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复习知识点汇总新人教版.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5400974 上传时间:2020-05-01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277.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复习知识点汇总新人教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复习知识点汇总新人教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复习知识点汇总新人教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复习知识点汇总新人教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复习知识点汇总新人教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复习知识点汇总新人教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复习知识点汇总新人教版.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 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复习知识点汇总新人教版 (一)字词部分 (二)背诵篇(课内名篇名句背诵) (三)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每课要点整理 (一)字词部分 攒 cu n 拗 o 确凿 qu z o 菜畦 c i q 桑葚 s ng sh n 轻捷 q ng ji蟋 蟀 x shu i 臃肿 y ng zh ng 脑髓 n o su相宜 xi ng y书塾 sh sh 方正 f ng zh ng 博学 b xu 蝉蜕 ch n tu 人迹罕至r n j h n zh 人声鼎沸r n sh ng d ng f i 衣襟 Y j n 肿胀 zh ng zh ng 花圃 hu p 骊歌

2、 l g 叮嘱 d ng zh 恐惧 k ng j 再接再厉学识渊博人迹罕至讪笑 sh n xi o 骇人听闻 嫉妒 j d 丑陋来势汹汹 l i sh xi ng xi ng 忧郁 y u y 瞬息 shun x 伫 立 zh l 荒草萋萋 hu ng c o q q 幽寂 y u j 山巅 sh n di n 澎湃 p ng pai 狂澜 ku ng l n 屏障 p ng zh ng 哺育 b y 九曲连环宛转 w n zhu n 踱来 踱去 du l i du q 哽住 g ng zh 祈祷 q d o 郝叟 h o s u 懊悔o hu 逼狭 b xi崎岖 q q 阻抑 z y 回环

3、曲折坎坷 k n k 炽痛 ch t ng 嗥鸣 h o m ng 斑斓 b n l n 怪诞 gu i d n 亘古 g n g 默契 m q 田垄 ti n l ng 蚱蜢 zh m ng 污秽 w hu 谰语 l n y宰割 z i g筹划 ch u hu 彷徨 p ng hu ng 仰慕 y ng m可歌可泣鲜为人知xi n 当之无愧锋芒 毕露家喻户晓妇孺皆知马革裹尸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赫然迭起锲 而不舍 qi 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潜心贯注心会神凝迥乎不同一反既往慷慨 淋漓气冲斗牛重荷愁苦深邃 su踌躇 ch u ch锁闭磐石p n 惹人注目杂 乱无章不见天日博学多识一拍即合寻欢作乐忘乎所以义

4、愤填膺 y ng 惮 d n 踱 du归省 x ng 行辈 h ng 撺掇 cu n duo 凫水 f shu 亢奋 k ng f n 晦暗 h i n 羁绊 j p n 蓦然 m r n 冗杂 r ng z 叹为观止t n w i gu n zh 戛然而止ji 烧灼 zhu奔突 b n t 大彻大悟d ch d w 水门汀 t ng 撇 pi 蘸 zh n 幽暗 y u n 惬意 qi 疏密 sh m包罗 b o lu 朱砂 zh sh 口头禅参差不齐 c n c 颦蹙 p n c 粲然 c n 嗔视 ch n 叱咤风云ch ch 尽态极妍y n 清扬咿呀 y y 静穆 j ng m端凝 d

5、u n y 变幻多姿 bi n hu n du z 离合悲欢l h be hu n 低回婉转 d hu w n zhu n 高视阔 步 g o sh k u b息息相通x x x ang t ng 拽 zhu i 无垠 w y n 癫狂 di n ku ng 凛冽 l n li吞噬 t n sh 羸弱 l i ru告罄 g o q ng 步履 b l 遗孀 y shu ng 坚持不懈风餐露宿夜不成眠筋疲力尽闷闷不乐 毛骨悚然耀武扬威洋洋得意怏怏不乐姗姗来迟忧心忡忡疲惫不堪畏缩 不前鲁莽大胆念念有词语无伦次精打细算与其毋宁泅 qiu 作践 zu ji n 搁浅 g qi n 斫痕 zhu h n

6、 日规抵御 d y 孤立无援冻饿之虞y 闻所未闻 郑重其事知足安命不毛之地不可思议聊以自慰砭骨 bi n g 履践 l ji n 崔巍 cu w i 养精蓄锐齐心协力头昏眼花腰酸背疼勇往直前阴霾 y n m i 余暇 y xi 疆域 ji ng y迫不及待孜孜不倦刚毅不屈梦寐以求眼睑 y n ji n 眸子 m u zi 呷 y窝巢 w ch o 瞅瞅 ji ji雏鸟 ch ni o 流 泻 li xi 进退维谷苍穹 c ng qi ng 悲怆 b i chu ng 娴熟 xi n sh 略胜 一筹肌腱 j ji n 逞能 ch ng n ng 恍惚 hu ng h甜腻 ti n n 一尘不染

7、眼 花缭乱秩序井然zh x j ng r n 抽搐 ch u ch 石破天惊 不羁 b j 铰 ji o 劝诱 qu n y u 沟壑 g u h 叽叽喳喳j j zh zh 剽悍 pi o h n 慷慨以赴窥伺 ku s 羁绊 j b n 疮痍 chu ng y 阔绰 ku chu 观瞻 gu n y n 项鬣 xi ng li 庇荫 p yin遒劲 qi j n 妒忌 d j 相得益彰觑 q 疆场 ji ng ch ng 驯良 x n li ng 勇毅 y ng y 窥伺 ku s 迎合 y ng h 疮痍 chu ng y 枉然 ku ng r n 观瞻 gu n y n 妍丽 y n

8、l 旷野 ku ng yi 畸形 j x ng 颚骨 g 人迹罕至 :少有人来。迹,足迹,脚印。罕,稀少。 人声鼎沸 :形容人声喧闹。鼎,古代三足两耳的锅。沸,水开。 鉴赏:鉴别欣赏。确 凿 :确实叮 嘱:再三嘱咐。 徘 徊: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动。 骇人听闻 :让人听了就吃惊害怕。骇,震惊。嫉 妒 :对品德、才能比自己强的人心怀 怨恨。讪笑 :讥笑。瞬 息 :一眨眼一呼吸的短时间。涉 足:指进入某种环境或生活 范围。伫 立:长时间地站立。萋 萋:形容草长的茂盛的样子。忧 郁:忧伤,愁闷。 澎 湃:形容波浪互相撞击。比喻声势浩大,气势雄伟。狂 澜:巨大的波浪,比喻动荡不 定的。 浩浩荡荡 :形容水

9、势大。形容广阔或壮大。婉 转: (说话)温和而曲折。 (歌声鸟鸣 声等)抑扬动听,也做婉转。崎 岖:形容山路不平,也比喻处境艰难,坎坷。斑 斓:灿 烂多彩。谰 语:没有根据的话。污秽:肮脏的东西。怪 诞:荒诞,离奇古怪。可歌 可泣 :值得歌颂,使人感动的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鲜为人知 :很少有人知道。鲜,少。当之无愧 :当得起某种荣誉或称号,毫不惭悔。家喻户 晓:每家每户都知道。喻,明白。锋芒毕露 :锐气、才干全都显露出来。毕,完全。鞠 躬尽瘁,死而后已:不辞劳苦地、辛勤地贡献知己的一生,到死为止。鞠躬:弯着身子,表 示恭敬,谨慎:瘁:过度劳累。锲而不舍 :镂刻不停,比喻有恒心,有

10、毅力。兀兀穷年 : 辛辛苦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兀兀,穷苦的样子。穷年,终年,一年到头。群蚁排衙 :文中 指整齐的排列着。迥乎不同 :很不一样。迥,差的远。 慷慨淋漓 :形容情绪、语调激动昂扬而充满正气,表达时极为畅快的样子。惹人注目 :引起 别人的注意。 杂乱无章 :又多又乱,没有条理。博学多识 :有广博精深的学问和多方面的 知识。 一拍即合 :一打拍子就合于乐曲的节奏。形容很快取得一致。义愤填膺 :胸中充满了 正义和愤恨。 荒 谬:极端错误; 非常不合情理。 归 省:指出嫁的女儿回娘家看望父母。行 辈:排行和辈分。 絮 叨:翻来覆去的说。撺 掇:从旁边鼓动人做某事。亢奋 :极度兴奋。亢,过度

11、,极, 很。蓦 然:突然,猛然。叹为观止 :赞美看到的事情好到了极点。叹,观赏。止,尽 头。 惬意 :满意;称心;舒服。参差不齐 :长短高低不齐。静 穆 :安静庄严。颦 蹙:皱 着眉头,形容忧愁的样子 本色当行 :做本行的事,成绩十分显著。息息相通 :形容关系极为密切。息息,指呼吸。叱 咤风云 :形容威力极大。 叱咤, 吆喝。尽态极妍 :使仪态和丽质最充分地显示出来。毛 骨悚然 :形容十分恐惧。 悚然, 恐惧的样子。 怏怏不乐 :形容不满意或不高兴神情。毋宁 : 不如。吞噬:吞食。 赢 若:瘦弱。语无伦次 :话讲的很乱,没有条理。忧心忡忡 : 心事重重,忧虑不安。忡忡,忧虑不安的样子。姗姗来迟

12、 :慢腾腾地来晚了。姗姗,行走缓 慢的样子。念念有词 :指人不停的自言自语。 搁浅 : (船只)进入水浅的地方,不能行驶。冻饿之虞 :受冻、挨饿的忧虑。不毛之地 :指 贫瘠的土地或荒凉的地区。不可思议 :形容不可想象或难于理解。聊以自慰 :姑且用来安 慰自己。聊,姑且。砭骨 :刺入骨髓,形容使人感觉非常冷,或疼痛非常强烈。崔巍 : 形容山高大雄伟。养精蓄锐 :养息精神,蓄积力量。锐,锐气。齐心协力 ;形容思想一致, 共同努力。 斩钉截铁 :比喻处理事情或说话果断坚决,毫不犹豫、拖沓。迫不及待 :急迫得 不能再等待。孜孜不倦 :形容勤奋的不知疲倦。孜孜,勤勉的样子。梦寐以求 :睡梦中都 想着寻找

13、,形容迫切地希望着。苍苍莽莽 :空阔辽远,没有边际。 剽悍 :勇猛,强健。阔绰 :豪华奢侈,排场大。创痍 :创伤。遒劲 :雄健有力。相得意 彰:指两个人或两件事情相互配合,使二者的能力、 作用、 好处能得到充分展示。意,更加。 彰,明显。 有过之无不及: (相比起来)只有超过的,没有不如的(多用于坏的方面)。 背诵篇 1、吴均的山中杂诗一诗中,表明诗人家住于山峰环绕、竹木茂盛的山中的两句是山 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反映山中屋宇地势高峻的(富有情趣的)两句 是鸟向 檐上飞,云从窗里出。写鸟在人家的房檐上飞,最有趣的是云彩从窗户里飘了出来 的诗句是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2 、王维的竹里馆一

14、诗中,写诗人的活动的两句是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情景的两句是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4、李白的 春夜洛城闻笛 中用夸张修辞手法的句子: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表达诗人对家乡的依恋和思乡之情的两句是: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5、岑参的逢入京使一诗中,写诗人由于行者匆匆,只好用捎口信方式表达怀亲之情的 两句是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运用夸张手法传达惜别深情的诗句是:故园 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写当下情景的句子: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6、韦应物的滁州西涧一诗中用以动写静手法描写雨景,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 静之景,抒发了不在其

15、位,不得其用的无奈而忧伤情怀的诗句是: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 人舟自横。蕴含诗人因多病无所作为的忧伤情怀的两句是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 自横诗人渲染一种恬淡幽静的意境,蕴涵对无声息者一丝同情的句子是:“独怜幽 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体现“诗中有画,景中寓情”的诗句是: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诗人创造了涧边幽草,水急舟横的清幽意境的诗句是: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7、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追忆往昔与李龟年的接触,表达对“开元全盛日”的 无限眷念的两句是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常被用来表达久别重逢,幸会难 得的心情的两句是: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16、表现过去之盛的句子:岐王 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表示感伤现在之衰, “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受的句子: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8、刘长卿的送灵澈上人一诗中,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描写竹林寺的景色气氛,同时 点明送别时间,且对仗工整的两句是: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写灵澈辞别归去, 诗人伫立目送, 依依不舍情景、 人与景相融两句是: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写一抹斜 阳下,几重青山外,远行人渐行渐远的是: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9、赵师秀约客一诗中,表明季节,描写江南梅雨季节清新幽静的景色的两句是黄梅时 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 ,表达诗人候客时长而失望焦躁情绪、表现诗人寂寞心情的两

17、句是: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10、 赵翼论诗 一诗中说明文字创作应有时代感和创造性的两句是:李杜诗篇万古传,至 今已觉不新鲜,诗中有两句诗可以用来说明人才辈出,各个时代都有有才华有成就的新人 出现,这两句诗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常用来赞美人才辈出,也用来表示 一代新人过去,又有一代新人出现,长江后浪推前浪,也含有“世事超越前人,不断创新, 不断进取的必然趋势”之哲理的诗句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这首诗中 “ 李杜 “指的是唐朝的李白和杜甫,“ 风骚 “原来指诗经里的“国风“和屈原的离骚 课内名篇名句背诵 1、 伤仲永一文作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 石 哪些句

18、子介绍了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并简要分析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 第一阶段: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 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 观者。 第二阶段: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第三阶段: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造成这种变化的 原因: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伤仲永 中最后一段的议论讲的道理: 就方仲永的事例,说明人的天资与后天学习的关 系,强调后天学习对成才的重要性。 2、 木兰诗选自_宋_代_郭茂倩 _编的 _乐府诗集 _ ,这首诗是 _南北

19、 朝_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木兰诗中表现军情紧急的句子: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写木兰从军的原因是: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准备的句子是: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 鞭; (3) 写木兰奔赴前线思念亲人的句子是: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 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4)表现木兰英姿飒爽、矫健雄姿的句子: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5)表现战场条件艰苦的句子: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这两句诗,通过环境描写, 渲染出十年军旅生活悲壮、严酷的气氛,烘托出木兰勇敢、

20、坚强的性格。 (6)表现战争惨烈、旷日持久的句子: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7) 概括木兰十年征战生活的句子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 归。表现木兰功高赏多的句子: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8) 表现木兰不慕名利的句子: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描写木兰一家迎接木兰胜利归来的句子是: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 来,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9)表现回家后木兰兴高采烈的句子: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 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10) 巧用比喻、赞美木兰的句子是: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

21、我 是雄雌?赞颂木兰谨慎、聪明、勇敢、能力不逊于男子的句子: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1)出自木兰诗的成语“扑朔迷离”比喻事情错综复杂,不易辨清真相。,其原话是: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3、 孙 权 劝 学 选 自 司 马 光 主 持 编 纂 的一 部 编 年 体 通 史体 通 史 资 治 通 鉴 , 这部史书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史事。司马光,北 宋时期政治家、 史学家。写孙权劝吕蒙学习的句子是:孤常读书,自 以为大有所益 4、 口技作者是_林嗣环 _,节选自 _虞初新志_秋声诗自序_ 。 虞初新志 是清代 _张潮 _编选的

22、笔记小说。口技表演者有一段时间同时发出许多声音,描写这些声音 的文字有: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 声,抢夺声,泼水声。 口技中 从侧面描写口技表演效果、描述观众的反应的句子有:A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 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B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C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表现从失火到救火的情形:响声大作,由少而多:忽_一人大呼“火起”_,_夫起大哭 _, _妇亦起大呼 _。 两儿齐哭。 俄而百千人大呼, _百 千儿哭 _, _百千犬吠 _。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_,火爆声,呼呼风声,_百千齐作 _;又夹百千求救

23、声,_曳屋 许许声 _, _抢夺声 _,泼水声。 写作者的评论的句子: (1)一时齐发,_众妙必备 _。 ( 2)虽 _人有百手 _,_手有百 指_,_不能指其一端_;人有百口 _,_口有百舌不能明其一处也。 交代道具的简单的句子:(1)口技人坐屏障中,_一桌 _、_一椅 _、_一扇 _、 _ 一抚尺 _而已。 (2)撤屏视之, _一人 _、一桌、 _ 一椅 _、_一扇 _、_一抚 尺_而已。 5、 夸父逐日选自山海经海外北经。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 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_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_ 6、 共工怒触不周山选自淮南子。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是西汉

24、淮南王刘安及 其门客集体撰写的一部著作。 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_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 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7、 狼选自聊斋志异 ,作者是清代蒲松龄:最后一段说“ 狼亦黠矣 “ ,文中表现了狼的“ 黠“ 的句子是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意将隧入以 攻其后也。 狼 中议论点明文章主题的句子是: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 耳。 (1)文中描写狼的狡猾的句子:途中两狼,缀行甚远。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 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不敢前, 眈眈相向。 少时, 一狼径去, 其一

25、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前狼假寐,盖 以诱敌。 (2)文中描写屠户机智勇敢的句子: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 下,弛担持刀。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 (3)作者对这件事的议论: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 8、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作者是俄国诗人普希金,他的著名诗作有自由颂致大海 致恰达耶夫等。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1、与马有关的俗语、成语,以“马”为偏旁的字 俗语 : (1)人在衣裳马在鞍(2)风马牛不相及

26、(3)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4)驴 唇不对马嘴( 5)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6)人并不因为生在马厩里就成了马。(7)牵 马到河易,强马饮水难。 现代文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每课要点整理 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1作者对百草园的生活与三味书屋中的生活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明确: 作者认为在百草园中有无穷的乐趣;三昧书屋的生活则是相对枯燥乏味的。文章 先后写了两种生活。 2提问:本段还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描写百草园的事物?表现出了事物的什么持点? 明确:这段文字还运用了“比喻”、 “拟人”的修辞手法。 比喻句:“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表现出木莲果实的形态特点;“如果不怕刺,还可 以摘到覆

27、盆子,象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表现了覆盆子形状颜色的美丽。 拟人句:“油蛉在这里低唱” , “蟋蟋们在这里弹琴” ,表现出这两种昆虫鸣声的悦耳。 3默读课文第7 段,同时找出写捕鸟方法的动词,分析使用这些动词的表现力量。 明确:作者用“扫、支、撒、系、牵、看、拉”等一连串的动词,清晰、准确地写出捕 鸟的全过程,表现了儿童好动的性格,对捕鸟的喜好。 4朗读第9 段,三个“也许是因为”这一段字里行间流露了一种什么感情? 明确: 这一段用猜测、 疑问和无可奈何的语气,表达了童年的鲁迅告别百草园时既无奈 又恋恋不舍的感情。 5三味书屋的陈设是怎样的?字里行间流露了作者的什么感情?“我”对三味书屋 和先

28、生的印象又如何呢? 明确:三味书屋的陈设单调、沉闷。其沉重、压抑的颜色,与百草园中的“碧绿”“紫 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屋里的陈设就更单调了,只有匾和画儿, 不象百草园中的生机勃勃。 “我”对三味书屋的主人寿镜吾先生是很尊敬的,说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 的人” 。 二、爸爸的花儿落了(林海音) 1 “花”在全文结构中起着怎样的作用? 文章也多处写到花,如开头由衣襟上的夹竹桃引出爸爸生病住院,结尾用 “垂落的夹竹 桃”回应前文,点出爸爸已不在人间,可以看出“花”是作为线索贯穿小说始末的。 2这篇文章以“爸爸的花儿落了”为题,一方面指爸爸种的夹竹桃凋谢了,另一方面 则点出了爸爸的离开人世。

29、 3伏笔:比如开头“我”回忆去医院看望爸爸时,爸爸曾说:“没有爸爸,你更要自己 管自己,并且管弟弟和妹妹,你已经长大了,是不是?”这是一处伏笔。又如当毕业典礼的 钟声响起后,我突然又想到妈妈爸爸,疑惑“妈妈今早的眼睛为什么红肿着”,是在暗示妈 妈对爸爸的病情很了解,知道他将去世。而毕业典礼结束后,“催着自己,我好像怕赶不上 什么事情似的” ,急急忙忙赶回家去,这恐怕是一种预感。至于写他进家门以后看到“旁边 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枝子,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样”,更是以花喻人,把即将 丧父的伤痛推到极致。 三、丑小鸭(安徒生) 1丑小鸭之所以能成为白天鹅,是因为心中有梦,并向着梦想飞翔,命运

30、其实没有轨 道,关键在于要有对美好境界、美好理想的追求。 2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原因是什么吗?在文找出相应的语句并分析 关键句子: A 、想我还是走到广大的世界里去才好。 B、我要飞向他们,飞向这些高贵的鸟儿在冬天里受苦要好得多。 C、只要你是一只天鹅,就算是生在养鸭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 D、他到非常难为情因为一颗好的心是永远也不会骄傲的。 3丑小鸭留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 a、成为“白天鹅,要经过自身的努力,重要的是要有天鹅一般高贵的灵魂。” b、命运无轨道,三分天注定,七分靠自己。 c、在拼搏中才能真正认识自己原来也可以变成“白天鹅”。 四、诗两首 1 诗人在诗中阐明了怎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

31、你感受最深的诗句说说你曾有过的体验。 明确: 诗中阐明了这样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当生活欺骗了你时,不要悲伤, 不 要心急;在苦恼的时候要善于忍耐,一切都会过去,我们一定要永葆积极乐观的心态;生活 中不可能没有痛苦与悲伤,欢乐不会永远被忧伤所掩盖,快乐的日子终会到来。 2如何理解“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这两句诗的含义? 明确:这两句诗道出了人生体验中一种极为普遍的感觉。当你经历磨难之后回想起来反 而会觉得很美好。这里诗人也是在倡导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3思考诗中的“路”有什么含义? 明确: 诗的表面是写自然界的道路,实则借写自然界的路来表达诗人对人生之路的思考。 这里其实运用的

32、是文学艺术上常用的象征手法。 4诗人虽然写了自己所选择的路,但重点都放在未选择的路上。诗题也表明了这一点。 既然是选择,为什么重点又写未选择呢? 明确: 这主要是为了深化主题。诗人感叹人生有许多道路可供选择,但一个人往往只能 走一条路,而还有其它许多条路,因为人生短暂而只能放弃。人生道路的选择带有偶然性、 随意性。那些未走的路,才更让人想念,更让人留恋。诗人不写已选择的道路,而重在对未 选择的道路发出感叹,更能打动读者的心灵,让人更深入的思考人生的选择问题。 5感悟哲理学了这首诗,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明确:答案不求一致,言之有理即可。譬如:人只能选择一条人生之路,必须慎重;人 生道路的选择

33、,不要随波逐流,而要经过自己的思考,作出独立自主的选择。 6分清象征与比喻的概念。什么是象征?象征跟比喻有什么区别? 象征:用具体的事物表示某种特殊的意义。所谓象征, 就是在文学作品中,明写甲事物, 借写甲事物暗示乙事物,但甲事物本身作为一种表现手段,一种具体形象, 也要求给予充分 注意。 比喻,用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拟想要说的事物,以便表达得更加生动鲜明。 象征是一种谋篇立意的手法,比喻则是一种修辞手法,象征一般要统摄全篇,而比喻只 在个别语句、语段中起作用。 六、黄河颂 ( 光未然 ) 1、歌颂黄河的部分能分为几个层次?分别是从那些方面进行赞颂的? 以“啊!黄河! ”为标志分为三层,分别从黄

34、河的历史贡献,地理特征,自然特点这三 方面歌颂了黄河。 2、歌词中反复出现的“啊! 黄河 !”起了什么样的作用? “啊 ! 黄河 ! ”反复出现,把歌词主体部分从“啊! 黄河 !/ 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到“将 要在你的哺育下/ 发扬滋长”分为三个层次,依次是: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了中 华民族,黄河还将激励着中华民族。由实到虚,环环相扣,逐步深入。 3、如何理解黄河是“摇篮”,是“屏障”? 把黄河比喻为“中华民族的摇篮”较易理解,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在黄 河流域产生、发展、壮大,黄河哺育滋养了世代炎黄子孙。把黄河比喻为“民族的屏障”, 侧重从黄河对中华民族的保卫作用而言。黄河

35、天险在地理上可作为军事屏障,黄河的伟大坚 强精神,更足以成为民族精神上的城防,这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制胜法宝。 4 诗歌最后两句采用什么修辞方法,起什么作用,表达了什么感情? 是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充满了战斗的决心,反复起强调作用, 表达了对民族精神的赞颂, 也表达了必胜的信心。 七、最后一课(都德) 1“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中的“高大”指什么? 明确:指韩麦尔先生的爱国主义形象在小弗郎士心中显得崇高、伟大。 2、作者运用第一人称,对小弗郎士的描写重点运用了心理描写的手法,写出了小弗郎 士情感变化的波澜起伏,从幼稚、贪玩疑惑、诧异难受、懊悔悲愤、懂事,充 满爱国主义思想感情。这一感情变化,

36、推动情节的发展,突出了主题,使文章更真切感人。 3、作者描写韩麦尔先生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明确: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 4 结尾部分三个破折号的作用: 明确:解释说明;声音的延长;意思的递进。 5、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1) 找出序幕中的两处环境描写: 明确: “ 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 “ 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 这是本文中小弗郎士早晨出门时所见到的场景,包括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点明了 最 后一课 的具体时间和时代背景。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社会环境描写,它真实而又十分简练地 交代了国土已被侵略军所占领,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残酷的社

37、会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 看见许多人站在布告牌前“ 这一环境描写又表明什么? 明确: 布告牌上贴着的虽然只是一张公文,但它威力极大, 逼迫人们不得不法执行和就 范。也正是它,才直接导致了“ 最后一课 “ 。 (3) 课前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烘托出“ 最后一课 “ 严肃、庄严、悲愤的氛围,又进一步加深悬念。 (4) “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描写的作用? 明确:鸽子是和平的象征,表现出小弗郎士对被迫不能学习祖国语言的悲愤,对和平、 自由的渴望。 (5) 教室和韩麦尔先生小院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表达出这位教了四十年法语的老师对这最后一课的眷恋,对将要失去祖国语言的

38、难舍。 九、土地的誓言(端木蕻良) 1、人称的恰当运用。 (先用第三人称“她”而不用“它”,隐含将土地比作“母亲”的 意思;随着情感的越趋激荡,作者又将她改成第二人称“你”,直接倾诉对故土的感情,显 得直接而迫切,产生了强烈的抒情效果。) 十一、邓稼先(杨震宁) 1. 在写邓稼先以前,为什么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 明确: (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是为了说明邓稼先是对中华民族从“任人宰 割”到“站起来了”这一巨大转变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是对历史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 历史人物。) 2. 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 明确: (课文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更能鲜明地突出邓

39、稼先的性格品质和奉献 精神,就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 神的儿子。” “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 十二、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臧克家) 1、 哪两句话是对闻先生作为学者“说和做”的高度概括? 明确:第一、二自然段。 2、 “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怎样理解 “群 蚁排衙”?明确: “群蚁排衙” ,文中指闻先生写字工工整整,十分认真,他的手稿都是蝇头 小楷,好象群蚁排衙。表现了闻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 3、用简练的语言概括闻先生学者形象? 明确:先生是一位为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治学严谨、 不畏艰辛

40、、 废寝忘食、 终于在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的卓越学者,言行一致的爱国者。 十三、音乐巨人贝多芬(何为) 1、认为贝多芬是一个怎样的人? (明确:独立而骄傲,沉郁而坚强,严肃而善良,热爱自然,追求自由,献身音乐。) 2、本文的独特之处在于:把贝多芬还原为一个生活中的有着喜怒哀乐的人,通过多种 方法具体描写人物,表现人物内心的痛苦和对不幸命运的抗争。 贝多芬出场前,女佣介绍属于侧面描写;贝多芬出场后属于正面描写 十六社戏 1、 本篇题为“社戏”, 重在叙写去看戏, 写这些在平桥村的一般乐事又有什么样的作用? (多方表现乐趣,铺垫赵庄看戏。乐趣极浓,戏应更有趣吸引读者看下去) 讨论明确: 写这些小住平

41、桥村的一般乐事,既多方面地表现出那段生活的乐趣,使作品 内 容丰富,具有生活实感;更由于这里写了钓虾、放牛这两件乐事,第二部分开头的“至 于我在那里的第一盼望的,却在到赵庄去看戏”,就与之构成递进兼有转折的关系。钓虾、 放牛已是乐趣甚浓, “第一盼望”的“看戏”自更乐趣无穷。这样,就为写最大乐事看 戏作了铺垫,吸引读者读下去。 ( 这一部分写“我”随母亲归省在平桥村的生活,意在突出人物活动的环境,同时简写 一些“趣事” ,为下文详写“看戏”中的趣事作铺垫。) 2、文中为什么说笛声宛转悠扬,使“我”“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呢? 讨论明确:“自失”是指“我”听得出神,忘了自己。这是因为被美丽的

42、夜景陶醉而出 神的缘故。 3、去赵庄看戏的途中,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夏夜行船的美景的? 讨论归纳:嗅觉: (清香、水气) 视觉: (淡黑的起伏的群山,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 听觉: (似乎听到了歌吹) 想象: (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 4、这样描写看戏途中的情景,起着什么样的作用?表现了“我”什么样的心情? 讨论归纳:作者借助“我”,一路上领略了江南水乡的夜景。这段描写,从感觉入手, 描绘了豆麦、水草的清香、淡黑起伏的连山、皎洁的月光、闪亮的渔火、宛转悠扬的笛声、 孩子们的欢笑声,写得有声有色有味,然而更有情。 写连山, 以动写静; 写笛声, 以声传情; 写渔火,由远及近。这样写,既给人一种诗

43、情画意之感,又将社戏在仙境般的景致中呈给读 者。同时也表现了我急欲看到社戏的急切心情。 5、 “朦胧”在句子里作什么词用? “朦胧”原来是形容词,现在作动词。(下文中“模糊”也是这种用法。) 6、为 什么说连山像铁的兽脊似的踊跃向船尾跑去? 这样写既形象真切,又突出了船行的快。 7、戏并不好看,豆也很普通,为什么文章结尾却写道:“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 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呢? 讨论归纳:“我”所难忘的是农村特有的风光,自由的空气,人与人之间和谐亲密的关 系以及人们朴实、善良的性格。对这段生活的回忆也表达了“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五、总结存储,拓展延伸。 十七

44、、安塞腰鼓( 刘成章 ) 1、划出文中高度概括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的一句话: “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 从用词方面说: (1) “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呆呆地,似乎从来不曾响过”一句中“呆呆地”用 得好,好在它用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安静时安塞腰鼓的状态。 (2) “茂腾腾的后生” “咝溜溜的南风”中的“茂腾腾”“咝溜溜”用得好,好在叠词的 运用使语言亲切富有韵味。 (3) “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 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中反义词用得好,好在它们对比强烈,更能突出安塞腰鼓的特点。 从句式

45、上说: (1) “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中“发狠”“忘隋”“没命”用得好,好 在它们语意层层递进,语势步步增强。 (2) “交织 ! 旋转 ! 凝聚 ! 奔突 ! 辐射 ! 翻飞 ! 升华 ! ”这些短句用得好,好在它们使文章语句 铿锵,气势强劲,突出了安塞腰鼓的豪放美。 (3) “但是”与“看”独立成段好,好在它们特别引人注目,自然完成画面由静到动的 急转。 从修辞上说: (1) 文章中排比用得好,好在形式多样的排比增强了语势,更突出了安塞腰鼓恢宏磅礴 的气势。 (2) “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 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

46、是强健的风姿”写得好,好在比喻使对象更加形象具 体,从而铺排出一系列异彩纷呈的画面。 (3) 文中的反复用得好,好在使语言节奏明快,形象深刻清晰。 从写法上说: (1) “使人想起: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使人想起: 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 使人想起: 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写得好,好在它使人产 生了丰富的联想和想像,增加了文章的内涵。 (2) “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写得好, 好在“以声写静” ,更加突出了鼓声止后的寂静。 (3) 文中开头的静态描写好,好在它为文章后面写动设下铺垫,使文章静中蕴动,动静 结合,充满画面美。 二十一、伟大的悲剧(茨威格)

47、 1、本文“悲”包括哪些内容?“伟大”指什么精神? 悲剧:失败之悲作证之悲死亡之悲世人之悲离别之悲 伟大:勇于探索诚实守信集体主义献身事业给人精神鼓舞 课文颂扬了一种人类勇于探索的精神,为事业而献身的精神和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 2、文中哪些情节、语句深深的打动了你,让你激动难忘?请概括说明。 例如 1、接受为挪威人作证的任务。 (探险家诚实守信的博大的胸襟让人叹服、敬佩。 ) 2、威尔逊博士临死不放弃科学观察。 (科学家勇于探索和顽强进取的敬业精神让我们感动。) 3、奥茨英雄似的死去。 (科学家为事业自我献身的崇高精神和以集体为重的高尚人格令人心灵震撼。) 4、斯科特将日记记录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 (科学家热爱事业,执着、拼搏的精神令人赞叹。) 3、 “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 (作者站在斯科特的角度,表达了他们在角逐失败后的一种极度沮丧,悲哀的心情,但 作者并不同意这种说法) 4、 “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