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1《现代物流学》教案陆颖.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5400399 上传时间:2020-05-01 格式:PDF 页数:22 大小:268.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2015-1《现代物流学》教案陆颖.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14-2015-1《现代物流学》教案陆颖.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14-2015-1《现代物流学》教案陆颖.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2014-2015-1《现代物流学》教案陆颖.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2014-2015-1《现代物流学》教案陆颖.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2015-1《现代物流学》教案陆颖.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2015-1《现代物流学》教案陆颖.pdf(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江 苏 大 学 课 程 教 案 课程名称:现代物流学 课程编号: 04322280 学分学时: 3 学分, 45 学时 学时分配 : 理论学时 39 实验学时 6 上机学时 0 授课时间 : 2014 2015 学年 第 1 学期 授课班级:运输1201/1202 班 学生人数 : 59 人 开课学院:汽车学院 任课教师 : 陆颖 选用教材物流学概论 ,李创、王丽萍主编,北京大学出 版社, 2012 年 8 月第 1 版 第一章新经济与物流 主要知识 点及教学 用时安排 1.3 基于新经济的商品流通与物流(2 学时) 备注(实 验、上机、 课外学习 等安排) 本章教学目标: 重点掌握新经济的概

2、念,掌握商品流通和物流之间的关系。 本章教学内容摘要: 新经济的概念 是建立在信息技术革命和制度创新基础上的经济持续增长与低通货膨胀率、低失业 率并存,经济周期的阶段性特征明显淡化的一种新的经济现象。新经济具有低失业、 低通货膨胀、低财政赤字、高增长的特点。 通俗地讲,新经济就是我们一直追求的 “持 续、快速、健康”发展的经济 商品流通与物流的关系 在商品流通过程中, 消费者用与商品价值相等的货币取得商品的所有权,即购销过 程,流通经济学称之为商流过程。 在商品流通过程中, 一般是在商流过程完成后, 将买到的商品按运输、 保管的要求 包装,通过装卸、运输、储存等过程,将商品运到买者手中, 这个

3、过程即为物流过程。 由此,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是商品流通的必要组成部分。 本章教学重点、难点及相应的教学方法、手段: 重点: 商品流通、物流的概念; 难点: 物流与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关系; 相应的教学方法、 手段:对于重点内容通过课程讲解和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对于 难点以应用举例为主。 第二章物流 主要知识 点及教学 用时安排 2.1 物流概述( 0.5 学时) 2.2 物流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0.5 学时) 2.3 物流科学与物流学性质(1 学时) 2.4 物流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0.5 学时) 2.5 物流价值( 0.5 学时) 2.6 物流标准化( 0.5 学时) 2.

4、7 物流经济管理( 0.5 学时) 2.8 物流质量管理( 0.5 学时) 2.9 物流技术经济( 0.5 学时) 2.10 国际物流( 0.5 学时) 2.11 回收与废弃物流( 1 学时) 备注(实 验、上机、 课外学习 等安排) 本章教学目标: 重点掌握物流的概念和功能, 掌握物流对社会经济与组织的作用,尤其是物流的经济 价值,同时掌握物流管理的核心内容,了解物流产生和发展的理论背景,尤其是中国 物流的发展阶段和特点。 本章教学内容摘要: 物流的概念 物品从供给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 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物流

5、的功能 (1)仓储功能; (2)运输功能; (3)包装作业功能; (4)装卸搬运功能; (5)流通加工功能; (6)配送功能; (7)物流信息服务功能。 物流的地位和作用 物流是生产与消费的桥梁, 物流把生产者与消费者有机地联系了起来,它是一个过 渡,是一个桥梁。 物流是生产系统的一个支柱,即:没有物流,生产者无法回收资金,也无法进行再 生产。没有物流,消费者无法购买到产品。 物流是企业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即:生产性企业,要靠物流这一根擎天之柱,这 在上面已经说到。经营性企业更是如此,物流组织得好,成本就低,到货就及时,从 而也就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物流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物流活动实际承担着国

6、民经济发展的物质资源实际配置工作。 物流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国民经济其他产业的联系纽带。 在特定条件下, 物流还可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其表现为可以支撑和带动区域 经济的发展。 本章教学重点、难点及相应的教学方法、手段: 重点: 物流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物流价值、物流标准化 难点: 无 相应的教学方法、手段 :对于重点内容通过课程讲解和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方法。 第三章物流活动构成 主要知识 点及教学 用时安排 3.1 包装( 1 学时) 3.2 装卸搬运( 1 学时) 3.3 运输( 0.5 学时) 3.4 储存与库存控制( 0.5 学时) 3.5 流通加工( 0.5 学时) 3.6

7、配送( 0.5 学时) 备注(实 验、上机、 课外学习 等安排) 本章教学目标: 理解包装、装卸搬运、运输、储存与库存控制、流通加工、配送的概念及其作用,掌 握包装合理化的内容和物流包装的发展趋势;了解包装的系统知识; 了解装卸搬运的 基本内容,包括装卸搬运的概念、在物流中的地位、特点、要素、发展过程和机械设 备;熟悉五种运输方式的优缺点及各自的适用范围,掌握联合运输的概念和运输方式 选择的相关内容; 了解仓库规划布局的主要内容,掌握仓储作业的主要流程, 仓储合 理化、库存优化控制的方法, 掌握流通加工的类型及常用流通加工方法和技术;掌握 配送中心的规划布局和配送管理的环节及业务流程,熟悉配送

8、管理合理化、 配送的路 径选择等知识。 本章教学内容摘要: 包装的主要功能 (1)防护功能; (2)方便功能; (3)促销功能。 包装材料的种类 (1) 金属包装材料; (2) 玻璃包装材料; (3) 木制包装材料; (4) 纸质包装材料; (5) 塑料包装材料; (6) 复合包装材料。 销售物流包装标识的表达形式 在流通环节中主要通过商标、文字、条形码等信息形式传达出来。 装卸搬运的概念 在同一地域范围内,如仓库内部、车站、工厂内部等改变货物的存放、支承状态的 活动称为装卸,改变货物的空间位置的活动称为搬运。 装卸搬运的地位 装卸搬运的基本活动包括装车、卸车、装船、卸船,以及入库、堆垛、出库

9、过程中 装载搬运动作,是随运输和保管等活动而产生的必要活动。 装卸搬运的特点 (1)装卸搬运是附属性、伴生性的活动; (2)装卸搬运是支持、保障性活动; (3)装卸搬运是衔接性活动; (4)装卸搬运是增加物流成本的活动。 装卸搬运作业方式分类 (1)吊上吊下方式; (2)叉上叉下方式; (3)滚上滚下方式; (4)移上移下方式; (5)散装散卸方式。 运输的概念 运输是指物品借助于运力在空间上所发生的位置移动。 运输的两大功能 在物流管理过程中,运输主要提供两大功能:物品移动和物品储存。 运输在物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1)运输是物流系统运作的主要环节之一; (2)运输是物流系统功能的核心;

10、(3)运输是实现物流合理化的关键; (4)运输是整个物流系统中的具有增值效应的环节之一; (5)运输是“第三个利润源”的主要源泉。 铁路运输的定义 铁路运输是我国货物运输的主要方式之一,它与水路干线运输、各种短途运输衔接, 形成以铁路运输为主要方式的运输网络。 公路运输的定义 公路运输所使用的设施包括公路、公路车站和行驶在公路上的车辆。由于公路的投 资和保养成本较高, 各国的公路建设主要由政府负责,通过收取燃油税或养路费等收 回投资。 水路运输的定义 水路运输又称为船舶运输,它是利用船舶运载工具在水路上的运输,简称水运。 航空运输的定义 航空运输又称飞机运输, 它是在具有航空线路和航空港( 飞

11、机场 ) 的条件下,利用飞 机作为运载工具进行货物运输的一种运输方式。 管道运输的定义 管道运输是一种新型的运输方式, 它是随着石油的生产和运输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特 殊的货运方式,其设施仅包括管道线路和管道两端的气泵站。 联合运输的定义 联合运输是一种综合性的运输形式, 它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运输方式或运输工具 连接起来,实行多环节、多区段相互衔接的接力式运输。 运输合理化的含义 是指按照货物流通的规律, 用最少的劳动消耗, 达到最大的经济效益, 来组织货物 调运。即在有利于生产,有利于市场供应,有利于节约流通费用和节约运力、劳动力 的前提下,使货物走最短的里程,经最少的环节,用最快的时间,以最

12、小的损耗,花 最省的费用,从生产地运往消费地。 不合理运输的表现形式 (1)空驶运输; (2)对流运输; (3)迂回运输; (4)倒流运输; (5)重复运输; (6)过远运输; (7)运力选择不当; (8)托运方式选择不当。 仓储管理的内容 (1)仓库的选址与建筑问题; (2)仓库机械作业的选择与配置问题; (3)仓库的业务管理问题; (4)仓库的库存管理问题。 储存合理化的主要标志 (1)质量标志(2)数量标志(3)时间标志(4)结构标志 (5)分布标志(6)费用标志 库存量的控制方法 (1)有重点的控制: ABC 控制法 (2)经济订货批量模型 (EOQ Model) 流通加工的定义 物品

13、在从生产地到使用地的过程中,根据需要施加包装、分割、计量、分拣、刷标 志、拴标签、组装等简单作业的总称。 流通加工的作用 (1)提高原材料利用率; (2)弥补生产加工的不足; (3)初级加工,方便用户; (4)流通加工可以实现增值物流服务。 配送的定义 配送是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用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 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 配送与物流的区别和联系 配送作为一种特殊的物流活动方式,几乎涵盖了物流中所有的要素和功能,是物流 的一个缩影或某一范围内物流全部活动的体现。 配送不同于一般的物流要素。 配送的区域与物流区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从与顾客 关系的

14、要素来看,配送与顾客的关系更紧密,是“最终配置”。 配送服务方式 (1)定时配送; (2)定量配送; (3)定时定量配送; (4)定时定路线配送; (5)即时、应急配送; (6)共同配送; (7)加工配送。 共同配送的定义 按照日本工业标准 (JIS) 的解释,共同配送是“为提高物流效率,对许多企业一起 行配送” 。 配送的种类 (1)按配送商品种类及数量划分: 多品种、少批量配送;少品种、大批量配送。 (2)按配送时间及数量划分 : 定时配送;定量配送;定时定量配送;定时定量定点 配送;即时配送。 (3)按配送地点划分:配送中心配送;仓库配送;商店配送;生产企业配送;配 送点配送。 本章教学

15、重点、难点及相应的教学方法、手段: 重点: 包装、装卸搬运、运输、储存与库存控制、流通加工、配送的概念。 难点:包装标识的表达形式、装卸搬运作业方式、不合理运输的表现形式、库存量的 控制方法、共同配送 相应的教学方法、手段 : 对于重点内容通过课程讲解和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对于 难点以应用举例为主。 第四章物流系统 主要知识 点及教学 用时安排 4.1 物流系统概述( 0.5 学时) 4.2 物流系统的功能( 0.5 学时) 4.3 物流系统模式与合理化(0.5 学时) 4.4 若干新物流系统( 0.5 学时) 备注(实 验、上机、 课外学习 等安排) 本章教学目标: 了解系统的概念、 分类

16、与一般模式, 系统管理等内容, 掌握现代物流系统的概念和一 般模式、物流系统的研究要素, 了解物流系统的基本特征及分类,同时掌握一般系统 分析的概念及步骤、物流系统分析的概念及方法内容。 本章教学内容摘要: 系统的基本特征 整体性、由多种要素组成、要素相互关联。 物流系统分析的含义 指在一定的时间、 空间里,以所从事的物流活动和过程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用系 统的观点、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分析研究,以实现其空间和时间的经济效应。 物流系统分析常用的理论及方法 第一是数学规划法 (运筹学 ) 、第二是统筹法 ( 网络计划技术 )、第三是系统优化法、 第四是系统仿真。 物流系统的目的 是实现物资

17、的空间效益和时间效益,在保证社会再生产进行的前提条件下,实现各 种物流环节的合理衔接,并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物流系统的特点 (1)物流系统是一个“人机系统” ; (2)物流系统是一个大跨度系统; (3)物流系统是一个可分系统; (4)物流系统是一个动态系统; (5)物流系统是一个复杂系统; (6)物流系统是一个多目标系统。 物流系统的功能 包装、运输、储存保管、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物流信息 本章教学重点、难点及相应的教学方法、手段: 重点: 现代物流系统的概念和一般模式、物流系统的研究要素 难点: 物流系统分析的概念及方法内容 相应的教学方法、手段 : 对于重点内容通过课程讲解和案例教

18、学相结合的方法,对于 难点以应用举例为主。 第五章多式联运与集装物流系统 主要知识 点及教学 用时安排 5.1 多式联运( 1 学时) 5.2 集装箱物流( 1 学时) 5.3 托盘物流( 1 学时) 5.4 散装物流( 1 学时) 备注(实 验、上机、 课外学习 等安排) 本章教学目标: 掌握多式联运的特点、作用、优点、运输组织方法等,掌握集装箱运输的特点及基本 条件;了解集装箱的定义、集装箱标准的种类;熟悉集装箱的运输方式;掌握托盘的 定义、托盘的的种类和相关标准;掌握散装货的特点、熟悉散装货的运输方式。 本章教学内容摘要: 多式联运的概念 多式联运是联运经营人根据单一的联运合同,使用两种

19、或两种以上的运输方式,负 责将货物从指定地点运至交付地点的运输。 多式联运的优点 (1)统一化、简单化; (2)减少中间环节,提高运输质量; (3)降低运输成本,节约运输费用; (4)实行单一费率; (5)扩大运输经营人业务范围,提高运输组织水平,实现合理运输。 集装箱运输的特点 (1)集装箱运输是一种高效率的运输方式 (2)集装箱运输是一种高质量的运输方式 (3)集装箱运输是一种资金高度密集型的运输产业 (4)集装运输是一种专业化、标准化的运输方式 (5)集装箱运输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集装箱标准的种类 集装箱按标准的范围来分,有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地区标准和公司标准四种。 集装箱的运输方式

20、 集装箱的运输方式有船舶、铁路、公路、航空四种。 集装箱运输的关系人 (1)无船公共承运人; (2)集装箱码头经营人; (3)集装箱货运站; (4)集装箱租赁公司; (5)全程联运保赔协会。 集装箱交接方式 (1)整箱交、整箱接; (2)拼箱交、拆箱接; (3)整箱交、拆箱接; (4)拼箱交、整箱接。 托盘的概念 用于集装、堆放、搬运和运输的放置作为单元负荷的货物和制品的水平平台装置。 托盘的种类 (1)平托盘; (2)柱式托盘; (3)箱式托盘; (4)轮式托盘; (5)特种专用托盘; (6)滑板托盘; (7)植绒内托。 平托盘的进一步分类 (1)根据台面分类。有单面型、单面使用型、双面使用

21、型和翼型等四种; (2)根据叉车叉入方式分类。有单向叉入型、双向叉入型、四向叉入型等三种。 (3)根据材料分类。木制平托盘、钢制平托盘、塑料制平托盘、复合材料平托盘 以及纸制托盘等五种。 散装货物的定义 不加包装的块状、粉末状、颗粒状货物。 集装货载的定义 是指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和器具, 把有包装或无包装的物资整齐地汇集成为一个扩大 了的、便于装卸搬运并在整个物流过程中保持一定形状的作业单元。 集装货载方法 (1)托盘作业法; (2)集装箱作业法; (3)框架作业法; (4)货捆作业法; (5)滑板作业法; (6)网袋作业法; (7)挂车作业法。 本章教学重点、难点及相应的教学方法、手段: 重点

22、:多式联运的概念、集装箱标准的种类、托盘的概念、散装货物的概念、集装货 载的概念; 难点: 集装货载方法; 相应的教学方法、手段 : 对于重点内容通过课程讲解和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对于 难点以数学模型和计算讲解为主。 第六章企业物流与企业的生产物流 主要知识 点及教学 用时安排 6.1 企业物流( 1 学时) 6.2 企业的生产物流( 1 学时) 备注(实 验、上机、 课外学习 等安排) 本章教学目标: 掌握企业物流的基本知识; 了解企业物流的定义及其演变历程;掌握不同类型企业的 物流组成;熟悉关键性物流活动。 本章教学内容摘要: 企业物流的概念 在企业经营范围内由生产或服务活动所形成的企业

23、内部的物品的实物运动,是伴随 着企业的投入转换产出而发生的。 企业物流的分类 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与废弃物物流。 生产企业物流的概念 是以购进生产所需要的原材料、设备为始点,经过劳动加工,形成新的产品,然后 供应给社会需要部门为止的全过程。 流通企业物流 流通企业物流是指以从事商品流通的企业和专门从事实物流通的企业的物流。 供应物流 为生产企业提供原材料、 零部件或其他物品时, 物品在提供者与需求者之间的实体 流动。 采购 (Purchasing)的定义 是指企业为实现企业目标, 在充分了解市场商品要求的情况下,根据企业的需求和 经营能力,运用适当的采购策略和方法,通过等价交换,

24、 取得适销对路商品的经济活 动过程。 采购的形式 (1)集中采购; (2)订货点采购; (3)MRP 采购; (4)JIT 采购; (5)VMI采购。 采购流程的定义 是指有生产需求的企业购买生产所需的各种原材料、零部件等物料的全过程。 采购的目标 (1)为企业提供所需的物料和服务; (2)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3)保持并提高产品质量; (4)力争最低的成本; (5)发现或发展有竞争力的供应商; (6)树立企业形象。 采购计划的内容 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采购计划的制定;二是采购订单的制定。 定期采购控制法的概念 是指按预先确定的订货间隔期间进行采购,补充库存的一种采购成本控制方式。企 业根据过

25、去的经验或经营目标预先确定一个订货间隔期间。 定量采购控制法的概念 是指当库存量下降到预定的最低库存数量( 采购点或订货点 )时,按规定数量 (一般 以经济批量 EOQ 为标准 ) 进行采购补充的一种采购成本控制方式。 销售物流的组织模式 (1)由生产者企业自己组织销售物流; (2)委托第三方组织销售物流; (3)由购买方上门取货。 废弃物物流的概念 不合格物品的返修、 退货以及周转使用的包装容器从需方返回到供方所形成的物品 实体流动。 废弃物的处理方法 (1)垃圾掩埋 (2)垃圾焚烧 (3)垃圾堆放 (4)净化处理加工 本章教学重点、难点及相应的教学方法、手段: 重点:企业物流的组成、供应物

26、流的概念、销售物流的概念、生产物流的概念、废弃 物物流的概念 难点: 关键性的物流活动 相应的教学方法、手段 : 对于重点内容通过课程讲解和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对于 难点以数学模型和计算讲解为主。 第七 章 供应链 主要知识 点及教学 用时安排 7.1 供应链及其引伸( 1 学时) 7.2 供应链管理与现代物流服务(1 学时) 7.3 基于电子商务的供应链管理(1 学时) 7.4 电子商务下供应链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1 学时) 7.5 物流一体化( 1 学时) 备注(实 验、上机、 课外学习 等安排) 本章教学目标: 理解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和内涵、 提出的时代背景、 基本要求、面临的问题及发展

27、趋势; 了解供应链管理与物流管理的区别和联系;掌握供应链管理的运作模式; 了解牛鞭效 应的概念、成因、危害及对策;掌握电子商务的概念;了解电子商务与物流、供应链 之间的关系。 本章教学内容摘要: 供应链的定义 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 间产品及最终产品, 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它是将供应商、制造商、 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模式。 供应链管理提出的时代背景 (1)全球一体化; (2)横向产业模式的发展; (3)企业再造。 供应链管理与物流管理之间的区别 (1)范围不同; (2)对一体化的理解不同; (3)研

28、究者的范围不同; (4)学科体系的基础不同; (5)优化的范围不同; (6)管理的角度不同。 牛鞭效应 (Bullwhip Effect)的概念 指的是当供应链上的一种需求变异突然放大时,由于信息流从最终客户端向原始供 应商端传递时, 无法有效地实现信息的共享,使得信息扭曲而逐级放大, 导致了需求 信息出现越来越大的波动, 这种信息扭曲的放大作用在图形显示上很像一根甩起的赶 牛鞭,因此被形象地称为牛鞭效应。 消除牛鞭效应造成的影响的方法 (1)实现上游下游企业的无缝链接; (2)订货分级管理; (3)缩短提前期; (4)采用业务外包; (5)加强库存管理; (6)打破批量订购; (7)稳定价格

29、; (8)消除短缺情况下的博弈行为; (9)建立惩罚约束机制。 电子商务的概念 指以信息网络技术为手段,以商品交换为中心的商务活动。也可理解为在互联网 (Internet) 、企业内部网( Intranet)和增值网( VAN ,Value Added Network )上 以电子交易方式进行交易活动和相关服务的活动,是传统商业活动各环节的电子化、 网络化。 电子商务的四要素 商城、消费者、产品、物流。 物流一体化的概念 以物流系统为核心的由生产企业经由物流企业、销售企业,直至消费者的供应链的 整体化和系统化。它是物流业发展的高级和成熟阶段。 物流一体化的层次 (1)物流自身一体化; (2)微

30、观物流一体化; (3)宏观物流一体化。 本章教学重点、难点及相应的教学方法、手段: 重点: 供应链的定义、牛鞭效应的概念;电子商务的定义、物流一体化的定义。 难点: 消除牛鞭效应造成的影响的方法,物流一体化的层次 相应的教学方法、手段 : 对于重点内容通过课程讲解和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对于 难点以数学模型和计算讲解为主。 第八 章 物流企业和第三方、第四方物流 主要知识 点及教学 用时安排 8.1 物流社会化( 1 学时) 8.2 物流企业( 1 学时) 8.3 第三方物流( 1 学时) 8.4 第四方物流( 1 学时) 备注(实 验、上机、 课外学习 等安排) 本章教学目标: 掌握物流社会

31、化的概念、了解物流企业和企业物流的区别;掌握第三方物流的概念、 特点;发展战略等内容; 了解第三方物流企业的选择标准及选择过程;了解第四方物 流的概念、特点及其优势与功能等。 本章教学内容摘要: 物流社会化 企业物流活动从生产制造和商贸企业中独立出来,由社会物流机构对企业原材料、 半成品及相关信息实现高效率且经济的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流通加工、配送及 完成这一过程中的计划、实施和控制等全部活动。 物流服务的水平与服务 (1)基本服务。基本服务是社会化物流企业能够向客户提供的最低限度和通常的 服务。 (2)精细服务。在基本服务基础上的高水平服务,又叫“零缺陷服务”。 (3)增值服务。通过社会

32、物流企业对客户的服务,可以提高客户物流活动的效率 和效益,通过社会物流企业的物流服务,使客户的物流领域成为“第三利润源”。 物流企业的定义 物流企业是指从事物流活动的经济组织。 第三方物流的概念 第三方物流是指由供方与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 第三方物流的实现方式 (1)货主企业自己从事物流系统设计以及库存管理,物流信息管理等管理性工作, 而将货物运输、保管等具体的物流作业活动委托给外部的物流企业。 (2)由物流企业将其开发设计的物流系统提供给货主企业并承担物流作业活动。 (3)由物流企业站在货主企业的角度,代替其从事物流系统的设计,并对系统运 营承担责任。 第三方物流企业的

33、形式 (1)资产型第三方物流; (2)管理型第三方物流; (3)优化型第三方物流。 第四方物流的定义 一个调配和管理组织自身的及具有互补性的服务提供商的资源、能力与技术, 来提 供全面的供应链解决方案的供应链集成商。 第四方物流特点 (1)信息程度高; (2)技术外包; (3)涉及面广; (4)人员素质要求高。 本章教学重点、难点及相应的教学方法、手段: 重点: 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评价指标体系、第四方物流的三种模式 难点: 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评价指标体系 相应的教学方法、手段 : 对于重点内容通过课程讲解和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对于 难点以数学模型和计算讲解为主。 第九 章 物流信息 主要知识 点

34、及教学 用时安排 9.1 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1 学时) 9.2 信息基础平台( 0.5 学时) 9.3 物流信息系统资源( 0.5 学时) 备注(实 验、上机、 课外学习 等安排) 本章教学目标: 了解物流信息的定义和特点, 物流信息分析以及物流信息的分类; 掌握物流信息技术, 了解条码的分类和EDI 的现状与应用前景; 掌握物流信息系统的定义、 特点、基本功 能等;了解物流信息系统的开发原则和开发方式的选择。 本章教学内容摘要: 物流信息的含义 是指与物流活动相关的信息, 是反映物流各种活动内容的知识、资料、图像、数据、 文件的总称。 从信息来源看, 一部分直接来自于物流活动本身,

35、另一部分则来自商品 交易活动和市场,物流信息包含的内容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来考察。 物流信息的特点 (1)物流信息具有量大、分布广的基本特点; (2)动态性强、实时性高、时效性强,更新速度快; (3)物流信息种类多。 物流信息的分类 (1)按信息产生和作用的领域,物流信息可分为物流活动所产生的信息和提供物 流使用而由其他信息源产生的信息。 (2)按信息的作用不同,物流信息可分为计划信息、控制及作业信息、统计信息、 支持信息。 (3)按信息加工程度的不同,物流信息可分为原始信息、加工信息。 (4)按信息产生的领域不同,物流信息可分为有运输信息、仓储信息、装卸信息。 物流信息系统开发方式的选择

36、 (1)委托开发方式; (2)合作开发方式; (3)自行开发方式; (4)全部购买方式。 本章教学重点、难点及相应的教学方法、手段: 重点: 物流信息内容和标准、物流信息系统的定义、特点、基本功能。 难点: 条码技术、 EDI 技术、 3QR 和 ECR 技术 相应的教学方法、手段 : 对于重点内容通过课程讲解和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对于 难点以数学模型和计算讲解为主。 第十 章 物流组织与控制 主要知识 点及教学 用时安排 10.1 物流组织( 1 学时) 10.2 物流管理体制制度( 1 学时) 10.3 对物流的管理( 1 学时) 10.4 物流绩效评价( 0.5 学时) 10.5 物流

37、规划( 0.5 学时) 备注(实 验、上机、 课外学习 等安排) 本章教学目标: 了解物流信息的定义和特点, 物流信息分析以及物流信息的分类; 掌握物流信息技术, 了解条码的分类和EDI 的现状与应用前景; 掌握物流信息系统的定义、 特点、基本功 能等;了解物流信息系统的开发原则和开发方式的选择。 本章教学内容摘要: 物流组织的概念 包括: 企业内部的物流管理和运作部门、企业间的物流联盟组织、从事物流及其中 介服务的部门、企业、政府物流管理机构。 物流组织的创新趋势 (1)从职能垂直化转变为过程扁平化; (2)从固定刚性化转变为临时柔性化; (3)从内部一体化转变为虚拟化、网络化。 物流管理的

38、定义 以最低的物流成本达到用户所满意的服务水平,对物流活动进行的计划、 组织、协 调与控制。 物流管理的目标 通过物流系统和各子系统的有机联系和相互作用, 来实现物流系统的有效运转, 达 到物流系统的目标,这就需要物流系统化管理。 物流管理的主要内容 (1)物流战略规划; (2)物流成本管理; (3)物流服务质量管理; (4)物流库存管理; (5)物流标准化管理。 物流规划的主要内容 包括物流中心、物流节点、物流枢纽、物流园区、物流基地、物流市场、物流集散 地、物流场地、物流用地等方面内容。 物流规划主要解决的问题 服务目标战略、选址战略、库存决策战略、增值战略、运输战略、绿色物流战略。 物流

39、规划的特性 (1)战略性:是对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物流活动作出的战略性决策; (2)前瞻性:以构思和安排未来的物流活动为核心; (3)动态性:是一个不断适应物流发展的动态规划 (4)综合性:反映在物流影响因素的复杂性和物流要素、物流资源的多样性等方 面。物流的影响因素包括社会、经济、技术、运输、地理环境等。 本章教学重点、难点及相应的教学方法、手段: 重点: 物流组织的概念、物流管理的内容、物流成本管理。 难点: 物流规划的内容、物流成本的核算。 相应的教学方法、手段 : 对于重点内容通过课程讲解和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对于 难点以数学模型和计算讲解为主。 第十一 章 物流效率工具与物流软件 主要

40、知识 点及教学 用时安排 11.1 物流效率工具( 1 学时) 11.2 物流软件( 0.5 学时) 11.3 物流仿真软件的使用( 0.5 学时) 备注(实 验、上机、 课外学习 等安排) 本章教学目标: 了解物流效率的定义; 掌握物流效率工具的种类和各自的适用范围;了解常用的物流 软件的一般功能;了解常用的物流仿真软件。 本章教学内容摘要: 物流的效率评价 (1)基本业务效率评价(时间指标、工作水平指标、成本指标、资源指标); (2)总体物流活动的效率评价(内部评价、外部评价)。 物流效率工具 (1)货架; (2)叉车属具; (3)托盘效率工具。 物流软件的含义 泛指物流企业或者企业的物流

41、部门所使用的信息系统。包括运输管理系统、 仓储管 理系统、配送管理系统、货代管理系统、车辆管理系统、货物保险投保理赔系统等。 物流业务管理系统的组成 分别是:仓储管理系统、配送管理系统、运输管理系统、贷代管理系统、报关管理 系统、采购管理系统、结算管理系统、合同管理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数据交换 系统。 本章教学重点、难点及相应的教学方法、手段: 重点: 物流效率评价的指标、物流效率工具的种类。 难点: 物流软件的常见模块。 相应的教学方法、手段 : 对于重点内容通过课程讲解和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对于 难点以数学模型和计算讲解为主。 第十三 章 国外物流研究状况 主要知识 点及教学 用时安

42、排 13.1 美国、欧盟的物流管理( 1 学时) 13.2 日本物流管理( 1 学时) 备注(实 验、上机、 课外学习 等安排) 本章教学目标: 了解和掌握以美国、日本、欧盟等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物流产业的发展现状。 本章教学内容摘要: 美国发展物流产业的启示 (1)加强政府对企业物流的监管与行业自律; (2)物流产业应合理分工、细分市场; (3)第三方物流企业要规模化发展; (4)积极推进工商企业物流合理化; (5)加快企业物流信息化进程; (6)完善物流人才培养体系。 日本现代物流发展经验 (1)物流基础设施的完善,注重统筹安排; (2)物流运作的专业化、自动化水平较高; (3)物流配

43、送的社会化、组织化程度较高; (4)注重物流实用技术和方法的创新与应用; (5)重视增值加工服务; (6)注重提高劳动效率; (7)注重物流人才培养。 欧盟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特点和经验 (1)市场结构层次清晰; (2)注重配送中心建设。 本章教学重点、难点及相应的教学方法、手段: 重点: 美国、日本、欧盟的物流发展特点和经验。 难点: 无。 相应的教学方法、手段 : 对于重点内容通过课程讲解和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反馈(作业、测试、答疑、交流等情况): 作业: “需求随机的库存系统仿真” 、 “基于重力法打的配送中心选址问题编程” 答疑 2 次; 交流学生 55人次。 课程教学小结(包括对

44、学生毕业要求的支撑性): 现代物流学 是交通运输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必修课,主要从现代物流的基本理念 入手,系统介绍现代物流的基本理论知识与应用方法,内容包括现代物流学概述、 物 流系统、包装作业与技术、装卸搬运作业与技术、流通加工、物流运输管理与技术、 仓储管理与库存控制、 物流配送与配送中心、 物流信息化与物流信息系统、 物流管理 与控制、物流管理模式、 供应链管理与方法、 电子商务物流管理、 运筹学与物流概述、 运筹学方法在物流中的应用。 本课程的教学对象为交通运输专业本科三年级学生, 选用教材为北京大学出版社出 版的李创、王丽萍主编的物流学概论 。考虑到与其他课程的衔接以及课时限制, 本课

45、程教学内容不包括教材中的第十章、第十三章和第十四章,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采 用多媒体教学,充分利用多媒体的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并适当补充相关内容,扩大 学 生视野。在课程教学的同时, 结合课程内容安排两次课程作业,均需要进行编程, 重点考察。另外,在课程中还安排了三次实验“仓储系统实验”、 “未来超市”实验、 物流仿真软件 Flexsim 使用(上机实验)。此外,还通过课后交流、考前答疑等教学 活动,巩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对应毕业要求“掌握交通运输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实验技能,并具有应 用这些知识与技能解决具体交通运输相关问题的能力,了解本专业的前沿发展现状和 趋势” 。 课程考核及教

46、学目标达成情况: 课程考核通过闭卷考试的方式的方式进行,考试题型包括填空题、 名词解释、简答 题、 案例分析题。考生成绩分布为 90 分以上占比 11.86%, 80-89 分占比 40.68%, 70-79 分占比 28.81%,60-69 分占比 10.17%,不及格占比 8.47%。从成绩分布来看,整体正 态分布,平均成绩较高。 教学目标基本达成, 大多数学生对于各个章节的内容掌握情况比较好,但是个别学 生对于一些细节问题掌握不够好,如仓储设备、包装方法等。 教学反思(存在的主要问题) : (1)学生的感性认识较为缺乏。 本课程涉及到仓储、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等物流活动,学生对这些活

47、动缺乏 感性认识,因此对书上知识的理解和接受的速度较慢。 (2)知识更新速度快,教材上的内容不能及时反映物流最新发展 近年来,国内外的物流产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新的现代化运输工具、包装工具、 信息处理技术等不断出现, 电子商务的发展使得物流组织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新理 论、新方法不断涌现, 从而导致教材上的内容往往不能及时反映学科的发展。为了保 证教学内容的前沿性,要求教师不断学习,追踪物流工程领域的最新理论成果。 改进方案: 在课堂教学中,增加案例教学的数量,同时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工具,帮助学 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感性认识。在实验环节,增加学生的动手能力。另外,将该课程 与学生的汽车构造和物流装备实习联系起来,在实习中将一些常用的物流装备进行讲 解。 系(教研室)审核意见: 系(教研室)主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