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415348 上传时间:2020-05-03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122.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部编版(最新统编版)欢迎下载编辑修改打印 第一单元素养形成卷 (考试范围:古诗三首、祖父的园子、月是故乡明、梅花魂、语文园地一) 一、我是小小书法家。(4 分)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二、读拼音, 写字词。 (9 分) 1. 在我家的小菜园里, 时常会看到h di () 和mzha ( ) 。 2. 又到了农忙时节, 闲 gung( ) 的时间没有了, 人们在自己的 田里默默g ngy n( ), 从拂 xi o( ) 到傍晚 3.b c O( ) yng tao ( ) pi Ochng( ) g m I( ) 三、选择题。(15 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

2、项是( ) 。(3 分) A. 渺 小(mi o) 篝 火(g u) 燕 山(y n) B. 撩 乱(li o) 河蚌 (b ng) 倭 瓜(wi) C. 涟漪 (y )幼稚 (zh )啃 树皮 (k n) D. 白昼 (zh u) 瞎 闹(xi )传承 (ch ng) 2. 下面诗句中加点字词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 昼出耘 田 夜绩麻 ( 在田间锄草 ) B. 临 行 密密缝 ( 即将出远门) C. 彩丝穿取当银钲 ( 一种金属打击乐器 ) 部编版(最新统编版)欢迎下载编辑修改打印 D. 草满池塘水满陂 ( 池水 )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近义词有误的一项是( )

3、 。(3 分) A. 在梦中见到两个月亮叠在一起, 清光更加晶莹澄 澈 。( 清澈 ) B. 几座土山点缀 其间 , 风光无疑是绝妙的。 ( 点明 ) C. 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 我 偶 尔 摆弄 , 老人也不甚在意。( 有时 ) D. 一幅画而已 , 有什么稀 罕 的呢 ?( 稀奇 ) 4.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3 分) A. 外公能 书 善 画 , 在我们这一带远近闻名。 B. 一个个顶天 立 地 的英雄 , 支撑起中华民族的脊梁。 C. 弟弟蹲在墙角一 动 不 动 , 他在干什么?哦, 原来是发现了一只蜗 牛。 D. 早晨, 河面上腾起一层薄雾, 烟 波 浩

4、渺 , 如诗如画。 5. 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 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 分) A. 祖父的园子一文中 , 祖父的园子里充满生机, 自由自在 , 从 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 B.月是故乡明一文中 , 作者对比了世界其他地方的月亮与家乡 的月亮 , 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依恋与牵挂。 C.梅花魂 一文通过写一位华侨老人对梅花的喜爱的事, 表达了 他对祖国的眷恋。 D.“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写出了诗人对农民夜以继 日辛苦劳作的同情。 四、句子练习。(10 分) 部编版(最新统编版)欢迎下载编辑修改打印 1. 仿写句子。 例: 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 (1

5、) 黄瓜愿意就。 (2) 愿意就。 2. 这里的桂花再香, 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1) 这句话运用了的修辞手法, 表达出。 (2) 仿照这种修辞手法写一句话: 。 3. 读句子 , 照样子描述一种情境。 例: 热八月 , 天多热。鸡热得耷拉着翅膀, 狗热得吐出舌头, 蝉热 得不知如何是好。 冷 五、古诗积累与运用。(3 分) 阅 读 古 诗 , 感 受 古 诗 中 的 童 年 。 “ 童 孙 未 解 供 耕 织, 。”房前屋后的那一片片“桑阴”下, 孩子们 学着大人的样子, 正在感受劳动的乐趣呢!“, 彩丝 穿取当银钲。 ”天寒地冻 , 滴水成冰 , 这反而让孩子们突发奇想, 玩得不

6、亦乐乎 ! 一轮红日渐渐在山后隐去, 晚归的牧童给我们带来一幅牧归图: “牧童归去横牛背, 。”多么悠闲, 多么惬意 啊! 六、读祖父的园子选段, 完成练习。(12 分) 祖父整天都在园子里, 我也跟着他在里面转。祖父戴一顶大草帽, 部编版(最新统编版)欢迎下载编辑修改打印 我戴一顶小草帽; 祖父栽花 , 我就栽花 ; 祖父拔草 , 我就拔草。祖父种小 白菜的时候, 我就跟在后边, 用脚把那下了种的土窝一个一个地溜平。哪 里会溜得准, 不过是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有时不但没有把菜种盖上, 反而把它踢飞了。 祖父铲地 , 我也铲地。因为我太小, 拿不动锄头, 祖父就把锄头杆拔 下来 , 让我单拿着

7、那个锄头的“头”来铲。其实哪里是铲, 不过是伏在 地上 , 用锄头乱钩一阵。我认不得哪个是苗, 哪个是草 , 往往把韭菜当作 野草割掉 , 把狗尾草当作谷穗留着。 祖父发现我铲的那块地还留着一片狗尾草, 就问我 : “这是什么?” 我说: “谷子。” 祖父大笑起来, 笑够了 , 把草拔下来, 问我: “你每天吃的就是这个 吗?” 我说: “是的。” 我看祖父还在笑, 就说: “你不信, 我到屋里拿来给你看。” 我跑到屋里拿了一个谷穗, 远远地抛给祖父, 说: “这不是一样的 吗?” 1. 下面四字词语能形容祖父大笑的一项是( ) 。(1 分) A. 哄堂大笑B. 眉开眼笑 C. 开怀大笑D.

8、笑逐颜开 2. 画线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1 分) A. 比喻B. 拟人C. 排比D.夸张 3. 选文写了“我”在祖父的园子里、和 部编版(最新统编版)欢迎下载编辑修改打印 等几件事 , 由此可以看出“我”在祖父园子里。 (5 分) 4. “这不是一样的吗?”这句话中 “我”认为和是一 样的 , 说明了“我”因年龄小而。 (3 分) 5. 选文中多次写到祖父的笑, 下面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 写出了祖父在园子里的劳动本领高超, 瞧不起“我”。 B. 写出了祖父老实、没有脾气, 这是对“我”的一种溺爱。 C. 写出了祖父的和善与富有爱心。 D. 说明祖父生活很乐观,

9、 每天总是笑眯眯地劳动。七、 阅读课外短文春天放纸鸢, 完成练习。(12 分 ) 春天放纸鸢 夜幕降临 , 漫步在乡间道路上, 除了春风扑面有一种柔和的感觉之 外, 时而传来阵阵熟悉的风筝葫芦声, 那“嗡嗡”的声音, 不由得勾起我 对童年的回忆。 在我十二三岁时, 每到春季 , 父亲总要扎个风筝去放飞, 供我们赏 玩。父亲 ( ) 风筝时 , 左邻右舍好多人帮着( ) 竹篾 (mi ) 、打面 糊、糊纸等。风筝准备就绪, 还是那批人帮助( ) 着风筝到田野里, 拉绳的和 ( ) 风筝尾巴的就配合我父亲放风筝, 一旦风筝飞到了空 中, 个个看了心里甜滋滋的。 后来 , 父亲见到别人的风筝上挂着葫

10、芦, 在空中嗡嗡作响, 几里以外 的人都能听到。于是, 他也制作风筝葫芦。他先弄来几个干燥的瓠(h ) 瓜, 在瓜蒂处用刀截去一部分, 大约留住整个瓠瓜的三分之二吧; 然后 , 部编版(最新统编版)欢迎下载编辑修改打印 们放风筝时就不带他去。 蓝天中的风筝, 承载了我童年的美好回忆, 让我的思乡之情又倍增 几分。 1. “手舞足蹈”的近义词是。 (1 分) 用一块圆形木块盖住截口, 同时用松香封住接合处, 以免漏气; 最后在 木块中间雕出一个倾斜的口子, 这样 , 风筝葫芦就算制作完成了。在风 力的作用下, 那葫芦就发出 “嗡嗡”的响声, 挂在风筝上, 老远就能听到 时高时低的风筝葫芦声。 受

11、父亲的熏陶, 我也喜欢制作风筝。开始时, 我只是用麦秸秆和旧 报纸 , 制作简单的小风筝。后来, 我又萌发了制作大风筝的念头。同伴们 见到我要制作大风筝了, 个个鼎力支持, 跟在我后面溜溜转。我自己 制作的风筝飞上了空中, 我和伙伴们高兴得手舞足蹈。从那以后, 每到 春天大风时节, 我就有制作和放风筝的习惯。 我在同伴中是放风筝的高手, 贪玩的小伙伴都很听我的话, 否则我 2. 选择合适的动词填在短文的括号里。(2 分) 提托扎劈 3. 下列对风筝葫芦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 做风筝葫芦的原料是瓠瓜, 在瓜蒂处用刀截去一部分, 大约留住 整个瓠瓜的三分之一。 B. 用一块

12、圆形木块盖住截口, 同时用松香封住接合处, 以免漏气。 C. 最后要在木块中间雕出一个倾斜的口子。 D. 风筝上挂着的葫芦, 在空中嗡嗡作响, 能发出时高时低的声音, 部编版(最新统编版)欢迎下载编辑修改打印 八、语言运用。(35 分) 1. 你打算和小朋友一块儿到社区的广场上玩, 妈妈却因为担心你的安 全而让你在家看书, 你会怎样说服妈妈呢?(5 分) 几里以外的人都能听到。 4. 下列对短文中画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 A. 写出了“我”很自私, 谁要是不听话, 就不带他去放风筝。 B. 写出了“我”和小伙伴很贪玩, 也写出“我”的淘气与天真。 C. 写出了“我”在小伙

13、伴心中的地位, “我”常用放风筝来威胁小 伙伴 , 让他们听话。 D. 写出了“我”对那时的任性感到后悔和自责。 5. “受父亲的熏陶, 我也喜欢制作风筝。” 这句话的作用是( ) 。 (2 分) A. 点明中心B. 承上启下C. 总结全文D.统领下文 6. “蓝天中的风筝, 承载了我童年的美好回忆, 让我的思乡之情又 倍增几分。”这句中“美好”一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呢?请写写你 的体会。 (3 分) 2. 习作。 (30 分) 成长 , 就是一段美妙的记忆; 成长 , 就是一段蜕变的过程; 成长 , 就 部编版(最新统编版)欢迎下载编辑修改打印 是从懵懂到成熟的阶段在成长的过程中, 你经历

14、过哪些有趣的事 情呢 ?请把事情中令你感触最深的地方写清楚, 写具体 , 注意流露真情 实感。 部编版(最新统编版)欢迎下载编辑修改打印 参考答案 一、略 二、 1. 蝴蝶蚂蚱 2. 逛耕耘晓 3. 拔草樱桃瓢虫割 麦 三、 1.D 2.D 3.B 4.D 5.D 四、 1. (1)爬上墙爬上墙 (2)丝瓜往下掉往下掉 2. (1)对比母亲对故乡的留恋 (2)示例 : 这里的花再美, 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花。 3. 示例 : 北风呼啸 , 大雪纷飞。 一个少年在一间残破的茅草屋中瑟缩着, 不住地打着寒战。 五、也傍桑阴学种瓜稚子金盆脱晓冰短笛无腔信口吹 六、 1.C 2.C 3. 栽花拔草盖菜

15、种铲地非常自由、快乐 4. 谷穗狗尾草分不清它们 5.C 七、1. 欢蹦乱跳 2. 扎劈提托 3.A 4.B 5.B 6. 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八、 1. 示例 : 妈妈 , 我和小朋友们到社区广场上只玩些简单的游戏, 而且 部编版(最新统编版)欢迎下载编辑修改打印 我们不会和陌生人交流。你就放心吧, 玩一个小时我就回来了。 2. 略 部编版(最新统编版)欢迎下载编辑修改打印 玩水吗?一定是了。高高的石壁上不是有一个石坑被称为“石交椅 ” 吗?那一定是猴王的宝座吧。猴王坐在那里,手捧仙桃,看着小的们 爬上爬下在水里戏耍,岂不快哉?哦,这不成了孙悟空孙猴子了吗? 哈哈

16、,咱们也来当一回猴子,看谁能坐上猴王的宝座! 据说 人是从猴子变来的,可是哪里还有猴子攀援跳跃的本事呢?面前这石 1.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将军洞(节选) 吴然 进庙拜了拜李将军,转上一圈,我们就去爬猴子水了。说真的, 这里才是最好玩的地方。你看,陡陡的岩石,顺山坡白花花铺了一大 片,山泉水哗哗哗淌下来!这水谁知道淌了几千几万年了呢?岩石被 冲刷出了一条条的凹痕,这些凹痕是水走出来的路,也是水长出来的 根,它们深深地扎在岩石上! 这水不知怎么被叫做“ 猴子水 ” ,是很久以前,常常有猴子来 壁滑溜,把鞋子脱了,双脚双手也爬不上去。一个小伙子好不容易爬 到半中腰,却又滑了下来。有经验的人,把身子

17、转过来,把背贴在石 壁上,用手用脚用屁股,一点一点往上“ 坐 ” ,居然坐到了“ 石交椅 ” 上!我试了多次没能爬上去,只好很没面子地从凿出的石窝上,手脚 并用,攀登上去。 (选自吴然经典美文:洱海大耳朵,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部编版(最新统编版)欢迎下载编辑修改打印 ( 1 ) “ 哗哗哗 ” 是形容的声音,像这样描写声音的词语还有 、等。 ( 2 )画线句子 是一个句,画线句子 是一个 句。 A.疑问B.反问C.设问 ( 3 )第 1 自然段中的 “水走出来的路 ”水“长出来的根 ”都是指 ,这样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 ( 4 ) 根据选文的最后一句话,有人说:作者写这篇文章表达的是自 己攀爬失败的沮丧心情。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请写出自己的意见吧。 。 参考答案 1.【答案】( 1)山泉水流淌;嗡嗡嗡;沙沙沙;唰唰唰 ( 2 ) C;B ( 3 ) 岩石被泉水冲刷出来的一条条凹痕;泉水在岩石上已经流淌了 很久很久 ( 4 )我不同意这个观点。选文开头作者就说“ 这里才是最好玩的地 方” ,攀爬失败的并不只是作者一个人,前面也写了一个小伙子从半 中腰又滑了下来。“ 很没面子 ” 只是作者的自嘲,文章中流露出的还是 攀援的趣味,并没有多么沮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