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乌鲁木齐地区2017-2018学年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399628 上传时间:2020-04-30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63.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疆乌鲁木齐地区2017-2018学年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新疆乌鲁木齐地区2017-2018学年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新疆乌鲁木齐地区2017-2018学年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新疆乌鲁木齐地区2017-2018学年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新疆乌鲁木齐地区2017-2018学年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疆乌鲁木齐地区2017-2018学年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疆乌鲁木齐地区2017-2018学年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pdf(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乌鲁木齐地区2017-2018 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高一语文(必修3、4) (问卷) 第 I 卷 、 1. 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罗绮 (q)蹩 进(bi )悚 然(sng)鳏 寡孤独( gun) B. 自诩 (x)湮 没(yn)罪愆 (yn)繁文缛 节(r ) C. 糟粕 (b) 跬 步(ku)庠 序(xi ng)冠冕 堂皇( min) D. 栖 迟(q) 炮烙 (lu )喟 然(ku)度长絜 大(qi ) 【答案】 A 【解析】试题分析:B 项,罪愆( qi n) ;C 项,糟粕( p) ;D 项,度长絜大(xi )。 2. 谢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慰藉

2、暇想暑气暄前合后偃B. 厮混孱头仰胁息雕梁画栋 C. 料峭笑靥汗涔涔 咄咄逼人D. 躁动畏葸销锋镝结外生枝 【答案】 C 【解析】试题分析:A 项,遐想; B 项,雕梁画栋,D 项,节外生枝。 . 3.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自古以来, 中国人都是以道德视角来谈贪污问题,认为要贪污, 必须提高官吏的道 德水准,使他们有一种清澈如水的,这样他们才会一文不取。但是,这些都是道德 性手段,而不是制度性手段。 因此封建王朝才会出现大家都说清廉、但几乎人人都的 恶果。 A. 防治节操口是心非 B. 防止节操阳奉阴违 C. 防止情操口是心非 D. 防治情操阳奉阴违 【答案】 B

3、 【解析】试题分析:近义词可以同语义的轻重、范围,适用对象,语体、感情色彩,语法搭 配,句式特征等方面加以辨析,实词可用“ 去同存异组词法”“分解组词法 ” “反向组词法 ”“固 定搭配法 ”“造句感知法 ” 辨析, “ 防止 ”“防治 ” 和“ 节操 ”“情操 ” ,可用 “ 去同存异法 ” 区别, “ 口 是心非 ” 嘴里说得很好,心里想的却是另一套。指心口不一致;“ 阳奉阴违 ” 指玩弄两面派手 法,表面上遵从,暗地里违背。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600 多座醒目的水塔、100 多个无塔压力罐、5000

4、 多眼深层手动泵井奇迹般地出现了, 它 们鳞次栉比 ,矗立在广袤的和田大地上。 B. 苹果、 谷歌等科技公司推出的可穿戴设备,为生活提供了多种可能,如果戴上一副眼镜, 就可以从现实世界进人惟妙惟肖 的虚拟世界。 C. 人民的名义中几位戏骨级演员获得了观众的高度认可,异曲同工 的是,老演员惠英 红击败周冬雨,获得36 届香港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奖。 D. 在大中城市为解决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难题而提供便利的共享单车行业方兴未艾 , 但也出现了一系列困扰城市管理的问题。 【答案】 D 【解析】试题分析:鳞次栉比 :像鱼鳞和梳子齿那样有次序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 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对象错配。

5、惟妙惟肖: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对象错配。异曲同 工: 比喻话的说法不一而用意相同,或一件事情的做法不同而都巧妙地达到目的。对象错配。 方兴未艾 :事物正在发展,尚未达到止境。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由于“二十四节气”世代相传,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也是华夏文明天人和谐 哲学观的重要体现,让我们看到祖先曾经如此“诗意地栖息”在这片土地上。 B. 为了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政策,海航集团大力推动“空中通道”建设,它旗下的 航空公司新开辟了65 条国际航线可以直飞“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相关地区。 C. 黑龙江卫视新推出的一档以明星读信为主要形式的文化类节目,用一封封饱含

6、深情的书 信,带领观众走进那些依然鲜活的时代场景,感受那些无比生动的人物情态。 D. 通知 指出,各要素市场要提高风险防控意识,合法合规经营,建立健全风险防控和责 任追究机制,进一步突出风险防控重点,全面落实风险防控主体责任。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 A 项,成分残缺, 介宾短语开头, 在成主语残缺; B 项,结构混乱, “可 以直飞 ”前暗换主语; D 项,搭配不当,“提高”和“意识”搭配不当。 6. 对下列各组概念间关系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 莎士比亚哈姆莱特的作者( 全同关系) B. 真假(反对关系) C. 青少年学生(交叉关系) D. 文学作品戏剧( 包含关系) 【答案

7、】 B 【解析】试题分析:B 项,应是矛盾关系。 二、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 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 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 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 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 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 闻衡善术学, 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 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 ,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

8、史职,五载复还。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 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 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 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 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尝问天下 所疾 恶者。宦官惧其毁己

9、,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衡常思 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伏,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永和初, 出为河间相。 时国王骄奢, 不遵典宪; 又多豪右, 共为不轨。 衡下车, 治威严, 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 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节选自后汉书张衡传) 7.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衡少善属 文属:连缀 B. 安帝雅 闻衡善术学雅:风雅 C. 妙尽璇机之正正:道理 D. 尝问天下所疾恶者疾:憎恨 8.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因 人京师,观太学君因 我降

10、,与君为兄弟 B. 虽才高于世 , 而 无骄尚之情涂有饿莩而 不知发 C. 精思傅会 , 十牵乃 成今其智乃 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D. 饰以 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且以 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9.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遂通五经,贯六艺”中“五经”是指诗书礼 易左传五部经书;“六 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学问和技能。 B. “因以讽谏”中“讽谏”指封建时代下对上,不直指其事,而用委婉曲折的言语规劝, 使其改正错误。如“邹忌讽齐王纳谏”。 C. “永元”“阳嘉”“永和”全是年号。年号发起于中国古代新皇登基,为了区别上一任 皇帝,新皇帝根据自己的思想,

11、起一个新的年号。 D. “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中“视事”指官吏到职工作;“乞骸骨”指古代官吏老了请 求辞职,意思是请求赐还自己的身体,回家乡去。 10.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张衡年轻时就很有才能,但他并不恃才傲物,而是稳重淡泊, 不去结交庸俗之人,也无意 出世为官。 B. 张衡精于机械方面的巧思,致力于天文、气象的研算,因此被皇帝征召,于是他更精心 于钻研这方面的学问。 C. 张衡研制成浑天仪后,又研制成了候风地动仪,根据里面设置的机关,可以测定地震的 发生及方位。 D. 永和初年, 张衡出京做河间相前,预先打听到河间的奸邪豪右,上任前将他们一举收擒, 河间

12、从此安宁了。 11.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蓊译成现代汉语。 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 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答案】 7. B 8. B 9. A 10. D 11. 按照震动的龙头所指的方向去寻找,就能知道地震的方位,用已经发生的地震来检验它, 完全符合,灵验如神。自从有书籍文字记录以来,还从来没有过这样的情形。 【解析】 7. 试题分析:雅:素常,一向。 8. 试题分析: A 项,介词,通过 /介词,因为; B 项,连词,表转折;C 项,副词,才 /连词, 竟然; D 项,介词,用 /介词,因为。 9. 试题分析:不是左传,应为春秋 。 10. 试题分析:原

13、文“衡下车,治威严”,选项“上任前将他们一举收擒”错误。 点睛:归纳内容要点, 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是文言文必考的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 事件、 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有时会在一些词语的翻译上命题,因对词语翻译错误而出 现误判, 有时还涉及到文章写作手法的分析。内容的角度答题时注意分析选项涉及到的上下 文,注意核实这些情节,手法上注意手法是否正确,效果分析是否合理。如此题选项D 时 间错误。 11. 试题分析:注意重点词语“寻”“ 方面 ”“ 所在 ”“ 合契”和宾语前置句的翻译。 12. 请将下列名篇名句补充完整。(任选填6 句) (1)羌管弄晴 ,_ ,嬉嬉钓叟莲娃。 (柳永望海潮 ) (2)念去去,千里烟波,_。 (柳永雨霖铃 ) (3)_,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苏轼定风波 ) (4)人生如梦,_。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5)三杯两盏淡酒,_! (李清照声声慢 ) (6)封狼居胥 ,_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_。 (李清照醉花阴 ) 【答案】(1). 菱歌泛夜(2). 暮霭沉沉楚天阔(3). 竹杖芒鞋轻胜马(4). 一尊 还酹江月(5). 怎敌他、晩来风急(6). 赢得仓皇北顾(7). 人比黄花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