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描画校本教材汇总.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5421671 上传时间:2020-05-05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5.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线描画校本教材汇总.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线描画校本教材汇总.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线描画校本教材汇总.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线描画校本教材汇总.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线描画校本教材汇总.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线描画校本教材汇总.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线描画校本教材汇总.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 美术线描画校本课程 目录 第一课认识点、线、面的运用 第二课点、线、面的运用 第三课装饰图案 第四课传统民俗画线描训练 第五课线描风景画 2 第一课 认识点、线、面 点、线、面这三种元素是人类在绘画发展历程中运用的永恒语言。点,作为绘画艺术中的最小视觉元素 和语言元素 ,它的产生是必然的。“ 点 ” 在现代几何图形中没有长、宽、厚的限制 ,只有位置的几何图形。点是 线的开端和终点,是两线的相交处。但从造型意义上说,却有其不同的含意。点,必须有其形象存在才是可见 的。因此 ,点是具有空间位置的视觉单位,它对画面产生的视觉冲击,对活跃画面气氛,平衡画面组成显得那么 不可或缺。它是画家在创作画面

2、时,从具象到抽象,从复杂的视觉世界中提取出来的最为简单的视觉语言元 素。 “ 点 ” 在画面上的突出抹掉了空间在画面上的价值,使得空间变得更加意象了,它同时也丰富了画面的层 次 , “点” 的各种形式的排列可以产生不同肌理效果的“ 面”,这时点作为装饰绘画里略显单一的表达语言开始 活跃起来 ,这是 “ 点” 作为画面语言出现的一种表现手段,同时也是艺术家的一种思维组合形式的体现。作为装 饰画面里最小的语言单位, “点” 本身就是一种情绪的流露,同时 “ 点” 作为一种符号,也就传达给我们一种独特 的视觉信息 ,就像一段悦耳乐曲的音符, 传达着一种视觉的慰藉。 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进一步认

3、识点、线、面、体的几何意义;加深对点、线、面、体之间关系的理解; 2通过探究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观察事物、分析现象、 猜想规律和验证结论的习惯和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 力; 3通过探究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以及线、面的不同类型,初步感知分类与化归 的数学思想在几何中的应用。 二 学习重难点: 重点:对点、线、面、体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的认识; 难点:对 “ 点动成线 ” 、“ 线动成面 ” 以及“ 面动成体 ” 的理解。 三教材分析: 点、线、面、体是人们通过对自然世界现象的观察和生活实践的体验抽象出来的概念, 是教科书中 “ 空间与图形

4、 ” 领域中最基本的概念,是学习后及内容的起点。 四学习过程: 1课前预习: 预习本节课的知识,准备一些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实例,长方形的纸片。 2课上探究: 活动一:创设情境,自主学习: 夜空中点点繁星,夜幕下的激光束,蜿蜒的盘山公路,平静的海平面等等观察实物,说 出学生联想到的几何图形。(教师由情景中的问题和学生的生活素材,利用多媒体展示学生说 到的几何体) 问题:上述观察到的面可以分为几种类型?线可以分为几种类型?(学生先独立思考, 再交流讨论,教师对学生说到的不同分类方式给予评价) 引导学生有步骤地观察、分析、归纳,通过对体的逐步解析,加深学生对点、线、面、体的 认识,并从静态的结构分析

5、中体会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 精讲点拨: (教师用多媒体演示不同视角下的几何体,学生小组交流后说出自己的结论) 师生共同总结、完善,得出体由面围成,面与面相交成线,线与线相交成点。 活动二:合作交流,学习新知: 探究一点动成线 3 粉笔尖可以看作是一个点,这个点在黑板上运动时,形成什么? 分析这一现象,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请再举出一些实例进一步说明这一结论。 学生动手操作、小组交流并回答问题 精讲点拨:(教师动画演示,分形图的形成)师生共同提炼:点动成线。学生举出更多实例, 如流星,运动地汽车、摩托艇等等。 探究二线动成面 汽车的雨刷可以看成一条线,当雨刷转动时,它在挡风玻璃会画出一个什么

6、图形? 分析这一现象,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请再举出生活中的一些实例进一步说明这一结论。 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小组交流后回答问题。 精讲点拨: (教师动画演示:线的平移成面与旋转成面.)师生逐步提炼:线动成面。学生举 例并相互补充。 探究三面动成体 长方形纸片绕它的一边旋转一周,形成了什么图形? 通过对上面现象的分析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请举出更多例子进一步说明这一结论。 学生动手操作、猜想;教师动画演示旋转过程;学生通过观察和独立思考后得出结论; 学生动手实践,然后分组讨论、交流,回答问题,得出结论:面动成体。学生经小组交流, 举出更多例子。学生回答,教师动画验证。 精讲点拨:教师动画演示

7、:体的形成(面的旋转与平移 ),师生共同归纳。 有效训练,拓展升华: 1地图上看山东、潍坊,为什么在全国地图上,山东、潍坊只是一个点? 学生观察、思考,讨论、交流,回答问题。教师从天空星座和生活实例说明“ 点” 的意义。 2在这两幅图片中,你有什么发现?你认为构成几何图形的基本元素是什么? 精讲点拨:教师参与学生的交流活动,总结出几何图形都点、线、面、体组成,点是构 成图形的基本元素 并通过动画看点的组合与运动所形成的精美画面 (多媒体展示 “ 分形图 ” )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六学习资源链接 “ 生活中的几何图形 ” 4 第二课 点、线、面的运用 本课内容是以

8、点、线、面这三种基本造型要素为表现媒介,徒手绘制自由图案。由于抛 开具体形象的束缚,这种相对简单的作业更易于训练学生的形式美感,也更便于学生自由发 挥创造。 点:不可过大,否则就有面的感觉。点与面的对比关系,是相对的,同时点的形态以单 纯为好。 线:包括直线、曲线、折线,可有粗细、方向、组合上的变化。曲线应画的有弹性、光 滑感。 面:可分为独立的面;有线条分割、交叉形成的块面。 一. 教学目标 训练学生对点、线、面构成的认知和组织能力;培养学生自由创造的能力;启发学 生对形式美感的感受力。 二. 教学重点 对点线面的认知及其画法。 三. 教学难点 画面组织的均衡和多样统一。 四. 教学过程:

9、活动一: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 “三个好朋友” , 这三个好朋友就是我们经常见面的 “点、 线、面”。 1.板书点、线、面并用课件进行展示。 2. 欣赏范画,是选用西班牙超现实主义绘画大师。米罗的一幅倒 立的小孩。作者运用点、线、面的自由组合,以略带具象的装饰形象构 成一幅有抽象意味的画,造型单纯、自然,色彩干净、明亮。欣赏时, 指导学生从中体会点线面在画面中所起的作用。 活动二:学生作业,教师巡回辅导 独立创作一幅点、线、面构成作业。主要应注意避免画得琐细、平均。 涂色可采用“一色多处分步”的方法即每用一色,应在画面不同 5 部位分配形成呼应,所绘形面应有大小、间隔、形态差异。 五. 课堂小结

10、: 选不同程度和特点的作业做讲评,分析优劣得失,布置学生课后加工整理未完成作业。 第三课 装饰图案 线描本来是中国画中的一种表现方式,用线条来描绘对象,具有概括提炼的特点,后来 又有了线描装饰画。 一教学设计: 课件出示装饰画和写实绘画各一幅,从欣赏两种不同表现形式的作品,引入装饰画这一 概念。 定义:装饰画是一种并不强调很高的艺术性,但非常讲究与环境协调和美化效果的特殊 艺术类型作品。 装饰画的特点:装饰画与写实画不同,它偏重表现形式的装饰性,不强调真实光影和透 视关系,注重色彩的象征性及整体的和谐,多以夸张、变形、的手法作画,给人以简洁、明 快、强烈的艺术美感。 让学生汇报搜集的有关于装饰

11、画的资料 6 学生分别从装饰画的起源、题材、分类、等方面说一说。 讲解线描装饰画的概念。 线描装饰画:线描装饰画简称线描画,是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想像,运用单色笔先用 线条勾画自然物象的基本部分和主要特征。再运用点、线、面、进行装饰美化的艺术品。 出示线描装饰画作品欣赏 出示线描装饰画的画法: 1先用长线勾画自然物像的基本部分和主要特征。 2运用变形手法省略局部和细节,简化大的形体。 3在画面经过适当省略和变形后,根据构思和 构图需要以添加法丰富局部形态使构图饱满。 4运用点、线、面、等造型元素对自然物像进行局部或整 体装饰、夸张、美化。 创作作品: 学生用富于变化的线条创作一幅风格别致的装饰

12、画。 5装饰画 构图:均衡、和谐 造型:夸张、变形 第四课 传统民俗画线描训练 疏体人物画,按唐人的说法是“ 笔才一二,像已应焉,离披点画,时见缺落” ,属于 “ 笔不 周而意周 ” 的面貌。疏体画风启运在魏晋纷扰的年代,画师名手活跃在民间,有考古出土的大 量魏晋砖画可供欣赏。砖不盈尺,人物用笔生动,线条疏简放逸已到了无心自达的境地,流 露出简易率性的美。 教学过程: 1欣赏民俗画作品(如:杨柳青桃花坞杨家埠) 2讲授民俗画的欣赏方法 7 3. 临摹民俗画 8 第五单元 线描风景画 在各种风景画画法中,线描风景画的画法是一种相对容易掌握的画法,因为自然风景是 相对静止的,除了因天气变化会产生一

13、些阴影及风吹草动、水波涟漪之类的局部变化之外, 自然物体本身不会产生位置的移动,这就使我们有较多的时间选择作画角度,确定构图,长 时间描绘和润色。 线描风景画线条有很强的表现力,线描风景是运用点、线的长短、粗细变化和排列的疏密、 交叉重叠来塑造和表现自然景物的。因此,根据学生观察到的景物的结构特征,归纳出一些 最基本的线条排列组合来进行练习。例如:横线、斜线、连接或断开的曲线,线条与线条之 间的练习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时,就可以进行一些单一的景物写生练习,从简单到复习,循 序渐进。当然,基中需要渗透一些取景、构图、透视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 逐渐掌握线描风景的基本知识和技法。 教学设

14、计: 一风景图案的形象变化 风景图案从内容上看比较庞杂,山石草木、车船建筑、日月星辰、江河云雾等,都可纳入风 景图案的表现范围,既可表现宏大的场景,也可描绘 局部小景。因此,风景图案首先应从组成内容的形象 变化人手,将构成风景的个体景物形象运用图案化语 言进行表现。 风景图案的形象内容可分为两大类。 自然景物包括山、石、云、水,树等,这些自然 景物形象丰富、结构复杂、变化多样,重点要将它们 进行秩序化的归纳、整理和修饰。 山石的变化着重外形的概括性和脉络的条理性 处理。外形可有方、圆、尖角等多种形态的变化;脉 络则表现为线条的曲直、粗细,疏密排列,并可进行 纹理的添加装饰。 云水大多处于运动的

15、状态中,外形游移不定但它们的运动是具有一定节奏和规律的。 云水的变化可采用一组形的态的重复排列或相似组合,表现一种连绵反复的韵律美。 树的变化与植物花卉的装饰手法基本相同,追求外形的归纳与简括,动态的对称与均衡枝叶 的条理化以及适当的纹饰添加处理。树的形态比较复杂因此在造型设计上需要更高程度的 9 概括。 人造景物包括亭台楼阁、车船路桥等。人造景物是经过人类精心设计、建造而成,本身 已具有较完美的形式。在图案表现中只需在结构透视等方面进行简化处理,在造型上进一步 夸张、美化,并注意与自然景物相结台,使其更富于生命活力。 二风景图案的构图 要画好一幅风景图案 首先要有一个适宜的构 图。风景图案的

16、素材可以通过写生或摄影来收集, 但风景图案的构图形式与风景绘画摄影有所不 同在表现的视点和角度以及组织结构上,比较自 由灵活,并有独特的程式化格式。 多视点景物组合构图 这种构图方式类似于中国山水画中的散点透视 法,把不同视点,不同视角所看到的景物有机地组 台在一起,打破正常的空间顺序和结构关系。在画 面中景物的比例透视,前后关系都可以根据需要任 意安排,甚至可出现近小远大,近短远长的反向透 视,景物仍能保持较明显的立体效果,这种构图形式尤其适用于建筑物的表现,可将其各个 层面充分展示,有很强的形式感。 平视体构图是中国传统民间装饰图案的一种典型构图形式,广泛地应用于植物、动物、 人物及景物的

17、综合性纹样中。 10 平视体风景图案构图在组织构成上可有两种方式。 构成画面的结构线均是横平、竖直的平行线,景物排列整齐、端正,具有平静、安宁的艺术 效果,有很强的均衡稳定感。 将平视效果的景物以s 线、 弧线或波浪线等曲线穿插分割, 构成画面的迂回曲折和纵深感,自然、活泼富于变化,有很强 的视觉流动效果。 立视体构图是一种以大观小的构图形式,把观者定为无限 大,把所有景物纳入一个立方体的空间中,视点略高并固定不 变,可同时看到景物的正面、顶面和一个侧面,就像在观看一 个立体模型,即所谓盆景式的表现方法。 立视体构图视野开阔, 空间感强,形象互不遮挡。 立视体风景图案中的景物造型是多种形式的,

18、常常是大的主体 的景物用立视造型,如:建筑、山石等;小的陪衬的景物用平 视造型,如:草木、动物等,两种形式结台运用使画面更加生动、丰富。 风景图案构图的平衡十分重要,可采用对称的形式达到画面的均衡,体现一种重复的节奏。 也可运用景物的形态对比和造型布局变化, 如面积的大小变化,聚散安排,虚实处理来构成 画面的平衡,形成错落有致,主次分明的节奏变 化。 三风景图案的处理手法 风景图案中的各种形象在变化处理上应遵循以下 几方面的规则。 风景图案一般是由多种物象组合构成,因此在景 物的造型变化上就更加追求单纯化、平面化,便 于形象的穿插组合。在景物形象的处理上,要遵 循装饰性规律,采用归纳简化、夸张

19、、添加等手 法,并注意整体形式风格的统一。 改变景物正常的比例关系 风景图案中景物的大小不必拘于自然的比例关系,可根据需要自由设定,树可大于山, 鸟可大于屋。要注重景物形象之间的组合美,整体美,把每个形象造型作为构成整体画面的 一个个元素,合理安排这些元素之间的比例关系,达到图案整体效果的和谐。 渐层透叠的组织手法 图案注重的是景物形象的大结构和外形美,在众多景物的组织中,为体现一种统调性和层 次感,保持形象原有的影象美,使图案效果变化丰富而不失条理,可采用透叠与渐层的处理 手法。 透叠是在形象发生部分重叠时互不遮挡,仍 保持外轮廓的完整, 通过色彩替换 使重叠的部分 形成新的图形, 而不破坏

20、原来形象的外形。 形象有 一种透明效果,无前后层次之分。 透叠可使画面产生丰富的偶然形变化,而在 形式上又有极强的统一性。 渐层是一种表现面形前后关系的处理手法, 在风景图案中,运用渐层的方法将景物形象依远近 关系层层安排, 前面景物压住后面的, 体现一种层 次感。 渐层表现出一种合理的秩序, 可充分展现景物美的外形, 并将不易表现的部分遮挡起来, 11 使形象更富于变化。 色调是指画面的黑白灰基调和颜色的总体倾向。风景图案内容丰富、繁杂,在色调处理 上就更应遵循统一与和谐的原则。在黑白处理上,表现手法要尽量归一化、单纯化,不需变 化太多,要保持一个整体的形式风格与色调。 单纯的线描构成灰白色

21、调 大块的黑色构成浓重色调 黑白灰、线与面互相衬托,层次分明。 12 在颜色设计上应遵照图案色彩的配色规律,运用调和色、 对比色的搭配方法和处理技巧,实现画面色调的统一与和谐。 四风景图案练习方法步骤 风景图案是基础图案中一种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涉及的 内容极为广泛,近有祖国名山大川、江河湖海、亭台楼阁,远 有世界各国的风情景物,都是图案设计取材的范围。但因地理 条件的限制,我们不可能到处都去写生,这样我们只能采用近 处写生,远处则通过收集绘画及照片资料来进行取材。当然, 收集资料也应是一些较有特点的风景、建筑为好,这样有利于 在初学设计时掌握。如桂林山水、苗家木楼、河边的小木船、 国外的城堡

22、、教堂等,都是风景装饰中很有特点的题材。 风景图案格式与简单形设计 在风景图案设计中,初学者往往对大量的风景素材不知从 哪里入手。其实,大多数的风景图案是由树木和建筑物来体现的, 外加一些山水、动物、人物来衬托。 风景图案综合设计 在能够较为熟练地掌握了格式与简单形的设计以后,可着手 设计一些较为复杂的、综合性强的风景图案,如植物建筑等相结 合的图案,有时可增加鸟类、人物、动物等形体到风景图案里, 使图案更加生动、有趣味性、有意境。但有时也应注意景物配合 的协调与统一,千万不可硬性搭配入一些不相关的景物,以保证 整个图形的完美和统一。 风景图案的形象内容可分为自然景物、人造景物两大类。 风景图案的构图有多视点景物组合构图、平视体构图、立视体构 图、立视体构图等几种形式。 风景图案的处理手法有景物形象的装饰性、改变景物正常的比例关系、渐层和透叠的组织手 法、色调的处理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