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全日制民族中小学双语教学班汉语课程标准汇总.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5417917 上传时间:2020-05-04 格式:PDF 页数:33 大小:316.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疆全日制民族中小学双语教学班汉语课程标准汇总.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新疆全日制民族中小学双语教学班汉语课程标准汇总.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新疆全日制民族中小学双语教学班汉语课程标准汇总.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新疆全日制民族中小学双语教学班汉语课程标准汇总.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新疆全日制民族中小学双语教学班汉语课程标准汇总.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疆全日制民族中小学双语教学班汉语课程标准汇总.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疆全日制民族中小学双语教学班汉语课程标准汇总.pdf(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新疆全日制民族中小学双语教学班汉语课程标准 (修改二稿 ) 第一部分前言 汉语是我国的通用语,是我国各民族都要学习和使用的语 言。汉语在培养少数民族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 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搜集和处理信息等方面起着重要 的作用。汉语教育是包括少数民族在内的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 组成部分。 双语教育是我国民族教育的主要形式,在少数民族双语教 育体系中,汉语是主要的授课语言之一。汉语教学是实施双语 教学的前提和保障。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发展,随着少数民族地区 改革开放的深入,对少数民族公民的汉语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 求,要求他们具备包括表达交流与识字阅读在内的多方面的基 本

2、能力。汉语教学要为培养民汉兼通的少数民族一代新人发挥 重要作用。 根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关于全面 实施双语教学的精神和要求,在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汉语 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础上,并参照教育部普通高中课 程方案、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全日制义务 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制定出本标准。 一、课程性质 1.汉语教学是国家通用语教学 国家通用语的教学和民族语言的教学是两个不同层次的语 言教学。 学习、掌握作为国家通用语的汉语,对确立国家认同、 中华民族认同,全面提高民族素质,培养学生面向全国、面向 世界,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等方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2从课程来看,汉语课程具有工具性

3、与人文性相统一的 性质 工具性是指汉语课作为民族中小学的主课程之一,应该完 成对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所谓基本素质包括热爱祖国、热爱 家园,热爱学习,学会学习,打下终身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汉 语课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的基础。 在双语教学中,汉语是少数民族学习其他学科和文化的主 要工具,是促进少数民族学生全面发展的工具。 人文性是指语言包含的深刻文化内涵。汉语是人类文化的 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在自己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 的,它记载了我国数千年的历史文明,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 和民族精神。这就是汉语的人文性。学习汉语就是学习中华文 化,确立中华文化认同,继承和发

4、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同时,学习汉语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 观念、审美情操的过程,是综合培养学生学会学习,获得可持 续发展的能力的过程。 3从语言学习的先后顺序来说,汉语教学是第二语言教 学 汉语学习是在学生学习母语后进行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要利用母语学习的经验和知识,逐步学习汉语知识,获得听说 读写的交际能力。 但汉语教学又不同于一般的第二语言教学,它在培养学生 的公民素质,奠定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的基础方面起到独特的 作用。因此,汉语教学同学生的母语教学有许多相通之处。 二、课程的基本观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汉语基本素养 汉语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帮助学生获得汉语

5、基本素养。 汉语课程应该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导学 生正确理解和运用汉语,获得适应自身发展需要的口语交际能 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运用汉语学习科学和文化的能力。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促进 汉语思维的形成和发展。同时,少数民族学生通过汉语课程的 学习,应受到思想品德教育,以利于学生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 观和正确的价值观。 (二)正确把握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特点和规律 少数民族学习汉语是要运用汉语来进行交际、学习其他学 科和发展自己,不同于一般的第二语言学习。学生是在母语尚 未完全掌握的背景下同时学习汉语的,汉语学习与本民族语的 学习应该是同时进行,

6、相辅相成。 和学生的母语一样,要把汉语作为交际工具来学习,在“做 中学,学中做”,在实际交际、完成交际任务中掌握汉语知识, 不断提高汉语交际能力。要运用任务型教学方法,尽快提高学 生的汉语交际能力。 汉语教学要为双语教学服务,为学生学好其他学科服务。 因此,汉语教学不能孤立地进行,要结合各学段的整体课程安 排,主动联系其他学科学习,尽量满足学生用汉语学习其他课 程的需要。 (三)积极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方式和 任务型教学方法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汉语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 展和汉语学习的特点,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 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

7、、探究的学 习方式。 教学内容的确定, 教学方法的选择, 评价方式的设计, 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倡导任务型教学方法。学习汉语要通过体验、实践、参与、 交流与合作,用汉语做事来实现。汉语学习的过程,就是完成 一个个交际任务的过程,让学生感受成功, 达到能用汉语做事。 (四)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建立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评价体 系。评价体系由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构成。在教学过程中, 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表现,注重培养 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终结性评价应着重检测学 生综合语言技能和语言应用能力。通过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 价相结合的方

8、式,评价学生运用汉语表达和交际的能力,以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促进促进学生汉语水平的提高, 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促进汉语课程的不断发展与完善。 (五)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汉语课程 汉语课程要合理利用和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给学生提供贴 近学生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内容健康和丰富的课程资 源。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引导学生随时随地学习和使用汉语, 组织学生生动活泼地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汉语实践活动要以丰 富多样的形式和手段,注重学生汉语综合能力的协调发展,要 组织各种汉语小组学习活动,拓宽汉语学习渠道,创造汉语学 习和运用的环境。 三、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1课程目标按十二年一贯整体设

9、计,在总目标下,按1- 2 年级、 3-4 年级、 5-6 年级、 7-9 年级这四个学段,分别提出 阶段目标,体现汉语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各个学段互相联 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到总目标。 2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 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汉 语交际能力和汉语素养的整体提高。 3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设计要考虑到新疆不同民族、不 同地域之间语言环境和汉语学习的条件的不同,也要考虑到不 同地区经济和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性,要遵循语言学习规律和不 同年龄段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需求和特点,体现汉语课程目 标的整体性、灵活性和开放性。 4课程标准的“实施

10、建议”部分,对教材编写、课程资源的 开发与利用、教学、评价等,提出了实施原则、方法和策略, 也为具体实施留有创造的空间。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基础教育阶段汉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 运用能力和文化适应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 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整 体发展的基础上。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 基础,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证,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 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 学习能力的保证。这五个方面共同促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 成,达到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 度方

11、面的教学目标。文化适应能力是指没有文化障碍,能够自 由、得体地和说汉语的人交往。 1在汉语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 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自觉接受中华民族的文化 智慧。关心当代社会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 的营养。提高综合文化、科技素质。 3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和学习兴趣,养成汉语 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基本的语言学习方法。 4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 和创造潜能,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 5能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运用学习策 略,提高学习效率。 6学会汉语拼音,能借助

12、汉语拼音识字、学习普通话。 7具备识字写字能力。认识常用汉字3000 个以上,其中 要求掌握 2500 个左右。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有一定的 速度,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8学会使用6000 个词语和 200 个习惯用语,能在阅读、 写作和口语交际中正确地理解和运用。 9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了解词类及其使用、句子的构 成和主要类型,形成一定的语感,用来帮助理解语言难点,提 高表达能力。 10能熟练地使用常用的汉语工具书或双语工具书。 11具备独立阅读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养成良 好的阅读习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背诵少量的古诗文。养成默读的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

13、读 一般性文章, 能理解主要内容, 领会中心意思, 捕捉所需信息。 读后有心得,能提出看法或疑问。 12阅读一定数量的、包含各种文体和内容的现代文。课 外阅读总量应在60 万字以上(小学、初中各30 万字)。 13具备日常口语交际能力。在日常交际中,学会倾听、 表达和交流, 逐步学会文明、 得体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 能够独立或合作完成一般交际和学习生活中的口语交际任务。 14具备一般的写作能力。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 见的表达方式写作。能写一般记叙文、说明文和应用文。做到 内容具体,中心明确,条理清楚;词、句运用基本正确、通顺; 书写清楚工整,行款整齐。养成勤动笔写和修改自己作文的习

14、 惯;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 15具备用汉语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阶段目标 第一学段( 1-2 年级) (一)汉语能力目标总体描述 对汉语学习有持续的兴趣和爱好。能用一般的汉语互致问 候、交换有关个人、家庭和朋友的信息。能根据所学内容表演 对话或歌谣。 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读懂并讲述简单的故事。 能书写一般的词语和简单的句子。基本上能用汉语学习数学。 在学习中乐于参与、积极合作、主动请教。 (二)口语交际能力 1. 能在图片、图像、手势的帮助下,听懂简单的话语或录音 材料; 2. 能听懂老师、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讲话; 3. 能完全听懂课堂用语、他人的问候或招呼; 4. 能

15、在口头表达中做到发音清楚,语句流畅、基本正确; 5. 能就所熟悉的个人和家庭情况进行简短对话; 6. 能在教师的帮助下表演小故事或课本剧; 7. 能够参与数学和其他课堂教学活动,踊跃发言。 (三)识字、写字能力 1.能认读所学汉字,根据录音或汉语拼音,读出简单的词语 和句子; 2.能够书写简单的汉字,笔画、笔顺基本正确; 3.养成良好的写字姿势和写字习惯; 4.能模仿范例写简单的句子; 5.能独立地做数学题。 (四)阅读能力 1.能读懂教材中简短的要求或指令; 2.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 3.能正确朗读所学课文 4.在老师的帮助下,能基本读懂数学课本。 (五)汉语知识目标 1.了解

16、汉字的读音:声母、韵母、声调,能整体认读音节; 2.了解汉语拼音字母,能借助汉语拼音字母正确发音; 3.学习有关话题范围的1000 个左右的常用词,掌握800 个 以上的词语; 4.能识读 300 个以上的常用汉字, 正确书写 100 个常用汉字。 5.掌握基本笔画笔顺和汉字的间架结构,能在田字格内仿写 汉字。 6.掌握 100 个以上常用句式; 7.能基本区分名词、动词、形容词; (六)情感态度目标 认识到学习汉语的重要性,开始把汉语学习和其他学科, 特别是数学的学习结合在一起,逐步适应双语学习。 (七)学习策略目标 1.积极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2.主动向老师或同学请教; 3.对

17、所学习内容能主动练习和实践; 4.在词语与相应事物之间建立联想; 5.在学习中集中注意力; 6.积极运用所学汉语进行表达和交流。 第二学段( 3-4 年级) (一)汉语能力目标总体描述 对汉语学习表现出积极性和初步的自信心。能基本理解与 个人或学习、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熟悉而简单的语言材料。能 与教师或同学就熟悉的话题交换信息。能读懂小故事、简单应 用文及其他书面材料。能参照范例或借助词典写出一般句子。 能参与角色扮演、讲演等活动。能用汉语学习数学等学科。能 尝试使用适当的学习方法,克服学习中的困难。 (二)口语交际能力 1.能完全听懂老师用汉所作的讲解; 2.能听懂有关熟悉话题的语段; 3.能

18、借助提示听懂教师讲述的故事。 4.能就熟悉的话题进行简单的交流; 5.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游戏和角色扮演活动; 6.能讲述简单的小故事; 7.在上述口语活动中语音、语调基本正确。 (三)阅读能力 1.能正确朗读课文; 2.能理解与课文程度相当的短文的内容; 3. 能读懂简单的故事和短文并抓住大意; 4. 能初步使用简单的工具书; 5. 能在老师的帮助下学习汉文的其他学科教科书; 6.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达到10 万字以上。 (四)写字词能力 1.汉字书写比较流利,能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2.能在教学活动中使用汉字表达基本意思; 3.能参照范例写出简单的话语和应用文; 4.能用短语或句子描述

19、系列图片。 (五)汉语知识目标 1.能借助汉语拼音读准汉字; 2.发音清楚自然流畅; 3.学习有关话题范围的1500 个以上的常用词和100 个左右的 习惯用语,能使用最常用词语1000 个以上; 4.能识读 600 个以上的常用汉字,正确书写300 个常用汉字。 5.汉字书写较流利,形体正确。 6.掌握基本句型200 项; (六)情感态度目标 初步确立汉语学习的目的,了解汉语学习的意义,能自觉 地用汉语去学习其他学科,收集相关的学习材料。 (七)学习策略目标 1初步掌握汉语知识的部分学习方法,能在老师的指导下运 用。 2能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乐于表现,注意在实践中学 习和运用汉语。 第三

20、学段( 5-6 年级) (一)汉语能力目标总体描述 有较明确的汉语学习动机和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能听懂 教师有关熟悉话题的陈述并参与讨论。能就日常生活的各种话 题与他人交换信息并陈述自己的意见。能读懂供56 年级学 习阅读的简单读物和报刊、杂志,克服生词障碍,理解大意。 能根据阅读目的运用适当的阅读策略。能根据提示起草和修改 作文。能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并报告结果,共同完成学习任 务。能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总结学习方法。能利用多种教 育资源进行学习。 (二)口语交际能力 1.能听懂有关熟悉话题的谈话,并能从中提取信息和观点; 2.能借助语境克服生词障碍,理解大意; 3.能听懂接近正常语速的故

21、事和记叙文,理解故事的因果关 系; 4.能在听的过程中用适当方式做出反应; 5.能就一般的学习和生活的话题提供信息,表达简单的观点 和意见,参与讨论; 6.能与他人沟通信息,合作完成任务; 7.能在口头表达中进行适当的自我修正; 8.能根据话题进行情景对话; 9.能用汉语参与小学各课程的课堂教学活动,正确表达自己 的看法; (三)阅读能力 1.能根据上下文和构词法推断、理解生词的含义; 2.能理解段落中各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 3.能找出文章中的主题,理解故事的情节和陈述顺序; 4.能读懂数学、科学、计算机等教材的内容,正确理解和运 用; 5.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运用简单的阅读策略获取信息; 6

22、.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学会运用多种阅读 方法。 7.除教材外,小学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30 万字以上。 (四)作文能力 1.能根据写作要求,收集、准备素材; 2.能独立起草短文、一般应用文等,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 修改; 3.能简单描述人物或事件; 4.五、六年级,每学期的作文不少于6 篇。 (五)汉语知识目标 1.掌握汉语普通话的声母、韵母、声调,能整体拼读; 2.在日常生活会话中做到语音、语调基本正确、自然、流畅; 3.熟悉汉语拼音字母,能借助汉语拼音字母认读汉字、查词 典; 4.学习常用词语4000 个左右和 200 个习惯用语, 掌握 3000 以上汉语常用词的用法; 5

23、.能识读汉字2000 个以上,会写1000 个以上,书写流利、 工整。 6.能熟练地查词典,解决疑难词语。 7.掌握现代汉语的常用句式。 (六)情感态度目标 1.有较明确的汉语学习目的,喜欢学习汉语,能主动学习。 2.在汉语学习中,能自己想办法解决遇到的困难,有继续学 习的兴趣。 3.开始注意积累学习经验,寻找好的学习方法。 (八)学习策略目标 1.在学习中善于记要点; 2.借助联想学习和记忆词语; 3.对所学习内容能主动复习并加以整理和归纳; 4.在使用汉语中,能意识到错误并进行适当的纠正; 5.注意了解和反思自己学习汉语中的进步与不足。 第四学段( 7-9 年级) (一)汉语能力目标总体描

24、述 有明确和持续的学习动机及自主学习意识。能就较广泛的 话题交流信息,提出问题并陈述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表述清楚 且有一定连贯性。能读懂供初中学习阅读的汉语原著及汉语报 刊。具有一般的实用写作能力。主动利用多种教育资源进行学 习。具有一定的自我调控能力,初步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 理解交际中的文化差异,形成跨文化交际意识。 (二)口语交际能力 1.在听话中,能识别语段中的重要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推断; 2.能根据所听的内容做笔记; 3.能根据话语中的线索把相关事实和信息联系起来; 4.能听懂故事中对人和物的描写、情节的发展和结果。 5.能用汉语进行语言实践活动,表述基本清楚且有一定的连贯 性; 6

25、.能根据命题,稍做准备后,作简短的发言; 7.能针对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办法; 8.能对询问和要求做出恰当的反应。 (三)阅读能力 1.能看懂一般场合下浅显、真实的书面语言材料,获取主要内 容和关键信息,并能摘录要点; 2.能理解文章主旨、作者意图; 3.能提取、筛选和重新组织简单文章中的信息; 4.能利用上下文的线索帮助理解; 5.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达到30 万字以上。 (四)写作能力 1.能就熟悉的话题做简单描述或说明,语句基本通顺,表达基 本清楚且有一定的连贯性; 2.能写出一般记叙文、说明文和较长的应用文; 3.能描述人物或事件,并表达自己的见解; 4.每学期作文不少于6 篇。

26、(五)汉语知识目标 1.在实际交际中逐步做到语音、语调自然、得体、流畅; 2.运用词汇描述比较复杂的事物、行为和特征,说明概念等; 3.学会使用 6000 个词语和 300 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 4.能识读汉字3000 个以上,掌握2500 个以上。 5.使用适当的语言形式进行描述和表达观点、态度、情感等; 6.学习、掌握基本语篇知识并根据特定目的有效地组织信息。 (六)情感态度目标 有一定的自我调控能力,有较明确的学习动机和主动精神, 能持续地投入学习。 (七)学习策略目标 1.借助联想建立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 2.利用推理、归纳等逻辑手段分析和解决问题; 3.善于总结所接触语言材料中的语

27、言规律并加以应用; 4.主动拓宽汉语学习的渠道; 5.善于创造和把握学习汉语的机会; 6.在课内外活动中积极用汉语与同学交流与沟通; 第三部分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一)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汉语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交流的过程中进行。 学生是汉语学习的主人。汉语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 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 自己的学习方式,积极参与整个教学活动。课堂教学应尽可 能多地让学生活动,实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师应转 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

28、素养。教师应创造 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精心设计教学,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二)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 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汉语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 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自觉调整学习心态 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教师在教学中要 注意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 应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要彻底改变强调接受 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重视小组合作学习、探 究学习方式,教师应努力提高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质 量。 小组合作学习

29、有利于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 的语言交际能力和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应鼓励学生在个人 钻研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讨论及其他学习活动,学会沟通和 交流,学会协作和分享。 在教学中应增加开放性的任务型活动和探究性的学习 内容,使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看法与观点。汉语教学中的 任务指有利于学生用汉语做事情的各种语言实践活动。任务 的设计一般应遵循下列原则:(1)任务应有明确的目的; (2)任务应具有真实意义,即接近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活动; (3)任务应涉及信息的接收、处理和传递等过程;(4)学 生应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使用汉语;(5)学生应通过做事 情完成任务;(6)活动不仅限于课堂教学,而要延伸到课

30、外的学习和生活之中;(7)完成任务后一般应有一个具体 的成果。 在设计任务时,教师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 点,要有助于汉语知识的学习、语言技能的发展和语言实际 运用能力的提高,要积极促进汉语学科与其它学科间的相互 渗透和联系,支持和帮助用汉语学习其他学科。 (三)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汉语教学既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同时还要 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要在汉语学 习的过程中,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情感、态度、价 值观等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结合汉语学习进 行,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 (四)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为双语教学打下扎实的文

31、 化基础 双语教学需要两种语言文化基础。语言与文化有密切的 联系,学习汉语的过程就是学习中华民族文化的过程。用汉 语学习其他学科,特别是数学和理科课程,同样也离不开汉 语文化的支持。因此,在教学中,要努力使学生了解中外文 化,拓展文化视野,加深对祖国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发展跨 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 (五)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汉语学习规律,选择 教学策略 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 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 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汉 语素养的整体提高。 (六)关于具体教学内容安排的建议 1关于识字、写字与汉语拼音教

32、学 识字是阅读、听说和写作的基础,是12 年级的教学 重点。识字和写字应该分开,写字可以晚一点开始,从易到 难,逐步增加数量。12 年级要多认少写或不写。 识字教学要以儿童最常用的生活用语和一般的学校学 习用语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 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识字与培养听说能力相结合。 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写字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 基本的书写规则、汉字部件和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不要机械训练那些繁琐而又偏难的笔画笔顺规则。 汉语拼音教学的定位在于帮助掌握汉字读音和学习普 通话。因此,拼音教学要和口语交际相结

33、合,要与识读汉字 相结合。要培养整体拼读能力,尽可能避免机械训练。拼音 学习要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 2关于阅读教学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了解世界、发展思维、丰富阅历 的重要途径。 阅读教学是学生、 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 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积累汉 语知识,获得阅读能力。不要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 读实践。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 价的能力,掌握阅读技巧。 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 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等环节, 拓展思维空间,提

34、高阅读质量。 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默读和朗读。加强对阅读 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在默读理 解的基础上,进行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 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 学习必要的词汇、 语法知识, 但不必进行系统、 集中的词汇、 语法知识教学。 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 提倡多读书,好读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3关于口语教学 口语教学是汉语教学的开端和小学汉语教学的中心。小 学阶段应以口语交际能力培养为主,初中阶段要继续提高口 语交际能力,使学生具有用汉语流利、得体地进行人际交流 的素养。 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

35、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 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应采用生生互动、 师生互动的形式。 应该重视在口语交际中积累语言知识,锻炼汉语交际能 力。口语教学更应该贯彻任务型教学活动,以话题和情景为 主,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组织教 学。同时,鼓励学生在其他课程的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 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4关于写作教学 写作是学习书面表达的形式,也是全面提高学生表达能 力的学习活动。写作能力是汉语素养的综合体现。 小学汉语的写作要求不宜太高,可以分阶段实施,小学 低段只要求少量地写汉字,以写词、词组的形式交流;3-4 年级以书写句子为主,能够完整地写出一句一句的话;5-6 年级以

36、书写应用文、段落和简短的记述文为主,基本能表达 自己想说的话。初中起,进行作文训练,在文体上以写记叙 文和说明文为主。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形式多样, 使学生易于动笔, 乐于表达。 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 积累写作素材, 表达真情实感。 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 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可以把阅 读和写作结合起来,提倡仿写、写读书笔记等,不断积累写 作技巧,提高写作能力。 可以采用多种批改作文的方式,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 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汉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5关于真实交际 真实交际是汉语教学的最高阶段和最终目的,它是应用 所

37、学的汉语知识和交际能力,联系生活学习实际,进行真实 的汉语交际。它体现了汉语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 的整体发展、汉语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 交际活动的紧密结合,是检验学生汉语交际能力和水平的主 要方式。 真实交际可以以任务、情景设计的方式组织,真正做到 用汉语做事。 二、评价建议 评价是汉语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 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证。 汉语课程评价体系要体现评价内容的立体化、评价主体 的多元化、评价形式的多样化。 (一)评价目的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汉语课程评价要突出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能 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个方面进行评价,全 面考察学生

38、的汉语交际能力和汉语素养。 (二)评价应以课程目标为依据,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目标是评价的基准,汉语课程评价要根据总目标和 阶段目标,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在保证达成基本目标的基 础上,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不同兴趣、不同表 现和不同学习需要。 评价、考试不能依据教材进行,要有利于鼓励学生学好 汉语,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要根据学生的个体 差异和个性化要求,采用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评价方法。 (三)提倡评价主体多元化 “评价主体多元化”是当前评价改革的重要理念和方向。 汉语课程评价的主体是学生,评价应有益于学生认识自我, 树立自信;应有助于学生反思和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从而 促进综

39、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不断发展。在各类评价活动中,学 生都应是积极的参与者和合作者。要建立开放和宽松的评价 氛围,鼓励学生、 同伴、教师以及家长共同关注和参与评价, 使评价成为学校、教师、学生、同伴、家长等多个主体共同 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 (四)注重评价形式的多样化 提倡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既关注结果,又 关注过程, 以形成性评价为主; 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以定性评价为主;他评与自评相结合,以自评为主;综合性 评价和单项评价相结合,以综合性评价为主。 (五)终结性评价要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终结性评价(例如期末考试和结业考试等)是检测学生 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发展程度的重要途

40、径,也是反映教学效果 和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终结性评价必须以考查学 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学段课程终结性评价可采用期 末考试或结业考试等定量评价的方式,也可以采取小论文、 表演或演示等形式,力争科学地、全面地考查学生在经过一 段学习后所具有的语言水平。考试应包括口试、 笔试等形式, 全面考查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口语测试应着重检测学生 的听力理解、口头表达与沟通能力和交际的有效性,不应把 脱离语境的单纯辨音题或语言知识题作为考试内容。笔试也 应避免单纯语言知识题,增加具有语境的应用型试题的比 例;适当减少客观题,增加有助于学生思维表达的主观题。 (六)注重评价结果对教学效果的反馈作

41、用 学校和教师要时刻关注评价对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 反馈作用。 教师要客观分析和认真研究评价结果,找出教学中存在 的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 并针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及时提出建议,给予指导。 对教师汉语教学水平的评价,不能单纯依据学生的考试 成绩,还应对教师的教学过程进行全面的评价。汉语教师只 有在不断学习、探索的基础上,经常获取反馈信息,总结和 改进教学行为,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才能与课程改革一同进 步。 (七)具体评价建议 1.识字、写字、汉语拼音 (1)汉语拼音能力的评价,重在考察学生整体认读和 拼读的能力,以及借助汉语拼音查字典的情况。 (2)评价识字要考察学生

42、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 汉字基本意义的情况,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能 力,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书识字的能力。不同的学段应有 不同的侧重。 (3)关注学生日常识字的兴趣,激发学生识字写字的 积极性。关注学生写字的姿势与习惯,重视书写的正确、端 正、整洁。 2.口语交际 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应重视考察学生的参与意识 和情感态度。评价必须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让学生承 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以反映学生真实的口语交际水 平。 口语交际的评价应侧重理解和表达的流利、完整,不要 过分追究发音和语法的正确性。 3.阅读 (1)阅读评价要综合考察学生阅读理解和阅读速度, 考查阅读过程中的感受

43、、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考察其阅 读的兴趣、方法与习惯,关注阅读面和阅读量。重视对学生 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 (2)朗读、默读的评价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 总要求。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从语音、语调和感情等方面进 行综合考察,还应注意考察对内容的理解和文体把握。 评价默读,要从学生默读的方法、速度、效果、习惯等 方面进行综合考察。 (3)精读的评价 要考察学生在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作品感 受等方面的表现。重视评价学生对读物的综合理解能力。要 注意评价学生的情感体验、创造性理解和运用能力。 4.写作 (1)写作评价要综合考察学生书面表达水平的发展状 况,应

44、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 价,例如是否有写作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是否表达了真情 实感。 (2)写作评价要重视学生真情实感的组织和表达,要 用积极的评价,引导和促使学生通过观察、学习、阅读、思 考等多种途径,运用各种方法搜集生活中的材料,然后加以 组织,有条理地表达出来。 (3)重视对写作中语言运用和内容表达的评价。要关 注学生运用汉语的态度、习惯和准确度,关注学生能否围绕 文章中心,有条理地叙述事情,表达思维,能否正确运用常 用字词和标点符号,语言运用是否符合汉语表达习惯。 (4)重视对作文语言材料搜集过程的评价。要用积极 的评价进行引导,促进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谈、阅

45、读等 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方法搜集语言材料。 (5)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应注重考察学生对作文 内容、文字表达的修改,也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 程和方法。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 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作文水平。 (6)采用多种评价方式。作文的评价方式可以是书面 的,也可以是口头的; 可以用等级表示, 也可以用评语表示; 还可以综合采用多种方式。 有条件的学校,提倡建立作文档案。作文档案除了存留 有代表性的课内外作文外,还应有关于作文态度、主要优缺 点以及典型案例分析的记录,以全面反映作文实际情况和发 展过程。 5.真实交际 真实交际的评价应着重考察学生的主动学习探究精神

46、 和创新意识,考察在真实情景中学生运用汉语交际的能力。 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参与交际实践,进行多样化的探究, 达到培养自己的汉语交际能力的目的。除了教师的评价之 外,多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评价的着眼点主要 在:( 1)在活动中的合作态度和参与程度;(2)能否在活 动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3)能否积极地参与, 不断实践,提高汉语交际能力;(4)汉语知识和能力综合 运用的表现。 三、教材编写建议 1教材编写要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自然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有 助于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 2教材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类

47、,关注 自然,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拓展文化视野和知识面。 3教材要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有助于 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中华民族认同、中华文化认同,继承 和发扬中华民族文化。 4教材应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 水平,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有助于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 5教材选文要具有典范性,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 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难易适度,适合学生学习,有 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和汉语思维能力。 6教材应突出引导学生掌握汉语学习过程和方法。汉 语知识的提选应少而精,具有启发性,有利于学生在探究中 学会学习。 练习要针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48、,题型丰富多样, 题量适中。 7教材的体例和呈现方式应灵活多样,避免模式化。 尤其要为学生设计体验性活动、真实交际活动,重视运用现 代信息技术。 8教材要有开放性和弹性。在合理安排基本课程内容 的基础上,给地方、学校和教师留有开发、选择的空间,也 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 的需要。 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树立大汉语教育观念,促进开放式汉语教学 在新的课程理念中,大汉语教育包括: 人的关系 (师生之 间、学生之间多维互动的关系);内容的关系 (学校、家庭、 社会汉语教育资源的利用、开发);方法的关系 (利用学到的 汉语知识、能力及文化思想学习新的东西); 多种方

49、法的运用。 要求走出课堂、走出学校,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去学习汉语, 提高交际能力。 2要注意开发丰富多彩的社会汉语教育资源。 要开拓广泛的课程资源,可以引导学生注意以下几方面: 教科书、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 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 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 自然风光、风俗民情,以及国内外和地方的重要事件、日常 生活话题等,以上各个方面都可以成为汉语课程的资源。 3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汉语课程 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 4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营造汉语环境,给学生尽可 能提供学习汉语的机会;努力为汉语教学配置相应的设备; 与社区建立稳定的联系,给学生创设汉语实践的环境,开展 多种形式的汉语学习活动。 5汉语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 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汉语、用汉语的 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汉语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