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免疫学试题库(详细答案)汇总.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5409932 上传时间:2020-05-02 格式:PDF 页数:164 大小:946.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免疫学试题库(详细答案)汇总.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4页
医学免疫学试题库(详细答案)汇总.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4页
医学免疫学试题库(详细答案)汇总.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64页
医学免疫学试题库(详细答案)汇总.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64页
医学免疫学试题库(详细答案)汇总.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学免疫学试题库(详细答案)汇总.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免疫学试题库(详细答案)汇总.pdf(16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 前言 医学免疫学是当今生命科学中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七十年代以来发展极为迅速。为帮 助医学生系统学习本课程的基本知识,理解和掌握本课程的重点内容,熟悉本学科的应试技 巧,提高应试能力。我们组织本教研室长期从事教学工作且经验丰富的教师,编写了医学 免疫学复习题集一书。 该习题集以本科教学最新版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医学免疫学第三版(陈慰峰主 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年出版)为蓝本,参考国内外其他教材编写。 本习题集按教材章节编写。在各章之前扼要介绍了本章节的复习要点,对教学内容分为 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层次。试题部分分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和 问答题五种题型,个别章节附

2、有思考题。单项选择题后附有 A、B、C、D、E五个备选答案, 答题时应选其中一个最合适的答案。多项选择题后也附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答题 时应选其中多个合适的答案。为便于学生学习时自我检测学习效果,在各章节后附有参考答 案,供学习时参考。 本书适用于医学各层次的教学参考。为便于医学专科生、本科生及研究生学习时的需要, 本书按不同的学习要求, 分别加以注名。具体要求是: 医学专科生 掌握未加标记的试题部分; 医学本科生 掌握未加标记的试题和带有标记的试题;研究生 则应掌握未加标记的试题及带 有标记的试题和带有标记的试题。 本书供医学各层次学生学习时参考,答案部分如有异议,请与授课教师

3、商讨。 编者 第一章 免疫学简介 复习要点: 1熟悉免疫的概念。 2了解免疫应答的类型与作用。 3熟悉免疫细胞的种类、分布。 4熟悉免疫组织与器官的组成及淋巴细胞再循环的过程。 5了解免疫病理与免疫性疾病。 一、单项选择题 1免疫的概念是: A机体的抗微生物感染功能 B机体清除损伤和衰老细胞的功能 C机体排除非自身物质的功能 D机体识别、杀灭与清除外来微生物的功能 E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物质的功能 2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后,首先激起机体的免疫应答类型是: A固有性免疫应答 B 适应性免疫应答 C两者同时被激起 D. 以上都不是 E 以上都是 3免疫应答对机体是: A有利的反应 B不利的反应 C有

4、时有利,有时不利 D适当时有利,不适当时不利 E以上都不是 4人类的中枢免疫器官是: A胸腺和粘膜伴随的淋巴组织 2 B骨髓和粘膜伴随的淋巴组织 C淋巴结和脾脏 D淋巴结和骨髓 E骨髓和胸腺 5人类免疫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是: A淋巴结和胸腺 B淋巴结和骨髓 C骨髓和脾脏 D骨髓和胸腺 E淋巴结和脾脏 6周围免疫器官包括: A骨髓、淋巴结、脾脏 B胸腺、脾脏、粘膜组织 C腔上囊、脾脏、扁桃体 D脾脏、淋巴结、粘膜伴随的淋巴组织 E扁桃体、骨髓、淋巴结 7人类 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是: A骨髓 B法氏囊 C脾脏 D胸腺 E淋巴结 8人体最大的外周免疫器官是: A骨髓 B法氏囊 C脾脏 D胸腺 E淋

5、巴结 9T淋巴细胞和 B淋巴细胞定居的部位是: A中枢免疫器官 B 周围免疫器官 C 胸腺 D骨髓 E腔上囊 10T淋巴细胞和 B淋巴细胞发生免疫应答的免疫场所是: A骨髓 B周围免疫器官 C中枢免疫器官 D 胸腺 E以上都不是 11免疫系统的组成是: A中枢免疫器官、周围免疫器官、粘膜免疫系统 B免疫细胞、中枢免疫器官、免疫分子 C中枢免疫器官、免疫细胞、皮肤免疫系统 D免疫分子、粘膜免疫系统、免疫细胞 E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 12免疫活性细胞是指: A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粒细胞系 B淋巴细胞系、红细胞 C粒细胞系、红细胞 D淋巴细胞系、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ET、B淋巴细胞 二、多项选择

6、 1执行固有免疫应答功能的细胞有: ANK 细胞 BB细胞 CT细胞 D单核巨噬细胞 E中性粒细胞 2执行适应性免疫应答功能的细胞有: ANK 细胞 BB细胞 CT细胞 D单核巨噬细胞 E中性粒细胞 3免疫系统包括: A免疫细胞 B免疫分子 C免疫原 D免疫器官 E中枢免疫器官 4免疫细胞包括: A淋巴细胞系 B单核 - 巨噬细胞系 3 C神经细胞 D粒细胞系 E抗原递呈细胞 5固有性免疫的特点包括: A先天性 B非特异性 C无记忆性 D相对稳定 E感染晚期起作用 6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特点包括: A后天性 B特异性 C记忆性 D不稳定性 E感染早期起作用 7关于 NK 细胞,以下正确的叙述是:

7、A由淋巴系祖细胞分化而来; B能介导 ADCC 作用; C识别靶细胞具有特异性; D执行固有免疫应答; E体积较大 8关于中枢免疫器官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成熟的场所 B人类中枢免疫器官包括胸腺、骨髓 C骨髓是诱导 B淋巴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D胸腺是诱导 T淋巴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E是发生免疫应答的场所 9周围免疫器官包括: A淋巴结 B脾脏 C胸腺 D骨髓 E粘膜伴随的淋巴组织 10关于适应性免疫应答, 下列叙述哪些是正确的 ? A能识别异己 B有记忆性 C有特异性 D有MHC 限制性 E 由多种细胞系参与完成 三、填空题 1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是_、_、_。 2免疫

8、应答包括 _免疫应答和 _免疫应答。其中前者又称为非特异性免疫应答,后 者又称为特异性免疫应答或获得性免疫应答。 3机体遭遇病原微生物感染时首先产生的是_免疫应答,但最终在清除病原体时起主导 作用的是 _免疫应答。 4T细胞和 B细胞分别靠其表面的 _和_识别抗原分子,并且一个 T或B细胞只能识别 _种抗原分子。 5B细胞经过抗原刺激,分化为_,通过分泌 _执行免疫功能,因此由 B细胞介导的 免疫称为 _免疫。T细胞经抗原刺激成为效应细胞而发挥免疫效应,所以由 T细胞介导 的免疫称为 _免疫。 6B细胞成熟的部位是 _,T细胞成熟的部位是 _。 7按T细胞表面 TCR 的编码基因不同将 T细胞

9、分为 _和_两类。按 T细胞功能不同可将其 分为_和_两类。 8单核细胞随血液循环至组织中定位并分化成熟,成为_。 9TCR +T细胞识别的抗原为 _,TCR +T细胞直接识别抗原分子。 10胸腺是由 _细胞和 _细胞组成的。 11淋巴细胞在淋巴组织和淋巴器官中的定位呈特异性,决定于淋巴细胞表面的 _及HEV 表达的 _。 12免疫性疾病分为 _、_、_三大类。 13超敏反应按发作时间及机制分为_和_两种。 14AIDS属于_免疫缺陷病, HIV主要感染并破坏的是 _细胞。 4 四、名词解释 1免疫 (immunity) 2固有免疫应答( innate immune response) 3适应

10、性免疫应答( adaptive immune response) 4免疫防御 (immunologic defence) 5免疫自稳 (immunologic homeostasis) 6免疫监视 (immunologic surveillance) 7MALT(mucosal-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五、问答题 1简述 T及 B淋巴细胞执行特异性免疫的原理。 2淋巴细胞再循环的方式及作用。 3简述三类免疫性疾病。 六、思考题 你如何理解免疫系统的双重性功能(防御、致病)。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1.E 2.A 3.D 4.E 5.D 6.D 7.A 8.C

11、9.B 10.B 11.E 12.E 二、多项选择 1.A D E 2.B C D 3.A B D 4. A B D E 5. A B C D 6.A B C D 7.A B D E 8.A B C D 9.A B E 10.A B C D E 三填空题 1免疫防御、免疫监视、免疫自稳 2固有免疫应答、适应性免疫应答 3固有、适应性 4TCR 、BCR 、一种 5浆细胞、抗体、体液、细胞 6骨髓、胸腺 7TCR +T细胞、 TCR +T 细胞、细胞毒性 T 细胞、调节性 T 细胞 8巨噬细胞 9MHC-Ag 复合物 10. 胸腺、胸腺基质 11粘附分子、粘附分子受体 12超敏感反应病、免疫缺陷

12、病、自身免疫病 13迟发型、速发型 14获得性 CD4 +T细胞 四、名词解释 1免疫 (immunity) :是指机体识别“自己”与“非己”抗原,对自身抗原形成天然免疫 耐受,对非己抗原发生排斥作用的一种生理功能。正常情况下,对机体有利;免疫功能失调 时,会产生对机体有害的反应。 2固有免疫应答 (innate immune response) :也称非特异性或获得性免疫应答,是生物 体在长期种系发育和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系列防御机制。此免疫在个体出生时就具备, 可对外来病原体迅速应答,产生非特异性抗感染免疫作用,同时在特异性免疫应答过程中也 起作用。 5 3适应性免疫应答 (adapti

13、ve immune response) :也称特异性免疫应答,是在非特异性 免疫基础上建立的,该种免疫是个体在生命过程中接受抗原性异物刺激后,主动产生或接受 免疫球蛋白分子后被动获得的。 4免疫防御 (immunologic defence) :是机体排斥外来抗原性异物的一种免疫保护功能。 该功能正常时,机体可抵御病原微生物及其毒性产物的感染和损害,即抗感染免疫;异常情 况下,反应过高会引起超敏反应,反应过低或缺失可发生免疫缺陷。 5免疫自稳 (immunologic homeostasis):是机体免疫系统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一种生理 功能。该功能正常时,机体可及时清除体内损伤、衰老、变性的细胞

14、和免疫复合物等异物, 而对自身成分保持免疫耐受;该功能失调时,可发生生理功能紊乱或自身免疫性疾病。 6免疫监视 (immunologic surveillance):是机体免疫系统及时识别、清除体内突变、 畸变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的一种生理功能。该功能失调时,有可能导致肿瘤发生,或因病毒 不能清除而出现持续感染。 7MALT(mucosal-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即黏膜伴随的淋巴组织。是指分布 在呼吸道、肠道及泌尿生殖道的粘膜上皮细胞下的无包膜的淋巴组织。除执行固有免疫外, 还可执行局部特异性免疫。 五、简答题 1简述 T及 B淋巴细胞执行特异性免疫的原理。

15、T 细胞和 B 细胞执行特异性免疫,首先需要被抗原性物质活化,而不同的抗原性物质如 病原体成分具有不同的抗原性。一个T 或 B 细胞只表达一种 TCR或 BCR ,只能特异性地识别 并结合一种 Ag分子,所以, T 及 B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具有严格的特异性,而在T及 B细胞的 整个群体中,则能识别各种各样的抗原分子。由于T 及 B细胞识别抗原的特异性,决定其执 行的免疫应答的特异性。 2淋巴细胞再循环的方式及作用。 全身的淋巴细胞与淋巴结内的淋巴细胞不断进行动态更换。淋巴细胞经淋巴循环及血液 循环,运行并分布于全身各处淋巴器官及淋巴组织中,经淋巴循环,经胸导管进入上腔静脉, 再进入血液循环。血液

16、循环中的淋巴细胞及各类免疫细胞在毛细血管后微静脉处穿过高壁内 皮细胞进入淋巴循环。从而达到淋巴循环和血液循环的互相沟通。 淋巴细胞的再循环,使淋巴细胞能在体内各淋巴组织及器官处合理分布,能动员淋巴细 胞至病原体侵入处,并将抗原活化的淋巴细胞引流入局部淋巴组织及器官,各类免疫细胞在 此协同作用,发挥免疫效应。 3简述三类免疫性疾病。 三大类免疫性疾病即超敏反应性疾病,免疫缺陷病和自身免疫病。 超敏反应性疾病:由抗原特异应答的T 及 B细胞激发的过高的免疫反应过程而导致的疾 病。分为速发型和迟发型。前者由抗体介导,发作快;后者由细胞介导,发作慢。 免疫缺陷病:免疫系统的先天性遗传缺陷或后天因素所致

17、缺陷,导致免疫功能低下或缺 失,易发生严重感染和肿瘤。 自身免疫病:正常情况下,对自身抗原应答的T 及 B细胞不活化。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 这些自身应答 T及 B细胞被活化,导致针对自身抗原的免疫性疾病。 6 第二章 免疫学发展简史及展望 复习要点: 1了解免疫学发展简史。 2了解科学免疫学时期的重要研究成果。 3了解现代免疫学时期的主要发展方向。 4了解免疫学在生物学和医学发展中的作用。 一、单项选择题 1Burnet 对免疫学的重大贡献是: A首次用无毒牛痘预防天花 B首次提出克隆选择学说 C首次建立单克隆抗体技术 D首次提出免疫调节学说 E首次发现免疫耐受 2用无毒力牛痘苗接种预防天花的

18、第一个医生是: A. Pasteur B. Owen C. Behring D. Jenner E. Burnet 3创建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的人是: A. Koch B. Owen C. Milstein 和Kohler D. Jenner E. Burnet 二、填空题 1免疫学的发展经历了 _、_、_三个时期。 2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在全世界范围内消灭_,被认为是人类战胜疾病最辉 煌的历史。 3切除鸟类腔上囊,会导致_缺陷。 三、简答题 简述Burnet 克隆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四、思考题 现代免疫学的含义及其前景。 参 考 答 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B 2. D

19、 3. C 二、填空题 1经验免疫学、科学免疫学、现代免疫学 2天花 3抗体 三、简答题 该学说认为:免疫细胞是随机形成的多样性的细胞克隆,每一克隆的细胞表达同一特异 性的受体。当受抗原刺激,细胞表面受体特异性识别并结合抗原,导致细胞进行克隆增殖, 并产生后代细胞,合成大量相同的抗体。不同抗原结合不同的细胞表面受体,并活化不同的 细胞克隆,致不同的特异性抗体产生,Burnet 将以抗体为中心的免疫化学发展至以细胞应答 为中心的细胞生物学阶段,全面推动了细胞的免疫应答及免疫耐受的形成及其机制的研究。 7 第三章 免疫球蛋白 复习要点: 1掌握抗体和免疫球蛋白的基本概念。 2掌握免疫球蛋向分子的基

20、本结构( 轻链和重链、可变区和恒定区、功能区、J 链和分泌成 份, 酶解片段等 ) 。 3掌握免疫球蛋白分子的功能(特异结合抗原、活化补体、结合Fc受体、通过胎盘等)。 4掌握五类免疫球蛋白分子的生物活性。 5掌握单克隆抗体的基本概念,了解其优点和生产技术。 6掌握抗体的生物学活性;了解抗体的理化特性。 一、单项选择题 1IgG的铰链区位于: A. VL 与CH1 之间 B. CH1与VH 之间 C. CH1与CH2 之间 D. CH3与CH2 之间 E. CL 与CH2 之间 2免疫球蛋白同种型的分类依据是: A. VH 抗原性的不同 B. CL 抗原性的不同 C. CH 抗原性的不同 D.

21、 VL 抗原性的不同 E. CH3的抗原性不同 3免疫球蛋白的 HVR 即: A. CDR B . Fc 段 C. V区 D. C区 E. 绞链区 4新生儿脐血中哪类 Ig 水平增高表示有宫内感染? A. IgM B. IgG C. IgA D. IgD E. IgE 5有四个重链恒定区的 Ig 是: A. IgM 和IgG B. IgG 和IgA C. IgA 和IgE D. IgD 和IgG E. IgE 和IgM 6无铰链区的 Ig 是: A. IgM 和IgG B. IgG 和IgA CIgA 和IgE D. IgD 和IgG E. IgE 和IgM 7与肥大细胞上 FcR 结合的 I

22、g 是: A. IgM B. IgG C. IgA D. IgD E. IgE 8感染和个体发育过程中出现最早的 Ig 是: A. IgM B. IgG C. IgA D. IgD E. IgE 9主要在粘膜局部抗感染的 Ig 是: A. IgM B. IgG C. sIgA D. IgD E. IgE 10与细胞表面相应受体结合的是: A. Fab 段 B. Fc 段 C. F(ab)2 段 DpFc E. 以上都不是 11免疫接种后首先产生的抗体是: AIgA B. IgG C. IgM D. IgE E. IgD 12新生儿通过自然被动免疫从母体获得的主要 Ig 是: A. IgG 和

23、IgM B. IgM 和 IgE C. IgG 和 IgD D. gD 和 IgA E. SIgA 和IgG 13人 Ig 中固定补体的能力最强的是: A. IgA B. IgG C. IgM D. IgE E. IgD 14IgG被胃蛋白酶水解后抗原性减弱是因为: 8 A. F(ab) 2具有双价抗体活性 B. pFc 被继续降解为小分子肽段 C. pFc 不能活化补体 D. pFc 不能结合 FcR E. pFc 不能通过胎盘 15Ig 与抗原结合的部位由: A. L 链V区和H链V区组成 B. L链的3个CDR 组成 C. H 链的3个CDR 组成 D. L链和H 链的C区组成 E. L

24、 链和H链的骨架区组成 16介导 ADCC 的主要细胞是: A. APC B. NK 细胞 C. B 淋巴细胞 D. T 淋巴细胞 E. 嗜酸性粒细胞 17关于 IgE 抗体的叙述, 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A. 是未成熟 B细胞的表面标志 B. 在胚胎晚期开始合成 C. 可介导 I 型超敏反应 D. 天然的血型抗体 E. 能通过胎盘 18IgM 的抗原结合价理论和实际上分别是: A. 8 价 4 价 B. 4价 2 价 C. 2价 1 价 D. 10 价 10 价 E. 10价 5 价 19IgG分子与 C1q 结合的部位是: A. VH B. CH1 C. CH2 D. CL E. CH3

25、20在个体发育中, Ig 的产生顺序是: A. IgA IgGIgM B. IgGIgMIgA C. IgM IgAIgG D. IgMIgGIgA E. IgG IgAIgM 21血清中含量最高的 Ig 是: A. IgM B. IgG C. IgA D. IgD E. IgE 22IgG 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至少需要: A. 1 个IgG分子 B. 2个IgG分子 C. 3个IgG分子 D. 4 个IgG分子 E. 5个IgG分子 23VL的高变区有: A. 1 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E. 5个 24关于 Ig 分子J链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 存在于 IgM和S

26、IgA中 B. 能抵抗外分泌液中蛋白酶对Ig 的降解 C. 粘膜上皮细胞合成 D. 参与 SIgA 分泌到外分泌液的过程 E参与 Ig 分子的变构 25通过旁路途径活化补体的 Ig 是 : A.IgG1、IgG2、IgG3 B. IgM C. IgA、IgG4、IgE D. IgA 、IgD E. 凝聚的 IgA、IgG4 26在机体早期免疫防御中发挥重要作用的 Ig 是 : A. IgM B. IgG C. IgA D. IgD E. IgE 二、多项选择题 1关于 IgG的分子特性,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A. CH有3个功能区 B. 能激活补体 C. 是唯一通过胎盘的抗体 9 D. 是未成

27、熟 B淋巴细胞的抗原识别受体 E. 是再次免疫应答的主要抗体 2关于 IgM的分子特性,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ACH 有4个功能区 B. 激活补体能力比 IgG强 C. 是天然的血型抗体 D. 是未成熟 B淋巴细胞的抗原识别受体 E. 是初次免疫应答的主要抗体 3关于 Ig 可变区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A. 是Ig 分子与抗原结合的部位 B. V 区由FR 和CDR 组成 C. Ig 分子通过此区与抗原表位互补 D. 由完整的轻链和 1/2 条重链组成 E. 以上都是 4关于 Ig 高变区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 位于可变区内 B. 即HVR C. 即CDR D. VL 和VH

28、 各有4个 E. 以上都是 5成熟 B淋巴细胞的表面 Ig 是: A. SmIgG B. SmIgM C. SmIgD D. SmIgE E. SmIgA 6下列哪项需抗体参与: A. ADCC B. 调理作用 C. 中和外毒素的毒性作用 D. 经典途径激活补体 E. T 淋巴细胞的活化 7关于 Ig 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 Ig 单体由2条相同的 H链和2条相同的 L链组成 B. L 链有、两型 C. H链因C区抗原性不同分为、五种 D. 铰链区对蛋白酶敏感 E. 有膜型和分泌型 8ADCC 具有下列哪些特点 ? A. 靶细胞与特异性抗体结合 B. M、NK 细胞、中性粒细胞在特异

29、性抗体介导下杀伤靶细胞 C. 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是特异的 D. 需要补体参加 E. 靶细胞上 MHC 分子参与 ADCC 9关于 IgG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 A. 血清中含量最高 B. 大多数抗菌、抗毒素抗体属于IgG C. 能激活补体 D. 能与SPA 结合 E. 是再次免疫应答产生的主要抗体 10Ig 的生物学功能包括: A. 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 B. IgG1 、IgG2、IgG3、IgM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 C. IgG 、IgA、IgE能与细胞上 FcR 结合 D. IgE 介导I 型超敏反应 E. 抗原抗体复合物形成后,Ig 可溶解靶细胞 11IgG不能与下列哪些分子结合

30、? A. MHC B. CKs C. SPA D. FcR E. CR 12关于 Ig 的功能区,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 Ig 功能区是 H 链与L链折叠形成的球形结构 10 B. L 链有2个功能区, H 链有4个功能区 C. Ig 的多肽链折叠后形成一筒状结构 D. 各个功能区氨基酸序列有高度同源性 E. 各功能区具有不同的功能 13关于 Ig 高变区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 氨基酸组成与排列顺序具有更高的变化程度 B. 在结构上与抗原决定簇互补 C. 由HVR 和CDR 组成 D. 是Ig 分子独特型决定簇主要存在部位 EH链与L链各有 3个高变区 14用胃蛋白酶水解 IgG所

31、获得的裂解片段具有下列哪些特性? A. F(ab )2 仍具有结合抗原的能力 B. F(ab)2具有双价抗体活性 C. Fc 可继续被水解成更小的片段pFc ,失去其生物学活性 D. 不能产生凝集反应或沉淀反应 E. 可降低 Ig 分子的免疫原性 15免疫球蛋白的抗原性包括: A. 同种型 B. 独特型 C. 抗独特型 D. 同种异型 E. 亚型 16抗体参与的免疫作用包括: A. I 型超敏反应 B. 新生儿溶血症 C. 激活补体 D. 免疫粘附作用 E. 输血反应 17抗体的调理机制是: A. 抗体在抗原颗粒和吞噬细胞间 “ 搭桥 “ B. 改变抗原表面电荷,降低抗原与吞噬细胞间静电斥力

32、C. 抗体中和抗原表面的抗吞噬物质 D. 抗原抗体复合物通过与 FcR 结合活化吞噬细胞 E. 抗体刺激吞噬细胞产生粘附分子 三、填空题 1抗体是由 _细胞识别 _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的一种球蛋白。 2免疫球蛋白根据其存在部位和作用可分为_和_型。 3免疫球蛋白分子是由两条相同的_和两条相同的 _通过_连接而成 的_结构。 4根据免疫球蛋白重链恒定区的不同,可将免疫球蛋白分为五类: _、 _、 _、 _、_。其相应的重链分别为_、_、_、_、_。 5免疫球蛋白同种型的分类依据是_。 6免疫球蛋白分子的轻链可分为两型即_和_,一个天然 Ig 分子两条轻链的 型别总是 _的。 7重链和轻链靠近

33、N端的、氨基酸序列变化很大的区域称为_,在其中有 3 个区 域的氨基酸组成和排列顺序极易变化,因而称为_。靠近 C端的、氨基酸序列变化不大 的区域称为 _。 8抗原结合部位是由VH和 VL的三个 _共同组成,因此又称为互补决定区。 9铰链区位于 CH1 和 CH2 之间,易生展弯曲,易被 _和_水解。 10在五类免疫球蛋白中,没有铰链区的是_和_。 11. 免疫球蛋白的功能区又称_,是由 _折叠而成的球状结构。 12Ig 轻链有两个功能区,即 _和_。 13IgM和 IgE 的重链有五个功能区, 即_、 _、 _、 _、 _。 11 14 木瓜蛋白酶水解Ig 后得到 _ 、 _片段;胃蛋白酶水

34、解 Ig 后得到 _ 和_。 15免疫球蛋白分子的主要功能是识别并特异性结合抗原,其特异性是由Ig 的_区, 特别是 _的空间构型决定的。 16单体 IgM是_价,五聚体 IgM 的实际抗原结合价为 _。 17IgG 以单体形式存在,而SIg A 以_形式、 IgM 以_形式存在。 18成熟 B细胞表面识别抗原的Ig 为_、_。 19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的Ig 是_、_。通过旁路途径激活补体的Ig 是_。 20唯一通过胎盘的抗体是。婴儿从初乳中得到的Ig 是。天然的血型 抗体是 _。 四、名词解释: 1抗体 (antibody) 2Fab(fragment antigen binding) 3

35、Fc(fragment crytallizable) 4免疫球蛋白 (Immunoglobulin Ig) 5超变区 (hypervariable region,HVR) 6可变区 (variable region,V区) 7单克隆抗体( Monoclonal antibody, mAb) 8ADCC(Antibody dependent cell-mediatedcytotoxicity) 9调理作用 (opsonization) 10J链(joining chain) 11分泌片( secretory piece) 12Ig 功能区( Ig domain ) 13Ig 折叠( Ig fol

36、ding) 14CDR(complementary-determining region) 五、问答题 1简述抗体与免疫球蛋白的区别和联系。 2试述免疫球蛋白的主要生物学功能。 3简述免疫球蛋白的结构、功能区及其功能。 4简述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基本原理。 六、思考题 试述各类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特性及功能。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C 3.A 4.A 5.E 6.E 7.E 8.A 9.C 10.B 11.C 12.E 13.C 14.B 15.A 16.B 17.C 18.E 19.C 20.D 21.B 22.B 23.C 24.A 25.E 26.A 二、多项选择题 1.ABC

37、E 2.ABCDE 3.ABC 4.ABC 5.BC 6.ABCD 7.ABCDE 8.AB 9.ABCDE 10.ABCD 11.ABE 12.ACDE 13.ABDE 14.ABCE 15.ABDE 16.ABCDE 17.ABCD 三、填空题 12 1B、抗原 2分泌型、膜型 3重链、轻链、二硫键、四肽链 4IgM IgD IgG IgA IgE ;链、链、链、链、链。 5重链恒定区氨基酸组成和排列顺序 6型、型、相同 7可变区、高变区、恒定区 8高变区 9胃蛋白酶、木瓜蛋白酶 10IgM IgE 11结构域、 Ig 肽链 12VL CL 13.VH CH1 CH2 CH3 CH4 14

38、2 个 Fab、Fc; F(ab)2、pFc 15 V区、HVR(CDR) 162、5 17二聚体、五聚体 18IgM、 IgD 19IgG13 IgM IgA IgG4 20. IgG SIgA IgM 四、名词解释 1抗体(Antibody) : 是B 细胞特异性识别 Ag后,增殖分化成为浆细胞,所合成分泌的 一类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2Fab(Fragment antigen binding) :即抗原结合片段,每个 Fab段由一条完整的轻链和 重链的 VH 和CH1 功能区构成,可以与抗原表位发生特异性结合。 3Fc片段(fragment crytalliz

39、able):即可结晶片段,相当于 IgG的CH2 和CH3 功能区, 无抗原结合活性,是抗体分子与效应分子和细胞相互作用的部位。 4. 免疫球蛋白 (Immunoglobulin ,Ig) :是指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 白。可分为分泌型和膜型两类。 5高变区( hypervariable region ,HVR ):在 Ig 分子VL和VH 内,某些区域的氨基酸组 成、排列顺序与构型更易变化,这些区域为超变区。 6可变区( V区):在Ig 多肽链氨基端 (N端) ,L链1/2 与H链1/4 区域内,氨基酸的种类、 排列顺序与构型变化很大,故称为可变区。 7单克隆抗体 (Mono

40、clonal antibody ,mAb) :是由识别一个抗原决定簇的B淋巴细胞杂 交瘤分裂而成的单一克隆细胞所产生的高度均一、高度专一性的抗体。 8ADCC(Antibody dependent cell-mediatedcytotoxicity):即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 的细胞毒作用。是指表达Fc受体细胞通过识别抗体的Fc段直接杀伤被抗体包被的靶细胞。NK 细胞是介导 ADCC 的主要细胞。 9调理作用( Opsonization ):是指 IgG抗体(特别是 IgG1和IgG3)的Fc段与中性粒细 胞、巨噬细胞上的 IgG Fc 受体结合,从而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10J链(joini

41、ng chain ):是由浆细胞合成的富含半胱氨酸的一条多肽链。J链可以连 接Ig 单体形成二聚体、五聚体或多聚体。 11分泌片( secretory piece ):又称分泌成分,是由黏膜上皮细胞合成和分泌的一种 含糖肽链,以非共价形式结合到二聚体上。具有保护分泌型 IgA的铰链区免受蛋白水解酶的降 解,并介导 IgA二聚体从黏膜下到黏膜表面的转运。 12Ig 功能区(Ig domain):是指Ig 分子的肽链折叠成的球形结构。每个功能区约由 110 个氨基酸组成,其氨基酸序列具有相似性和同源性。 13Ig 折叠( Ig folding):免疫球蛋白功能区的二级结构是由几股多肽链折叠一起形

42、成的两个反向平行的片层,两个片层中心的两个半胱氨酸残基由一个链内二硫键垂直连 接,形成一个“桶状”结构。具有稳定功能区的作用。免疫球蛋白肽链的这种折叠方式 称为免疫球蛋白折叠。 14CDR(complementary-determining region) :即抗原互补决定区。 VH 和VL的三个高变 区共同组成 Ig 的抗原结合部位,该部位形成一个与抗原决定基互补的表面,故高变区又称为 互补决定区。 五、问答题 1简述抗体与免疫球蛋白的区别和联系。 13 (1) 区别:见概念。 (2) 联系:抗体都是免疫球蛋白而免疫球蛋白不一定都是抗体。原因是:抗体是由浆细 胞产生,且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

43、发挥免疫功能的球蛋白;而免疫球蛋白是具有抗体活性 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如骨髓瘤患者血清中异常增高的骨髓瘤蛋白,是由浆细胞 瘤产生,其结构与抗体相似,但无免疫功能。因此,免疫球蛋白可看做是化学结构上的概念, 抗体则是生物学功能上的概念。 2试述免疫球蛋白的主要生物学功能。 (1) 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主要由Ig 的V区特别是 HVR 的空间结构决定的。在体内表现 为抗细菌、抗病毒、抗毒素等生理学效应;在体外可出现抗原抗体反应。 (2)激活补体: IgG(IgG1、IgG2和IgG3)、IgM类抗体与抗原结合后,可经经典途径激活 补体;聚合的 IgA、IgG4可经旁路途径激活补体。 (

44、3)与细胞表面的 Fc 受体结合: Ig 经Fc段与各种细胞表面的 Fc受体结合,发挥调理吞噬、 粘附、 ADCC 及超敏反应作用。 (4)穿过胎盘: IgG可穿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 (5)免疫调节:抗体对免疫应答具有正、负两方面的调节作用。 3简述免疫球蛋白的结构、功能区及其功能。 (1)Ig 的基本结构:Ig 单体是由两条相同的重链和两条相同的轻链借链间二硫键连接组成 的四肽链结构。在重链近 N端的1/4 区域内氨基酸多变,为重链可变区(VH),其余部分为恒定 区(CH);在轻链近 N端的1/2 区域内氨基酸多变,为轻链可变区(VL) ,其余 1/2 区域为恒定区 (CL)。VH 与VL内

45、还有高变区。 (2) 免疫球蛋白的肽链功能区: Ig 的重链与轻链通过链内二硫键将肽链折叠,形成若干个球 状结构,这些肽环与免疫球蛋白的某些生物学功能有关,称为功能区。IgG、JgA、JgD的H链 有四个功能区,分别为 VH 、CH1 、CH2 、CH3 ;IgM、IgE的 H 链有五个功能区,多一个CH4 区。 L链有二个功能区,分别为VL和CL。VL与VH 是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的部位,CL 与CH1 上具有 同种异型的遗传标志, IgG的CH2 、IgM的CH3 具有补体 C1q 的结合部位, IgG的CH3 可与某些细胞 表面的 Fc受体结合, IgE的CH2 和CH3 可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的IgE Fc 受体结合。 4简述单克隆抗体技术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