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美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5392509 上传时间:2020-04-29 格式:PDF 页数:59 大小:76.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美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浙美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浙美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浙美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浙美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美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美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pdf(5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浙美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第一课 茶香四溢 一、教学目标 1掌握茶文化的相关知识。欣赏了解各类茶具及茶叶包装设计。 2根据自己了解的茶文化知识,设计一张造型别致、图案精美、色彩和谐、 内容丰富的介绍茶文化的卡片。 3感受茶文化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提高对茶文化探究的兴趣,增强热爱中 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编写思路。 茶是中国人的日常饮用品,也为世界人士所普遍喜爱,它与咖啡、可可被称 为世界三大饮料。中国是发现和利用茶叶最早的国家,是世界茶文化的发祥地。 史书记载,茶“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庄子盗跖篇说:“神农之世 只知其母,不知其父。”也就是说,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还处于母

2、系社会, 由狩猎逐渐进化到畜牧和初级农业的时代就开始发现和利用茶叶了。至公元前 1 100 年,茶在神州大地已广为人知。公元U59年已有茶叶买卖的文字记载。唐代 已是“比屋皆饮”、家家饮茶了。茶与陶瓷、丝绸一样,是中华民族对世界人民 的卓越贡献。 本课主要意图是让学生充分地感受中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茶叶包装设计精 神以及茶具的造型之美, 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教科书全面展示 了中国的茶文化,如茶的历史、茶的制作工艺、饮茶的益处、茶叶的品种、茶与 艺术(如绘画、书法、木雕)、茶馆文化、不同时期的茶具以及设计精美的茶叶 包装盒等,还展示了学生设计的介绍茶文化的卡片。 本课程所涉及的茶文

3、化领域很广,这里安排2 课时来教学。第一课时主要 了解中国茶文化的知识,可以从这几个方面人手:了解茶的起源、种类及特点; 我国有哪些名茶;怎样品茶;茶的制作方法及过程;饮茶有什么益处;饮茶的茶 具有哪些, 有哪些茶叶包装设计。 通过教学, 对于提高学生的茶文化知识和审美 文化修养,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第二课时主要在前一节课了解的茶文化知识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对茶文化的 关注点设计制作一张介绍茶文化的卡片。 2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了解中国茶文化,学习设计茶文化卡片。 难点:巧妙地设计茶文化卡片。 三、教学课时 2 课时 四、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教科书。 (教师)课件、茶具、茶

4、叶包装盒等。 教学过程 1情境导人。 (1) 教师拿出有包装盒的茶叶,问:老师带来了什么?学生回答后课件呈现 “茶”字,并在玻璃茶杯里泡上一杯热茶,让学生观察茶叶在水中的姿态,欣赏 茶水的色泽,闻一闻茶水散发出来的清香。课件完整呈现课题:茶香四溢。 (2) 请几位学生品尝茶的味道,并交流喝茶的感受。 2初步交流。 (1) 教师谈话:刚才通过看、闻、尝,对茶有了初步的感受,请问:你喝过 茶吗?是什么茶?你家里有什么茶?你对茶的知识还有哪些了解?学生小组交 流后指名发言。 (2) 教师谈话:我发现同学们对茶知识的了解还是比较丰富的,这节课老师 将和大家一起深入探讨有关茶的知识,进一步了解中国的茶文

5、化。 3深入探究。 (1) 分组讨论。 茶的历史有多久? 什么是中国茶文化? 茶叶有哪些品种? 茶叶的制作过程大概是怎样的? 你了解的茶具有哪些? 你了解的茶叶包装有哪些? 你见过的茶馆的环境设计是怎样的? 饮茶有哪些好处? (2) 分组逐一交流汇报,教师逐一归纳小结。 茶的历史有多久? 中国是发现与利用茶叶最早的国家,陆羽根据神农本草经的记载,认为 饮茶始于神农时代, 至今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 茶树原产于中国的西南部, 云南 等地至今仍生存着树龄达千年以上的野生大茶树。四川、湖北一带的古代巴蜀地 区据历史的记载是中华茶文化的发祥地。从唐代、宋代至元、明、清时期,茶 叶生产区域不断扩大,茶文化

6、不断发展,并逐渐传播至世界各地。 什么是中国茶文化? 中国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三国前茶文化启蒙: 有文献记载茶的制法和饮用。 晋代茶文化的萌芽: 随着文人饮茶的兴起, 出现茶的诗词歌赋, 茶被赋予文化的 印记。唐代茶文化的形成:公元780 年陆羽著茶经,是茶文化形成的标志。 宋代茶文化的兴盛:出现专业品茶社团,茶仪形成礼制,民间出现斗茶。明、清 茶文化的普及:茶类增多,茶具丰富,茶技有别,茶事、茶书、茶诗及绘画等丰 富多彩。 现代茶文化的发展:茶具、包装精彩纷呈,茶博馆、茶艺馆不断增多,茶文 化研究、茶文化节、国际茶文化研讨层出不穷。 a茶叶的种类。 茶叶一般分为六类:绿茶、红茶、乌龙茶、白

7、茶、黄茶、黑茶。其他还有花 茶、砖茶等。 我国十大名茶是: 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 信阳毛尖、 君山银针、 六安瓜片、 黄山毛峰、祁门红茶,庐山云雾、安奚铁观音、武夷岩茶(注:不同年代有不同 的十大名茶排名)。 b茶叶的制作过程。 不同的茶叶品种有不同的制作过程,采摘鲜茶叶后,主要是杀青阿、揉捻、 干燥、加工成成晶等。 c茶具。 现代人所说的“茶具”,主要指茶壶、茶杯、茶碗、茶盅、茶勺等这类饮茶 器具。 d茶叶包装。 茶叶包装有金属罐包装、纸盒包装、塑料包装、薄膜袋包装、纸袋包装等。 e茶馆的环境陈设。 茶馆的环境陈设有不同的风格,主要有:传统风格、乡土风格、自然风格、 复古风格、西洋风格、混

8、合风格等。 f 饮茶的好处。 据科学测定,茶叶含有蛋白质、脂肪,以及10多种维生素,还 有茶多酚、咖啡碱、脂多糖等近300 种成分,具有调节生理功能,发挥多方 面的保健和药理的作用。 4发表感受。 通过学习,你对中国的茶文化有什么感想? 小结: (1) 中国是发现与利用茶叶最早的国家,有几千年的历史。我们为祖先的勤 劳、智慧而骄傲。 (2) 人们饮茶,不仅仅把它当作解渴的饮料,还把它看作是一种高雅的精神 享受和养生保健的途径。从而形成了历史悠久的茶文化。 (3) 从各种茶具、各类茶叶包装及茶馆的形态中感受茶文化的信 息。 5拓展延伸。 了解本地的茶叶产品及本地的饮茶文化。搜集本地茶叶的图片、文

9、字及纸质 包装袋。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搜集自己喜欢的有关茶的图片、文字及纸质包装袋,水 彩笔、剪刀、胶水等。 (教师)课件、范作、搜集的各种茶叶包装盒。 教学过程 1谈话导人。 (1)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知道了茶叶的历史,还欣赏了 各种茶具和茶叶的包装,感受了中国的茶文化。同时还让同学们了解本地的 茶叶产品及本地的饮茶文化。 同学们搜集的本地茶叶的图片、 文字及茶叶包装袋 等,都带来了吗? (2) 请学生汇报自己搜集了什么。介绍自己了解的本地的茶叶。 (3) 如何让更多的人了解茶文化,了解本地的茶叶? (4) 老师也搜集了一些资料,课件呈现有关茶叶的宣传卡片。问:这些是什 么

10、? (5)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设计茶文化卡片。 2探究学习。 (1) 了解茶文化卡片的设计要素。 提问:茶史化卡片是由哪些内容组成的? 学生交流问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 在课件中呈现茶文化卡片的组成内容。 文字。提问:文字的内容有哪些?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文字 的内容与茶有关。一般可以写茶叶的历史、不同茶的特点、饮茶的好处、诗 人写茶的诗句等。 图案。提问:茶文化卡片上图案的内容都有些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 图案的内容也与茶有关系。 色彩。卡片、文字、图案都有不同的色彩。 (2) 探究茶文化卡片的设计形式、 通过欣赏讨论, 我们了解了茶文化卡片的些内容,有文字、图案、色彩等。 下面我们来探

11、究荼文化卡片的设计形式。 文字。提问:这些文字为什么有大小?都是横写的吗?是写满整张卡片的 吗?为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字有大小,主题写大的字,内容写小的字。 字的排列有横写和竖写, 而且不是写满整张卡片的。 留出一些空间, 视觉上较为 舒服。 图案。这些图案不仅有大有小,而且位臵也各不相同,请同学 在课件图片中说明。 这些图案呈现的艺术形式有什么不同?学生回答后教师 小结:有摄影、绘画、纹样等。 色彩。文字、图案、卡片底的色彩非常丰富,如何使这些文字、图案更清 晰?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要注重色彩的对比。 (3) 探究茶文化卡片的外形设计。 提问:这三张茶文化卡片的外形有什么不同?茶文化卡

12、片的外 形可以设计成哪些形状?学生讨论交流后,教师呈现各种卡片形状。欣 赏其他各种茶文化卡片的外形设计。 3尝试创作。 (1) 作业要求:设计一张有创意的茶文化卡片。 创作建议: 可以根据学到的茶文化知识和教科书中提供的图片、文字资料设计一张宣 传茶文化的卡片。 可以根据自己搜集的有关本地茶叶的资料,设计一张介绍本地茶叶的茶文 化卡片。 可以通过绘画、剪贴等方式进行创作。 (2) 欣赏同龄人的作品。 (3) 学生课堂练习,教师进行针对性指导。对好的、有新意的设计进行表扬, 以此来启发其他同学。 4作业展评。 (1) 展示学生创作的茶文化卡片。 (2) 学生自我评价:介绍自己设计的茶文化卡片,说

13、兑自己的创意及作品的 创作过程。 (3)同学欣赏评价:说说自己最喜欢哪张茶文化卡片,并说明 理由。(引导学乍主要从茶文化卡片在造型,文字、图案及色彩等方面进行 评价) 5拓展学习。 课外上网了解更多的茶文化知识,如茶马占道、功夫茶、茶艺表演等,在日 常生活中关注了解更多与茶有关的生活用品。 第二课 年年有余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鱼纹装饰的形式与特点以及传统鱼纹的艺术美感,知道中国文 字“鱼”和“余”的谐音寓意,学会绘制鱼纹装饰。 2运用变形、概括、夸张等方法,绘制出简洁生动的鱼纹,并能将鱼纹进 行简单的装饰运用。 3领会鱼纹装饰的艺术魅力,感受中国鱼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热爱 中华优秀传

14、统文化的情操。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编写思路。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 学习领域。 鱼在中国文化的谱系中有着特殊的地位。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中的福娃贝贝,其形象为鱼,头部纹饰使用了中国 新石器时代的鱼纹图案。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年年有余”象征财富与收获, “鱼跃龙门”寓意光荣与梦想。自古至今,人们用鱼纹来装饰器物及日常用品, 留下了大量的文化瑰宝。 通过对这些人文资源的开发, 让学生在广泛的文化情境 中学习美术, 从而加强其对人类社会及文化的体验,培养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的热爱之情。 本课强调对鱼基本特征的把握,运用变形、概括、夸张等方法, 创造出天真、富有童趣的鱼纹。而鱼纹不仅具有

15、独立欣赏的价值,也能作为 一种装饰纹样, 在日常的生活中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价值。本课特别强调美术学 安全标识。 3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呼吁身边人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编写思路。 在生活中,我们会看到很多种形式各异的安全标识。为了能够在安全的环境 中更好地生活, 需要认识并熟知各种安全标识。安全标识主要包括禁止标识、警 告标识、指令标识和提示标识。 每个标识的作用各不相同, 它们通过色彩、 图案、 形状来区别各自的安全标识作用。安全标识在生活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运用了简 洁的标识方法来提醒人们安全意识,所以我们可以尝试设计安全标识,提高安全 标识作用的认识。 2重点、难点。 重点:

16、运用色彩、图案和形状等元素来合理设计安全标识。难点:设计的 安全标识实用且美观。 三、教学课时 l课时 四、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绘制图案工具(画纸、记号笔、水彩笔或马克笔、水粉颜料),搜 集生活中常见的安全标识并了解其中含义。 (教师)生活中常见的安全标识图片、范作、教案及课件等。教学过程 1视频导人。 (1) 教师播放关于生活中安全标识的视频。 (2) 教师提问:视频中你们都看到了什么?给你们什么启示? (3) 教师和学生共同小结:生活中我们看到过很多安全标识。它们用简洁的 图案、色彩和形式来提醒我们生活中出现的安全问题,如禁止标识、警告标识、 指令标识和提示标识。 (4) 引出课题

17、:安全标识。 2分辨标识。 (1) 课件播放。 学生观察这些安全标识的色彩、图案和形式以及张贴的位臵。 (2) 分辨安全标识,出示一些常见的安全标识图片。 教师提问:安全标识的特点是什么? 学生回答:红色代表禁止标识,黄色代表警告标识,蓝色代表提示标识,绿 色代表指令标识。图形简洁,形状有圆形、三角形和长方形。 教师与学生交流。 (3) 出示学习单和常见的安全标识图片,提问:这些安全标识应该被张贴在 什么位臵? 3设计安全标识。 (1) 提问:校园内外应该张贴哪些内容的安全标识? (2) 举例说明,如校园内外应张贴什么样的安全标识?如当心触电、禁止喧 哗等安全标识;当心触电的安全标识应该怎样设

18、计才能既清楚又醒目呢?与学生 分享交流:运用红色和向下转弯箭头及三角形边框的图案,并用文字加以说明。 举例说明,如果运用其他颜色、图案、形状,则会出现不同的效果。 (3) 欣赏学生作品。 (4) 要求:分组设计,每组设计一种安全标识;为学校或社区设计安全标识。 建议:运用合适的视觉语言(色彩、图案及形状等);合适的标识用色:红色和 黑色搭配用作禁止的标识, 黄色和黑色用作警告的标识, 蓝色和绿色等其他颜色 可以作提示标识; 考虑制作材料的多样性, 如在露天的地方张贴, 材料纸张应当 防水、防晒,颜料可以采用丙烯等。 4学生作业。 (1) 教师巡视指导。 (2) 互相欣赏各组设计的安全标识作品。

19、有能力的同学可以设计多样的安全 标识。 5小结与拓展。 (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课外分小组把设计好的安全标识张贴在校园的合适位臵。 第五课 时钟造型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时钟的造型结构特征,将身边各种事物巧妙地重组,进行创意设计。 2欣赏具有创意的时钟造型设计,在此基础上联系生活,寻找设计灵感来 设计个性化的时钟。 3理解设计与生活的关系,懂得爱时、惜时的道理。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编写思路。 聪明的中国人发明了人类最早的计时器日晷,通过日光影移动记录时 刻。而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 15 64-1642)发现了等时性原理,有着划时代的意 义,使人们能更加精确地认识并计算时间,

20、随后又发明了时钟, 至今已经有上百 年的历史。时钟的形状、图案、色彩,随着时代的进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到现 在,钟表的样式已是五花八门,计时越来越准确,形式越来越多样,用途越来越 广泛,最先进的有原子钟、电波钟等。未来时钟的发展,肯定也会随着时代的要 求更加多样化,或许有朝一日传统样式的时钟消失了,但时间是永恒的。教科 书选取的一些时钟实物、绘画手工作品,都是造型美观、色彩丰富、富有新意的 作品。教师可以通过可爱的时钟让学生认识时钟、欣赏时钟, 进而设计出具有时 代精神和未来发展特点的时钟。 书中的时钟设计步骤和学生作品图例,一是为了引导学生有序地进行设计, 二是让学生知道使用各种材料和多种方

21、法来设计制造独特造型的时钟。 2重点、难点。 重点:设计一个富有创意的有独特功用的时钟。 难点:运用身边各种事物巧妙地重组,设计制作独特的时钟。 三、教学课时 1 课时 四、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时钟图片资料、水彩笔、油画棒等绘画工具材料。(教师)时钟 图片资料、课件、范画、绘画工具材料。教学过程 1欣赏认知。 (1) 出示水果时钟作品,感受创作理念。提问:你看出它是什么了吗? 这里面有哪几样东西?你是怎么想的? (2) 教师介绍水果时钟小设计师的设计理念:这是一个水果闹钟,适合 用在吃早饭的时候, 那是因为这个闹钟看上去就会想吃;同时还是个小蜗牛的造 型,告诉小朋友吃饭要像小蜗牛一样慢

22、慢地吃。 (3) 思考:这个闹钟适合哪类人使用?适合摆放在哪些场合? (4) 分析时钟的基本结构:钟面、指针、时刻、基座。 (5) 引导学生欣赏设计师作品的设计构思,走近设计师,猜猜设计师的设计 灵感。思考:有没有特殊的含义?适合摆放在什么场合? (6) 引导学生欣赏其他设计师的作品。 2尝试设计。 (1) 教师出示练习题:以圆(部分)的变化图形为主体进行组合,根据科学 的时钟构造理念,进行时钟造型的联想设计,创造出不同形态的时钟。 (2) 教师提问:对圆(部分)图形为主体运用了哪些方法进行重组? (3) 欣赏作品,师生共同分析组合方式。 (4) 学生分组讨论,展开科学的联想设计。 (5) 教

23、师请学生以圆(部分)为主体,展开它的变化图形组合,设计创造不 同形态的时钟。 (6) 欣赏构图草图样式。 (7) 欣赏同学们的创意时钟草图,说说自己的设计理念,相互简单评价。 3提升设计。 (1) 教师出示设计练习题二:任选物品进行时钟联想设计,让它成为一个有 特定意义的时钟。 (2) 欣赏同学创意作品。 (3) 教师引导学生设计各类富有特殊功能的时钟。 4学生创作,教师指导。 5展示评价。 (1) 同龄人之间相互欣赏作品,浅谈心得。 (2) 学生将作业展示在黑板上,组合成美丽的时钟群,评选出各种特色的时 钟。 (3) 教师引导学生重点从创意方面进行评价,肯定学生的创新精神。 6拓展欣赏。 (

24、1) 欣赏富有科幻色彩的时钟。 (2) 拓展延伸,让学生懂得在以后的人生中应该合理地利用时间,珍惜时间 的道理。 第六课 家乡的桥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桥的基本结构和形状特点,用联想、夸张等艺术手法设计表现 一座具有家乡特色的泥塑桥。 2欣赏不同特征的桥,了解与桥有关的文化和知识,运用叠加、排列等方 法将泥片、泥球、泥条巧妙组合,塑造一座桥。 3增进对家乡桥的理解,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编写思路。 架设在江河湖海上的桥,作为使车辆、行人等能顺利通行的建筑物,在我们 的身边比比皆是, 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无限便利。 早在原始时代, 人类就利用自然 倒下来的树木,自然形成的石

25、梁或石拱, 溪涧突出的石块, 开始跨越水道和峡谷。 随着历史的推移,“桥”在造型与种类上进行了丰富的演变。在历史的沉淀中, 桥在给人们带来生活便利的同时,自身也成为了一件艺术品。 隋朝开始建造、 现 存最古老的敞肩石拱桥是河北赵县的赵州桥。在这节课的学习中,通过泥塑桥, 引导学生了解桥的知识,感受丰富的桥文化,同时通过家乡桥的 设计,增添对家乡的浓浓之爱! 本课跨及“造型表现”领域与“设计应用”领域,分2 课时进行设计。 第一课时在认识桥的种类特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运用泥片、 泥球、泥条等泥塑 语言,结合组合、叠加等方法,塑造一座稳固的泥塑桥。第二课时的教学在第一 课时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图

26、纸绘制、小组讨论、欣赏教师示范、动手探究、 总结方法等教学活动建构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灵活运用多种泥巴零件, 设计完 成一座具有家乡特色的泥塑桥,使设计的桥美观与实用并重。 2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家乡的桥,用泥塑表现家乡的桥。 难点:表现有家乡特色的桥。 三、教学课时 2 课时 四、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陶泥、泥塑工具。 (教师)陶泥、图纸、泥塑工具、课件。 教学过程 1联系生活,感知桥的结构。 (1) 联系生活经验说一说,桥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2) 桥包括桥栏、桥墩、桥面三个部分。 2归类游戏,进行桥的认知。 (1) 欣赏各种桥的图片,进行分类。 (2) 试着说一说你归

27、类的理由。(种类、外形、材质) 3欣赏图片,感受泥塑零件的丰富性。 (1) 教师出示任务:用陶泥塑造一座桥。 (2) 学习运用泥塑零件,感受泥片、泥球、泥条的不同变化。 (3) 运用大小、重叠、组合、刻画等泥塑方法深入学习泥片、泥球、泥条三 大零件库。 4图纸探究,感受泥巴零件的多样性。 (1) 欣赏教师绘制的桥的图纸,找一找分别运用的泥巴零件。桥墩泥块 桥面泥片 桥栏泥条 (2) 小组合作探究:如何运用泥巴零件更好地表现一座桥,并完成桥的小稿 图。 (3) 欣赏同学绘制的小稿桥。说说哪一部分设计得最独特。 (4) 完善小稿。 5分工合作,泥塑表现稳固桥。 (1) 欣赏同学的泥塑桥,说一说独特

28、之处。 (2) 小组分工合作,选择最佳图纸方案,运用泥巴零件塑造一座稳固而独特 的桥 6参观欣赏,相互学习。 第二课时 课前准务 (学生)陶泥、泥塑工具。 (教师)陶泥、图纸、泥塑工具、课件。 教学过程 1. 谈话引入,回忆泥塑稳固桥的方法。 说一说塑造一座泥塑桥的重点。 (1) 注重桥的稳固性尤为重要。 (2) 桥墩应选择粗壮、坚实的泥巴零件。桥栏则应该选择小而细薄的零件。 2列举代表家乡特色的事物。寻找“家乡特色”与“桥”的共通之处。 (1) 列举代表家乡特色的事物。说一说它们的特征。 (2) 思考“桥”与“家乡特色”的共通之处。 (3) 运用夸张、联想的方法。 观(事物特征)。 寻(局部

29、特征)。 用(放大、缩小)。 加(排列、组合)。 3以杭州的桥为例,探究设计方法。 (1) 出示有杭州特色的图片,小组讨论,如何从特色事物中寻找灵感,设计 创作一座杭州特色的桥。 (2) 小组讨论,如何设计一座家乡特色的桥,完成创作小稿图。 (3) 欣赏同学的图纸,说一说最吸引你的地方。 (4) 欣赏同学塑造的家乡桥作品,寻找最巧妙之处。 4学毕创作教师指导。 5欣赏展示,互评互学。 第七课 生长的植物 一、教学目标 1尝试用纸版画的形式表现植物的生长形式。 2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抓住植物的形态特征,用黑白纸版画的形式进行 表现。 3体验纸版画创作的乐趣,善于发现并表现生活中的美。 二、教材分

30、析 1教材编写思路。 大自然中生长着各种各样的植物,它们蕴藏着无穷的力量,充满了无限的生 机。这些千姿百态的植物不仅给我们提供了美好的生活环境,也给我们带来了精 神上的愉悦。它们让大地生意盎然,更是大自然赋予我们人类的瑰宝。因此,让 学生从美术角度和美术表现方式等方面对植物进行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容易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教科书提供了一组不同时期的植物的图片。让学生通过观察、 比较,了解有关植物的生长规律,认识植物的个性化特征,发现植物细节的美, 从中感受植物的勃勃生机。通过赏析画家王琦的作品古墙老藤,让学生进一 步感悟画家用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表现了植物顽强和旺盛的生命力。通过同龄 人作品的赏

31、析, 又让他们从中明白, 纸版画的特性更能表现出植物的立体感和动 感。 教科书还提供了用纸版画表现生长的植物的方法与步骤,图示清晰明了。教 学时,教师可通过直观演示, 引导学生用纸版画的形式表现植物之间的前后穿插 关系。创作中要鼓励学生从自己独特的视角出发,抓住植物的形态特征, 使用纸 版画的不同印制方法表现植物之美,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纸版画制作的基本技 巧,提高学生细致的观察能力和纸版画的造型表现能力。 2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用纸版画的形式表现植物的生长形态。 难点:抓住植物的形态特征,用纸版画的形式大胆地进行造型表现。 三、教学课时 1 课时 四、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各式纸材、

32、剪刀、胶水、拓印工具材料(油墨和滚筒)。(教师) 课件、各式纸材、剪刀、胶水、拓印工具材料(油墨和滚筒及有机玻璃板等)。 教学过程 1欣赏种子发芽的图片,感受植物勃勃生机之美。 2出示课题:生长的植物。 3-欣赏一组植物的图片,引导学生进一步把握植物的特征。 4赏析木版画古墙老藤,说说画家是怎样来表现生长的植物的。 5学习纸版画表现生长的植物的制作方法与步骤。 6教师示范纸版画表现植物的基本步骤,强调应注意的事项。 7欣赏同龄人作品,学习作品的优秀之处。 8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9展示评价。 10. 拓展延伸。 第八课 爱书藏书 一、教学目标 1认识藏书票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了解藏书票的来

33、历、特点及其作用。 2学会用绘画或纸版画拓印等形式制作藏书票。 3在藏书票的创作、设计过程中体会艺术创作的快乐,提高审美能力,养 成读书、爱书、藏书的好习惯。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编写思路。 本课融“造型表现”和“设计应用”两个学习领域为一体, 主要是让学生认识藏书票,并使学生掌握藏书票的制作方法,让学生去用自 己的方法标识自己的爱书。 藏书票是贴在书籍扉页上的小型装饰画,表明书的主 人是谁,同时也表达了书籍主人对所藏之书的珍爱之情。藏书票大都是以版画的 形式表现的。 课本中提供了不少的藏书票供学生欣赏,展现了藏书票的实用和审 美双重功能,体现了美术存在于我们生活之中的社会价值。 起源于德国的

34、藏书票,是贴在书籍扉页上的小小装饰画。翻开书,首先看到 一幅与精美的装帧设计相衬的美丽的藏书票,这是藏书票独有的形式美感, 对于 所爱的藏书能起到装饰的效果。书签也是读书时经常用到的,既实用又美观。 小 小的藏书票、书签的画面虽不大,却是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从内容说,它可以 表达藏书者的思想、感情、修养、兴趣;在表现手法上,它可以是写实的、写意 的、象征的、抒情的;在技巧上,它可以运用版画、水彩画、手工等技法;在形 状上,也不限于是方,可以是圆,也可以是三角;在色调上,根据个人喜好可以 自由创造,只要求对于书籍有美的装饰效果。藏书票为读书、爱书、藏书人所使 用,不仅仅起装饰作用,还标志着藏书者

35、的所有权,表达读书人的心愿,更可使 藏书留给后人作为某些方面的研究资料。本课通过欣赏、 制作藏书票活动, 更好 地培养学生爱读书、爱惜书的思想情感。 如果要学生在没有任何经验与方法的情况下,设计制作一枚藏书票,是有一 定的难度的,学生会手足无措,不知从何开始,会影响兴趣。所以,必然要引导 学生学习创作的思路与兴趣,将藏书票与读书的关系作为学生创作的兴趣与动 力,使学生能够学习获取藏书票创作的灵感方法,激发学生按照自己的想象去独 立创作,把自己内心的感觉表现出来。发掘藏书票与读书的关联和意义,更好地 培养学生爱读书、爱惜书的思想情感。 2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藏书票的构成及制作方法,对不同层次

36、的学生,可用吹塑纸板印 制或直接绘制。 难点:设计出新颖、独特、富有特殊含义的藏书票。 三、教学课时 1 课时 四、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藏书票制作材料、用品(教师)课件、示范作品、藏书 票实物展示。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创设问题情境:同学们,你们喜欢看书吗?你最喜欢看的是什么书? 老师和大家一样,也喜欢看书,并且老师把自己喜欢读的书都好好地珍藏起 来了。 对你最喜爱的书你用什么办法来保护它?你有没有想过给你喜爱的书做一 个属于自己的标志?想知道爱书人是怎样做的吗?(他们会在书内贴上一种小小 的标志) 引导学生观察这种小型装饰画,问学生是否知道这种小型装饰画的名字。这 时板书“藏书票

37、”,引出本课内容:爱书藏书。 (教学设想:用设臵悬念的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调动学生学习本课知识的兴趣) 2艺术探究。 (1) 看一看。 了解藏书票的来历,介绍藏书票的知识。 (出示课件:世界上最早的藏书票是“刺猬藏书票”) 教师进行简单介绍:全球最早的一张“刺猬藏书票”,制作于1450 年左右, 现存于德国伊格勒,故又称“伊格勒藏书票”。此书票为木刻制版,图中是一只 口衔野花的刺猬,在落叶上向前徐行。上端绸带上有一行“慎防刺猬随时一吻” 的德文,意思是告诫读书者切勿盗书,以免被刺猬刺痛了手。 教师:20 世纪二三十年代, 藏书票开始传人中国, 很快就和我国的传统文化 艺

38、术相融合,不少书画文人对藏书票特别钟爱。这一枚藏书票就是1935 年发表 的中国最早的藏书票之一关祖章藏书票。(课件出示中国最早的藏书票 关祖章藏书票) “关祖章藏书票”是中国最早的藏书票,充满中国古典文化气息。画面上一 位头戴方巾的书生,翻箱倒箧之余,正秉烛展卷,潜心攻读,四周散落大量的线 装古籍和卷轴,书籍上还标有“书林”、“易书”字样。 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一般出现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用?教 师小结:藏书票是用在藏书上的一种标志,它是将图案与文字 刻在木板上,并拓印成小幅的版画贴于书本封面内页之处,作为藏书的标志。 探究学习分析藏书票的特点。 欣赏藏书票,提出问题:藏书票作品

39、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特征? a 以方形为 主,在 12-17 平方厘米以内。 b图案简洁美观,达到装饰书籍的效果。 c要刻上“ EXLIBRIS ”字样,原为拉丁文,是“我的藏书”的意思,还要 刻上票主(即藏书者)的名字。 d多选用版画形式,便于拓印。 引导学生欣赏一些随时代发展而发生变化的新作品以及学生作品,交流一下 课前搜集的关于藏书票的知识。 (设计意图:新课程倡导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带着问题欣赏与观察,比较、 分析,便于学生理解藏书票的结构特点。) 欣赏后,先让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总结: a藏书票的设计要有图案和文字(板书)。 b图案的设计要紧紧围绕藏书内容,藏书者的兴趣、爱好等,构图上力

40、求 简洁明了,内容上讲求主题突出并具有一定的含义。 c文字可以用中文、英文、拼音等书写,包括设计者的姓名或“藏书” 等内容,文字简短含蓄。 d每一枚藏书票都有一个共同的地方国际通用标志EXLIBRIS ,并向学 生介绍这一拉丁语的意思:我的藏书。(板书:藏书票的组成:图案、文字、 EXLIBRIS) 人们为什么用藏书票来作为自己藏书的标记?有什么意义?引导学生讲 出藏书票的欣赏价值、装饰价值、促进阅读的价值等。 (教学设想:这一环节通过先让学生感受作品,组织学生讨论,以此来引导 学生观察、思考,认识藏书票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了解藏书票的特点。从而激 活学生的想象思维,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2

41、) 印一印。 直观演示藏书票的制作。 我们欣赏了这么多精美的藏书票,你们也一定想让它成为自己书籍的好朋友 吧,那就跟我一起学一学、做一做吧! 教师讲解藏书票的纸版画的制作方法(随机出示课件,展示纸版拓印的技法 演示): 画稿、雕刻。 先在卡纸或吹塑纸上画出自己想设计的图案,画出藏书票的外框,在合适的 位臵写上“ XX藏书”或“ XX之书”和国际通用标志“ EXLIBRIS ”字样。 上油墨。 吹塑纸上在印版处涂上油墨。(也可在彩色颜料中加入几滴洗洁精,利用滚 筒滚均匀,上色进行彩印) 覆盖后背面用力磨压。 将图画纸覆盖在印版上,拓印出作品。 小心揭起,签上印数、姓名和时间,完成作品。 (3)

42、赏一赏。 我们认识了藏书票,欣赏了优秀藏书票作品,也了解了藏书票的不同制作形 式,印的种类有粉印、油印、胶印、水印,刻的种类有橡皮刻板、木刻板、金属 刻板等。那同学们想不想动手为自己设计一张藏书票呢?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一本 自己喜欢的书籍, 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说一说自己的创意,然后找几个同学一起来 交流。 确定藏书票主题。通过集体与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探究可根据什么确定自 己的藏书票主题。如依据书的内容、个人喜好等。 说说自己的藏书票的主题,准备用怎样的构思来表现主题,并用铅笔尝试 几个小构图,教师对比点评修改后确定构思构图。 设计要求:设计时要尽量做到图形简洁、 构思新颖或能代表自己的个性爱好。

43、学生选定创作构思构图,用色彩进行描绘或尝试吹塑纸板印,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在本环节教师留给学生更多的想象、创作、表现自我的空间, 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想象去独立创作,把自己内心的感觉表现出来。 而教师则引导 学生去思考, 顺着学生的思维去开导、 指导、辅导,让学生自我发现、 自我探索, 帮助学生拓宽想象空间。做到既要教给学生新的知识,又要对学生做好服务。) 3评价。 (1) 各小组选出几幅藏书票参加展示。 (2) 作业点评: 自评:设计者说出作画意图及对自己的作品是否满意,并说明原因。 互评:学生依照评价标准评判作业。 最后教师进行点评小结。 (3) 根据同学和教师的建议对藏书票草稿进行适

44、当修改。 (教学设想:新课程评价理念更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每个学生设计创作出 来的藏书票都是独特的, 这个环节对每个学生抱以热切、积极的期望, 并从各个 角度评价、 观察和接纳学生, 让学生寻找发现他人身上的闪光点,发展学生的潜 力) 4课堂小结。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藏书票的设计和制作,请同学们回去以后选几本自己 喜爱的书,精心设计适合它们的藏书票。 并把设计好的藏书票贴在你心爱的书上, 让它们变得更加美丽、更加漂亮。让我们做一个读书、爱书的好少年。 (教学设想:通过课后让他们亲手为自己喜欢的书籍设计制作藏书票,不但 培养了他们的动手、 动脑能力, 而且还培养了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引发

45、 学生爱书、读书、藏书的欲望)。 第九课 奇妙的点彩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点彩绘画艺术特点,简要分析点彩画的基本原理,掌握点彩画 的基本技能。 2在欣赏分析名家点彩画作品的过程中,研究点彩画的各种画法,大胆地 尝试,并创作一幅有趣味的点彩画作品。 3体验和感悟点彩画的艺术之美,激发对美好事物的表现以及创造的欲望。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编写思路。 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各种各样的色彩是最能打动他们心扉的,也是最能够 引起他们兴趣的美术语言之一。 点彩画派源于法国, 是从印象派的光与色彩的原 理发展而来,并以“色彩分割原理”为依据所形成的一种绘画表现形式,又被称 为“点彩画法”、“新印象画派”和

46、“分色主义”。其主要是利用不同的纯色 点和块并列在一起形成的画面。 教科书中展示了法国新印象主义画家修拉的大 碗岛的塞纳河之春和保罗西涅克的作品纳蒂布港,目的是让学生了解 点彩画的主要艺术特征, 提高研究点彩画的兴趣。 而且通过学习了解简单的点彩 画,让学生初步接触点彩, 知道点彩的特点及简单技巧。教科书中还列举了不同 种类的色点混合的效果, 提示学生也可以根据表现内容的需要,运用不同的色点 来表现色调, 22 丰富学生的表现力。 2重点、难点。 重点:明白点彩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使用点彩的方法完成一幅点彩画。 难点:能够使用点彩的方法创作相对完整的作品,丰富表现手段。 三、教学课时 1 课

47、时 四、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水粉画颜料、大中小号画笔、调色盘、小水桶、抹布、铅画纸等。 (教师)画在透明塑料片上的黄色色点苹果、画在铅画纸上的蓝色色点苹果、课 件、学生作业、水粉颜料、画笔、调色盘、笔洗、抹布、铅画纸等。 教学过程 1魔术导人,激发兴趣。 (1) 教师变魔术。先出示苹果教具:蓝色色点苹果和黄色色点苹果。将它们 叠在一起,请学生仔细观察,看到了什么奇特的现象。(变出了一个绿苹果) (2) 共同探讨,寻找谜底。把苹果依次放在实物投影仪上,仔细寻找看到绿 苹果的原因。 (当我们从一定的距离去看这些紧挨在一起的黄色小点和蓝色小点, 我们的视网膜就产生了一个调色反应,所以我们看到

48、了绿色) (3) 这个变色魔术老师是从一位大师那儿学来的。他就是点彩派画家修拉。 今天我们跟着修拉一起走进奇妙的点彩。 2了解大师,欣赏名画,探究方法。 (1) 修拉和点彩画派的出现。 修拉,法国画家,点彩派的创始人。修拉受画家保罗西涅克邀请参加了印 象派,在他们的影响下修拉开始对光与色彩的原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认为印 象派的用色方法不够严格, 调色中出现了不透明的灰色。 于是他尝试着将物理学 上色彩分解与综合的方法运用到绘画中,提出了分色主义的理念, 在不断实践的 过程中他发现, 两种不同纯色的色点并臵堆积在一起,在一定的距离内就会产生 一种比用笔调出的更明亮、更纯净的色彩。于是他便不再在

49、调色板上调合颜色, 而是直接运用原色小圆点进行作画。成功创作出了一系列的作品: 大碗岛的塞 纳河之春、安涅尔浴场、马戏团的一幕、喧闹等,这些图画被称 为点彩画修拉也成了点彩画派的创始人。 (2) 重点欣赏大碗岛星期天的下午。 教师简要介绍大碗岛星期天的下午,学生欣赏并思考: 画中画了些什么?它的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画中橙色的裙子、绿色的叶子、紫色的影子,主要是由什么颜色的小点点 组成的? 整幅图画带给你一种怎样的美感? (3) 体验与尝试。 用修拉的方法来画一个你喜欢的物体, 如一顶小帽子或者一把小雨伞等。 (利 用小号画笔, 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纯色点密密地点出一个自己喜欢的物体,体验 变色的魅力) (4) 简要介绍另一位点彩派大师保罗西涅克,欣赏其作品:圣特罗佩港 的出航、小镇海滩、大运河等,体会其作品的艺术魅力。 (5) 分析比较纳蒂布港与大碗岛星期天的下午的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