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段数学备课组活动记录本.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5425400 上传时间:2020-05-06 格式:PDF 页数:36 大小:349.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段数学备课组活动记录本.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三年段数学备课组活动记录本.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三年段数学备课组活动记录本.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三年段数学备课组活动记录本.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三年段数学备课组活动记录本.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段数学备课组活动记录本.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段数学备课组活动记录本.pdf(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 教 研 活 动 记 录 本 学科三年级数学 组长吴彩霞 ( 二 0 一四 年度第 一 学期) 2 教研组成员基本情况 姓名性别年龄教龄学历职称备注 吴彩霞女39 17 本科小高 翁迎青女中师小高 郑凌云女32 13 本科小高 3 教研组(备课组)工作计划 一、 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 结合瑞安市教师 发展中心关于 2014 学年第一学期工作思路精神,牢牢抓住以教学为 中心、以教师发展为基本点。 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总目标,继续深 化课程改革,大力加强教学规范化建设, 不断推进校本教研制度建设, 以教学活动为载体, 以培养训练为基础, 以提高质量为重点, 以强

2、化 管理为抓手,提高三年段的教育教学质量,努力践行“研究、指导、 服务、管理”四项职能。 4 二、主要工作 1扎实做好常规教学工作:备课要充分,目标要明确;上课要认真, 方法要灵活;作业布置要突出重点、适量,讲求效果,有收必改,有 练必评,有错必纠。 2各数学教师认真拟定好教学计划、后进生辅导计划、提高教学质 量措施。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良好习惯培 养,做好辅优帮困的工作。 3加强自身业务学习:养成多看书,看好书的习惯,多参加校内外 的专题讲座、教材培训、教学交流和观摩等活动,上好一人两课。 4进一步加强教研工作: (1)切实做好每一次教研组的教研活动,做到活动前有中心议

3、题, 活动中有记录,活动后有分析。 (2)三年段数学教师要善于用新课程理念来审视和剖析自己的教 学设计和教学行为。 5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 是实现素质教育不可忽视的基本内 容。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养成严肃、 认真的治学态度和克服困 难的精神,形成有计划、有条理的工作作风。 5 三、具体安排 周次活动安排负责人 2 98914 教研组(备课组)长会议 制定学期教学计划 教导处 教科室 3 915921 教学计划检查教导处 4 922928 研读教材、理论学习备课组 5 国庆节放假 6 10 610 12 科研例会教导处 教科室 7 1013 1019 三年段计

4、算口算过关检测 学科素养考试 备课组 教导处 8 1020 1026 数学组主题教研活动:陈松青、丁黄远教导处 9 10 2711 2 期中教学常规检查教导处 10 113119 三年级数学解决问题过关检测 命题上交 备课组 11 期中学生素质检测教导处 6 1110 1116 12 1117 1123 期中成绩分析备课组 13 1124 1130 组内互听课 :郑凌云备课组 14 121127 撰写艺术应对学生问题的36 记读后 感 备课组 15 12 812 14 上交读后感;新教师汇报课教导处 16 1215 1221 组内互听课 :吴彩霞备课组 17 1222 1228 读书交流会教导

5、处 18 122914 科研例会教导处 教科室 19 15111 制定期末复习计划备课组 7 20 112118 期末教学常规检查教导处 21 119125 备课组总结备课组 22 12621 期末考试教导处 教研活动记录 周次2 日期910 形式会议 主题教研、备课组长会议组织者教导处、教科室 8 活 动 过 程 1.教导处指导本学期教学思路,布置任务。 2.教科室布置任务。 3.师徒结对仪式 备注 活动材料附页:见教导处记录 教研活动记录 周次3 日期9.18 形式集中 主题教学计划检查组织者教导处 9 活 动 过 程 1教导处姚老师布置检查任务。 2各备课组长换段检查。 备注 活动材料附

6、页:见教导处记录 教研活动记录 周次4 日期9.25 形式分组 主题研读教材、理论学习组织者吴彩霞 10 活 动 过 程 1三年段数学老师分析教材的编排、重难点及教学中容易 遇到的困难。 2各位老师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备注 活动材料附页: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 三年级上册教材介绍 11 实验教材从 2001 年秋季开始使用,经过国家级实验区和省级实 验区实验使用证明,这是一套我国城乡广大地区普遍适用的小学数学 教材。从 2011 年 7 月开始,根据新颁布的课程标准(2011 版) 对实验教材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修订,于2013 年 3 月全部通过国家 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的审

7、查,并已于2012 年秋季开始 陆续替换实验教材。到今年已经使用到三年级, 其它年级同步进行。 三年级修订后的教材,既具有原实验教材的主要特点,同时又 呈现出一些新的特色。 本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口算和笔算, 多位数乘一位数, 分数的初步认识, 有关倍的概念及应用, 长方形和 正方形的特性与周长,时、分、秒,千米和吨的认识,数学广角和数 学实践活动等。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长方形和 正方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实验教材和修订后教材调整的内容:有余数除法 上移到二下, 万以内的加减法(一)下移到三上(这册),可能性下移到第二 学段五上。将二年级倍的认

8、识下移到三上,乘除法已经教学,再 讲倍的认识,认识更充分,体现系统化、结构化。有变化的内容是: 根据十余年教材使用的经验和一线教师教研员的意见,将教材“四边 形”单元的内容和出现的位置进行了调整。 第一,调整教学内容,并将单元的名称改为“长方形和正方形”。 删去了“四边形的分类”的内容。将“直观认识平行四边形”内容前 移至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二)”;增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各 12 部分名称和特征” 的内容,让学生在一年级直观认识图形的基础上进 一步认识长、 正方形的特征, 为后面学习长、 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打 好基础;最后还增加利用所掌握的长、正方形知识“解决问题”的内 容,在解决问题的过

9、程中进一步体会图形特征以及与周长之间的关 系。经过这样的调整, 使知识出现的顺序更具逻辑性和严密性,便于 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 第二,将这一单元从“多位数乘一位数”之前移到了它之后。因 为在这一单元中要学习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其中计算周长的 题目,特别是联系实际的计算题目, 往往涉及多位数乘一位数。这个 单元位置的调整, 不仅使设计习题的范围加大, 也给教师教学和联系 实际出题都带来方便, 为学生探索解决有关长、 正方形周长的实际问 题提供了更丰富的素材。 “分数的初步认识”单元,改进概念教学的编排,让学生在应用 概念解决问题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增加了“分数的简单应用” 小节,

10、安排了“把一些物体看做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获几 份也可以用分数表示”的教学内容(例1),加深了学生对分数含义 的理解,学会用简单分数描述一些简单的生活现象;接着教学解决“求 一个数的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的问题(例2),让学生利用刚刚掌 握的“分数的含义”结合已有的整数除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不仅沟通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加深了对分数的理解, 而且也增加了 解决实际“问题”的丰富性,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13 数学广角内容有调整,在“二上”进行第一次“排列组合”,第 二次安排在三下,将原来三下的“集合问题”上移。下面结合“数与 运算”领域,谈一谈计算教学的主要变化。 (1

11、)调整例题设计,使教学内容和教学顺序更为合理。 这次调整的主要变化是:通过例题设置,增加或去掉一些教学内 容的正式教学,使得教学顺序和学生学习空间的设置更为合理。例如, 笔算加减法增加“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三位数加两位数(十 位向百位进)、三位数加三位数(百位向千位进)、三位数减三位数 (不退位)”的例题,减缓了教学的坡度。 多位数乘一位数口算增加了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不进位) ” 的例题,这一内容是接下来的笔算学习的重要基础。而将笔算减法部 分的“整百数减三位数”的例题、笔算乘法部分的“三位数乘一位数 (连续进位)”的例题分别放到了“做一做”中(减少了例题),目 的是让学生通过

12、迁移类推来解决这些计算问题。这样的编排使得这部 分的计算教学既自然合理、 逻辑性强,又留给学生自主探索和迁移类 推的空间,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和的形成,思维能力的发展。 (2)对部分内容的教学进行调整,更利于学生理解和应用数学知 识,也更有利于学生数学能力的形成。 一是改变原实验教材集中教学加减法“验算”的编排方式,将加 减法的验算安排在教学完某一计算后紧接着教学,即分散出现。这样 安排的好处是,可以利用验算的教学及时巩固学生刚刚学习的笔算, 也有利于学生体会验算的作用。 14 二是将估算教学内容从计算教学中分离出来,改为解决问题教学 的内容之一,将估算作为解决问题的策略进行教学,体现了估算的最

13、 主要的作用,让学生能更好地体会到学习估算的必要性。 (3)体现了数学学习的过程, 既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 又为教 师组织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思路。这样的变化表现在: 一是笔算加减法增强了开放性,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体现了算法 多样化。 二是乘法的教学,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突出了算理的教学,注 意借助直观操作(小棒图),让学生在明理的基础上掌握算法。 三是加强了对计算法则的归纳与概括,让学生在实际操作经验的基础 上,通过讨论交流, 逐步归纳出计算法则。 让学生经历计算法则的获 得过程,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学习方法。 教研活动记录 周次7 日期1016 形式集中 15 主题三年段口算过关检测组织者

14、教导处 活 动 过 程 1各班听广播进行口算过关检测。 2各班数学老师分析口算中发现的问题。 备注 活动材料附页: 小学数学三年级口算过关测试 (时间:5 分钟) 注:请把班级和姓名写在背面 16 53+24= 780- 160= 69-45= 47+28= 140+200= 45+17= 93-80= 41+26= 320+180= 55+14= 240- 200= 42-25= 38+50= 310+150= 39+46= 78-40= 56+30= 49-21= 440+330= 45+43= 820-560= 36+15= 53-29= 320-120= 45+34= 540- 510

15、= 58-34= 360-190= 38-18= 680-350= 65+23= 24+19= 75- 44= 36+41= 85-78= 350+180= 18+25= 54+12= 26+53= 670-150= 75-22= 520+300= 550-210= 58+19= 35+34= 260+180= 42-18= 26+33= 330+540= 57-14= 280-120= 26+26= 55-29= 64+13= 730+160= 66-26= 850-470= 69-15= 250+340= 52+35= 教研活动记录 周次8 日期1023 形式集中 17 主题数学组主题教研

16、活动组织者教导处 活 动 过 程 1陈松青老师上垂直与平行 。 2丁黄远老师上乘法的初步认识 3陈老师、丁老师说课。 4听课老师撰写评课稿。 5各备课组长点评。 6郑石勇老师讲座:课堂教学评价的讨论 备注 活动材料附页:见教导处记录 教研活动记录 周次9 日期1030 形式集中 18 主题期中教学常规检查组织者教导处 活 动 过 程 1教导处姚老师布置检查任务。 2各组备课组长换段检查并小结。 备注 活动材料附页:见教导处记录 教研活动记录 周次10 日期116 形式分组 19 主题命题上交组织者教导处 活 动 过 程 1组内分析教材和考点,并撰写 2命题上交教导处。 备注 活动材料附页:见教

17、导处存档 教研活动记录 周次12 日期1120 形式分组 20 主题期中分析组织者吴彩霞 活 动 过 程 1各组数学老师根据期中检测进行分析。 2讨论下半学期教学的首要任务和教学建议。 备注 活动材料附页:见教导处记录 教研活动记录 周次13 日期1125 形式分组 21 主题特色教师汇报 :吴彩霞组织者教导处 活 动 过 程 1迎接温州教科院领导听课指导。 2吴彩霞老师上周长的认识 。 3聆听各教研员的评课指导。 4吴彩霞老师在会中汇报成长历程。 备注 活动材料附页: 周 长 的 认 识 学 案 22 执教者:吴彩霞 教学设想: 周长的认识是一节概念课,本课从周长的本质-长度入手, 以铁丝为

18、媒介,从“形象表象抽象”,抓住“一条封闭的线的长 度”来构建周长的概念。 然后通过指一指图形周长、 围一个封闭图形、 量腰围等一系列的学生活动来巩固加深对周长的认识。最后让学生根 据自己对周长的理解自主地去探究计算周长的方法,在遇到无法用尺 子测量月牙图形的问题时, 想出解决的办法, 让学生体验“化曲为直” 的思想方法。 教学目标 : 1通过动手感知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周长的概念。 2通过实践操作探究求周长的策略。 3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 4培养学生发现测量曲线图形的周长中所遇到的问题,并寻找策略 解决问题,渗透“化曲为直”的思想方法。 教学准备:各种形状的图形,直尺、线、软尺。 教学重点:理解

19、周长的含义 教学难点:多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过程: 一、感知理解周长的概念 1什么是长度? 2直铁丝 -弯铁丝 -闭合铁丝首尾,引入概念。 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从长度入手,把握周长的本质,利用铁丝的变化完整周长的概念, 采用“去面”的做法,把周长从面中剥离出来,突破面在周长认识中 的干扰】 3 利用图形巩固概念。 出示三角形、 四边形、不规则图形, 请生用手指一指图形的周长是从 哪儿到哪儿的长度 出示不是封闭图形,这个图形有周长吗?为什么? 23 4用毛线围封闭图形,进一步体会概念。 活动要求: 课件出示: (1)围一围,同桌合作用线绳快速围一个封闭图形。 (2)指一指

20、,你所围成封闭图形的周长,是从哪儿到哪儿的长度。 (3)想一想:它的周长是多少? 学生活动,师选择有代表性的用照片进行反馈。 师:大家围出的图形各不相同,为什么周长都是80 厘米呢? 【让学生指一指这些图形的周长以及用毛线围一个封闭图形等活动 巩固对周长概念的理解, 并体会不管围成什么图形, 它的周长都是相 等。 】 5感知生活中的应用。 (1)找找我们周围的物体,看哪些物体表面找出周长。 (2)量腰围活动,师生示范测量,同桌互相测量。 师:同学们,青少年健康中心的数据显示:年龄7 到 10 岁的孩子, 腰围在 55 到 75 厘米之间都是标准的 【通过找一找、量腰围的活动等实践活动,体验数学

21、与生活的联系, 并激发学生的动手激情】 二、探究求周长的策略 1测量活动。 完成探究单上几个图形周长的测量与计算。 2讨论汇报,归纳三角形、四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三角形的周长 =三条边的总长度四边形的周长 =四条边的总长度 3探索测量月牙图形(曲线图形)的方法 【通过探究求周长的活动, 抽象出计算封闭图形周长的一般方法,并 初步体验正方形周长的简便计算方法,利用月牙图形, 培养学生发现 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化曲为直”的思想方法。】 24 三、提升练习 蚂蚁哥哥和蚂蚁弟弟的爬行比赛 【培养学生认真思考问题, 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突破周长容 易受“面”的大小干扰问

22、题】 四、课堂小结。 教研活动记录 25 周次14 日期124 形式分组 主题撰写读后感组织者吴彩霞 活 动 过 程 组内各位老师撰写艺术应对学生问题的36 记读后感 备注 活动材料附页:见教导处存档 教研活动记录 26 周次16 日期1218 形式分组 主题组内互听课:郑凌云组织者吴彩霞 活 动 过 程 1郑凌云老师上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2郑老师叙述本课的设计与意图。 3组内老师指出优点并提出建议。 备注 活动材料附页:见教导处存档 教研活动记录 27 周次19 日期1218 形式分组 主题制定期末复习计划组织者吴彩霞 活 动 过 程 1组内分析复习脉络及复习重难点。 2分单元找出易错题。

23、 3制定复习计划。 备注 活动材料附页: 28 2014 学年度第一学期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计划 吴彩霞 一、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的新要求, 精心设计复习计划, 在查漏补缺的基础上进 行系统复习,有目的、有计划,有进度、有针对性地开展复习工作, 全面提高复习质量,为期末考试和检测成绩的提高打下基础。 1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逐步养成 回顾和反思的习惯。 2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在本学期学习到的知识系统化。巩固所学的知 识,对于缺漏的知识进行加强。 3通过形式多样化的复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生 动有趣的复习活动中经历、体验、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4有针对性的

24、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学习信心,使每个学生都得 到不同程度的进一步发展。 二、复习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在“万以内的加减法”、 “多位数乘一位 数” 、 “简单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等内容上进一步掌握计算方法,理解 算理,并能正确进行计算和验算, 进一步渗透估算的意识, 体会估算 的作用。 2通过对“四边形”、 “时分秒”、 “千米和吨”、 “集合”等知识的复 习,进一步理解周长的意义, 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解 决有关周长计算的实际问题;加深对“1 千米” 、 “1 吨” 、 “1 小时” 、 “1 秒”的体验,能正确换算时间、 长度、重量等单位, 能采用连线、 画韦恩图等方

25、法来计算简单的集合问题,并理解其意义。 3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并进 行复习方法的指导和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提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 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体会数学的价值, 增强数学意识, 发展数学思考。 三、复习内容 1数与代数 (1)时、分、秒 (2)测量(毫米、分米、千米和吨的认识) (3)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29 (4)多位数乘一位数 (5)分数的初步认识 2空间与图形 四边形 3倍的认识 4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广角(集合) 四、复习重难点 1复习重点 (1)时、分、秒(时间计算)及测量 (2)倍的认识 (3)多位数乘一位数 (4)运用周长知识灵活解决生活中的

26、实际问题 (5)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6)分数初步认识 (7)集合的思想方法 2复习难点 (1)万以内加减法中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 (2)倍的认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运用周长知识灵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时间计算 (5)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乘法及因数中间末尾有0 的乘法 (6)分数的含义 五、学情分析 1绝大多数学生的计算能力比较强,只要认真,基本能很好的完成 计算,但是口算和估算的能力不是很强,需要加强训练。 2有一部分学生基础知识较好,思维发散,在课堂上能积极思考, 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部分理解能力较差, 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 他们 在学习方法上, 不能举一反三, 灵

27、活运用。 今后的复习中要特别对此 学生给予做题方法的指导。 3注意让能力好的学生梯度的练习,使其能够充分展示、发挥,使 其能将知识吃透。 4. 对于贪玩好动的学生,学习习惯差,注意力不集中,抄题不认真、 30 书写不规范,有问题不主动问,不认真、不踏实。在复习中要关注这 些学生的学习习惯,听讲状态,课上多提问,关注作业书写规范,抄 写认真。 六、复习方法及措施 1复习方法 讲练结合,点线结合。 (先各个知识点突破,再知识点综合,最后解 决生活中的问题。)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进行习题练习时规范学生 的书写,培养学生认真仔细书写、 检查的好习惯, 对速度比较慢的同 学多鼓励,为他们制定小目标,逐步

28、提高做题速度。及时反馈,及时 订正,使复习确实有效,使大部分学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2复习措施 (1)针对本班的学习情况,制定好复习计划,备好、上好每一节复 习课。 (2)采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注意知识 的整合性、连贯性和系统性,引导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类整理。 计算部分 A、口算:坚持经常练,每节课以及每个早自习都安排3、5 分钟时间 练,练习的方式尽可能的多样,如听算,视算,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同时让学生在计算过程中运用。 B、乘除法计算:先要复习计算方法以及应注意的地方,重点讲解一 个因数中间有 0 的题目。 解决问题部分 着重引导学生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并联

29、系、对比结构相似的题目, 让学生看到异同。 计量单位部分 多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学生对它们的认识和运用。 分数部分 重点对分数比较大小和1 减几分之几的计算部分做相应的练习。使学 生充分认识体会。 (3)在抓好基础知识的同时,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 总结与反思的态度和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4)复习作业的设计体现层次性、综合性、趣味性和开放性,及时 批改,及时发现问题,查漏补缺,做到知识天天清。 31 (5)注重培优补差工作,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和态度,与家长加强 沟通。 学生方面: (1)要求在态度上主动学习,重视复习,敢于提问,做到不懂就问。 (2)要求上课专心听讲,积极思考、

30、发言,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 (3)要求课后按时、认真地完成作业,及时进行自我反思。 补差措施: (1)根据不同学困生的情况,对症下药,从态度、习惯、知识、方 法入手,制定不同的目标, 让后进生在复习中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 能,使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精选习题练基础, 不用题海战 术,多督促这些孩子对错误的纠正,甚至反复练习直至掌握。 (2)将课内课外补差相结合,采用“一帮一”的形式,发动学生帮 助他们一起进步, 同时取得家长的配合, 与学生家长共同制订孩子的 复习计划,鼓励和督促其进步,确实保证孩子的学习质量。 (3)时刻关注这些学生,做到课上多提问,作业多辅导,练习多讲 解,多表扬、鼓

31、励,多提供表现的机会。 32 七、复习时间和内容安排 序 号 具体时 间 内 容 安 排 1 2015年 1 月 12 日 时间 时间单位:时 分秒 时间单位的换算;时间的计 算 2015 年 1 月13 日 测量 长度单位:毫 米、分米、千 米的认识 认识毫米、分米;以毫米为 单位进行测量;较长路程的 单位;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 及换算 质量单位:吨 的认识 常用的质量单位;计量较重 物体;质量单位之间的进率 及换算;吨的实际应用(解 决实际问题) 2 2015年 1 月 14 日 计算的综合复习: 万以内数的加减法:(1)两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 方法;加、减法的估算; (2)加减法的验算:

32、意义; 方法;培养习惯 3 2015年 1 月 15 日 倍的认识:三种问题对应的三种计算方法。 多位数乘一位数: 1、口算乘法:(1)整十、整百 乘一位数;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2、笔算 乘法: (1)计算方法;熟练计算(不进位的、进位 的、连续进位的、连续进位叠加的、中间带0 的、 末尾带 0 的) :解决实际问题。 4 2015年 1 月 18 日 分数 的初 步认 识 分数的初步 认识认识 认识几分之一、几分之几的 分数并理解意义;会读写分 数;知道各部分名称及表示 的含义;会比较分数大小(同 分母、同分子) 分数的简单 计算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1 减几分 之几;解决实际问题。

33、33 5 2015年 1 月 19 日 四边 形 四边形 特征;区分与辨认长、正方 形的特征;会画长、正方形。 周长 含义;长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及灵活解决生活中实际问 题;长正方形的分割、拼接 问题;其他图形周长的计算; 给出周长会画出长正方形。 34 教研活动记录 周次20 日期115 形式集中 主题期末教学常规检查组织者教导处 活 动 过 程 1教导处布置检查任务和重点。 2各备课组长换段检查备课本、记录本、作业本。 3汇总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由吴彩霞老师小结。 备注 活动材料附页:见教导处记录 35 三年级数学备课组工作总结 一学期已悄然已过, 回顾一学期的教学教研工作,我们倍感欣慰, 因

34、为通过一学期的学习、 实践及研讨,我组老师们对新课程改革有了 更深层的理解,教育教学理论也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当然与此同时, 我们也存在因惑与不解。 一、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 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已遍及全国各地,更新教育教 学理念已是当务之急。作为教学改革第一战线上的教师,身系重任。 唯有切实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才有改革可言。 通过认真学习, 新课程 理念基本上深入到我三年级每位数学教师的脑海里。 二、 全面客观地评价每一个学生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 “ 立足过程,促进发展 “ 的课程评价方式。 为 此,我组教师就 “如何全面客观地评价每一位学生“ 召开研讨。每位老 师都能结合自己的教学

35、实践谈看法,大家的意见都很中肯。 最后全体 教师达成共识: 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 而且要发展学生多方面 的潜能。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努力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激发其内在的 学习动力。实践证明:学生容易接受鼓励、表扬、客观、全面的激励 性评价。 三、紧抓课堂教学,促进综合能力的提高。 课堂教学是主渠道、 主阵地,是教学教研工作的重中之重,扎实 而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 不仅为教师们才能的施展提供了一个自我挑 战的舞台, 更是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学习实践基地。为此我们 36 提倡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多多阅读相关教育刊物上的教学实例,在教研 上观看中央电教馆网上的教学录像,尽可能地为老师们提供一个学 习、扩展的学习空间。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我们亦有不少困惑: 如何提高课堂实效, 如何 突破易错题难我们倍感肩上的任务之重,压力之大。因此我们必 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目标, 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 以适应教育改革的需 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