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重点初中语文中考语文必备知识点.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5423698 上传时间:2020-05-05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16.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点重点初中语文中考语文必备知识点.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重点重点初中语文中考语文必备知识点.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重点重点初中语文中考语文必备知识点.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重点重点初中语文中考语文必备知识点.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点重点初中语文中考语文必备知识点.pdf(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欢迎阅读 初中语文中考语文必备知识点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二、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 文、对比、借代、反语 三、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四、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五、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六、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七、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八、描写景物的方法: 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 由远到近(或 由近到远) ?九、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 十、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 十一、小说 (一)

2、小说描写的方法:? 、概括介绍与具体描写;? 、肖像(外貌)描写、行为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 、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 (二)、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三)、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 (四)、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十二、议论文 (一)议论文分类:立论、驳论? (二)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论点:解决“需要证明什么”? 、论据:解决“用什么来证明”? 、论证:解决“怎样来证明”? (三)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四)议论文基本结构 ? 、引论:提出问题 ?、本论:分析问题、结论:解决问题? 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

3、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 式。 (五)常见论证方法: ? 、最基本的论证方法:摆事实、讲道理? 、常用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用论证(如引用故事则属于举例论 证,如引用名言则属于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类比论证(常有“同 样”“诸如此类”等词语)? 十三、说明文分类: ? 、实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 、科技性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科学小品或知识小品)? 3、说明顺序: ? 、时间顺序 ?、空间顺序:注意表方位的名词? 、逻辑顺序:先总后分、由主到次、由表及里、由简到繁由此及彼、由现象到 本质等。 ? 欢迎阅读 4、说明方法: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分

4、类别、作诠释、下定义、 列图表、引用(名言、资料等)? 5、说明文的语言有两大说明方式:平实说明与生动说明? 6、说明文语言特征:生动(趣味性)、准确(科学性)? 十四、散文 1、散文的分类:抒情散文和叙事散文? 2、散文的特点:形散而神不散? 十五、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 十六、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十七、其他: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 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 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 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 末:点明中心(记叙文、

5、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 (议论文、记叙文、小说)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 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 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 加强语气 ?(三)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 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

6、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 :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 的情况(表 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 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 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 环环相扣, 不能互换。 (六)段意的归纳 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

7、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欢迎阅读 3.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十八)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 联想、想像、象征、比较、对比、衬托、烘托、反衬、先抑后扬、以小见大、托 物言志、借物喻理、寓理于物、借物喻人、状物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十九)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 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 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二十)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渲染气氛、 烘托人物形象 (或人物感情) 、点明中心(揭示主旨) 、突出主题(深 化中心) ? (二十一)语句特色评价用词:? 准确、严密、生动、形象、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有感 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发阅读兴趣、 说理透彻、有说服力。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