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达标检测卷(二)含答案.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414349 上传时间:2020-05-03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95.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达标检测卷(二)含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达标检测卷(二)含答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达标检测卷(二)含答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达标检测卷(二)含答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达标检测卷(二)含答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达标检测卷(二)含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达标检测卷(二)含答案.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 / 12 部编版六下语文第四单元达标检测卷(二) 基础百花园(41 分) 一、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4 分) 坚劲 (j n j ng)燕 山(y n y n)甘霖 (l n l ng) 暂 时(zh n z n) 严峻 (j n j n) 抽噎 (y y ) 瞻 仰(y n zh n) 青稞 (k gu ) 二、读拼音,写词语。(8 分) 三、查字典填空。(5 分) “鼎” 字按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_,再查音节 _ 。“鼎”字在字典中主要有如下解释:古代煮东西用的 器物 ;借指王位、帝业 ;大;正当,正在。在下列词语中, “鼎”字应选择哪个解释?(填序号 ) 钟鸣鼎

2、食( ) 春秋鼎 盛( ) 鼎 力相助 ( ) 四、选词填空。(9 分) 剧烈激烈强烈 1 ( ) 的战斗就要开始了,战士们摩拳擦掌,准备和敌 人拼个你死我活。 2一道 ( ) 的灯光射过来,刺得我睁不开眼睛。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2 / 12 3我的心 ( ) 地跳动起来,我用恐怖的眼光看了看报告 消息的那个人。 无论都虽然但是之所以是因为 4田心同学( ) 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 ) 她时刻把班级的事情放在心上。( ) 谁有困难,她 ( )想办法去帮助。她自己( )苦点儿、累点 儿, ( )心里很踏实。 五、将下列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其中两个分别造句。(10 分) 精兵

3、 ( ) 政怒气 ( )( ) ( )( ) 一息 喜出 ( )( ) 死得 ( )( ) 目不 ( )( ) 重于 ( )( ) 轻于 ( )( ) _ _ 六、按要求写句子。(5 分 ) 1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很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改为 夸张句 ) _ 2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改为反问句) _ 3你不认真学习,那怎么能有好成绩是可想而知的。( 修改病句 ) _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3 / 12 4 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缩句 ) _ 5经受了千磨万击还是那样坚韧挺拔,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 都不能把它吹倒

4、。( 根据意思写诗句) _ 主题训练营(16 分 ) 七、日积月累。(5 分) 1 _ ,无心插柳柳成荫。 2良药苦口利于病,_ 。 3“树欲静而风不止,_ ”,为父母尽一 份孝心,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吧! 4小明经常以家里条件好为由在生活上铺张浪费,我会用“_ _ ,莫把无时当有时”的名言来劝他。 5要是平时认真听课就不至于考试的时候什么都不会了,这可 真是“ _ ,事非经过不知难”啊! 八、根据课本内容填空。(8 分) 1石灰吟是_代诗人 _ 写的一首诗,其中 抒发了诗人高尚气节的诗句是:_ , _ 。 2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_ ,为人民的 利益 _ ,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_ 。 3十六年前

5、的回忆写的是_ 年的事情,是按李大钊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4 / 12 _ 、_ 、_ 、_ 的顺序记叙的,条理清楚,结构严谨。 4金色的鱼钩按照_ 的顺序写了长征途中一位 _ 的故事,他接受上级的任务,照顾三个 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表现了红军战士 _ 、_ 的高贵品质。 九、主题交流。(3 分) 有人说,我们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不是记仇, 而是记事。你同意这个观点吗?为什么? _ _ 读写展示台(43 分 ) 十、课内阅读。(10 分)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 叫作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 人民利

6、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 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 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1.5分) 固: _ 或: _ 于: _ 2司马迁是中国_ 时期的文学家,他的_ 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2 分)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5 / 12 3这段话出自_ ,是 _( 作者 ) 于 19 44 年 9 月 8 日在追悼 _ 的会议上所作的演讲。 (1.5分) 4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意思。读一读画线的句子,体 会两个“死”字的不同含义。(3 分 ) 第一个“死”字表达了对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人

7、的_ _之情,可以换成“_ ”“ _ ”等词 语;另一个“死”字表达了对法西斯的_ 之情,可以 换成“ _ ”“_ ”等词语。从中我们可以 感受到作者对于这两种人的鲜明态度。 5这段话强调树立“_” 的生死观。(2 分) 十一、课外阅读。(8 分) 英雄 大楼很高很气派,在这座大楼里上班的人被人们称作 “白领”。 老头也很高,但不气派, 而且很瘦, 因为瘦就更显得干巴 无力。他在这座大楼里做信件的收发工作,顺带负责一楼大厅 的卫生。 每天,出入这座大楼的白领很多,有老有少,有男有女, 还有金发碧眼的外国商人,但从来没有人正眼看过老头一眼, 他们顶多在经过那儿时顺便淡淡而不带任何感情色彩地问一

8、(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6 / 12 句:“我有信吗?”若是有,老头就会低头在桌上找上一气, 从里面递出来,白领就边拆信封边走进那部漂亮的电梯。 后来,白领们听说老头是一位老干部,打过平津、 淮海战 役,是一位战斗英雄,至今身上还留有一颗敌人的子弹。后来, 他又从北方随大军南下到了这座城市。退休后,老伴先他一步 去了另一个世界。老头无儿无女,又不甘寂寞,就托人找了这 份收发室的工作,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他把每个月的退休金全 都捐给了贫困山区的一个小学校,自己就靠这一份临时工作的 微薄薪水生活。 白领们没有探究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再次经过收发室时, 他们也在想象着一挺笨重的重机枪压在老头瘦干

9、的肩上会不 会把他压散了架。没有人相信那个故事是真的,更没有人相信 就是这样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老头会是一个战斗英雄。 老头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终于让白领们见识到了英雄的 真正面目。 当两把白亮亮的匕首扎进他的胸膛时,他竟然一声 没吭,仍死死揪住两个歹徒的衣服。 歹徒是与下班的白领们一起走出电梯的,在经过收发室门 口时,老头的一声炸雷般的大吼惊动了每一个人。老头身形一 晃就出了收发室的门并立在了两个年轻人的面前。这时白领们 方才注意到身边这两张陌生的面孔。他们同时也看到,老头怒 睁的双眼里喷着让人胆寒的火。 年轻人极不情愿地打开了手上的包,白领们看到了钳子等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10、7 / 12 工具,大家还来不及细看,就见两道寒光刺向了老头,同时, 一道黑影迎着寒光扑了上去,两只暴着青筋的大手死死卡住了 年轻人的喉咙 这座大楼里所有的白领都自发地参加了老头的追悼会。在 老头的骨灰里,白领们清楚地看到了子弹,不是一颗, 而是两 颗,亮闪闪的,就像是老头的勋章。 1“白领”对“老头”态度的变化过程是从_ 到_。 (2分) 2老头“很瘦,因为瘦就更显得干巴无力”,他真的“干巴 无力”吗?从哪几个自然段可以看出来?(2 分) _ 3文中画线句中的“英雄的真正面目”指的是什么?(2 分) _ 4说说最后一个自然段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 分) _ 十二、习作展示。(25 分 ) 每

11、个人都有梦想,有了梦想,才有为梦想而奋斗的经历。 你的梦想是什么呢?你想怎样为梦想而奋斗呢?请以“我放飞 了梦想”为题,写一篇文章。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8 / 12 第四单元达标检测卷 一、 j ng, y n, l n, z n, j n, y , zh n, k , 二、 彻底执行抽屉僻静网络批评 牺牲标志 三、 D ding 四、 1. 激烈2. 强烈3. 剧烈 4 之所以是因为无论都虽然但是 五、简冲冲奄奄望外其所转睛泰山 鸿毛 示例:军人的价值应当体现在沙场上,纵然是马革裹尸,也是死 得其所。 课堂上,同学们都目不转睛地看着黑板。 六、 1. 示例: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

12、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 到嘴边。 2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难道他的死不是比泰山还 要重的吗? 3 示例:你不认真学习,那怎么能有好成绩呢? 4 我看到了脸。 5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七、 1. 有意栽花花不发2. 忠言逆耳利于行 3 子欲养而亲不待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9 / 12 4 常将有日思无日 5书到用时方恨少 八、 1. 明于谦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2 坚持好的改正错的兴旺起来 31927 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后 4 事情发展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 九、示例:我同意这个观点,我们确定这个纪念日不是要记住仇 恨,去伺机报复,而是要让大家记住

13、这段历史,以史为鉴,避免战争 再起,一起捍卫和平。 十、 1. 本来有的比2. 西汉史记 3 为人民服务毛泽东张思德同志 4 崇敬 ( 敬重 ) 牺牲捐躯痛恨送命毙命 5 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 十一、 1. 冷漠崇敬 2 不是,他有很强的体魄和敏捷的反应。从第六、七、八自然 段的相关描写中可以看出来。 3 用生命捍卫祖国和人民的利益。 点拨:仔细阅读句子,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围绕舍身保卫祖国和人民 的利益回答。 4“亮闪闪”指那子弹的光彩,这里也暗指老英雄光荣而闪亮 的历史事迹。 “勋章”原指立功得到的奖章,这里指子弹是老英雄的 英雄历史的见证。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10 /

14、 12 十二、 思路点拨: 这次作文要围绕着“梦想”来写,写之前先想 一想你的梦想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梦想,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你 做出了哪些努力,或者是打算怎样去实现你的梦想。在写的时候,可 以举一两个事例来证明你是怎样“放飞了梦想”的。注意要把事情叙 述清楚,还要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融入作文之中。例文略。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11 / 12 4古诗赏析。 ( 1)这首小诗写诗人春日游园观花_ ,写得十分形 象而又富有理趣。 ( 2)诗歌题目中的“值”是_ 的意思,题目的意思是 _ 。 ( 3)游园不值是_ (朝代)诗人_ 所写,诗人以 探出墙外的红杏来渲染满园的春色,构思奇巧,耐人

15、寻味。诗中写得 非 常 形 象 又 充 满 哲 理 的 一 句 是 : _, _。 这 两 句 诗 所 蕴 含 的 深 刻 道 理 是 : _ ( 4)与游园不值中的蕴含哲理的诗句一样,还有苏轼题 西林壁中的_ ,_ 。和杨万里小池 中的 _,_ 。 5选出正确答案,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泊船瓜洲滁州西涧 游园不值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1)叶绍翁()(2)王勃() ( 3)韦应物()(4)王安石() 6在下列古诗句中填上合适的花名,你一定行! 人闲 _ 落,夜静春山空。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_ 蘸水开。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_ 。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12 / 12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_ 村。 4( 1)访友(2)遇到想游园没能进门儿 ( 3)宋代叶绍翁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一切有生命的事物都是不能禁锢的, 它们总会冲破牢笼, 按照自己的 成长规律发展。 ( 4)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5 6桂花桃花菊花杏花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