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汽车行业经营风险分析报告.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5400716 上传时间:2020-05-01 格式:PDF 页数:26 大小:845.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汽车行业经营风险分析报告.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2017年汽车行业经营风险分析报告.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2017年汽车行业经营风险分析报告.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2017年汽车行业经营风险分析报告.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2017年汽车行业经营风险分析报告.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汽车行业经营风险分析报告.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汽车行业经营风险分析报告.pdf(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1页 共 158 页 【最新资料, WORD 文档,可编辑修改】 第2页 共 158 页 目录 第一章汽车行业供需分析及预测 14 第一节汽车行业中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分析 . 14 一、汽车行业产业链及地位分析 14 二、整车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15 三、整车行业产品分类 . 16 第二节汽车行业供需分析 . 17 一、产销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17 二、消费结构变化分析 . 18 三、汽车消费预测 . 21 第三节汽车进出口分析及预测 22 一、汽车行业进出口总体走势 22 二、汽车整车进口分析 . 23 三、整车出口分析 . 30 四、汽车进出口预测 . 38 第四节汽车价格变化分析 .

2、39 一、汽车价格分析 . 39 二、2008 年汽车市场价格走势预测 . 40 第五节产能状况 . 41 一、汽车厂家忙扩产 . 41 二、未来 5 年中国汽车业产能过剩严重化. 43 三、发改委严控产能 . 43 第3页 共 158 页 第二章行业规模与效益分析及预测 44 第一节行业规模分析及预测 44 一、资产规模变化分析 . 44 二、收入和利润变化分析 44 第二节行业效益分析及预测 46 一、行业三费减少 . 46 二、行业效益分析 . 46 三、行业平均生产率大幅度提高 47 第三章行业竞争分析及预测 . 48 第一节行业竞争特点分析及预测 48 一、行业整体竞争特点分析 48

3、 二、跨国公司加大投资 . 49 三、中国车企海外拓疆 . 50 五、新能源汽车启动 . 51 第二节行业重组分析及预测 52 第三节自主品牌车竞争分析及预测 53 一、自主品牌车国际化步伐加快 53 二、自主品牌换标,国内汽车召回频繁 . 55 三、自主品牌车竞争预测 56 第四章细分子行业分析 . 57 第一节乘用车行业分析 . 57 一、乘用车供需分析 . 57 第4页 共 158 页 二、轿车供需分析 . 59 三、MPV 供需分析 . 64 四、SUV 供需分析 67 五、交叉型乘用车市场分析 73 第二节商用车行业分析 . 76 一、商用车供需分析 . 76 二、货车行业供需分析

4、. 76 三、客车行业供需分析 . 79 第五章细分地区分析 . 80 第一节行业区域分布总体分析及预测 80 一、行业区域分布特点分析及预测 80 二、行业规模指标区域分布分析及预测 . 80 三、行业效益指标区域分布分析及预测 . 82 第二节北京市汽车行业发展分析及预测 85 一、区域行业在全国中地位变化 85 二、区域行业经济运行状况分析 85 三、区域内主要企业分析 86 四、区域发展趋势预测 . 88 第三节吉林省汽车行业发展分析及预测 89 一、区域行业在全国中地位变化 89 二、区域行业经济运行状况分析 89 三、区域内主要企业分析 91 第5页 共 158 页 四、区域发展趋

5、势预测 . 92 第四节上海市汽车行业发展分析及预测 93 一、在全国中地位变化 . 93 二、区域行业经济运行状况分析 93 三、区域内主要企业分析 95 四、区域发展趋势预测 . 96 第五节湖北省汽车行业发展分析及预测 97 一、在全国中的地位变化 97 二、区域行业经济运行状况分析 97 三、区域内主要企业分析 98 四、区域发展趋势预测 . 99 第六节广东省汽车行业发展分析及预测 100 一、在全国中地位变化 . 100 二、区域行业经济运行状况分析 100 三、区域内主要企业分析 101 四、区域发展趋势预测 . 102 第六章企业分析 103 第一节总体企业特征分析 . 103

6、 一、规模特征分析 . 103 二、所有制特征分析 . 105 三、企业主要分布在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 107 第二节上市公司重点企业对比分析 109 第6页 共 158 页 一、总体排名分析 . 109 二、盈利能力对比分析 . 110 三、偿债能力对比分析 . 111 四、营运能力对比分析 . 112 五、发展能力对比分析 . 113 第三节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分析 114 一、公司基本评价 . 114 二、公司行业地位分析 . 114 三、2007 年企业经营业绩 115 四、公司财务指标分析 . 116 五、2007 年重大发展事项 117 六、发展前景预测 . 118 第

7、四节一汽轿车分析 . 120 一、公司基本评价 . 120 二、行业地位分析 . 120 三、2007 年经营业绩 121 四、公司财务指标分析 . 122 五、公司发展规划及发展前景预测 123 第七章行业环境风险分析及预测 124 第一节宏观经济环境风险分析及预测 124 一、宏观经济及风险分析 124 二、金融政策影响汽车企业筹资 125 第7页 共 158 页 三、汇率变化考验产品竞争力 126 第二节产业政策环境风险分析及预测 127 一、产品政策 . 127 二、能源政策 . 130 三、市场贸易政策 . 132 四、出口政策 . 134 五、税政策 . 135 六、小结 138

8、第三节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分析 139 一、钢材价格上涨影响分析及预测 139 二、成品油价格上涨影响 141 三、燃油税改革影响 . 141 第四节市场风险分析 . 143 一、产能过剩风险 . 143 二、市场竞争风险 . 143 三、出口风险 . 143 第八章汽车行业授信机会及建议 145 第一节汽车行业授信机会及建议 145 一、总体授信机会及授信建议 145 二、子行业授信机会及建议 145 三、企业授信机会及建议 146 第二节产业链授信机会及建议 147 第8页 共 158 页 一、零部件行业 . 147 二、橡胶材料业 . 148 附件2007 年海外汽车市场分析 150 一、

9、美国:丰田取代福特排名第二 150 二、巴西:销量增长近三成 151 四、德国:销量同比下降近10 成 . 151 五、意大利:销量增长强劲 152 六、法国:新车销量略增 152 七、荷兰:新车注册增长4% . 152 八、比利时:与2006 年基本持平 152 第9页 共 158 页 附表 表 1 汽车工业分类 14 表 2 汽车整车产品分类 . 16 表 3 2007 年汽车产销状况. 18 表 4 2005 2007 年各种车型的销量速度变化 20 表 5 2007 年汽车整车各细分车型进口状况 24 表 6 轿车进口国别结构变化. 29 表 7 SUV 进口国别结构变化 30 表 8

10、 汽车整车出口国别结构变化. 32 表 9 轿车出口国别变化 . 34 表 10 SUV 出口国别变化 35 表 11 货车出口国别变化 . 36 表 12 客车出口国别变化 . 37 表 13 未来几年乘用车新增产能表. 42 表 14 2004 2007 年汽车行业经济运行状况 47 表 15 2005 2007 年轿车产销量情况. 59 表 16 2007 年各排量轿车产销量 60 表 17 2005-2007年多功能乘用车产销量情况 64 表 18 2006-2007年多功能乘用车产销量情况 65 表 19 2005-2007年多用途车产销量情况. 68 表 20 2006-2007年

11、两轮驱动多用途车产销状况 69 第10页 共 158 页 表 21 2006-2007年四轮驱动多用途车产销状况 71 表 22 2005-2007年交叉型乘用产销量情况. 73 表 23 2006-2007年各排量交叉型乘用产销量情况 73 表 24 2007 年商用车产销状况. 76 表 25 2007 年货车行业产销状况 77 表 26 2007 年客车行业产销状况 79 表 27 汽车行业资产和收入区域分布状况 82 表 28 汽车行业盈利区域分布状况. 83 表 29 汽车行业亏损区域分布状况. 83 表 30 2004 2007 年北京市汽车行业经济运行状况 86 表 31 北京市

12、主要汽车生产企业规模状况 88 表 32 北京市主要汽车生产企业盈利状况 88 表 33 2004 2007 年吉林省汽车行业经济运行状况 91 表 34 吉林省主要汽车生产企业规模状况 91 表 35 吉林省主要汽车生产企业盈利状况 92 表 36 2004 2007 年上海市汽车行业经济运行状况 95 表 37 上海市主要汽车生产企业规模状况 95 表 38 上海市主要汽车生产企业盈利状况 96 表 39 2004 2007 年湖北省汽车行业经济运行状况 98 表 40 湖北省汽车主要生产企业规模状况 98 表 41 湖北省汽车主要生产企业盈利状况 99 表 42 2004 2007 年广

13、东省汽车行业经济运行状况 101 第11页 共 158 页 表 43 广东省汽车主要生产企业规模状况 102 表 44 广东省汽车主要生产企业盈利状况 102 表 45 汽车行业不同规模企业的资产状况 103 表 46 汽车行业不同规模企业的从业人员状况 104 表 47 汽车行业不同规模企业亏损状况 104 表 48 汽车行业不同规模企业发展及盈利状况 105 表 49 汽车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发展及盈利状况 107 表 50 汽车行业企业区域分布状况. 108 表 51 上市公司分析指标及权重. 109 表 52 2007 年前三季度汽车行业重点上市公司排序. 109 表 53 上市公司盈利

14、能力 . 110 表 54 上市公司偿债能力 . 112 表 55 上市公司营运能力 . 112 表 56 上市公司发展能力 . 113 表 57 2004-2007年上海汽车财务指标. 116 表 58 2008 年上海汽车整车销量预测 118 表 59 2004-2007年一汽轿车财务指标. 122 表 60 2008 年汽车工业对主要橡胶材料的需求预测. 149 表 61 2008 年汽车行业主要橡胶制品的需求预测. 149 第12页 共 158 页 附图 图 1 汽车工业总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变化 15 图 2 整车所占汽车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变化 15 图 3 整车工业总产值在国民经济

15、中的地位变化 16 图 4 2002 2007 年汽车产销状况. 17 图 5 2005 2007 年商用车和乘用车消费结构变化 19 图 6 2005 2007 年各细分车型消费结构变化 20 图 7 2005 2007 年各种车型的销量速度变化 20 图 8 0507 年汽车及零部件进出口走势 22 图 9 07 年汽车及零部件进出口季度走势 23 图 10 0307 年汽车整车进口走势 24 图 11 热点车型季度进口量走势对比. 25 图 12 进口轿车各排量区间季度进口量走势 26 图 13 进口 SUV 各批量季度走势对比. 27 图 14 各排量进口轿车海关报价季度走势对比 27

16、 图 15 各排量进口SUV 海关报价季度走势对比 29 图 16 0307 年汽车整车出口走势 31 图 17 热点车型出口量季度走势对比. 32 图 18 轿车各排量区间季度出口量走势 33 图 19 SUV 各排量季度出口走势对比 35 图 20 各吨位货车海关季度出口量走势对比 36 第13页 共 158 页 图 21 各类客车海关季度出口量走势对比 37 图 22 2004 2007 年汽车行业总资产变化 44 图 23 2004 2007 年汽车行业收入和利润变化 45 图 24 2004 2007 年汽车行业三费比重变化 46 图 25 2004 2007 年汽车行业人均生产效率

17、变化 47 图 26 2004 2007 年乘用车产销状况. 57 图 27 2005 2007 年汽车、乘用车产销增速对比 58 图 28 2006-2007年乘用车生产结构. 58 图 29 2006 2007 年乘用车销量结构. 59 图 30 2005 2007 年货车消费结构变化. 78 图 31 2005 2007 年客车消费结构变化. 80 图 32 北京市汽车行业在全国中地位变化 85 图 33 吉林省汽车行业在全国中地位变化 89 图 34 上海市汽车行业在全国中地位变化 93 图 35 湖北省汽车行业在全国中地位变化 97 图 36 广东省汽车行业在全国中地位变化 100

18、图 37 汽车行业企业规模分布. 103 图 38 汽车行业企业所有制分布. 105 图 39 汽车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的资产状况 106 图 40 汽车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亏损状况 106 第 14 页 共 158 页 第一章汽车行业供需分析及预测 第一节汽车行业中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分析 一、汽车行业产业链及地位分析 在国家统计局分类中,汽车工业是一个包含了6 个子行业的大行业,具体见下表: 表1 汽车工业分类 372 汽车制造 3721 汽车整车制造 3722 改装汽车制造 3723 电车制造 3724 汽车车身、挂车的制造 3725 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 3726 汽车修理 汽车工业在国民经济

19、中具有重要地位,对一国经济和一地经济能产生巨大的拉动 效应,是“1:10 的产业”,即汽车工业每增加1 个百分点的产出,能够带动整 个国民经济总体增加10 个百分点的产出。汽车工业可以带动钢铁、冶金、橡胶、 石化、塑料、玻璃、机械、电子、纺织等诸多相关产业,可以延伸到维修服务业、 商业、保险业、交通运输业及路桥建筑等许多相关行业,可以吸纳各种新技术、 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可以形成相当的生产规模和市场规模,可以创造巨大 的产值、利润和税收,可以提供众多的就业岗位。 从国际上来看,纵观世界经济强国,大都是汽车工业大国。特别是美国、日本、 德国、法国、瑞典等汽车工业发达的国家,以及韩国、巴西、西

20、班牙等汽车工业 后起发展中国家,其汽车工业产值占本国国民经济总值的比例均在10 以上。从 我国的区域经济来看,一汽集团所在的吉林省长春市、上海汽车集团所在的上海 市、东风汽车集团所在的十堰市、武汉市、襄樊市等,均是以汽车产业为支柱产 业,其汽车工业产值在本市总产值和国民经济总值中都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从我国汽车工业占 GDP 的比重来看,汽车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而且地位还在逐渐的升高,下图中看出,2007 年时,汽车工业总产值占GDP 的 比重已经达到了 7.92% ,比上一年增加了0.8 个百分点。 1990 年时,这个比重值 只有 2.66% ,1998 年时,比重为 3

21、.30% ,经过 10 年的发展已经接近8%了,预 计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这个比重将会继续增加。 第 15 页 共 158 页 以上这个比重值仅仅是汽车行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如果加上对其上下游行业的 带动,汽车行业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将远远的超过10% 。 4.04 5.17 6.15 6.31 6.06 7.11 7.92 3.643.48 3.30 0.0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98990001020304050607 占GDP比重( %)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图1 汽车工业总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变化 二、整车行业在

22、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汽车工业包括 6 个子行业,其中整车制造行业是重要行业之一,在整个汽车工业 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如下图所示: 60.62 62.54 59.87 56.46 53.37 54.87 53.58 54.18 54.91 58.90 48 50 52 54 56 58 60 62 64 98990001020304050607 整车子行业所占汽车工业总产值比重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图2 整车所占汽车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变化 可见,汽车整车行业工业总产值占了整个汽车行业工业总产值的一半以上,在 2002 年时曾达到了最高值,达62.54% ,其后比重开始下降。整车行业所占比重 的下

23、降,主要是由于零部件行业的快速发展,使得零部件行业工业总产值比重增 加,而整车比重却出现了下降。经过02、03 年整车市场的“井喷”发展后,汽车 保有量大幅度增加,汽车后市场发展带动了零部件行业发展,使得零部件行业比 重增大;同时,整车行业本身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零部件行业的发展,整车生产 第 16 页 共 158 页 企业不再是完全的自己生产零部件,而是选择了采购零部件,进而带动了零部件 行业发展;另外,零部件行业出口的快速发展也是带动零部件发展的原因之一。 从整车行业工业总产值所占GDP 的比重来看,呈现出上升的趋势, 特别是从 2002 年开始,上升速度加快,到2007 年年底时,所占比重

24、已经达到了4.24% 。 1.79 1.91 2.14 2.45 3.23 3.68 3.56 3.23 3.90 4.24 0.00 0.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4.50 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 占GDP比重( %)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图3 整车工业总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变化 三、整车行业产品分类 本文分析范围主要是汽车整车行业,国家统计局代码为3721 。汽车工业协会对汽 车整车产品又进行了细分,大的分类分为乘用车和商用车,小的分类为乘用车下 有四种车型,商用车下有五种车型,

25、具体分类见下表: 表2 汽车整车产品分类 大类小类 乘用车 基本型乘用车(轿车) 多功能乘用车(MPV ) 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 ) 交叉型乘用车 商用车 客车 货车 半挂牵引车 客车非完整车辆 货车非完整车辆 资料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第 17 页 共 158 页 第二节汽车行业供需分析 一、产销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2007 年,我国汽车市场继续快速平稳发展,产销量分别达到了888.25 和 879.15 万辆,同比增速分别为22.02% 和 21.84% ,比上年同期增加 150 多万辆。行业快 速的发展使得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汽车生产和消费国。 0.00 200.00 400.0

26、0 600.00 800.00 1000.00 万 辆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35.00 40.00 45.00 销量324.85 439.10 507.12 575.82721.6879.15 产量325.37 444.35 507.05 570.77727.97888.25 销量增速36.65 35.18 15.49 13.54 25.1321.84 产量增速38.95 36.57 14.11 12.56 27.2322.02 200220032004200520062007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图4 20022007 年汽车产销状况 07 年

27、汽车市场继续保持快速稳定发展,主要是经济、政策、产业发展等为此提供 了有利的发展环境。 首先,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推动了汽车市场发展。我国经济已经连续五年保持了快 速增长, 2007 年 GDP 同比增长 11.4,比上年同期加快了0.3 个百分点。城乡 居民收入大幅度增加, 居民得到了较多实惠。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86 元,比上年增长 17.2% ,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2% ,加快 1.8 个百分点。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140 元, 比上年增长 15.4% , 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9.5% , 加快 2.1 个百分点。年末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72534 亿元,比上年末增

28、加10967 亿元。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的增加使得有更多的人能买得起车。 第二,汽车产品的不断降价,使得有更多的车能被更多的人消费得起,汽车消费 不仅仅在一线城市,在二三线城市也都有了不小的消费市场。 第 18 页 共 158 页 2007 年,乘用车产销 638.11 万辆和 629.75 万辆,同比增长 21.94% 和 21.68% ; 商用车产销 250.13 万辆和 249.40 万辆,同比增长 22.21% 和 22.25% 。商用车的 同比增速稍高于行业整体也高于乘用车行业。 表3 2007 年汽车产销状况 产量(辆)同比( % )销量(辆)同比( % ) 8882456 22.0

29、2 8791528 21.84 其中:国内制造8763252 26.24 8673350 26.11 CKD 119204 -64.75 118178 -65.03 总计中:乘用车6381116 21.94 6297538 21.68 其中:柴油汽车44754 8.78 43542 11.53 汽油汽车6336050 22.09 6253582 21.8 其他燃料汽车312 -86.12 414 -80.76 其中:基本型乘用车(轿车)4797688 23.99 4726617 23.46 多功能乘用车(MPV )224733 15.42 225745 18.14 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

30、)360060 51.21 357366 50.09 交叉型乘用车998635 7.29 987810 7.62 总计中:商用车2501340 22.21 2493990 22.25 其中:柴油汽车2012927 24.78 1994576 23.27 汽油汽车486546 12.69 497568 18.4 其他燃料汽车1867 3.78 1846 4.18 其中:客车242022 23.9 247490 29.56 货车1522605 15.51 1516375 15.11 半挂牵引车178040 95.62 177776 91.86 客车非完整车辆101983 3.76 101990 4

31、.19 货车非完整车辆456690 32.79 450359 31.98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二、消费结构变化分析 (一)乘用车消费比重稍有下降 2007 年,乘用车消费比重保持了和上年基本一致的水平,占了汽车消费总量的 71.63% ,比上年同期减少了0.1 个百分点,而商用车比重增加了0.1 个百分点。 可见,商用车在 2007 年保持了较好的消费状况。 从发展速度看, 2007 年两种车型发展速度截然不同,乘用车出现一定的下降,而 商用车消费速度加快,商用车消费速度加快与我国能源紧缺、物流行业发展、旅 游市场发展以及城市公交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第 19 页 共 158 页 71

32、.63 28.3728.27 71.73 30.97 69.03 19.91 19.8 14.23 30.02 21.4 -0.75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乘用车商用车 比重 -5 0 5 10 15 20 25 30 35增速 200720062005200720062005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图5 20052007 年商用车和乘用车消费结构变化 (二)轿车消费比重小幅增加 2007 年,各车型的消费结构继续发生着变化,但变化幅度明显缩小,轿车比重小 幅增长,比上年同期增加了0.7 个百分点,占了整个汽车消费53.8% 的比重,占 一半多的市场份额。

33、SUV 消费比重也出现小幅增长,比上年同期上涨0.8 个百分 点。 轿车消费比重小幅增长与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是密切相关的,2007 年,由于 竞争激烈,轿车不断降价,轿车的价格不断的落入了更多居民消费者的消费范围 之类,这大大的促进了轿车的消费。随着居民收入的持续提高,轿车消费比重还 将继续增长。 货车消费比重较大幅度下降主要是油价上涨、对超载的严查等所导致的。油价上 涨使得营运成本增加,而超载是他们唯一的盈利渠道,严查超载使得运输基本没 有收益甚至还亏钱,进而使得很多运输企业或个人放弃了购买货车。 5.2 11.2 17.2 5.1 53.8 2.6 4.12.82.0 1.2 12.7

34、 18.3 4.7 53.1 2.6 3.3 2.6 1.3 1.4 14.4 48.5 2.7 3.4 3.1 20.2 1.0 1.6 0.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轿 车 M PV SU V 交 叉 型 车 客 车 货 车 半 挂 牵 引 车 客 车 底 盘 货 车 底 盘 200720062005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第 20 页 共 158 页 图6 20052007 年各细分车型消费结构变化 (三)商用车消费速度加快 从下图中看出, 2007 年商用车消费速度加快,客车和货车的增速都较上年有明显 的加快趋势。商用车销量增速比上年加快了8

35、 个多百分点,客车销量速度加快了 20 多个百分点,商用车销量速度的加快主要是由两点原因所造成,一是近两年商 用车销量速度都比较低, 远落后于乘用车行业, 使得基数变小, 二是 2007 年能源 运输紧张、旅游业发展以及城市公交的发展促进了对客车和货车的消费。 乘用车中,增速加快的为SUV 车型,而轿车和MPV 车型增速出现了不同幅度的 回落。各种车型增速出现不同变化,说明随着市场的日渐成熟,消费结构也正在 逐渐发生变化。 -10 0 10 20 30 40 50 60 200720062005 % 乘用车 商用车 轿车 MPV SUV 交叉型车 客车 货车 客车底盘 货车底盘 汽车 数据来源

36、: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图7 20052007 年各种车型的销量速度变化 表4 20052007 年各种车型的销量速度变化 2007 2006 2005 乘用车21.6830.02 21.4 商用车22.2514.23 -0.75 轿车23.4636.89 24.31 MPV 18.1422.62 42.76 SUV 50.0921.23 20.63 交叉型车7.6210.4 9.87 客车29.566.94 -2.34 货车15.1113.29 3.79 半挂牵引车91.8664.18 -42.76 客车底盘4.198.12 -0.15 第 21 页 共 158 页 货车底盘31.9814.65

37、 -2.98 汽车21.8425.13 13.54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三、汽车消费预测 从近两年的汽车消费结构看,我国汽车行业的消费结构已经趋于稳定,即乘用车 比重占到 71% 左右,商用车占 29% 左右,虽然乘用车比重有进一步增加的趋势, 但速度已经非常缓慢,预计2008 年乘用车比重约增加1 个多百分点,所占比重 达到 72% 左右,而商用车则在28% 左右。 从发展速度来看, 2007 年保持了 22% 的增速, 2008 年在宏观经济的影响下,增 速可能会有小幅度的放缓,预计增速会保持在20% 左右,消费总量将超过1000 万辆。 第 22 页 共 158 页 第三节汽车进

38、出口分析及预测 一、汽车行业进出口总体走势 07 年中国汽车工业快速发展, 进出口市场更为火爆。 07 年汽车行业进出口总额达 到 610 亿美元,同比增长达到38% 。但相对于上年的速度,汽车工业进出口速度 有下降,从 06 年的 41% 下降到 07 年的 38% 。 07 年国内汽车市场减速和政策调整导致汽车进口市场减速,从06 年的增速 38% 下降到 26% 。进口减速主要体现零部件进口的增速大幅下降,从06 年的 34% 下 降到 14% 。而整车的进口增速保持不变,06 年和 07 年均为 46%。 07 年汽车行业出口加速,从06 年的 44% 上升到 07 年的 48% ,主

39、要的贡献在于 整车的出口加速,整车出口额从06 年的 98% 上升到 07 年的 133% 。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图8 0507 年汽车及零部件进出口走势 2007 年,全国汽车及零部件累计进出口总值达到610 亿美元,其中进口总值 252 亿美元,出口总值 358 亿美元,净出口达106 亿美元。汽车商品进出口实现同步 增长,而且出口增长快于进口增长近1 倍。这表明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快速成长, 我国汽车工业参与国际竞争的程度在不断加深,对国际市场的拓展能力也在不断 加强。 07 年各季度出口环比增速均高于进口增速,汽车产业逐季的出口出超幅度不断加 大,形成出口的新支柱。 第 23

40、页 共 158 页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图9 07 年汽车及零部件进出口季度走势 二、汽车整车进口分析 (一)整车进口数量增长特点 2007 年,汽车整车 (含底盘 )累计进口 314130 辆,同比增长 38% ;累计进口金额 110 亿美元,同比增长46% 。进口以乘用车为主,占到整车总进口量的96% 。乘 用车累计进口 302096 辆,同比增长 38% ,增速较快,但是略低于上年全年41% 的增速水平。从十大类整车进口商品市场表现看,轿车、四驱越野车均保持较快 增长,上述 2 个品种共进口 282095 辆,占进口乘用车总量的93.4% ,占汽车进 口总量的 89.8% ,占绝

41、对主导地位。 07 年汽车整车进口的季节波动较小, 没有出现 06 年的 1 季度的进口暴增的现象, 2 季度后的同比增速稍高达到53% ,3 季度后平稳在 40% 左右的水平,市场波动 不大。 第 24 页 共 158 页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图100307年汽车整车进口走势 (二)整车各细分车型进口增长分析 07 年全国汽车产销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整体汽车市场的成长是拉动进口汽车快速 增长支撑的因素,国内市场汽车消费需求的释放为汽车进口增长提供了动力。 股市暴涨和消费结构的升级给进口车带来一定的市场空间。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 展带动了消费升级,也推动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大,产生了比较可观的

42、市场需求, 对于进口车的需求也势必渐趋旺盛。从格局上看,进口车依然呈现高档化、个性 化、差异化的发展特征,主要集中在高档豪华轿车、高档豪华越野车、个性化汽 车,与国产车形成“品种互补,错位经营”之势,这种趋势将会持续发展。 品牌管理办法实施以后,跨国汽车公司获得厂家总经销商的授权以后,对中国进 口汽车市场加大了控制力度,在货源、渠道、价格上逐步取得主导地位,与国内 汽车经销商不同,跨国汽车公司制定在中国的进口及销售计划时,更多地是追求 长期、平稳的发展和增长,因此无论是从进货数量,还是从到货节奏的把握上, 都更加理性,市场控制能力增强。 表5 2007年汽车整车各细分车型进口状况 数量 - 台

43、单价 - 美元总额 - 亿美元 2007 2006 2005 2007 2006 2005 2007 2006 2005 乘用 车 小轿车139867 111777 76527 35818 35731 33894 50.1 39.9 25.9 四驱越野车142228 86273 65975 30751 29422 27587 43.7 25.4 18.2 10 座小 客 19144 20262 12328 22322 19511 21202 4.3 4 2.6 第 25 页 共 158 页 其他857 312 282 40188 38659 48544 0.2 0.1 0.1 小计302096

44、 218624 155112 32532 31715 30185 98.3 69.3 46.8 商用 车 客车1558 1840 1341 34901 37429 37380 0.5 0.7 0.5 货车9147 6380 4091 97843 60656 64299 8.9 3.9 2.6 特种车435 625 553 450807 261606 293767 2 1.6 1.6 汽车底盘894 304 515 34174 27033 27140 0.3 0.1 0.1 小计12034 9149 0 97723 68595 0 11.8 6.3 4.9 汽车总计314130 227773 1

45、61612 35029 33197 32001 110 75.6 51.7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三)整车热点车型进口 1、轿车、四驱 SUV 走势 07 年汽车进口持续分化,乘用车进口“跃上新台阶”,商用车原地踏步。乘用车 中主力是轿车和四驱SUV,其中四驱 SUV 成为进口高增长的主要动力。 四驱 SUV 呈现阶梯上升的趋势。 03-04 年处于徘徊期, 05 年跃上 2 万台的台阶, 07 年 2 季度以来迅速跨过3 万台的台阶,并超越轿车的进口量,3 季度后增长趋 势仍较强,成为真正的领涨车型。 轿车季度进口量保持在3 万台左右的区间已经多年, 07 年 4 季度突破 4 万台

46、大关, 呈现进一步突破的格局。 轿车进口的走势拐点在06 年 3 季度,也就是关税下调到 位,未来是否继续突破值得关注。进口轿车似乎改变高端个性、补充车型的地位, 部分品牌已经确立进口战略。 0 5000 10000 15000 20000 25000 30000 35000 40000 45000 辆 小轿车26542 26899 23394 26182 32814 31906 23878 27487 14965 17469 21606 22502 21382 24906 31627 33862 27995 36179 35300 40393 四驱SUV13303 9984905473287

47、3289555983185947686 17614 22085 18581 23233 20802 21048 21190 23773 36797 38869 42789 其他乘用35811890280126333529293420072214799921924991468540184181560367754635422050006146 商用车38584417381260324491377836381670137315241883171019282423254722512681266235513140 1季- 03 2季- 03 3季- 03 4季- 03 1季- 04 2季- 04 3季-

48、 04 4季- 04 1季- 05 2季- 05 3季- 05 4季- 05 1季- 06 2季- 06 3季- 06 4季- 06 1季- 07 2季- 07 3季- 07 4季- 07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图11热点车型季度进口量走势对比 第 26 页 共 158 页 2、进口轿车大排量化趋势明显,中小排量回升值得关注 进口轿车排量主要集中在1.5-2.5L 、2.5-3.0L 和 3.0L 以上三个排量段,上述三个 排量段轿车品种占轿车进口总量99.5% ;进口金额占轿车进口总额的99.8% 。在 轿车主要进口品种中,排量2.5L 品种同比增长较快,尤其是3 升以上旺销; 3 季

49、度的 3 升以上车型首次成为第一主力排量,4 季度被超越。排量在3.0L 以上大 排量高档轿车市场份额高、增长速度快而增速稳定,几乎是没有波动的稳健上 升。 排量 1.5-2.5L 轿车在 07 年同比大幅下滑到谷底, 3 季度后上升明显, 4 季度已经 成为占进口轿车 40% 的核心主力品种。小排量进口车的快速回升不是简单的问题, 其中孕育着很多国外中小公司的新战略。中国进口车市场是否形成国产车与进口 轿车在主流市场竞争成为看点。 0 5000 10000 15000 20000 25000 辆 2.5 升19009 18652 14530 127531903720421 14887 17588 73336337844975088769 10054 14570 12717 85819620 12222 16334 2.5-3 升461555545422888285637893577550055042768777588124620979717987 10516 9930 15093 99189624 3升以上 290829893433454152073591319048942588344353966866640168669055 10619 9480 1145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