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与电子技术复习1及考试试题(6).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5393948 上传时间:2020-04-29 格式:PDF 页数:30 大小:797.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工与电子技术复习1及考试试题(6).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电工与电子技术复习1及考试试题(6).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电工与电子技术复习1及考试试题(6).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电工与电子技术复习1及考试试题(6).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电工与电子技术复习1及考试试题(6).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工与电子技术复习1及考试试题(6).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工与电子技术复习1及考试试题(6).pdf(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电工电子技术复习提纲 一、直流电路 1、 负载、电源的有关概念,电流电压及其参考方向及功率的计算。 2、 电流源与电压源的等效变换、最大功率的传输。 3、 克希荷夫定律及支路电流法。 (重点) 4、 叠加原理。(重点) 5、 节点电位法。(重点) 6、 戴维宁定理。(重点) 7、 电路的化简(与恒压源并联的电阻或恒流源可除去。与恒流源串联的电阻或 恒压源可除去。) 习题 1-2,1-3 图示电路中,用一个等效电源代替,应该是一个(a)。 (a)2A 的理想电流源(b)2V 的理想电压源 (c)不能代替,仍为原电路 i A B + 2 A 2 V 2.在图示电路中, 各电阻值和 US值均已知。欲

2、用支路电流法求解流过电阻RG的电流 IG,需列出独立的电流方程数和电压方程数分别为(b)。 (a)4和 3 (b)3 和 3 (c)3 和 4 RR RR R I U 1 2 3 4 G G S . . . . + 3. 在图示电路中, US,IS均为正值,其工作状态是 (a)。 (a)电压源发出功率(b)电流源发出功率 (c)电压源和电流源都不发出功率 U I S S + 4. 已知图示电路中的US=2V,IS=2A。电阻 R1和 R2消耗的功率由 (c)供给。 (a)电压源(b)电流源(c)电压源和电流源 UU I R R S SS S 1 2 11 + 例 1 图示电路中,已知: US1

3、=6V,US2=1V,R1=6,R2=10,R3=4,R4=3.6 。 用戴维宁定理求电流I。 UU I R R R R S 11S 1 S 2 1 2 3 4 . . + + U R R 0 I 0 4 + V3 221 31 3 ssso UUU RR R U R0=R1/R3=2.4 I U RR =A 0 04 0 5. 例2图示电路中,已知: US1=8V,US2=6V,I S1=1A,IS2=0.2A,R1=3 ,R2=2。 用戴维宁定理求电流I。 U U I I I R R S 1 S 2 S 1 S 2 1 2 . . + + 解:将 R1支路移开,原图变为如下形式: U U

4、I I I R S 1 S 2 S 1 S 2 2 . . A B O + + UAO=US1+US2=14V UBO=R2I S1=2V UAB=UAOUBO=12V R0=R2=2 在下图中: U R0 I A B 1 R1 + I U RR 1 10 2 4=A AB . 从原图得知: I=I1+IS2=2.6A 例 3在图示电路中,已知:,RR,RR23 4321 AI S 1,V12 1 U, VU2 2 。试用结点电压法或戴维南定理或叠加原理求电流 4 I ,并求理想电流源 S I 的 输出功率。 1 U 2 R 3 R 4 R S I 4 I 1 R 2 U A (1) 用结点电

5、压法 A R UU I RRR R U R U I U A S A 2 V6 2 1 2 1 3 1 2 2 2 12 1 111 4 2 4 431 4 2 3 1 (2) 用戴维南定理 1 U 2 R 3 R S I 1 R o U 2 R 3 R 1 R o R W9 V9 A2 2.1/R V4.8 S 4422S 43 2 4 31o 31 31 1 31 1 SS S o Sooo UIP RIURIU RR UU I RR I RR RR U RR R UUU (3)用叠加原理 2 R 3 R 4 R S I 4 I 1 R A 1 U2 R 3 R 4 R 4 I 1 R A

6、2 R 3 R 4 R 4 I 1 R 2 U A A2625.025.2375.0 A625.0 / A25.2 / A375.0 / 4 314 2 4 41 1 413 1 4 43 3 431 1 4 I RRR U I RR R RRR U I RR R RRR IR I S 二、正弦稳态电路 1、 正弦量三要素、相位差、有效值及相量表示法。 2、 R、L、C 元件的电流电压相量关系及其阻抗的计算。 3、 用相量图及复数计算正弦交流电路的方法。 4、 串、并联谐振电路的特点与计算。 5、 交流电路功率的概念(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功率因素等),提高 功率因数的方法。 1. 正

7、弦交流电路的视在功率S,有功功率 P 与无功功率 Q 的关系为 (c)。 (a)SPQQLC(b)SPQQ LC 2222 (c)SPQQ LC 222 () 2. 供电电路采取提高功率因数措施的目的在于(c)。 (a)减少用电设备的有功功率(b)减少用电设备的无功功率 (c)减少电源向用电设备提供的视在功率 3.如相量图所示的正弦电压 . U施加于感抗 XL=5的电感元件上,则通过该元件的电流 相量 . I =(c)。 (a)5 60 A (b)50 120 A (c)260 A U .I X U . j +1 10 V 30 + . L 4.在三相交流电路中,负载对称的条件是(c)。 (a

8、) ZZZ ABC (b) ABC (c)ZZZ ABC 5.对称星形负载接于线电压为380V 的三相四线制电源上,如图所示。当M 点和 D 点 同时断开时, U1为(c)。 (a)220V (b)380V (c)190V A B C N RRR U1 M D + 例1某感性电路施加一正弦交流电压ut220 2314sinV,有功功率 P7.5kW, 无功功率 Q=5.5kvar。 求:(1)电路的功率因数(cos ); (2)若电路为 R,L 并联, R,L 值为多少 ? 解:1)tan. . Q P 0 7336 25 o cos. P S 0 81 2)R U P 22 3 220 7

9、510 6 45 . . X U Q L 22 3 220 5 510 8 8 . . L X L 8 8 314 28 . mH 例 2图示电路中, ut10 21 00060sin() V o ,ut C 5 21 0 0 0 30sin()V o ,容抗 XC=10。求无源二端网络N 的复阻抗 Z 及有功功率 P,并画出相量图 (含电流及各电 压)。 N C u u u i C N + + + 解 000 5862113056010UUU CN 0 6050 9010 305 . jX U I o o c C 1020526422 6050 586211 0 0 0 j . I U Z

10、N N PI R 22 0 5205.W U U U I . . . . N C 例 3在图示电路中, 已知 ut220 2314sinV ,i1支路 P1100W,i2支路 P240W, 功率因数 20.8。求电路的电流 i,总功率 P 及功率因数 ,并画出U,I, 1 I , 2 I 的 相量图。 u R R C i i i 1 1 2 2 + I P U 1 1 100 220 0 45.A I P U 2 2 2 40 2200 8 0 23 . .A A936230936 0 2 0 2 I. A5126509362300450 000 21 .III it0 652314125.s

11、in(.)A cos12 50 976 o WPPP14040100 21 I . I . I .U . 2 1 例 4 在图示电路中, R=25 ,C=2 F,该电路在 f=1000Hz 时发生谐振,且谐振时的 电流 Io=0.1A。 :(1)求 L 及 u,uL,uC;(2)若电源电压有效值不变,但频率f=500Hz, 求电路的功率 P,此时电路呈何性质? 解:(1)谐振时V5 .2RIU R U I oo H01270 2 1 2 . Cf L o V9098. 7 0 LoL jXIU A9098. 7 0 LC UU V906280sin298.7 V906280sin298.7 V

12、06280sin25. 2 o C o L o tu tu tu ()2500fHz 时 u R L C i LCLC UUXX,电路呈容性 W01.0 A02.0 2 22 RIP XXR U I CL 三、电路的瞬变过程 1、 用换路定理求瞬变过程的初始值。 2、 用三要素法求解一阶电路的瞬变过程。 1.在图示电路中,开关S 在 t=0 瞬间闭合,若uC()00 V,则 i(0 )为(a)。 (a)1A (b)0A (c)0.5A S 1 A i F uC + 2.图示电路在开关 S 闭合后的时间常数值为(b)。 (a)0.1s (b)0.2s (c)0.5s S F 1 A uS k k

13、 + C 3.电容端电压和电感电流不能突变的原因是(b)。 (a)同一元件的端电压和电流不能突变 (b)电场能量和磁场能量的变化率均为有限值 (c)电容端电压和电感电流都是有限值 例 1 图示电路原已稳定, t=0 时将开关 S 闭合, 已知:R1=R2=R3=10, L=4H, US1=10V, US2=20V。求开关 S 闭合后的线圈电流tiL。 S R R R L U U iL S S 1 2 3 1 2 + + 解:ii U R R R RR R RR U R R R RR LL ()()00 1 1 23 23 2 23 2 3 12 12 SS 1 A (叠加原理 ) i U R

14、L () S A 1 1 1 L R R RR 12 12 0 8. s itiii LLLL t ( )()()()0e 12 125 e A .t 例 2 图示电路原已稳定, t=0 时将开关 S断开。求开关 S断开后的ut C( )。 S R C US 1 US R2 2 1 uC + + + 解:uu U RR R U RR R CC ()()00 12 2 12 1 S1S2 (叠加原理 ) URUR RR S1S221 12 uU C( ) S2 R C 2 utuu CC t C t ( )()()()01ee UUU R RR t R C S2S1S2 e() 2 12 2 例

15、 3图示电路原已稳定,t=0时将开关 S断开, 已知: R1=1, R2=3, L=2H, US=4V, IS=5A。求开关 S断开后的itL( )。 解:ii U R LL ()()004 1 S A i U R I L () S S A 1 9 L R1 2 s itiii LLLL t ( )()()()0e 95 05 e A . t 例 4 图示电路原已稳定, t=0时将开关 S闭合。已知:R1=6, R2=3, C=1F, US=9V。 求 S闭合后的i t ( )和u t ( )。 解: uuU CC ()()009 S V i ()00 i U RR () S A 12 1 (

16、/ /)RRC 12 2 s i t t ( ) . 1 05 e A 四、二极管和直流稳压电源 1、 PN 结单向导电性和二极管的伏安特性。二极管的钳位、削波作用 2、 单相半波、桥式整流、电容滤波电路、硅稳压管稳压的电路组成、工作原理 及主要数值的计算。 3、 集成稳压电源的简单运用。 1.电路如图所示,二极管为同一型号的理想元件,uA=3sintV,uB=3V,R=4k,则 uF等于(b)。 (a) 3V (b) 3sintV (c) 3V+3sintV R uA uB uF D D +12V 2. 电路如图所示,二极管为理想元件,ui=6sintV,U=3V,当t= 2 瞬间,输出电压

17、 uO等于(b)。 S i R C RU S 1 2 u + + S L RR i IS US L 21 + (a)0V (b)6V (c)3V ui R U D uO + - + - + - 3.电路如图所示,D1,D2均为理想二极管,设U2 6 V,U1的值小于6V,则 uO=(c)。 (a)+12V (b)+6V (c)U1 12V R1 R2 U2 U1 D1 D2 uO + - + - + - 例 1.整流滤波电路如图所示, 已知UIV30,UOV12,R2k , R L k4,稳压 管的稳定电流 IzminmA5与 IzMAx mA18 试求: (1)通过负载和稳压管的电流; (2

18、)变压器副边电压的有效值; (3)通过二极管的平均电流和二极管承受的最高反向电压。 DZ IZ u1u2 R RL C + UO UI IO (1)I U R O O L mAmA 12 4 3, R 两端的电压 UUU RIO VV()301218, 通过 R的电流I U R R R mA 18 2 9,III zRO mA6 (2)U U 2 30 12 25 I 1.2 VV . (3)IIDRmA. mA 1 2 1 2 94 5, UU DRM V.V22253535 2 例 2 电路如图所示, 变压器副边电压u2的波形如图 2 所示,试定性画出下面各种情况 下uI和 uO波形图。

19、(1)开关S1、S2均断开 ;(2)开关S1、S2均闭合 ;(3)开关S1断开,S2闭 合。 DZ u1u2 R RL C uO S1 S2 t 23 2 2 U u2 + uI 图1 图2 0 (1) S1、S2均断开:只有桥式整流 Ui=0.9U2Uo=RLUi/(R+RL) (2) 开关S1、S2均闭合:桥式整流电容滤波稳压管稳压 Uo=UZ (3) 开关S1闭合,S2断开:桥式整流电容滤波 Ui=1.2U2Uo=RLUi/(R+RL) (4)开关S1断开,S2闭合:桥式整流稳压管削波 t 2 2U 2 2U uO uZ uZ 2 2U uI t t t UO uO t uI uI UI

20、 23 23 23 23 23 ( )3 ( )2 ( )1 0 0 0 0 0 uO 例 3 电路如图所示,已知变压器副边电压u2=20 2sin tV,稳压管 DZ的稳压电压 为 12V,电阻 R=1k,RB1=35k,RB2=15k, RC=2k,RE1=200,RE2=1k ,RL=2k,晶体管 T 的=60,UBE=0.6V,rbe=1k,试求:(1)电流 IR;(2)静态 工作点 I B,IC,UCE(估算 );(3)点划线框 (II) 的输入电阻与输出电阻; (4)点划线框 (II) 的 u u o i ,若 uS=5mV,RS=0.5k,则 Uo为多少? C1 + R B1 R

21、 C + C2 uS RB2 R E1 RE2 CE + + DZ R I R U C RS RL D1D2 D3 D4 C uo u 2 + - + - + - ui (1)放大电路的 UCC=UZ=12V UC=1.2U2 故 IR= UU R CZ mA mA 121220 1 12 . (2)UB= U RR R CC B1B2 B2 V V 12 3515 153 6. RB= RR RR B1B2 B1B2 k k k 3515 50 105 .? UB=IBRB+UBE+(1+)(RE1+RE2)IB 故 IB= UU RRR BBE BE1E2 mA mA ()() . 1 3

22、 60 6 1056112 0 036 IC=60IB=2.15mA UCE12IC(RC+RE1+RE2)(122.15 3.2)V=5.12V (3)ri=RB/rbe+(1+)RE1=5.8k, ro=RC=2k (4)Au= u u o i R rR L beE1 (). . 1 60 1 1600 2 4 55 Aus= u A rR r is i = 5 8 6 3 . . (.)4 55=-4.19 故 Uo=5(4.19)mV=-20.95mV 例 4*设计一个由桥式整流、电容滤波、集成稳压块组成的输出12V、1A 的直流稳 压电源。 解:集成稳压块: W7812 (最大输入电

23、压35V 最小输入电压15V, 最大输出电流 1.5A) 变压器: 220/20V (电容滤波输出 24V) 整流二极管: 2CZ12 (1A,50V) , (ID=20.51A,UDRM=1.4120=28.2V) 滤波电容: 1000F/30V 输入电容: 0.33F 输出电容: 1F RL: 12 五、三极管和基本放大电路 1、 三极管的放大、饱和、截止三种工作状态的特点和判别。 2、 固定式、分压式共射极放大电路的直流通路、微变等效电路以及静态工作点、 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的计算。 3、 射极输出器的特点、小信号等效电路及静态工作点、放大倍数、输入电阻、 输出电阻的计算。 4、

24、 多级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计算。 5、 负反馈的判断及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1. 放 大 电 路 如 图 所 示 , 欲 使 输 出 电 压uo的 幅 度 尽 可 能 大 而 不 产 生 非 线 性 失 真 , 则 UCE的 静 态 值 应 为 (a) )。 (a)6V (b)0V (c)12V (d)3V + + C1 C2 RB RC + - ui uo + - 12V 2 放大电路如图所示,由于RB1,和 RB2阻值选取得不合适而产生了饱和失真,为 了改善失真,正确的做法是()。 u1 u2 UO IO RL Ci Co W7812 C (a)适当增加 RB2,减小

25、RB1(b)保持 RB1不变,适当增加 RB2 (c)适当增加 RB1,减小 RB2(d)保持 RB2不变,适当减小 RB1 + + + RE CE C1 C2 RL RC R B2 RB1 UCC + - + - uiuo c 3 电路如图所示,设晶体管工作在放大状态,欲使静态电流IC减小,则应() 。 (a)保持 UCC,RB一定,减小 RC (b)保持 UCC,RC一定,增大 RB (c)保持 RB,RC一定,增大 UCC b 4. 两 级 放 大 电 路 如 图 所 示 ,欲 引 入 级 间 并 联 电 流 负 反 馈 , 应 将 反 馈 电 阻 支 路 跨 接 在 电 路 中 的 (

26、) 。 (a)E2,B1之 间(b)E2,E1之 间 (c)C2,E1之 间(d)C2,B1之 间 + RL C2 B2 E2 UCC + + C1 B1 E1 T1 uS RS uo + - + - ui RF + + C1 C2 RB RC U CC + - + - u o ui a 例 1 电路如图所示,已知=60,rbe=2k,UBE=0.6V,要求: (1) 估算此电路的静态工作点; (2) 画出该电路的微变等效电路; (3) 输出端不带负载时,分别求RF0 和RF100时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 输出电阻和电压放大倍数; (4) 求 RF100, RL . k3 9时的电压放大倍 数。

27、 (1)UB V=3 V12 40 12040 R B k=30 k 12040 12040 I U R B B B = 0.0152 mA 0 6 61 2 1 30 6 30612 1 . . . . VVmA CEBC 546931291012910.U.II (2) (3) RF100 时 k i 3861061240120/r rRA uoC k39 6039 26101 289. . . . RF0 时r i k120402188/ / /. rRAu oC k39 6039 2 117. . + + + ui RB1 RB2 RC RF RE RL C1 C2 CE 12V 3

28、9. k 2k + - C E B uo 120k 40k 100 RC rbe b i i b RL RB1 RB2 uoui RF ic + - + - CB E + + + ui RB1 RB2 RC RF RE RL C1 C2 CE 12V 3 9. k 2k + - C E B uo 120k 40k 100 (4)Au 603939 261 01 144 ( . / . ) . . 例 2 电路如图所示,已知晶体管T 的=50,UBE=0.7V,RB1=24k,RB2=15k, RC=2k,RE=2k,RL=10k,要求 : (1)估算静态工作点 Q; (2)推导分别自 M,N

29、两端输出时的电压放大倍数的表达式; (3)当uisin t V2时,近似计算 uo1,uo2,,并画出 ui,uo1,,uo2,的波形。 + + + UCC uo1 uo2 u1 RB1 RB2 RC RE RL M N RL T 10V B C E + + + (1)U U RR R B CC B1B2 B2 V.V 10 2415 15385 k.R/RR 2B1B 29 mA.mA . RR UU I E BEB B 0280 25129 70853 1 II CB .mA14 VV ECCCCCE 4444110RRIUU (2) Ebe LC M Rr R/R Au 1 R/Rr R

30、/R AuV LEbe LE N 1 1其中k. I r B be 231 26 300 (3)VsinVsin iMo t.t . uAu u 1412 251231 102 102 50 1 VsinVsin iNo t.t . uAu u 3812 102 102 51231 102 102 51 2 例 3 两 级 放 大 电 路 如 图 所 示 ,第 二 级 与 第 一 级 之 间 的 RF支 路 引 入 的 反 馈 为 ()。 (a)串 联 电 压 负 反 馈(b)串 联 电 流 负 反 馈 (c)并 联 电 压 负 反 馈(d)并 联 电 流 负 反 馈 + T1 UCC CE

31、T2 RF RC1RC2 RE2 RE1 RB1 RB2 R B1 R B2 + - ui + - uo a 例 4 对 两 极 共 射 阻 容 耦 合 交 流 放 大 器 , 希 望 稳 定 其 输 出 信 号 电 压 , 并 提 高 其 输 入 电 阻 , 要 求 从 第 二 级 至 第 一 级 引 入 的 反 馈 为 ()。 (a)串 联 电 压 负 反 馈(b)串 联 电 流 负 反 馈 (c)并 联 电 压 负 反 馈(d)并 联 电 流 负 反 馈 a 例3:在图中,已知 1= 2=40, rbe1=1.4K , rbe2=0.9K,RL=1K。 (1)画出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的交

32、流微变等效电路; (2)分别计算 RL接在A点和B点的电压放大倍数; (3)由计算结果说明射极输出器的作用? 解: (1) (2)RL接在 A 点的电压放大倍数: ui 33K 8.2K 10K A T1 3K 500 CE RL 1K B UCC +12V C1 C2 T2 o U 4K 2C I 33K 8.2K 500 10K 4K 1K rbe2 2b I 1C I ui uo rbe1 1b I 1b I 2b I +12V ui 8.2K 33K10K T1 3KCE 500 C1 1K RL A uo RL接在 B 点的电压放大倍数: 2C I 33K 8.2K 500 10K

33、4K 1K rbe2 2b I 1C I ui uo rbe1 1b I 1b I 2b I ui 33K 8.2K 10K A T1 3K 500 CE RL 1K B UCC +12V C1 C2 T2 o U 4K 66.1 5.0414 .1 1/10 40 R)1(r R A 1E1be L u K7.33)1/4(419 .0)R/R)(1(r r L2E2be2i K71.77.33/10r/RR 2i1C1L 1.14 5. 0414.1 71.7 40 R)1(r R A 1E1be 1L 1u 1A 2u 1 .14AAA 2u1uu 例 5 放大电路如图所示,求: (1)

34、标出电源UCC的极性以及电解电容C1,C2的极性; (2)设 UCC12V,RC k3,RBk300,50,UBE.V0 6,求静态工作点 IB, IC,UCE;(3)画出微变等效电路; (4)当 RB k600,输入信号电流 it b A6sin时输 出电压是否会产生非线性失真?为什么? ui uo UCC C1 C2 RB RC + + (1) + C1 + C2 为 正 UCC (2)I U R B CC B mA mA 0 6120 6 300 0 038 . II CB mA mA500 03819 UUI R CECCCC V V(.).121936 3 (3)如图 RC rbe

35、b i ib uo ui RB + + (4)当 RB k600时,则I B mA=A 120 6 600 0 01919 . ., IIUUI R CBCECCCC mA V = 9.15 V0 95120 953.(.) 不会产生非线性失真,因信号电压ui的变化使输出电压 uo的变化未超出 管子的线性放大区,证明如下: rA R r ube C be mV k30051 26 0 95 1788 . . 输入信号 ut t i sin mVsin mV617102 输出信号 uAut uoi sin V0 9.,UOM V0 9. 因为UU CEOM,故不会发生饱和失真, 六、运算放大器

36、1、 反相输入、同相输入及差动输入运算电路的计算。 2、 简单比较器的工作原理。 1.电路如图所示,运算放大器的饱和电压为12V,晶体管T 的=50,为了使灯HL 亮,则输入电压 ui应满足 (c)。 (a)ui2V (b)ui=2V (c)ui2V - R1 R2 +12V T 100k 2V ui HL + - 2.电路如图所示,运放的饱和电压为15V,双向向稳压管 DZ的稳定电压为8 V ,设 正向压降为零,当输入电压ui=3V 时,输出电压 uO为(c)。 (a)+15V (b)+8V (c)-6V (d)-10V 例 1 电路如图所示,要求: (1)写出输出uO与输入uI之间关系的表

37、达式。 (2)若 R10k ,RWk2,当 RW由18k减少 到 0 时,该电路放大倍数变化了多少? + - + R1 DZ 2V uO ui - - RR ww uO1 uO2 u I1 u I2 R R uO uI 解:O2O1WW WW I2I1 uu)RRR( RR uu )(21 WWWW WW I2I1 O2O1 RR R RR RRR uu uu Au 2 1 2 或: i WW ii WW i WW i WW ooo i WW i WW o i WW i WW o u RR R uu RR R u RR R u RR R uuu u RR R u RR R u u RR R u

38、 RR R u 2 1 2 1 2 1 2 1 1 1 21 2121 122 211 (2)当RW0时, Au 11倍 当RWk18 时,Au1 20 20 2倍 即 Au由 2 变为 11 例 2 电路如图所示,图中,输入电压uIV1,电阻 R110k, RFk50, R210k,电位器 Rw的变化范围为010k,试求:当电位器Rw的阻值在0 到 k10变化时,输出电压 O u 的变化范围。 RF R1 R2 uO uI Rw + 解: i W WF o u RR R R R u 21 1 当电位器 Rw的电阻为 0 时,uO 0 当Rwk10,VuO3 故输出电压 uO的变化范围为V30

39、 例 3 电路如图所示, R110k,R F1 k20,R220k, R F2 k100, R310k, R4k90 ,u I 2V,求输出电压uO。 R1 R2 R3 uI uO RF1 RF2 RR4 uO1 + + 解:uuu O1OI 3 10 2 uuuu OO1OI 51510. 2 510.uu OI uu OI V48 例 4 电路如图所示,试求输出电压uO与输入电压uI之间关系的表达式。 解:0 iuuu i i uu2 O O O O /2 uR RR u u OOO uuu 2 5 2 3 IIO uuu52 2 5 R R R uO uI R R uO + 解: 当 u

40、i2V 时,uo约为 30V 七、逻辑门与组合电路 1、 数制与码制( 8421BCD 码) 2、 公式化简和卡诺图化简 3、 各种基本门电路的逻辑符号、功能,包括OC 门,三态门,传输门。 4、 *TTL 与非门门电路及CMOS 反相器,与非门、或非门电路的工作原理 5、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重点); 6、 了解加法器、编码器、译码器、数据选择器的功能,简单组合电路的分析 7、 集成逻辑门电路的使用注意对多余的或暂时不用的输入端进行合理的处理 对于 TTL门来说,输入端悬空或接大电阻到地相当于接高电平,多余的或暂 例5电路如图所,kRRR10 542,求: (1)R3,R6的阻值。 (2)?

41、u/uAU IOF (3)若运算放大器的电源电压为 15V,输入电压, 则输出电压 kR11 ?uO V2 1 u uIR1 R3 R2 R4 R5 R6 uO1 uO2 uO + + kR/RR 213 1kR/RR 546 5 20 IOF u/uAU I O1O2 I O F u uu u u AU II 1 2 1O 10uu R R u IO1 4 5 2O 10uu R R u 20 20 I I F u u AU 时不用的输入端可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处理: 悬空; 与其它已用输入端并联使用; 按功能要求接电源或接地。 对于 CMOS 门来说,由于其输入电阻很高,易受外界干扰信号的影响

42、,因而 CMOS 门多余的或暂时不用的输入端不允许悬空。其处理方法为: 与其它输入端并联使用; 按电路要求接电源或接地。 1.逻辑式FAB C+ABC+ABC+ABC,化简后为 (a)。 (a)FA (b)FB (c)FAB 2.图示逻辑电路的逻辑式为 (a)。 (a)F AB+AB (b)FAB+AB (c)FAB+AB (d)FABAB 1 1 & & 1 F A B 3、CMOS 电路与 TTL电路相比的主要优点是: (低功耗) 4TTL 或非门多余的输入端应接( B) A. 接电源 B.接地C.悬空 5. CMOS 与非门多余的输入端应接( A ) A. 接电源 B.接地 C. 悬空

43、6.数字电路中的工作信号为 (b) (a)随时间连续变化的电信号 (b)脉冲信号 (c)直流信号 7.画出FABAB C()的逻辑图。 A F B C 1 & 1 & 8. 组合逻辑电路的输入A,B,C 及输出 F 的波形如下图所示,试列出状态表,写出 逻辑式,并画出逻辑图 A B C F 解 :依波形图可得状态表 FABCABCABCABCBC AAABCBC() A B F 1 1 & 1 C & 9.逻辑电路如图所示,写出逻辑式并化简之。 FABABABABAB 10. 试用 2 输入与非门和反相器设计一个4 位的奇偶校验器, 即当 4 位数中有奇数个 1 时输出为 1,否则输出为 0。

44、 实现要求的逻辑关系可有多种不同的方案,图解是最简单的一种。它对应的逻辑表达 式为: 课件例题 八、触发器与时序逻辑电路 1、 四种触发器的特性表及特性方程 2、 同步结构,边沿触发器的动作特点 3、 寄存器和移位寄存器的功能,计数器的分频功能 ABCF 0 0 0 1 0 0 1 0 0 1 0 0 0 1 1 0 1 0 0 1 1 0 1 0 1 1 0 0 1 1 1 1 & 1 1 A B & 1 F 4、 任意进制计数器的分析和设计(74161/160,290) 5、 时序电路分析 6、 *555 定时器的应用 1.触发器输出的状态取决于 (c)。 (a)输入信号 (b)电路的原始

45、状态(c)输入信号和电路的原始状态 2. 计数器是一种 (b)。 (a)组合逻辑电路(b)时序逻辑电路(c)脉冲整形电路 3. 某时序逻辑电路的波形如图所示,由此判定该电路是(b)。 (a)二进制计数器(b)十进制计数器(c)移位寄存器 C Q1 Q2 Q3 Q4 4.逻辑电路如图所示,分析C 的波形,当初始状态为“ 0”时, t1瞬间输出 Q 为 (a)。 (a)“0”(b)“1”(c)不定 D C Q Q C t1 5.逻辑电路如图所示, A=“1”时,C脉冲来到后 D 触发器 (d)。 (a)具有计数器功能(b)置“0” (c)置“1”(d)保持原状态 6. 采用集成中规模加法计数器74

46、LS161构成的电路如图所 示,LD选是同步置数端, Cr 是异步复位端,选择正确答案。 A、十进制加法计数器B、 十二进制加法计数器 C 、八进制加法计数器D、七进制加法计数器 7. 触发器有(2 )个稳态,存储 8 位二进制信息要 (8 )个触发器。 8. 试用 74160 设计一个 36 进制的计数器 例 1、 如将 JK 触发器的 J端和 K 端并联后接高电平, D C Q Q & A 经过 12个 CP 脉冲作后, Q 端的状态为 0,可以推出该触发器Q 端的最初状态 是 ( a ) A Q=0 B. Q=1 C. Q=0 或 Q=1都可以D. 不定 例、下图为 TTL 电路,触发器的初始状态为Q2Q1=00。要求: (1) 写出触发器的驱动方程、状态方程、电路的输出方程; (2)画出在 4 个 CP 作用下 Q1、Q2,C 的时序图 解: (1)触发器的驱动(输入)方程:J1=1,K1=Q2;J2=Q1,K2=1; 代入 JK 触发器特性方程: nnn QKQJQ 1 得状态方程组: nnnnnn QQQQQQ 21121 1 1 () nnn QQQ 21 1 2 () ; 输出方程: C= Q2 (2)分别每个CP 的将当前状态(初始状态为Q2Q1=00)代入状态方程组得触发 器的新状态(次态)作图如下: CP Q2 Q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