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区分.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5395407 上传时间:2020-04-29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171.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区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区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区分.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区分.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区分.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区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区分.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 唯物主义历史观之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难点突破 理论储备: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历史唯物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自 身固有的客观规律。 经济基础:即社会的 经济结构 ,是指一定社会中 占统治地位 的生产关系的 总和。 其一,经济基础属于社会的 物质关系 ,但不包括生产力, 也不是所有的生产 关系的总和,不包括不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 其二,经济基础与经济体制具有内在联系。经济体制是社会基本经济制度所 采取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 是生产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 (别一说到“制度”, 就认为是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 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 以及相应的政

2、治、法律制度、 组织和设施。包括观念上层建筑和政治上层建筑两个基本部分。 上层建筑可以分为两大部分: 思想(或观念)上层建筑, 包括政治法律思想、 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思想观点。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和政治组织又称政治 上层建筑,包括国家政治制度、 立法司法制度和行政制度; 国家政权机构、 政党、 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政治组织形态和设施。 在整个上层建筑中, 政治上层建筑居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它的核心。 自然科学、思维科学、语言学、逻辑学、某些管理科学是没有阶级性 的,不 属于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而属于非意识形态(见文化生活P6文化的定义)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

3、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首先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产生、性质和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变化发展及其方向。其 次,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又一基本规律。 这一规律也是我们观察和研究社会历史的一把钥匙,对于每一历史时期的政治法 律制度和设施以及宗教的、 哲学的和其他的观念形式, 都可以从社会的经济基础 中得到科学的说明。 另外注意: 1、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都属于社会存在(物质的),只有上层建 筑属于社会意识。 如:下列不属于物质与意识关系范畴的是( A )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B.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C. 社会存在

4、与社会意识 D.存在与思维 2、上层建筑只有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当它 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则束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社会进步。 3、如何辨别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关键是把握内 涵!) 生产力 =劳动者+生产工具 +劳动对象; 2 生产关系 =生产资料所有制 +产品如何分配 +在生产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 关系;常见如所有制结构调整、分配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等。 上层建筑:常见如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法律法规的完善、思想观念的解放 等。但需注意并不是所有的法律修改都是上层建筑范畴,如中华人民共和国 个人所得税法将个税起征点提高到5000元,这是属于生产

5、关系里的“分配” 改革,所以得看法律修改完善的内容而定。 (小试牛刀 .训练)单项选择题 1、在社会生活中,上层建筑对于社会发展的性质取决于() A国家政权的阶级属性B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C社会意识形态的性质D社会生产力的性质 【解读】本题考查对唯物主义历史观部分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关系中上 层建筑反作用性质的观点的理解。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作用的性质不取决于自 身的性质与状况,而是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如果所服务的经济 基础(即生产关系)是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如果 不适合则起阻碍作用。【答案】B 2、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是否起促进作用,取决于() A它

6、是否适合于各种经济制度的需要 B它是否能有效地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 C它是否能保护广大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D它所维护的经济基础是否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上层建筑反作用的理解。关于上层建筑的反作用 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二是对整个社会发展的反作用。本 题是说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的反作用。上层建筑直接反作用经济基础,并通过 经济基础对生产力乃至整个社会发展起作用。这就决定了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 起促进作用还是阻碍作用,是由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的先进与落后所决 定的。因此,本题的四个选项中,ABC 项都不符合题意,应排除,只有D项才是 正确答案。解答本题,有的

7、考生会由于对题干含义没理解,而误选了B项。【答 案】D 3、(多项选择题)在下列社会现象中,属于上层建筑的有() A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B政治法律制度 C国家政权D社会意识形态E社会风俗习惯 【解读】本题考查对历史唯物主义部分关于“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意识 和社会心理等概念的区别”的掌握情况。经济基础是指同一定社会生产力相适 应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上层建筑是指同一定经济基础相适应的政治法律 等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及其设施,国家政权是其中的核心;社会 意识包括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社会意识形式中包括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 态的社会意识形式。 在掌握上述概念含义的基础上,逐项进行审视,A

8、属经济基础, B、C、D是 上层建筑, E属社会心理,故 B、C、D为正确选项。【答案】 BCD 3 4、(多项选择题) 2003年6月23日,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 理办法正式发布,并于 8月1日正式实施。 1982年发布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 容遣送办法同时被废止。这一变化体现了 A政治文明的进步B对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维护 C对人权的尊重和保护D上层建筑不断变革完善的要求 E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 【解读】本题属历史唯物史观的内容,考查政治上层建筑含义、作用、 观点的灵活运用,综合知识的掌握,特别是中共十六大关于政治文明建设的有 关论述。中共十五大、十六大报告都强调要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

9、民主制度,尊 重和保障人权。回答此题,很明显的是管理办法不是生产关系,E不符合试题需 求,采用排谬法加以排除,就能正确回答。【答案】ABCD 5、习近平指出,改革开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繁重的事业,必须一代 又一代人接力干下去。之所以高度重视改革,是因为改革( ) 能使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心任务 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能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AB CD 【解析】现代化建设的中心任务是大力发展经济,故错误;阶级斗争是推 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故错误。【答案】C 6、(2018 年湖北省 4 月调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先后五次对1982 年 宪法作

10、出修改。宪法修改的过程记录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伟大实践的光辉历程,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 的发展成果,集中体现了党和人民的共同意志。从哲学上看,宪法修改() 坚持了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坚持了 理论基础上的实践创新 与制度创新的统一 体现了实现人民根本利益是党和国家最高价值追求 体现了社会存在的变化 决定于 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 . 7、(2011浙江文综 29)2011年初以来,社会动荡席卷中东、北非众多阿拉 伯国家,一些国家甚至出现政权更迭和内战。其原因有失业率居高不下、 财富分 配不公和西方意识形态的影响等。这表明() 经济状

11、况影响社会的政治制度和设施 意识形态对社会变化起重要作用 适合上层建筑的经济基础推动生产力发展 生产关系是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 A B C D 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2011 年2月25 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 表决通过刑法修正案(八)。该修正案首次将飙车、醉驾、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等 严重危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规定为犯罪。据材料回答23-24 题。 4 8、(2011山东卷 24)这次刑法修改反映的哲学道理是() A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要求 B政治制度决定立法实践的变化 C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 D社会意识能脱离社会存在而发展 【解析】刑法(这类 法律)属于上层建筑范畴,全国人大常委会的

12、立法工作坚 持与时俱进,体现了上层建筑应适应经济基础要求的哲学道理,故答案为C。A 项不符合题意;一定社会的政治制度制约其立法工作,但从根本上决定立法工 作的还是经济基础的发展要求,故B项应排除; D说法错误,社会意识是社会存 在的反映,不能脱离社会存在而发展。 9、(2011天津卷 9)幸福感是人们对 生活满意程度的一种心理体验,它 以一定的物质财富为基础, 但现实生活中, 幸福感的提升与物质财富的增加并不 一定同步。这说明()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 社会意识的变化独立于社会存在的变化 A. B. C. D. 10、(2011江苏卷 3

13、2)国际经验表明,人均从 3000美元向 10000美 元提升的时期是社会结构平衡难度加大的阶段。这就要求在该阶段尤其要注重: A解决社会的主要矛盾 B.解决生产力发展过程中各要素之间的矛盾 C推动社会形态的更替D.变革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的环节 11、全会指出:实现立法和改革决策相衔接,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立法 主动适应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这从哲学上看符合()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价值判断决定价值选择 A.BCD 【解析】 B . 重大改革于法有据、立法主动适应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体现法律思想这一社会意识要反映社会存在,也反映经济基础决

14、定上层建筑 (法 律制度),入选;不涉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不符;观点错误。 12、2014 福建卷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 下列选项能正确反映社会基本矛盾运行规律的 是() 充分发挥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的重要作用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 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建设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ABCD 解析A 本题考查社会基本矛盾运行规律。在人类社会的矛盾运动中,按顺序 应为“生产力 - 社会关系(经济基础) - 上层建筑”。 加快科学技术发展, 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劳动者是生产力当中最

15、革命、最活跃的因素,体现了 生产力的决定作用,要发展生产力还必须变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 方面和环节,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完善上层建筑,其运行顺序应该是:发展生 5 产力变革生产关系调整上层建筑。因此排序正确的是。只涉 及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的发展,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不符合。故选A。 13. (河北衡水中学模拟)李克强总理在2017年 6 月大连夏季达沃斯论坛 会见企业家代表时指出,国际上一些领域出现产能过剩,这是国际金融危机发 生以后很多国家实施量化宽松政策导致的一个结果。在消化过剩产能方面,中 国为自己的结构性改革作出了努力,也为国际社会作出了努力。下列对材料理 解正确的有() 结构性

16、改革是基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改革有助于解决我国当前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量化宽松政策带来的产能过剩,表明社会意识能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改革有利于促进收入分配模式的创新,推动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 A. B. C. D. 【答案】 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 国通过结构性改革成功消化过剩产能,这既体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 用及其矛盾运动的要求,也反映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 动的要求,有利于解决我国当前的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 善和发展,错误,正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带来了

17、产能过剩,这体现了社 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正确; 创新收入分配模式属于生产关系的调整,而且材料没有涉及收入分配模式的创 新,错误。故答案选 C。 14、(河北衡水中学模拟)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是提升 群众幸福感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 要,努力做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这一要求的理论依据在于()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 A. B. C. D. 【答案】 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社会基本矛盾的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 要

18、,要求努力做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因此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要适应 社会存在变化发展的实际,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正确, 与题意主旨不符。答案选A。 15、(安徽省“江南十校”一模)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严重等实际社会发 展状况的需要, 2016年 1 月 1 日起我国正式实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这就 意味着, 2016 年元旦以后出生的二孩,都是合法的。从唯物史观看,上述材料 体现了() 物质决定意识,要一切从实际出发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规律 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具有决定性作用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有反作用。 A B C D 【答案】 D 【考点】题目考查:经济基础与上层建

19、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解答】不符合题意,物质决定意识, 6 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论,题干要求从唯物史观角度回答,排除;说法正 确,全面放开二孩政策是为了我国人口老龄化严重等实际社会发展状况的需要, 体现了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规律,故入选;说法正确,我国现在 的社会实际发展状况决定我国必须全面放开二孩政策,说明了社会存在决定社 会意识,故入选;不合题意,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有两层意思:一是社 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二是社会意识可能超前也可能落后于社会存在发 展,材料都没体现,故排除 16、(2017届广东省广州市高三12 月模拟) 2016

20、年 10 月,中央出台关 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以坚持土地集体所有 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为原则的“三权分置”改革,这是继家 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改革的又一重大制度创新。三权分置的改革() 作为实践基础上的制度创新是我国农村改革的先导,可保障我国农产品有效 供给 抓住“三农”发展主要矛盾以解决其它问题,开辟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 新路径 符合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客观规律,一定能促进现代农业生产力发 展 符合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展现了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持久 活力 A. B.C.D.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农村土地

21、实行集体土地所有权、 农户土地承包权和土地经营权的三权分置改革,抓住了“三农”发展主要矛盾 以解决其它问题,是开辟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新路径,正确;三权分置 的改革调整的是生产关系而不是上层建筑,符合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 观规律,展现了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持久活力,正确;若上层建筑适应先进 的经济基础,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则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表述 错误;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我国农村改革的先导,说法错误。正确答案 为C 。 17、(辽宁东北育才中学模拟)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10 月 30 日发布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意见指出, 现阶段深化农村

22、土地制度改革,顺应农民保留土地承包权、流转土地经营权的 意愿,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分为承包权和经营权,实行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 分置并行 , 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这说明() 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 党和国家制定政策应坚持以人民群众的意愿为出发点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 农村改革是人民利益与社会规律性的内在统一的要求 A. B. C. D. 【答案】 D 7 18、 (云南曲靖一中模拟) 根据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 改革后,央企负责人薪酬水平将不超过央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78 倍,薪酬 差异 12 倍降至 78 倍。上述制度改革是基于()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生产关

23、系要适合生产力状况 改革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上层建筑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 A. B. C. D. 【答案】 C 【解析】选项表述与题意无关。选项错误,题目中表述的是分配 问题,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而不是上层建筑。题目中,改革后,央企负责人薪 酬水平将不超过央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78倍,该改革是基于生产关系要适 合生产力状况,改革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故入选。选C。 19、(辽宁本溪高中模拟)公安部等12 部门联合出台的关于改进和规范 公安派出所出具证明工作的意见明确,对于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护照 等法定身份证件能够完全证明的9 类事项,有关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应予认可, 不得要求群众开具证

24、明。该法规的出台() 体现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能够通过调整生产关系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能够缓和现阶段我国对抗性的社会基本矛盾 是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必然要求 A. B. C. D. 【答案】 B【解析】本题考查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该法规不属于经济领域的 法规,不属于调整生产关系,题肢与题干无关,不选。我国的社会矛盾是非 对抗性的,题肢错误,不选。题肢符合题意,入选。 20、(辽宁省实验模拟) 2017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推进农业供给侧 结构性改革,加快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和收储制度改革,深化农村产权 制度改革,关键在于完善体制、创新机制。新一轮农村改革要破除体制机制障 碍

25、,通过制度创新推动农业发展方式根本转变,再一次推动农村生产力大释放。 从而确保改革红利最大释放并用之于农。这表明() 实践基础上的制度创新是农村改革的先导 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决定了生产关系的变革 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上层建筑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农村产权改革要坚持主观能动性与遵循规律的统一 A. B. C. D. 【答案】 C 【解析】本题考查改革的意义。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变革的 先导,题肢错误,不选。 上层建筑必须与经济基础相适应,这个经济基础(生 8 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才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题肢错误,不选。题肢符 合题意,入选。 21、(天津耀华模拟)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

26、民共 和国民法总则。这一“民事权利宣言书”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出现 了许多亮点。例如:首次在法律上正式确认隐私权,将个人信息明确为新的民 事权利,胎儿也享有民事权力,8 岁孩子可以“打酱油”(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年 龄下降至 8 岁并受法律保护),“ QQ 币”等网络虚拟财产享有法律保护等。这 就是说: 社会意识形态是生产方式的反映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发展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A. B. C. D. 【答案】 D 【解析】题目中表述的是我国法律制度的改革,故属于上层建筑的内 容,而不是生产关系。故入选,排除。题目中,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 中华人民共

27、和国民法总则。这一“民事权利宣言书”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 的需要表明了社会意识形态是生产方式的反映。故入选。选项表述与题意 无关。选 D 。 22、(重庆八中模拟)目前,个人所得税改革备受关注。个税起征点在过 去提高过三次,由800元一路调高至3500元再到 5000 元。提高起征点不再是 这次改革的重点,重点应该是改革征收模式,解决个人所得税公平程度不够的 问题。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个税改革遵循了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个税改革新举措体现了价值观的主题差异性特征 个税改革有利于人们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推动个税改革坚持了人民群众的社会历史主体地位 A. B. C. D.

28、 【答案】 D 【解析】选项表述错误,个税改革属于对生产关系中分配的调整, 故排除。选项表述与题意不符。题目中,提高起征点不再是这次改革的重点, 重点应该是改革征收模式,解决个人所得税公平程度不够的问题,这说明了个 税改革有利于人们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同时推动个税改革坚持了 人民群众的社会历史主体地位。故入选。选D。 23、(大庆实验冲刺卷模拟)2016 年 10 月 30 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 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 意见指出,现阶段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顺应农民保留土地承包权、流 转土地经营权的意愿,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分为承包权和经营权

29、,实行所有权、 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并行,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这说明()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 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 价值判断是作出正确价值选择的基础,制定政策应坚持以人民群众的意愿作 为出发点 农村改革是人民利益与社会规律性的内在统一的要求 A. B. C. D. 9 【答案】 D 【解析】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属于生产关系的范 畴,其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体现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 生产力状况,是人民利益与社会规律性的内在统一的要求,适合题意; 材料没有体现,排除;价

30、值判断是作出正确价值选择的基础,制定政策应坚持 维护人民群众的意愿,把客观实际作为出发点,是错误的;故本题答案选D 。 24、(山东省郓城实验中学) 2017年 7 月 26 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中央 企业公司制改革工作实施方案,提出公司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有效组织形式, 是建立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的必要条件,国有企业进行公司制改革是基 于() 有利于巩固公有制主体地位,增强国有经济控制力 有利于提高公司的运作效率和管理的科学性,激发国有经济的话力和创造力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状况的要求 有利于夯实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A. B. C. D. 【答案】 A 25、(2015 课

31、标卷,16)从唯物史观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上层建筑改革的必然要求 不断解决社会基本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 对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认识由自发到自觉转变的标志 我国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由不适应走向适应的标志 A.B.C.D. 【答案】 C 【解析】我国推进依法治国是对上层建筑改革的要求,符合题意; 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依法治国也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的措施, 也符合题意;对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认识不断在加深,但并不是由自发 到自觉转变的标志,故错误;“我国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由不适应走向适 应的标志”提法也是错误的,故排除。故选C 。 26、根据我国经济

32、和社会发展实际情况,2017 年新通过的民法总则将诉讼时效 从 2 年延长至 3 年,将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年龄下限标准从十周岁调整为 八周岁。这些调整有利于国家治理能力的进一步提高。材料表明() 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可以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 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变化而不断调整 社会意识只有超前于社会存在才能引领社会发展 社会意识内容的变化根源于社会生活实践的变化 A.B.C.D. 27、(2018 年高考江苏卷政治33)2018年 4 月,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开 10 幕式演讲中指出,“中国40 年改革开放给人们提供了许多弥足珍贵的启示, 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

33、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 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这段讲话蕴含的哲理是 A. 必须尊重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B. 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C. 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 D. 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 【答案】 A【解析】本题考查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 展;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一个国 家、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 发展,体现要尊重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答案为A。 28、 2013 江苏单科 T18近十 年来,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 深化。图 3 所示的这一变化

34、有利于 解决市场调节失灵问题 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 优化政府管理,实现公共服务均 等化 促进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A.B. C. D. 【解题指南】本题以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视角,考查政府职能及社会发展 的客观规律。解答本题要从“解决市场失灵”“均等化”两个词语上入手。 【解析】选 D。 选项具体分析结 论 市场调节存在固有的局限性,无法彻底解决, 且行政审批改革是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与题 意不符。 排 除 减少行政审批利于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 政府。 入 选 优化政府管理,以利于提供公共服务,但不可 能实现均等化,题肢本身错误。 排 除 行政审批制度属于上层建筑,其改革能

35、适应经 济基础发展,符合题意。 入 选 29、(2015届江苏省苏北四市高三期末)新一轮农村改革,将承包地所有 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离”正式提上农村土地制度和产权改革层面,通 过制度创新推动农业发展方式根本转变,再一次推动农村生产力发展,从而确 保改革红利最大释放并用之于农。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这表明( C ) 实践基础上的制度创新是农村变革的先导 11 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经济基础一定要适应上层建筑状况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 A.B.C. D. 30、(2010江苏徐州模拟 )2010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要继续深化集体 林权制度改革,继续推进草原基本经

36、营制度改革。材料体现的唯物史观道理是: B A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 B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 C 改革的根本目的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D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31、为推进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国家出台政策调整了农村土地制度, 允许农民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 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这蕴含的哲学道 理是( C ) A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的发展程度 B只要调整生产关系就一定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C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D生产关系的调整必然引起经济基础的根本变化 3

37、2、(2015 年宜宾高中三年级第二次诊断性)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 强调做好 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审慎开展农村土地征收、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 集体产权制度等改革试点。无论财政多困难,惠农政策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支农资金只能增加不能减少。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这表明(C ) 实践基础上的制度创新是农村变革的先导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 经济基础一定要适应上层建筑状况 要把群众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ABCD 33、(成都七中高 2015 届高三“一诊” )目前,我国部分地区正在试点撤销街 道办事处,将街道办事处原有的社会管理、服务事务等职能下放到社区居委会。 只要是涉及老百姓利益的事情,社区都最大限度地遵照老百姓的选择,让老百 姓参与进来自主决定。有专家表示,“这是城市管理中革命性的一种变革。” 这种变革(D ) 进一步巩固了我国基层的国家政权组织 创新了社会管理模式,发展了基层民主 让政府和社区共同承担社会公共管理职能 会使上层建筑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