地空气 _ ; 冷却的是,该地空气 _ 。 (2) 图中点至点,气压最高的是,气压 最低的是。 (3) 用带有方向的箭头在图中画出热力环流。 a b c d 12【答案】 (1)B 受热膨胀A 下沉 (2) (3) 近地面由 A流向 B,高空由 B地的高空流向 A地的高空;垂直方向是A地下沉, B地上升。图示如 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